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课件第五版全集.
最新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版)全集

次要影响
企业技术创新 (第17章)
信息反馈
企业组织创新
周三多管(理第学1(8第章五)版)全集
3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 技能
中外管理思 想
管理理论的 形成与发展
思考题
管理的定义
国外学者定义:
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福莱特(1942)
管理这一术语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 人来有效完成工作的过程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版)全集
8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者的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 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 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正式权力 和地位
人际角色 •代表人 •领导者 •联络者
信息角色 •监督人 •传播者 •发言人
——杨文士和张雁(1994)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版)全集
5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的定义(续)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 源的过程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载体: 组织
管理
职能: 信息、决策 、计 划、组织、领导、 控制、创新
本质:
对象:
合理分配和协调
一切可以调用
各种资源的过程
的资源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版)全集
6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_第五篇控制(16-18章)

管理信息及 其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续)
狭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TPS数据
管理信息系 统的开发
管理信息技 术的运用及发 展
电子数据处理 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经理信息系统
信息生成 用户 报表
MIS信息
15
管理信息及 其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续)
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四个基本部分
管理信息系 统的开发
管理信息技 术的运用及发 展
电子数据处理 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经理信息系统
18
管理信息及 其特征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1970年代提出,1980 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管理控制系统 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MIS系统只能解决结构 性问题,处理例行的信息业务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 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 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 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 作用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 统的开发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 的要素
管理信息系统 的开发步骤
管理信息技 术的运用及发 展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还包括硬件、 软件和数据库
8
管理信息及 其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1、系统调查
组织确定是否存在一个能被信息系统处理的问 题或机会
管理信息系 统的开发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 的要素
信息的特征(续)
2、内容的可干扰性
这种干扰可能首先来自其他信息的存在 其他信息的存在不是人们认识信息的唯 一干扰源
管理信息系 统的开发
3、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
管理信息技 术的运用及发 展
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管理信息的 内容和形式是随着客观世界本身的变化 而不断改变的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_第二篇决策(6-8章)

决策的类型 与特点
识别目标
决策的理论 决策的过程 与影响因素
决策的过程 决策的影响因 素
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 明确所要获得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拟定备选方案
管理者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22
决策的类型 与特点
决策的理论 决策的过程 与影响因素 决策的方法
集体决策方法 有关活动方向 的决策方法 有关活动方案 的决策方法
决策的定义、 原则与依据
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续)
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根据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率两个标 准,可把企业的经营单位分成四大类
高
业 务 增 长 率 低 高 相对竞争地位 低
(四) 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初始决策:在有关活动尚未进行从而环 境未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 追踪决策:随着初始决策的实施,组织 环境发生变化而进行的决策
8
决策的定义、 原则与依据
决策的类型(续)
(五)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对例行问题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对例外问题进行的决策 (六)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的决 策 风险型决策:自然状态不止一种,但有多少种, 以及每种发生的概率可确定 不确定型决策: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
决策的方法
监督和评估
不断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 连续性活动因涉及多阶段控制而需要定期的分析
16
决策的定义、 原则与依据
决策的影响因素
1、环境
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式也影响着组织的 活动选择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有效沟通

21
组织中的沟通
沟通中的障碍及 其克服
冲突与谈判 ✓冲突的起源 ✓冲突的处理 ✓谈判
谈判
谈判是双方或多方为实现某种目标就有关条件达成 协议的过程
优秀的管理者通常是这样进行重要的谈判的
➢ 理性分析谈判的事件 ➢ 理解你的谈判对手 ➢ 抱着诚意开始谈判 ➢ 坚定与灵活相结合
沟通的重要性
➢ 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 聚剂
➢ 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 ➢ 沟通也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建立联系的桥梁
2
组织中的沟通 ✓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过程 ✓沟通的类别 ✓非正式沟通及其 管理 ✓沟通网络
沟通中的障碍及 其克服
冲突与谈判
信息沟通的过程图
接受 者
6.理解 5.翻译 4.接受
3.传递
2.翻译 1.信息
发送 者
反馈 噪音
反馈
1.信息 2.翻译 3.传递
4.接受 5.翻译 6.理解
3
组织中的沟通 ✓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过程 ✓沟通的类别 ✓非正式沟通及其 管理 ✓沟通网络
沟通中的障碍及 其克服
冲突与谈判
沟通的过程
信息在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沟通者之间的传递过程:
1、发送者需要向接受者传送信息或者需要接受者提供信息 2、发送者将这些信息译成接受者能够理解的一系列符号 3、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受者 4、接受者接受这些符号 5、接受者将这些符号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 6、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内容 7、发送者通过反馈来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
无误地接
4
组织中的沟通 ✓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过程 ✓沟通的类别 ✓非正式沟通及其 管理 ✓沟通网络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_第三篇组织(9-12章)

部门化
集权与分权
组织设计概 述
企业发展阶段
美国学者J.Thomas Cannon的组织发展 五阶段理论
创业阶段:组织结构不正规 职能发展阶段:组织结构建立在职能专 业化基础上 分权阶段:组织结构以产品或地区事业 部为基础建立 参谋激增阶段:增加许多参谋、助手 再集权阶段:高度集中决策 权力
组织设计的 影响因素分析
部门化
职能部门化 产品部门化 区域部门化 综合标准与矩 阵组织
局限性:
需要较多的具有像总经理那样能力的人去管理 各个产品部 各个部门的主管也可能过分强调本单位利益, 从而影响企业的统一指挥 产品部门某些职能管理机构与企业总部的重叠 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待摊成本, 影响企业竞争能力
组织设计的 影响因素分析
外部环境 经营战略 技术及其变化 企业发展阶段 规模
部门化
不确定性是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主要特点
集权与分权
复杂性和变动性
15
组织设计概 述
外部环境(续)
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对企业组织的影 响:
对职务和部门设计的影响 对各部门关系的影响 对组织结构总体特征的影响
生产
物质采购 生产计划
工艺、设备 质量管理 研究与开发
经营
市场研究
财务
法律事务
物质采购 物质采购 物质采购 物质采购
集权与分权
营销计划
广告与销售
用户服务
24
组织设计概 述
职能部门化(续)
优势:
可以带来专业化分工的种种好处 有利于维护最高行政指挥的权威,有利于维护 组织的统一性 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培训、相互交流、从而技术 水平的提高
组织设计往往并不是为全新的、迄今为止还不 存在的组织设计职务和机构 组织中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最终是要人去完成 的,即使是一个全新的组织,也并不总能在社 会上招聘到每个职务所需的理想人员 任何组织,首先是人的集合,而不是事和物的 集合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完整版

8
人类的管理 活动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管理的职能(续)
管理职能循环图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自然属 性 ✓管理的社会属 性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决策
控制
创新
管理学的对 象与方法
组织
领导
9
人类的管理 活动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自然属 性 ✓管理的社会属 性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人类的管理 活动
✓人类活动的特 点 ✓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人类活动的特点
自古到今,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 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21世纪管理者 面临的挑战
管理学的对 象与方法
正式权力 和地位
人际角色 •代表人 •领导者 •联络者
信息角色 •监督人 •传播者 •发言人
决策角色 •企业家 干扰应对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12
人类的管理 活动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中国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28
中国传统管 理思想
西方传统管 理思想 ✓早期西方早期 管理思想的产 生 ✓科学管理理论 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管理理论的要点: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 率
管理学原理第五版

二、决策的特点 • 目标性 • 可行性 • 选择性 • 满意性 • 过程性 • 动态性
p207
• 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目标与备选 方案♀
第三节 决策理论 p208 一、古典决策理论(规范决策理论) • 1950年以前盛行 • 基于经济人假设 • 最优决策原则 • 完全理性 • 目的: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p223 1.确定型决策方法 a.线性规划 • 确定影响目标大小的变量 • 列出目标函数方程 • 找出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 • 求出最优解 例6.1;p224 ♀
b.量本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法) •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保本产量, 安全边际
(率) 例6.2;p226
盈亏平衡分折图解法 ♀
♀
第八章 计划的实施p251
•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既是中期与 短期计划的制定过程,又是长期、中期与短期 计划组织实施的过程。
•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要求计划在 不同期间内和不同职能空间上协调一致,保证 计划全面地且均衡地得以实施和完成。
• 全面地完成计划:组织整体、组织内的各个部 门要按一切主要指标完成计划,而不能有所偏 废;
市场价值
• 经营战略创新:双赢 • 生产系统创新:再造、精益、整体、
同 步、准时化
• 企业组织创新:扁平化、虚拟化、 网络化、学习型组织♀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p117
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 客观性
• 概括性
• 稳定性
• 系统性
♀
第二节 系统原理 p120
一、系统的概念
二、系统的特征
• 集合性
或P=((I+F+V*Q)/Q=(44000+220000+200*800) /800=530元/件
管理学第五版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周三多ppt课件

➢ 二是生态圈内要保持各物种之间合理的能量传递与物质 循环,企业的能量要有一定冗余,不能过度负债。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的管理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
你会加注哪一方?
(二) 在线化一个终端都是中心节点
(四) 平台化
(五) 个性化
(六) 数据化
以上六大特征就形成了互联网思维模式的核心“全连接和零距离”
图 4-1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
二、传统的创新机制受到消费者和创客参与、迭代进化的挑战
工业化时代的创新体系 • 自上而下的封闭体系 • 环节多 • 过程长
VS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体系 • 大数据技术 • 专创、众创、收购相结合 • 建立全球制造链 • 迭代进化
第三节
“互联网+”的转型之路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
二、 技术与管理创新
图 4-3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
产品服务模式重新定义行业边界
跨界的核心,是融合,只有跨界融合才能创造新价值。
(三)传统企业向互联网 + 转型的过程
管理学-周三多 第五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2:依存性:3:知识性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一)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三)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四)控制:控制地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五)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1: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职能经理人出现,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2:部分职工持有股票,企业所有权的人数增多。
周三多管理学课件(第五版)全集.ppt

思考题
25
管理活动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 数量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90年代管 理理论新进展
系统管理理论
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 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 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组
织
领
导
控
制
组织设计 (第8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9章) 组织变革与文化 (第10章)
领导概论 (第11章) 激 励 (第12章) 沟 通 (第13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14章) 控制方法 (第15章)
创 主要影响 次要影响 信息反馈
新
管理的创新职能 (第16章) 企业技术创新 (第17章) 企业组织创新 (第18章)
17
管理活动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 数量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90年代管 理理论新进展
管理理论概述
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 理活动中的经验 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理论是管理 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管理理论本身是管 理思想,只不过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 管理思想,但并非所有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同时又要经受 管理活动的检验
行为科学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麦克雷戈的XY理论 麦克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思考题
24
管理活动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 数量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90年代管 理理论新进展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第四篇领

对所需完
成任务的 了解程度
觉察的公 平奖励
内在的奖励
满意
外在的奖励
承认
自我实现的需要:
➢ 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 自己的理想或抱负
—胜任感方面 —成就感方面
31
期望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 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 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 下述三种联系的判断:
➢ 努力:绩效的联系 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才能达到某 一绩效水平 达到这一绩效水平的概率多大
领导 的作用
1.指挥作用
2.协调作用
领导者要引导不同职工朝向同一个目标努力; 协调这些职工在不同时空的贡献;激发职工的工 作热情;使他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保持高昂的积 极性
4
领导者素质和条件
斯托格第的观点
➢ 与领导有关的的品质包括:五种身体特征;四种 智能特征;十六种个性特征;六种与工作有关的特 征;九种社会特征
➢ 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智力 不同的经验 ➢ 领导班子应该是老 中 青三结合;向年轻化的趋
势发展 ➢ 领导班子的年轻化;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新
时代组织现代化企业的需要
年龄 智力
知觉 记忆 比较和判断 动作及反应速度
1017 1829 3049 5069 7089
100
95
93
76
95
100
92
➢ 事业心;责任心;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艰 苦朴素;与群众同甘共苦;较高的情商……
业务素质
➢ 业务知识: ➢ 业务技能:
身体素质
➢ 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
6
领导者素质及条件
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ppt文档)

3.伦理规范
以道德规范为内容与基础的员工伦理行为准则是传统 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正是这种补 充、完善和发展,使组织观融入了新的文化力量。
4.组织素养
组织的素养包括组织中各层级员工的基本思想素养、 科技和文化教育水平工作能力、精力以及身体状况等等。 其中,基本思想素养的水平越高,组织中的管理哲学、 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的基础就越深厚,组织 文化的内容也就越充实丰富。
为改革的行为
再冻结(变革后
的行为强化阶段 ) 目的是要能通过对 变革驱动力和约束 力的平衡,使新的 组织状态保持相对 的稳定,强化已改 变的行为
14
(二)组织变革的程序
1.通过组织诊断,发现变革征兆 2.分析变革因素,制定改革方案 3.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 4.评价变革效果,及时进行反馈
15
7
流程主导性变革:
指组织紧密围绕其关键目标和核心能力,充分应用现 代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是指组织必须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等引导,使他们 能够在观念、态度和行为方面与组织保持一致
8
(二)组织变革的目标 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 使管理者更具环境适应性 使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1
本章主要内容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管理组织变革 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2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组织变革 是指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
织中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未来 发展的要求。
3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
(一)组织变革的现实意义
哈默和钱皮曾在《公司再造》一书中把三 “C”力量,即顾客(customers)、竞 争(competition)、变革(change) 看成是影响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三种力量, 并认为三种力量中尤以变革最为重要, “变革不仅无所不在,而且还持续不断, 这已成了常态”。 任何一个组织,无论过去如何成功,都 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理自 我并与之相适应。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05(第五篇:控制)

控制的要求
铸造
锻造 机加 热处理 发动机
控制过程
人力
底盘
车身
汽车
销售
资金
冲压
油漆
5
控制的类型
控制原理
控制的必要性 和基本原理 控制的类型
控制的要求
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分 为四类 1、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 Z=f(t)
控制过程
2、追踪控制
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W的函 数 Z=f(W)
– 弹性预算主要用于编制成本预算和利润预算 – 弹性预算的步骤
成本控制
其他控制方 法
25
预算的形式(续)
预算控制
预算的形式 预算的内容 预算的作用及 其局限性
以弹性预算为例说明预算编制步骤:
6.分析、评价, 考核预算执 行情况 1.选择业务 量的计量 单位 5.编制预算
非预算控制
成本控制
控制标准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集的函 数,即Z=f(S)
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 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4
控制的基本原理(续)
控制原理
控制的必要性 和基本原理 控制的类型
某洗车制造厂耦合系统示意图
厂房设备 工艺装备 原材料 能源 协作件 计划文件 技术文件 产品开发 市场研究
其他控制方 法
23
预算的形式
预算控制
预算的形式 预算的内容 预算的作用及 其局限性
非预算控制
为了有效地从预期收入和费用两个方面对 企业经营全面控制,不仅需要对各个部门、 各项活动制定分预算,而且要对企业整体 编制全面预算
分预算是按照部门和项目来编制的 全面预算则是在对所有部门或项目分预算进行 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早期管理思 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中国管理思想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 管理思想:
➢ 《孙子兵法》 ➢ 《周礼》 ➢ “田忌赛马”的智慧
具体可参阅: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 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38-49页。
团结 信赖12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外国管理思想
中外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 想
外国早期管理思 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 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 程度、增进技能
➢ 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 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 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 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 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团结 信赖7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者的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 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 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正式权力 和地位
人际角色 •代表人 •领导者 •联络者
信息角色 •监督人 •传播者 •发言人
组织设计 (第8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9章)
组织变革与文化 (第10章)
领导
领导概论 (第11章)
激励 (14章)
控制方法 (第15章)
主要影响 次要影响 信息反馈
创新
管理的创新职能 (第16章)
企业技术创新 (第17章)
企业组织创新
(第18章)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团结 信赖6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管理的职能(续)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决策与计划
创 新
组织、领导、控制
➢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 创新贯穿于各个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 技能
中外管理思 想
管理理论的 形成与发展
思考题
管理的定义
国外学者定义:
➢ 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福莱特(1942)
➢ 管理这一术语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 人来有效完成工作的过程
——罗宾斯和库尔塔(1996)
➢ 管理是指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实现组 织目标的过程
对象: 一切可以调用 的资源
团结 信赖5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法约尔(1916)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孔茨和奥唐内尔(1955)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Robbins and Coutar,(1996)等
团结 信赖9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管理者的技能
根据罗伯特·卡茨(Katz,1974)的研究,管理 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 技术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 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 的能力 ➢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 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路易斯等人(1998)
➢ 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 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 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 来制订并实现目标的活动
——普伦基特和阿特纳(1997)
团结 信赖3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周三多管理学课件第五版全 集.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的发展(第1章)
管理学的使命 管理学的基础 管理学的职能
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2章)
全球化管理 (第3章)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第4章)
决策与计划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5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6章)
战略性计划与实施 (第7章)
组织
信息角色 ➢ 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 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 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 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
决策角色 ➢ 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如果信息不用于决策,就会丧失其应有的价值。 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 方案的实施。
团结 信赖4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的定义(续)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 源的过程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载体: 组织
管理
职能: 信息、决策 、计 划、组织、领导、 控制、创新
本质: 合理分配和协调 各种资源的过程
团结 信赖10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者的技能
各种层次的管理者需要的技能比例: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高层管理
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中层管理
基层管理
团结 信赖11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团结 信赖13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外国管理思想(续)
思考题
管理的定义(续)
国内学者定义:
➢ 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 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 组织目标的过程
——徐国华等(1998)
➢ 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 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 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 程
——杨文士和张雁(1994)
决策角色 •企业家 •冲突管理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团结 信赖8 创造 挑战
管理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角色与技 能
中外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形 成与发展
思考题
管理者的角色(续)
人际角色 ➢ 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 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 色和联络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