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PPT课件
(2)转移性支出:消费性补贴可直接增加消费者的可 支配收入,鼓励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生产性补贴可直 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从而提高生产者的投资和供给能 力。因此,在有效需求不足时,主要增加消费性补贴; 在总供给不足时,主要增加生产性补贴。
第三节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 二、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后的时期:从紧财政政策 三、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积极财政政策 四、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稳健财政政策 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积极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一、财政政策目标 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
平分配等 二、财政政策工具 预算:调整和变动预算支出结构 税收:调整税种、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措施 公债:调节国民收入使用结构及流通中货币量 财政投资: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影响产业结构 财政补贴:影响价格 公共支出:调节生产和消费、产业结构、收入分配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含义 财政政策类型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类型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是国家以一定的财政经济理论为依据,为实现预定 的目标而规定的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的基本规则。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动能 三、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1)购买性支出:可以扩大或缩小社会总需求,调整 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社会投资环境,以刺激私人投资。 政府通过消费政策可以直接增加或减少社会总需求,引 导私人生产发展方向,调节减,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增减。

财政学课件PPT课件

财政学课件PPT课件

自动稳定器
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自 动调节经济的功能,如累 进所得税制度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协调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 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二者必须
协调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协调的方式
主要包括政策工具的搭配、政策 时机的选择和政策期限的考虑等

协调的效应
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应遵循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原则,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
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某一时期(一 个财政年度)财政收入总额(绝对数额)或用财政收入占国 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及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 GNP)的比重(相对数额)来反映。
财政收入结构
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各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结及其数量 比例关系。它主要表现为各类财政收入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和社 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0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财政支出的定义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将 财政收入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分配和使 用的过程。
财政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财政思想
古代财政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农抑商、轻徭薄赋等观点,强调农业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
近代财政学的形成
近代财政学起源于17-18世纪的欧洲,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等,他们提出了公共财政理论,奠定了近代财政学的基础。
现代财政学的发展
现代财政学在20世纪得到了迅速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特别是 在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新兴学科的推动下,财政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和跨学科 的特点。

《财政学讲义》PPT课件

《财政学讲义》PPT课件


的需求情况,提出假设干行动目标。
政 支
根据各行动目标确立假设干备选工程。
出 效
就每个工程,组织专家制定备选方案。





②对各工程及各方案进展“本钱---收益〞分析
③详细地列出各个备选方案的本钱与收益。


④运用贴现方法将这些本钱与收益折换成现值。


⑤计算出各个方案的净收益。


⑥为每个工程选择一个最正确实施方案。
政 支
以当年价格为基准对各种有形本钱进展核算,在考虑

通货膨胀等因素后,计算各备选方案货币本钱的贴
效 益
现值。
评 价
按照有形费用贴现值的上下对各备选方案进展排序,

选择费用最低的方案即可。

签订具体的建立工程合同。
三、“本钱----效用〞分析法

1、什么是“本钱---效用〞分析法


本钱效用分析法是指,在充分考虑各工程及
财 政
实施方案可能实现的社会预期目标〔社会
支 出
效用〕,及其可能花费的本钱情况下,分

别计算出各种工程及方案的“本钱效用比


〞,并以本钱/效用数值的大小作为工程选
价 方
择的主要参考指标。

2、根本操作程序

根据需要拟定假设干行开工程及实施方案。
五 节
估计各工程及实施方案的预期社会收益〔社会效

用〕。

价格实行管制。

2、公共定价所涉及的行业

自然垄断行业

通讯、交通等公共事业;水、电、暖、天然气等。

财政学ppt课件

财政学ppt课件

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手段
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支出、税收、政府投资、政府购买。
财政政策的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要点一
财政政策的效果
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如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 膨胀、调节收入分配等。
要点二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方法、案例分析等。
行为税
对特定行为进行征收。
公债收入
内债
向国内金融机构和公众发行的债券。
外债
向国外金融机构和公众发行的债券。
其他收入
事业收入
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的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捐赠收入
社会各界捐赠的收入。
0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类型
购买性支出
01
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
研支出等。
预算审批的标准
介绍预算审批的基本标准,如合规性、合理 性、完整性等。
预算审批中的问题
分析预算审批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预算过 高、预算不足等。
预算审批的意义
阐述预算审批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的执行
预算执行的计划
介绍企业在预算执行前需要制定和执行的计划。
预算执行的控制
阐述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控制措施。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贡献,评估其经济 效益。
社会效益分析
分析财政支出对社会福利和公平的影响,评估其社会 效益。
可持续性效益分析
分析财政支出的长期影响和可持续性,评估其可持续 性效益。
04
预算管理
预算的编制

财政学第一讲-课件

财政学第一讲-课件

财政职能 (固有的内在功能)
l资源配置职能 l收入分配职能 l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l资源配置的含义 运用有限资源形 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 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 源结构的目标。
(二)收入分配职能
l基于市场机制的收入分配
劳动收入:工资、薪金、奖金、津贴等。 非劳动收入:财产收入、租金、利息、红利等。
导论
财政现象、财政的概念、财 政的特点及财政的职能
财政现象
国防安全、马路照明、税 收 社会保障 社会行政事务管理 水利工程、清新空气
财政概念
财政是国家(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 凭借国家政权进行的一种收支活动,是一 种政府理财行为。财政是政府的收支活动 及其管理。
概念说来简单,但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复杂 的,表现为中外的差别、理论与现实的差 别、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别。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Biblioteka 花,,有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的较为详细具体的定义)
财政的突出特点
1、国家 2、强制性 3、非直接偿还性 4、收支的平衡性
公共性
财政学 就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 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财政学第7章PPT课件

财政学第7章PPT课件

财政平衡的概念与意义
财政平衡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等的状态 ,意味着国家财政收支处于均衡 状态。
财政平衡的意义
维持经济稳定,避免财政赤字和 债务积累,保障国家财政的可持 续性。
财政赤字及其弥补方式
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状态,意味着国家财政出现亏空。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增加税收、发行国债、增发货币等。
公产收入的征收管理
公产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征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同时也 要加强征收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公产收入的使用管理
公产收入的使用管理需要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规范性。
0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
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 非生产性支出,前者用于生产 和流通领域,后者用于满足社
感谢您的观看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征收的合法性
和公正性,同时也要加强征收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03
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
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需要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
规范性。
公产收入
公产收入的分类
公产收入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收益、公共基础设施使用费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公产收入在征 收范围、征收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03
分税制、统收统支制、包干制等。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 机构分别征管。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税收分享、自负盈亏、分级预算、转移支付等。

财政学完整(新)ppt课件

财政学完整(新)ppt课件

典型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与表现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举债规模过大、偿债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表现 为债务违约、财政困难等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控制举债规模、提高偿债能力、加强监管等措施,化解风险则 需要通过债务重组、财政救助等方式进行。
案例分析
以某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为例,分析债务风险的成因、表现及应对措施,总结经验教训。
CHAPTER 05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目标和工具选择
财政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
工具选择原则
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灵活选择,注重政策效 应和可持续性
财政学完整(新)ppt课 件
目录
• 财政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财政支出理论与实践 • 财政收入理论与实践 • 政府预算管理与改革 •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 国际财政合作与交流
CHAPTER 01
财政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财政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财政学定义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如何为满足社 会公共需要而筹集、使用和管理 资金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 经济关系的学科。
税收的本质与功能
揭示税收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必 然性和合理性,阐述税收在调节经济 、维护社会产税、 行为税等税种的特点及作用,分析税 制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税收原则
探讨税收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公平、效 率、财政充足等原则,分析各原则之 间的权衡与取舍。
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范围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包括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 社会职能。在经济职能方面,政府需 要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增长和保 障社会公平。

《陈共版财政学》课件

《陈共版财政学》课件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效益分析可以优化财政支 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4
CHAPTER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功能
国家预算的体系
国家预算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 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 险基金预算等构成。
国家预算的功能
转移性支出的特点是财政资金的无偿性和直接性,即政府在转移性支出 过程中只是单方面提供无偿资金或服务,而不需要从受益对象那里直接 获取相应的物质交换。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是指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以确定最优化的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劳 务收费法等。
02
CHAPTER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构成
财政收入的分类
根据收入来源,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和其他 收入等。
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国有资产收益包括国有企业利润、土地出让金等;专项收入包括排污费、水资 源费等;其他收入包括罚没收入等。
非税收入的用途
非税收入主要用于弥补财政支出 不足,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 务提供等。
公产收入
公产收入的种类
公产收入包括国有企业利润、土地出 让金等。
公产收入的用途
公产收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 共服务提供等方面,以促进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
03
CHAPTER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构成
按照支出用途分类:包括经济 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 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 支出。

财政学课件PPT课件

财政学课件PPT课件

税率 速算扣除数
(%) (元)
1 不超过500元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 375

……

……
例: 2000 ×10%-[(500 ×5%)+(1500 ×10%)]
现代税制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涉及以什么为税基 (财产、所得)和税基的宽窄两个问题。 • 税基不同于课税对象: • 例如,商品课税的对象是商品,但税基可能是纳 税人的销售收入或货币支出。 • 税基不同于税源: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出现, 税基可能是支出。
第15页/共75页
税率
税率是税收政策和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在课税对象既定的条件下,税额和税负的大小 就决定于税率的高低。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 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起着调节收 入的作用。
1 375

……

……
超额累进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2000 ×10%-25=200-25=175
第23页/共75页
全率累进税率:与全额累进税率的原理相 同,只是税率累进的依据不是征税对象的数 额,而是征税对象的某种比率,如销售利润 率,资金利润率等。
超率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原理 相同。
第13页/共75页
• 3〉课税标准
• 征税对象是对什么征税; • 课税标准是征税时的实际依据,即必须是可
以量化的纯所得、流转额、财产净值等。 • 课税对象形态各异,必须有统一标准对课税

财政学完整PPT教学课件

财政学完整PPT教学课件
政府支出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 投入,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2024/1/25
财政政策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 公平和经济发展。
25
财政与社会保障
2024/1/25
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提供社会保障资金,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 运行。
社会保障制度对财政的影响
化。
14
2024/1/25
04
财政管理
15
预算管理
1
预算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详细解释预算的定义,包括其分类(如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等)以及在财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 3
预算编制的原则和程序
深入探讨预算编制应遵循的公平性、透明性、可 预测性等原则,并介绍从预算准备到预算审批的 完整流程。
预算执行与调整
21
财政政策类型与效应
2024/1/25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无需借助外力即可直接产生调控 效果,如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 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如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减税或增税等。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
财政与社会保障的互动关系
财政与社会保障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展的重要保障。
26
THANKS
2024/1/25
27
无法开始。
04
历史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 是指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 析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方法 。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分析事物要把它发展的不同阶 段加以联系和比较,才能弄清 其实质,揭示其发展趋势。

财政学课件(共18张PPT)

财政学课件(共18张PPT)
1776年的《国富论》创立了财政学,20世纪50年代末,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被奉为经典著作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了“公共经 济学”概念。 财政学的经济理论基础:自由放任的经济学基本观点。 即税额、征税方法等必须稳定明确,不能随意变更。 福利经济学认为,首先通过生产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的配置达到最优增加社会产量;
❖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的《导论及全书设计》的
最后一节中写道:“总之,本书前四篇(共五篇)的目
的在于说明一国中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
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供国民每年消费的财富的性质(见 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但福利经济学进一步研究如何增加社会经济福利问题。
华夏出版社唐日松译《国富论*导论及全书设计》部 二 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变化体现的内涵
的是“国民财富的构成”,而不是什么“国民财富 这是按照公用品利益影响的范围大小进行划分的。
他简单讨论了财联邦制,认为,有关配置职能的 应当允许在各州之间不同,这取决于各州居民的偏好。 后者评价不同的政府采用的不同 。
的原因”。 结果是:倘若没有政府的干预,这种产品的提供水平将低于帕雷托效率水平。
政府要开支,就必须有收入,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赋税,斯密提出税收应遵循的四原则: 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即税额、征税方法等必须稳定明确,不能随意变更。 1、各级政府的职能如何划分;
“The Wealth of Nations”,译成《原富》或《国富论》 4、财政学不能包含的内容:共用品的最适提供、外部性矫正、公共定价、成本-收益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宏观经济稳定等。
说明财政学所处的经济时代和经济环境变化了,要求财政学研究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政府经济活动。 把收来的税款最大限度用于人民。

《财政学》第01章课件

《财政学》第01章课件

编号:__________ 《财政学》第01章课件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财政学》第01章课件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1.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二、教学目标2.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2.2 掌握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2.3 能够运用财政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3.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3.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课件4.2 教材4.4 黑板4.5 粉笔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讲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5.3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5.4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5.5 课堂互动与讨论六、板书设计6.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6.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6.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7.1 课后习题7.2 案例分析7.3 研究性作业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的改进8.3 学生的反馈与建议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课程推荐9.2 学术研究动态9.3 实践与应用案例分享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1.1 财政的定义1.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1.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1.2.1 财政学的起源1.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1.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1.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二、教学目标2.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2.1.1 财政的定义2.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2.2 掌握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2.2.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2.2.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2.3 能够运用财政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3.1.1 财政的定义3.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3.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3.2.1 财政学的起源3.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3.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3.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3.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课件4.2 教材4.4 黑板4.5 粉笔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1.1 情景引入:介绍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2 提出问题:什么是财政?财政有哪些基本形式?5.2 讲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5.2.1 讲解财政的定义5.2.2 讲解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5.3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5.3.1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5.3.2 介绍财政学的发展历程5.4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5.4.1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5.4.2 阐述财政学的研究方法5.5 课堂互动与讨论5.5.1 讨论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5.5.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5.6.2 复习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六、板书设计6.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6.1.1 财政的定义6.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6.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6.2.1 财政学的起源6.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6.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6.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6.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7.1 课后习题7.1.1 完成教材后的课后习题7.1.2 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的课后习题 7.2 案例分析7.2.1 分析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7.2.2 分析财政学的发展历程案例7.3 研究性作业7.3.1 针对财政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7.3.2 针对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1.1 学生对财政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8.1.2 学生对财政学起源与发展的掌握程度 8.2 教学方法的改进8.2.1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8.2.2 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8.3 学生的反馈与建议8.3.1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8.3.2 分析学生的建议并进行改进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课程推荐9.1.1 推荐与财政学相关的课程9.2 学术研究动态9.2.1 介绍财政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9.3 实践与应用案例分享9.3.1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1.1 财政的定义1.1.1.1 财政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指政府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通过税收、发行债券等手段筹集资金,并进行支出管理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非社会福利主义的公平准则
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
诺齐克(Nozik, R.)认为,衡量公平的标准不是个 人效用,而是权利的行使和对权利的尊重。
政策主张:过程公平比结果公平更重要。
14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1933-)
阿马蒂亚·森于193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邦桑蒂尼 克坦。
9
社会福利函数的常见形式
简单的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10
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是社会成员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表达式:
n
W U1 U2 L Un Ui
i 1
政策主张:应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以增进社会福利
思想实验:
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
15
森的公平理论
融合了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和罗尔斯主义。 功能性活动
指人们认为值得去做的各种事情或所要达到的状态。 功能性活动的实现,表明人们可以行使实质自由
(substantive freedom),即实现各种不同的生活方 式的自由
可行能力(capability)
一种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
一元钱对穷人的重要性高于富人→取走富人的一元钱所减少 的效用低于穷人增加一元钱所增加的效用→收入再分配行动 可提高社会福利。
11
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个 人的效用;
表达式:W min[U1,U2 ,L ,Un ] 政策主张:最小最大化原则
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使境况最差成员的效用最大 化
(ChoiceWelfareandMeasurement,1982) 《资源、价值和发展》
(ResourcesValueandDevelopment,1984) 《商品与能力》(1985年) 《伦理学与经济学》(1987年) 《饥饿与公共行为》(与让•德雷兹合作著,1989
年) 《生活标准》(1987年) 《不平等的再考察》(1992年)等
3
效率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指不可能通过资
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 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指可以通过资 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 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效率意味着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
18
占收入的%
100
E
80
洛伦茨曲线
60 A
40
B 20
O
20 40 60 80 100
占人口的%
图2-10 洛伦茨曲线
19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G A
A B
G 0 :收入绝对平等;
G 1:收入绝对不平等 一反般 之情 则况 越下 不0, 平等G。 1。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效率 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关于效率
效率的含义 生产效率 产品组合效率 交换效率 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 竞争市场的效率
2
关于经济学家——帕累托
维弗雷多·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 , 1848年7月15日—1923 年8月19日),意大利经 济学家、社会学家,洛桑 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帕 累托对经济学,社会学和 伦理学做出了很多重要的 贡献,特别是在收入分配 的研究和个人选择的分析 中。 他提出了帕累托最优 的概念,并用无异曲线来 帮助发展了个体经济学领 域。
思想实验
无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
12
诺齐克(Robert Nozick, 1938-2002),20世纪最杰 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哈 佛大学的哲学系教授。诺齐克 是二战战后至今最重要的古典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在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中,在国 家的作用与个人的权利之间, 个人的权利居于更为优先、更 为根本的地位。
功利主义 罗尔斯主义
8
关于罗尔斯
约翰·博德利·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1921~ 2002),美国著名 哲学家、伦理学家。20世纪70年代 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同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 一。 罗尔斯最引以为傲的正义学说,是以 J.洛克、卢梭和康德的社会契约论为 基础,论证西方民主社会的道德价值, 反对传统的功利主义,认为正义是社 会制度的主要美德,就像真理对思想 体系一样 。
16
以可行能力为基础的实质自由
免受困苦,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 早死亡等;
能够识字算数; 享受政治参与等方面的自由
政策含义
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压迫、缺乏法治权利和 社会保障等。
17
收入不平等的度量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可表示为一国总收入归于人口中最穷的5%、最 穷的10%、最穷的15%等的累积比重。
20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
完全竞争市场
产权清晰;
产权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行使权力的能力。
价格接受者; 产品同质; 完全信息; 自由进退。
6
公平
公平的作用 社会福利主义的公平准则 非社会福利主义的公平准则 收入不平等的度量
7
社会福利主义的公平准则
社会福利主义
主张社会福利的高低由社会成员的个人效用决 定。
《论经济不公平》 (OnEconomicIneguality,1973)
《就业、技术与发展》 (EmploymentTechnologyandDevelopment, 1975)
《贫困的水平》(1980年) 《贫穷和饥荒》(PovertyandFamines,1981) 《选择、福利和量度》
4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三大条件
生产效率
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如何将各种 资源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才能使产出最大?
产品组合效率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什么样的产品组合才能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
交换效率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应怎样被各 个人所利用才最为理想
5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