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第5章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第5章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设n1 ( s ) nm ( s ) ( s) nm ( s ) ( s ) n1 ( s )n p ( s ) nm ( s ) ( s)n p ( s) a ( s ) ( s )n p ( s )
d p ( s )d1 ( s ) k p n p ( s )n2 ( s ) d m ( s ) ( s ) d p ( s )d1 ( s ) k p n p ( s )n2 ( s ) d m ( s ) ( s )n p ( s ) d1 ( s ) d m ( s ) ( s ) d p ( s ) k p n2 ( s ) n p (s) q( s)d p ( s) p( s) p( s) d1 ( s ) q ( s )n p ( s ), n2 ( s ) kp
例题
x p a p x p bp u y p cp xp c p bp 1 G p ( s) , Gm s - ap s 1
设 ( s ) s a d m ( s ) ( s ) ( s 1)( s a ) d p (s) s - ap s 1 a a p a a p (1 a a p ) 1 C0 c pbp n1 ( s ) d 2 ( s ) s a d1 ( s ) n p ( s ) q ( s ) s 1 a a p a a p (1 a a p ) n2 ( s ) p ( s ) / k p c pbp
未知或 者缓慢 变化
nm ( s) n p ( s) n( s) d m ( s) d p ( s) d ( s) 求C0
对象参数未知或者部分参数未知 lime(t)=0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e
c
(Km
'eym
K
p
Kc
)r
设在t=0时,输入r(t)=R(阶跃),假定ym的动态响应比e的自适应调
整过程快得多,则当时间充分长以后,ym取稳态值KmR,yp取稳态
值Kc(0)KpR,此时输出的广义误差e满足:
a2e a1e e -KmKp' R2e
a2e a1e e KmKp' R2e 0
r(t) Kc
自适应机构
KpQ(s) P(s)
e -
y
图 1 增益可调的参考模型自适应 控制系统
即e(t)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为:P(D)e (Km KcK p )Q(D)r
微分算子:D


d dt
,
D2


d2 dt 2
.
.
.
.
两边对Kc求导:
P(D) e Kc
K pQ(D)r
ym

– 对实际控制系统来说,带有微分因素的控制规律对系统的环 境变化或扰动较敏感,容易引起系统的不稳定,而且实现纯 微分环节也较困难.
– 因此,该自适应规律在具体实现上有一定困难.
– 为此,可在选择P矩阵时使P满足PB=μCT =[μ 0 … 0]T,
– μ>0此时就有
K c

er,

K p
i0
i0
下面基于李氏稳定性理论,设计比例调节器的增益Kc的自适应 规律.
• 首先定义如下广义误差 e=ym-y • 因此,误差e的传递函数为
E(s) r(s)

(Km
-
Kc Kp )
N (s) D(s)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在控制领域,自适应控制技术是一种高级的控制方法。

它可以根据被控对象的变化实时地调节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更是创造了更高的控制层次和精度,提高了现代化控制技术的水平。

本文旨在介绍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系统的控制方法。

该方法需要先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将模型参数作为实时输入,实时地调整模型,以达到更加精确的控制能力。

相比于传统的PID控制系统,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系统的变化。

它可以针对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性等问题进行动态的调整,从而达到更加精确的控制目标。

同时,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调整参数,使系统具有更好的智能化。

二、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1. 系统建模在进行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时,首先需要对被控对象进行建模。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得到系统的数学方程,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稳态特性等。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如动力学法、神经网络法、滑模控制法等。

2. 参数辨识在建立完系统的模型之后,我们需要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

参数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进行实验,利用数据处理方法,确定系统数学模型中的各个参数。

常用的参数辨识方法包括极小二乘法、脉冲响应法、阶跃响应法等。

3. 控制算法设计在确定系统模型和参数之后,我们需要设计控制算法。

常用的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包括最优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直接自适应控制、间接自适应控制等。

4. 控制器实现在完成算法设计之后,我们需要将算法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控制器。

控制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如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控制器芯片来设计。

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如使用MATLAB或者Simulink等软件进行模拟仿真。

5. 控制器调试和实验在完成控制器实现之后,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实验。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自适应控制是一种根据实际需求自主调整的智能化系统,它可以通过反馈控制、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方式,自动地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它的核心在于建模和仿真,通过对系统的建模,可以对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研究方法。

一、建模方法1、传统建模方法传统的建模方法是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建模方法,它通过对物理系统的建模,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建模准确,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物理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特性。

缺点是建模复杂,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适用范围较窄。

2、数据驱动建模方法数据驱动建模方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的建模方法,它通过对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来建立模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建模简单、快速,适用范围广泛。

缺点是建模精度相对较低,对数据处理的要求较高。

3、混合建模方法混合建模方法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的方法,它通过对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来建立模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综合了传统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的优点,建模精度高,适用范围广泛。

二、仿真方法1、基于MATLAB的仿真MATLAB是一种数学软件工具,它具有很强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处理能力。

基于MATLAB的仿真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仿真方法,它通过在MATLAB环境下对模型进行仿真,来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特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仿真准确,对数学模型的要求相对较高。

缺点是仿真速度较慢,计算资源消耗较大。

2、基于Simulink的仿真Simulink是一种用于建立模型、仿真和分析动态系统的软件工具,它具有很强的可视化处理能力。

基于Simulink的仿真方法是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仿真方法,它通过在Simulink环境下对模型进行仿真,来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特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仿真速度较快,计算资源消耗较小。

缺点是对建模精度有一定的要求。

3、基于LabVIEW的仿真LabVIEW是一种基于图形化编程的软件工具,它具有很强的可视化处理能力。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建大)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建大)

代入(2.1)式: Kc B e ym (2.5)
其中 B
B2
Kp Km
为一系数。
自适应律为一积分适应律:Kc(t )
Kc(0)
t
B0
e
ymd
(2.6)
系统构成框图:
Kmq(s)
ym
R
P(s)
+e
-*
Kc
Kp
q(s)
p(s)
yp
*B
+
Kc(0)
需要两个乘法器和一个积分器,可用模拟元件构成。
当其它参数,如T、τ发生变化时,也可仿效这种方法设计,
自适应律为: Kc Beym
R为一阶跃信号,即R(t)=A×1(t), 当t →∞,ym 达到稳态,此时,ym=Km × A 此时,e 的动态方程为( 把 Kc 代入,方程两边对t 求导),
b2e b1e e -K pK c R -K pBeym A -K p ABeKm A
即: b2e b1e e BK pKm A2e 0
(2.3)
Kc
p( D)
欲消去 q(D) / p(D),
ym Km q( D)
R
p( D)
即:
q( D) p( D)
ym R Km
代入(2.3)式,
e Kc
-
Kp Km
ym
(2.4)
e
Kp
Kc - Km ym
Kc
-
B2e
e Kc
(2.1)
第三章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2 局部参数最优化设计方法
时,系统不稳定。
作业:实验2 用局部参数最优化方法设计MRAC
实验二 用MIT方法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自适应控制第4章

自适应控制第4章
① ②一定可以找出李雅普诺夫函数; ③以该函数为约束条件或出发点,导出自适
25
(3)一般n阶定常线性系统
数学模型: e=ym-yr满足:
试取
(4.3.20) (4.3.21) (4.3.22) (4.3.23)
26
得自适应律:
(4.3.24)

(4.3.25)
可以看出,得到的自适应律依赖于整个状态向量X(t),即,自适 应控制律不仅与广义误差e(t)有关,而且与e(t)的各阶导数有 关,为自适应律的实现带来极大不便。
选定指标泛函:
(4.2.4)
(4.2.5)
(4.2.6) (4.2.7) (4.2.8)
8
广义误差对输入的开环传函:
对Kc求偏导: 另根据参考模型 比较(12)、(13):
(4.2.9)
(4.2.10) (4.2.11) (4.2.12) (4.2.13) (4.2.14)
(4.2.15)
可调增益Kc的自适应律—MIT自适应规则(1958 年MIT提出)
9
自适应系统的 数学模型
图4.2.3 MIT可调增益自适应系统
开环广义误差方程
参考模型方程 (4.2.16)
参数调节方程(自适应律)方程 10
凡是用可凋增益构成自适应系统,都可套用 上述模型。
缺点:设计过程中未考虑稳定性问题 因此,求得自适应律后,尚需进行稳定性校验,
以确保广义误差e在了司环回路中能收敛于 某一允许的数值。 补充假设: ✓ 参考模型与可调系统的初始偏差较小; ✓ 自适应速度不能太快(即u不能过大)。
综合出只与e(t)有关的自适应律。选择李亚普诺夫函数时增 加一约束条件:
自适应律简化为:
(4.3.26) (4.3.27)

超稳定性理论设计自适应控制模型

超稳定性理论设计自适应控制模型

0, t1
0
(3)不等式1成立的充分条件
条件式1
0, t1
1
t1
0
t v 1 v , t , d Ap 0 Am x p dt r02 0
条件式2
(0, t1 ) v 2 v, t x p dt r02
一、结构图
模型
ym
y mf
状态变量滤波器 +
u
u pf
状态变量滤波器 可调系统
f
-
y pf
自适应机构
二.问题描述 1. 已知 参考模型:
m n i i ami p y m bmi p u, amn 1 t 0 t 0
(参考模型)状态变量滤波器 :
i ci p y mf ym , cn1 1 t 0
n 1

e

ω
-

Am
e
D

Ap 0 Am




xp
B p 0 Bm



1 v, t ,
2 v, t

+ + +

u

1 v, t , 2 v, t
第二步:求等价的非线性时变反馈系统 (1)使等价反馈方块满足波波夫积分不等式
t1 0 0, t1 v ωdt r 2,
二、设计步骤 第一步:求等价的非线性时变反馈系统 (1)广义状态误差
e xm x p
x m x p Ame Bm Bp u Am Ap x p e
广义误差 e 0 的充要条件:等价反 馈方块满足波波夫积分不等式,等价前向 方块必须是严格正实的。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说明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说明

第四章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4.1 稳定型概念及基本定理在研究线性系统时,由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可以判定系统的稳定性:特征根实部但对于非线性系统,难于求出特征根,微分方程难于求解,不能用特征根来判断系统稳定性。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是非线性系统,不能用研究线性系统稳定性方法来研究其稳定性。

用直接法不需要解微分方程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

1. 稳定性定义1)平衡点设被控系统由向量微分方程描述(4.1-1)在初始条件()下它的解为:式中状态向量向量函数若状态空间中某一点(某一状态)对所有时刻均满足则称为系统的一个平衡点。

只要无外力作用,则系统永远处于该平衡状态。

对于线性系统,若为非奇异矩阵,则系统只有一个平衡点对于非线性系统,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平衡点。

通常假定平衡点为原点2)稳定性定义定义4.1-1(稳定性)如果对于给定时刻,只要,就总有,也就是说只要不越出邻域,则就不会越出邻域,则称平衡点在意义下是稳定的。

图4.1-1稳定性示意图如图4.1-1所示,其中为向量的范数——以为球心的超球体的半径,就是以为球心,为半径的超球体。

一般来说,是和的函数,记为。

若邻域, 和无关,对于任意稳定条件不变,则称平衡状态是一致稳定的。

定义4.1-2(渐近稳定性)图4.1-2渐近稳定性示意图若满足下列条件,则称系统平衡状态是渐近稳定的:平衡状态(点)1) 是意义下稳定的;2) 存在一个实数,使得只要就有其中是系统的解。

表明只要初始状态在邻域内,则从出发的解当,最终收敛于(平衡点),渐近稳定性的解示意图如图4.1-2所示定义4.1-3(全局渐近稳定性)若平衡状态对所有(n维实数向量空间)都具有渐近稳定性,则称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图4.1-3不稳定平衡点示意图定义4.1-4(不稳定性)若对于一个实数,总找不到一个实数,使时,有,,则称平衡状态为不稳定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从平衡点的邻域出发的系统轨线,不管多小,均离开区域,如图4.1-3所示。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与工程实现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与工程实现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与工程实现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自适应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和自动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根据环境和工况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工程实现。

首先,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MRAC)和直接自适应控制(Direct Adaptive Control, DAC)两种主要方法。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基于系统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它首先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来调整控制参数。

具体而言,该方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模型参考控制器和参数调整器。

模型参考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系统模型和误差信息计算出期望控制量,而参数调整器根据误差信号和实际输出调整控制参数,使系统输出逼近期望输出。

直接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系统模型,直接根据误差信号和实际输出来调整控制参数。

直接自适应控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参数调整器和控制器。

参数调整器根据误差信号和实际输出调整控制参数,而控制器根据调整后的参数计算控制量,使系统输出逼近期望输出。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工程实现。

在实际工程中,自适应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基准模型、控制器和参数调整器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用于感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来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

基准模型是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参考模型,用于设定期望输出以及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

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和实际输出计算出控制量,以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

常见的自适应控制器包括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等。

比例积分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的大小和变化率来调整控制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根据系统模型和误差信号计算出期望控制量。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研究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研究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控制系统应用了自适应控制技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可靠性和鲁棒性。

在自适应控制技术中,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二、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是指通过构建系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实现自适应控制的过程。

在实际控制系统中,通常会利用某些已知的过程模型来描述控制对象的动态行为。

根据模型的具体形式不同,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基于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和基于非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

1、基于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基于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假设控制对象具有线性动态特性,即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通常,会通过对控制对象进行系统辨识,获得系统的线性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设计自适应控制器。

基于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常采用参数估计技术来实现自适应。

在控制过程中,控制器会根据在过程中观测到的输出值和参考信号之间的误差来调整系统的参数,以实现对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基于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可预测性,但对于非线性系统来说效果有限。

2、基于非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基于非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假设控制对象具有非线性动态特性,即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通常,这种方法会通过建立控制对象的非线性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设计自适应控制器。

基于非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常采用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技术来实现自适应。

在控制过程中,控制器会通过监测控制对象的输出和参考信号之间的误差,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

基于非线性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非线性系统,但对于参数的选择和学习过程要求更高,且容易出现过拟合等问题。

三、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的应用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工业控制、机器人控制、汽车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控制中,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提高控制对象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第一章前言1.1 课题的意义:本毕业设计旨在学习并比较各种自适应控制算法,掌握matlab语言,利用simulink对自适应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自适应控制是人们要求越来越高的控制性能和针对被控系统的高度复杂化,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人工智能渗入到应用科技领域的必然结果。

并在常规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智能控制技术和远程监测技术继续飞速发展,逐渐被应用到电力、交通和物流等领域。

从卫星智能控制,到智能家居机器人;从公共场所的无线报警系统,到家用煤气、自来水等数据的采集。

可以说,智能控制技术和远程监测技术己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自适应控制的研究以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系统学、语言学和哲学为基础,有效的把数字技术、远程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语音与听觉、机器人学、过程控制等技术有机的结合,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

自适应控制是在人们在追求高控制性能、高度复杂化和高度不确定性的被控系统情况下产生的,是人工智能渗入到应用科技领域的必然结果,并在常规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主要研究对象从单输入、单输出的常系数线性系统,发展为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控制系统。

自适应控制理论的产生为解决复杂系统控制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成为当下控制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热点。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1943年,心理学家W·Mcculloch和数理逻辑学家W·Pitts在分析、总结神经元基本特性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此模型沿用至今,并且直接影响着这一领域研究的进展。

因而,他们两人可称为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先驱。

1945年冯·诺依曼领导的设计小组试制成功存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948年,他在研究工作中比较了人脑结构与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根本区别,提出了以简单神经元构成的再生自动机网络结构。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一、背景介绍自适应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被控系统的状态和性能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的控制系统。

由于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响应当今高度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环境,在工业、交通、航空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原理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核心是自适应参数调整,即根据系统的状态和性能变化自动调整控制机构的参数。

自适应控制系统通常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参考模型、控制器和比较器。

1. 参考模型参考模型是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分,通过参考模型,自适应系统可以将被控变量的状态和性能与期望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控制器需要调整的参数。

参考模型通常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由一个数学模型或一个仿真模型来描述。

2. 控制器控制器是实现自适应控制系统的一个关键部分,其作用是根据参考模型的输出值与实际被控变量的状态进行比较,并自动调整控制机构的参数,以使被控变量的状态和参考模型的期望值保持一致。

当被控变量的状态与参考模型的期望值不一致时,控制器将根据反馈信号提高或降低控制参数,以达到最优化的控制效果。

3. 比较器比较器是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将参考模型的输出值与实际被控变量的状态进行比较,并将结果反馈给控制器。

比较器通常采用差分器进行计算,可以根据被控变量的状态和性能变化对控制器进行调整。

三、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被控对象的性质(如非线性、时变性、耦合性等),以及噪声、扰动和参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自适应控制系统,需要以下步骤:1. 确定参考模型参考模型应该包括被控对象的特性,并能反映出被控对象的状态和性能变化。

参考模型的选择会对系统的性能和收敛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建立控制器模型控制器的设计需要根据参考模型的特性和控制目标进行选择,并根据差分器和反馈比例等参数来确定控制器的结构和调节方式。

3. 选择比较器比较器的选择需要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控制要求和实际应用环境进行选择。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IT法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IT法

一 原理及方法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是用理想模型代表过程期望的动态特征,可使被控系统的特征与理想模型相一致。

一般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一般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为,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或出现干扰时,被控对象的特征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检测出实际系统与理想模型之间的误差,由自适应机构对可调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补偿外界环境或其他干扰对系统的影响,逐步使性能指标达到最小值。

基于这种结构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有很多种方案,其中由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人员首先利用局部参数最优化方法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适应控制律,简称为MIT 自适应控制,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MIT 控制结构图系统中,理想模型Km 为常数,由期望动态特性所得,被控系统中的增益Kp 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或有其他干扰出现时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变化,从而使其动态特征发生偏离。

而Kp 的变化是不可测量的,但这种特性的变化会体现在广义误差e 上,为了消除或降低由于Kp 的变化造成的影响,在系统中增加一个可调增益Kc ,来补偿Kp 的变化,自适应机构的任务即是依据误差最小指标及时调整Kc ,使得Kc 与Kp 的乘积始终与理想的Km 一致,这里使用的优化方法为最优梯度法,自适应律为:⎰⨯+=tm d y e B Kc t Kc 0)0()(τMIT 方法的优点在于理论简单,实施方便,动态过程总偏差小,偏差消除的速率快,而Yp Yme+__+R参考模型调节器被控对象适应机构可调系统———kmq(s)p(s)KcKpq(s)-----p(s)适应律Rymype+-且用模拟元件就可以实现;缺点是不能保证过程的稳定性,换言之,被控对象可能会发散。

二 对象及参考模型该实验中我们使用的对象为:122)()()(2++==s s s p s q K s G pp 参考模型为:121)()()(2++==s s s p s q K s G mm 用局部参数最优化方法设计一个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设可调增益的初值Kc(0)=0.2,给定值r(t)为单位阶跃信号,即r(t)=A ×1(t)。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当 *时,“可调系统”模型与“对象”模型完全
“匹配”。 将 a*(s) , b*(s) 代入“可调系统”,则模型参数辨时器
(s) (s)
的结构图(P29图)变为Fig 2.( 7 P37书)
r p(s) SI 1b
a0 aT
可调系统
yp (t)
SI 1b -
b0
bT
e1(t)
ym (t)
则kc
B'
J kc
B'
t 0
2e1
e1 kc
d
B
t 0
e1
e1 kc
d
kc
Be1
e1 kc
而开环传函:e (s)
(km
kck p )
z(s) R(s)
e1 ( s) r(s)
(1)
对应的微分方程为:R( p)e1 (km kck p )z( p)r
两边对kc求导:
R( p) e1 kc
(s)
b0*
b*T
(sI
)1b
w(2) (s) yp (s)
b、状态方程描述:w (1) w(1) b r
w (2) w(2) b y p
举例:以三阶前馈滤波器为例。( P36 )
n 1 3阶输输出入::wr(1) 状态空间结构图见Fig 2.6
5、模型参考辨识器的结构:
定义回归向量w(t) : wT (t) r(t), w(1) (t), y p (t), w(2) (t) R2n 设标称参数向量: * a0*, a*T , b0*, b*T R2n
第一节 概述
3.1.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 3.1.2 MRAC的设计问题
3.1.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分析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分析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概念和分类,主要介绍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原理,并通过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了状态变量可测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既能求出参数调节的自适应规律,又能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字:自适应控制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自适应规律;稳定性1引言自适应控制器应当是这样一种控制器,它能够修正自己的特性以适应对象和扰动的动特性的变化。

这种自适应控制方法应该做到:在系统运行中,依靠不断采集控制过程信息,确定被控对彖的当前实际工作状态,优化性能准则产生自适应控制规律,从而实时地调整控制器结构或参数,使系统始终自动地工作在最优或次最优的运行状态。

自适应控制系统主要分为自校正控制系统和模型参考适应控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及其它的应用举例。

2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2.1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特点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是一类重要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它的特点是不需要进行性能指标的变换,实现容易,自适应速度快,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对于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事先难以确知或它们的数学模型经常变化的系统,常规控制往往难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可以处理这类控制问题。

它不需要对被控对彖进行在线辨识,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控制器的参数是随着对彖特性的变化和坏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的,从而使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只要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合适的参考模型,就能使自适应控制需要的时间足够小,从而使被控对象参数变化过程比起参考模型和对象本身的时河响应要慢得多。

2.2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 1所示。

它主要由参考模型、可调系统和自适应机构组成,其中可调系统包括被控对象和可调控制器。

参考模型是一个理想的控制模型,这就使得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控制,它不需要对性能指标进行变换。

可调系统和参考模型之间性能的一致性由自适应机构保证,性能一致性程可以由可调系统和参考模型之间的状态误差向量或输出误差向屋来度量,自适应机构按减小偏差的方向修正或更新控制律,以使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期望性能指标。

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设计及实现

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设计及实现

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设计及实现一、概述自适应控制系统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暂态特性变化、模型参数不确定等问题。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控制器设计,本文将从控制器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介绍。

二、控制器设计自适应控制器是根据被控对象的动态响应特性设计出来的,其主要思路是将被控对象的模型参数作为反馈信号,实时地调整控制器的控制策略,以达到优化控制的目的。

1.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的核心是模型预测,先根据系统的模型预测其下一个时刻的输出值,再根据所测量到的实际值和预测值之间的误差来更新模型参数,从而调整控制器的输出值。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在控制非线性系统时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2.最小二乘自适应控制器最小二乘自适应控制器是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设计的,其目标是使被控对象的输出值和控制器的输出值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最小二乘自适应控制器在控制线性系统时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3.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器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器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在保证控制器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控制具有多变量、非线性耦合的动态系统。

三、控制器实现控制器的实现包括模型参数辨识、控制器参数调整和实现等三个步骤。

1.模型参数辨识在自适应控制器中,被控对象的模型参数是关键因素之一,一般采用系统辨识技术来得到模型参数。

系统辨识技术分为时间域方法和频域方法,时间域方法包括脉冲响应测试法和阶跃响应法,频域方法包括正弦扫频法和噪声分析法等。

2.控制器参数调整控制器参数调整是自适应控制中的关键步骤,正确的参数调整能够使控制器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常用的调整方法有极点配置法、最小二乘法和比例积分微分法等。

3.控制器实现自适应控制器的实现方式有单片机控制、模拟电路控制和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等多种方式。

其中,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因为它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和更高的控制速度。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调整策略
针对不同的被控对象和工况,需要设计相应的调整策略,以快速响应系统变化并保持控制性能。这需 要对被控系统的特性和动态行为有深入了解。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拓展
复杂系统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适用于具有非线性、时变和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通过设计合适的 自适应律和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有效控制。
2
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滑模控制可以用于设 计自适应控制器,使得被控系统的状态跟踪误差 收敛到零。
3
滑模控制具有鲁棒性强、对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 等优点,因此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基于模糊逻辑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模糊逻辑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信息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将模糊集合和模糊推理规则应用于控 制系统,可以实现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系统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是确保控制过程平稳、可靠的关键因素。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需要权衡控制精度和系统稳定在线优化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需要在线优化控制参数,以适应系统状态的变化和外部扰动。优化算法的选择和 应用对于提高控制性能和系统适应性至关重要。
化工过程控制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用于实现反应过程的优化 和稳定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系统
在智能制造领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用于自动化流水线和智能机 器人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移动机器人导航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用于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避障,提高机 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能力。
应用领域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航空航天、机器人、电力系统和化工过程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智能制造、新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日益广阔。

控制系统中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在现代控制领域中,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简称MRAC)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控制策略。

它通过将控制系统建模为一个参考模型和一个可调参数的控制器,从而实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调节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中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原理、应用以及一些典型的实例。

一、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原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参考模型来描述控制系统应有的动态特性,然后利用自适应算法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使得实际输出与参考模型的输出误差最小化。

具体步骤如下:1. 建立参考模型:首先,需要根据系统的要求和性能指标,建立一个理想的参考模型。

该模型应能描述系统的期望响应和稳定性。

2. 设计控制器:基于参考模型,设计一个可调参数的控制器。

一般来说,控制器通常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类型。

线性控制器常用的有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和模型预测控制器(MPC),而非线性控制器则可以采用自抗扰控制(Disturbance Observer,DOB)控制器等。

3. 参数调整:控制器的参数调整是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关键步骤。

通过监测实际输出并与参考模型输出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误差,并利用自适应算法不断调整控制器参数,使误差最小化。

常用的自适应算法有最小二乘法、梯度下降法和Lyapunov方法等。

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应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过程控制、机器人控制和飞行器控制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对于保障供电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可以在不确定的负荷和传输线路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实时调节控制器参数,使得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在期望的范围内。

2. 工业过程控制:在化工和制造业等工业过程中,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可以实现对过程的精确控制。

通过建立合适的参考模型,并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可以调节工艺系统的输出,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三种主要方法:
1. 局部参数最优化方法: 主要有梯度法、Newton-Larsson 法、变尺度法等。一般设计时主要按照的理论是局部参 数最优化, 但是这种理论需要两个外部条件: 一是参考模型与被控对象之间参数差值差距小, 即系统运行的参数在参考模型数值邻域内, 否则因搜索算法的固有缺点, 很容易进入到局部 最小点或者搜索时间过长不便于实时控制; 二是只能在慢时变系统中选取被控对象。 但是即 使选取慢时变系统, 因为该方法并未将稳定性纳入设计过程, 因此系统也很难保证其稳定性, 所以就使得研究转向了第二种设计方法。 2. 采用 Lyapunov 稳定性理论设计方法:
四、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存在的问题: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虽然向上面讲的一样,有着很大的优势,其应用范围广阔、成果卓 著,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理论问题: 目前的理论水平来说,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在考虑到稳定性和系统的鲁棒性方面都 需要非常大的理论支撑和外部条件, 这就给实际应用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要知道现实实际 中,多以环境恶劣、强干扰为背景。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为了减少难度而放弃使用模型参考 自适应控制系统;所以,应该让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保证,系统的收敛性 理想,进一步加强鲁棒性等问题和条件。 2. 受控对象范围: 由于现实系统存在大量的时变、 非线性随机过程, 导致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控制存在力 不从心的时候, 有时只能针对某一个特定对象解决一个具体的控制问题, 无法推广到另一个 对象。 很多时候不能运用现有的数学方法去描述和解决问题, 例如整数阶模型参考自适应系 统就很难解决非线性、多模态、变工况和混沌现象,若继续不加以改造地运用到此类受控对 象,无疑会出现控制性能退化、精度极具下降等情况,运用分数阶微积分的特性,可以极大 的扩充受控对象的范围和数学理论知识的扩大,造就了更新、更好、更广的新型自适应控制 方案。 3. 动态优化问题: 由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状态和参数的初值的选定, 不是在理论方法指导下完成 的,而是随机选择的,所以会有一定的选取盲目性,这样造成了状态初值和参数初值偏离真 值差距很大,少许情况下会发生启动过程振荡,如果超过了装置的使用操作极限,就会有损 坏的可能性,导致成本增加。在控制过程中,有时还可能要求控制系统能快速响应,即从一 种运行状态快速的过渡到另一种运行状态,如果系统稳定性变差、收敛速度时间过长、自适 应律不匹配等现象,会对系统造成严重的干扰和影响,这显然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其次,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按照其全局性分析, 必须要保证控制系统内解决所有起、 停过程和 变工情况下的瞬变过程的动态优化问题, 单纯的保证一个工序的局部鲁棒性, 是与全局的优 化性的定义违背的,并不是最佳的控制方案。
当使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设计时,自适应控制器通常通过试探法得到。一般地,在模 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中控制规律和自适应规律的选择相当复杂, 而收敛性的分析相对比较 简单。
二、系统, 现在用参考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讨论一阶系统的自适 应控制。 这种系统本身也具有实际价值, 因为很多工程上感兴趣的简单系统可以表示为一阶 模型。例如,汽车的制动系统,瞬间放电或液体从容器中流出等都可以近似地表示为一阶微 分方程: ������ = −������������ ������ + ������������ ������ 其中,������是系统输出,������是输入,������������ 和������������ 是系统参数。 1. 问题表述 在自适应控制中,假定系统参数������������ 和������������ 是未知的。所期望的自适应系统的性态设为一 阶 参考模型 ������������ = −������������ ������������ + ������������ ������(������) 其中������������ 和������������ 是常数,������(������)是有界的外部参考信号。参数������������ 要求是严格正的,这样参考模型 是稳定的。不失一般性,������������ 也选为严格正数。参考模型可以用它的传递函数 M 表示为 ������������ = ������������ 其中 ������������ M= ������ + ������������ 且 p 是拉普拉斯变量。 自适应控制的目的是寻找控制规律和自适应规律,使得模型的跟踪误差y t − ������������ 渐进地收 敛到零。为此,必须假设参数 b 的符号是已知的。这个假设是合理的因为实际中这个条件通 常是满足的。比如说,对于汽车制动系统,这个假设相当于一个简单的物理事实:刹车使汽 车减速。 2. 控制规律的选择 根据自适应设计中的第一个步骤,选择如下的控制规律 u = ������������ ������ r + ������������ ������ y 其中������������ 和������������ 是时变反馈增益。闭环系统为 ������ = − ������������ − ������������ ������������ ������ + ������������ ������������ ������(������) 选择形如的控制规律的理由很明晰:它使得系统可能实现精确模型匹配。事实上,如果被控 对象参数已知,那么选择下面的控制参数 ������������ ∗ ������������ − ������������ ∗ ������������ = ������ = ������������ ������ ������������ 则相应的闭环系统为 ������ = −������������ ������ + ������������ ������ 它和参考模型动态相同,从而有零跟踪误差。在这种情况下,中的第一项使系统具有直流增 益,而第二项相应地抵消中的−������������ ������从而使系统有期望的极点−������������ 。 在自适应控制中,由于������������ 和������������ 是不知道的,所以控制输入用一种自适应的方式实现这一目 标,即自适应规律根据跟踪误差不断寻找恰当的增益,从而使得 y 渐进趋于������������ 。 3. 自适应规律的选择 现在选择参数������������ 和������������ 的自适应规律。记跟踪误差为 e = y − ������������
谈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浅谈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总结了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思想及结构,结合工程实际概括 了设计时需注意的若干事项,结合现阶段研究趋势提出
关键词:自适应控制;模型参考自适应
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在控制系统设计时,不断地测量受控对象的状态,性能或参 数,从而“认识”或“掌握”系统当前的运行状况,并将系统当前的性能指标与期望的指标 相比较,从而根据比较结果作出决策,来改变控制器的结构、参数或根据自适应的规律来改 变控制作用,以保证系统运行在某种意义下最优或次优的状态。 一般来说, 自适应控制系统在反馈控制的基本控制回路上加上自适应机构构成。 具有三 方面的功能:a.在线辨识;b.决策控制;c.在线修正。自适应控制系统分成三大类:a.简单自 适应控制系统。b.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c.自校正自适应控制系统。通常模型参考自适 应控制系统可由图 1 表示:
参数误差定义为自适应规律提供的控制器参数与理想参数的差,即 ∗ ������������ ������������ − ������������ ������ ������ = = ∗ ������������ ������������ − ������������ 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e=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上式就是参考模型自适应系统最早使用的例子,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飞机自动驾 驶而设计的系统,统称为 MIT 系统。 取李亚普诺夫函数为 V = ������ 2 ������ + ������������ 2 (������) 式中������ ������ = ������������ ������ − ������ ������ ,������ ������ = ������ − ������������ ������������ (������),经过求导整理计算后,得到自适应率为 ������������ t = B������ ������ ������������ (������)
Lyapunov 稳定性理论设计法可以很好的弥补局部参数最优设计 MARC 带来不稳定等一 系列问题,设计自适应律不仅要考虑了适用性,系统稳定性也得到了专门解决,进而设计出 稳定性条件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律, 此方法可以很好的保证系统的全局渐进稳定性, 同 时保证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3. 基于 Popov 超稳定性理论设计方法 : 用 Lyapunov 第二方法构建和设计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需要考虑的是其 Lyapunov 构造函数,函数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的特点,这样在选择时可选范围进一步扩大,相反 就制约了自适应控制的分类,超过了可应用范围和种类,所以当函数难于选择时,可以采取 此类方法。
图 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它由四部分组成: 带有未知参数的被控对象、 参考模型 (它描述控制系统的期望的输出) 、 带有可校正参数的反馈控制律和校正参数的自适应机制。 尽管参数未知,但假设被控对象的结构已知。对于线性系统,这意味着系统的极点数和 零点数是已知的,但它们的位置是未知的。对于非线性系统,这意味着动态方程的结构是知 道的,但某些参数未知。 参考模型用来指明自适应系统对外部指令的理想响应。 直观地说, 参考模型提供理想的 系统响应,而自适应机制在校正参数时,试图使系统响应尽量与理想响应接近。参考模型的 选择是自适应控制设计的一部分,它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方面,它应当能反映控制在任务 中的指定的性能,如上升时间、调节时间、超调或频域特性等;另一方面,这种理想形态应 当是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达到的, 即当给定对象模型结构后, 对参考模型的结构有一些特有 的限制(如阶数和相对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