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16fc67f121dd36a22d820f.png)
⑦ 螺距
TM 1Scp注T射S模具2成z 型零件设计
(2)极限法 按极限收缩率、极限制造公差和极限磨损量进行计算。
①凹模(型腔)径向尺寸
按修模时,凹模尺寸增大容易
a.初步确定凹模的径向最小尺寸:
L M Sm axlS lS
L M(1Sm ax)lS
LM 1Sm ax LS 0 z
b.校核塑件的最大径向尺寸: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2. 整体嵌入式
对于小件一模多腔式, 一般是将每个凹模单独加 工后压入定模板中。
这种结构加工效率高, 拆装方便,其凹模形状、 尺寸一致性好。
凹模常采用侧面定位。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3. 组合式凹模
广泛用于大型模具 上。对于形状较复杂的 凹模或尺寸较大时,可 把凹模做成通孔型的, 然后再装上底板。 注:底板的面积大于 凹模的底面。
§4.7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构成型腔的零件,包括凹模、凸模、小型芯、螺纹型芯 或型环等。
一、凹模的结构设计
又称阴模,是成型塑件外轮廓的零件。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1.整体式凹模 由一整块金属材料(也称定模板或凹模板)直接加工
而成,强度好。但成型后热处理变形大,浪费贵重材 料。只适用于小型且形状简单的塑件成型。
lm
lm
Z
2
d.确定型芯的基本尺寸:
lm2 Z 2 C lS 2 Scp lS 2
lmlSlSScpx x12(ZC)
lm (1 S c)p lS x 0 Z x:0.5~0.8
对于中、小型塑件,Z=/3,C=/6: x=3/4
对于大型塑件,Z</3,C</6: x=1/2~3/4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3e995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2.png)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塑料模具设计1. 塑料的基本概念2、热塑料的成型加工性能3、热塑料制品设计原则4、注射成型概述5、注射成型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6、型腔分型面及浇注系统(一)7、型腔分型面及浇注系统(二)8、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一)9、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二)10、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三)11、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12、塑料模具设计步骤13、塑料模具课外资料(一)塑料的基本概念:〈一〉、塑料的定义及构成,塑料是指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要紧成份、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具有塑性与流淌性,可被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构成:聚合物合成树脂(40 ~ 100%)辅助材料:增塑剂、填充剂、稳固剂、润滑剂、着色剂、发泡剂、增强材料。
辅助材料作用:改善材料的使用性能与加工性能,节约树脂材料(贵)〈二〉塑料的分类:300余品种,常用的是40余种名称是以所使有的合成树脂作为名称来称呼: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氧树脂,俗称:电木(酚醛树脂),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玻璃钢(热固性树脂用玻璃纤维增强);英文名称:尼龙(聚酰胺)PA 聚乙烯PE分类: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按塑料的分子结构)1、热塑性塑料具有线型分子链成支架型结构加热变软,泠却固化不可逆的2、热固性塑料:具有网状分子链结构加热软化,固化后不可逆.通用塑料:指产量大,用途广。
价格低廉的一类塑料。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醛酚塑料,氨基塑料占塑料产量的60%工程塑料:指机械性能高,可替代金属而作工程材料的一类,尼龙,聚磷酸脂,聚甲醛,ABS特种塑料:隙氧树脂〈三〉塑料的性能1、质量轻,密度0.9~0.23g /cm^ 泡沫塑料0.189g/cm2、比强度高:是金属材料强度的1/10 。
玻璃钢强度更高3、化学稳固性好4、电气绝缘性能优良5、绝热性好6、易成型加工性,比金属易7、不足:强度,刚度不如金属,不耐热。
设计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课件
![设计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f7e0b8a5e9856a5712606d.png)
成型过程中无动作要求的成型零件,一般采用过渡配合 安装。要求动作的零件,如型芯,要求间隙配合安装,则对 制品尺寸带来误差,动模与定模合模时,会产生合模位置误 差。
学习交流PPT
40
(4)模具成型零件的磨损δc
—— 型腔尺寸变大,型芯尺寸减小,中心距基本保持不变
➢造成磨损的原因:
学习交流PPT
34
3.螺纹成型零件技术要求
材料:T8A、T10A、Cr12 凹模热处理:HRC40~45 表面粗糙度:成型表面:Ra0.2~Ra0.1μm
配合面:Ra0.8~Ra0.4μm 表面处理:表面镀铬、抛光
学习交流PPT
35
学习交流PPT
36
四)模具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 模具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直接用来构成塑件型 面的尺寸。
• 适用范围:塑件尺寸较小的多型腔小多模型型具塑腔的件, 模而具且,是各
单个型腔采用机加
工、冷挤压、电加
工等方法加工制成,
然后压入模板中。
这种结构加工效率
学习交流PPT 高,拆装方便,可
7
通孔台肩式:凹模带有台肩
若凹模镶件是回转体,而型腔是非回转体, 则需要用销钉或键定位 。
学习交流PPT
8
通孔无台肩式
Scp = (S m a x + S m i n )/ 2
学习交流PPT
44
规定:对塑件尺寸和成型零件的尺寸偏差统一按凸负凹正 原则标注,即
➢孔按基孔制,公差下限为零,公差等于上偏差; ➢轴按基轴制,公差上限为零,公差等于下偏差; ➢中心距尺寸采用双向对称偏差标注
学习交流PPT
45
2、型腔和型芯尺寸的计算
注射成型工艺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注射成型工艺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4603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2.png)
05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优 化建议与展望
优化建议
优化浇口设计
选择合适的浇口位置和类型,以减少 浇口凝料和压力损失,提高成型效率
。
提高模具温度调控能力
采用高效冷却系统,控制模具温度 ,以减小成型周期和能耗。
优化模具排气设计
合理设计排气通道,避免气体滞留 和困气,确保成型过程顺利进行。
优化成型工艺参数
注射成型工艺可以实现大规模生 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
02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材料选择
塑料材料
塑料是注射成型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成本低、易加 工、重量轻等优点。常见的塑料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 烯、聚氯乙烯等。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在某些情况下也用于注射成型,例如精密零件 或高强度要求的应用。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铝、钢和成型的工艺,适用于制造连续性、长型材等产品。挤 出成型的工艺参数包括挤出压力、模具温度等。
03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性能要 求与检测方法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性能要求
强度要求
零部件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 压力和温度变化,以确保在 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破裂或变 形。
耐腐蚀性要求
注塑机
注射成型工艺需要使用注塑机,注塑机是一种能够提供高温 、高压条件的塑料加工设备,能够将塑料原料熔融并注入模 具中。
注射成型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
选择合适的塑料原 料,并进行干燥处 理,以保证制品的 质量。
模具准备
根据制品的要求, 设计并制造模具, 以保证制品的形状 和尺寸符合要求。
注射成型
将熔融的塑料原料 注入模具中,并保 压一定时间,以使 塑料原料充分填充 模具并形成制品。
复合材料
1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
![1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fcb9c519e8b8f67c1cb9ad.png)
塑料特点1.重量轻塑料是较轻的材料,相对密度分布在0.90—2.2之间。
很显然,塑料能不能浮到水面上?特别是发泡塑料,因内有微孔,质地更轻,相对密度仅为0.01。
这种特性使得塑料可用于要求减轻自重的产品生产中。
2.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绝大多数的塑料对酸、碱等化学物质都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特别是俗称为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F4),它的化学稳定性甚至胜过黄金,放在“王水”中煮十几个小时也不会变质。
由于F4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是理想的耐腐蚀材料。
如F4可以作为输送腐蚀性和粘性液体管道的材料。
3.优异的电绝缘性能普通塑料都是电的不良导体,其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很大,用数字表示可达109一1018欧姆。
击穿电压大,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很小。
因此,塑料在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4.热的不良导体,具有消声、减震作用一般来讲,塑料的导热性是比较低的,相当于钢的1/75—1/225,泡沫塑料的微孔中含有气体,其隔热、隔音、防震性更好。
如聚氯乙烯(PVC)的导热系数仅为钢材的1/357,铝材的1/1250。
在隔热能力上,单玻塑窗比单玻铝窗高40%,双玻高50%。
将塑料窗体与中空玻璃结合起来后,在住宅、写字楼、病房、宾馆中使用,冬天节省暖气、夏季节约空调开支,好处十分明显。
5.机械强度分布广和较高的比强度有的塑料坚硬如石头、钢材,有的柔软如纸张、皮革;从塑料的硬度、抗张强度、延伸率和抗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看,分布范围广,有很大的使用选择余地。
因塑料的比重小、强度大,因而具有较高的比强度。
与其它材料相比,塑料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易燃烧,刚度不如金属高、耐老化性差、不耐热等。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一)一、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1.型腔结构形式a. 整体式结构,适用于形状简单加工容易的型腔。
b. 整体嵌入式,可节约模具材料,降低成本。
c. 局部苒镶式,用于局部加工较难时的情况。
《塑料注塑模结构设计》7成型零部件设计7
![《塑料注塑模结构设计》7成型零部件设计7](https://img.taocdn.com/s3/m/b8bd2e48c850ad02de80411b.png)
5 瓣合式凹模(镶拼式凹模) 镶拼式凹模)
组成凹模的每一个镶块都是活动的, 组成凹模的每一个镶块都是活动的,它们被模套或其他锁合装置 箍合在一起 适用: 适用:有侧凹或侧孔的制品 当瓣合模块数量等于2时 可将他们组成的凹模成为哈夫凹模。 当瓣合模块数量等于 时,可将他们组成的凹模成为哈夫凹模。
瓣合式凹模结构示意图
二 设计要点
排气槽(或孔 位置和大小的选定 主要依靠经验, 排气槽 或孔)位置和大小的选定,主要依靠经验,经过试模 或孔 位置和大小的选定, 后再修改或增加。 后再修改或增加。 基本的设计要点可归纳如下: 基本的设计要点可归纳如下: 1.排气要保证迅速、完全,排气速度要与充模速度相适应; .排气要保证迅速、完全,排气速度要与充模速度相适应; 2.排气槽(孔)尽量设在塑件较厚的成型部位 2.排气槽(孔)尽量设在塑件较厚的成型部位; 尽量设在塑件较厚的成型部位; 3.排气槽应尽量设在分型面上,但排气槽溢料产生的毛边应不 .排气槽应尽量设在分型面上, 妨碍塑件脱模; 妨碍塑件脱模; 4.排气槽应尽量设在料流的终点,如流道、冷料井的尽端; .排气槽应尽量设在料流的终点,如流道、冷料井的尽端; 5.为了模具制造和清模的方便,排气槽应尽量设在凹模的一面; .为了模具制造和清模的方便,排气槽应尽量设在凹模的一面; 6.排气槽排气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防止注射时漏料烫伤人; .排气槽排气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防止注射时漏料烫伤人; 7.排气槽 孔)不应有死角,防止积存冷料; 不应有死角, .排气槽(孔 不应有死角 防止积存冷料;
一 凹模结构设计
凹模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成型零件。 凹模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成型零件。 凹模的基本结构:整体式、整体嵌入式和组合式、镶拼式。 凹模的基本结构:整体式、整体嵌入式和组合式、镶拼式。
第7章 结构零部件设计
![第7章 结构零部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6d89ec011ca300a6c390e1.png)
❖ ⑵导向孔 导向孔直接开设在模板上,它适用于生产批量小、 精度要求不高的模具。导向孔应做成通孔,如图8-19(b)所 示,如果加工成盲孔,如图(a) 所示,则不但因孔内空气无 法逸出,对导柱的进入有反压缩作用,而且落人孔内的废料 也不易清除,有碍导柱导人。如果模板很厚,导向孔必须做 成盲孔时,则应在盲孔侧壁增加通孔或排除废料的孔,如图 (c) 所示,或在导柱侧壁及导向孔开口端磨出排气槽。
模位置正确,保证型腔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图8-11
导柱导向装置
模具装配过程中也会起到定位
作用,即便于模具的装配和调整。
❖ ⑵导向作用 合模时,首先是导向零件接触,引导 动、定模或上、下模准确闭合,避免型芯先进入型 腔造成成型零件的损坏。
❖ ⑶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塑料熔体在充型过程中可 能产生单向侧向压力或受成型设备精度低的影响,
专门排气装置是指开设排气槽、排气推杆、 排气销等,它们设置在料流最后到达的部位, 如图8-10所示。
a
b
c
d
图8-9 排气形式
8.3.4 排气结构设计
模具排气的形式:
图8-9所示,a分型面的缝隙排气;b推杆与 孔的配合间隙排气;c芯与上模孔的配合间隙 排气;d侧向型芯及滑动机构的间隙排气。
专门排气装置是指开设排气槽、排气推杆、 排气销等,它们设置在料流最后到达的部位, 如图8-10所示。
➢ (3)销钉、螺钉、水嘴、吊钩: ➢ 销钉为定位件,按照原则一个面取2根销钉即可。 ➢ 水嘴:通冷却水 ➢ 吊环:便于搬运安装模具,重量大于20Kg的模具均应开设
吊环安装孔,位置应在模具的重心附近。
图8-4 注射模组合外形图
8.3.4 排气结构设计
模具排气的形式: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79bff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9.png)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注射成型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的关键设备之一,为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过程,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注射成型模具包括很多零部件,如模架、模板、马达、储料斗等。
本文将围绕注射成型模具的零部件设计展开探讨。
一、模具设计时的基本要求在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中,要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和稳定性。
模具的设计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如下:1. 具有长寿命,可以在一定的生产周期内连续稳定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2. 具有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耐磨性。
模具的基本尺寸和精度是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改的,但是制造出的模具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加工精度和适当的表面硬度。
3. 具有良好的冷却和通风系统。
冷却和通风系统是模具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控制模具温度,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变形和破裂。
4. 具有可靠的定位和脱模系统。
定位和脱模系统是模具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产品的精度和脱模的顺利进行。
5. 具有便于维修和保养的系统。
维修和保养是模具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模具的设计要考虑到维修和保养的方便性。
二、注射成型模具的零部件设计1. 模板模板是注射成型模具的主体部分,因此在模具设计中,模板的设计成为关键。
模板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注塑压力,使塑料材料在模具中处于合适的状态,同时还有一定的防止变形的作用。
2. 模具壳体模具壳体是模具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包括上下模板、射嘴座、定位销、导柱等零部件。
模具壳体直接承受注塑压力,需要具备高强度和稳定性。
3. 推动机构在注射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将注塑机与模具连接起来,推动机构就是用来连接注塑机与模具的部件。
在推动机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推动速度、推动力度等因素。
4. 射嘴射嘴是模具中相对较小的零部件之一,但是它的作用却非常重要。
它可以控制塑料材料的注入,使其均匀分布在模具中。
5.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模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水路的方式来进行冷却,保证模具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型腔壁厚和底版厚度
![型腔壁厚和底版厚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fe222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0.png)
注射模具成型零部件设计
§2.3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二.壁厚旳受力分析 1.模塑过程中模具承受旳力 设备(注塑机)施加旳锁模力; 熔融塑料作用于型腔内壁旳压力。
2.型腔受内压力作用发生膨胀变形 影响塑件旳尺寸精度; 配合面处产生溢料飞边; 小型腔旳许用变形量小,压力作用会造 成其破坏。
当分界值不明确时按两种措施计算型腔壁厚值,取其大者。
注射模具成型零部件设计
§2.3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二.壁厚旳受力分析
(2) 刚度计算条件因为模具旳特殊性,应从下列三个方面来考虑:(型腔侧 壁旳最大允许变形量δ)
从中小型塑件旳尺寸精度考虑:δ≤Δ/5
部分尺寸要求较高旳精度,要求模具型腔应具有很好旳刚性,以确保塑料熔体 注入型腔时不产生过大旳弹性变形。此时,型腔旳充许变形量[] 由塑件尺寸和公 差值来拟定。
圆形凹模直径:D﹤67~86mm时以强度计算为主
矩形凹模长边:L﹤108~136mm时以强度计算为主.
当分界值不明确时按两种措施计算型腔壁厚值,取其大者。
注射模具成型零部件设计
§2.3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一、计算法
1.矩形侧壁和底板厚度旳计算法:圆形凹模壁厚
注射模具成型零部件设计
§2.3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一、计算法
§2.3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二、经验法
1.矩形凹模壁厚
矩形凹模 内侧短边长
b
整体凹模壁 厚 S
镶拼式凹模
凹模壁厚 模套壁厚
S1
S2
~40
25
9
22
>40 ~ 50 25 ~ 30 9 ~ 10 22 ~ 25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fb072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e.png)
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在注射成型工艺中,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原则、常见零部件及其功能,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原则1.可靠性: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应该保证其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变形或损坏。
2.易于加工:设计时应考虑加工工艺,尽量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3.适应性: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应符合产品的要求,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产品。
4.易于维护:在设计模具零部件时应考虑维护的便捷性,方便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常见的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1.模具基板:承载模具的主体结构,通常由优质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
2.分型板:用于固定模具的上、下模板,确保模具在工作时保持正确的位置和间隙。
3.顶针:用于将熔融塑料注入模腔,形成产品的中空部分或凸起结构。
4.顶针杆:连接顶针和顶针座的部件,传递注射压力并确保顶针的运动顺畅。
5.导柱导套:用于引导模具的开合运动,减少摩擦力,保证模具的平稳运行。
6.冷却系统:用于散热,控制模具温度,避免产品变形或气泡产生。
7.排气系统:用于排除模具内部空气,避免产品表面气泡或气孔的产生。
设计过程中的考虑因素1.产品结构:根据产品的形状和结构设计模具,确保模具能够完整、精确地复制产品。
2.材料选择:根据产品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材料,考虑其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成本控制: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成本因素,尽量减少材料浪费和加工成本。
4.制造工艺:设计时要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避免设计过于复杂或难以加工的部件。
5.性能测试:在设计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性能测试,验证模具的使用效果和稳定性。
总结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优秀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和要点。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如何设计?动图讲解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如何设计?动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eea988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6.png)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如何设计?动图讲解模具中决定塑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零部件称为成型零部件,主要包括凸模、凹模、凸凹模、型芯、镶块、成型杆、成型环等。
成型零部件在工作时直接与塑料接触,在一定的温度下承受熔体的高压和摩擦,因此必须要有合理的结构、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较好的耐磨性、正确的几何形状、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
7.1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7.1.1 凹模1. 整体式凹模2. 组合式凹模1) 整体嵌入式凹模2) 局部镶嵌式凹模3) 底部镶拼式凹模4) 侧壁镶拼式凹模5) 四壁拼合式凹模7.1.2 凸模1. 主型芯的结构2. 小型芯的结构7.1.3 凸凹模既成型塑件外表面又成型塑件内表面的模腔零部件称为凸凹模。
按结构可分为组合式和整体式两种。
7.1.4 螺纹型芯和螺纹型环1. 螺纹型芯的结构2. 螺纹型环的结构1) 外螺纹型环2) 螺杆嵌件固定型环7.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7.2.1 平均值法一般来说,在原材料、成型设备及成型工艺条件等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塑件的尺寸主要是由模具的型腔和型芯尺寸决定的。
因此,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直接关系到塑件的尺寸和精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1. 型腔和型芯工作尺寸的计算2. 型腔径向尺寸的计算3. 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4. 型腔深度尺寸的计算5. 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6. 中心距尺寸的计算7. 公差校核7.2.2 公差带法公差带法是使成型后的塑件尺寸均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1. 型腔径向尺寸的计算2. 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3. 型腔深度尺寸的计算4. 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5. 中心距尺寸计算7.2.3 螺纹型环和螺纹型芯工作尺寸的计算为了提高螺纹的旋入性能,适当缩小螺纹型环的径向尺寸(即减小了塑件外螺纹的径向尺寸),增大螺纹型芯的径向尺寸(即增加了塑件内螺纹的径向尺寸),故取X=1,并以塑件螺纹中径公差D中作为塑件螺纹公差依据。
1. 螺纹型环的工作尺寸的计算2. 螺纹型芯的工作尺寸的计算3. 螺纹型环或螺纹型芯螺距的尺寸计算7.3 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计算型腔壁厚的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保证型腔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应力值不得超过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2 凸模(型芯) 凸模——用于成型塑件内表面的零部件,有时又称型芯 或成型杆。与凹模相似,凸模也可分为 整体式 组合式 (1)整体式 整体式凸模如图7—11(a)所示,凸模与模板做成整体, 结构牢固,成型质量好,但钢材消耗量大,适用于内表面形 状简单的小型凸模。
(2)组合式 当塑件内表面形状 复杂而不便于机械加工, 或形状虽不复杂,但为 节省优质钢材、减少切 削加工量时,可采用组 合式凸模。
(2) 分型面选择原则
选择分型面总的原则——保证塑件质量,且便于制品脱模 和简化模具结构。 下面结合表7—1中图例说明分型面选择应考虑的基本原则: 1)分型面选择应便于塑件脱模和简化模具结构。 ①选择分型面应尽可能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 这样便于利用注射机锁模机构中的顶出装置带动塑件脱模 机构工作。若塑件留在定模,将增加模具脱模机构的复杂程度。
(3)按制品的精度要求确定型腔数
生产经验认为,增加一个型腔塑件的尺寸精度将降低4%。 为了满足塑件尺寸精度,需使
L s (n 1) L s 4%
式中 L ——塑件基本尺寸,mm; ± ——塑件的尺寸公差,mm,为双向对称偏差标注; ± s ——单腔模注射时塑件可能产生的尺寸误差的百分 比。其数值对POM为±0.2%,PA66为±0.3%, 而对PE、PP、PC、ABS和PVC等塑料为±0.05%。 上式化简便可得型腔数目为 (7—3) n 25 24
(2)组合式 当塑件外形较复杂时,采用 整体式凹模加工工艺性差,若采 用组合式凹模可改善加工工艺性, 减少热处理变形,节省优质钢材。 组合式凹模的型式: ①底部与侧壁分别加工后用 螺钉连接或镶嵌 如图7—9所示,图(b)、(c) 为底部与侧壁分别加工后用螺钉 连接或镶嵌;图(c)拼接缝与塑 件脱模方向一致,有利于脱模。 图(d)为局部镶嵌,除便于加工 外还使磨损后更换方便。
4)分型面选择应有利于排气
分型面选择应尽可能使分型面与料流末端重合,这样才 有利于排气。如表7—1中例8图(b)所示。
5)分型面选择应便于模具零件的加工
如表7—1例9所示,图(a)采用一垂直于开模运动方向的 平面作为分型面,凸模零件加工不便,而改用倾斜分型面 [图(b)],则使凸模便于加工。
6)分型面选择应考 虑注射机的技术规格
①保证模具被锁紧 如图7—6所示的弯板塑件, 若采用图(a)的形式成型,当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接近注射机最大成型面积时, 将可能产生溢料,若改为图 (b)形式成型,则可克服溢料 现象。
②开模行程
如图7—7所示杯形塑 件,其高度较大,若采用 图(a)垂直于开模运动方向 的分型面,取出塑件所需 开模行程超过注射机的最 大开模行程。当塑件外观 无严格要求时,可改用 图(b)所示平行于开模方向 的瓣合模分型面,但这将 使塑件上留下分型面痕迹, 影响塑件外观。
④瓣合式凹模结构
对于采用垂直分型面的模具,凹模常用瓣合式结构。 例如,图7—10所示为线圈骨架的凹模。 注意的问题:采用组合式凹模易在塑件上留下拼接缝 痕迹,因此设计组合凹模 时应合理组合。 a 使拼块数量少,以 减少塑件上的拼接缝痕迹, b 应合理选择拼接缝 的部位和拼接结构以及配 合性质,使拼接紧密。 c 应尽可能使拼接 缝的方向与塑件脱模方向 一致,以免影响塑件脱模。
7.1
型腔总体布置与分型面选择
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其配置 分型面的选择 进浇点与排气位置的选择 脱模方式
型腔总体设计包括:
7.1.1 型腔数目的确定
型腔——指模具闭合时用来填充塑料成型制品的空间。 为了使模具与注射机相匹配以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性,并保 证塑件精度,模具设计时应合理确定型腔数目。 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确定型腔数目的方法。
③尽量使型腔排列得紧凑一些,以便减小模具的外形 尺寸。 如图7—2所示,图(b)的布局优于图(a)的布局,因为 图(b)的模板总面积小,可节省钢材,减轻模具质量。
④优先采用直线排列 和H形排列。 型腔的圆形排列所占 的模板尺寸大,虽有利于 浇注系统的平衡,除圆形 制品和一些高精度制品外, 在一般情况下常用直线排 列和 H形排列。 从平衡的角度来看应 尽量选择 H形排列,如图 7—3(b)、(c)的布局比(a) 要好。
如表7—1例1图(a)所示,由于凸模固定在定模,开模后塑 件收缩包紧凸模使塑件留于定模,增加了脱模难度,使模具结 构复杂。若采用例1图(b)的形式就较为合理。 当塑件带有金属嵌件时,因嵌件不会因收缩而包紧型芯, 型腔若仍设于定模,将使塑件留在定模,使脱模困难[表7一1 例2图(a),故应将型腔设在动模[例2图(b)]。
第7 章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7.1 7.2 7.3 7.4 7.5
型腔总体布置与分型面选择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成型型腔壁厚的计算 排气结构设计
成型零部件——构成模具型腔的零件。 成型零部件直接与塑料接触,承受着熔体压力,起着决定 制件形状与精度的作用,是设计注射成型模具的重要部分。 组成: 凹模、型环 凸模、型芯、成型杆 设计内容与程序: 7.1 确定型腔总体结构。 包括分型面的位置,一次成型几个塑件,进浇点、排气位 置和脱模方式等。 7.2 确定成型零部件的结构类型。 7.3 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 7.4 进行关键成型零件强度与刚度校核。
2.2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设计原则: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主要应在保证塑件质量 要求的前提下,从便于加工、装配、使用、维修等角度加以 考虑。 7.2.1 凹模 凹模——成型塑件外表面的零部件。 按其结构类型可分为: 整体式 组合式 (1)整体式 凹模由一整块金属加工而成,如图7—6(a)所示。 特点:结构简单、牢固,不易变形,塑件无拼合缝痕迹, 适用于形状较简单的塑件。 缺点:热处理变形大,不易抛光,加工复杂形状较难。
3
Vn、mn ——单个塑件的容积或质量, cm 或 g。
3
(2) 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n
根据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应大于将模具分型面胀开的力:
F≥ 得型腔数 n≤
p(nAn A j )
F p Aj pA n
(7-2)
式中 F——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 P——塑料熔体对型腔的平均压力,MPa; An——单个塑件的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Aj——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dX 0 为使总成型加工费最小,令 dn NYt n 60C1
,则得
(7—4)
7.1.2 多型腔的排列
多型腔在模具上通常采用圆形排列、H形排列、直线 形排列以及复合排列等,在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尽可能采用平衡式排列,以便构成平衡式浇注系统, 确保塑件质量的均一和稳定。 ②型腔布置和浇口开设部位应力求对称,以便防止模 具承受偏载而产生溢料现象,如图7—1(b)的布局就比图 7—1(a)的布局合理。
组合形式: ①将凸模及固定板 分别采用不同材料制造 和热处理,然后连接在 一起。
②小凸模(型芯)往往单独制造,再镶嵌入固定板中,其 连接方式多样。如图7—12所示:
图(a)可采用过盈配合,从模板上压入; 图(b)也可采用间隙配合再从型芯尾部铆接,以防脱模时 型芯被拔出; 图(c)对细长的型芯可将下部加粗或做得较短,由底部嵌 入,然后用垫板固定; 图(d)、(e)用垫块或螺钉压紧,这样不仅增加了型芯的 刚性,便于更换,且可调整型芯高度。
7.1.3 分型面的设计
分型面——指模具上用于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 可分离的接触表面。 (1) 分型面的形式 (3)按分型面的数量来分 1)按分型面的位置来分 ①单分型面模具 ①垂直于注射机开模运动方向; ②双分型面模具; ②平行于开模方向; ③多分型面模具 ③倾斜于开模方向。 2)按分型面的形状来分 ①平面分型面; ②曲面分型面; ③阶梯形分型面, ④实现侧向抽芯辅助分型面。
由此例可见,在应用上述原则选择分型面时,有时会 出现相悖,又如图7—8所示塑件,当对制品外观要求高,不 允许有分型痕迹时宜采用图(a)成型,但当塑件较高时将使 制品脱模困难或两端尺寸差异 较大,因此在对制品 无外观严格要求的情 况下,可采用图(b) 的形式分型。 总之,选择分型 面应综合考虑各种因 素的影响,权衡利弊, 以取得最佳效果。
②便于推出塑件 如表7—1例3所示塑件外形较简单, 而内部带有较多的孔或复杂的孔时,塑件成型收缩将包紧 在型芯上,型腔设于动模不如设于定模脱模方便,后者仅 需采用简单的推板脱模机构便可使塑件脱模。 ③对于带有侧凹或侧孔的塑件,选择分型面应尽可能 将侧型芯置于动模部分,以避免在定模内抽芯。如表7—1 中例4所示,同时应使侧抽芯的抽拔距离尽量短,如表7—1 中例5所示。 2)分型面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部位,并 使其产生的溢料边易于消除或修整 ①分型面最好不要设在塑件光亮平滑的外表面或带圆 弧的转角处 由于分型面处不可避免地要在塑件上留下溢料痕迹或拼 合缝痕迹,因此分型面最好不要设在塑件光亮平滑的外表 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如表7-1中例6所示带有球面的塑件, 若采用图(a)的形式将有损塑件外观,改用图(b)的形式则 较为合理。
L s
成型高精度制品时,型腔数不宜过多,通常推荐不超过4腔, 因为多型腔难于使各型腔的成型条件均匀一致。
(4) 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
根据总成型加工费用最小的原则,并忽略准备时间和 试生产原材料费用,仅考虑模具费和成型加工费。 X m nC1 C2 模具费为 式中 C1 ——每一型腔所需承担的与型腔数有关的模具费用; C 2 ——与型腔数无关的费用。 yt X j N( ) 成型加工费为 60 n 式中 N——制品总件数; y——每小时注射成型加工费,元/h; t——成型周期,min。 总成型加工费为 X X m X j
②侧壁镶拼嵌入式结构 对于大型和复杂的模具,可采 用图(e)所示的侧壁镶拼嵌入式结 构,将四侧壁与底部分别加工、热 处理、研磨、抛光后压入模套,四 壁相互锁扣连接,为使内侧接缝紧 密,其连接处外侧应留有0.3~0.4 mm间隙,在四角嵌入件的圆角半径 R应大于模套圆角半径。 ③整体嵌入式 图(f)、(g)所示为整体嵌入式, 常用于多腔模或外形较复杂的塑件, 如齿轮等,常用冷挤压、电铸或机 械加工等方法制出整体镶块,然后 嵌入,它不仅便于加工,且可节省 优质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