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讲义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讲义-4.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追及问题(附练习及答案)-鲁教版(五四学制)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讲义-4.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追及问题(附练习及答案)-鲁教版(五四学制)

学习目标一、考点突破追及问题是两物体同向行驶,快的(后出发的)追上慢的(先出发的)。

通过本讲的学习,弄清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找到相等关系并列方程求解,学会熟练地画线段图解决行程问题。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弄清追及问题的各种类型及其数量关系。

难点:环形跑道和时钟的问题。

考点精讲1. 追及问题的特点:两物体在同一直线或封闭图形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

这类常常会在考试考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双人追及、双人相遇,此类问题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多人追及、多人相遇,此类则较困难。

2. 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同向追及)等。

这类问题的等量关系是:同时不同地:甲的时间=乙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同地不同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3. 环形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同地反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走的路程和=一圈的路程;同地同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差=一圈的路程。

示例甲、乙两人在4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每分钟跑24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若背向跑,几分钟后相遇?思路分析:等量关系: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00米两人背向跑: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00米典例精讲例题1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钟跑7米,乙每秒钟跑6.5米,他俩从同一地点起跑,乙先跑5米后,甲出发追赶乙。

设甲出发x秒后追上乙,则下列四个方程中正确的是()A. 7x=6.5x+5B. 7x=6.5x-5C. 7x+5=6.5xD.(7+6.5)x=5思路分析:首先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乙跑的路程=甲跑的路程,根据此等式列方程即可。

答案:设甲出发x秒钟后追上乙,则甲所跑的路程为7x,而此时乙所跑的路程为6.5x +5;根据此时“甲追上乙”那么他们的总路程应该相同,即7x=6.5x+5,故选A。

一元一次方程(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含答案)

8.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纵横早在3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有一个伟大的设想:首先把宇宙万物的所有问题都转化为数学问题;其次,把所有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最后,把所有的代数问题转化为解方程.••虽然笛卡尔“伟大设想”没有实现,但是充分说明了方程(equation)的重要性. 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是代数方程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其基本内容包括:解方程、方程的解及其讨论.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一般程序化的步骤,我们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既要学会按部就班(严格按步骤)地解方程,又要能随机应变(灵活打乱步骤)解方程.当方程中的系数是用字母表示时,这样的方程叫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总可以化为ax=b 的形式,继续求解时,一般要对字母系数a 、b 进行讨论:1.当a ≠0时,方程有惟一解x=b a2.当a=0且b ≠0时,方程无解;3.当a=0且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例题求解【例1】(1)已知关于x 的方程3[x-2(x-3a )]=4x 和312x a +-158x -=1•有相同的解,•那么这个解是___________.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2)如果12+16+112+…+1(1)n n +=20032004,那么n=________.(第18届江苏省竞赛题) 思路点拨 (1)设法建立关于a 的等式,再解关于a 的方程求出a 的值;(2)•恰当地解关于n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1) 2728 提示:两方程的解分别为27a 、27221a - ;(2)n=2003 【例2】 当b=1时,关于x 的方程a(3x-2)+b(2x-3)=8x-7有无数多个解,则a 等于(• ). A.2 B.-2 C.-23 D.不存在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思路点拨 将b=1代入原方程,整理所得方程,就方程解的个数情况建立a 的等式. 解:选A. 提示:原方程化为(3a-6)x=2a-4,则3a-6=0且2a-4=0.【例3】 是否存在整数k,使关于x 的方程(k-5)x+6=1-5x 在整数范围内有解?并求出各个解.思路点拨 把方程的解x 用k 的代数式表示,利用整除的知识求出k.解: 存在整数k,k=±1或k=±5,原方程解分别为x=5 或x=1.【例4】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1)4x+b=ax-8;(a ≠4)(2)mx-1=nx;(3)13m(x-n)=14(x+2m).思路点拨首先将方程化为ax=b的形式,•然后注意每个方程中字母系数可能取值的情况进行讨论.解:(1)x=84 ba+-;(2)当m≠n时,方程有惟一解x=1m n -;当m=n时,原方程无解;(3)原方程化为(4m-3)x=4mn+6m,当m≠34时,原方程有惟一解x=4643mn mm+-;当m=34,n=-32(由4mn+6m=0,即n=-64mm=-32得到)时,原方程有无数个解;当m=34,n≠-32时,原方程无解.【例5】已知p、q都是质数,并且以x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px+5q=97•的解是1,求代数式40p+101q+4的值. (第14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思路点拨用代解法可得到p、q的关系式,进而综合运用整数相关知识分析.解:提示:把x=1代入方程px+5q=97,得p+5q=97,故p与5q中必有一个数是偶数.(1)若p=2,则5q=95,q=19,40p+101q+4=40×2+101×19+4=2003.(2)5q为偶数,则q=2,p=87,而87不是质数,与题设矛盾,舍去,因此原式值为2003.学力训练一、基础夯实1.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7x3-3x2+kx+5=0的解,则k3+2k2-11k-85=______.2.计算器上有一个倒数键1/x,能求出输入的不为零的数的倒数(注:有时需先按shift 或2nd键,再按1/x键,才能实现此功能,下面不再说明).例如,输入2,按下键1/x,则得0.5,现在计算器上输入某数,再依下列顺序按键:1/x-1=1/x-1= ,在显示屏上的结果为-0.75,则原来输入的某数是_______. (第17届江苏省竞赛题)3.方程16(20x+50)+23(5+2x)-12(4x+10)=0的解为______;解方程12{12[12(12x-3)-3]-3}-3=0,得x=_______.4.已知关于x的方程2a(x-1)=(5-a)x+3b有无数多个解,那么a=_____,b=_____.(“希望杯”邀请赛试题)5.和方程x-3=3x+4不同解的方程是( ). A.7x-4=5x-11 B.13x +2=0 C.(a 2+1)(x-3)=(3x+4)(a 2+1) D.(7x-4)(x-1)=(5x-11)(x-1)6.已知a 是任意有理数,在下面各题中(1)方程ax=0的解是x=1 (2)方程ax=a 的解是x=1(3)方程ax=1的解是x=1a(4)方程│a │x=a 的解是x=±1 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0B.1C.2D.3 (江苏省竞赛题)7.方程x-16[36-12(35x+1)]=13x-2的解是( ). A. 1514 B.-1514 C. 4514 D.- 4514 8.已知关于x 的一次方程(3a+8b)x+7=0无解,则ab 是( ).A.正数B.非正数C.负数D.非负数9.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1)ax-1=bx; (2)4x+b=ax-8; (3)k(kx-1)=3(kx-1).10.a 为何值时,方程3x +a=2x -16(x-12)有无数多个解?无解?二、能力拓展11.已知方程2(x+1)=3(x-1)的解为a+2,那么方程2[2(x+3)-3(x-a)]=3a•的解为_______.12.•已知关于x•的方程9x-•3=•kx+•14•有整数解,•那么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k=_______. (“五羊杯”竞赛题)13.已知14+4(11999+1x )=134,那么代数式1872+48·(19991999x x +)的值为_________. 14.若(3a+2b)x 2+ax+b=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且有惟一解,则x=_____.15.有4个关于x 的方程:(1)x-2=-1 (2)(x-2)+(x-1)=-1+(x-1) (3)x=0 (4)x-2+11x -=-1+11x - 其中同解的两个方程是( ).A.(1)与(2)B.(1)与(3)C.(1)与(4)D.(2)与(4)16.方程12x ⨯+23x ⨯+…+19951996x ⨯=1995的解是( ). A.1995 B.1996 C.1997 D.199817.已知a+2=b-2=2c =2001,且a+b+c=2001k,那么k 的值为( ). A.14 B.4 C.-14 D.-4 (第15届江苏省竞赛题) 18.若k 为整数,则使得方程(k-1999)x=2001-2000x 的解也是整数的k 值有( ).A.4个B.8个C.12个D.16个 (第12•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19.若干本书分给小朋友,每人m 本,则余14本;每人9本,则最后一人只得6本,•问小朋友共几个?有多少本书?20.下边横排有12个方格,每个方格都有一个数字,•已知任何相邻三个数字的和都是20,求x 的值. (上海市竞赛题)X 10E H G F E D C B A 5三、综合创新21.如果a 、b 为定值,关于x 的方程23kx a +=2+6x bk -,无论k 为何值,它的根总是1,求a 、b 的值. (山东省竞赛题)22.将连续的自然数1~1001按如图的方式排列成一个长方形阵列,•用一个正方形框出16个数,要使这个正方形框出的16个数之和分别等于:(1)1988;(2)1991;(•3)2000;(4)2080.这是否可能?若不可能,试说明理由;若可能,请写出该方框16个数中的最小数与最大数. (2002年河北省竞赛题)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2122 23 24 25 26 27 28…………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1001答案:1.-105.2.设原来输入的数为x,则111x-1=-0.75,解得x=0.23.-52;904. 53、-1095.•D •6.A7.A8.B9.(1)当a≠b时,方程有惟一解x=1a b-;当a=b时,方程无解;(2)当a≠4时,•方程有惟一解x=84 ba+-;当a=4且b=-8时,方程有无数个解; 当a=4且b≠-8时,方程无解;(3)当k≠0且k≠3时,x=1k;当k=0且k≠3时,方程无解;当k=3时,方程有无数个解.10.提示:原方程化为0x=6a-12.(1)当a=2时,方程有无数个解;当a≠2时,方程无解.11.10.5 12.10、26、8、-8 提示:x=179k-,9-k│17,则9-k=±1或9-k=±17.13.2000 提示:把(11999+1x)看作一个整体. 14.1.5 15.A 16.B 17.B18.D 提示:x=20011k+为整数,又2001=1×3×23×29,k+1可取±1、±3、±23、•±29、±(3×23)、±(3×29)、±(23×29)、±2001共16个值,其对应的k值也有16个.19.有小朋友17人,书150本. 20.x=521.提示:将x=1代入原方程并整理得(b+4)k=13-2a,此式对任意的k值均成立,即关于k的方程有无数个解.故b+4=0且13-2a=0,解得a=132,b=-4.22.提示:设框中左上角数字为x,则框中其它各数可表示为:x+1,x+2,x+3,x+•7,x+8,x+9,x+10,x+14,x+15,x+16,x+17,x+21,x+22,x+23,x+24, 由题意得:x+(x+1)+(x+2)+(x+3)+…x+24=1998或1999或2000或2001,即16x+192=•2000•或2080解得x=113或118时,16x+192=2000或2080又113÷7=16 (1)即113是第17排1个数,该框内的最大数为113+24=137;118÷7=16 (6)即118是第17排第6个数,故方框不可框得各数之和为2080.。

(完整word)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讲义带答案)

(完整word)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讲义带答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韩老师)本章知识网络结构图3.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本讲主要内容】1. 等式与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可见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含有未知数,二是必须是一个等式。

2. 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式子)。

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应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时,必须注意“同”字。

要对等式进行变形,就要保证等式两边始终相等,也就是说,运用等式的性质时,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变形。

3.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我们把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是b ax =(≠a 0)。

方程中的未知数叫做“元”,一个方程中有几个未知数,就称这个方程为几元方程。

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叫做方程的次数,这一点和多项式的次数有类似的地方。

例如27x 3-=-是一元一次方程,4y 4y 2y 2-=+是一元二次方程,0y x 3=-是二元一次方程,6y 4x 32-=+是二元二次方程。

4.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方程是一个有待研究的等式,即研究这个等式中的未知数取什么值时等式才成立。

解方程就是确定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我们把这样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这样的值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也可能没有,所以方程可能有一个解、多个解,也可能无解。

如方程3x-5=4x+3只有一个解x=-8。

方程2x-7=5x-(3x+7)有无数个解,而方程2x-3=2x+2无解。

求方程的解或判定方程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方程进行一系列的变形,就可以求出方程的解。

5. 思想方法(本单元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小结)⑴建模思想:通过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成数学模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⑵方程思想: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就是方程思想.⑶化归思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各种同解变形,不断地用新的更简单的方程来代替原来的方程,最后逐步把方程转化为x=a 的形式. 体现了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⑷数形结合思想: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借助于线段示意图和图表等来分析数量关系,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很直观地展示出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越性.⑸分类思想:在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和含绝对值符号的方程过程中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在解有关方案设计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也要注意分类思想在过程中的运用.【典型例题】例1. 已知方程2x m -3+3x=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解析:由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m -3=1,解得m=4.或m -3=0,解得m=3所以m=4或m=3警示:很多同学做到这种题型时就想到指数是1,从而写成m=1,这里一定要注意x 的指数是(m -3).例2. 已知2x =-是方程ax 2-(2a -3)x+5=0的解,求a 的值.解析:∵x=-2是方程ax 2-(2a -3)x+5=0的解∴将x=-2代入方程,得 a·(-2)2-(2a -3)·(-2)+5=0化简,得 4a+4a -6+5=0∴ a=81 点拨:要想解决这道题目,应该从方程的解的定义入手,方程的解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样把x=-2代入方程,然后再解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例3.已知a 、b 为定值,无论k 为何值,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6bk x 3a kx 3=--+的解总是1,试求a 、b 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详解)(解析版)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详解)(解析版)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详解专题03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详解 (1)3.1从算式到方程 (2)知识框架 (2)一、基础知识点 (2)知识点1 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知识点2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3)知识点3 等式的性质 (4)二、典型题型 (5)题型1 依题意列方程 (5)题型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6)三、难点题型 (7)题型1 利用定义求待定字母的值 (7)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8)知识框架 (8)一、基础知识点 (8)知识点1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8)知识点2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9)二、典型题型 (10)题型1 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单应用 (10)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11)知识框架 (11)一、基础知识点 (11)知识点1 去括号 (11)知识点2 去分母 (12)二、典型题型 (13)题型1 去括号技巧 (13)题型2 转化变形解方程 (15)题型3 解分子分母中含有小数系数的方程 (16)三、难点题型 (18)题型1 待定系数法 (18)题型2 同解问题 (18)题型3 含参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9)题型4 利用解的情况求参数的值 (20)题型5 整体考虑 (21)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21)一、基础知识点 (21)知识点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合理性 (21)知识点2 建立书写模型常见的数量关系 (22)知识点3 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方法 (23)二、典型例题 (24)3.1从算式到方程知识框架一、基础知识点知识点1 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例:3x=5y+2;100x=200;3x 2+2y=3等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隐含未知数系数不为0),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整式:未知数的积,而非商)的方程。

如何判断一元一次方程:①整式方程;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 的系数不为0;③未知数的次数为1. 例:3112=+x ;3112=+x ;3m-2n=5;3m=5;6x 2-12=0 例1.下列各式中,那些是等式?那些是方程?①3x-6;②3-5=-2;③x+2y=8;④x+2≠3;⑤x-x1=2; ⑥y=10;⑦3y 2+2y=0;⑧3a<-5a ;⑨3x 2+2x-1=0;⑩213m m y =-+ 【答案】是方程的有:③、⑤、⑥、⑦、⑨、⑩方程需满足2个条件:1)含有未知数;2)是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含答案)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含答案)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 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方程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中的作用。

3. 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和思想,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灵活运用。

4. 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5. 通过实践与探索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典型例题】例1. 已知()||m x m +=-32003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

解:由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 ||m m -=+2130,且≠由||||m m m -===2133,得,则± 又由m m +-303≠,得≠ ∴m =3小结:方程ax b a a b +=00()≠,且、为已知数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这里包含有(1)未知数只有一个,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2)未知数的系数合并后不能为零。

(3)它必须是等式。

例2. 已知x =23是一元一次方程334325()m x x m-+=的解,则m 的值是多少? 解:因为x =23是方程334325()m x x m-+=的解,所以3342332235()m m -+=××即33215m m -+=解得m =-14小结:方程的解是指满足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x =23是原方程的解,则把原方程中的x 换成23后等式仍然成立。

从而可以得到另一个关于m 的方程求解。

例3. 解下列方程:(1)5263x x +=-(2)0408613...x x -=- (3)30%70%(440%x x x ++=-)(4)32234122[()]xx ---= (5)97352775x x +=-(6)21431233436()()()x x x -+-=-+ (7)x x +--=-40230516...解:(1)5263x x +=-移项得: 2365+=-x x 合并同类项得:5=x ∴x =5(2)由方程0408613...x x -=-两边同时乘以10得: 486013x x -=-413608x x +=+ 1768x = x =4(3)30%70%(440%x x x ++=-) 方程两边都乘以100得: 3070440x x x ++=-()3744x x x ++=-() 372840x x x +++= 1428x =- x =-2(4)32234122[()]xx ---=去中括号得:()xx 4132---=xx 4132---= x x --=1648 -=324x x =-8 (5)97352775x x +=-97273575x x -=--x =-2(6)21431233436()()()x x x -+-=-+ 21431233436()()()x x x -----=()()x ---=321412346436()x -=4126x -= 418x =x =92(7)x x +--=-40230516...545022320516().()..x x +--=-××5202616x x +-+=-. 3276x =-. x =-92.例 4. 如果关于x 的方程23523331432x x n x n n -=--=+-与()的解相同,求()n -3582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讲义+分层训练(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讲义+分层训练(含答案)

浙江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 5.1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清单】 一、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3.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二、方程的判定方法归纳:1.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2.判定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要看方程是否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而且是整式方程. 【经典例题】例题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2-2x =1B .-5x =0C .3x +2y =5D .x =x1【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A 、方程的次数是2次,即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B 、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正确;C 、含有两个未知数,即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D 、不是整式方程,即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的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题2、如果方程(m -2)1-m x+26=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 的取值是______.【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高于一次的项系数是0.据此可得出关于m 的方程,继而可求出m 的值. 【解答】由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1102m m ,解得m =-2.故填:-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1,一次项系数不是0,这是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夯实基础】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2x =3y B.y 1+1=0 C .2x 2+3x =2 D. )2(31-x =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2是方程2x +5=0的解B .y =0是方程0.5(5-2y )=2.5的解C .方程3x -4=)3(31-x )的解是x =3D .方程43-x =2的解是x =383.一件高于成本50%标价的上衣,按8折销售仍可获利40元.设这件上衣的成本价为x 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x (1+50%)×0.8-x =30B . ( x +50%)×0.8-x =30C .x (1+50%)×0.8=30-xD .( x +50%)×0.8=30-x 4.关于|x -2|=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是方程B .是方程其解为0C .是方程其解为4D .是方程其解为0或45.若关于x 的方程(3k -2)x 2- (3k +2)x +5=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的值为 .6.如图,两边都放着物体的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所放物体的质量关系为__ __________.7.下列不是方程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 1+2=3; ② 2x +1; ③ 2m +15=3; ④ x 2-6=0; ⑤ 3x +2y =9; ⑥ 3a +9>15.8.已知关于x 的方程5a -2x =9的解为x =3,求代数式(-a )2-2a +1的值.9.有甲、乙两支同样长的蜡烛,甲蜡烛可使用12 h ,乙蜡烛可使用10 h .两蜡烛同时点燃,几小时后乙蜡烛的长度是甲蜡烛长度的三分之一?(列出方程,不必求解)【提优特训】10.若5x -6与2x -8是一个正数两个平方根,则可列方程来表示为( )A .5x -6=2x -8B .5x -6+2x -8=0C .5x +6+2x +8=0D .5x +6+2x -8=0 11.若方程(3a -2)x 2+bx +c =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字母系数a ,b ,c 的值满足( )A .a =32,b =0,c 为任意数 B .a ≠32,b ≠0,c =0 C .a =32,b ≠0,c 为任意数 D .a =32,b ≠0,c ≠0 12.下列方程中,解为x =-2的方程是( )A .21x +3=x B . x -2=0 C .2x =4 D .321)63(31-=-x x 13.已知单项式-ma 3b m -1与单项式4a 3b 2是同类项,则关于m 的方程一定正确的是( )A .-m +4=0B .-m -4=0C .m -1+2=0D . m -1=2 14.已知53-m x-1=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 .15.对于有理数a ,b ,c ,d ,规定一种运算bc ad dbc a -=,如43525342⨯-⨯==-2. 若32331=----x x ,则所得到的方程为 .16.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设某数为x : (1)某数的65与-5的和是6; (2)某数的5倍等于该数的2倍与18的差; (3)某数减少20%后比该数的60%小5; (4)比某数的3倍大6的数是12”用方程表示为.2.(1)某长方形的周长是64,长与宽之比为5∶3,则长和宽各是多少?设长方形的长为5x . (2)爸爸今年38岁,比儿子年龄的3倍少4岁,则小明今年几岁?设小明今年x 岁.17.已知关于x 的方程ax 2+x b -3-2=0是一元一次方程,试求x a +b 的值.18.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不同的代数式,要求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用等号将这四张卡片的任意两张卡片上的数或式子连接起来,就会得到等式或方程. (1)你一共能写出几个等式?(2)在这些等式中,有几个一元一次方程?请写出这几个一元一次方程.19.汽车的油箱内储油40kg,已知工作时的耗油以及油箱内的剩油量的关系如表所示工作时间t(h) 耗油量p(kg) 剩油量m(kg)1 2.5 40-2.5=37.52 5 40-5=353 7.5 40-7.5=32.54 10 40-10=30………(1)写出工作10h后,油箱内的剩油量;(2)写出工作t h后,油箱内的剩油量为7.5kg,请你列出关于t的方程(不解方程).20.如图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用n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从而计算火柴棒的根数,当n=1,所需火柴棒为4根,当n=2,所需火柴棒为7根,当n=3,所需火柴棒为10根,…,请问:(1)第5个图形中火柴棒有多少根?(2)第n个图形中火柴棒有多少根?(3)若有一个图形由781根火柴棒组成,那么这个图形由几个正方形组成?【中考链接】21.(2018•临安)(3分)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三个球体的重量等于()个正方体的重量.A.2 B.3 C.4 D.522.(2018•临沂)任何一个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应该怎样写呢?我们以无限循环小数7.0 为例进行说明:设7.0 =x ,由7.0 =0.7777…可知,l0x =7.7777…,所以l0x -x =7,解方程,得x =97,于是.得7.0 =97.将63.0 写成分数的形式是 .参考答案1、D2、B3、A4、D5、326、x+4=107、①②⑥ 10、B 11、C 12、D 13、D 14、-1或3 15、-(x -2)+3(3-x )=3 21、D 22、114 8.已知关于x 的方程5a -2x =9的解为x =3,求代数式(-a )2-2a +1的值. 解:∵方程5a -2x =9的解为x =3,∴5a -2×3=9, ∴a =3.∴(-a )2-2a +1 =(-3)2-2×3+1=4.9.有甲、乙两支同样长的蜡烛,甲蜡烛可使用12 h ,乙蜡烛可使用10 h .两蜡烛同时点燃,几小时后乙蜡烛的长度是甲蜡烛长度的三分之一?(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解:设x 小时后乙蜡烛的长度是甲蜡烛长度的一半,则1-101x =31(1-121x ). 16.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设某数为x : (1)某数的65与-5的和是6; (2)某数的5倍等于该数的2倍与18的差; (3)某数减少20%后比该数的60%小5; (4)比某数的3倍大6的数是12”用方程表示为.2.(1)某长方形的周长是64,长与宽之比为5∶3,则长和宽各是多少?设长方形的长为5x . (2)爸爸今年38岁,比儿子年龄的3倍少4岁,则小明今年几岁?设小明今年x 岁. 16.解:1.(1)65x -5=6; (2) 5x =2x -18;(3) (1-20%)x =60%x -5; (4) 3x +6=12;2.解:(1)由长方形的长为3x ,得宽为2x ,则2(5x +3x )=64.(2)根据题意,得3x -4=38.17.已知关于x 的方程ax 2+x b -3-2=0是一元一次方程,试求x a +b 的值. 解:∵ax 2+x b-3-2=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a =0,b -3=1, ∴a =0,b =4, ∴x -2=0, ∴x =2. ∴x a +b =24=16.18.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不同的代数式,要求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用等号将这四张卡片的任意两张卡片上的数或式子连接起来,就会得到等式或方程. (1)你一共能写出几个等式?(2)在这些等式中,有几个一元一次方程?请写出这几个一元一次方程. 18. 解:(1)6个.(2)有3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分别是5x -3=-6,6261-=-x ,5x -3=261-x . 19.汽车的油箱内储油40kg ,已知工作时的耗油以及油箱内的剩油量的关系如表所示工作时间t (h) 耗油量p (kg) 剩油量m (kg) 1 2.5 40-2.5=37.5 2 5 40-5=35 3 7.5 40-7.5=32.5 4 10 40-10=30 ………(1)写出工作10h 后,油箱内的剩油量;(2)写出工作t h 后,油箱内的剩油量为7.5kg ,请你列出关于t 的方程(不解方程). 解: (1)40-10×2.5=15;工作10h 后,油箱内的剩油量为15 kg ; (2)根据题意,得40-2.5t =7.5.20.如图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用n 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从而计算火柴棒的根数,当n =1,所需火柴棒为4根,当n =2, 所需火柴棒为7根,当n =3, 所需火柴棒为10根,…,请问:(1)第5个图形中火柴棒有多少根?(2)第n个图形中火柴棒有多少根?(3)若有一个图形由781根火柴棒组成,那么这个图形由几个正方形组成?解:根据图形特点和题意可得:第1个图形n=1,火柴棒为3×1+1=4根,第2个图形n=2,火柴棒为3×2+1=7根,第3个图形n=3,火柴棒为3×3+1=10根,…(1)第5个图形中火柴棒有3×5+1=16根,(2)第n个图形中火柴棒有3×n+1=(3n+1)根,(3)3n+1=781,解得n=260,答:这个图形由260个正方形组成.。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15讲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讲义(含答案)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15讲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讲义(含答案)
5.解:- 13的倒数是-3,∵2x-3与- 13互为倒数,∴2x-3=3,解得:x=0.故填0.
6.解:移项得:x=3+5=8,故填8.
7.解:去括号得:5x-25+2x=-4
移项得:7x=21
系数化为1得:x=3
8.解:原方程可化为:2x=7-1
合并得:2x=6
系数化为1得:x=3
9.解:〔1〕去括号得:8x+12=8-8x-5x+10,
【例8】关于x的方程mx+2=2〔m-x〕的解满足|x-12|-1=0,求m的值.
同步练习
1.|2-23x|=4,那么x的值是〔 〕
A、-3B、9C、-3或9D、以上结论都不对
2.方程|3x|=15的解的情况是〔 〕
A、有一个解,是5B、无解C、有无数个解D、有两个解,是±5
3.使方程3|x+2|+2=0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是〔 〕
四、典型例题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例1】3是关于x的方程2x-a=1的解,那么a的值是〔 〕
A、-5B、5C、7D、2
【例2】假设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x-k/3-x-3k/2=1的解是x=-1,那么k的值是〔 〕
A、27B、1C、-13/11D、0
【例3】请写出一个解为x=2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4】5是关于x的方程3x-2a=7的解,那么a的值为.
7.解:把x=0代入方程2x+n3+1=1-x2+n得:n3+1=12+n,去分母得:2n+6=3+6n,∴n=34,即当n=34时,关于x的方程2x+n3+1=1-x2+n的解为0.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附练习和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附练习和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附练习和答案)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特点:(1)该方程为整式方程。

(2)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解法步骤】:一、去分母做法:在方程两边各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依据:等式的性质二二、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可根据乘法分配律(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或除号的话一定要变号)依据:乘法分配律三、移项做法: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一般是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右边)依据:等式的性质一四、合并同类项做法: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依据:乘法分配律(逆用乘法分配律)五、系数化为1做法: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依据:等式的性质二.附:一元一次方程全章综合测试(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已知4x2n-5+5=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__.2.若x=-1是方程2x-3a=7的解,则a=_______.3.当x=______时,代数式x-1和的值互为相反数.4.已知x的与x的3倍的和比x的2倍少6,列出方程为________.5.在方程4x+3y=1中,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y=________.6.某商品的进价为300元,按标价的六折销售时,利润率为5%,则商品的标价为____元.7.已知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为60,则这三个数是________.8.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若甲、乙一起做,•则需________天完成.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方程2m+x=1和3x-1=2x+1有相同的解,则m的值为().A.0 B.1 C.-2 D.-10.方程│3x│=18的解的情况是().A.有一个解是6 B.有两个解,是±6C.无解D.有无数个解11.若方程2ax-3=5x+b无解,则a,b应满足().A.a≠,b≠3 B.a= ,b=-3C.a≠,b=-3 D.a= ,b≠-312.把方程的分母化为整数后的方程是().13.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260米,•两人同地、同时、同向起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等于().A.10分B.15分C.20分D.30分14.某商场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时发现,二月份比一月份增加了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了10%,则三月份的销售额比一月份的销售额().A.增加10% B.减少10% C.不增也不减D.减少1%15.在梯形面积公式S= (a+b)h中,已知h=6厘米,a=3厘米,S=24平方厘米,则b=(•)厘米.A.1 B.5 C.3 D.416.已知甲组有28人,乙组有20人,则下列调配方法中,能使一组人数为另一组人数的一半的是().A.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B.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C.从乙组调12人去甲组D.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或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17.足球比赛的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是0分,•一个队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场.A.3 B.4 C.5 D.618.如图所示,在甲图中的左盘上将2个物品取下一个,则在乙图中右盘上取下几个砝码才能使天平仍然平衡?()A.3个B.4个C.5个D.6个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6分,21,22题每题7分,23,24题每题10分,共46分)19.解方程:-9.5.20.解方程:(x-1)- (3x+2)= - (x-1).21.如图所示,在一块展示牌上整齐地贴着许多资料卡片,•这些卡片的大小相同,卡片之间露出了三块正方形的空白,在图中用斜线标明.•已知卡片的短边长度为10厘米,想要配三张图片来填补空白,需要配多大尺寸的图片.2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大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数字的3倍少2.若将三个数字顺序颠倒后,所得的三位数与原三位数的和是1171,求这个三位数.23.据了解,火车票价按“”的方法来确定.已知A站至H站总里程数为1500千米,全程参考价为180元.下表是沿途各站至H站的里程数:车站名A B C D E F G H各站至H站里程数(米)1500 1130 910 622 402 219 72 0例如:要确定从B站至E站火车票价,其票价为=87.36≈87(元).(1)求A站至F站的火车票价(结果精确到1元).(2)旅客王大妈乘火车去女儿家,上车过两站后拿着车票问乘务员:•“我快到站了吗?”乘务员看到王大妈手中的票价是66元,马上说下一站就到了.请问王大妈是在哪一站下的车(要求写出解答过程).24.某公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购票人数1~50人51~100人100人以上票价5元4.5元4元某校初一甲、乙两班共103人(其中甲班人数多于乙班人数)去游该公园,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需付486元.(1)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则可以节约多少钱?(2)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提示:本题应分情况讨论)答案:一、1.32.-3 (点拨:将x=-1代入方程2x-3a=7,得-2-3a=7,得a=-3)3.(点拨:解方程x-1=- ,得x= )4.x+3x=2x-6 5.y= - x6.525 (点拨:设标价为x元,则=5%,解得x=525元)7.18,20,228.4 [点拨:设需x天完成,则x(+ )=1,解得x=4]二、9.D10.B (点拨:用分类讨论法:当x≥0时,3x=18,∴x=6当x100∴每张门票按4元收费的总票额为103×4=412(元)可节省486-412=74(元)(2)∵甲、乙两班共103人,甲班人数>乙班人数∴甲班多于50人,乙班有两种情形:①若乙班少于或等于50人,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103-x)人,依题意,得5x+4.5(103-x)=486解得x=45,∴103-45=58(人)即甲班有58人,乙班有45人.②若乙班超过50人,设乙班x人,则甲班有(103-x)人,根据题意,得4.5x+4.5(103-x)=486∵此等式不成立,∴这种情况不存在.故甲班为58人,乙班为45人.。

解一元一次方程及答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及答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及答案一元一次方程是代数学中基础的内容之一,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找到方程的解。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需要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法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形如ax+b=0的代数方程,其中a与b是已知常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即是要找到满足方程的x的值。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如下:1.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ax+b=0。

2.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系数移到方程等号的另一侧。

3.化简方程,将常数项合并在一起。

4.求解未知数x。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假设要解方程2x−5=1:第一步,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2x−5=1;第二步,移项得到:2x=1+5,即2x=6;第三步,化简方程:x=6/2,因此x=3。

三、实例分析例1:小明和小华的年龄之和是30岁,小华比小明大6岁。

求小明和小华各自的年龄。

设小明的年龄为x,小华的年龄为x+6。

根据题意,得到方程:x+(x+6)=30化简得到:2x+6=30移项可得:2x=24解得:x=12因此,小明的年龄为 12 岁,小华的年龄为 18 岁。

例2:某商品原价是12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设打折后的价格为x,根据题意,得到方程:$$ 0.8 \\times 120 = x $$化简得到:x=96因此,打折后的价格是 96 元。

四、总结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第09讲-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12种题型)(解析版)精选全文

第09讲-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12种题型)(解析版)精选全文

第09讲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12种题型)一、配套问题配套问题在考试中十分常见,比如合理安排工人生产、按比例选取工程材料、调剂人数或货物等。

解决配套问题的关键是要认识清楚部分量、总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每套所需各零件的比与生产各零件总数量成反比.二、工程问题工程问题的基本量有: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关系式为:①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②工作时间=,③工作效率=。

工程问题中,一般常将全部工作量看作整体1,如果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为t,则工作效率为。

还要注意有些问题中工作量给出了明确的数量,这时不能看作整体1,此时工作效率也即工作速度。

三. 销售问题销售问题中有四个基本量:成本(进价)、销售价(收入)、利润、利润率。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2)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成本价×100%(3)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4)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5)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标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商品打6折出售,即按原标价的60%出售.四、比赛积分问题①.获取信息(找出胜、平、负的场数和积分,胜、平、负1场的积分,该队的总积分)②.能用字母表示数(常设胜/平/负的场数为x)③.寻找等量关系胜场数×胜1场的积分+平局场数×平1场的积分+负场数×负1场的积分=这个队的总积分五、方案选择问题1.借助方程先求出相等的情况。

2.再考虑什么情况下一种方案比另一种方案好,从而进行决策。

六、数字问题1、多位数的表示方法:①若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为a,十位上的数字为b,则这个两位数是10b+a②若一个三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为a,十位上的数字为b,百位上的数字为c,则这个三位数是100c+10b+a③四、五…位数依此类推。

2、连续数的表示方法:①三个连续整数为:n-1,n,n+1(n为整数)②三个连续偶数为:n-2,n,n+2(n为偶数)或2n-2,2n,2n+2(n为整数)③三个连续奇数为:n-2,n,n+2(n为奇数)或2n-1,2n+1,2n+3(n为整数)七、几何问题1.将几何图形赋予了代数元素,便产生了一类新问题,2.解决这类问题时,通常要用到图形的性质以及几何量之间的关系.八、和差倍分问题1.和、差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2.倍、分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3.比例问题:全部数量=各种成分的数量之和.此类题目通常把一份设为x.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倍、分”关系及“和、差”关系.九、分段计费问题分段计费问题解题思路1.明确分段区间2.明确不同区间的计费标准3.分区间讨论计算十. 行程问题1.行程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量:路程、时间、速度。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典型试题)附答案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典型试题)附答案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第1——2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相关概念及解法一、知识梳理1.等式及其性质⑴ 等式:用等号“=”来表示 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⑵ 性质:① 如果b a =,那么=±c a ;② 如果b a =,那么=ac ;如果b a =()0≠c ,那么=ca. 2.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⑴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值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 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不同.⑵ 一元一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 ()0≠a .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①去 ;②去 ;③移 ;④合并 ;⑤系数化为1.4.易错知识辨析(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首先在整式方程前提下,化简后满足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像21=x,()1222+=+x x 等不是一元一次方程.(2)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就是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转化,要注意:①方程两边不能乘以(或除以)含有未知数的整式,否则所得方程与原方程不同解;②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③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移项”要变号.二、课堂精讲例题(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例题1若3223=+-k kxk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 =_______.【难度分级】:A 类【选题意图】(对应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的理解。

【解析】:该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则必须满足⎩⎨⎧=-≠1230k k ,由3223=+-k kxk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11230==-≠k k k 解得且 【搭配课堂训练题】 (A )1.若()521||=--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B )2.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3B .012=-xC 、2x -3=0D 、x -y =3 (二)方程的解例题2.已知关于x 的方程3x +2a =2的解是a -1,则a 的值是( ) A .1 B .53 C .51D .-1 【难度分类】:A 级【分析】: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两边左右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利用方程的解代替方程中的未知数,所得到的式子左右两边相等 【答案】:根据题意得:3(a -1)+2a =2,解得a =1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解的定义,已知a -1是方程的解实际就是得到了一个关于a 的方程.【搭配课堂训练题】(A )1.方程2x +a -4=0的解是x =-2,则a 等于( ) A .-8 B .0 C .2 D .8(B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4x -3m =2的解是x =m ,则m 的值是( ) A .2 B .-2 C .72 D .72- (三)解方程例题3若2005-200.5=x -20.05,那么x 等于( )A .1814.55B .1824.55C .1774.55D .1784.55 【难度分级】:A 类【选题意图】(对应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一)---教师讲义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一)---教师讲义

中 正 教 育 教 师 辅 导 讲 义年 级: 七年级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数学 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一)授课类型 T 课本同步C 专题辅导T应用能力提升授课日期时段 年 月 日 段( :00-- :00)学习目标1.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建立方程解决问题;体会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2.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内容【要点梳理】要点一、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为:问题−−−→分析抽象方程−−−→求解检验解答.由此可得解决此类 题的一般步骤为:审、设、列、解、检验、答. 要点诠释:(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 (2)“设”就是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 ,但有时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3)“列”就是列方程,即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列出方程,同时注意方程两边是同一类量,单位要统一;(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就是指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当有不符合的解时,及时指出,舍去即可; (6)“答”就是写出答案,注意单位要写清楚. 要点二、水箱变高了(等积变形问题)“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常见类型: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②原体积=变化后体积.常用的面积、体积公式: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面积公式:长×宽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4; 面积公式:边长×边长 正方体体积公式:边长×边长×边长圆的周长公式:C=2d r ππ=;面积公式:2S r π=;圆柱的体积公式:V 柱=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公式:V 锥=13×底面积×高 要点诠释: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抓住两个等量关系:第一,形变体积不变;第二,形变体积也变,但重量不变. 要点三、打折销售(利润问题) (1)-=100%=100%⨯⨯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成本成本(2) 标价=成本(或进价)×(1+利润率) (3) 实际售价=标价×打折率(4) 利润=售价-成本(或进价)=成本×利润率注意:“商品利润=售价-成本”中的右边为正时,是盈利;当右边为负时,就是亏损.打几折就是按标价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销售.要点诠释: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抓住价格升降对利润的影响来考虑. 【典型例题】类型一、水箱变高了(等积变形问题)1.一个底面直径5厘米、高18厘米的圆柱形瓶内装满水,再将瓶内的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能否完全装下?若装不下,那么瓶内水面还有多高?若未能装满,求杯内水面离杯口的距离.【思路点拨】先求得两个圆柱的体积,进而求得体积差,等量关系为:体积小的底面积×高度=体积差,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解:底面直径5厘米、高18厘米的圆柱形瓶内体积为:V 1=π×()2×18=(立方厘米), 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形玻璃体积为:V 2=π×(6÷2)2×10=(立方厘米),因为V 2<V 1,所以装不下. 设瓶内水面还有xcm .π×()2×x=,解得:x=3.6.答:装不下,瓶内水面还有3.6厘米.【总结升华】解决本题的难点是判断出哪个容器的体积大;关键是得到倒满较小的容器后的体积的等量关系.2.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的长边靠墙,墙长14米,其它三边用竹篱笆围成,现有长为35米的竹篱笆,小王打算用它围成一个鸡场,其中长比宽多5米;小赵也打算用它围成一个鸡场,其中长比宽多2米,你认为谁的设计符合实际按照他的设计,鸡场的面积是多少?解:根据小王的设计可以设宽为x米,则长为(x+5)米,根据题意得:2x+(x+5)=35解得: x=10.因此小王设计的长为x+5=10+5=15(米),而墙的长度只有14米,小王的设计不符合实际的.根据小赵的设计可以设宽为y米,长为(y+2)米,根据题意得2y+(y+2)=35解得: y=11.因此小赵设计的长为y+2=11+2=13(米),而墙的长度只有14米,显然小赵的设计符合要求,此时鸡场的面积为11×13=143(平方米).答:小赵的设计符合实际按照他的设计,鸡场的面积是143平方米.【总结升华】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但要注意所得的结果应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类型二、打折销售(利润问题)3.以现价销售一件商品的利润率为30%,如果商家在现有的价格基础上先提价40%,后降价50%的方法进行销售,商家还能有利润吗?为什么?解:设该商品的成本为a元,则商品的现价为(1+30%)a元,依题意其后来折扣的售价为(1+40%)(1-50%)(1+30%)a =0.91a.∵0.91a-a=-0.09a,∴0.09aa·100%=-9%.答:商家不仅没有利润,而且还亏损9%.【总结升华】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弄清题意.分清售价、进价、数量、利润之间的关系很重要.举一反三:【变式】某个商品的进价是500元,把它提价40%后作为标价.如果商家要想保住12%的利润率搞促销活动,请你计算一下广告上可写出打几折? 解:设该商品打x 折,依题意,则: 500(1+40%)·10x=500(1+12%). x=8.答:该商品的广告上可写上打八折.4.列方程解应用题:丽丽的妈妈到百盛商场给她买一件漂亮毛衣,售货员说:“这毛衣前两天打八折,今天又在八折的基础上降价10%,只卖144元,丽丽很快算出了这件毛衣的原标价,你知道是多少元吗?【思路点拨】首先设毛衣的原价是x 元,则八折就是80%x 元,再在八折的基础上降价10%卖价是(1-10%)×80%x ,再根据题目中说的“只卖144元”可得方程. 解:设毛衣的原价是x 元,由题意得: (1-10%)×80%x =144, 解得: x=200, 答:这件毛衣的原价是200元.【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弄清题意,设出未知数,根据题意表示出售价.此题用到的公式是:原售价×打折率=实际售价. 举一反三:【变式】张新和李明相约到图书大厦去买书,请你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如图所示),求出李明上次所买书籍的原价.解:设李明上次购买书籍的原价为x 元,由题意得: 0.8x+20=x-12, 解得:x =160.答:李明上次所买书籍的原价是160元.一、选择题1.有一个底面半径为10cm,高为30cm的圆柱形大杯中存满了水,把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为10cm的圆柱形小杯中,刚好倒满12杯,则小杯的高为()A.6cm B.8cm C.10cm D.12cm2.请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可得正确的方程是()A.B.C.D.3.图(①)为一正面白色,反面灰色的长方形纸片.今沿虚线剪下分成甲、乙两长方形纸片,并将甲纸片反面朝上黏贴于乙纸片上,形成一张白、灰相间的长方形纸片,如图(②)所示.若图(②)中白色与灰色区域的面积比为8:3,图(②)纸片的面积为33,则图(①)纸片的面积为()A.B.C.42 D.444.某物品标价为132元,若以9折出售,仍可获利10%,则该物品进价是( )A.105元 B.106元 C.108元 D.118元5.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 每件售价均为135元, 若按成本计算, 其中一件盈利25%, 一件亏本25%, 则在这次买卖中他 ( )A.不赚不赔 B.赚9元 C.赔18元 D.赚18元6.某品牌冰箱去年国庆节开始季节性降低20%,到今年五一节又季节性涨价20%后,现售价为2400元/台,则该品牌冰箱去年国庆节之前的售价为每台()A.2000元B.2200元C.2400元D.2500元二、填空题7.用长为1米,直径是40毫米的圆钢能锻拉成直径为4毫米的圆钢丝米.8.一只直径为90毫米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满了水,把杯中的水倒入一个底面性为131×131平方毫米、高为81毫米的长方体铁盒中,当铁盒装满水时,玻璃杯中水的高度大约下降了多少设大约下降了x毫米,则可列方程.9.如图,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宽为4cm的长条(阴影部分)后,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宽为5cm的长条,若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则每一个长条的面积为cm2.10.一件商品进价的15%的利润后售价为230元,它的进价是x元,那么可得方程为,它的进价是.11.五•一期间,某商场推出全场打八折的优惠活动,持贵宾卡可在八折基础上继续打折,小明妈妈持贵宾卡买了标价为10000元的商品,共节省2800元,则用贵宾卡又享受了折优惠.12.商场打折促销时,张老师买了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共用了284元.其中衣服按标价打六折,裤子按标价打八折,衣服的标价为300元,则裤子的标价应为元.三、解答题13.某商品的进价为200元,标价为300元,折价销售的利润率为5%,问此商品是按几折销售的?14.若进货价降低8%,而售出价不变,那么利润可由目前的p%增加到(p+10)%,求p .15.在一次春游中,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人一同到江郎山游玩.如图所示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问题:(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2)请你帮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买票更省钱?并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设小杯的高为x ,根据题意得:π×102×30=π×12×(10÷2)2x 解得:x=10 2.【答案】A 【解析】等级变形问题,形变体积不变.3.【答案】C 【解析】设每一份为x ,则图②中白色的面积为8x ,灰色部分的面积为3x ,由题意,得 8x+3x=33,解得:x=3,∴灰色部分的面积为:3×3=9,∴图(①)纸片的面积为:33+9=42. 4.【答案】 C 【解析】设该物品进价是x 元,则有132×90%=(1+10%)x , 解得x =108. 5.【答案】C 【解析】成本分别为:135108125%=+,135180125%=-;盈亏:13513510818018+--=-6.【答案】D 【解析】先降价20%,价格应是原价的(1﹣20%),又涨价20%,涨价后的价格应是原价的(1﹣20%)×(1+20%),所以设该品牌冰箱去年国庆节之前的售价为每台x 元,根据题意得出:(1﹣20%)×(1+20%)x =2400,解得:x=2500. 二、填空题7.【答案】100【解析】设能锻拉成直径为4毫米的圆钢丝x 米,则22201=2x ππ⨯⨯⨯⨯,解得:x =100. 8.【答案】【解析】等级变形问题,形变体积不变.9.【答案】80【解析】解: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cm ,则根据题意得:4x=5(x ﹣4),解得:x=20.故长方条的面积为4x=80cm 2.10.【答案】230%)151(=+x , 200元【解析】考查利润、进价、售价之间的关系,利润=售价-进价. 11.【答案】九【解析】设用贵宾卡又享受了x 折优惠,依题意得:10000﹣10000×80%×=2800,解之得:x=9.12.【答案】130【解析】设裤子标价为x 元.由题意得:300×60%+80%x=284,解得:x=130. 三、解答题13.解:设此商品是按x 折销售的,依题意得:3002002005%10x⨯-=⨯ 解得, x =7 答:此商品是按7折销售的.14.解:设进货价为x ,则下降后的进货价为0.92x .则 (1+p%)x= [1+(10+p )%]0.92x , 即(1+0.01p )x= [1+0.01(p+10)] 0.92x , 解得: p=15. 答:p 为15.15.解:(1)设小明他们一共去了x 个成人,则去了(11-x)个学生,根据题意得: 40x+0.5×40×(11-x)=360. 解得x =7.所以11-x =4.答:小明他们一共去了7个成人,4个学生. (2)若按14人购买团体票,则需要花费: 14×40×60%=336(元),360-336=24(元).答:买团体票更省钱,可节省24元.一、选择题1. 小明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捡到一块矿石,回家后,他使用一把刻度尺,一只圆柱形的玻璃杯和足量的水,就测量出了这块矿石的体积.如果他量出玻璃杯的内直径是d ,把矿石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杯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 ,则小明的这块矿石体积是( )A . 4πd 2hB . 2πd 2hC . πd 2hD .4πd 2h 2. 已知有大、小两种纸杯与甲、乙两桶果汁,其中小纸杯与大纸杯的容量比为2:3,甲桶果汁与乙桶果汁的体积比为4:5,若甲桶内的果汁刚好装满小纸杯120个,则乙桶内的果汁最多可装满几个大纸杯( ) A . 64B . 100C . 144D . 2253. 如图,将长方形ABCD 分割成1个灰色长方形与148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若灰色长方形之长与宽的比为5:3,则AD :AB=?( )A . 5:3B . 7:5C . 23:14D . 47:294.阳光公司销售一种进价为21元的电子产品,按标价的九折销售,仍可获利20%,则这种电子产品的标价为( ) A .26元 B .27元 C .28元 D .29元5. 受季节影响,某种商品开始实行优惠措施,按原价降低10%后,又降低a 元,现在每件售价b 元,那么该商品每件的原售价为( ) A . 110%a b +-B . -110%b a-C . (1﹣10%)(a+b )D . (1﹣10%)(a ﹣b )6. 学友书店推出售书优惠方案:①一次性购书不超过100元的,不享受优惠;②一次性购书超过100元但不超过200元的,一律打九折;③一次性购书超过200元的,一律打八折.如果王明同学一次性购书付款162元,那么王明所购书的原价一定为( )A .180元B .202.5元C .180元或202.5元D .180元或200元 二、填空题7.爷爷病了,需要挂100毫升的药液,小明守候在旁边,观察到输液流量是每分钟3毫升,输液10分钟后,吊瓶的空出部分容积是50毫升(如图),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整个吊瓶的容积是 毫升.8.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内部呈圆柱形的容器,内部底面积分别为80cm2、100cm2,且甲容器装满水,乙容器是空的.若将甲中的水全部倒入乙中,则乙中的水位高度比原先甲的水位高度低了8cm,则甲的容积为.9.矩形ABCD被分成6个正方形,其中最小的正方形边长为1,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10. 杉杉打火机厂生产某种型号的打火机.每只的成本为2元,毛利率为25%.工厂通过改进工艺,降低了成本,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毛利率增加了15%.则这种打火机每只的成本降低了________元.(精确到0.01元.毛利率=).11.某书城开展学生优惠购书活动,凡一次性购书不超过200元的一律九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九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八折算.某学生第一次去购书付款72元,第二次去购书享受八折优惠,他查看了所买书的定价,发现两次共节约了34元.则该学生第二次购书实际付款______________元.12. 中百超市推出如下优惠方案:(1)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2)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9折;(3)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8折.某人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他将这两次所购商品一次性购买,则应付款 .三、解答题13. 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甲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14. 加油啊!小朋友!春节快到了,鄂州移动公司为了方便学生上网查资料,提供了两种上网优惠方法:A.计时。

《一元一次方程》 讲义

《一元一次方程》 讲义

《一元一次方程》讲义一、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在数学的世界里,一元一次方程就像是一座基础的桥梁,连接着各种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

那到底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呢?一元一次方程,简单来说,就是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这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1 的等式。

比如,“3x + 5 =14”就是一个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其中“x”是未知数,只有一个,而且“x”的次数是 1。

这个定义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它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计算行程中的速度和时间等等。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可以写成“ax + b =0”的形式,其中“a”和“b”是常数,“a”不能为 0 ,“x”是未知数。

当“a =1”,“b =-5”时,方程就是“x 5 =0”;当“a =2”,“b =3”时,方程就是“2x + 3 =0”。

这种形式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方程中各项的系数和常数,方便我们进行计算和分析。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既然有方程,那就必然有解。

那么,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呢?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比如说,对于方程“2x + 3 =7”,我们通过计算可以得出“x =2”,把“x =2”代入方程中,左边等于“2×2 + 3 =7”,右边也是 7,方程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 =2”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那怎么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呢?四、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去分母如果方程中存在分数,我们可以通过在等式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来去掉分母。

比如方程“(x + 1)/2 +(x 1)/3 =6”,分母 2 和 3 的最小公倍数是 6,所以在等式两边同乘 6,得到“3(x + 1) + 2(x1) =36”。

2、去括号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

对于上面得到的方程“3(x + 1) + 2(x 1) =36”,去括号后变为“3x + 3 + 2x 2 =36”。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答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答案

注: ⑴有多重括号,通用方法是由里向外依 次去括号。⑵在去括号的过程中,可以同时 作合并变形。 练习 2:解下列方程
( 1) 3 2 1 3x 5 4 x 1 2
( 2) 10 2 4 0.5x 1 3 x 1 5
例3
【课堂操练】
1. 将多项式 2 x 2 3 4x 2 去括号
得 ,合并得。
2.方程 2 x 2 3 4x 1 9 1 x 去括
系数化为 1,得 练习 2:
9
x=
104
( 等式的性质 2)
( 1)答案: 解:去括号,得
3–(2 –6 x –5)= 4 x –4+ 2 合并、去括号,得
3 + 3 + 6 x = 4 x–2 移项,得
6x –4x = –2–3–3 合并同类项,得
2x = –8 系数化为 1,得
x =–4 ( 2)答案: 解:去括号,得
–10 –(8 –x –1)= 3 x –3+ 5 合并、去括号,得
–10 –7 +x = 3 x + 2 移项,得
x –3x = 2 + 10 + 7 合并同类项,得
–2x = 19 系数化为 1,得
19
x=
2
例3 ( 1) ≠ 2( 2)= 2
【课堂操练】 1. 2x + 4 + 12 x–614 x –2
8 –6x = 20 + 15 + 12 x 移项合同类项,得
–18x = 27
系数化为 1,得
3
x= –
2
【课外拓展】
1.答案: 解: m( x–1) = 5x –2
去括号,得 mx–m = 5x –2

解一元一次方程习题附含讲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习题附含讲解

一、解方程:(1) =x﹣.(2)(x﹣1)=2﹣(x+2).(3).(4)(6) [3(x﹣) + ] =5x﹣1 (5).(8)(7)4(x﹣1)﹣3(20﹣x)=5(x﹣2);(10)(9)(12)(11).(13).(14)(15) +2 1(I8)12y﹣2.5y=7.5y+5(17)(20).(19)x﹣﹣3(22).(21).二、计算:(1)(23).(2) ÷20.解方程( 1).2 3 3(4)﹣4× +|﹣2|×(﹣)(5)当 k 为何数时,式子比的值少 3.(2).(16)2解一元一次方程(三)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解答题(共30 小题)1.(2005?宁德)解方程: 2x+1=7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点:专计算题;压轴题.题:分本题直接经过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可求解.析:解解:原方程可化为: 2x=7﹣ 1答:归并得: 2x=6系数化为 1 得:x=3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 等步骤,把一评: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变”成 x=a 的形式.2.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点:专计算题.题:分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因此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 1,进而获得方程的解.析:解解:左右同乘 12 可得: 3[2x ﹣(x﹣1)]=8(x﹣1),答:化简可得: 3x+3=8x ﹣8,移项可得: 5x=11,解可得 x= .故原方程的解为 x= .点假如分式方程,先同分母,转变为整式方程后,再移项化简,解方程可得答案.评:3.(1)解方程: 4﹣x=3(2﹣x);(2)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剖析:(1)先去括号,而后再移项、归并同种类,最后化系数为 1,得出方程的解;(2)题的方程中含有分数系数,应先对各式进行化简、整理,而后再按( 1)的步骤求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 4﹣x=6﹣3x,3移项得:﹣ x+3x=6 ﹣4,归并得: 2x=2,系数化为 1 得:x=1.(2)去分母得: 5(x﹣1)﹣2(x+1 )=2,去括号得: 5x﹣5﹣2x﹣2=2,移项得: 5x﹣2x=2+5+2 ,归并得: 3x=9,系数化 1 得:x=3.评论:(1)本题易在去分母、去括号和移项中出现错误,还可能会在解题前产生惧怕心理.因为看到小数、分数比许多,学生常常不知如何找寻公分母,如何归并同类项,如何化简,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疏开进行,进而达到分解难点的成效.(2)本题的此外一个要点是教会学生关于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减小若干倍,值不变.这一性质在此后常会用到.4.解方程:.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点:专计算题.题:分本题两边都含有分数,分母不同样,假如直接通分,有必定的难度,但将方程左右同时乘以公分母 6,难度析:就会降低.解解:去分母得: 3(2﹣x)﹣18=2x ﹣(2x+3),答:去括号得: 6﹣3x﹣18=﹣3,移项归并得:﹣ 3x=9,∴x=﹣3.点本题易在去分母和移项中出现错误,学生常常不知如何找寻公分母,如何归并同类项,如何化简,因此我评:们要教会学生疏开进行,进而达到分解难点的成效.5.解方程(1)4(x﹣1)﹣ 3(20﹣x)=5(x﹣2);(2)x﹣ =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剖析:(1)先去括号,再移项、归并同类项、化系数为 1,进而获得方程的解;(2)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 1,进而获得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 4x﹣4﹣60+3x=5x ﹣10(2 分)移项得: 4x+3x ﹣5x=4+60 ﹣10(3 分)归并得: 2x=54(5 分)系数化为 1 得:x=27;(6 分)(2)去分母得: 6x﹣3(x﹣1)=12﹣2(x+2 )(2 分)去括号得: 6x﹣3x+3=12 ﹣2x﹣4(3 分)移项得: 6x﹣3x+2x=12 ﹣4﹣3(4 分)归并得: 5x=5(5 分)系数化为 1 得:x=1.(6 分)评论:去分母时,方程两头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假如是一个4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6.(1)解方程: 3(x﹣1)=2x+3;(2)解方程: =x﹣.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点:专计算题.题:分(1)是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经过移项,系数化为 1 即可获得;析:(2)是较为复杂的去分母,本题方程两边都含有分数系数,假如直接通分,有必定的难度,但对每一个式子先进行化简、整理为整数形式,难度就会降低.解解:(1)3x﹣3=2x+3答: 3x﹣2x=3+3x=6;(2)方程两边都乘以 6 得:x+3=6x ﹣3(x﹣1)x+3=6x ﹣3x+3x﹣6x+3x=3 ﹣3﹣2x=0∴x=0.点本题易在去分母、去括号和移项中出现错误,还可能会在解题前不知如何找寻公分母,如何归并同类项,评:如何化简,因此要学会分开进行,进而达到分解难点的成效.去分母时,方程两头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假如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7.﹣(1﹣2x)= (3x+1)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点:专计算题.题:分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因此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 1,进而获得方程的解.析:解解:﹣ 7(1﹣2x)=3×2(3x+1)答:﹣7+14x=18x+6﹣4x=13x= ﹣.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 1.本题去分母时,方程两评: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假如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8.解方程:(1)5(x﹣1)﹣ 2(x+1)=3(x﹣1)+x+1 ;(2).考解一元一次方程.5点:专计算题.题:分(1)可采纳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 1 的方式进行;析:(2)本题方程两边都含有分数系数,假如直接通分,有必定的难度,但对每一个式子先进行化简、整理为整数形式,难度就会降低.解解:(1)5(x﹣1)﹣2(x+1)=3(x﹣1)+x+1答: 3x﹣7=4x﹣2∴x=﹣5;(2)原方程可化为:去分母得: 40x+60=5 (18﹣18x)﹣3(15﹣30x),去括号得: 40x+60=90 ﹣90x﹣45+90x,移项、归并得: 40x=﹣15,系数化为 1 得: x= .点(1)本题易在去分母、去括号和移项中出现错误,还可能会在解题前产生惧怕心理.因为看到小数、分评:数比许多,学生常常不知如何找寻公分母,如何归并同类项,如何化简,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疏开进行,进而达到分解难点的成效;(2)本题的此外一个要点是教会学生关于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减小若干倍,值不变.这一性质在此后常会用到.9.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剖析: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因此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1,进而获得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 2x﹣(3x+1)=6﹣3(x﹣1),去括号得: 2x﹣3x﹣1=6﹣3x+3,移项、归并同类项得:2x=10,6评论:去分母时,方程两头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假如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10.解方程:(1)4x﹣3(4﹣x)=2;(2)(x﹣1)=2﹣(x+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剖析:(1)先去括号,再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 1,即可求出方程的解;(2)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 1 可求出方程的解.解答:解:(1)4x﹣3(4﹣x)=2去括号,得 4x﹣12+3x=2移项,归并同类项 7x=14系数化 1,得x=2.(2)(x﹣1)=2﹣(x+2)﹣2(x+2)7﹣4移项、归并同类项,得7x=21系数化 1,得x=3.评论:(1)本题主假如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1.(2)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此外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当将分子用括号括上.11.计算:(1)计算:(2)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的混淆运算.专题:计算题.剖析:(1)依占有理数的混淆方、后算乘8减;(2)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 4,即可去掉分母.解答:解:(1)原式=,=,= .(2)去分母得:2(x﹣1)﹣(3x﹣1)=﹣4,解得: x=3 .评论:解答本题要注意:(1)去分母时最好先去中括号、再去小括号,以减少去括号带来的符号变化次数;(2)去分母就是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简公分母.12.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剖析:(1)这是一个带分母的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9移项,化系数为 1,进而得到方程的解.(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 1.解答:解:(1)去分母得: 3(3x﹣1)+18=1﹣5x,去括号得: 9x﹣3+18=1 ﹣5x,移项、归并得:14x= ﹣14,系数化为 1得:x=﹣1;(2)去括号得: x﹣x+1= x,移项、归并同类项得:x= ﹣1,系数化为 1得:x=﹣.评论:本题考察解一元一次方程,正确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注意移项要变号、去分母时“1”也要乘以最小公倍数.13.解方程:(1)10(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剖析:(1)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解答:(1)解:去分母得: 5(3x+1)﹣2×10=3x ﹣2﹣2(2x+3),去括号得:15x+5﹣20=3x﹣2﹣4x﹣6,移项得:15x+x= ﹣8+15,归并得:16x=7,解得:;(2)解:,4(x﹣1)﹣18(x+1 )=﹣36,4x﹣4﹣18x﹣18=﹣36,﹣14x=﹣14,x=1.评论:本题考察解一元一次方程,正确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注意移11项要变号、去分母时“1”也要乘以最小公倍数.14.解方程:(1)5(2x+1 )﹣2(2x﹣3)=6 (2) +2(3) [3(x﹣)+ ] =5x﹣1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剖析:(2)经过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解得 x 的值;(3)乘最小公倍数去分母即可;(4)主假如去括号,也可以把分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解答:解:(1)去括号得: 10x+5﹣4x+6=6移项、归并得:6x=﹣5,方程两边都除以 6,得 x=﹣;(2)去分母得:3(x﹣2)=2(4﹣3x)+24,去括号得: 3x﹣6=8﹣6x+24,移项、归并得:9x=38 ,方程两边都x= ;12[3(x﹣)+ ]=5x﹣1,4x﹣2+1=5x﹣1,移项、归并得:x=0.评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般要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 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变”成 x=a的形式.解题时,要灵巧运用这些步骤.15.(A 类)解方程: 5x﹣2=7x+8 ;(B 类)解方程:(x﹣1)﹣( x+5)=﹣;(C 类)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剖析: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 等方法,求得各方程的解.解答:解:A 类:5x﹣2=7x+8移项: 5x﹣7x=8+2化简:﹣2x=10即:x=﹣5;B 类:(x﹣1)﹣(x+5)13=﹣去括号: x﹣﹣x﹣5=﹣化简: x=5即:x=﹣;C 类:﹣=1去分母: 3(4﹣x)﹣2(2x+1)=6去括号:12﹣3x﹣4x﹣2=6化简:﹣ 7x=﹣4即:x= .评论: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比较简单,但要仔细运算.16.解方程(1)3(x+6)=9﹣5(1﹣2x)(2)(3)(4)考解一元一次方程.点:专计算题.题:分(1)去括号此后,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即可求解;析:(2)(3)第一去掉分母,再去括号此后,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此后即可求解;(4)第一依据分数的基天性质,把第一项分母中的化为整数,再去分母,求解.解解:(1)去括号得: 3x+18=9 ﹣5+10x答:移项得: 3x﹣10x=9﹣5﹣1814归并同类项得:﹣ 7x=﹣14则 x=2;(2)去分母得: 2x+1=x+3 ﹣5移项,归并同类项得: x=﹣3;(3)去分母得: 10y+2(y+2)=20﹣5(y﹣1)去括号得: 10y+2y+4=20 ﹣5y+5移项,归并同类项得: 17y=21系数化为 1 得:;(4)原方程能够变形为:﹣5x=﹣1去分母得: 17+20x﹣15x=﹣3移项,归并同类项得: 5x=﹣20系数化为 1 得:x=﹣4.点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每步的依照,这几个题目都是基础的题目,需要娴熟掌握.评:17.解方程:(1)解方程: 4x﹣3(5﹣x)=13(2)解方程: x﹣﹣3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剖析:(1)先去括号,再移项,化系数为 1,进而获得方程的解.(2)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因此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 1,进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 4x﹣15+3x=13 ,移项归并得:7x=28,系数化为 1得:得 x=4;(2)原式变形为x+3=15,去分母得: 5(2x﹣5)+3(x﹣2)=15(x+3 ),去括号得 10x﹣25+3x ﹣6=15x+45 ,移项归并得﹣2x=76 ,系数化为 1得:x=﹣38.评论:本题考察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 1.注意移项要变号.2 33 18.(1)计算:﹣4 × +|﹣2|×(﹣)2 2(2)计算:﹣ 1 ﹣﹣ |÷×[﹣2﹣(﹣ 3)] (3)解方程: 4x﹣3(5﹣x)=2;(4)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的混淆运算.剖析:(1)利用平方和立方的定义进行计算.(2)按四则混淆运算的次序进行计算.(3)主假如去括号,移项归并.16乘最小公倍数去分母,再求值.解答:解:(1)﹣24×+|3﹣2|×(﹣)3==﹣1﹣1=﹣2.2(2)﹣1﹣﹣|÷×[﹣2﹣2(﹣3)]==== .(3)解方程:4x﹣3(5﹣x)=2去括号,得 4x﹣15+3x )=2移项,得4x+3x=2+15归并同类项,得 7x=17系数化为 1,得.去分母,得15x﹣3(x﹣172)=5(2x﹣5)﹣3×15去括号,得15x﹣3x+6=10x ﹣25﹣45移项,得 15x﹣3x﹣10x=﹣25﹣45﹣6归并同类项,得 2x=﹣76系数化为 1,得 x=﹣38.评论:前两道题考查了学生有理数的混淆运算,后两道考察了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19.(1)计算:(1﹣2﹣4)×;(2)计算:÷;(3)解方程: 3x+3=2x+7 ;(4)解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的混淆运算.专题:计算题.剖析:(1)和( 2)要娴熟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和( 4)第一熟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解答:解:(1)(1﹣2﹣4)×18=﹣=﹣13;(2)原式 =﹣1×(﹣4﹣2)×(﹣)=6×(﹣)=﹣9;(3)解方程:3x+3=2x+7移项,得 3x﹣2x=7﹣ 3归并同类项,得 x=4;(4)解方程:去分母,得 6(x+15)=15﹣10(x﹣7)去括号,得6x+90=15 ﹣10x+70移项,得6x+10x=15+70﹣90归并同类项,得 16x= ﹣5系数化为 1,得 x= .评论:(1)和( 2)要注意符号的办理;(4)要特别注意去分母的时候不要发生数字漏乘的现象,娴熟掌握去括号法则以及归并同类项法例.20.解方程( 1)﹣(x﹣5)=1;(2).19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剖析:(1)经过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 1 等过程,求得 x的值;(2)经过去分母以及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 1 等过程,求得 x的值.解答:解:(1)﹣(x﹣5)=1;去括号得:﹣0.2x+1=1 ,∴﹣0.2x=0 ,∴x=0 ;(2).去分母得:2(x﹣2)+6x=9(3x+5)﹣(1﹣2x),∴﹣21x=48 ,∴x=﹣.评论: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常有的过程有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 1 等.21.解方程:(x+3 )﹣2(x﹣1)=9﹣3x.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剖析:先去括号得x+3﹣2x+2=9﹣3x,而后移项、归并同类获得 2x=4 ,然20后把 x 的系数化为 1 即可.解答:解:去括号得x+3﹣2x+2=9﹣3x,移项得 x﹣2x+3x=9 ﹣3﹣2,归并得 2x=4,系数化为 1 得x=2.评论:本题考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接着移项,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侧,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右侧,而后合并同类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获得原方程的解.22.8x﹣3=9+5x .5x+2(3x﹣7)=9﹣4(2+x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方程思想.剖析:本题是解 4 个不一样的一元一次方程,第一个经过移项、归并同类项及系数化 1求解.第二个先去括号再经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及系数化 1 求21解.第三个先去分母再同第二个.第四个先分子分母乘以 10,再同第三个求解.解答: 8x﹣3=9+5x ,解: 8x﹣5x=9+3,3x=12,∴x=4 .∴x=4 是原方程的解;5x+2(3x﹣7)=9﹣4( 2+x),解: 5x+6x ﹣14=9﹣8﹣4x,5x+6x+4x=9﹣8+14,15x=15,∴x=1 .∴x=1 是原方程的解..解:3( x﹣1)﹣2(2x+1)=12,3x﹣3﹣4x﹣2=12,3x﹣4x=12+3+2 ,﹣x=17,∴x=﹣17.∴x=﹣17 是原方程的解.,解:,22=4(10x+1 )+40,50x﹣15=40x+4+40,50x﹣40x=4+40+15,10x=59,∴x= .∴x= 是原方程的解.评论: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要点是注意解方程时的每一步都要认真认真,如移项时要变符号.23.解以下方程:(1)﹣﹣(x﹣1);(2) = ﹣2.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剖析:(1)第一去括号,而后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求解;(2)第一去分母,而后去括号,移项、归并同类项,系数化成 1,即可求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归并同类项,则 x=4;移项,得:(2)去分母0.5x+1.3x=5.23得:7(1﹣2x)(4)第一去=3(3x+1)﹣分母,而后去42,括号、移项,去括号,得:归并同类项,7﹣14x=9x+3而后系数化﹣42,成 1 即可求移项,得:﹣解.解答:解:(1)14x﹣9x=3﹣42﹣7,,归并同类项,;得:﹣23x=﹣(2)3x﹣46,则 x=2 .2x=6﹣8,评论:本题考察解 x=﹣2;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3)次方程的一 2x+3x+3=5 ﹣般步骤是:去 4x+4,分母、去括 2x+3x+4x=5+号、移项、合 4﹣3,并同类项、化 9x=6,系数为 1.注x= ;意移项要变号.(4)2(x+1 )24.解方程: +6=3(3x﹣(1)﹣0.5+3x=10 ;2),(2)3x+8=2x+6 ;2x+2+6=9x ﹣(3)2x+3 (x+1 )=5﹣4(x﹣1);6,2x﹣9x=﹣6 (4).﹣2﹣6,﹣7x=﹣14,考点:解一元一次 x=2.方程.评论:本题考察解剖析:(1)移项,一元一次方归并同类项,程,解一元一而后系数化次方程的一成 1 即可求般步骤是:去解;分母、去括(2)移项,号、移项、合归并同类项,并同类项、化而后系数化系数为 1.注成 1 即可求意移项要变解;号.(3)去括号、移项,归并同25.解方程:.类项,而后系数化成 1即可求解;考点:解一元一次24方程. 5x=12+15,专题:计算题.归并同类项,剖析:方程两边乘得以 10 去分母5x=27,后,去括号,方程的两边移项归并,将同时除以 5,x 系数化为 1,得即可求出解.x= ;解答:解:去分母得:5(3x﹣1)﹣2(5x﹣6)(2)去括号,=2,得去括号得:=15x﹣5﹣10x+12=2 ,,移项归并得: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 6,5x=﹣5,解得:x=﹣1.得评论:本题考察了 x+1=4x ﹣2,解一元一次移项、归并同方程,其步骤类项,得为:去分母, 3x=3,去括号,移项方程的两边归并,将未知同时除以 3,数系数化为得1,求出解. x=1.评论:本题考察解26.解方程:(1)10x﹣12=5x+15 ;(2)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考点:解一元一次母、去括号、方程.移项、归并同专题:计算题.类项、化系数剖析:(1)先移项,为 1.注意移再归并同类项要变号.项,最后化系数为 1,进而27.解方程:获得方程的(1)8y﹣3(3y+2)=7解;(2).(2)先去括号,再移项、归并同类项,考点:解一元一次最后化系数方程.为 1,进而得专题:计算题.到方程的解.剖析:(1)依据一解答:解:(1)移项,元一次方程得的解法,去括10x﹣号,移项,合25。

一元一次方程例题讲解及答案.doc

一元一次方程例题讲解及答案.doc

一元一次方程例题讲解及答案.doc去括号,得12 兀+ 66-25 + 10x3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2 兀=-11.解这个方程,得例3列方程求下列问题的解:in = -6 —元一次方程课标要求:1?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意义.2.理解方程变形的基木原理,能在解方程屮正确应用.3.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中移项、系数化为1等基本步骤,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会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4.能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招考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及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屮的实际问题.典型例题例1解方程生巴一土空=1.6(2X4-11)-5(5-2X)=1X 30.系数化为1,得说明:注意在解方程过程中正确进行有理数及整式的运算,步骤不宜过于简单. 例2已知兀=-2是关于兀的方程2(x-m) = 8x-4m的解,求加的值.分析:本题已知方程的解,要求方程中待确定的字母系数,可以像解数字系数的方程一样, 先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能使方程两边代数式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取值叫做方程的解,将工=-2代入原方程,转化为关于加的方程求解.解1解关于兀的方稈:lx-Im = 8x-4m .因为已知方程的解是兀=-2,所以巴=-2,即m=-63解2因为x = -2是方程的解,所以2(-2-m) = 8(-2) 一4/n .解:去分母,强化训练1.选择题(1)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Y — 1A?由 -- =0得x-l = 55r — 1C.由---- =1 得X -1 = 55 ).YB.由一一1 = 0得x-l = 05D?由兰一1 = 1得兀一5 = 1(1)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己知甲车速度是60千米/小时.乙车速度是40千米/小时.若甲车先开1小时,问乙车开出多少时间后两车相遇?(2)小陈和老师一起整理了一篇教学材料,准备打印成稿.按篇幅估计老师单独打字需4个小时,小陈单独打字需6个小时,后来小陈先打了一个小时后,老师开始一起打.问还需多少小时完成?分析: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列出相关的代数式,进而建立方程,可以把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来解决.这一过程的关键是要透过纷繁多变的问题的表象,抓住数量关系的实质,抽象为数学问题.因此,常有面目迥异的情形,在学习屮我们不能机械地记忆、套用某些题型而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像上述两个问题,不论是甲、乙两车还是师、生两人,主要的等量关系都是两个对象所完成数量的和等于总量,而其中一个对象所完成的数量又分为两部分;前一小时的和后來的.请同学们注意强化训练第8题两个问题中数量关系和解法的比较. 解:(1)设乙车开出兀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得60(1 + 兀)+ 40x = 360 ?解这个方程得经检验,符合题意.答乙车开出3小吋两车相遇.(2)设老师开始打字后还需兀小时完成,扣+兀)+*=1.解这个方程得答老师开始打字后还需要2个小时完成.D.(2)下列方程后所列出的解不正确的是().x 2 ----- 1—23(2) 0.7x +1.37 = 1.5x-0.23;(3) x-3(20-x) = 3x-7(9-x);(4)2x-ll + 4x5(5)A.7B. ±7 C ?3 D ?7 或 3(4) 一种书包经两次降价10%,现在售价Q 元,则原售价为( )元.A. 81%? C ?80%aD.-^81% 80%2 .填空题(1) 若关于兀的方程、x = 5-k 的解是x = -3 ,则比= __________________ .3 (2) 当兀= ___________ 时,代数式2x4-3与6-4兀的值相等. 3. 解下列方程:(1) 3x-2 = -5(x-2);4.当x = -2时,代数式x 2+bx-2的值是12,求当x = 2时,这个代数式的值.5. 初一 (4)班课外乒乓球组买了两副乒乓球板,若每人付9元,则多了 5元,后来组长收了每人8元,自己多付了 2元,问两副乒乓球板价值多少?3y+ 6856(6)6 ?请你编制-道关于兀的方程,形如一咛冷使它的解在】到2之间.7.已y = ax3 +bx-8,当x = 3时,y = 5 .求当兀=一3日寸,y的值.8.应用方程解下列问题:(1)某车间原计划每周装配36台机床,预计若干周完成任务,在装配了三分之一后,改进操作技术,功效提高了一倍,结果提前一周半完成任务?求这次任务需装配的机床总台数.(2)某人有急事,预定搭乘一辆小货车从A地赶住B地,实际上他乘小货车行了三分路后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己知小货车的车速是36千米 /小时,求两地间的路程.一元一次方程参考答案13 11.(1) C (2) C (3) D (4) B2. (1) 6 (2) 一3?(1) x = - (2) x = 2(3) x = -2 2 27(4) x = —(5) y = 2(6) j = -6 4. -8 (提示:先求得方=一5 ) 5?两副乒乓球拍2价值58元6?略(提示:本题解答不唯一,任収符合条件的一个根,如x = -,代入原方程,2即能得到一个对应的加的值)7. -21 (提示:将已知条件代入后可求得27a + 36 = 13,当兀=一3 时,j =-27a-3^-8 =-(27a+ 3*)-8 = -13-8 = -21 )2 28. (1)装配机床总台数162台(提示:设共装配机床x台,根据题意,3—二一--;或72 36 2设共装配机床3兀台,根据题意,得竺二—72 36 2(2)两地间的路程为162千米(提示:与第(1)题具有相同的等量关系和方程)解:(1)由②得代入①,得解得代入③,得所以方程组的解是(2)①+(§)x6,得即代入①,得x = 7 -3y.3(7-3J)-4J =-5.y = 2.x = 1.x = l,y = 2.32 兀= 16,1x =—,2J = -l第6部分二元一次方程组课标要求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会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会检验未知数的一组对应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等基本概念,掌握用消元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会灵活应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能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招考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及解法,代入法和加减法解方程组,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会检验未知数的一组对应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典型例题例1解下列方程组:j3x-4J = -5, ①小严①(1)—(2) 5 1 _x+ 3j = 7; ②5x + —y = 2.②2分析:要结合方程组中方程的系数特征,合理选择消元的方法?通常方程中系数比较简单,尤其当一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是1时,可选用代入消元法,一般常采用加减消元法.Y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2'y=~1 2例2已知关于工、y的方程组戶[尸& 与[x-2y = 5y有相同的解,求(l-2m)x + 2y = \-n ?[兀兀 + 丿=m + 1.“2、兀值?分析:这里两个方程组屮都有待定系数,但并未知道具体的解,不能应用方程解的定义,代入后转化为关于加、H的方程来解.注意到两个方程组中都有一个方程的系数是已知的.且根据方程组的解的定义,本题“相同的解”也就是方程组!2x_3j=8,的解,因此,这个解可[x-2y = 5.y* — 1 f 1 — 2"? — 4 _ 1 —U以先予求出:~ :这时再将它代入另两个方程组,得几 ~ '[y = -2. [n-2 = m + 1.解这个方程组,得m = -l,7i = 2.例3某公园的学生门票价格如下:1 初一甲、乙两个班共104人,若分别购票,需1240元.两个班合起来购票,能否节约一些?或己知甲班人数稍多一些,请求出两班各有多少人?2若不知道两班学生总数及各班人数的多少,你能求出各班人数吗?分析本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在第(1)个问题中,首先应根据题意,判断各班人数的大致范围:两班共104人,则至少有一个班级人数50,但总票价1240元不是11的倍数,说明另一个班级人数不超过50.根据这些信息,可以着手应用列方程组求解.在第二个问题中,减弱了条件,两班学生的总数也是未知数.比较上述分析,共同之处是两班人数不可能是同一范围内的数(因为1240不是13、11、9的倍数),不同之处是少了一个方程.则应该用到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的知识,同吋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解.解(1)设初一甲班学生兀人,初一乙班学生y人,根据题意,两班票价总数1240不是13 或11的倍数,所以甲班人数大于50,乙班人数小于50.可得方程组x + y = 104,llx + 13j = 1240?1240-13兀n = 112—兀 +8-2x11= 112—兀 +2(4-兀)H(1)3兀一丿=2,5x + 4y = 1.3x + 5y = 42.(4)j5/n +7" = 26,[4,72 + 6〃= 18. 解这个方程组,得经检验,符合题意.y = 4&答:初一甲班学生56人,初一乙班学生48人.(2)设两个班级人数分别为兀人和y人,根据实际情况,其屮兀、J 的值是不超过100的正整数,且X <卩根据题意,得方程13x + llj = 124 0?将方程变形为含X的代数式表示”得所以4-x是11的倍数,依次取工=4,15,26,37,48.求出对应的y = l 0& 95,82,69,56.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取甲、乙两班人数分别为37人、69人、69人、37人、48人、56人或56人、48人四种比较合理的解答.强化训练1?填空题(1)已知4兀+ 5y —20 = 0 ,用含工的代数式表示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y = _4 时,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知x = 3』=一2是关于兀、丿的方程2兀一加丿+ 2加一2 = 0的解,贝【J:m= _______ .(3)己知|2x +J-3|+(X-3J +2)2 =0 ,贝ij x-y= ___________________(4)己知关于的方程组:%二亠的解’与y相等’则" ------------------------------------2.解下列方程组:(2) x3-t 丄、,十门.e 小「2兀一y = 2a + b 3.已知关于兀、丿的万程组彳 .[x^2y = a-b.的解是{二求…的值.4.已知当x = l 吋,代数式ax + b 的值等于2;当x = 2吋,代数式ax+ b 的值是1.求当x = 5 时,这个代数式的值.5?甲、乙两件商品成本共400元,甲商品按30%的利润定价,乙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后应顾客的要求,两种商品都按定价的90%出售,商店仍获利55?4元.求两种商品的成本各是多少?6. 求方程4x + 3y = 31的正整数解.7. 探索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1)8. 某校课外阅读小组同学每人订甲、乙两份杂志,甲杂志是月刊,每月一期定价2?2元:乙杂志是双月刊,两个月一期定价2?6元.每位同学都是一份杂志订半年,另一份杂志订全年. 经统计,甲杂志订费858元,乙杂志订费429元,求这个阅读小组的人数.J17x + 23j = 57, [23兀+ 17y = 63;x + y-z = 5, (3) ? 2x + 3j+ z = 10,x-2y-z = 20.第6部分二元一次方程组1. (1) 丁=20一4兀]05 (2) -1 (3) 0 (4) 4 2. (1)9x ——,17 (2)7 y = ?17口⑶y = 6.X =29 7 = -!(4)m = 15.n = —7.3a = 2° 4. -2 5?甲商品成本260元,乙商品成本140元b = -5.商品成本兀元,乙商品成本J元,根据题意得方程组x + j = 400,x(l + 30%) x 90% + y (1 + 20%) x 90% = 400 + 55.4 6.x2 =4,兀1 =y=9; J2=5;l j3=l.(提示:I — x先将方程化为y = 10-x + —;或先确定y是1与9之间的奇数)37. (1) X =29J = 1(提示:将两式分别相减和相加,得x-y = t)x+j=3?(2) x = l,1y = -2(3)35X~T,j = -5, 8?这个阅读小组有40人(提示:设订甲种杂志全年的学5 Z_3'生兀人,订乙种杂志全年的学生y人,列方程组2.2x12兀+ 2?2x6y = 85& 曰解得<〔2.6x3 兀+ 2?6x6y = 429.x = 25,)y = 15.。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如:7-5x =3,3(x +2)=4-x 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技巧 正确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四个条件是: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③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0;④分母中不含未知数,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2)方程的解①概念: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②方法:要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一看,它是不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二看,将它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它是方程的解.如x =3是方程2x -4=2的解,而y =3就不是方程2x -4=2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是指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例1-1】 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A .S =12ab ;B.x -y =0;C.x =0;D.12x +3=1;E.3-1=2;F.4y -5=1;G .2x 2+2x +1=0;H.x +2.解析:E 中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G 中未知数的次数是2,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A 与B 中含有的未知数不是一个,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H 虽然形式上字母的个数是一个,但它不是等式,所以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D 中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只有C ,F 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所以它们是一元一次方程.答案:CF【例1-2】 x =-3是下列方程( )的解. A .-5(x -1)=-4(x -2) B .4x +2=1C .13x +5=5 D .-3x -1=0解析:对于选项A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5×(-3-1)=20,右边=-4×(-3-2)=20,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是方程-5(x -1)=-4(x -2)的解;对于选项B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4×(-3)+2=-10,右边=1,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不是方程4x +2=1的解,选项C ,D 按以上方法加以判断,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只有A 的左右两边相等,故应选A.答案:A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基本性质①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 +c =b +c ,a -c =b -c .②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c =bc ,a c =bc(c ≠0).③性质3: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 如由-8=y ,得y =-8.④性质4:如果a =b ,b =c ,那么a =c .(传递性) 如:若∠1=60°,∠2=∠1,则∠2=60°. (2)等量代换在解题过程中,根据等式的传递性,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简称等量代换. 谈重点 应用不等式的性质的注意事项(1)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时,一定要注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这里特别要注意:“同时”和“同一个”,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2)等式的基本性质2中乘以(或除以)的仅仅是同一个数而不包括整式,要注意与性质1的区别.(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例2-1】 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A .若4y +2=3y -1,则y =1B .若7a =5,则a =57C .若x 2=0,则x =2D .若x 6-1=1,则x -6=1解析:首先观察等式的左边是如何由上一步变形得到的,确定变形的依据,再对等式的右边进行相应的变形,得出结论.A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减去3y +2,左边是y ,右边是-3,不是1;C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乘以2,右边应为0,不是2;D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左边乘以6,而右边漏乘6,故不正确;只有B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除以7,得到a =57.答案:B【例2-2】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1)5x -8=12;(2)4x -2=2x ;(3)x +1=6;(4)3-x =7.分析: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将方程变形为左边只含有未知数的项,右边含有常数项,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解:(1)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8,得5x =20. 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5,得x =4. (2)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2x ,得2x -2=0. 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2,得2x =2. 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得x =1. (3)方程两边都同时减去1, 得x +1-1=6-1,∴x=6-1.∴x=5.(4)方程两边都加上x,得3-x+x=7+x,3=7+x,方程两边都减去7,得3-7=7+x-7,∴-4=x,即x=-4.3.解一元一次方程(1)移项①移项的概念及依据: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因为方程是特殊的等式,所以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②移项的目的: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③移项的过程:移项的过程是项的位置改变和符号变化的过程.即对移动的项进行变号的过程,如,-2-3x=7,把-2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2在原方程中前面带有性质符号“-”,移到右边后需变成“+”,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变号,没有移动的项则不变号.所以由移项,得-3x=7+2.④要注意移项和加法交换律的区别:移项是把某一项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变号;而加法交换律中交换加数位置只是改变排列的顺序,符号随着移动而不改变.如,3+5x=1,把3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要变号,得5x=1-3,是属于移项;而把5x-15x+11x=11变成5x+11x -15x=11,是利用加法交换律,不是移项而是位置的移动,所以不变号.辨误区移项时应注意的问题在移项时注意“两变”:一变性质符号,即“+”号变为“-”号,而“-”号变为“+”号;二变位置,把某项由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具体变形名称具体做法变形依据注意事项去分母方程左右两边的每一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能有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多项式的去掉分母后,要加小括号去括号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去括号分配律;去括号的法则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所有项都要变号移项移项就是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等式的基本性质1 移项要变号合并同类项将方程化为ax=b的最简形式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只将系数相加,字母及其指数不变化系数为1 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系数或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等式的基本性质2 分子、分母不能颠倒值得注意的是:(1)这些步骤在解方程时不一定全部都用到,也不一定按照顺序进行,可根据方程的形式,灵活安排步骤;(2)为了避免错误,可将解出的结果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例3-1】 下列各选项中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 A .由2x =4,得x =2B .由7x +3=x +5,得7x +3=5+xC .由8-x =x -5,得-x -x =-5-8D .由x +9=3x -1,得3x -1=x +9解析:选项A 是把x 的系数化成1的变形;选项B 中x +5变成5+x 是应用加法交换律,只是把位置变换了一下;选项C 是作的移项变形;选项D 是应用等式的对称性“a =b ,则b =a ”所作的变形.所以变形属于移项的是选项C.答案:C【例3-2】 解方程2-x 3-5=x -14.分析:方程有分母,将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去掉分母得4(2-x )-60=3(x -1),再按照步骤求解,特别注意-5不能漏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解: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12, 得4(2-x )-60=3(x -1). 去括号,得8-4x -60=3x -3. 移项,得-4x -3x =-3-8+60. 合并同类项,得-7x =49. 两边同除以-7,得x =-7.4.解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是代数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后,就成为未知数系数不是0的最简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不仅有很多直接应用,而且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解方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方程式不断化简的过程,一直把方程化为x =a (a 是一个已知数).(1)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简单方程的解法其思路是一样的.方程中若含有相同的代数式,可以把此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来运算;方程中若含有小数或百分数,就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或百分数化为整数再去分母运算.(2)要注意把分母整数化和去分母的区别:分母整数化是在某一项的分子、分母上同乘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而去分母是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例4】 解方程0.4x -90.5-x -52=0.03+0.02x0.03.分析:由于0.4x -90.5和0.03+0.02x 0.03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小数,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化为整数,在式子0.4x -90.5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变为4x -905,在式子0.03+0.02x0.03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0,变为3+2x3,然后去分母,再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解:分母整数化,得 4x -905-x -52=3+2x3.去分母,得6(4x -90)-15(x -5)=10(3+2x ). 去括号,得24x -540-15x +75=30+20x . 移项,得24x -15x -20x =540-75+30. 合并同类项,得 -11x =495. 两边同除以-11,得x =-45.5.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相关的问题 方程的解不仅是方程的重要概念,也是考查方程知识时的主要命题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1)已知方程的解求字母系数:若已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一定使其成立,则得到一个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这个字母系数的值.(2)同解方程:因为两方程的解相同,可直接解第一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再把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求出相关字母的值.【例5-1】 关于x 的方程3x +5=0与3x +3k =1的解相同,则k =( ).A .-2B .43C .2D .-43解析:解方程3x +5=0,得x =-53.将x =-53代入方程3x +3k =1,得-5+3k =1,解得k =2,故应选C. 答案:C【例5-2】 若关于x 的方程(m -6)x =m -4的解为x =2,则m =__________. 解析:把x =2代入方程(m -6)x =m -4,得(m -6)×2=m -4,解得m =8. 答案:86.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解题策略 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五个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可有些一元一次方程,若能根据其结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性质与解题技巧,则不但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而且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下面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几种技巧.(1)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是先去括号,去括号的顺序一般是由小到大去,但有些题目是从外向里去括号,计算反而简单,这就要求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使计算简便的方法.(2)对于一些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若硬套解题的一般步骤,先去分母则复杂繁琐,若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先移项、合并同类项,则使运算显得简捷明快.有些特殊的方程却要打破常规,灵活运用一些解题技巧,使运算快捷、简便.巧解可激活思维,使我们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例6-1】 解方程34⎣⎡⎦⎤43⎝⎛⎭⎫12x -14-4=32x +1. 分析:注意到34×43=1,把34乘以中括号的每一项,则可先去中括号,34×43⎝⎛⎭⎫12x -14-34×4=32x +1,再去小括号为12x -14-3=32x +1,再按步骤解方程就非常简捷了. 解:去括号,得12x -14-3=32x +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174.两边同除以-1,得x =-174.【例6-2】 解方程x +37-x +25=x +16-x +44.分析:此题可按照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但本题若直接去分母,则两边乘以最小公倍数420,运算量大容易出错,我们可两边分别通分,5(x +3)-7(x +2)35=2(x +1)-3(x +4)12,把分子整理后再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解:方程两边分别通分,得5(x +3)-7(x +2)35=2(x +1)-3(x +4)12.化简,得-2x +135=-x -1012. 去分母,得12(-2x +1)=35(-x -10). 去括号,得-24x +12=-35x -35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x =-362.两边同除以11,得x =-36211.7.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1)利用方程的解求未知系数的值当已知方程的解求方程中字母系数或有关的代数式时,常常采用代入法,即将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字母系数的等式(或者可以看作关于字母系数的方程),再求解即可.(2)利用概念列方程求字母的值 利用某些概念的定义,可以列方程求出相关的字母的取值,如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或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的值.列方程求值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的知识找出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解方程从而求出字母的取值.谈重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许多数学概念、性质的运用范围、限制条件或使用前提有的是以隐含条件的形式出现在题目中,由此可发掘隐含的条件,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发掘隐含条件时需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例7-1】 (1)当a =__________时,式子2a +1与2-a 互为相反数. (2)若6的倒数等于x +2,则x 的值为__________.解析:(1)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可得一元一次方程2a +1+(2-a )=0,解得a =-3;(2)由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得一元一次方程6(x +2)=1,解得x =-116.答案:(1)-3 (2)-116【例7-2】 已知x =-2是方程x -k 3+3k +26-x =x +k2的解,求k 的值.分析:把x =-2代入原方程,原方程就变成了以k 为未知数的新方程,解含有未知数k 的方程,可以求出k 的值.解:把x =-2代入原方程,得 -2-k 3+3k +26-(-2)=-2+k2. 去分母,得2(-2-k )+3k +2-(-2)×6=3(-2+k ). 去括号,得-4-2k +3k +2+12=-6+3k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k =-16.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k =8.【题01】下列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25x x =,则5x =.B .若77,x -=则1x =-.C .若10.2x x -=,则1012x x -=. D .若x ya a=,则ax ay =. 【题02】下列各式不是方程的是( ) A .24y y -=B .2m n =C .222p pq q -+D .0x =【题03】解为2x =-的方程是( ) A .240x -=B .5362x +=C .3(2)(3)5x x x ---=D .275462x x --=- 【题04】若关于x 的方程223(4)0n x n -+-=是一元一次方程,求n 的值.课后作业【题05】已知2(23)(23)1m x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 .【题06】若关于x 的方程2(2||)(2)(52)0m x 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解.【题07】若关于x 的方程1(2)50k k x 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 .【题08】若关于x 的方程1(2)50k k x 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 .若关于x 的方程2(2)450k x kx 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的解x = .【题09】2(38)570a b x b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且该方程有惟一解,则x =( ) A .2140- B .2140C .5615-D .5615【题10】解方程:135(3)3(2)36524x x ---=【题11】解方程:11 (4)(3) 34y y-=+【题12】解方程:122233x xx-+ -=-【题13】解方程:21511 36x x+--=【题14】解方程:11(0.170.2)1 0.70.03x x--=【题15】解方程:1(4)33519 0.50.125xxx+++=+【题16】解方程:0.20.450.0150.010.5 2.50.250.015x xx++-=-【题17】解方程:0.10.90.21 0.030.7x x--=【题18】解方程:4213 2[()] 3324x x x--=【题19】解方程:111[(1)6]20343x --+=。

专题06 一元一次方程(归纳与讲解)(解析版)

专题06 一元一次方程(归纳与讲解)(解析版)

专题06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目录】技巧1:巧用一元一次方程求字母系数的值技巧2:特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技巧【题型】一、一元一次方程概念【题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题型】三、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题型】四、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销售盈亏问题【题型】五、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比赛积分问题【考纲要求】1、了解等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考点总结】一、一元一次方程【注意】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2.未知数x的次数都是13.等式两边都是整式,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技巧归纳】技巧1:巧用一元一次方程求字母系数的值【类型】一、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系数的值1.已知方程(m -2)x |m|-1+16=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及方程的解. 2.已知方程(3a +2b)x 2+ax +b =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方程的解.3.已知(m 2-1)x 2-(m +1)x +8=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式子199(m +x)(x -2m)+9m +17的值.【类型】一、利用方程的解求字母系数的值 题型1:利用方程的解的定义求字母系数的值4.关于x 的方程a(x -a)+b(x +b)=0有无穷多个解,则( )A .a +b =0B .a -b =0C .ab =0D .ab =05.关于x 的方程(2a +b)x -1=0无解,则ab 是( )A .正数B .非正数C .负数D .非负数6.已知关于x 的方程9x -3=kx +14有整数解,那么满足条件的整数k =__________. 7.已知x =12是方程6(2x +m)=3m +2的解,求关于y 的方程my +2=m(1-2y)的解.8.当m 取什么整数时,关于x 的方程12mx -53=12⎝⎛⎭⎫x -43的解是正整数? 题型2:利用两个方程同解或解具有已知倍数关系确定字母系数的值9.如果方程x -43-8=-x +22的解与关于x 的方程2ax -(3a +5)=5x +12a +20的解相同,确定字母a 的值.题型3:利用方程的错解确定字母系数的值10.小马虎解方程2x -13=x +a2-1,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1忘记乘6,其他步骤都正确,这时方程的解为x =2,试求a 的值,并正确解方程. 参考答案1.解:由题意,得⎩⎪⎨⎪⎧|m|-1=1,m -2≠0,所以m =-2.将m =-2代入原方程,得-4x +16=0,解得x =4.2.解:由题意,得⎩⎪⎨⎪⎧3a +2b =0,a≠0,所以3a =-2b ,即a =-23b.当3a +2b =0时,原方程可化为ax +b =0,则x =-ba .将a =-23b 代入方程的解中,得x =-b a =32.3.解:由题意,得⎩⎪⎨⎪⎧m 2-1=0,m +1≠0,所以m =1.当m =1时,原方程可化为-2x +8=0,解得x =4.当m =1,x =4时,199(m +x)(x -2m)+9m +17=199×5×2+9×1+17=2 016. 4.A 5.B 6.8,-8,10或267.解:将x =12代入方程6(2x +m)=3m +2,得6⎝⎛⎭⎫2×12+m =3m +2,解得m =-43. 将m =-43代入方程my +2=m(1-2y),得-43y +2=-43(1-2y),解得y =56.点拨:已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确定关于某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中另外一个字母的值,只需把未知数的值(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即可得出含另一个字母的方程,通过求解确定另一个字母的值,从而进行关于其他字母的计算.8.解:原方程可化为12mx -53=12x -23,所以12(m -1)x =1,所以(m -1)x =2.因为x 必须为正整数且m 为整数,故m -1=1或2.当m -1=1,即m =2时,x =2; 当m -1=2,即m =3时,x =1.所以当m =2或3时,方程的解为正整数. 9.解:x -43-8=-x +22,去分母,得2(x -4)-48=-3(x +2).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 =50.系数化为1,得x =10.把x =10代入方程2ax -(3a +5)=5x +12a +20, 得2a×10-(3a +5)=5×10+12a +20, 去括号、移项,得20a -3a -12a =5+50+20. 合并同类项,得5a =75,系数化为1,得a =15. 10.解:由题意得4x -2=3x +3a -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3a +1. 因为x =2,所以2=3a +1,则a =13.当a =13时,原方程为2x -13=x +132-1,解得x =-3.技巧2:特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技巧【类型】一、分子、分母含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题型1:巧化分母为11.解方程:4x -1.60.5-3x -5.40.2=1.8-x0.1.2.解方程:2x +10.25-x -20.5=-10.题型2:巧化同分母3.解方程:x 0.6-0.16-0.5x0.06=1.题型3:巧约分去分母4.解方程:4-6x 0.01-6.5=0.02-2x0.02-7.5.【类型】二、分子、分母为整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题型1:巧用拆分法5.解方程:x -12-2x -36=6-x3.6.解方程:x 2+x 6+x 12+x20=1.题型2:巧用对消法7.解方程:x 3+x -25=337-6-3x15.题型3:巧通分8.解方程:x +37-x +25=x +16-x +44.【类型】三、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题型1:利用倒数关系去括号9.解方程:32⎣⎡⎦⎤23⎝⎛⎭⎫x 4-1-2-x =2. 题型2:整体合并去括号10.解方程:x -13⎣⎡⎦⎤x -13(x -9)=19(x -9). 题型3:整体合并去分母11.解方程:13(x -5)=3-23(x -5).题型4:不去括号反而添括号12.解方程:12⎣⎡⎦⎤x -12(x -1)=23(x -1). 题型5:由外向内去括号13.解方程:13⎣⎡⎦⎤14⎝⎛⎭⎫13x -1-6+2=0. 题型6:由内向外去括号14.解方程:2⎣⎡⎦⎤43x -⎝⎛⎭⎫23x -12=34x. 参考答案1.解:去分母,得2(4x -1.6)-5(3x -5.4)=10(1.8-x).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 =-5.8. 系数化为1,得x =-2915.点拨:本题将各分数分母化为整数1,从而巧妙地去掉了分母,给解题带来了方便 . 2.解:去分母、去括号,得8x +4-2x +4=-1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x =-18. 系数化为1,得x =-3.点拨:由0.25×4=1,0.5×2=1,可巧妙地将分母化为整数1. 3.解:化为同分母,得0.1x 0.06-0.16-0.5x 0.06=0.060.06.去分母,得0.1x -0.16+0.5x =0.06. 解得x =1130.4.解:原方程可化为4-6x 0.01+1=0.01-x0.01.去分母,得4-6x +0.01=0.01-x. 解得x =45.点拨:本题将第二个分数通过约分处理后,使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便于去分母.5.解:拆项,得x 2-12-x 3+12=2-x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2=2.系数化为1,得x =4.点拨:方程通过拆项处理后,便于合并同类项,使复杂方程简单化. 6.解:拆项,得⎝⎛⎭⎫x -x 2+⎝⎛⎭⎫x 2-x 3+⎝⎛⎭⎫x 3-x 4+⎝⎛⎭⎫x 4-x5=1. 整理得x -x 5=1.解得x =54.点拨:因为x 2=x -x 2,x 6=x 2-x 3,x 12=x 3-x 4,x 20=x 4-x5,所以把方程的左边每一项拆项分解后再合并就很简便 .7.解:原方程可化为x 3+x -25=247+x -25,即x 3=247.所以x =727. 点拨:此题不要急于去分母,通过观察发现-6-3x 15=x -25,两边消去这一项可避免去分母运算.8.解:方程两边分别通分后相加,得5(x +3)-7(x +2)35=2(x +1)-3(x +4)12.化简,得-2x +135=-x -1012.解得x =-36211.点拨:本题若直接去分母,则两边应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420,运算量大容易出错,但是把方程左右两边分别通分后再去分母,会给解方程带来方便. 9.解:去括号,得x4-1-3-x =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4x =6.系数化为1,得x =-8.点拨:观察方程特点,由于32与23互为倒数,因此让32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则可先去中括号,同时又去小括号,非常简便.10.解:原方程可化为x -13x +19(x -9)-19(x -9)=0.合并同类项,得23x =0.系数化为1,得x =0.11.解:移项,得13(x -5)+23(x -5)=3.合并同类项,得x -5=3.解得x =8.点拨:本题将x -5看成一个整体,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进行解答,这样避免了去分母,给解题带来简便.12.解:原方程可化为12[(x -1)+1-12(x -1)]=23(x -1).去中括号,得12(x -1)+12-14(x -1)=23(x -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12(x -1)=-12.解得x =115.13.解:去中括号,得112⎝⎛⎭⎫13x -1-2+2=0.[来源:学科网] 去小括号,得136x -112=0.移项,得136x =112.系数化为1,得x =3.14.解:去小括号,得2[43x -23x +12]=34x.去中括号,得43x +1=34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712x =-1.系数化为1,得x =-127.【题型讲解】【题型】一、一元一次方程概念例1、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24a x m -+=的解为1x =,则a m +的值为( ) A .9 B .8C .5D .4【详解】解:因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x a -2+m=4的解为x=1, 可得:a -2=1,2+m=4, 解得:a=3,m=2, 所以a+m=3+2=5, 故选:C .【题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例2、解一元一次方程11(1)123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 .3(1)12x x +=-B .2(1)13x x +=-C .2(1)63x x +=-D .3(1)62x x +=-【答案】D【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方程两边都乘以6可得答案. 【详解】解:方程两边都乘以6,得:3(x +1)=6﹣2x ,故选:D . 例3、解方程:221123x x x ---=-【答案】27x =【分析】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依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221123x x x ---=-()()6326221x x x --=--636642x x x -+=-+ 634662x x x -+=-+ 72x =27x =【题型】三、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例4、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配2个螺母,为使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若设x 名工人生产螺钉,依题意列方程为( ) A .1200x =2000(22﹣x ) B .1200x =2×2000(22﹣x ) C .1200(22﹣x )=2000x D .2×1200x =2000(22﹣x )【答案】D【分析】首先根据题目中已经设出每天安排x 个工人生产螺钉,则(22-x )个工人生产螺母,由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①可知螺母的个数是螺钉个数的2倍①从而得出等量关系,就可以列出方程. 【详解】解:设每天安排x 个工人生产螺钉,则(22-x )个工人生产螺母,利用一个螺钉配两个螺母.由题意得:2×1200x=2000①22-x ),即2×1200x=2000①22-x①①故选D① 【题型】四、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销售盈亏问题例5、随着传统节日“端午节”临近,某超市决定开展“欢度端午,回馈顾客”的活动,将进价为120元一盒的某品牌粽子按标价的8折出售,仍可获利20%,则该超市该品牌粽子的标价为__元.( )A .180B .170C .160D .150【答案】A【分析】设该超市该品牌粽子的标价为x 元,则售价为80%x 元,根据等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列出方程,解出即可.【详解】解:设该超市该品牌粽子的标价为x 元,则售价为80%x 元, 由题意得:80%x ﹣120=20%×120, 解得:x =180.即该超市该品牌粽子的标价为180元. 故选:A .【题型】五、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比赛积分问题例6、一张试卷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得-1分,某同学做完了25道题,共得70分,那么他做对的题数是( ) A .17道 B .18道C .19道D .20道【答案】C【分析】设作对了x 道,则错了(25-x )道,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详解】设作对了x 道,则错了(25-x )道,依题意得4x -(25-x)=70,解得x=19 故选C.一元一次方程(达标训练)一、单选题1.(2020·浙江·模拟预测)下列各式:①253-+=;①235=3x x x -+;①211x +=;①21=x;①23x +;①4x =.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解:①不含未知数,故错 ①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故错①含一个未知数,次数为1,是等式且两边均为整式,故对 ①左边不是整式,故错 ①不是等式,故错①含一个未知数,次数为1,是等式且两边均为整式,故对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并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2022·浙江温州·三模)解方程2233522x x x x x --+=--,以下去分母正确的是( )A .22335x x x ---=B .22335x x x --+=C .()223352x x x x ---=-D .()223352x x x x --+=-【答案】D【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在分式方程两边分别乘()2x - 即可.【详解】A ,()223352,x x x x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223352,x x x x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223352,x x x x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223352,x x x x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去分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分式方程两边分别乘以分母的最简公分母,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3.(2022·重庆沙坪坝·一模)若关于x 的方程25x a +=的解是2x =,则a 的值为( ) A .9- B .9 C .1- D .1【答案】D【分析】把2x =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a 的值. 【详解】解:把2x =代入方程得:45a +=, 解得1a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4.(2022·河北石家庄·二模)1x =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 A .65x =- B .2233+=+x xC .21133x x x x -=-- D .2x x =【答案】D【分析】把x =1代入各选项进行验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A 、5−1=4≠6,故本选项错误; B 、2124⨯+=,3136⨯+=,4≠6,故本选项错误; C 、当x =1时,x -1=0即分式的分母为0,故本选项错误;D 、211=,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的概念,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 5.(2022·广东·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三模)我国古代的《洛书》中记载了最早的三阶幻方—九宫图.在如图所示的幻方中,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则m 的值是( )A .5B .3C .1-D .2-【答案】A【分析】根据幻方中,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幻方正中间的数字为a , 依题意得:124a m a ++=++, 解得:5m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6.(2022·四川达州·二模)方程2x -3=5的解为________. 【答案】x =4【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解即可得. 【详解】解:2x -3=5, 移项得2x =8, 系数化为1得:x =4, 故答案为:x =4.【点睛】题目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方法是解题关键.7.(2022·四川广元·二模)已知: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用a ,b 表示,且2(4)|12|0a b ++-=.若点C 点在数轴上且满足3AC BC =,则C 点对应的数为________. 【答案】8或20##20或8【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分C 点在线段AB 上和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详解】解:①2(4)|12|0a b ++-= ①a +4=0,b −12=0 解得:a =−4,b =12①A 表示的数是−4,B 表示的数是12 设数轴上点C 表示的数为c ①AC =3BC ①|c +4|=3|c −12| 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 则c +4=3(12−c ) 解得:c =8当点C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 则c +4=3(c −12) 解得:c =20综上可知:C 对应的数为8或20.【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方程的解法,数轴两点之间的距离,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8.(2022·四川广元·一模)解方程:2(1)13x x x --=-. 【答案】12x =-【分析】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1”,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去括号,得2213x x x -+=-. 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21x =-. 系数化为1,得12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解本题的关键. 9.(2022·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二模)“小口罩,大温暖”,为有效防控疫情,缓解基层防疫物资短缺问题,2020年2月10日,福山区首批4万只口罩免费派发.烟台市政府紧急调拨的这批民用口罩包括A ,B 两种不同款型,其中A 型口罩单价100元,B 型口罩单价80元.(1)先进行试点发放,某社区环卫工人共收到A ,B 两种款型的口罩100盒,总价值共计9200元,求免费发放给该社区环卫工人的A 型口罩和B 型口罩各多少盒?(2)我区某街道办事处决定将此项公益活动在其整个街道社区全面铺开,按照试点发放中A,B两种款型的数量比共发放2000盒.若该社区人口平均每500人发放A型口罩m盒,B型口罩(328m-)盒.求该街道社区人口总数.【答案】(1)免费发放给该社区环卫工人的A型口罩60盒,B型口罩40盒(2)该街道社区人口总数为50000人【分析】(1)设免费发放给该社区环卫工人的A型口罩x盒,B型口罩y盒,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可得3286040m m-=,从而得到m=12,即可求解.(1)解:设免费发放给该社区环卫工人的A型口罩x盒,B型口罩y盒,依题意得:100100809200x yx y+=⎧⎨+=⎩,解得:6040xy=⎧⎨=⎩.答:免费发放给该社区环卫工人的A型口罩60盒,B型口罩40盒.(2)解:依题意得:328 6040m m-=,解得:m=12,①m+3m−28=20.①该街道社区人口总数=200020×500=50000(人).答:该街道社区人口总数为50000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明确题意,准确得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一元一次方程(提升测评)一、单选题1.(2022·湖北十堰·一模)《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各几何?”其大意是:今有人合伙买羊,若每人出5钱,还差45钱;若每人出7钱,还差3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如果我们设合伙人数为x ,则可列方程( ) A .54573x x +=+ B .54573x x -=-C .45357x x +=+D .45357x x-=+【答案】A【分析】根据每人出5钱,还差45钱;若每人出7钱,还差3钱,可以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设合伙人数为x ,则可列方程为 54573x x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 2.(2022·浙江温州·二模)若代数式()()2132x x +++的值为8,则代数式()()2231x x -+-的值为( ) A .0 B .11 C .7- D .15-【答案】C【分析】由()()2132x x +++的值为8,求得x =0,再将x =0代入计算可得. 【详解】解:①()()2132x x +++的值为8, ①2x +2+3x +6=8, ①x =0,当x =0时,()()2231x x -+-=2×(-2)+3×(-1)=-7.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代数式的求值,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3.(2022·河北·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模拟预测)已知m n =,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2m n m += B .0-=m n C .22m x n x -=- D .235m n n -=【答案】D【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和合并同类项即可判断. 【详解】由m n =,得2m n m m m +=+=,故A 成立; 0m n m m -=-=,故B 成立;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加或减一个等式,左右两边仍相等,22m x n x -=-,故C 成立;2323m n n n n -=-=-,故D 不成立;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和合并同类项,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2022·河北保定·一模)已知分式:341()()32a a a a -+---■的某一项被污染,但化简的结果等于2a +,被污染的项应为( ) A .0 B .1 C .23a a -- D .32a a -- 【答案】B【分析】设被污染的部分为p ,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解关于p 的方程,求出p 的表达式即可. 【详解】解:设被污染的部分为p , 则341()()232a a p a a a -+-=+--, ①241()232a p a a a --=+--, ①()()()132222a p a a a a --=+⨯--+, ①3122a p a a -=+--, ①22a p a -=-, ①1p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和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和掌握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5.(2022·重庆·三模)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关于x 、y 的方程24107x y +=存在整数解.①若两个不等实数a 、b 满足()()244222a b a b +=+,则a 、b 互为相反数.①若2()4()()0a c a b b c ---=-,则2b a c =+. ①若222x yz y xz z xy ---==,则x y z ==.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答案】B【分析】将24x y +提公因式2得2(2)x y +,由x 、y 为整数,则2(3)x y +为偶数,因为107为奇数,即原等式不成立,即可判断①;将442222()()a b a b +=+,整理得222()0a b -=,即得出22a b =,由于实数a 、b 不相等,即得出a 、b 互为相反数,故可判断①;2()4()()0a c a b b c ---=-整理得2(2)0a c b +-=,即得20a c b +-=,即2a c b +=,故可判断①;由222x yz y xz z xy ---==,得出2222x xz y yz y xy z xz ⎧+=+⎨+=+⎩,即可变形为222211()()2211()()22x z y z y x z x ⎧+=+⎪⎪⎨⎪+=+⎪⎩,可以得出x y z ==或0x y z ++=,故可判断①. 【详解】解:①262(3)x y x y +=+, ①如果x 、y 为整数,那么2(3)x y +为偶数, ①107为奇数,①24107x y +=不存在整数解,故①错误; 442222()()a b a b +=+444422222a b a b a b +++=442220a b a b +-=222()0a b -=①22a b =,①实数a 、b 不相等,①a 、b 互为相反数,故①正确; 2()4()()0a c a b b c ---=-222244440a ac c ab ac b bc -+-++-=()()22440a c b a c b +-++=2(2)0a c b +-=①20a c b +-=,即2a c b +=,故①正确; ①222x yz y xz z xy ---==①2222x xz y yzy xy z xz ⎧+=+⎨+=+⎩, ①2222222211441144x xz z y yz z y xy x z xz x ⎧++=++⎪⎪⎨⎪++=++⎪⎩,即222211()()2211()()22x z y z y x z x ⎧+=+⎪⎪⎨⎪+=+⎪⎩,①11()2211()22x z y z y x z x ⎧+=±+⎪⎪⎨⎪+=±+⎪⎩,①x y z ==或0x y z ++=,故①不一定正确. 综上可知正确的有①①.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6.(2022·山东临沂·一模)如图,用一块长7.5cm、宽3cm的长方形纸板,和一块长6cm、宽1.5cm 的长方形纸板,与一块小正方形纸板以及另两块长方形纸板,恰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则小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cm,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cm2.【答案】 4.581【分析】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然后表示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利用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列出方程求得小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求得大正方形的边长即可求得面积.【详解】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7.5-x)cm或(x+3+1.5)cm,根据题意得:6+7.5-x=x+3+1.5,解得:x=4.5,则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7.5-x=6+7.5-4.5=9(cm),大正方形的面积为92=81(cm2),故答案为:4.5;8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设出小正方形的边长并表示出大正方形的边长.7.(2022·上海静安·1=的解是________.【答案】x=1【分析】首先方程两边同时平方,把无理方程化为有理方程,再解方程即可求得【详解】解:方程两边同时平方,得3x-2=1,解得x=1,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和运用无理方程的解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要检验.三、解答题8.(2022·河北·育华中学三模)如图,数轴上a 、b 、c 三个数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 、c 满足2(6)20c a -++=.(1)①直接写出数a 、c 的值 , ; ①求代数式222a c ac +-的值;(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点A 与点C 重合,求与点B 重合的点表示的数; (3)请在数轴上确定一点D ,使得AD =2BD ,则D 表示的数是 . 【答案】(1)①-2,6;①64 (2)3 (3)4或0【分析】(1)①根据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出a 和c ,①把a 和c 的值代入222a c ac +-求值即可;(2)根据题意,求出b 的值,然后求出线段AC 的中点,即可求出结论;(3)设点D 表示的数为x ,然后根据点D 的位置分类讨论,分别根据2AD BD =列出方程即可分别求出结论. (1) 解:①①()2620c a -++=, ①20a +=,60c -=, 解得2a =-,6c =. 故答案为:-2,6.①把2a =-,6c =代入222a c ac +-,2224362464a c ac +-=++=;(2)解:①b 是最小的正整数,①1b =,①线段AC 的中点为()2622-+÷=,设与点B 重合的点表示的数为n ,则(1+n )÷2=2, 解得:n =3.①与点B 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3. 故答案为:3. (3)解:因为a =-2,b =1,c =6,设点D 表示的数为x ,若2AD BD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若点D 在点A 的左侧,则x <-2且()221x x --=-, 解得4x =(不符合题意,舍去);①若点D 在点A 、B 之间,则-2<x <1且()()221x x --=-, 解得0x =;①若点D 在点B 右侧,则x >1且x -(-2)=2(x -1), 解得:x =4.综上所述,点D 表示的数是0或4. 故答案为:0或4.【点睛】此题考查了非负性的应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中点公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绝对值的非负性、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公式和等量关系.。

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有答案

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有答案

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有答案一、什么是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呢,就是把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这个方法就像是玩一个数字的替换游戏。

比如说我们有方程x + y = 5和2x - y = 1,我们可以从第一个方程得出y = 5 - x,然后把y = 5 - x代入第二个方程,就变成2x-(5 - x)=1。

这时候就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啦,解这个方程就相对容易了。

二、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题目1. 已知方程2x + 3y = 10,y = 2x - 4,求x的值。

解:把y = 2x - 4代入2x + 3y = 10,得到2x+3(2x - 4)=10,展开括号就是2x+6x - 12 = 10,移项得到2x+6x = 10 + 12,合并同类项8x = 22,解得x = 11/4。

2. 方程3x - y = 7,x = y + 3,求y的值。

解:将x = y + 3代入3x - y = 7,得到3(y + 3)-y = 7,展开括号3y+9 - y = 7,移项3y - y = 7 - 9,合并同类项2y=- 2,解得y = - 1。

3. 若x - 2y = 5,y = - x + 1,求x的值。

解:把y = - x + 1代入x - 2y = 5,得到x - 2(-x + 1)=5,展开括号x + 2x - 2 = 5,移项x + 2x = 5 + 2,合并同类项3x = 7,解得x = 7/3。

4. 已知方程4x + 5y = 20,y = - 4x/5+4,求x的值。

解:将y = - 4x/5+4代入4x + 5y = 20,得到4x+5(-4x/5 + 4)=20,展开括号4x - 4x+20 = 20,20 = 20,这个方程恒成立,x 可以取任意值。

5. 方程2x - 3y = 6,y = 2x/3 - 2,求y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讲精练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
1. ①
2. -1
3. 2.5
4. (1) x 8;(2) x 3 ; (3) x 4 ; (4) x 5 ; 3
(5) x 8;(6) x 5 ; (7) x 4 ; (8) x 1 ;
8
3
(9) y 4 ;(10) x 1 ; (11) x 2 ;(12) x 1 .
3
2
和等于 5?
5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未知数 等式 2. 同一个数 同一个数 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
3. ④⑤⑥⑦ 4. (1) x 21 (2) a 6
知识点睛
1. 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 2. 相等 未知数的值 3. 数(或式子),相等
不为 0,相等
整式
4.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为1
解:去分母,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 1,得
(6) 1 x 1 x 1 ; 3 3 12
(7) 1 x x 10 5 x x 1 ; 2 44 2
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 1,得
3
(8) x 1 5x 1 1; 36
(9) y 1 y 3 ; 37
① 2x 1 ;② 3 2 5 ;③ 2x 3 1;④ 3a 2 1;

5a
3b
1;⑥
2
x
3
y
;⑦
x
2 1
5x

其中是方程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 解下列方程:
(1) x 19 2 ;
(2) 36 2a 48.
1
知识点睛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等号两边都是__ 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________的___________叫做方程的 解.
3. 等式的基本性质:①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__________ 结果仍___________; ②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_________的数,结果 仍___________.
4. 解方程的五个步骤: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
精讲精练
1. 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_________(填序号). ① 2x 1 0 ;②3x5y=1;③ x2 x 1;④3+7=10.
2. 若 (a 1)x a 6 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a=______. 3. 如果 x=2 是方程 ax 5 的解,那么 a=__________. 4. 解下列方程:
(10) 2x 1 10x 1 2x 1 1;
3
6
4
(11) 4x 1.5 1.2 x 50x 8 3;
0.5 0.1
2
解:原方程可化为
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 1,得
4
(12) 0.8 9x 1.3 3x 5x 1 .
1.2
0.2 0.3
5. m 为何值时,代数式 2m 5m 1 的值与代数式 7 m 的值的
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前预习
1. 含有_______的_______叫做方程.
2. 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 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_________,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 2: 等式两边同时乘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 已知 a,b,x,y 都是未知数,给出下列式子:
7
2
5. m 7
6
(1) x 10 3x 6 ; 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 1,得
(2) 3x 6 5x x 3 ;
(3) 2x (x 10) 5x 2(x 1) ; 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 1,得
2
(4) 3x 7(x 1) 3 2(x 3) ;
(5) 1 x 5 3 x 3 ; 4 24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