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八十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中的国内因素

合集下载

浅析八十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中的国内因素

浅析八十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中的国内因素

浅析八十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中的国内因素作者:刘雅文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6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的内容和特点的总结,试图从影响本次外交转型的国内因素角度出发对这次重大的外交转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外交转型中国外交 80年代国内因素[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11-02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此次外交战略的调整与以往国家外交战略的调整相比,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此次调整具有全面性、根本性的特点,可以用“外交转型”一词来形容此次调整;二是此次调整国内因素发挥的作用特别大,并且实现了国家对外战略和对内政策的统一。

一、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外交转型根据学者对于外交调整的相关定义,外交转型是指国家对外关系模式发生的变化,具体体现为国家在外交理论、外交政策、外交关系上同时发生的全面性、根本性的调整。

依据上述界定,8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调整可以被判定为是一次外交转型。

这是由80年代初中国外交调整的内容和特点所决定的。

从整体上看,经过此次调整,中国对外关系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从自力更生型转向不结盟多元化型。

从建国初至二十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对外关系可以基本被判定为从自力更生型:建国30年左右以来,中国与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对外交往的程度并不高,仍然处于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沉浸在“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封闭经济中,拒“资本主义文明”于国门之外。

80年代后至今,中国对外关系则进入了不结盟多元化型的阶段:中国不仅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还在政治上明确的表示了不结盟的政治立场,经济实施了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

这是中国处理世界事务的整个方向的调整,是全面性、根本性的。

具体来看,此次中国外交的调整是在外交理论、外交政策、外交关系的全方位变化:1.外交理论。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缘起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缘起

作者: 樊超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00871
出版物刊名: 国际政治研究
页码: 121-13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中国政治与外交;外交战略;邓小平;“一条线”战略
摘要:“一条线”战略的缺陷是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原因。

此战略的实施揭示出苏联的战略困境,增强了中国应对苏联战略压力的信心,使中国具备了战略调整的前提。

“联美反苏”的构想给美国造成了中国有求于人的印象,导致里根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倒退。

为打
破“一条线”战略束缚对美政策的局面,中国在“八一七公报”谈判中结束了“一条线”战略,从而牵动了外交战略的调整。

这次调整的结果是改变了中国对美、对苏和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与美国战略合作的地位相对降低,开启了中苏关系缓和的进程,重新重视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

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

八十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之述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四次重大的转变,50年代实行“一边到”的联苏抗美,60年代推行“两条线”的战略,中国同时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立;70年代中国实行“一条线“的联美抗苏的战略,而到了80年代初期,在苏联并未采取实际措施消除对中国战略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却开始与苏联改善关系,同时有意拉开与美国的军事战略关系,这种重大的对外政策调整,改变了过去“一条线”的战略,实行不结盟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长期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通过结盟、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等手段来制约可能入侵的敌人的外交指导思想为什么会改变呢?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并予以简评.在对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原因分析时,学者一般都是从国内国外因素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国内因素(1)调整是因为“一条线“战略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局势和中国的利益,“一条线”战略具有明显的缺陷。

[1]因为世界上决大数国家都是反对霸权主义的缺陷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过去由于以战略关系划线,曾使中国同一些国家的关系长期处于僵化状态,而且还容易被霸权主义所利用,使其通过打中国牌来增加与对方抗衡的筹码.在变化了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坚持一条线战略,将不利于中国在外交活动中贯彻独立自主的原则,并失去一些必要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损伤中国的外交形象,甚至使国家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2)新时期中国发展经济,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通过对外战略进行调整,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对外战略。

[2]与各国良好的外交关系可以为中国国内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这样一个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加速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3)80年代初期中国对外政策进行的调整是“主观认识提高和可贵按环境形式的逻辑结果”[3],主观认识提高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对结盟这种外交形式的认识有了深化.认为结盟并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选择。

[最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各简况

[最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各简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各简况国际关系复杂多变,二战后,世界就形成了三类国家体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体系;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及新崛起的第三世界体系,随着国际舞台上国际组织不断增多和壮大,新产生的国际组织逐渐取代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趋势。

国际关系的重点也逐渐转变为以经济为主。

八十年代以后,国际关系以此为基础,具体体现如下:一,八十年代美苏争霸的新态势七十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是苏攻美守,到了八十年代,这种情况完全彻底改变,美国对苏联的态度重新强硬起来,此转变是从卡特上台后开始的,其政策可概括为"卡特主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苏联的全球攻势是对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的一个极大的挑战;2、强调地区性安全结构,主张东欧、中东和远东联合起来建立相互协作机制;3、下决心扩充军力,调整核战略,重新取得对苏优势。

卡特之后上台的里根在其政策上体现出与卡特一脉相承的特点,里根对苏政策被称为"新遏制政策",重点如下:1、扩充美国的军事实力,谋求打破与苏联的战略均衡状态;2、组建阻截苏联的战略防线3、以实力为后盾,执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4、开展对苏联的经济攻势;5、与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战。

该政策的最突出体现即"星球大战"计划,它正式名称叫"战略防御计划"原始目的是准备将"战略防御弹道导弹"拦截在到达美国之前,达到消除核威胁的目的。

里根认为:"战略防御计划"需要调动一切盟国的力量。

该计划出台后,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这是美国推行强硬的军事新政策的反映,标志着美国核战略的思想的转变,寻于苏联而言,该计划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诱饵,正是该计划是苏联不惜一切代价与美国展开了核军备竞赛,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里根之后的乔治﹒布什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它是里根战略的继续和发展,它强调谨慎、考验、渐变。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与现代化建设关系浅论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与现代化建设关系浅论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与现代化建设关系浅论" [论文关键词]外交政策调整和平与发展不结盟现代化建设[论文摘要]zo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在判断世界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的基础上,坚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这一外交政策的重要调整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对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中共中央根据国内任务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对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从而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开创了新的外交局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争取世界和平,谋求经济发展,一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劫难后世界各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

但是,由于接踵而来的东西方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展开轮番的扩军备战竞赛,使世界各地弥漫着一股强烈的火药味,甚至几度濒临战争的险境。

战后,欧亚许多国家经过无产阶级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亚非拉许多国家经过民族解放战争宣告独立,到60年代,新兴的民族国家达90多个。

这时真是“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年代。

进入70年代后,这股革命的风暴逐渐过去,新的革命风暴尚未形成。

美苏两国虽然还在进行军备竞赛,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但美苏两方都有毁灭对方的力量,因此,谁都不敢先发动战争。

自50年代起,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国际上的竞争开始从军事武力争夺领土向以高科技产品争夺市场逐渐转变。

各国都非常注重发展本国的经济,提高本国的综合竞争能力。

科学技术和经济因素等综合国力的较量以及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谁也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寄托在发动战争上。

与此同时,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世界大战有可能推迟爆发甚至受到制止。

战后,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第三世界登上了政治舞台,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

80年代以来台湾问题内外环境及政策

80年代以来台湾问题内外环境及政策

80年代以来台湾问题内外环境及政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自20世纪8o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国际上,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加紧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牵制。

在台湾岛内,1g88年1月,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台湾当局领导人。

此后,李登辉逐步背弃一个中国原则,顽固拒绝和谈统一,企图在维持“中华民国”的招牌下把台湾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公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支持、纵容“台独”势力及其活动,使“台独”势力膨胀、“台独思潮蔓延。

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

在1987年底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条件下,两岸人员往来不断扩大,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

1993年4月,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但李登辉于1995年6月赴美进行制造“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

以美日为首的外部势力积极插手台湾问题,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使得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的过程中又面临了外部压力,外部势力与“台独”势力的相互勾结,又成为台湾问题的有一大不稳定因素。

由于美国对台湾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负有历史责任,由于美国迄今仍是对台湾岛内政治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因此,台湾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了两国关系中的最大课题,而且是最具有爆炸性的问题。

针对李登辉的“台独”分裂活动,中国政府和人民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促使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认清“台独”的危险性。

2ooo年5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上台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并在2o02年8月悍然抛出“一边,一国”论,反对和遏制“台独”成为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上世纪80年代为争取和平寻求建立更均衡的对外关系我国开始把什么作为新时期基

上世纪80年代为争取和平寻求建立更均衡的对外关系我国开始把什么作为新时期基

上世纪80年代为争取和平寻求建立更均衡的对外关系我国开始把什么作为新时期基引言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的时期。

为了争取和平,寻求建立更均衡的对外关系,中国开始将经济建设作为新时期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经济建设成为新时期基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1.经济落后和贫困2.外部压力和国内需求经济建设的战略意义1.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增加国家综合实力3.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和平和谐外交经济外交的重要性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保护国家利益和形象3.争取国际支持和合作机会发展经济与建立均衡外交关系的联系1.经济实力作为谈判筹码2.经济合作带来政治信任3.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通过和平外交维护国家利益争取和平解决领土争端1.争取周边国家合作支持2.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3.促进区域稳定和发展建立多边合作机制1.参与国际组织和机构2.推动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3.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1.避免和其他大国发生冲突2.强调互相尊重和平等对话3.加强外交能力建设和人员培养结论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将经济建设作为新时期的基础,通过发展经济实现了和平和谐的外交关系。

通过经济建设,中国增强了综合实力,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通过和平外交,中国争取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建立了多边合作机制,并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这些努力使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全球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王洋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年6 月图书分类号:D601U.D.C.: 32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硕士研究生:王洋导师:黄莺教授申请学位:法学硕士学科、专业:法学、中共党史所在单位: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答辩日期:2006 年 6 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D601U.D.C.: 32 A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of Law TRANSFORMATIONS OF CHINESE DIPLOMATIC STRATEG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IN THE 20TH CENTURYCandidate:Wang YangSupervisor:Huang Ying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LawSpecialty:The History of C.C.P. ApplicationAffiliation:School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Date of Oral Examination:July 2006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20 世纪80 年代初,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中国适时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转变为“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

正是这次外交战略的转变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使中国外交打破了被动局面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本文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对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转变的成因,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中国仍须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

中国仍须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业论中国外交政策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班级:地质10—5班学号:311003000524姓名:毋亚文中国仍须坚持“韬光养晦”外交战略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仍然十分悬殊,中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仍然有许多不利因素,与此同时,中国自身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

因此,中国尚须继续奉行“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关键词:中国;韬光养晦;外交战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重申,中国仍将奉行‚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在国际上坚持不扛旗、不当头。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会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绁续坚持这个方针?答案是肯定的,没有任何理由改变这个方针。

‛【1】一些退休的老干部也强调,中国不会改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执行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中国的崛起道路很长,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刚刚开始。

邓小平留下盼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思想,至少还要管一百年。

‛【2】较之于上述官方和半官方的一致口径,学术界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认识却大相径庭,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学者认为,国际形势已经今非昔比,中国已经强大了。

无须再坚持已经过时的外交战略:另一部分学者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中国仍不够强大,仍需韬光养晦。

学术界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争论,有利于加深对‚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认识。

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执行并完成我国的外交任务。

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

一、关于‚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争论目前学界关于‚韬光养晦‛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韬光养晦‛的含义:‚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韬光养晦‛是战略决策还是权宜之计;中国现在是否还需要坚持‚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3】一言以蔽之,中国现在是否仍然需要坚持‚韬光养晦‛外交战略。

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推进过程

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推进过程

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推进过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迅速推进。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新阶段。

首先,我国对外开放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进入国内。

外商投资的兴起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现代化的进程。

同时,我国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政治领域,我国对外开放极大地拓宽了国际交往的渠道。

中国积极参与了国际组织的建设和合作,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政治联系。

另外,中国还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一系列双边或多边的条约和协议,不断扩大外交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地位。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再者,在文化交流方面,我国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80年代,中国面向世界敞开大门,外国友人纷纷来华访问,中国人民也有了更多接触外部文化的机会。

这种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还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最后,我国对外开放在90年代初实行了更加积极的政策,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这一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更加广泛,开放程度也更高,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走出了一条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

总之,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快速而全面的推进过程,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开放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拓宽了中国的国际交往,也充实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一员,通过对外开放,我们将进一步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的繁荣与进步。

80年代外交政策的调整的内容

80年代外交政策的调整的内容

80年代外交政策的调整的内容80年代的外交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政策性变革的重要一环。

在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了重大的决定,即打开中国的大门,改变中国的长期孤立主义的政策,开展对外合作,开拓外交政策新局面。

由此,80年代外交政策的调整也正式开始。

80年代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改变中国的观念和态度来实现。

首先,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双边外交政策,其中包括对外友好政策、应对安全威胁政策、和平外交政策和改善发展关系政策。

这些立足于中国国内改革开放,注重同外国政府、政党、社会团体等之间的友好交往,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妥协与协调,最终形成了80年代以友好互利为原则、持续开放和参与国际社会合作的外交政策。

此外,80年代还有很多重要的政治事件,为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基础,如中国参加联合国的和平行动,中国参与联合国的安全议程,中国和新兴国家的外交政策,中国支持非洲国家的发展,中国参与亚太合作组织等。

它们象征着中国已经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参与地区和国际的各种活动,加强话语权和影响力。

同时,80年代的外交政策调整还非常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

中国政府推行我们的共同发展指导思想,采取实际行动,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全方位、良性、互利的外交关系,进一步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尊重他们的主权和独立,加强对外交政策的支持。

最后,80年代外交政策调整还注重加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利益的宣传和维护。

中国利用新闻宣传机构,大力发展国际间的新闻交流,宣传中国的政策和观点,在国际上打造中国的形象,改变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和看法,从而在国际上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尊严。

以上,就是80年代外交政策调整的内容。

它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外交基础,为中国的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它的实施也为中国的外交政策拓展了新的领域,为中国开放的大门踏上了坚实的基础,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做好了准备。

中国在80年代与21世纪的经济外交特点

中国在80年代与21世纪的经济外交特点

中国在80年代与21世纪的经济外交特点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的特点也就是中国经济的特色:低质量、低价格、高生产,以薄利多销的营销手段把市场开向世界比较贫穷的国家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外交是面向全世界的,我国的外交不受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

我国不断发展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它们之间的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合作。

而且我国提出并贯彻“一国两制”的新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并为台湾问题在未来的最终解决奠定基础。

在21世纪,在这个经济发展很快地时代,经济因素已经成为维系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经济外交地位明显上升,已经被频繁的应用于各国的外交中,也成为了许多国家政策的重要目标,在我国加入世贸后,中国在维持原有的经济特色观念上逐渐把市场推向发达国家,中国的茶叶、麻、棉、丝等制品在发达国家也及受欢迎。

在电子行业,中国还是以同等质量低价格的优势才稳坐于盈利的宝座之上。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的低廉大大降低了制品的成本。

所以,低价格同样能够获取高利益。

在现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外交已经是外交手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我们必须贯彻“走出去合作”,经济外交战略首要研究的问题就是主权和安全,因此在于别国发展关系的时候,千万不能以丧失主权来完成外交关系。

第四章 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

第四章 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
• 谈判焦点: 第一,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第二,怎样对待拥有葡国国籍的华裔的
国籍问题
返回课程
• 1987年4月,双方总理在北京签署联合声 明
• 199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 政区基本法颁布
•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 主权
返回课程
返回课程
第四章
八十年代以来的 中国外交
返回课程
第一节 时代新主题下的中国外交 大调整
第二节 调整背景下的中美中苏关系 第三节 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
问题的谈判
返回课程
第一节 时代新主题下的中国外交大调整 一、调整的背景 ---- 时代主题的转换 • 毛泽东时代 ---- 战争与革命
“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 邓小平时代 ---- 和平与发展
c,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待条件成熟并尊 重蒋之意见
d,双方不互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 举。
返回课程
3,邓小平对这一思想的总结提炼 • 1979年邓在美国会做演讲:
“重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 的现实与现行制度。”
• 1981年,叶剑英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和 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方针,其中包括 “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 区,享有高度自治”。
返回课程
• 英方要价: a,香港岛和南九龙的主权是英国的; b,主权和治权可以分开考虑; c,香港居民是英国的属土公民,英国 对其有道义上的责任。
• 谈判进程: 1982年9月—1983年6月 1983年7月—1984年9月
程序性问题 实质性问题
返回课程
• 1984年9月26日,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 (关于契约)草签。
返回课程
• 1982年在会见外宾时,邓氏第一次将其 明确概括为“一国两制”,指出,九条 方针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不只是台湾,还有香港问题大体也是这 九条。

简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

简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

简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中国外交战略是一个持续演变的领域,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和安全环境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简要概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并提供对关键词“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相关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

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初期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通过联合第三世界国家来对抗美国和苏联的霸权。

这一时期的外交战略突出了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的原则,尤其在抵制美国的“围堵”政策和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方面表现出色。

中国积极推动非对称外交,通过无论贫弱还是富强的国家进行战略合作,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开始重视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合作。

邓小平提出的“稳定国际环境、争取有利外部条件、集中力量发展内部经济”成为外交战略的核心理念。

中国开始与西方国家接触,吸收外来的经济技术,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这一时期的外交战略转变为以安全与稳定为主导,并注重发展与和平共处的全球伙伴关系。

在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战略再次经历了重大调整。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开始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外交战略强调“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

这些倡议表明中国的外交战略从传统大国的地区势力拓展到全球性的影响力,并强调多边主义、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

从总体上看,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内外环境的驱动下发生的。

中国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

中国在外交上的努力是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而在全球治理和多边合作方面,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方案,并积极参与国际机构和多边框架,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总结: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和安全环境的影响。

从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到经济开放和和平发展的倡议,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一直是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外交战略的改变

中国外交战略的改变
四、独立自主,不结盟、全方位
进入八十年代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首先,经过建国后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安全战略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
其次,国际上美苏争霸的态势发生了变化。里根上台后对内提出“振兴经济,”对
外要“重振国威”,重新研制和部署卡特执政时期停止的一些武器计划项目,运用经济和外交手段,在全球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开始了一轮被称为“新冷战”的全球进攻战略。中国认识到自己在国际上的份量和责任,开始执行不结盟政策。
1969年4月中共9大以后,毛泽东主席通过周恩来总理委托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和徐向前四位老帅,从战略的高度研究当时的国际问题。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提出了两份报告,认为美苏两国单独或联合进攻中国的可能性都不大。陈毅进而提出,利用苏美矛盾,打开中美关系僵局的设想。毛泽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
“一边倒”政策的宣布减少了苏联的怀疑。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团访问莫斯科,此后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也赴苏联。经过近两个月的认真和艰苦的谈判,中苏双方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确定中苏之间加强“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予以军事及其他援助”。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使中苏两大国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也使得新政权有一个可靠的同盟国,国家安全增加了保障。
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处于不同国际地位的中苏对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共运一些方面的认识产生了分歧。苏联仰仗自己大国地位,企图将中国拉入其“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全球战略。在双方产生战略分歧后,最终中国把苏联和美国等同起来,提出了“反帝必反修”的主张。受这个战略态势的影响中国在六十年代在对外政策上显示出“两面开弓”、“四面出击”的态势,一度把对外宣传世界革命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对外工作的重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外交工作的调整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外交工作的调整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外交工作的调整学术界普遍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了一个大变动、大转折的历史时期。

面对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再加上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之下,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此基础之上,对自己的外交工作重点做了适应性的调整。

具体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越来越广泛地参与了地区多边外交活动。

多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此,有学者指出:联合国作为国际多边外交最主要的场所,在中国多边外交活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多边外交活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中国的多边外交既重视国际性的政府间组织和各种全球性的会议,也重视区域性组织和会议,同时还日益关注非政府组织和各类多边论坛,具有涉及领域宽广、方式多样,注重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经济因素影响力不断扩大等鲜明特点。

②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一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有学者指出:中国与东北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相接,共有陆海邻国二十多个,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周边安全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之一。

而东南亚地域则是中国陆海邻国中最多的地区,该地域既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与中国历史文化又有特殊渊源,因而成为中国周边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稳定周边”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首要的对外战略目标。

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护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促进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东亚、乃至亚洲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是中国与欧盟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当前中欧关系已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获得了新的动力、新的势头与新的成果,在中国与欧洲关系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的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和欧盟是一对实力与影响都在不断上升的国家与国家集团。

它们一系列有助于全球和平、稳定与发展的主张、行动以及为此进行的合作,一是会在实际上推进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使国际社会处理各种挑战的对策可以更为客观、平衡与合理;二是会更多地照顾发展中世界的利益,促进共同繁荣,保证可持续性发展;三是为不同政治、社会制度国家间的良好合作树立了比较好的榜样。

论文

论文

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特点与原因1、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1)特点:“一边倒”。

(2)原因: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2、20世纪70年代:(1)特点: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2)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3、80年代起:(1)特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原因: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具体原因1、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

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孤立、遏制中国,妄图扼杀新政权;同时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共产党日趋成熟,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独立自主的道路,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新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要改变一切旧的面貌,建设一个新的国家,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原因从美国方面讲: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加强,美国认识到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是失败的,另一方面,由于美国自身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导致在美苏争霸中被迫处于守势,因此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从中国方面来讲: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也需要适时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这样,中美两国都有了改善关系的要求。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作者: 张光
出版物刊名: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页码: 10-16页
主题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中国外交政策;促进发展;第三世界国家;
国际形势;共同发展;意识形态;战略关系
摘要: <正> 80年代国际形势在紧张、动荡中发生急剧演变,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

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体制受到强大冲击,逐步走向瓦解,东西方关系趋向缓和,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美苏地区争夺到处碰壁,地区“热点”逐渐降温,一些地区争端正在获得和平政治解决,单凭军事力量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不通了。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促使某些国家不得不裁减负担沉重的军备竞赛,大力发展经济,迎接综合国力的较量。

世界出现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趋势。

但是,导致形势紧张、动荡的因素还未消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南北差距继续扩大,原来掩盖着的矛盾趋于激化,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仍很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八十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中的国内因素作者:刘雅文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6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的内容和特点的总结,试图从影响本次外交转型的国内因素角度出发对这次重大的外交转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外交转型中国外交 80年代国内因素[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11-02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此次外交战略的调整与以往国家外交战略的调整相比,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此次调整具有全面性、根本性的特点,可以用“外交转型”一词来形容此次调整;二是此次调整国内因素发挥的作用特别大,并且实现了国家对外战略和对内政策的统一。

一、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外交转型根据学者对于外交调整的相关定义,外交转型是指国家对外关系模式发生的变化,具体体现为国家在外交理论、外交政策、外交关系上同时发生的全面性、根本性的调整。

依据上述界定,8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调整可以被判定为是一次外交转型。

这是由80年代初中国外交调整的内容和特点所决定的。

从整体上看,经过此次调整,中国对外关系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从自力更生型转向不结盟多元化型。

从建国初至二十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对外关系可以基本被判定为从自力更生型:建国30年左右以来,中国与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对外交往的程度并不高,仍然处于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沉浸在“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封闭经济中,拒“资本主义文明”于国门之外。

80年代后至今,中国对外关系则进入了不结盟多元化型的阶段:中国不仅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还在政治上明确的表示了不结盟的政治立场,经济实施了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

这是中国处理世界事务的整个方向的调整,是全面性、根本性的。

具体来看,此次中国外交的调整是在外交理论、外交政策、外交关系的全方位变化:1.外交理论。

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理论从偏重理想主义的政治思想转向偏向现实主义的政治思想:建国以来至70年代末,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制定的出发点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以推进世界革命为任务,反对现存国际体系;80年代初则转向以国家利益为重,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积极参与国际体系的构建。

2.外交政策。

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政策较建国初期至70年代末有以下调整:在外交的目标和任务上,从不相信世界能保持持久和平,着眼延迟战争爆发,转向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在外交的途径上,从结盟外交转向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由对外封闭半封闭转向全面对外开放。

3.外交关系。

80年代初中国的对外关系较建国以来至70年代末有以下变化:民间关系迅猛发展,具体体现在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经济交往加强,文化交流日盛;多边关系得到加强,中国所加入的国际组织,参与的国际事务较之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提升;冲突,特别是武力冲突减少,交流合作成为中国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

二、影响80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的国内因素列宁在1916年指出: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于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转型。

此次中国的外交转型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国内形势发生巨大转变的基础上的。

根据上述对于80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的内容和特点的总结,结合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国内形势的变化,可以找出对其造成影响的国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代替更迭越是威权主义的国家,其对外政策的制定所涉及的政府部门就越少,甚至有时集中在总统或者其他什么名称的领导人个人的手中。

80年代初期,中国国内虽然逐渐克服了对于领导人的个人崇拜,但是民主、法治进程仍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国家仍处于威权体制的领导之下。

在这种政治状况下,个人或由小部分人组成的领导集体的政治思想,在对内政策和对外战略的制定上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1978年后,中国的政治从毛泽东时代进入了邓小平时代,这对于中国外交,特别是在外交理论上的影响巨大,因为毛泽东的外交思想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在统一的基础上又有着巨大的差别:即在共同的现实主义基础上,毛泽东在实践中偏向于理想主义,导致中国外交时不时的表现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而邓小平则是彻彻底底的现实主义者。

如在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上:毛泽东在有些时期,有些事情上特别看重意识形态,看重外交原则和道德原则。

而邓小平则强调中国的国家利益,不搞国家间的意识形态争论,把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和国家社会制度的敌对、对立、分歧与现实的国家间关系分开来,一切外交的活动都围绕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总目标服务。

(二)政党国家关系的转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唯一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了调整:从外生型政党-国家关系过渡到内生型政党-国家关系,使得执政党在对内政策和对外战略上都对个人利益或政党利益同国家利益进行了必要的区分。

由于现代政党产生的方式与现代国家建立的方式对政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这一角度可以把政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模式归纳为三类:第一,内生型政党——国家关系模式,在这类模式中,政党产生于议会内部的利益分化和政治斗争,是在现代国家基本形成之后产生的,并在议会这一现代宪政体制的核心框架之内以选举为中心开展活动;第二,外生型政党——国家关系模式,在这类模式中,国家由政党建立,政党是旧的国家政权的破坏者和建设者,因此,以党代政是其典型特征;第三,共生型政党——国家关系模式,在这类模式中,国家的产生并非政党单独取得胜利、获得成功的结果,而是与各方力量经过谈判和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妥协的结果。

然而,在世界各国的政党政治中,除了上述三类政党国家关系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个人独裁型政党——国家关系,在这类关系模式中,虽然政党和国家都存在,但都不能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能,只有最高领袖的个人独裁,党国大事全部由最高领袖最终决断,这多出现在实行一党制的第三世界国家。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为了实现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和完成各项艰巨的革命与建设任务,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继续沿用战争年代的一元化领导原则,建立国家机构,形成了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外生型政党——国家关系。

而在文革期间,由于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和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的疯狂升级,党政关系演化为个人独裁型政党——国家关系。

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仅强调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而且逐步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使党的意志上升为法律,实行依法治国,开始逐步向内生型政党—国家关系转变。

这种转变导致中国共产党在强调政党利益和国家利益统一的前提下,对政党利益和国家利益进行了必要的区分。

在国家对外战略上,将党际关系与国家间关系分开处理,具体体现在不再不顾国内的经济状态向国外由民族主义政党和共产主义政党执政的国家提供援助以及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问题的立场上。

(三)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的重点应该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为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应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由于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总的形势和需要,而国家工作的重心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经济利益成为国家利益的核心,同时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新政策,这就要求中国的外交应为中国的对外开放营造一个稳定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一个开放的世界。

这使得中国外交的目标和任务从推进世界革命,反对现存国际体系转变为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发展多边关系,同时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

(四)国内政治文化的转变国家的主流政治文化从理想主义转变为实用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不再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恢复了中共八大对于国内矛盾的看法,即对人民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进行区分;同时国内开始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思想进行反思,对于文化大革命及此前政治斗争中的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这种政治文化的转变也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转型。

由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心集中于意识形态斗争上,这对于外交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六十年代中苏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两党关系出现分歧,由两党关系分歧扩大到两国关系分歧以及国家的外交用语上频频出现的“斗争”“革命”等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的字样。

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意识形态斗争在远离了国内政治生活的同时,也不再对于国家的外交事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出发点,也变得极少受到意识形态的相同或者相异的影响,而是以自身的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为出发,同世界各国发展外交关系。

(五)对于国家实力定位的调整建国初期,新中国对于自己的国家实力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即是一个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的新的独立的民族国家。

但是当国家的各项建设取得一定成就时,特别是经历了苏美关系的调整后,国家内部对于国家实力的认知则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革命者”,应当取代苏联在共产主义世界内部的地位,引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潮流,支持尚未获得或正在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争取国家和民族独立的斗争,带领其打破已存在的国际体系。

然而,随着老一代领导人的故去,以及从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实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评估国际形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现代化”目标取代过去的“革命”取向,明确将中国的国家身份定位为发展中国家。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而非一个国家实力较为雄厚的“革命者”,中国应当融入而不应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作为一个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本国政府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应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避免因与实力超出本国过多的大国,特别是与本国意识形态冲突较为严重的大国结盟而可能产生的对于本国政治稳定的不良影响。

三、结语当然,对于一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一向都是国内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也只是对于其中的国内因素进行了浅析,更深层的原因还有待于学者的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1]John T.Rourke & Mark A.Boye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World stage,pp.57.[2]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2,69-74.[3]郭定平.当代中国政党与国家关系模式的重构:比较的视野[J].社会科学研究,200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