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指标研究
经济增加值的深度解析
经济增加值的深度解析【摘要】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提出建立健康的央企收入分配秩序。
早在2009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就明确将经济增加值作为我国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2014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再一次明确要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来加强中央企业价值管理。
经济增加值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
文章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从业绩计量指标和管理哲学两个视角深度解析经济增加值,探讨经济增加值在评估企业绩效和提高企业治理效率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目标;经济增加值;业绩计量指标;管理哲学一、引言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以建立健康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国务院国资委在其所监管的所有央企中施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以引导企业进一步做强主业,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又印发《关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加强中央企业价值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进一步深化经济增加值考核,以资本管理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价值管理水平。
该意见提出,要完善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经济增加值作为主要业绩计量指标,逐步提高其在业绩考核中的权重。
同时建立一套经济增加值诊断体系和监控体系,将经济增加值及其改善值作为央企负责人业绩薪酬核定的重要指标,按照薪酬考核办法确定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薪酬。
从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到价值管理理念,经济增加值的角色实现了一个从业绩计量指标到管理哲学理念的飞跃。
二、文献回顾众所周知,企业目标是通过提高企业价值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所有业务都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
间隔增长率 判断题型
间隔增长率判断题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间隔增长率是一个经济学和统计学领域中常用的概念,用来衡量某一变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速度。
通过计算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数值,可以得出该变量的间隔增长率,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间隔增长率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公司的业绩如何随时间而变化,以及经济指标的发展趋势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常见的间隔增长率包括平均增长率和复合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是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某一变量的平均增长速度。
公式为(终值-初值)/初值/时间间隔。
而复合增长率则是指一个变量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增长率之和。
复合增长率可以更好地反映变量的整体变化趋势。
通过计算间隔增长率,我们可以判断一个变量是在逐渐增长还是在逐渐下降,这对我们了解数据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做出决策时,我们可以根据间隔增长率的情况来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规划我们的行动计划。
间隔增长率的判断题型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检验对间隔增长率的理解程度的有效方式。
通过这种题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间隔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应用场景以及判断依据,从而提高我们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在完成间隔增长率的判断题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理解间隔增长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要对题目中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间隔增长率并进行比较。
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变量的变化趋势,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完成间隔增长率的判断题型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实际问题。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间隔增长率进行数据分析,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第二篇示例:间隔增长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某种指标或变量以一定时间间隔逐渐增长的速率。
在统计学和经济学中,间隔增长率常常被用来衡量某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增长幅度,以便进行更精确的分析和预测。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关于间隔增长率的判断题型。
经济发展的政策评估与调整如何衡量政策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经济发展的政策评估与调整如何衡量政策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的评估与调整成为确保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政策评估不仅可以帮助政府了解政策的效果,还可以为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的政策评估与调整方式,并介绍如何衡量政策效果以及进行必要的调整。
一、政策评估方式(1)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是一种基于专家判断和经验的评估方式。
通过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形成定性评估结果。
这种方式可以对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考量。
(2)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一种基于数据和统计分析的评估方式。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指标数据,对政策的效果进行量化分析。
这种方式可以给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客观和科学的评估结果,有利于准确了解政策的效果。
二、衡量政策效果的指标(1)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发展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评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率的提高意味着政策的有效性,反之亦然。
(2)就业率就业率是衡量政策对就业情况影响的指标。
政策对就业的积极效果表现在增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和提高劳动参与率等方面。
通过比较就业率的变化,可以评估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3)收入分配情况收入分配情况是反映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公正性的指标之一。
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体现在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减少收入差距等方面。
通过分析收入分配的改变,可以评估政策对社会公平的贡献程度。
三、必要的政策调整政策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政府进行政策调整至关重要。
在评估政策效果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评估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偏差和误导。
根据评估结果,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调整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效果。
政策调整的方式可以分为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
主动调整是政府根据评估结果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政策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
被动调整是政府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被迫对政策进行调整。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本文构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基于此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经济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明确了研究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后,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数字经济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本文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化治理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反映中国数字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
在测度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指数进行了计算。
在空间分异特征的研究中,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其演变规律,分析了影响数字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数字经济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发展现象,以及各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和短板。
这对于政府制定针对性的数字经济政策、优化数字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学术界和企业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
因此,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数字经济指数的测度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探索。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数字经济的概念和内涵,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尝试构建数字经济指数来量化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
这些指数通常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发展等多个维度,通过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测度。
基于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
00 3 4 14
00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09 8
O01 5 6 1 5 0 0 4 71 1 8 001 3 6 8 5 00 9 9 1 5
3 55 1 6 9 3
— 8 7 523 6 3
— 8 ’ 133 3 3 125 8 8 8 8 097 g 5 0 9 363 2 6 2 3
技 术 进 步 内 生 化 , 论 证 了 由 知 识 积 累 和 人 力 资本 积 累 引 起 的 内 进 步经 济增长模 型中, 以全要素 生产率为被解释变 量,人 力资
生技术进 步是 经济增长 的源泉和 决定因素 。王德 劲在 《 要素投 本 ( 教育) 、进 口对投 资的 比率 、R D 出以及通 货膨胀为解释变 &支 入 、技术进步 与经济增长 》一文中利用 内生技术 进步理论 ,运 量 。 用误差校正模 型,估计 了中国1 5  ̄1 9 年 内生技术进步经济 92 9 8
入 不 同 , 经 济 发 展 的 区 域 差 异 较 大 , 且 2 0  ̄ 2 0 年 我 国 经 济 推 动经济持续 增长 。为保证 我国经济 实现平稳增 长 ,必须 促进 02 07 发 展 较 快 , 故 本 文 选 用 个 体 时 刻 定 效 应 模 型 是 较 合 适 的 。 估 丰 要 依 赖 技 术 进 步 的集 约 型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的 形 成 。 政 府 的 资 金
平均 年数: 墨 教育
其 中赋予的年数 为:文盲 或半文盲0 ,小学毕业6 ,初 年 年
年 2 6 资本对经 济增 长有较大 的作用 ,经济增长应从依靠 体力劳动 向 中 毕业 9 , 高 中 毕业 1年 ,大 专 及 以上 1年 。
智力劳动转变 。在 国内,许 多学者借用新增长理 论模 型 ,核算
经济增长质量的软投入贡献率与TFP增长率的测度(统计与决策)
经济增长质量的软投入贡献率与TFP增长率的测度周彩云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伴随而来的,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判断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成为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热衷的问题。
本文就是从众多的成果中选取了其中两个即软投入贡献率和TFP增长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两者的不同和联系,并用它们分别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虽然各有优缺点,但是在经济分析中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关键字:软投入贡献率;TFP增长率;资本利用率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quality problem of economic growth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ttendant, what way we should take to judg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has become the hot problem of many scholars’research. From so many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just chose two of them---soft input contribution rate and TFP growth rate and did a comparative study, we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used them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e found that both of them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ut they can play a complementary role in the economic analysis.Key words: soft input contribution rate; TFP growth rate; capital utilization经济增长作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和政治目标,一直受到极大的重视。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与实践研究的重要 内容 本文在分析了经济增长质量 的特征 和掏造经济增 长质量 统计指标体 系的原则的基础上 ,从 四 个方面设计 了评价经济增 长质 量的指标体系 ,并提 出了指标 的计算方法 。 [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评 价指标体 系;研究 [ 中囤分 类号]F 6 . 0 12 [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 号]10-1220 )20 1—4 0 1 6(02 0-150 9
研究 问题 。
展的关键 , 协调的经济关系不仅标志着经济运行状 况处 于 良好状 态 ,而且也 是 未来经 济持续快 速增 长 的前提;持续性是指经济 系统在一段时期 内沿着某 个 良好 的上行通 道运行 ,它是 经济增长 状态 良好 的一种客观表现 ,也是经济实现腾飞的前奏。 3 .增长结果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显著提高。 经济增长的根本 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高经济系统的
知识 创新 有着 密不可 分的关 系 。
2 .增长过程是稳定 、协调和持续的。稳定性
是 指 经济运行过 程 的平稳 性 ,它 构成 了经济健 康发 构造 经 济增长 质量评价 指标 体 系应 遵循 以下原
则:
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的相对稳定 ,经济发展的 良好 秩序必然会 遭 到破坏 ;协 调性是 就经济运 行 过
程 中宏 观与微 观之 问 、三 次 产业之 间 、国民经济行 业 之 间 、地 区之 间的 比例 关 系而言 的 ,它是经 济 发
1 、理 论与 实践 相 结 合 。评价 指 标 虽 然 是研 究
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 , 但它却是从确定现象 的性质开始的。作为反 映经济增长质量 的评价指 标,其内涵必须要符合经济增长理论 的基本要求 。 另一方 面 ,评价 指标 的具 体 数值要 通过实 际工作来 取得 ,评价 指标 的 内涵 也会 在实践 中不断 丰富 和发 展,因此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考虑经济增长 过 程 中可 能发 生的各种 新情 况新 问题 。把 理论分 析 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人地
如何评估经济发展政策的效果指标和方法论
如何评估经济发展政策的效果指标和方法论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和稳定至关重要。
评估政策的效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政策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为进一步的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本文将介绍评估经济发展政策的效果指标和方法论,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政策评估和决策制定。
一、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评估经济发展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
通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通过比较年度或季度的GDP数据,我们可以快速了解经济增长是否健康、稳定,并进行政策的评估。
二、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是评估经济发展政策的另两个关键指标。
就业率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可以反映就业市场的活跃度和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中参与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可以衡量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
通过比较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政策对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三、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水平年度变动的百分比,可以反映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性和价格水平的变化。
物价水平则是指一定时间内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
通过监测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水平的波动,我们可以评估货币政策和价格调控政策的效果,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四、财政状况和贸易差额财政状况和贸易差额也是评估经济发展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财政状况可以通过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债务水平等指标来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政府财政健康度和可持续性。
贸易差额则是指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中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差额,通过比较贸易差额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政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五、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除了经济指标,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也是评估经济发展政策效果的重要考量因素。
经济增长方式与创新型企业的关系及测度研究
收稿 日期 :2O O 6—1 0 1- 1
技 未涟步墨 生业宴现 生产方 式 转变 的攘 心
济特 征,从资源驱 动 向创 新驱 动的任务 还很 艰 巨、潜 力也
的不 同阶段及不 同特点 ,可采取不 同 的技术进 步途径 自主 创新 。这 是科技 进步 的重 要方 式 ,是实 现持续 竞争 优势 的 重要途 径 ,也是实 现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的关键方 式。因此 , 企业 自主创新与实现经 济增长方式转 变可 以用 图 1 表示 。 来 在企业开展 自主创 新方式中 ,主要依 靠创新促进 经济发展 , 自主创新能力 比较高 的创 新型 企业在 企业 群体 的创 新 中又 尤为重要 ,是企业开展 自主创新 的核心队伍。
基金项 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 目 ( 0 530 0 0 4 201 620 ) 8
维普资讯
曾祥效 :经济增 长方式与创新型企业 的关系及测度研究 投入的要素如何 组合 与配置 ,直接关 系到 产 出的数量 与质 量 。根据这一理解 ,经 济增 长类 型的划 分 ,主要依 据 经济 增长 的各 要素 或因 素 ( 资本 、土地 、人 力 、资源 、科 学技 术、产业结构 、对外贸易 、经 济 开放 度等 ) 的贡献 大小及 其配置。这些要 素 的变化 ,反 映出一个 国家 或地 区在一 定 时期和发展阶段所达 到经济 总量和经济规模 的途径与方 法。 因此 ,经济增长方 式 ,就是 生产要 素 的投入 与组合 、使 用 与配置 ,并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 经济增长 与产 出 ,首 先依 赖 于生 产 要 素投 入 的增 加 。 生产要 素一 般 包括 :资本 、土 地 (自然 资 源 ) 、劳动 与技 术 ,任何生产过程都离不开 这几个要 素。同时 ,重 要的是 , 国或地区经 济产 出的结果 ,往 往取决 于这 些要 素之 间的
市场规模报告:了解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的指标
市场规模报告:了解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的指标市场规模是指某个特定行业或市场中的总销售额、总资产或总产量等量化指标。
了解市场规模的大小和增长潜力是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的定义、测算方法和数据来源入手,以及市场规模与企业竞争力、风险投资决策、市场趋势分析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市场规模的定义及测算方法市场规模的定义通常涵盖市场销售额、产量、资产等多个维度。
其中,销售额是最常用且最直观的衡量标准。
测算市场规模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市场调研、样本调查、统计数据及商业数据库等。
市场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企业销售额等数据,样本调查则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来推算整个市场的规模。
统计数据和商业数据库则可以提供宏观经济数据和行业信息,为市场规模的测算和预测提供参考。
二、市场规模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市场规模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庞大的市场规模意味着潜在的客户群体更加庞大,市场份额分布更加均匀。
企业在大市场中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客户和销售额,并能更好地保持自身竞争力。
同时,大市场也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相应增大。
因此,企业要在大市场中谋求发展,需要根据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并加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三、市场规模与风险投资决策的关系市场规模是影响风险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风险投资机构通常倾向于投资在潜力庞大的市场中的企业,因为这些市场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和机遇。
市场规模的数据可以帮助风险投资机构评估市场的增长潜力,判断企业未来的收益水平和投资回报率。
同时,市场规模的数据还可以帮助风险投资机构评估行业竞争状况,了解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发展趋势等重要信息。
四、市场规模与市场趋势分析的关系了解市场规模对于进行市场趋势分析至关重要。
市场规模的数据可以作为分析市场趋势的基础数据,通过对市场规模的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市场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t i a tc e ma e e p s u y o h y h s r il k s a d e t d n t e s mb lo h n e n e o o c g o h p t e n a d t e p i cp e o o fc a g s i c n mi r wt a t r n h rn il f
0 LnR - - U
经 济增 长 , 旨在增 加更 多 的物质 财 富借 以增 强
综合 国力 , 强 经济实 力 和提高 人民 的生活 水准 。 加 新
古 典 增 长 理 论 、 新 ” 长理 论 、 构 主 义发 展 理 论 及 “ 增 结
其 中 , 及 厶 分 别 为 资本 及 劳 动 的产 出, 口 K , 为 弹 陛 ; 第 一 产 业 的 产 值 占 国 内 生 产 总值 的 比 U 为 重 , 很 好 地 反 映 了产 业 结 构 的 变 动 情 况 , 可 以将 它 也 它 定 义 为 结 构 转 换 系 数 ; , 分 别 代 表 f 的 人 H 兄 时 力资本 数及 R &D 资 本 数 ; 为 一 个 随 时 间 变 化 的 外 生 项 , 明 那 些 在 模 型 中 没 有 体 现 但 却 对 产 出 起 影 表
制 度 变 迁 理 论 ,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源 泉 及 内 生 机 制 进 都 行 了 分 析 。 响 经 济 增 长 的 主 要 因 素 有 以下 几 种 : 影 第
一
、
制度 因 素 : 当的激 励 机制 , 适 完善 的 市场 竞 争 体
系 及 合 理 的 制 度 安 排 所 激 发 的 经 济 效 率 ; 二 、 构 第 结 因 素 : 部 门 间 边 际 生 产 率 差 异 所 引 导 的 以 及 需 求 由 结 构 变 动 所 引 发 的 资 源 再 配 置 效 应 ; 三 、 给 因 第 供 素 : 括 劳 动 力 的增 加 , 形 资 产 存 量 的 增 加 ; 资 包 有 投 于 正 规 教 育 及 非 正 规 教 育 所 形 成 的 人 力 资 本 存 量 的 增 加 , 资 于 研 究与 开 发所 形 成 的 R 投 ( 究 与 发 研 展 ) 本 的增加 及规模 收益 递增等 等 。 资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狭义指GDP增长方式,即把GDP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目标与指标的增长方式;广义指社会财富的增加(包括量的增加与质的提高)方式,即价值(包括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与不能用货币来计算的社会财富,既包括社会财富的量,也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全要素生产率(索罗余值):是指全部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但通常分析时都略去土地不计) 的投入量都不变时而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
功能收入分配:就是以生产要素为主体的分配,即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或做出的贡献大小来分配生产成果。
功能收入分配反映了应以要素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其报酬或要素价格水平高低的基本要求,而合理的要素价格是生产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条件之一。
剩余劳动力:是就业受年龄、性别、家庭状况和其他因素制约的劳动年龄人口,他们的就业选择范围相对有限。
技术进步:狭义上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面的革新和改进。
具体表现为对旧设备的改造和采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采用新工艺使用新的原材料和能源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等。
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
大推动理论:是均衡发展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它是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
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人口过渡论:也译作人口转变论是指是一种根据西欧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历史资料,这人口发展过程作出阶段性划分和经验性说明的理论。
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即指劳动力供给曲线在既定工资水平下具有无限弹性。
系统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五个维度
系统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五个维度摘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单纯追求gdp或某些经济指标,漠视对发展质量的系统考查,是造成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各级经济决策者要真正立足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生态、制度、社会和心理五个维度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系统考查。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考查;指标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04-03中共十八大报告对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
其中,“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1],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
而单纯追求gdp或某些经济指标,漠视对发展质量的系统考查,则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要真正立足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生态、制度、社会和心理五个维度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系统考查。
一、经济维度:发展健康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
梁亚民认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四大方面的21项指标所组成。
一是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情况的指标,包括投入增长率、产出增长率和生产率增长指数等3项指标;二是反映经济增长过程健康状况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波动系数、通货膨胀程度、劳动就业弹性系数、三次产业构成比、产业协调度、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率等6项指标;三是反映经济增长产出结果情况的指标,包括人均gdp、新产品产值率、居民消费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比、投资效果系数、能源消耗系数等6项指标;四是反映经济增长潜能增强情况的指标,包括研究与发展(r&d)投入比重、生产能力利用率、专利授权指数、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投入比重、劳动力技术装备程度等6项指标[2]。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其应用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其应用考号:姓名:[内容提要]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作出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
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它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生产函数形式,采用的边际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要素投入对产量(产出)的贡献率、规模收益和其他系列问题。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广泛应用于经济数量分析,运用我国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应用统计学的方法来验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提出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而加快促进技术进步,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来加快我国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经济数量分析经济增长一、生产函数(一)简述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用一个数理模型、图表或图形来表示。
换句话说,就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实际的经济问题时,生产函数不仅是表示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对应,更是一种生产技术的制约。
例如,在考虑成本最小化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技术制约,而这个制约正是由生产函数给出的。
另外,在宏观经济学的增长理论中,在讨论技术进步的时候,生产函数得到了很大的讨论。
(二)常见生产函数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PaulH.Douglas)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被认为是一种很有用的生产函数,因为该函数以其简单的形式具备了经济学家所关心一些性质,它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和应用中都具有一定意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研究
财 经 i 坛 仑
济增 长方式转 变进程 的指标 体系研 究
代戈 资
[ 摘
青海 大 学财 经学 院
要 ] 目前 ,评 价 经 济增 长 方式 转 变进 程 的指 标 体 系研 究尚 处 于起 步阶段 , 本 文从 经 济增 长方 式转 变的理 论 综 述 开
的内在 因素去把握 即剖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源 泉与机制 ,如
将 很 容 易 受 到 报 酬 递 减 定 律 所 支 配 即 当经 济 发 展 到 一 定 阶段 经 济 结 构 的 优 化 经 济 效 益 科 技 进 步 水 平 资源 配 置 市 场 化
后 总和要素劳动生产率必然下降 经济增长率亦随之下降i知 水 平 以及 可 持 续 发 展 水 平 等 。
分为两个阶段 :传统增长理论和现代 增长理论 。尽 管传统经济增 家 和 地 区 之 间 进 行 比较 是 指标 体 系 简 单 明了 指 标 不 能 太 多 . 四
长理 论 为说 明经 济 的持 续 增 长导 入 了外 生 的 技 术进 步 和 人 口增 长 换 算 不 能 太 复 杂 。 率 但 外 生 的 技 术进 步 率 和 人 口增 长 率 并 没有 能 够 从 理 论 上 说 明 持 续经 济 增 长 的 问题 。现 代 增 长 理论 是基 于 传 统 经 济 增 长 模 型 发 松 了 传统 增 长 理 论 的假 设 并 把 相 关 的 变量 内 生化 。
增 长方 式 转 变 ,我们 从 以 下两 个 层 面来 把 握 :首 先 对 于 经 济增 低及 其 变化 趋 势 可 以综 合 体 现 经 济增 长 方 式 所 处 的 阶段 . 变 转
经 济 增 长 模式 可 以分 为 两 种 :一 种 是 要 素投 入 增长 模 式 另一 种 长 方式 把 握 ,即对 国 民经 济 整 体 经济 效 益 的把 握 经 济 效 益 的高 是知 识 投 入 增 长模 式 。 素 投 入 增 长模 式 主 要 以劳 动 力 、 器 , 要 机 模 式 是 以实 物 资 源 为 主 ,但 却 没 有 提 升 生 产 要 素 的使 用 效 率 能 源 及其 他 物 质 生 产 要 素 的投 入 推 动 经济 增长 。这 种 经 济 增 长 的程 度 以及 经 济 增 长 质 量 的 高 低 。其 次 从 经 济 增 长 方 式转 变
五大金融指标体系-定义说明解析
五大金融指标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金融指标是金融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衡量和评估经济的状况以及预测未来的趋势。
五大金融指标体系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框架,用于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的因素,并提供一个全面的金融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这篇文章旨在介绍五大金融指标体系,探讨它在金融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每一个指标的详细解释和案例分析,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指标来分析和预测金融市场的走势。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其中概述了本文的目的和结构,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正文,将详细介绍五大金融指标体系。
每一个指标都将依次进行分析和阐述,包括其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案例。
读者通过学习这些指标,将能够全面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从而进行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第三部分是结论,总结了本文所介绍的五大金融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和应用。
同时,文章还展望了未来金融领域中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对于读者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掌握五大金融指标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金融分析和决策中。
无论是从事金融投资还是从事金融研究,对于这些指标的理解都是至关重要的。
期望本文对读者在金融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可以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五大金融指标体系的概述,以及每个指标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并探讨五大金融指标体系对金融领域的意义和应用,同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整篇文章的结构将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理解五大金融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五大金融指标体系,并探讨其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每个指标的解释和分析,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趋势,并为投资和决策提供依据。
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刘 建 明D ( 9 6 主要研 究对 外贸 易可持 续 发展 3 19 )
的评价 指标 体 系 , 他认 为应 该考 虑外 贸总量 规模 、 外 贸经 济效益 、 贸技 术 效 益 、 贸 生 态效 益 、 贸资 外 外 外
源效益 等六 个 因素来 对外 贸是 否可持 续发 展进 行评
一
价 。李 明生 、 天 祥L (0 5 对 区域外 贸可 持 续 发 何 2 20) ] 展 从 贸易规 模 、 贸易 结构 、 贸易 效益 、 产业结 构 、 经济
效益、 生态 效益 、 源效益 七个 方面来 构建 评价 指标 资
体 系 , 以湖 南 省 为 例 运 用 熵 值 法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 并
转 变 的任 务仍 然 十 分艰 巨。
关 键 词 : 贸增 长 方 式 ; 变 ; 价 体 系 ; 外 转 评 实证 研 究 中 图分 类 号 :7 3 7 7 F 5/ 5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0 3 (0 10 —2 —6 17 —5 9 2 1 )50 60
国 内对外 贸增 长 方 式及 其 转 变早 有 研 究 , 规 但 范研究 较 多 , 证 研 究 较 少 。一些 学 者 对 我 国外 贸 实 发展评 价 的一些 指 标 体 系研 究 , 为本 文 研 究 奠定 了
基础。
展 目标 的 经济 效益 、 态效 益 、 会 效 益 出 发 , 生 社 建立 了对 外 贸易可 持续 发展 的评 价指 标 体 系 , 包 含 2 共 3
并 确定 评价 方法 、 立综 合评 价模 型 , 建 为实证 研究 奠
定 基础 。
权 求 和法 来计算 出综合 评价 值 。
政治经济学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中国主要指标居世界位次
指 标
1978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总收入
10 175 (188)
11 178 (200)
6 141 (207)
2 121 (215)
2 114 (214)
2 112 (214)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意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条件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提升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
提出的根本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内涵与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一)国内 (二)国际
维度一
我国30年来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 GDP比1978年增长了14倍 GDP 年均增长9.8,增速超 过发达国家 外汇储备2006年突破1万亿 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2010年,中国GDP现价总 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1. 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2.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 的企业经营机制 3.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4. 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
5. 加强国家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宏观调控
思 考
1.
从量化角度如何判断经济增长方式 的类型
2.
2003年春天, 胡锦涛总
书记在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 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 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 够协调,必须更好的坚持协调
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的发展观。
2、正式提出:
2003年10月,党的十
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 这是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 形式(党的文件中)第一 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和内涵。
7 国民经济指标和经济形势分析方法
国民经济指标和经济形势分析方法李德水一、关于主要指标国民经济指标非常多,仅《中国统计年鉴》中发布的统计指标就有数千个。
就宏观经济指标来说,至今国际上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宏观调控指标体系。
经过长期探索,并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这里重点报告一下这四大指标。
(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是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
所以,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考察经济增长的最常用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
GDP 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是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作出的概括性衡量,具有国际可比性,是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作国际比较。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把GDP称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一是生产法,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来表示,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二是收入法,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含规费)、企业利润和折旧的总和来核算;三是支出法,用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净出口几项的总和来核算。
实际上,任何国家的核算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但只要按照科学的态度去做,核算出的GDP及其增长率是可以基本反映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趋势的。
GDP是考察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万能的。
一是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二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三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四是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五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
农村居民消费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的VAR模型研究
化 协整 向量 , 以得 到如下 的协 整关 系 ( 化 的协整 方程 ) 可 正规 :
e m =LNGDP一4 5 P一217 TP c 0.6S .8 一0.0 1 EC+2 0 4.4
在具体设定 V R模 型之前 , A 需要确定 V R模 型的滞后阶 A
两种 检 验方 法 :
为验证序列 em。 c 的平稳性 , 对其进行 A F单位根检验 , D 见 明显小于 5 %显著水平 的临界 值 一 . 0 1。 2 6 4 1 因此 , 9 残差 序列平
数( a nevlfr n oeo s。 LgIt a o E dgnu )在选择 滞后 阶数时 , r s 可以采用 表 2 。根据表 2的结果可知 ,变量 em A F检验值 一 .82 9 e D 47 0 5
滞后 阶数 ( g ne a r n oe os a I r s E L t vlf dgn u)的设 定 ,是建立 稳 , o 协整关系正确 , 时间序列 L G P S 、P、C之间具 有长期 N D 、PT E
价值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家庭及成员的消费 , 使农家在 目的 。 生活中非常注重“ 子女需求 ”强调农家成员联合应对未来消费 ,
需求 , 将收入的 6 %一 0 0 7 %%存入银行 , 增加家庭对储蓄量的感
( ) 二 变量及 数 据 来 源
本文所选 变量 为 :、 民消费结构 ( C , 、 1农 E )2 第二产业 比重
经济体系的关键 。 农业人口是陕西人 口群体中最大的群体 , 而农 价因素 , 但不影响分析 目的) 。
村居民( r 2下简称农 民) 消费额仅 占总消费的 2 . %, 于 2% 33 属 8 5 3产业结构指标 : 、 产业结构作为 中间变量通常用三大产业 以下的较低水平( 发达地 区一般在 6 —0 0 7 %之 间 )农村 消费低 的比重表示 , 。 为避免模型产生多重共线性 , 只选取第二产业 比重 迷的形成和趋势累增与农村传统的特定性消 费纽 带方式在农 ( )第三产业 比重㈣ 作 为产业结 构的代表 变量 。 于表示 产 s 、 P 用 村特定环境中不断发扬 、 传承和教导有关 , 这种消费纽带方式 的 业结构 的指标 , 由于是 比重 , 未剔 除物价 因素 , 同样不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内涵经济增长的衡量和常见指标讨论
由( 1 ) 式可以看到, 产出由成本转移和附加值创造两部分组成 , 所以经济增长也就由外延经济 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共同构成。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和衡量, 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识别 出一段时期内哪一种增长方式是主流 , 即是( W + I ) 的增长更快, 还是 A 的增长更快。 当内涵经济 增长为主时, 即 A 增长更快时, 总量上有: ΔA Δ( W + I) > A W +I ( 5) 65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 胡锦涛 ,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新华社 2007 年 10 月 24 日。 , “资本” 究竟以什么形态存在又如何计量, 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比较经典的讨论是 20 世纪 ③ 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中 50 —60 年代的 “两个剑桥之争 ” 。本文所说的 “资本” 是流量的形态, 即除去支付工资以外, 用于购买原材料、 半成品或通 机器折旧等转移到产品中的资本 。 过租金、
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
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
要] 本文从来源角度区分了外延式经济增长和内涵式经济增长, 在对现有常用统计指标评
述和扬弃的基础上, 使用劳动收入动态分析的方法, 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指标, 即人均收入 / 人均 1978 — 2007 产出比例指标, 并使用该指标对 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进行了探索性的应用研究 。 [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内涵经济增长 统计指标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FUDAN JOURNAL ( Social Sciences)
2010 年第 4 期 No. 4 2010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研究
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指标研究
姜波克
( 复旦大学 [ 摘
刘沁清
为了找出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指标 , 有必要先研究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的来源 , , 并给出它们的定义 再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找到它们的直接对应变量 。 1. 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的来源 经济增长需要通过产品( 和服务 ) 数量的增加来实现。 产品的生产需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生
③ 产要素, 而这些投入要素的成本也要反映在最终产品的价值中 。 但是, 劳动力和资本的成本并不 会凭空地、 平行地转移到最终产品中, 这种转移需要通过劳动者具体的劳动来实现。 在劳动过程
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 第二步的战略目 , 。 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在深入考察了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现实问题并总结了世界各 国的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 并在党 的十七大上将它写进了党章。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对发展内涵、 发展要义、 发展本质 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也是我国当前和未来进行经济、 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即从以往长期依靠要素投入数量增加 逐步向依靠要素利用效率提高的内涵式经济增长转变 , 做到“速度和结构质量 的外延式经济增长,
其中 Δ 表示本期与上期的差分。具体应用 ( 5 ) 式时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 首先, 由于劳动要 , , , ( 素投入的增加既包括单位劳动成本的增加 也包括劳动者数量投入的增加 所以 根据 2 ) 式可知, 内涵经济增长快于外延经济增长时应当有附加值 A 的增长快于劳动人数 L 的增长, 当此条件成立 就会出现人均附加值 a 的上升, 即: 时, ΔA ΔL > ( 6) A L Δa Δ ( w + i ) ( 5 ) 式又等价于: > ( 7) 从人均角度看, a w +i 当外延经济增长为主时, 判断不等式的方向与( 5 ) 式到( 7 ) 式正好相反。 观察 ( 5 ) 式到 ( 7 ) 式, 我们可以发现, 要判断不等式成立与否, 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附加值 A 的衡量指标。 然而, 在现有的 与生产要素的投入相比, 难以直接从产出中独立识别出来, 所以我们寻找的指标应当 统计实践中, 并由它间接地推断两类经济增长的相对速度 。 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 在寻找相应指标时, 为了达到客观、 准确和实用性, 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 指标本身应 即这些指标无需经过研究者主观估计 , 而是能在现有的权威统计手册上找到, 或根据 具有客观性, 权威统计手册提供的数据经简单计算后就能得到 ; 第二, 指标反映的内容应在最终归属上具有准确 , ( ) 性 即应当统计本国 本国企业 创造并实际获得的附加值, 而排除那些并未最终归属于本国, 也没 指标应具有简明性, 以确保指标在现实中适用。 有真正为本国带来内涵经济增长的附加值 ; 第三, 根据上述原则, 我们首先对现在常用的关于效益和附加值的统计指标进行一些评述 。 1 . 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的评述 理论上, 最能 够 反 映 要 素 使 用 效 率 的 指 标 或 许 是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 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 = AL α K β 中的系数 A。在等量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情况下, 全要 , 。 , 。 素生产率越高 产出水平就越高 但是 全要素生产率不是一个可以直接得到的指标 纵观国内外 TFP 只能依赖研究者的主观估计。 而 TFP 现有的权威统计手册, 几乎都没有 TFP 的数据。 目前, 的估计取决于很多参数的主观假定 , 它的计算需要估计资本的产出弹性 、 劳动的产出弹性和生产中 所使用的资本数量, 有时还需要假设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 这就可能导致不同学者利用相同时 目前还不宜也无法用 TFP 作为衡量经济效率变动和内 期的数据推算得到的 TFP 差异很大。显然, 涵经济增长的客观指标。 2.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评述 一般统计手册上能够直接获得的人均产出 Y / L 被广泛用作劳动生产效率的代表, 称为全员劳 动生产率。但是, 观察( 1 ) 式就能够发现, 人均产出的增长, 既可以来源于 I 的增长, 也可以来源于 A 的增长, 但只有附加值 A 的增长才真正代表劳动生产效益的提高。 因此,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 Y / L 无法区别人均产出增加的具体来源 , 进而也就无法根据该指标来判断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外延 式为主, 还是以内涵式为主。另外, 当存在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情况下, 相当一部分附加值会以分 红的形式流往国外, 而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并未对附加值的分配和最终归属有所反映 , 从而无法准 — —本国居民福利水平的增长。 确反映附加值增长的最终落脚点 — 3 . 利润率指标评述 另一个常用来代表效益的指标是成本费用利润率 , 即利润 / 成本费用; 与这个指标相类似的还 有产出利润率, 即利润 / 产出。利润率越大, 表示利润占成本或产出的比重越高 , 它能从一定程度上 反映附加值对产出的贡献, 但是还没有涵盖所有附加值。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 AI ① 成本费用利润率 = W +I ( 8)
①Leabharlann 此处的成本费用并未考虑劳动者获得的附加值分配( 即 A L ) , 因为这部分附加值在统计中往往并不归属于当期, 而是形成 下期的劳动成本 。
66
产出利润率 =
AI W + I + AL + AI
( 9)
从上述两个公式中可以看到, 它们都没有把附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A L 列入分子之中, 这就会 产生对附加值的低估。特别是当劳动者贡献较大从而在分配中占比较高 ( A L 较大) 时, 使用利润率 作为效益的指标, 会发生附加值的严重低估。另外一种与此相反的情况是: 当外资很多且参与分红 留在本国的附加值就会减少。假定外资汇出的红利为 A I, 那么留在国内的 后又将红利汇往国外, f, 利润总额就是 A I, 显然有 A I, 用利润率指标来衡量内涵经济增长又会产生 d = A I - A I, f, d < A I 。 所以 , 利润率也不是反映内涵经济增长的合适指标 。 高估。因此, 4 . 投入产出比指标评述 投入产出比也是一个经常被用来衡量效益的指标 , 它的定义为: Y 投入产出比 = W +I 投入产出比可以进行简单的变形 : 投入产出比 = W +I +A A = 1 + W +I W +I ( 11 ) ( 10 )
64
产品中, 还会使最终产品的价值超过投入要素的成本而产生一个附加值 。 生产活动所包含的“成 ” “新价值创造” 本转移 和 这两项内容, 在数值上正好对应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通过成本 转移实现的经济增长为外延式经济增长 , 外延式增长的来源是原有生产要素的消耗和转移 ; 通过创 内涵式增长的来源是劳动者在生产过 造性劳动从而实现价值增加的经济增长为内涵式经济增长 , 程中有效运用知识和技能, 并以物质生产资料为载体而进行的创造 。 2. 产品价值构成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定义 我们已经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根据来源对外延式经济增长和内涵式经济增长做出了定义 , 而 对它们的定量研究则需要借用产品的价值构成进行分析 。产品的价值构成如下所示: Y = W +I +A ( 1) ( 1 ) 式和前面进行的定性分析相类似, 既反映了物质角度的生产, 又反映了产品价值的形成。 Y 为产出, W 为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投入成本 , I 为产品中所包含的资本投入成本 , A则 在( 1 ) 式中, , 是产品价值中扣除了劳动投入成本和资本投入成本后的余额 , 可以称作“附加值 ” 它来自于劳动 、 , 。 者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知识 技能 并依托物质生产资料所进行的创造 在附加值产生的过程中, 现 有知识和技能及其有效运用是第一位的 , 物质生产资料是第二位的。 在( 1 ) 式中引入全体劳动者人数 L 这一变量后, 可以将 ( 1 ) 式人均化, 将人均产出 y 写成人均 单位工资 w ( 即单个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工资 ) 、 人均资本成本 i 和人均附加值 a 之和的形 如式( 2 ) 所示: 式, y = 其中 w = W I A 、 i= 、 a= 。 L L L Y W I A = + + = w +i +a L L L L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