中国特色政论文语言动态与静态性研究 ——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版为例
机器翻译测评——以《2019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机器翻译测评——以《2019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发布时间:2021-06-25T11:36:38.823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6期作者:卢琛张茵[导读] 基于可理解度、忠实度评判标准,本文选取《2019政府工作报告》为测试语料,以官方译文为参考卢琛张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30103摘要:基于可理解度、忠实度评判标准,本文选取《2019政府工作报告》为测试语料,以官方译文为参考,对比评判谷歌、百度、小牛英译文,有助于优化机器翻译技术,提高政治文本译文准确性。
关键词:机器翻译;政治文本;翻译测评一、引言随着翻译的需求量增加,机器翻译的使用逐渐日常化。
市面上的机器翻译软件琳琅满目——谷歌翻译、有道翻译、百度翻译、必应翻译、小牛翻译等,质量却参差不齐,使用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软件问题有待解决。
政治类文本在用词上会常使用具有鲜明的汉语特点的词汇,而句子上则多采用无主句、长句等。
《政府工作报告》是典型的政治类文本,其外宣本是中国交给世界的一张“成绩单”,译文的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交流。
笔者经过对于各类机器翻译的测评,选定了谷歌翻译、百度翻译及小牛翻译对《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译文进行评判,有助于优化机器翻译技术,也为译者在进行该类文本翻译时对机器翻译平台的选择提供有利借鉴。
二、评判标准Yu Shiwen[1]提出了两种评价模型:自动评价模型评价和人工评价。
到目前为止,主要的自动评价系统有BLUE,NIST和METEOR[2]。
对于手动评估有两种主要方法,即错误计数方法和基于翻译准则的方法。
前者是一种方法评价者统计翻译中的所有错误,然后评判翻译质量;后者是基于翻译理论的评价机器翻译质量的翻译标准。
阿图罗(Arturo)[3]提出,最常见的评判方法是翻译专家根据“单语可理解度”以及“双语准确性”对机器翻译质量进行评估。
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
浅谈《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用语翻译
- 231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浅谈《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用语翻译天津外国语大学/刘贺田【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央政府的重要政治文献,对于中国的发展起着指引和预示的作用,也是外界了解中国最权威,最可靠的来源。
因此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要格外严谨。
文章主要通过实例和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目的是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翻译 中国特色用语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世界各国想要了解中国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中国每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则为各国开启了这样一扇窗。
《政府工作报告》是外界了解中国最权威、最可靠的来源。
因此它的翻译就要更加准确无误的反映原文,语句清楚并态度明确。
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每年都有变化,当笔者试着翻译时,发现较难把握的还是中国特色用语翻译,因此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和翻译实践,本文试图从这个层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我国时政资深权威程镇球先生认为,对于政治文本的翻译,“首先,要紧扣原文,不得任意增删”,“紧扣原文,甚至一些小零件也不能放过”。
因为“政治文章用词严格”,“要仔细衡量用词的政治含义和影响”。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用语来说,既是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必须要在准确理解原本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原文的特色。
此外,当一种正确的说法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并广泛流传开来时,我们就要开始把重点放在这些词汇的积累上。
以下将通过两个例子来帮助理解:例1:我们严格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We have been strictly putting into practice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s eight-point decision on improv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conduct and making persistent efforts to fight formalism, bureaucratism, hedonism and extravagance.在这里,“中央八项规定”翻译为 “e i g h t -p o i n t decision ”,并没有将八项规定一项一项的列出来,但是却用 “on improv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conduct ” 来补充解释八项规定的目的和意义,这样反而比一项一项列出来更简洁有力,效果更好,而后面“四风”则用“formalism, bureaucratism, hedonism and extravagance ” 四个词具体的解释出来帮助英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其含义。
汉语动词连贯句及其英译技巧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汉语动词连贯句及其英译技巧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摘要: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由于中英文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语法体系,汉语长句中可能有多个动词出现,而英文通常只有一个谓语动词,所以对长难句的英译对译者来说是一个考验。
政治经济类的文本中会出现很多动词连贯句,这些句子通常由一连串动词短语组成。
本文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动词连贯句为研究对象,探讨动词连贯句的四种主要类型及相应的英译技巧。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动词连贯句;英译技巧引言: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最普遍的媒介。
《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是中国宣传政治经济政策,塑造良好大国形象的有力途径。
《政府工作报告》属政经类文本,常见的翻译难点为汉语长句的英译。
中文政治经济方面的文件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长句比较多,而且句中的多个部分往往是用几个逗点分开,看起来似乎都是并列句 [1]。
而动词连贯句则又是这种汉语长句的典型代表,所以研究动词连贯句的英译对攻克汉语长句的翻译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动词连贯句的英译,总结归纳动词连贯句的四种主要类型及相应的英译技巧。
一、动词连贯句的定义动词连贯句是由一连串动词短语组成的句子,它的主要特点是:连续几个不同的动词短语共同构成一个句子的谓语,各动词谓语间平行排列,意义上存在目的,手段,伴随等各种关系,而在汉语形态上无“任何语义显性标记加以显示”。
[3]丁衡祁指出“中文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文件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长句比较多,而且句中的多个部分往往是用几个逗点分开, 看起来似乎都是并列句”[2]动词连贯句是汉语长难句型的典型代表,研究动词连贯句的英译对攻克长句的翻译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动词连贯句的翻译技巧在对动词连贯句的翻译中汉译英时, 重要技巧就是先找出几个动词短语中的主要动词, 将它作为全句谓语, 然后将其余动词短语根据其与主要动词的意义关系转换成分词、动名词、不定式、介词结构以及从句等,作为句子的次要结构附属在句子的主干上, 实现汉英的正确转换。
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分析——以2019年《政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文件,是世界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途径,这使得报告的翻译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目的论视角下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
1《政府工作报告》行文结构和用词特点《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正式文体,语言朴实凝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众多方面。
政府报告句子偏长,句型结构单一,多用并列短句或并列谓语,“一逗到底”,连接成分使用不多,层次不太明显。
而英语要求句子结构紧凑,逻辑关系严密,层次分明,主谓关系密切。
此外,报告中用词单调重复,在一句话里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是常见的事。
2翻译目的论及其指导意义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依据翻译目的论“目的决定手段”思想,译者可以任意选用翻译策略和技巧来实现翻译目的。
目的论有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诚原则。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必须遵守一系列法则,其中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翻译还要遵循“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法则,即译文必须内部连贯,让译文接受者可以理解,同时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有连贯性。
忠诚原则要求译者要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
3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和技巧3.1省译中文发言人在正式场合喜欢把意思相近的几个词放在一起连用,以示强调;同时出于音律及词语结构的考虑,用于增强语言的气势。
如果直接一一对应译成英语,会使译文显得累赘、冗长,甚至不合逻辑。
因此,报告采取省略合并的方式,使译文更为简洁。
例1:农业再获丰收。
Harvests were again good.分析:因为harvest本身指的就是农业丰收,因此在翻译时省略了农业。
例2:绝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
Must not allow reform policies to become hollow promises.分析:“口头上”“纸面上”在汉语中的意思都是只承诺,不行动的意思,属于重复性表达,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将这两个短语合并,译为hollow promises。
unit 1 政论文的翻译
(三)词语重复性强。
原文2:我们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 译文:„ and strengthen agri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conomy. 原文3: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 系建设。 译文: The funding was mainly used to develop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the medical service system and the medical security system. 原文4: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译文:We will intensify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政论文中用词的重复性由上可窥见一斑。当然为避免 英语译文的重复单一,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具体的上 下文灵活选用不同的词汇来予以表达。
(二)中国特色新词汇、新词组、新提法层 出不穷。随着新事物不断涌现,新方针、新 政策不断出台,每个时期又会有许多新的政 治词汇,它们都会及时地反应并出现在各类 政治文献当中,宛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晴雨 表。诸如“三农”,“三通”,“科学发展 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退耕还 林,退牧还草”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等, 这些提法不仅是最近频度很高的热门词语, 而且都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代表着中国最 新的方针政策的发展走向,故而,对于它们 的翻译颇为关键,具体的翻译策略在下文将 会谈到。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修饰语, 意在加强语气。如果将这 些直译成英语, 可能不符合逻辑, 甚至造成语意曲解。 当然, 译与不译要视情况而定, 要推敲上下文的逻辑关 系, 力求信息准确又符合情理,避免用词堆砌, 使译文流 于空洞庸俗之感。汉语句子结构往往重整体, 重综合, 免不了会出现一些评论性话语, 常使用”情况”、”问 题”、”工作”、“水平”等。译者还应留意范畴词 的翻译问题, 有些情况可以不必译出。以及在外宣文本 中常出现“新进展”、” 积极的贡献”等词组, 我们切 莫掉入汉语陷阱, 若译成new progress、positive contribution, 就画蛇添足了, 译成progress, contribution 即可。此外, 汉语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同义重复现象。。
概念隐喻:关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
概念隐喻:关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作者:余音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32期摘 ; ;要: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各类文体中,帮助读者用熟悉、形象的概念理解复杂、抽象的概念。
特别是在政治语篇中,隐喻发挥着作用。
在政治语篇的翻译过程中,隐喻的翻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版本,提出六种政治语篇中隐喻的翻译策略,为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概念隐喻 ; ;政治语篇 ; ;2019政府工作报告 ; ;翻译策略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大,国家的重要政策文件、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逐步做到中英文同步发布。
其中,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除了是上一年工作的总结外,还是接下来一年工作的规划和展望,是中国人民了解国家和政府政策动向的重要途径,是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的发展方向的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版本是面向世界人民的,是经过仔细斟酌和考量的,值得学习和推敲。
本文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英文版本为研究对象,从概念隐喻角度探讨政治语篇中隐喻翻译的策略和技巧。
一、概念隐喻隐喻最早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中。
在中国古代的《诗经》中,曾出现“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思想,认为隐喻是由源认知域向目标认知域的映射,即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
隐喻开始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学者们继而从认知角度讨论隐喻。
由于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学者们开始在不同的语料中分析概念隐喻的类别及其影响,其中最有特色的语料就是政治语篇。
Lakoff在《道德政治:自由党和民主党如何思考》中,从认知角度分析美国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开启了概念隐喻研究的新篇章。
政治语篇中隐喻的使用,受到统治者的社会权利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制约。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对应与英译策略研究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提高国家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a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需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而中国话语体系的基本元素就是中国特色词汇,其中《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更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要素。
那么何谓中国特色词汇?中国特色词汇是指带有中国特色、富有中华文化内蕴的词汇,源于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特征。
b 中国特色词汇涵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与我国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翻译中国特色词汇需要妥善处理中英文化关系,那么如何既保留中国特色词汇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又让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读者像读源语一样精准自然地理解这些词汇?这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由于中国特色词汇的实质是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且这些词的文化内涵深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所以我们将从文化专有项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一、文化专有项*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佛典汉译传统与圣经翻译传统的对比研究”(15BYY037)及广州大学科研项目“佛典汉译传统与圣经翻译传统的对比研究”(RD2020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汪东萍,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广东 广州,510006)。
a 《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政府网: /ldhd/2013-12/31/content_2558147.htm ,2013年12月31日。
b 章宜华:《中国特色词在中外传媒的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学术研究》2016年第7期。
2020年第12期汪东萍[摘 要]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是凝聚中国文化,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2016—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所有中国特色词汇,按照中、英文化对应情况分为文化完全对应、文化部分对应和文化完全不对应三种情况;然后依次对中国特色词汇的专有名词、缩略词、成语、典故和比喻词的文化对应与翻译策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得出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72%采取了保留中国文化意象策略。
从文体学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句子特征
从文体学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句子特征崔亚妮;陈建生【摘要】语料库语言学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基于语料库分析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会使得文体分析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以此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在句子层面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并与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对比.句子特征是文体特征的一个方面,反映某一类文体语法层面具有的独特风格.用客观数据表明两者在句子特征上存在的差异,并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为<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23)006【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语料库语言学;《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文体分析;句子特征【作者】崔亚妮;陈建生【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这也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令人瞩目。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所作的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是外界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权威来源。
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对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文体的角度来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文体,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形式来看,它由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读,但其内容又是经过精雕细琢的;第二,从内容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涉及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情况总结和下一年的工作部署以及政府自身建设,这些都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因此其用语严谨,准确规范,书面语特征显著;第三,从正式程度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非常正式的官方文件。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技巧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9, 7(4), 473-477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journal/mlhttps:///10.12677/ml.2019.74062An Analysis of English TranslationTechniques of the Government WorkReport 2019 from the Perspective of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Yuhan Peng, Minhua Dong*Binjiang College,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Received: July 21st, 2019; accepted: August 5th, 2019; published: August 12th, 2019AbstractGuided by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is paper makes a lexical and syntactic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2019 and its English version,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method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other Government Work Reports.Keywords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Government Work Report 2019,English Translation Techniques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技巧彭钰涵,董敏华*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浙江杭州收稿日期:2019年7月21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5日;发布日期:2019年8月12日*通讯作者。
浅析目的论指导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
浅析目的论指导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发表时间:2019-05-07T16:51:16.19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4期作者:陈延琼[导读] 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深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各国人士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途径。
出于交流的需要,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要翻译成英、法、西、俄、意、日等多种语言(云南大学,云南省昆明市 650504)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深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各国人士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途径。
出于交流的需要,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要翻译成英、法、西、俄、意、日等多种语言,供不同语种的人员参考研究。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视角,探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为以后的政治类文本翻译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目的论一、政府工作报告简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18年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总结,同时也规划了未来一年的发展蓝图,提出2019年的工作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大量新词,如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督查”、“破、立、降”等,都是根据中国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创新词汇。
用词特点也具有特色,全篇多用动词开头,如“加快”、“加强”、“坚持”等。
二、目的论简介翻译“目的论”的提出和完善得益于四个著名的翻译思想家,凯瑟琳娜·莱斯、汉斯·弗米尔、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克里斯汀娜·诺德,他们提出并完善了一套目的论原则的体系,它包含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的重要性超过后面两个,它的核心是“目的决定手段”,即一切翻译活动必须以目的为出发点,根据要达到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三、目的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应用(一)目的原则的应用根据目的原则,翻译要以目标文本的目的为主,起主导作用的目的决定着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来说,翻译成英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目标读者准确无误地了解到中国的发展情况,更好地将中国推向世界。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摘要:本文以20 00至20 05 年共6 界《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 在奈达等效翻译理论的基础上, 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入手, 结合汉英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对外宣传的特珠禽要对其中出现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用语的时等翻译进行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奈达; 等效翻译; 词汇层面; 语篇层面;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用语一、引言《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向其人民代表所做的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 总结过去尸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成就, 部署针对中国国情的大政方针、基本国策, 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与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 以及中国在世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倍受世界瞩目。
但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却很有难度. 首先, 它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极强, 对译文准确性的要求极高, 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声誉甚至国际关系, 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其次, 不少中国特有的新提法、新概念不断涌现, 很难在英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译语。
第三, 行文结构和用词极具中国特色, 也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川。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 从现代语言学角度出发, 结合交际理论、读者反应论和信息论在6 0 一70 年代提出了“ 动态对等” 翻译理论. “ 所谓动态对等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语体, 在接受语中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
’心] 以’奈达主张译者应着眼于读者来考虑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以译文信息内容和交际效果对等为目的, 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 改变原文形式, 重组信息, 重建形式和语义结构, 使译文读者能以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80年代他又将其修正为“功能对等’, , 其实两者实质上是相同的, 重点都在“ 对等” 上。
等效翻译理论在跨文化翻译中应用相当广泛。
《政府工作报告》译语接受者是外籍人士, 其语言、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历史、生活习惯等都与我们不同。
政论文翻译探索——以 《十九大报告》 英译文为例
政论文翻译探索——以《十九大报告》英译文为例作者:张萃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8年第1期摘要:政论文是一种特殊文体,通常被用于正式和严肃的场合。
因此,应高度重视政论文翻译。
政论文翻译要做到译文准确,合理解读中国特色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并体现时代变迁。
关键词:政论文;中国特色词;时代变迁作为一种政治文体,政论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
同时,也是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权威来源。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政论文的英译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甚至于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利益。
因此,准确、清晰地翻译政治文本意义重大。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十九大报告》作为政治文献,对译文规范性要求极高,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国家形象、声誉甚至国际关系。
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警觉,谨慎,译文必须准确、明了,能够准确清晰地向国内外表明国家的态度、政策。
本文以《十九大报告》为研究对象,探讨政论文翻译的特点。
一、译文要准确在政治文章翻译中,应紧扣原文,仔细衡量用词的政治含义和影响。
对原文的深入理解,既要透彻地了解每个词语,也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句子和段落,乃至文章全文。
例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英译文:Remaintruetoouroriginalaspirationandkeepourmissionfirmlyinmind,holdhighthebannerofs 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secureadecisivevictoryinbuildingamoderatelyprosp eroussocietyinallrespects,striveforthegreatsuccess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 ticsforanewera,andworktirelesslytorealizetheChineseDreamofnationalrejuvenation.在这里,“不忘初心”翻译为remaintruetoouroriginalaspiration,十分贴切。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研究《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向其人民代表所做的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报告的英译本在向外展示国家形象、宣传党的宗旨和会议精神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探讨《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特点并定义了《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类型,分析了文本类型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实例应用,表明了文本类型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可应用性,旨在为政论文献的翻译带来一定的启示。
标签:文本类型理论《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策略信息型文本一、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治国方针和施政政策将会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因为涉及“政治”这个敏感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又因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在翻译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诸多困难。
文本类型理论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在文本类型理论的视角下,从多个方面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能够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提高政论文及外宣材料的英译水平。
二、文本类型理论(一)文本类型的理论基础文本承载着语言的表达,由一系列具有形式粘连性和内容连贯性的句子组成。
张新红(2001:194)认为文本类型是经过长期使用而规约化、模式化的语言产品,每一种文本类型都表达特定语用者的语用意图或特定文本的主要功能,文本类型是确定文本的总体意图或功能的决定性因素。
实际上,文本类型已经演化为服务于特定交际情景的信息模式。
在翻译研究领域,文本类型理论是指由莱斯(K. Reiss)(2004)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涉及文本类型、语言功能及翻译策略的理论。
文本类型理论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广泛应用于文本分析和翻译领域。
对文本进行分类的标准或依据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主题、话题等内容为标准的文本分类,一种是以文本功能为标准的文本分类。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研究——从对等翻译理论的角度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研究——从对等翻译理论的角度姓名:戴文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指导教师:@20090401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研究——从对等翻译理论的角度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深入,跨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受人瞩目。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务院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其人民报告对于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和对今年工作的部署,说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让人民了解政府,让世界了解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进程逐步推进,各级政府在人民代表大会例会上推出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人大代表乃至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也因此逐渐成为民众耳熟能详的文体样式。
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由中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国家发展的政策,方针,路线。
为了使国家的大政方针不仅被本国人民所了解而且让世界了解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成为了一种必须。
然而,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是一项很严肃的政治任务,这是由这种文体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报告的内容都是用来指导各行各业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使它对翻译的忠实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中的错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所以翻译中容不得半点疏忽,而译者作为翻译的桥梁,除了具有良好的外语修养,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此外,由于政府工作报告是介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部署新的发展战略,不少新概念、新提法都是中国特有的,从英文词典中难以找到现成的对应词。
因此,翻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中式英语”现象。
由于政治上的保险,它对翻译的忠实性又有很高的要求, 这些往往会导致译文机械呆板。
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2482019年17期总第457期ENGLISH ON CAMPUS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文/伍永晔随着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
作为与各国间交流的桥梁之一,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广受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其英译本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决定外宣效果的最直接因素”,是一种“门面工作”。
因此,对其翻译必须认真负责,容不得半点纰漏与瑕疵。
其中大量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便是做好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难点。
王小萍指出,这些特殊词汇的翻译属于政治文献翻译工作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通过他们,人民可以全面了解到中国的现时国情和发展状况,从而促进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特色词汇指中国语言独有的表达形式,包括一些概念、政治术语、短语和汉语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词语等。
关于其分类则是众说纷纭,各抒所见。
通过借鉴其他学者的分类和词语间的比较,本文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分为三类:成语,带数字的词汇和文化负载词。
并根据此分类,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进行研究。
成语,是汉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整体来应用。
成语在用词方面与当代汉语不同,多代表特定的典故、故事。
要想翻译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成语,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需要透彻理解成语背后所指的政治、经济、社会内涵。
如“我们要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一句翻译为“We must do our best to address urgent needs of people in difficulty, provide help when they need it most and ensure that the basic living needs of the people are met.”译者将成语“雪中送炭”翻译为“provide help when they need it”,省略成语本意,采用意译的方法直接翻出隐含意。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日译论文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日译论文摘要: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的翻译属于外宣翻译的一种,除了应该遵循外宣翻译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宣传自己,让国外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的了解中国,在国际上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③。
日译时,其在内部搭配、形式、形象性、文化背景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翻译障碍,也即是存在一定的“可译性限度”,掌握这点,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误解,也能给外宣译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使这些中国文化的名片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到目的语国家。
一、引言“中国特色词”,指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一些概念、政治术语、短语和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词语。
通过它们,人们可以全面了解到中国的现时国情和发展状况。
①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种报告性文本,更是一种典型的外宣文本,其中的“中国特色词”,更是起到宣传中国社会特色,中国文化特色的名片作用。
如“三公经费”等。
然而,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中日两国虽一衣带水,但在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方面仍然存在差异。
也就是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日译时是存在一定的翻译障碍的,掌握其日译时的障碍,对外宣翻译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关于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中也提出了“可译性限度”,指出在语言的各层次中并不是处处存在相通的通道,这就限制了有效转换的完全实现。
此外,他将语言转换的障碍分成“语言结构障碍”,“惯用法的障碍”,“表达法障碍”“语义表述障碍”,“文化障碍”。
然而,刘宓庆并没有提出特定文本中语言的转换障碍,却给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本文打下理论基础。
结合以上背景,文章选择从刘宓庆提出的翻译的可译性视角,探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日译时的翻译障碍。
三、可译性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的考察结合可译性相关理论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的特点,文章将从“语言结构障碍”,“惯用法的障碍”,“表达法障碍”,“文化障碍”四个方面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日译时的翻译障碍进行考察。
目的论视角下的政论文体翻译——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政论文体翻译——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为例作者:童玲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14期文/童玲【摘要】政论文体一般从政治角度阐述或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用词规范、严谨、庄重,具有中国政治特色的词汇较多,因而给翻译带来了较多困难。
本文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版本为例,根据政论文在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的特点,探讨了政论文的几种翻译方法,为日后从事政论文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目的论;政论文体;政府工作报告;翻译【作者简介】童玲(1989.10-),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引言《政府工作报告》是典型的政论文,通常包含了中国政府在各项关键问题和各领域上的立场和态度,他的英译版本也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和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打开了一扇窗。
中国政府的官方行动指南和工作精神在其中得以体现,内容详尽,包罗万象,行文严谨,力求措辞恰当,全面客观,重点突出,文风朴实。
与传统“等值观”不同,德国功能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也就是说,译者的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一、目的论概述Skopos Theory(目的论)这一术语是由德国翻译目的学派重要创始人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的,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
这些目的一般划分为三类:1.译者的基本目的,如谋生;2.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式。
但是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人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
根据弗米尔的目的论的理论框架,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译文读者或受众,即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这些译文的接受者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交际需求以及对译文的期待。
政论文献中汉语动词连贯句的英译策略——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政论文献中汉语动词连贯句的英译策略——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一、引言政经类文本的显著特点是长句较多,虽然没有任何关系词,但是句子之间有着深层次的逻辑关系。
另外,句中多用动词,一个句子往往包含多个动词,因此,动词连贯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较为常见。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动词连贯句在政经类文本中的应用,总结动词连贯句的几种类型,探究其英译策略,为政经类文本的英译提供借鉴。
二、汉语动词连贯句的定义汉语动词连贯句是指一连串动词短语组成的句子,它的主要特点是:连续几个不同的动词短语共同构成一个句子的谓语,各动词谓语间平行排列,意义上存在目的、手段、伴随等各种关系,而汉语在形态上无任何语义标记加以显示。
三、动词连贯句的类型与英译方法在政经类文本中,许多动词连贯句虽然在形态上没有任何语义标记,但意义上存在目的、手段、伴随等多种关系,以意组句。
因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动词连贯句的翻译策略。
(一)平行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常常出现几个动词连用的现象,它们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在语义上也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因果、目的等逻辑关系,称为并列式。
因此,在翻译时无需过分考虑连接词使用的问题。
翻译方法:对于并列式结构中动词连贯句的英译,应采用动词罗列的方法,即平行法。
运用“...,...,...and...”的形式,同时也要注意动词搭配和前后文衔接。
例1原文:在疫情防控中,我们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
译文:Responding to the central Party leadership’s call to stay confident, come together in solidarity, adopt a science-based approach, and take targeted measures, we have carried out all our work in asolid and meticulous manner.分析:在这一句中,“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形成并列式结构,这些动词之间没有逻辑上的关系,因此,在翻译时仅需将其罗列,并用“and”连接即可。
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
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社会形势和政策最重要、最权威媒介,其翻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仔细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并以历年报告中的语句及其译文为例,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希望对其翻译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特点;翻译策略一、引言政论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通常被使用于正式和严肃的场合,例如:宣言、政府文件、声明、记者招待会上的回答等。
政论文大多主题明确,议论生动,体不诡异,辞不险怪,体现出“意与理胜”的特点[1]。
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文,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其翻译的质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政治协商会议(俗称“两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这一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回顾并总结上一年的工作情况;归纳当年政府各项工作,汇报这一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政府自身建设。
二、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下面是笔者对《政府工作报告》特点的总结,并以历年的报告中的语句及其译文为例,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讲求确切, 逻辑严谨,《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文,其内容就有很强的客观性,重事实的阐述,语言精确,逻辑性强。
其中常常多数涉及具体数字,必须准确,不得马虎。
事关国家大事,必然要字句斟酌。
例如。
(1)原文: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译文:We cannot cross the line and reduce the total amount of farmland in China to less than 120 million hectares.乍一看18亿译为120 million似乎是译者出错了,然而仔细一看,原文是以亩胃计量单位,而译文则是以“hectares”(公顷)胃计量单位,有些读者也许会产生疑问,不就是就是“1.8 billion mu ”吗?为什么必须改成“120 million”?这是因为“亩”是个典型的中国计量单位,在翻译时要将它处理成国际通用的单位“公顷”才能为外国读者所知。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
周吉
【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8)0z1
【摘要】本文以2000至2005年共6界<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在奈达等效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入手,结合汉英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对外宣传的特殊需要对其中出现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用语的对等翻译进行探讨和总结.【总页数】3页(P167-169)
【作者】周吉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用语的对等翻译
2.《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用语的对等翻译
3.中国特色用语在政论文中的英译策略探析——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4.中国特色用语翻译策略及翻译原则探析--基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
5.中国特色用语在政论文中的英译策略探析——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ke 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in 2019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as an Example
本文选取《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原因在于当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世界在惊叹于“中国速度”、“中国成就”的同时越来越渴望了解中国,一年一度的政府工 作报告,反映了国计民生的真实发展状况,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对 外宣传的重要文本材料,其英译经过许多资深翻译专家讨论,接受过来自英语国家的专家修订[4],在从 源语到目的语译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并体现了中英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语言特点上的不同,是研究语 言动静态差异,不可多得的范本。
2.2. 英语的介词优势
英语中的介词往往包含隐藏的动词意义[5]。介词结构的广泛使用,使得英文产生了介词优势,政府 工作报告中介词的使用十分普遍。
例 1: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施。 英文版: Oversight conducted through the random selection of both inspectors and inspection targets and the prompt release of results was implemented nationwide. 此例出现的“两随机、一公开”属于数字缩略语,这在《政府工作报告》等政论文体中十分常见, 这类缩略语通过将原语各句中共有的字抽出,再冠以与项数相等的数字[6],在外宣过程中,通常将其中 包含的意义完整译出。在这里“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 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由此一来我们可以将中文版原文理解为“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 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需得到全面实施。”这是一个包含多个动词的中文长句。在英文 版里,将介词“through, of”与名词“oversight, selection, release”连用,将介词优势与名词化现象相结合, 然而在相对应中文版语料中没有任何介词的出现,由此可见介词的使用在英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词 在某种程度上配合并促进了名词化现象的出现,使静态效果倍增。
2.4. 英语中的复杂句式
2. 英文版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特征
2.1. 英语的名词化现象
在英汉语际转化中,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政论类文体中最常见的现象。名词化是指英文中用抽象 的名词或名词结构代替由动词、形容词组成的句子结构,与原有汉语表达相比,名词的使用使得句法上 更加简洁、语义上更为客观,这与政论文宣传、表达功能相辅相成。
例 1:
DOI: 10.12677/ml.2019.74060
461
现代语言学
张铭焱
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生产经 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
英文版: Setbacks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allenges to multilateralism, shocks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and especially the China-US economic and trade frictions, had an adverse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s of some companies and on market expectations. 英文版《政府工作报告》采用“setbacks, challenges”等抽象名词代替动宾结构“遭遇挫折,受到冲 击”;用“shocks, productions, operation”取代“震荡,生产,经营”等在原文中表达动态意义的同源动 词,在用词、组句更为简洁,从而使得英文版在表述上更显静态。
Mingyan Zhang Department of English,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July 16th, 2019; accepted: July 31st, 2019; published: August 7th, 2019
2.3. 英语中形容词的应用
形容词的使用是反应英语静态性的重要指标,它不仅能够显示事物的状态还能表示某些动态和行为 的含义;此外,形容词的比较级往往还能反映出状态或情况的变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它们常与表示 状态的系动词连用,表现出某种状态或趋势。
例 1: 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英文版: If we foster a healthy research environment, we’ll be sure to see brilliant and capable people emerge in all fields and create a boundless stream of innovations. 中文版政府工作报告里出现了“竞现”和“泉涌”两个在结构上并列的动词,在处理“泉涌”时, 英文版译文选用形容词“boundless”,化动为静,使其与后面的名词组成“boundless stream”,用名词 静态结构表现出“泉涌”的动词含义。
DOI: 10.12677/ml.2019.74060
462
现代语言学
张铭焱
例 2: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 英文版: Both in the immediate future and for some time to come, the pressure on aggregate job creation will remain unabated, the related structural issues will become more pronounced. 英文版政府工作选用系动词“remain”和“become”分别与其后的形容词原级“unabated”和比较级 “more pronounced”连用,构成了系表结。“remain unabated”客观陈述了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居高不下的 状态,“become more pronounced”比较级的使用,使得“矛盾日益凸显”这一动态趋势的表达动中显静。
Abstract
Taking 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2019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of Chinese-English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to analyze the dynamic and static features of bilingual reports. From the lexical and syntactic levels, it is found that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s static as a whole,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frequent use of nouns, prepositions, adjectives and compound sentence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s dynamic,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use of verbs, repetition, linkage and parallelism.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aims to discover the dynamicity and stativenes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o remind translato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is linguistic phenomenon, hoping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political repor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Dynamicity, Stativeness, Linguistics, Political Repor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ranslation
中国特色政论文语言动态与静态性研究
——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版为例
张铭焱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英语系,山东 青岛
收稿日期:2019年7月16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31日;发布日期:2019年8月7日
文章引用: 张铭焱. 中国特色政论文语言动态与静态性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19, 7(4): 460-465. DOI: 10.12677/ml.2019.74060
张铭焱
摘要
本文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运用汉英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了双语版报告在语言层面表现出 的动态和静态差异。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研究发现,英文版政府工作报告整体呈现静态性,具体表现 为名词、介词、形容词及并列句的频繁使用;中文版政府工作报告动态性较强,反映在动词的选择、重 复现象、联动句式和排比句式的使用上。本文从两种语言词汇选择、句法使用的不同,旨在体现中英两 种语言的动静态差异,提醒译者注意这一语言现象,以期提高中国特色政论文的翻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