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论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的生物进化学说有哪些,它们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你更接受和赞同哪一个,为什么?

要求:2000-3000字

时间:2周

生命科学发展史——作业1

地球上存在的物种种类繁多,千型百态,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为我们创造的这个精彩的世界。但一直以来困扰科学家们上百年的一个难题是,这么多的物种究竟是如何演变而来,是自古就有的,还是经过交叉分歧后出来的呢?如果是不断演变的,那演变的基本规律和动力又是什么呢?这里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的一些科学家对于物种进化的相关理论。

十八世纪之前,鉴于《圣经》在西方学术界的统治地位,神创论认为,地球及万物是上帝创造。地球上的生命从被创造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世界是上帝有目的地设计和创造的,由上帝制定的法则所主宰,是有序协调、安排合理、美妙完善且永恒不变的。

而在同一个时期,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乔治·布丰(Georges Buffon,1707-1788),他于1749年正式出版博物学巨著《自然史》的第一卷(全书44卷)。在《自然史》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点,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特别强调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当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气候与食物性质的变化,可引起生物机体的改变。可是由于这个进化论点和教义明显不一致,布丰经不起宗教势力的压迫而公开发表了放弃进化观点的声明。

另外一位法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居维叶(Georges Cuvier1769-1832)则反对生物进化理论,但他正确地提出了物种(及种上类群)自然绝灭的概念,并论证了现存种类与绝灭种类之间在形态上和“亲缘”上的相互联系,在客观上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科学的证据。他根据各大地质时代与生物各发展阶段之间的“间断”现象,提出了“灾变论”。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变化是突然、迅速和灾难性地发生的。是自然界的全球性的大变革,造成生物类群的“大绝灭”,而残存的部分经过发展与传播又形成了以后各个阶段的生物类群。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他的代表作是《无脊椎动物系统》(1801)和《动物学哲学》(1809),在这两本巨著中拉马克提出了有机界发生和系统的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是从其他物种变化、传衍而来;环境变化时物种变化的原因,并把动物进化的原因总结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原则;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等。拉马克认为,环境变化使得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有的器官则由于不用而退化,这就是“用进废退”。这种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下去,这就是“获得性遗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中主观推测较多,相对的争议也较多,但他的学说较系统和完整,内容更丰富,为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他的书。全名:论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或生活斗争中适者生存。通常简称《物种起源》。他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以上三点,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在基因学诞生之生,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事实上,物竞天择,竞的是“基因”。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达尔文学说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1878年达尔文在他的一封信中自己也承认:“对诸如自然选择的影响有多深远,外界条件的作用有多大,或者是否存在某些神秘的先天性完善趋势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着重大分歧。”

在19世纪至20世纪,又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生物学家,他们提出了在达尔文主义基础上的新达尔文主义。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 ( August Weismann 1834-1914),1883年在《论遗传》中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唯一机制,不仅反对跃变论、直生论,也否认用进废退以及一切后天获得性的遗传。因此达尔文的学生罗曼斯认为这背离了达尔文本人的主张,而将之称为新达尔文主义。魏斯曼试图用实验来否证拉马克主义。在著名的切老鼠尾巴实验中,他连续切除了22代老鼠的尾巴,测量各代老鼠尾巴的长度,发现老鼠后代的尾巴并没有因此而变短。

另一方面,荷兰的植物学家,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1848-1935),多年研究月见草属植物。1901年-1903年在《突变论》中,集中地阐述了他的生物突变论思想。德弗里斯证明,达尔文强调的那种微小变异不是形成新物种的真正基础,物种起源主要是通过跳跃式的变异—“突变”来完成的。突变论解答了达尔文学说中许多使人迷惘的问题,回击了一些人对进化论的攻击,从而使达尔文进化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德弗里斯对月见草的研究,也开创了将实验方法应用于进化论研究的先河。

在介绍了这么多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著作跟理论之后,还有一些生物进化学说,介入了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

比较著名的一个是群体遗传学——运用到了数学方法。代表人物有费歇(Ronald Fisher,1890-1962)、荷尔登(J.B.S.Haldane,1892-1964)、莱特(Sewall Wright, 1889-1988)。三位群体遗传学的奠基人,他们将基因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真正的统一起来,为现代进化论奠定了数学基础。他们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哈迪-温伯格法则(Hardy-Weinberg)(1908年)。第一部分:理想群体:无穷大,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有迁移、隔离和选择;第二部分: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逐代不变;第三部分:随机交配一代以后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

另外一个运用到分子事务学的学说是中性学说。1968年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Motoo Kimura)首先提出了分子进化中性学说(The 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向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提出了挑战。1969年美国学者JL金和TH朱克斯用大量分子生物学资料肯定了这一学说,并把这一个在进化机制上完全不同于达尔文理论的核心———自然选择的学说,称为非达尔文主义。

介绍了这么多的生物进化理论,我也想谈一谈我自己的观点。其实我更倾向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也许是从小杰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更加多一点,我觉得自然界中竞争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劣等生物必然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只有优等生物才有能力继续迎接新的挑战。大自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物竞天择,也正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20世纪,当百米赛跑的成绩紧紧逼近10秒的时候,就有很多科学家预言10秒是人类的极限,人类的肌肉、骨骼是无法承受更高的强度的。但这个预言在1968年6月被美国的海耶斯在美国竞标赛半决赛中打破了,9秒9的世界纪录诞生了!后来世界的百米赛跑的成绩又提高了不少,直到2009年牙买加选手跑出了9秒58。这些无不在证明着这样一个规律,人类的能力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极限在不断被超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概括了历史上生物进化的历史,但也预示着生物进化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