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定位卡锁机构有限元分析
AnsysWorkbench在卡扣装配分析中的应用
网格单元的大小 ,也可以根据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自定
义网格的大小 。本文采用自由网格划分卡扣模型 。
215 模型分析模式类型和参数的设置
AnsysWorkbench有静态结构 、模态分析和随机振
动等多种分析模式 。一般根据模型施加的载荷类型
和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式 。卡扣装配属于静
态大变形 ,选择允许大变形的静态结构模式 。其中 ,
配采用手动设定接触区域的方法 ,设定悬臂卡扣为面
接触关系中的接触体 ,定位件为目标体 ,接触面之间
的摩擦因数为 013。
214 卡扣模型网格的划分
模型网格划分是将几何形体离散成单元和节点
的过程 。在 Ansys Workbench中一般使用自由网格划
分 ,系统根据模型的体积 、曲率和复杂程度等自动设定
现代制造工程 2008年第 8期
CAD /CAE /CAPP /CAM
An sysW orkbench在卡扣装配分析中的应用
纪海慧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上海 200093)
摘要 :介绍基于 AnsysWorkbench的卡扣装配分析方法和步骤 。用 Ansys Workbench软件可以方便地计算卡扣中的应力 和应变 ,动态显示装配过程 ,生成计算结果曲线图 。与常用简化公式计算相比 , Ansys Workbench的计算结果更精确 。该 分析方法具备较大的扩展性 ,对同类应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关键词 : AnsysW orkbench;卡扣 ;应变分析 中图分类号 : TH1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671—3133 (2008) 08—0048—03
学会使用Ansys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
学会使用Ansys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Ansys WorkbenchAnsys Workbench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软件。
它的功能强大,能够帮助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力学性能预测、应力分析以及结构优化等工作。
本章节将介绍Ansys Workbench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
1.1 Ansys Workbench的概述Ansys Workbench是由Ansys公司开发的一套工程分析软件,主要用于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
它集成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模块,使得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多种分析任务,如结构分析、热分析、电磁分析等。
1.2 Ansys Workbench的工作流程Ansys Workbench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几个基本步骤:(1)几何建模:通过Ansys的几何建模功能,用户可以创建出需要分析的结构的几何模型。
(2)加载和边界条件:在这一步骤中,用户需要为结构定义外部加载和边界条件,如施加的力、约束和材料特性等。
(3)网格生成:网格生成是有限元分析的一个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Ansys Workbench会将几何模型离散化为有限元网格,以便进行分析计算。
(4)材料属性和模型:用户需要为分析定义合适的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此外,用户还可以选择适合的分析模型,如静力学、动力学等。
(5)求解器设置:在这一步骤中,用户需要选择适当的求解器和设置求解参数,以便进行分析计算。
(6)结果后处理:在完成分析计算后,用户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如产生应力、位移和变形等结果图表。
Chapter 2: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ith Ansys Workbench本章将介绍如何使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分析。
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
Ansys Workbench培训大纲 Ansys有限元分析Ansys Workbench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操作、几何建模方法、网格划分方法、mechanical基础等内容;Ansys Workbench的工程应用,包括线性静态结构分析、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随机振动分析、瞬态动力学、显示动力学分析、热分析、线性屈曲分析和结构非线性分析、接触分析及流体动力学分析等相关知识1. Workbench技术Workbench技术特点CAD-CAE协同仿真概述DesignModeler建模功能综述实体模型的建立,板壳、梁模型的建立DM几何修补工具,创建参数化模型,DM与DS的双向整合针对有限元分析的几何建模技巧与特殊要求从CAD导入几何模型2.DesignModeler建模DM 用户界面DM 草图模式DM 3D几何体DM高级3D几何体DM 概念建模DM 参数化模型3.DesignSimulation基本架构和分析流程DS基础DS通用前处理: 几何模型导入, 接触,网格划分,命名选择,坐标系DS高质量的有限元网格划分技术和使用技巧DS结构静力线性分析的基本流程和使用技巧DS各种工程载荷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DesignSimulation的非线性概述材料、几何、接触非线性的基本过程与应用技巧4.DesignSimulation基本架构和分析流程DS结果后处理:查看,显示,输入结果,结果组合DS如何提高有限元分析的精度DS与CAD软件的交互性及参数传递DS通过参数管理器和多工况多方案的优化方法快速完成分析5.DesignSimulation的工程分析类型疲劳分析动力学分析:瞬态等分析基本过程与技巧DesignSimulation稳态热分析:热分析基础,基本的热传递分析,热分析模式,实例分析:建模,求解及后处理DesignSimulation瞬态热分析:时间与载荷步,子步及平衡迭代,收敛准则,初始温度,阶跃及渐变载荷输出控制,查看瞬态分析结果,耦合场分析:热应力分析有限元基本概念把一个原来是连续的物体划分为有限个单元,这些单元通过有限个节点相互连接,承受与实际载荷等效的节点载荷,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把这些单元重新组合成能够整体进行综合求解。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nsys的连杆机构的有限元分析【全套设计】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连杆机构的有限元分析全套设计,加153893706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2010963028 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4 年 5 月 25 日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连杆机构的有限元分析学号: 2010963028姓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系主任: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1、总结连杆机构设计方法研究和连杆机构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采用有限元方法来进行开展研究。
2、阐述学习理论基础,即瞬态动力学分析,简要论述瞬态参数,识别原理。
3、简要论述有限元方法和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求解过程,建立连杆机构中的曲柄滑块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合理的确定曲柄长度及转速、连杆长度和转速,偏距,选定和创建单元类型,指点单元属性,创建铰链单元,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瞬态分析类型对其进行瞬态分析,与图解法进行比较,验证有限元瞬态求解功能。
4、联系工程实际,对受力连杆进行结构静力学学习。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1、 ANSYS的线性静力分析2 、构建几何模型3、在三维铰链单元COMBIN7的创建4、单元类型选择和网络划分5、 ANSYS瞬态动力学分析和静力学分析三、进度安排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高耀东,刘学杰.ANSYS机械工程应用精华50例(第三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孙波.毕业设计宝典.-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3]温正,张文电.ANSYS14.0有限元分析权威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4]欧阳周,汪振华,刘道德.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说明书写作指南.-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5]华大年,华志宏.连杆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胡仁喜,康士廷.机械与结构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7]李红云,赵社戌,孙雁.ANSYS10.0基础及工程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唐家玮,马喜川.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综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9]潘存云,唐进元.机械原理.-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10]李皓月,周田朋,刘相新.ANSYS工程计算应用教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学号2010963028 姓名谭磁安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连杆机构的有限元分析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鉴定意见学号2010963028 姓名谭磁安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77 页图表30 张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某越野车车架有限元分析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某越野车车架有限元分析任杰锶;董小瑞【摘要】针对越野车复杂的行驶条件对车架结构苛刻的要求,以越野车车架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与某越野车车架结构充分近似的车架三维模型,并根据模态分析理论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了该车架的前六阶模态参数.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表明,车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共振现象,模型建立准确,为结构车架的动态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车架进行刚度和静强度分析,由位移、应力云图获得了车架发生应力集中区域.结果表明:第3根横梁和第4根横梁之间的连接处应力值远低于屈服极限,可以考虑梁变细或者钢板缩减壁厚,而在第2,第3根横梁与纵梁相接处应力值大于许用应力值,可以使横梁应加粗或连接处使用加厚焊.实验研究分析为车架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36)004【总页数】8页(P428-434,457)【关键词】越野车车架;有限元分析;ANSYS软件;模态分析;刚强度分析【作者】任杰锶;董小瑞【作者单位】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320 引言汽车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础,车架性能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工作质量和状态.对于非全承载式越野汽车,车架的要求更为严格[1-2].哈尔滨工业大学张进国等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车架结构的几何模型和以体单元solid92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对该车架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计算,为车架的结构改进提供了依据[3];南昌大学汪伟等以某越野车车架为例,利用Hyperworks建立以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Optistuct求解器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该车架自由状态下的前10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特性,为该车的结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4];合肥工业大学朱昌发等利用HYPERMESH 建立某型特种越野车车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再用ABAQUS软件对该特种越野车车架进行强度及模态分析,得出该车架的强度和振动特性,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5].随着越野汽车性能和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车架面临更大的挑战,不仅需要经常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而且经常出现在无路地带,这样对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就显得异常苛刻.由于在重载、高速行驶时其振动问题也非常凸出,车架的共振现象会给整车,甚至是驾驶员、乘员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汽车的设计初期需要同时对车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综合分析数据,为车架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5-6].本文综合采用Hyperworks和ANSYS软件,建立了与某越野车车架结构充分近似的车架三维模型,对其进行了静力学和有限元模态分析,找出其薄弱环节,给出了优化建议.1 车架结构及参数该车架主要由2根纵梁和8根横梁,以及均布的10个悬置点组成.车架结构如图1所示.图1 车架结构二维图纸 Fig.1 The 2D blueprint of off-road vehicle frame structure车架形态描述:车架前部翘起,这样拥有更多的前轮摆动空间,增加接近角.车架中部第4,5根横梁下凹,适当地降低了底盘的高度,降低了车身重心,增大了车辆在行驶中的稳定性;相比直梁车架,提高了乘坐舒适性.越野车辆行驶过程中,除在正常的路面行驶之外,更多的是在条件复杂或极端恶劣的土地、山坡、凹凸不平和通过性差的路面行驶,这是对车架抗拉伸和抗弯扭性的严峻考验.所以采用高强度的结构钢作为车架材料,采用拥有优秀抗弯扭性能的箱形断面梁作为纵梁形式,横梁材料主要采用空心圆柱体,部分为箱形断面梁.所有的横纵梁均为冲压焊接而成[7].该越野车主要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表1 越野车主要性能参数 Tab.1 Mai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off-road vehicle?2 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目前合肥工业大学尹安东和龚竞等分别利用Hyperworks对越野车车架进行了多工况静强度和动强度分析,并加入了简单的模态分析,虽得出了车架性能评估[8-9],但因模型建立依据不明确,失去了分析研究的针对性,结论适用性不大.本文依据该越野车原厂的二维图纸,将CATIA中建立好的实体模型转到iges格式导入到Hyperworks软件中,利用hypermesh的中面提取功能Midsurface提取中面,并进行模型几何清理,通过消除损坏、空缺、叠加等模型问题,尽可能得到合格的网格质量[8].模型高度简化后,可采用高密度自由网格划分,选取网格尺寸最大为5 mm,最小为0.2 mm.在划分结束后,对部分悬置点、以及有可能产生应力、应变的关键处进行网格细化处理.南京理工大学杨海平等将Hypermesh作为前处理软件,进行了车架螺栓、铆钉和焊点连接的模拟,采用cweld单元进行焊点模拟,虽建立有限元模型发生错误概率较小,但建立时间较长,分析效率不高[10].本文考虑到车架为不规则物体,采用混合单元类型更能够真实地反映各个关键点处的应力、应变形态.所使用的六种单元类型如表2所示.经过网格划分后得到的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得到1 701 310个节点以及312 429个单元.图2 车架的有限元模型 Fig.2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frame表2 单元类型摘要 Tab.2 Element type summary?根据车架的设计和实际使用情况,设定材料参数为:16Mn钢材料密度为7 850 kg/m3,泊松比为0.28,弹性模量E=2.1×1011 Pa,屈服极限为400 MPa [10].3 有限元模态分析3.1 模态分析理论有限元模态分析通常可分为自由模态分析和约束状态下的模态分析两种.车架模态分析的原理是将线性定常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组中的物理坐标变换为模态坐标,使方程组解耦,成为一组以模态坐标及模态参数描述的独立方程,然后求解出车架系统的模态频率等模态参数.根据模态振动理论,系统运动微分方程为式中:[M],[C],[K]分别为质量矩阵、阻尼矩阵以及刚度矩阵;{u}为位移向量.由于是无阻尼自由振动,则可省略阻尼项,即微分方程可简化如下系统的特征方程为求解特征方程即可获得系统模态参数,包括模态频率λi=ω2i和模态振型[11-13].3.2 模态分析结果将Hypermesh中建好的越野车车架有限元模型导入到ANSYS中,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车架自由模态的前20阶频率及振型.其中前6阶模态频率小于1.77 Hz,这是由于车架在自由状态下会出现6个刚体模态[8],它们对应的固有频率几乎为零,所以实际上是以第7阶自由模态为第1阶振型.图3 车架的前6阶模态振型 Fig.3 The first six order modal shape of frame目前国内研究只停留在对车架简单的模态分析,获得前10阶固有频率,以得出车架的共振情况,未对实验值的正确性进行理论验证,故实验分析值和结论的可靠度不高[4].文中经有限元模态分析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相比较,如表3所示.由表3可看出:ANSYS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模态分析的结果比较一致,相对误差不大,说明实验值准确,分析模型合适,分析结果可靠,可以作为实际设计参考.表3 车架模态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 Tab.3 Comparing frame modal analysis the results wi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由于越野车长期工作在条件苛刻的路面上,因此路面激励是引起车架产生共振主要因素.此外发动机转速激励也是引起车架产生共振重要原因.对于车架来讲,应通过以下四点作为评价指标:①车架固有频率应避开发动机怠速时的振动频率;②车架在行驶过程中应避开发动机常工作工况下的激振频率范围;③应避开平路及条件不佳的路面对车架的激振频率范围;④车架振动频率增长变化尽量平稳,不能出现频率突变[10].3.3 模态分析结论1)一般情况下,路面给予车架的激励应当处于1~20 Hz之间,且悬架的偏振频率大致为1~1.9 Hz,根据发动机怠速时的转速为900 r/min,计算得到车架在怠速时的振动频率为28.334~31.667 Hz之间[14-15].模态分析结果得出的车架最低阶振动频率为18.532 Hz,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由道路载荷和车轮不平衡而引起的共振;2)车辆的非簧载质量的固有频率一般6~15 Hz之间,对于车架更重要的应该是前3阶模态.根据对该车架的分析,该车架的前3阶固有频率为18.532 Hz,22.89 Hz,24.178 Hz,均大于15 Hz,所以,车架与非簧载部件发生共振的可能性很小.4 静力学分析越野车在行驶中的载荷主要来源于弯曲工况和扭转工况.其中弯曲载荷主要是车身、车载设备等负载产生的,而扭转载荷多为车辆在受到路面给予的多方向非对称激励导致的.本文所用的越野车架主要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因此分析时所加的载荷是一致的,通过改变约束的位置和方向而达到求解静刚度、强度的应力和应变值[10].4.1 静强度分析该车架所受的主要静载荷如表4所示.加载方式分别为:10个悬置点集中加载,发动机动力总成按照三点悬置集中加载.表4 车架的主要静载荷 Tab.4 Main strength of frame?研究静强度所加约束根据实际情况添加:车架与左前悬架连接处约束平动自由度UZ,车架与右前悬架连接处约束平动自由度UZ,UY,车架与左后悬架连接处与车架与右后悬架连接处分别约束平动自由度UX,UZ和平动自由的UX,UY,UZ.得到Von Mises等效应力云图如图4所示[9,16].在ANSYS后处理中看到车架的结构强度,在弯曲工况下,车架的最大应力发生在第3根横梁和第4根横梁之间的连接处,这段梁为变截面多向纵梁,达到了66.449 MPa,而材料许用应力值为340 MPa,远远低于许用应力.则此处可以进行结构优化,减少材料使用量,可以考虑梁变细或者缩减壁厚.图4 静强度等效应力云图 Fig.4 Equivalent stress drawing of strength4.2 刚度分析4.2.1 弯曲刚度分析车架的弯曲刚度可以用车架在垂直载荷作用下产生的挠度来描述.弯曲刚度所加约束根据实际情况添加:车架与左前悬架连接处约束平动自由度UZ,车架与右前悬架连接处约束平动自由度UZ,UY,车架与左后悬架连接处约束平动自由度UX,UZ,以及车架约束与右后悬架连接处平动自由度UX,UY,UZ.在车架第5根横梁外加600 N的力,使车架发生弯曲变形.得到Von Mises等效应力云图如图5所示[9,16].图5 弯曲刚度等效应力云图 Fig.5 Equivalent stress drawing of bending rigidity由弯曲刚度公式得[17]式中:EI为弯曲刚度,轴距a=3 060 mm,加载力F=600 N,由ANSYS分析的挠度f=0.7 mm.将以上数值代入式(1)中,求解得出弯曲刚度EI=5.1×105 N·m2.4.2.2 扭转刚度分析车架的扭转刚度可以用车架在扭转载荷作用下产生的扭转角来描述.扭转刚度所加约束根据实际情况添加:车架与右前悬架连接处约束平动自由度UZ,约束车架与左后悬架连接处UX,UZ,车架与右后悬架连接处约束平动自由度UX,UY,UZ,并在车架左纵梁悬架与车身连接点施加1 000 N的力,使车架发生扭转情况,因此得到Von Mises等效应力云图如图6所示.扭转工况等效应力云图表明,最大应力值为449 MPa,大于许用应力出现此应力集中的位置是在第2,第3根横梁与纵梁相接处.此处横梁应加粗,与纵梁应使用加厚焊[9,16].由扭转刚度公式得[17]式中:CT为扭转刚度,MN·m2/rad;F=1 000 N为加载的集中载荷;L=800 mm为集中力产生的力矩;h=2.7 mm为载荷作用点处的挠度;a=3 060 mm为车架的轴距.将以上数值代入公式(2)中计算得到CT=7.25×105 MN·m2/rad.图6 扭转刚度等效应力云图 Fig.6 Equivalent stress drawing of torsional rigidity由于各种车型结构上的差别,还不能够合理地给出车架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刚度定论,仍然需要对车架实施实际测试,这里只能给出大致的比较参数,为车架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5 结论1)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了无阻尼自由振动下的前6阶振动频率,以及各个振动频率对应的振型.将有限元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模态分析数据相比较,结果证明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共振现象发生,数据比较一致,误差较小,所构建的车架结构模型比较准确.与未经过正确性判定的实验值数据相比分析结果更为可靠,更能够直接作为车架动态设计的参考.2)求解计算得出车架的刚度和静强度分析,分析时间少,效率相对较高.分析应力应变云图可发现,车架的最大位移量和最大应力发生位置,对应力值远远小于屈服极限位置,可以采用减薄壁厚,节省材料;对应力超于许用应力值的位置,可以进行钢板加厚等措施,改善车架缺陷.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文为车架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Filho RRP,Rezende JCC,Leal MF,et al.Automotive frameoptimization[C].12th International Mobility,2003:013702.[2]周折,李岳林,廖伯荣,等.基于有限元法的某微型卡车车架模态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5,167(2):31-33.Zhou Zhe,Li Yuelin,Liao Borong,et al.Model analysis of a certain truck frame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J].Highways ffAutomotive Applications,2015,167(2):31-33.(in Chinese)[3]张进国,程晓辉,孙敬宜.基于ANSYS的汽车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6,33(5):63-64.Zhang Jinguo,Cheng Xiaohui,Sun Jingyi.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vehicle frame based on ANSYS[J].TractorffFarm Transporter,2006,33(5):63-64.(in Chinese)[4]汪伟,辛勇.车架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11):53-54.Wang Wei,Xin Yong.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nd analysis for the modals of vehicle's frame[J].Machinery Design ffManufacture,2009(11):53-54.(in Chinese)[5]朱昌发,杨森,钱立军.特种越野车车架强度及模态分析与结构优化[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1,124(4):22-25.Zhu Changfa,Yang Sen,Qian Lijun.Frame strength and modal analysis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offroad vehicle[J].Vehicle ffPower Technology,2011,124(4):22-25.(in Chinese)[6]刘胜乾,顾力强,吕文汇.军用某型牵引车车架静动态特性分析[J].机械,2006,33(4):10-12.Liu Shengqian,Gu Liqiang,LüWenhui.The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tractor vehicle frame[J].Machinery,2006,33(4):10-12.(in Chinese)[7]蒋鸣累,郑士振,郭伟.基于ANSYS的越野车车架有限元分析[J].冶金自动化,2012,36(4):57-60.Jiang Minglei,Zheng Shizhen,GuoWei.Analysis of finite element of off-road trailers based on ANSYS[J].Metallurgical Industry Automation,2012,36(4):57-60.(in Chinese)[8]尹安东,龚来智,王欢,等.基于Hyperworks的电动汽车车架有限元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1):6-9.Yin Andong,Gong Laizhi,Wang Huan,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electric vehicle frame based on Hyperworks[J].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4,37(1):6-9.(in Chinese)[9]龚竞,丁玲,李秋实.基于CAE技术某越野车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2,50(10):28-34.Gong Jing,Ding Ling,Li Qiushi.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certain off-road frame structure basedon CAE technology[J].Agricultural equipment ffvehicle engineering,2012,50(10):28-34.(in Chinese)[10]杨海平,王良模,彭曙兮,等.基于CAE技术的某越野车车架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30(6):1001-1006.Yang Haiping,Wang Liangmo,Peng Shuxi,et al.The analysis of a certain off-road vehicle frame based on technology of CAE[J].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2011,30(6):1001-1006.(in Chinese)[11]曹妍妍,赵登峰.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及其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7,2(1):73-74.Cao Yanyan,Zhao Dengfeng.Finite element modal analysis theory and application[J].Mechanical engineering ffAutomation,2007,2(1):73-74.(in Chinese)[12]Mitchell M R,Wetzel R M.Cumulative fatigue damage analysis of alight truck frame[J].SAE Paper,2011:750966.[13]王吉昌,赵耀虹.全地形车车架结构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45-47.Wang Jichang,Zhao Yaohong.Analysis of ATV frame[J].Jo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7,28(3):45-47.(in Chinese)[14]徐丰,崔国华,麻林川,等.FSAE赛车车架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4):82-86.Xu Feng,Cui Guohua,Ma Linchuan,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for FSAE car frame[J].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4,31(4):82-86.(in Chinese)[15]王兵,刘云欢.基于ANSYS Workbench的FSAE赛车车架模态分析与轻量化设计[C].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3:612-613.[16]曾志强,蔡端波,王俊元,等.矿用防爆胶轮车车架优化设计及其静动态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3):231-235.Zeng Zhiqiang,Cai Duanbo,Wang Junyuan,et al.The explosion-proof rubber tyre vehicle fram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J].Jo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3,34(3):231-235.(in Chinese)[17]Abdelal G F,Cooper J E,Robotham A J.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3D space frame structures applying stoch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J].Int J Mech Mater Des,2013(9):1-9.。
基于ANSYS的汽车门锁机构锁紧工况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ANSYS的汽车门锁机构锁紧工况的有限元分析
李春风;刘守法
【期刊名称】《现代机械》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运用Pro/E软件对汽车门锁机构进行3D建模,然后运用ANSYS软件对得到的汽车门锁机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根据工程实际简化几何模型,完成了棘轮棘爪机构的单元的选择、设置实常数和材料属性、划分网格、创建节点组元、施加边界条件等有限元建模过程,得出系统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分析结果与经验相符.【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李春风;刘守法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机电工程系,陕西西安710123;西京学院机电工程系,陕西西安7101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TRIZ理论的后门锁紧机构创新设计 [J], 于万胜;尹腾飞;孔庆珍;刘进雨;要军磊
2.基于Adams的人员闸门锁紧机构建模与仿真 [J], 朱健尧
3.汽车卡板式门锁的锁紧机构设计与分析 [J], 李俊;张宗华
4.基于ANSYS的四种汽车运行工况下摆臂有限元分析 [J], 吕新飞
5.具有主辅棘爪的新型汽车门锁锁紧机构 [J], 汪千升;杭鲁滨;余亮;黄晓波;郭辉;王明远;刘哲;陈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nsys+Workbench教程有限元
创建、打开、 创建、打开、保存文档
File菜单或者工具条的 1、创建一个新文档。选择File—New命令。 2、 打开文档。选择File—Open命令。 3 3、保存文档。选择File—Save或Save As命令, File—Save Save As 一般保存为.dsdb格式的文档。
编辑目标
用户可以对给定的目标进行复制、 粘贴、剪切等常规操作。使用Edit菜单 中的各项命令。
导入模型
本手册对该步骤作出如下的规定: 3、导入的文件为.stp格式的文件。 4、导入模型时,路径必须为英文路径。
建立局部坐标系
目的:便于施加载荷与约束 A 结构树中的操作 1、在结构树中添加坐标系分支 选中结构树的Model,点击右键,选取Insert-Coordinate Systems, 便在该分支中插入了该项,展开该项出现Global Coordinate System, 此为总体坐标系。
网格控制
目的: 目的:实现几何模型 原则: 原则:整体网格控制 有限元模型的转化 局部网格细化
用户需要权衡计算成本和网格划分份数之间的矛盾。细密的网格可以 使结果更精确,但是会增加计算时间和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由于有限元 分析是依靠节点来传递载荷和约束,所以网格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求解 结果的准确度,网格划分是至关重要的前处理步骤之一。 一般如果不对模型进行网格控制,在求解开始时会自动生成系统默认 的网格。但此时的网格质量一般无法满足求解精度的要求,为获得高质量 的网格,一般先从整体控制网格然后再对局部网格进行细化。
显示/ 显示/隐藏目标
1、隐藏目标 在图形窗口的模型上选择一个目标,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选 项里选择 ,该目标即被隐藏。用户还可以在结构树中选取一 来隐藏目标。 当一个目标被隐 个目标,单击鼠标右键,选择 2、显示目标 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选项里选择Go To— Hidden Bodies in Tree,系统自动在结构树Geometry项中弹出被隐 藏的目标,以蓝色加亮方式显示,在结构树中选中该项,单击右键, 选择 显示该目标。
基于ANSYSWorkbench机床主轴有限元分析
基于 A N S Y S Wo r k b e n c h机床主轴有 限元分析
方 鹏, 李 健, 韦 辽
( 广西工学 院机械工程系 , 广西 柳州 5 4 5 0 0 6 )
研究进展[ J ]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2 0 0 9( 1 0 ) : 2 5 9 — 2 6 0 .
分析 , 得 到应 力 和应 变 分布情 况 。通过 对 主轴进 行设
京: 河海大学 , 2 0 0 7 .
计, 得 出优化后的主轴 比优化前 的主轴体积更小 、 性 能更好 ,提高了机床 的工作性能 ,减轻 了主轴的 自
[ 4 ] 周 大帅 , 伍 良生 , 李 俊. 机床 主轴 系统化热 态及 变形特 性
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 , 得到应力和应 变分布情 况。通过设计 , 提 高了机床 的工作性 能 , 减轻 了主轴的 自重 , 节省 了材料 ,
降低 了成 本 。
关键词 : 机床 ; 主轴 ; A NS YS Wo r k b e n c h ; 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T P 3 9 1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4 5 X ( 2 0 1 3) 0 4 — 0 0 2 8 — 0 3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1 1 作者简介 : 方 鹏( 1 9 8 6 _ , 男,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机械设计 及理论 ; 李 健( 1 9 6 5 一) , 男, 教授, 主要 从事数字化 设计与制造方 面的研 究 ; 韦 i  ̄ . ( 1 9 8 6 一 ) , 男,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机械设计及理论。 2 8
有限元分析workbench
添加约束2
在四个孔圆柱面(按住ctrl键选择四个圆柱表面) 上添加圆柱面约束,设置“Axial”方向为 “Free”,“Radial”和“Tangential”都为 “Fixed”。
添加载荷1
在端面上添加推力“Pressure”,力的大小为 “6.895MPa”。
添加载荷2
在圆柱面上添加轴承力“Bearing Load”,力的大 小为“5.1758e7N”,方向如图,可以点击红黑箭 头换向。
单击每个求解参数; 分别设置“mode”项内容为1至6。
单击“求解”命令图标
生成报告文件
保存分析结果
保存文件类型为“.dsdb”
有限元分析 ANSYS Workbench
TSINGHUA CADTC 2011-10-17
ANSYS Workbench
ANSYS Workbench是ANSYS开发的新一代 的CAE应用和开发平台,简称“AWE”。 与经典的ANSYS环境相比,具有友好的 WINDOWS风格界面,操作更加简单,易 学易用。
2
仿真的一般步骤:
1. 打开ANSYS Workbench软件或在其它CAD软件中打开内嵌的ANSYS Workbench软件。
2. 选择新建仿真(new Simulation)进入仿真环境。 3. 如果是直接打开的ANSYS Workbench软件,则导入CAD软件创建的几
何模型; 4. 添加材料信息; 5. 设定接触选项(对于装配件); 6. 设定网格划分参数并进行网格划分; 7. 选择分析类型,例如静态分析、模态等; 8. 施加载荷和约束; 9. 设定求解(结果)参数; 10. 进行求解; 11. 观察求解结果。
采用自动网格划分,单元尺寸为“10mm”
基于ANSYS_Workbench_的发动机曲轴有限元分析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建模与仿真, 2023, 12(2), 1605-1611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mos https:///10.12677/mos.2023.122149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发动机曲轴有限元分析姚梦灿1,王笑含2,胡方旭11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 2上海航天设备总厂有限公司,上海收稿日期:2023年2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23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30日摘要本文对某型大功率V10发动机曲轴进行静力学分析。
首先在Pro/Engineer 中建立该发动机曲轴的三维模型,由于实际情况中,发动机曲轴始终在进行极为复杂的运动,所以对模型和受力受载荷简化,降低运算难度。
然后在ANSYS Workbench 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该发动机曲轴的应力和应变情况,最大应变为0.026187 mm ,最大应力为60.786 Mpa 。
最后我们得出该发动机的危险区域为连杆轴靠近曲拐处。
关键词发动机曲轴,ANSYS Workbench ,静力学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Engine Crankshaft Based on ANSYS WorkbenchMengcan Yao 1, Xiaohan Wang 2, Fangxu Hu 1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Shanghai Aerospace Equipment Manufacturer Co., Ltd., ShanghaiReceived: Feb. 13th , 2023; accepted: Mar. 23rd , 2023; published: Mar. 30th , 2023AbstractIn this paper, a static analysis of a certain type of high-power V10 engine crankshaft is carried out. First, establish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engine crankshaft in Pro/Engineer. Since the en-gine crankshaft is always performing extremely complex movements in actual conditions, the model and the force and load are simplifi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difficulty. Then perform姚梦灿 等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 ANSYS Workbench to get the stress and strain of the engine crankshaft. The maximum strain is 0.026187 mm and the maximum stress is 60.786 Mpa. Finally, we conclude that the dangerous area of the engine is that the connecting rod shaft is close to the crank.KeywordsEngine Crankshaft, ANSYS Workbench, Statics Analysis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发动机是一辆汽车的心脏,它负责将然后燃烧的内能转化为动能传输给汽车的其他部件,使得汽车能正常的运转[1] [2]。
基于ANSYS_WorkBench大型整体舱段结构有限元分析.
基于ANSYS WorkBench大型整体舱段结构有限元分析作者:王华侨葛光远黄天曙摘要:本文利用ANSYS WorkBench 协同优化设计分析CAE环境,对航天常用大型薄壁整体铝合金舱段壳体结构的不同结构设计状态下的静强度、屈曲稳定性和振动模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该整体舱段壳体结构系统分析结果为舱段壳体系列产品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可提供较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ANSYS、协同设计、有限元分析、屈曲稳定性、振动模态、薄壁壳体1 前言ANSYS 公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CAE 公司之一,经过三十年多的发展,已经形成融结构、热、流体、电磁、声学为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是航空航天领域新一代最具代表性的仿真分析工具,传统结构有限元模拟分析的基本流程如下图1 所示。
这种应用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结构的应力分析的标准过程都是根据设计条件,用解析计算方法或根据经验值确定初始结构尺寸,按照该结构尺寸,用有限元程序建模、求解,再对得出的应力、刚度分析结果进行强度评定。
如果评定不合格则根据设计者的经验对初始尺寸进行修改,然后再次建模、求解,进行强度评定,如此反复,直至结果评定合格为止。
用这种方式存在设计周期长、需要进行工程试验来弥补求解的离散性等方面的不足。
图1 结构有限元模拟分析基本流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使工业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厂家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能比别人更快地推出优秀的新产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
为此,CAE 方法作为能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得力工具,被越来越频繁地引入了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的各个环节,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应用基于协同结构设计优化法进行结构强度、刚度分析设计与以往的标准方法相比,具有设计周期短,设计人员工作工作量小,结构各部分结构尺寸通过优化方法确定,有利于避免材料的浪费等优点。
一个典型的CAE 优化过程通常需要经过以下的步骤来完成:(1)参数化建模:利用CAE 软件的参数化建模功能把将要参与优化的数据(设计变量)定义为模型参数,为以后软件修正模型提供可能。
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作者:朱旭,霍龙,景延会,张扬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8年第7期摘要:ANSYS软件是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操作简单方便,功能强大。
对ANSYS软件的发展历程和功能进行了说明,对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平面悬臂桁架结构实例详细介绍了ANSYS软件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ANSYS软件是有限元分析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完成各种工程问题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关键词:数值模拟方法;有限元分析;ANSYS软件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8.07.097目前在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有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有限差分法等,其中以有限单元法的应用和影响最广。
有限单元法是一种连续结构离散化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对连续体划分单元,用单元和节点组成有限未知量的近似离散系统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连续系统[1]。
有限单元法具有适应性强、计算精度高、计算格式规范统一等诸多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到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核工程、海洋工程、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中。
早在18世纪末,欧拉就用与现代有限元相似的方法求解了轴力杆的平衡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日益成熟。
ANSYS软件是美国ANSYS公司出品的集结构、流体、电场、磁场、声场等多领域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能与多数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Pro/Engineer,CATIA,AutoCAD等)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2]。
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将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图形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为各种工程问题提供可靠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而且可以显示构件的变形图和应力云图等可视化结果,还可以观察到试验中无法观察到的发生在结构内部的一些物理现象,例如弹体在不均匀介质侵彻过程中的受力与偏转等。
基于Workbench锁紧盘试验台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
基于Workbench锁紧盘试验台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王颜辉;郭强【摘要】本文通过对锁紧盘试验台三维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验证所设计锁紧盘试验台能否满足强度要求.通过计算得出锁紧盘力臂存在可优化空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力臂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将力臂厚度和力臂上圆孔直径作为设计变量,约束条件为满足安全系数条件下的力臂最大应力,目标函数为力臂重量最轻,优化设计之后重量得到减轻,节约了生产成本.【期刊名称】《吕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4)002【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锁紧盘;有限元;优化设计【作者】王颜辉;郭强【作者单位】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矿业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06;太原重工油膜轴承分公司,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34锁紧盘是广泛用于风力发电机机组主轴与齿轮箱联结的装置。
它由高强度螺栓预紧时产生的轴向力,使内、外环之间的锥面间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径向力,抱紧行星架和主轴,传递扭矩。
锁紧盘的联接属于过盈连接。
由于风电设备对锁紧盘传递扭矩要求严格,必须准确计算出锁紧盘的极限扭矩,才能保证锁紧盘设计的可靠性。
1 锁紧传递扭矩由于在实际过程当中螺栓传递的轴向力和内、外环之间的摩擦系数,主轴轴套的间隙均对其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设计锁紧盘试验台达到测试锁紧盘传递扭矩的目的,也能比较这些参数变化对传递扭矩的影响。
锁紧盘试验台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主轴和力臂通过内六角面接触连接,用来传递来自力臂的扭矩.轴套和主轴装配完成之后将锁紧盘安装在轴套上,达到抱紧主轴平衡来自力臂扭矩的目的.锁紧盘发生打滑时扭矩即为锁紧盘传递的极限扭矩,打滑发生时主轴和轴套发生相对运动,通过观察千斤顶压力表的读数转化为传递扭矩。
由于锁紧盘传递的极限扭矩较大,需要对整个试验台进行有限元强度校核,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2 锁紧盘试验台有限元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锁紧盘实验台的有限元模型简化如图2所示,将主轴、轴套和锁紧盘去除,力臂和支架连接在一起,可以节约大量的计算时间并且结果和原结构相一致。
基本概念_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静力学)_[共4页]
图 5-2-1 2D 杆转动分析示意图
假设为线性小应变,则 2D 杆的应−1 L
0
1 L
0 uvi= j
uj L
vj
假设 2D 杆为刚体,转动一个很小角度θ 时,则 = u j 0 ‚v j ≈ θ L
当 ε = 0 ,即刚体小角度旋转时,不产生拉应变,这符合常理。 但转动一个任意大的角度θ 时,则
u j = L(cosθ −1) , v j = L sinθ
则 ε = cosθ −1 ≠ 0 ,即刚体任意角度旋转时,会产生拉应变,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所以不 考虑几何非线性的计算模型在大转动情况就不能适用。
正确方法应采用 Green-Lagrange 应变,Green-Lagrange 应变提供了大变形计算能力,可 以正确处理上例的刚体运动。如下式所示:
5.2 几何非线性分析
(1)大位移或大转动。例如,板壳等薄壁零件在一定载荷作用下,应变很小,甚至没有 超过屈服强度,但是位移很大。
(2)大应变或有限应变。例如,金属的塑性成形,弹性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出现较大的非 线性弹性应变。
(3)应力刚化。面内应力和横向刚度的耦合即为应力刚化,如绳索、薄膜,可参见 4.6 节。
(4)旋转软化。由大的旋转运动导致几何形状发生改变,例如,旋转物体的离心运动, 常用指定转速的预应力模态分析。
5.2.1 基本概念 1.几何非线性基本原理
以 2D 杆单元转动为例说明几何非线性。2D 杆单元节点分别为 i、j,i 节点的位移自由 度为 ui 、 vi ,j 节点的位移自由度为 u j 、 v j ,如图 5-2-1 所示。
– 341 –
基于ANSYS的汽车门锁机构锁紧工况的有限元分析_李春风
[ 1] 李春风, 尹明德. 基于 Pro / E 的汽车门锁系统的 3D 建模及运动仿 2008 年 12 月, 真和动力分析. 机械工程师, 第 12 期 [ 2] 李春风. 汽车门锁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研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2009: 35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钱俊梅, 江晓红, 钟小冬. 浅谈基于 ANSYS 软件的接触分析问题 [ J] . 煤矿机械, 2006. 7: 6264 [ 4] J] . 应用科技, 2000 蓝宇, 张连杰. 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 ( 6) : 1115 [ 5] J] .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 武江传. ANSYS 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2002, 15( 3) : 2931 学校学报, [ 6] Ayari M L, Saouma V E. Static and Dynamic Contact / impact ProbJ] . Int J Numer Meth Engng, 1991, lems Using Fictitious Forces [ 32: 623 - 643 [ 7] Bathe KJ, Chaudhary A. A Solution Method for Planar and Ax Symmetric Contact Problems [ J] . Int J Numer Meth Engng, 1985, 21: 6588 [ 8]Rahman MU,et al. An Iterative Procedure for Finite - element Stress Analysis of Frictional Contact Problems [ J] . ComputStruct, 1984, 18: 947954
2 析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总结
该零件在给定载荷谱的作用下,可以承受6. 238×l03次循环。
13.疲劳,(静载荷)静应力应力循环比r=1,(恒定振幅载荷)脉动循环变应力r=0,(恒定振幅载荷)对称循环变应力r=-1,(非恒定振幅载荷)非对称循环变应力-1<r<1.疲劳强度因子0.8,设计寿命10e6,疲劳敏感曲线最小基本载荷变化幅度为50%,最大基本载荷变化幅度为200%,寿命云图,安全系数云图,雨流分析法(雨流阵列图和损伤阵列图)是用于把不规律应力历程转化为用于疲劳计算的循环的一种技术。疲劳是由于重复加载引起的,恒定振幅载荷(Constant amplitude load)是指最大和最小的应力水平恒定,比如对称循环载荷,否则称为变化振幅或者非恒定振幅载荷(Non-constant amplitude load)需要历程数据,比如随机载荷疲劳分析,应力范围 定义为 ,平均应力 定义为 ,应力幅或交变应力 是 ,应力比R是 ,当施加的是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载荷时,发生的是对称循环载荷。这就是σm=0,R=-1的情况。当施加载荷后又撤除该载荷,将发生脉动循环载荷。这就是σm=σmax/2,R=0的情况。
No Separation(不分离): 这种接触方式和绑定类似。它只适用于面。不允许接触区域的面分离,但是沿着接触面可以有小的无摩擦滑动。
Frictionless(无摩擦): 这种接触类型代表单边接触,即,如果出现分离则法向压力为零。只适用于面接触。因此,根据不同的载荷,模型间可以出现间隙。它是非线性求解,因为在载荷施加过程中接触面积可能会发生改变。假设摩擦系数为零,因此允许自由滑动。使用这种接触方式时,需注意模型约束的定义,防止出现欠约束。程序会给装配体加上弱弹簧,帮助固定模型,以得到合理的解。无摩擦约束给施加面上提供了垂直方向的限制。
基于ANSYS的汽车门锁机构锁紧工况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ANSYS的汽车门锁机构锁紧工况的有限元分析汽车门锁机构是汽车使用的一个关键部分,它不仅具有保证车内行车安全的功能,还能确保车门的正常关闭与开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汽车门锁机构容易遇到各种外部力和耐久性问题,这会对车门的密闭性和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工程分析,以确保汽车门锁机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此背景下,有限元分析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工程分析方法。
本文以ANSYS为例,着重探讨汽车门锁机构锁紧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
首先,通过电脑辅助设计软件构建汽车门锁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网格化处理。
然后,以锁紧状态为分析目标,建立模拟分析模型,基于Louis Hamilton的理论模型,进行合理划分,分使得整个模型受到的应力区域受到一定的限制,以更好地控制应力和变形。
其次,根据材料物理力学特性,对门锁机构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建立,并进行材料库设定,以保证材料的真实物理力学特性。
通过这个流程,我们将有限元分析的计算精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三,构建门锁机构刚度矩阵,设定门锁的约束方式,包括连接在车身上的点以及相对应的门位置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着手点设立。
最后,基于设定好的边界条件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汽车门锁机构在锁紧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变形、应力集中等信息,从而评估汽车门锁机构的工程安全性能,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和调整。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模拟要足够准确,模型应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应注意机构运动的灵活性和约束,进行选配材料时需要尽可能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选择。
总之,ANSYS的有限元分析技术为汽车门锁机构的工程分析提供了一种优秀的计算方式,能够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门锁机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车辆行车提供更安全的保证。
为方便分析,我们以一款车型的汽车门锁机构为例,列出如下数据:1. 汽车门锁机构总重量:1.25kg2. 汽车门锁机构材料:铝合金3. 汽车门锁机构的承受应力极限:100MPa4. 汽车门锁机构的弹性模量:70GPa5. 汽车门锁机构的拉伸强度:120MPa6. 汽车门锁机构的屈服强度:90MPa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汽车门锁机构进行分析。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主轴箱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尺寸 P l为 8 4 5 7 . mm, 4 为 6 . 2 P 9 6 mm, 6 为 2 3 P 5.
4 mm, 6 P7为 3 4 5 mm, 行 圆 整 后 P1为 8 5 5 .4 进 7 mm ,
[ ]MigC n ,QagZ a ,T oH n n u neo iee t 5 n og i h o a a .If ec fd f n n l fr
4 8 2 0 .7
比 较
减 少
2 8l 3.
降 低
0. 0 7 07
提 高
2 7 9. 9
降 低
0. 1 74
f1 轴箱 优化 尺寸 对一 阶固有 频率 的灵 敏度 a主
5 结 束 语
●
暑
曼
、
首先 通过 对 主 轴 箱 进 行 有 限元 分 析 , 到 主轴 得
本 文建 立 了主 轴 箱 的 有 限 元 模 型 , 以铣 削 工 况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动力学)
5.6瞬态分 析之复合材 料
04
5.7转子动 力学之瞬态 分析
06
5.9总结
05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声场之 瞬态分析
5.3.1准静态法之移动载荷瞬态分析 5.3.2瞬态法之移动载荷分析
5.4.1全刚性体(柔性体)零件全Joint连接的多体动力学 5.4.2刚柔性体零件全Joint连接的多体动力学 5.4.3刚柔性体零件Joint和Contact连接的多体动力学
5.5.1跌落冲击分析 5.5.2三辊弯曲成型分析 5.5.3接触磨损分析
作者介绍
这是《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动力学)》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动力学)》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 录。
1.1动力学基本解 析
1.3低版本程序打 开高版本文件的过
程
2.1模态分析之计算 原理
2.2普通模态及自由 模态分析
2.3线性摄动模态分 析
2.4模态分析之拓扑 优化
1
2.5含阻尼的 模态分析
2
2.6模态之子 结构分析
3
2.7转子动力 学之模态分析
4
2.8声场模态 分析
5
2.9总结
2.2.1模态分析之固有频率研究 2.2.2模态分析之振型研究 2.2.3模态分析之线性叠加
2.3.1线性摄动模态分析之应力刚化和旋转软化 2.3.2非线性模态分析
2.4.1模态分析之拓扑优化基本实例 2.4.2齿轮减重拓扑优化设计基本实例
2.5.1复模态分析基本实例 2.5.2非对称复模态分析基本实例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技术研究共3篇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技术研究共3篇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技术研究1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技术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在车辆设计中使用有限元分析技术来优化其设计。
车架结构作为汽车的基础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技术研究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点问题。
首先,对车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工程分析方法,通过对车架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可以预测车架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为车架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汽车运行时架构所受的各种载荷,如重载、碰撞、悬挂等,并基于此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以获取准确的分析结果。
其次,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车架结构的拓扑优化。
拓扑优化是一种通过对物体表面进行材料、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优化来减小物体质量而不牺牲其刚度或强度的过程。
在车架结构的拓扑优化中,需要变化车架结构的拓扑形状和尺寸,以达到最优的结构几何形状,并在不降低其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降低其重量。
这些优化参数将被输入到有限元模型中,以验证优化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最后,结合有限元分析和拓扑优化技术,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验证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和拓扑优化方案可行性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车架结构进行真实场景的测试和检验,可以检验分析结果和优化方案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并对分析程序和拓扑优化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
综上所述,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和拓扑优化技术研究是目前汽车设计领域的热点问题。
这种技术的模拟和验证可以为车辆制造商提供更加精确、高效和经济的汽车设计方案,同时也可以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综合以上研究,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和拓扑优化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定位卡锁机构有限元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在Pro/E中建立了定位卡锁机构受最大外力时的简化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 13平台中进行了有限元模型的分析求解,最后结合求解结果用第四强度理论对定位卡锁机构各零件进行了强度校核,同时对该定位卡锁机构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定位卡锁机构;有限元分析
在某工程项目中应用的定位卡锁机构承担着为某输送设备准确定位的作用。
由于该输送设备运行一个周期位就要启停一次,启停工作由定位卡锁机构配合实现。
定位卡锁机构收回,输送设备开始运转,一个周期位后电机停转,定位卡锁机构伸出,进入与之配合的凹槽使输送设备完全停位。
因此,定位卡锁机构成为该输送设备的关键部件,是保证输送设备正常工作的必备条件。
所以,对定位卡锁机构的研究与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定位卡锁机构在伸出状态受最大外力时,其所受最大应力不应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是保证定位卡锁机构实现其功能的充分条件。
为了保证定位卡锁机构的工作可靠性,本文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该机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在定位卡锁机构受最大外力时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并依据理论知识对其强度进行校核。
1 定位卡锁机构模型的建立与导入
在对定位卡锁机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之前,首先应建好定位卡锁机构的三维模型。
一般在整个有限元分析的过程中,几何建模的工作量占据了非常多的时间,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过程[2]。
ANSYS Workbench 13中,建模工作主要由ANSYS Workbench 自带的几何建模工具Design Modeler模块完成。
对于小型或简单模型的建立可以直接在Design Modeler模块中建模,这样避免了从CAD系统中导入ANSYS的模型可能不能直接进行网格划分,需进行大量修补完善工作的麻烦。
对于零部件较多的装配体的建模,通常先利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完成模型的建立,然后再把它导入到ANSYS中进行分析。
这样,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使用自己擅长的CAD软件建好模型,从而避免了重复现有CAD模型的劳动。
本文采用PTC公司的Pro/Engineer对定位卡锁机构进行三维建模。
定位卡锁机构简化模型由液压缸、卡锁活塞杆、端盖、螺塞、螺钉组成,建好的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建好后的三维模型可以在Pro/E中直接导入到ANSYS Workbench 13 中进行有限元分析。
图1 定位卡锁机构的三维模型
2 定位卡锁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2.1 定义模型材料属性
定位卡锁机构中液压缸采用Q345钢制造,弹性模量206GPa,泊松比为0.3;卡锁活塞杆为40Cr,弹性模量211GPa,泊松比为0.3;端盖为45钢,弹性模量200GPa,泊松比为0.269;其余材料按系统默认材料Structure steel 。
2.2 定义接触类型
由于导入的定位卡锁机构模型为装配体,因此需要设置接触类型。
ANSYS Workbench中提供了5种不同的接触类型:Bonded(绑定)、No Separation (不分离)、Rough(粗糙)、Frictionless(光滑无摩擦)及Frictional(摩擦)。
其中绑定、不分离两种接触方式是线性的,其他三种为非线性接触方式。
绑定要求接触体法向无间隙,切向不允许滑移。
不分离方式要求接触体法向无间隙,切向允许滑移。
定位卡锁机构模型在ANSYS Workbench13中被定义了24对接触关系,其中液压缸和卡锁活塞杆以及端盖和卡锁活塞杆之间设为绑定,设置时采用将配合面中凸面一方的配合面设为接触面,凹面一方的配合面设为目标面。
其他接触关系都设为不分离。
2.3 网格划分
有限元分析离不开网格的划分,网格划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求解的准确度以及求解的速度。
在ANSYS Workbench13中提供的网格划分方法有自动划分法、四面体划分法、六面体主导法、扫掠划分法和多区划分法。
本文定位卡锁机构模型采用了自动划分法,自动划分法将自动设置四面体或扫掠网格划分,如果体是可以扫掠的,则体将被扫掠划分网格,否则将按四面体的网格划分器划分网格。
定位卡锁机构模型的网格划分后的模型如图2所示,模型共计43529个单元,78871个节点。
图2 划分完网格后的有限元模型
2.4 施加约束与载荷
定位卡锁机构通过底部的燕尾槽安装于底座,底座固定于地面。
因此定位卡锁机构模型采用固定约束方式约束液压缸的底面。
定位卡锁机构在伸出状态卡锁活塞杆头部一侧的直角槽受有径向最大17759N的力,对定位卡锁机构施加载荷。
2.5 求解
在ANSYS Workbench13中对定位卡锁机构模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求解,求解后得到定位卡锁机构伸出状态情况下的V on-Mises等效应力应变图以及
总变形图,分别为图3、图4和图5。
图3 定位卡锁机构的应力分析云图
图4 定位卡锁机构的应变分析云图
图5 定位卡锁机构的总变形云图
由定位卡锁机构的应力应变图看出卡锁活塞杆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卡锁头部的直角槽底部,说明该处有应力集中现象。
因此可以在此处进行去应力处理,采用增加过渡圆角等方法去除应力集中的现象。
由定位卡锁机构的总变形云图看出最大变形发生在卡锁活塞杆的头部,说明该处是整个机构的薄弱环节。
该处可进行淬火、镀Cr等工艺处理提高表面硬度,防止变形的发生。
3 强度校核
应按第四强度理论进行校核,由第四强度理论有:
___第四强度理论等效应力,即软件中的V on-Mises应力;___许用应力,许用安全系数[S]=3。
液压缸材料是Q345钢,材料的屈服极限=275MPa,=91.7MPa;卡锁活塞杆是40Cr,材料的屈服极限=440MPa,=146.7MPa;端盖是45钢,材料的屈服极限=355MPa,=118.3MPa。
根据上述有限元分析计算所得,定位卡锁机构在伸出状态的最大应力86.7MPa小于各材料的许用应力,所以定位卡锁机构在伸出状态是安全的,是满足设备使用要求的。
4 结论
本文通过Pro/E和ANSYS Workbench 13平台对定位卡锁机构受最大外力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求解,用第四强度理论对各组成零件进行了强度校核,最后得出:
(1)各组成零件强度满足设备使用要求;
(2)在卡锁活塞杆的头部直角槽底部有应力集中现象,应进行去应力处理;卡锁活塞杆的头部应进行镀Cr处理,提高表面硬度。
参考文献:
[1]胡国良,任继文,龙铭.ANSYS13.0有限元分析实用基础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陈艳霞,陈磊. ANSYS Workbench工程应用案例精通[M]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凌桂龙,丁金滨,温正.ANSYS Workbench13.0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