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训练技术最新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肌力训练(下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_图文ppt课件
![肌力训练(下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_图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010da352d380eb63946d19.png)
运动学概要
髋部肌群的运动学概要 前屈: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和阔筋膜
张肌收缩引起 后伸: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膜肌、
半腱肌收缩引起 外展: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和臀
大肌上部纤维收缩可使髋外展 内收: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
和大收肌同时收缩可使髋关节内收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外展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 ◆治疗者位置:面向患者站立,上手放在髂前上棘处固定
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并向内侧施加阻力。 如果膝关节无疼痛,下方手也可放在外踝处并向内侧 施加阻力。 ◆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外展髋。 注:上述方法也可以在侧卧位进行。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内旋或外旋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1~3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髋关节外旋/内旋位。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坐立在训练侧床边,外旋时一手放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部肌群---内侧群
位于大腿内侧,共有5块,列为3层: a.浅层由外上向内下依次为耻骨肌、长收肌和股薄肌; b.中层在耻骨肌和长收肌的深面,为短收肌; c.深层在长收肌、短收肌的深面,为大收肌。
髋部肌群的运动学概要 前屈: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和阔筋膜
张肌收缩引起 后伸: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膜肌、
半腱肌收缩引起 外展: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和臀
大肌上部纤维收缩可使髋外展 内收: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
和大收肌同时收缩可使髋关节内收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外展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 ◆治疗者位置:面向患者站立,上手放在髂前上棘处固定
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并向内侧施加阻力。 如果膝关节无疼痛,下方手也可放在外踝处并向内侧 施加阻力。 ◆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外展髋。 注:上述方法也可以在侧卧位进行。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内旋或外旋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1~3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膝关节伸直位,髋关节外旋/内旋位。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坐立在训练侧床边,外旋时一手放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髋部肌群---内侧群
位于大腿内侧,共有5块,列为3层: a.浅层由外上向内下依次为耻骨肌、长收肌和股薄肌; b.中层在耻骨肌和长收肌的深面,为短收肌; c.深层在长收肌、短收肌的深面,为大收肌。
肌力训练技术最新版ppt课件
![肌力训练技术最新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4c4c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8.png)
◆ 3级以上肌力可行主动训练
◆ 4~5级肌力时可行抗阻训练
返5回0
.
肩前屈肌群
训练方法
肌力1~3级:
◆患者体位:健侧侧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者身旁,一手托住患者的肘 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
◆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治疗师根据患者肌力情况
决定给与助力大小,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前
前臂远端掌侧,以保持稳定。
◆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外展上肢。
返5回4
.
肩后伸肌群
训练方法
肌力1~3级:
◆患者体位:健侧侧卧位,训练侧上肢自然置于体侧。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者的肘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 ◆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后伸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
4.悬吊训练(suspension exercise) 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简单装置,将运动的 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然后在 水平面上进行训练。 为助力训练的一种,能节省治疗师的体力消耗。
返回5
.
基本概念
5.主动训练(active exercise) 通过患者主动的肌肉收缩来完成的运动(的训练)。
返4回8
.
运动学概要
肘部和前臂肌群
屈曲: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三块肌肉收 缩引起
伸直:肱三头肌收缩引起
前臂旋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收缩引起
前臂旋后:肱二头肌、旋后肌 、肱桡肌收缩 引起
注:腕及手部肌群的运动学概要作为自学内容。
返4回9
.
选择方法
训练方法
◆ 0~1级肌力时可采用传递神经冲动练习
◆ 1~3级肌力时可采用助力训练
1.适应证 同等张训练
肌力训练方法(按部位)参考PPT课件
![肌力训练方法(按部位)参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96165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a.png)
坐在地上,双手持哑铃,向一侧转体, 同时将哑铃举起,再换另一侧转体。
背部肌力训练
引体向上
双手抓住单杠,身体垂直向上拉, 使下巴过杠面,然后慢慢放下。
划船
坐在器械前,双手持把手,向后拉 至腰部,然后慢慢还原。
硬拉
站在杠铃前,双手持杠铃,弯曲膝 盖使杠铃下降至膝盖以下,然后慢 慢站起,同时保持背部挺直。
CHAPTER
综合肌力训练方法
全身性肌力训练
全身性肌力训练是指通过全身性的运 动来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全身性肌力训练对于刚开始接触健身 的人群和需要提高全身力量和肌肉围 度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常见的全身性肌力训练包括深蹲、硬 拉、卧推等复合动作,这些动作能够 刺激全身多处肌肉群,促进肌肉生长 和力量提升。
动表现和生活质量。
THANKS
谢谢
厚度。
飞鸟
手持哑铃进行飞鸟动作,可以 锻炼胸肌内侧和外侧肌肉。
俯卧撑
在地面上进行俯卧撑,可以增 强胸肌和三角肌的力量。
斜板卧推
躺在斜板卧推凳上,推起杠铃 或哑铃,可以增强胸肌上沿和
下沿肌肉力量。
03
CHAPTER
下肢肌力训练方法
大腿肌力训练
大腿前侧肌力训练
深蹲、腿举、腿弯举等。这些动 作可以锻炼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 ,提高腿部力量和稳定性。
腰部肌力训练
俯卧撑
躺在地上,双手放在肩膀两侧, 然后慢慢抬起上半身,使手臂弯
曲90度,再慢慢放下。
侧平板支撑
侧躺地上,用一只手肘和脚尖支 撑身体,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
然后换另一侧侧平板支撑。
臀桥
躺在地上,弯曲膝盖使脚底平放 在地上,然后慢慢抬起臀部使身 体呈一条直线,保持一段时间后
肌力肌耐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ppt课件
![肌力肌耐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c5f65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4.png)
5)
浮力辅助主动运动
:
图 7 利用浮子浮力进行膝关节伸展的辅助训练 a. 加强髋关节外展肌肌力 ;
b. 加强膝关节的伸展肌肌力。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助力活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反之 , 也可通过垫毛巾或加大滑板的倾斜 度等方法加大摩擦力在板上做滑动运动。 此训练是在克服一定阻力下进行的 , 比徒 手和悬吊的辅助方法难度有所提高。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4)
滑车重锤的主动运动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三、肌力练习基本方式
(一)被动活动(被动运动)
– -----主要适用于肌力为0级的
皮肤感觉刺激、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募集 更多肌纤维收缩
3)
滑面上辅助主动运动
图5 滑板上的辅助主动运动 a. 在水平滑板上进行股四头肌的伸展运动 ; b. 加大滑板的倾斜度 , 使股四头肌的伸展动作难度加大。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在光滑的板面上利用撒滑石粉或固定小 滑车等方法减少肢体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 ; ( 图 5)
浮力辅助主动运动
:
图 7 利用浮子浮力进行膝关节伸展的辅助训练 a. 加强髋关节外展肌肌力 ;
b. 加强膝关节的伸展肌肌力。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助力活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反之 , 也可通过垫毛巾或加大滑板的倾斜 度等方法加大摩擦力在板上做滑动运动。 此训练是在克服一定阻力下进行的 , 比徒 手和悬吊的辅助方法难度有所提高。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4)
滑车重锤的主动运动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三、肌力练习基本方式
(一)被动活动(被动运动)
– -----主要适用于肌力为0级的
皮肤感觉刺激、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募集 更多肌纤维收缩
3)
滑面上辅助主动运动
图5 滑板上的辅助主动运动 a. 在水平滑板上进行股四头肌的伸展运动 ; b. 加大滑板的倾斜度 , 使股四头肌的伸展动作难度加大。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在光滑的板面上利用撒滑石粉或固定小 滑车等方法减少肢体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 ; ( 图 5)
肌力训练技术ppt课件
![肌力训练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020a8d0b1c59eef9c7b41b.png)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者身旁,一手托住患者的 肘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
◆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治疗师根据患者肌力情 况决定给与助力大小,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 助前屈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 练侧上肢,不予前屈肩关节助力。
编辑版pppt
62
训练方法
肩前屈肌群: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
闭链:远端闭合,接触墙面、地面或桌 面。肢体多关节协调活动。
编辑版pppt
11
编辑版pppt
12
Ⅰ型肌纤维与Ⅱ型肌纤维
Ⅰ型:红肌,慢肌,肌红蛋白含量较高,耐力 与慢肌纤维百分比呈正相关。小负荷训练时首 先参与工作。为了增强慢肌的代谢能力,必须 进行小强度的训练
Ⅱ型:白肌,快肌,收缩蛋白含量较高,肌肉 力量 与快肌百分比呈正相关。大负荷训练时, 快肌纤维参与工作。为了增进快肌的代谢能力, 必须进行大强度的训练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难点: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编辑版pppt
3
基本概念***
肌力 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又称绝对肌力。
耐力 肌肉持续地维持一定强度的等长收
缩,或作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速)收缩 的能力。(次数或时间)
编辑版pppt
4
肌肉收缩的形式***
◆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外展肩关节, 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肢,不予 外展肩关节助力。
编辑版pppt
64
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90º, 前臂中立位。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放在肱骨远端 外侧向内施加阻力,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掌 侧,以保持稳定。
◆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治疗师根据患者肌力情 况决定给与助力大小,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 助前屈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 练侧上肢,不予前屈肩关节助力。
编辑版pppt
62
训练方法
肩前屈肌群: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
闭链:远端闭合,接触墙面、地面或桌 面。肢体多关节协调活动。
编辑版pppt
11
编辑版pppt
12
Ⅰ型肌纤维与Ⅱ型肌纤维
Ⅰ型:红肌,慢肌,肌红蛋白含量较高,耐力 与慢肌纤维百分比呈正相关。小负荷训练时首 先参与工作。为了增强慢肌的代谢能力,必须 进行小强度的训练
Ⅱ型:白肌,快肌,收缩蛋白含量较高,肌肉 力量 与快肌百分比呈正相关。大负荷训练时, 快肌纤维参与工作。为了增进快肌的代谢能力, 必须进行大强度的训练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难点: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编辑版pppt
3
基本概念***
肌力 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又称绝对肌力。
耐力 肌肉持续地维持一定强度的等长收
缩,或作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速)收缩 的能力。(次数或时间)
编辑版pppt
4
肌肉收缩的形式***
◆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外展肩关节, 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肢,不予 外展肩关节助力。
编辑版pppt
64
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90º, 前臂中立位。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放在肱骨远端 外侧向内施加阻力,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掌 侧,以保持稳定。
肌力的训练PPT课件
![肌力的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df7e133169a4517723a3bd.png)
肌力的训练
1
肌力的定义 影响肌力的因素 肌力的训练原则 肌力的训练方法 肌力的评估
2
一、肌力的定义
肌力(muscle strength)是指在肌 肉骨骼系统负荷下,肌肉为维持姿势、 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 力。
3
二、肌的分类
肌
原动肌
拮抗肌
协同肌
4
⒈原动肌 又称主动肌,是指发起和完成一个动 作的主动作肌或肌群。 ⒉拮抗肌 是指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 ⒊协同肌 是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同收缩的 肌或肌群。
45
七、肌力的评估
肌力评定
常用的技术就是徒手肌力检查(MMT) MMT分为0-5级,共6个级别 0级:肌肉无收缩,代表符号(zero,O) 1级: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躯体运动,代表符号 (trace,T)正常1 0% 2级:肌肉收缩可使关节在无重力条件下进行全关 节活动,代表符号(poor,P)正常25% 3级:肌肉收缩可抗重力,进行全关节活动,代表 符号(fair,F)正常50% 4级:肌肉收缩可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阻力,代 表符号(good,G) 正常75% 5级:肌肉收缩可使肢体抵抗重力和充分阻力,代 表符号(normal,N)正常100%
26
注意:训练中一定不要出现过度疲劳, 因过度疲劳对较弱的肌肉是有害的, 因此训练中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 度疲劳就应停止训练。
27
过度疲劳的表现:运动速度减慢,运 动幅度下降,肢体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动作,或主诉疲乏劳累。 另外,在肌力增强训练后,却反而出 现了肌力下降的现象,也往往意味着 前段的训练强度过大,肌肉出现了过 度的疲劳。
肌肉的力量是全体肌纤维收缩力量的 总和,所以肌力大小与肌肉的生理横 截面积成正比,肌纤维数量越多,肌 纤维越粗,肌肉的横截面积就越大, 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越大。
1
肌力的定义 影响肌力的因素 肌力的训练原则 肌力的训练方法 肌力的评估
2
一、肌力的定义
肌力(muscle strength)是指在肌 肉骨骼系统负荷下,肌肉为维持姿势、 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 力。
3
二、肌的分类
肌
原动肌
拮抗肌
协同肌
4
⒈原动肌 又称主动肌,是指发起和完成一个动 作的主动作肌或肌群。 ⒉拮抗肌 是指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 ⒊协同肌 是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同收缩的 肌或肌群。
45
七、肌力的评估
肌力评定
常用的技术就是徒手肌力检查(MMT) MMT分为0-5级,共6个级别 0级:肌肉无收缩,代表符号(zero,O) 1级: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躯体运动,代表符号 (trace,T)正常1 0% 2级:肌肉收缩可使关节在无重力条件下进行全关 节活动,代表符号(poor,P)正常25% 3级:肌肉收缩可抗重力,进行全关节活动,代表 符号(fair,F)正常50% 4级:肌肉收缩可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阻力,代 表符号(good,G) 正常75% 5级:肌肉收缩可使肢体抵抗重力和充分阻力,代 表符号(normal,N)正常100%
26
注意:训练中一定不要出现过度疲劳, 因过度疲劳对较弱的肌肉是有害的, 因此训练中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 度疲劳就应停止训练。
27
过度疲劳的表现:运动速度减慢,运 动幅度下降,肢体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动作,或主诉疲乏劳累。 另外,在肌力增强训练后,却反而出 现了肌力下降的现象,也往往意味着 前段的训练强度过大,肌肉出现了过 度的疲劳。
肌肉的力量是全体肌纤维收缩力量的 总和,所以肌力大小与肌肉的生理横 截面积成正比,肌纤维数量越多,肌 纤维越粗,肌肉的横截面积就越大, 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越大。
肌力PPT课件
![肌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3102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3.png)
练目标和重点。
中长期计划
根据个人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 中长期训练计划,以确保持续的
训练效果和进步。
调整与改进
根据实际训练效果和个人情况, 适时调整训练计划,以达到更好
的效果。
训练效果的评估
定期评估
在训练过程中定期评估肌力水平,如每两周或每 月进行一次评估。
记录与对比
记录每次评估的结果,以便进行对比和分析,及 时发现进步和不足。
减轻脊柱压力
强壮的肌肉可以提供更好 的支撑和保护,减轻脊柱 压力,预防脊柱相关疾病 。
03 肌力训练的方法
等长训练
总结词
等长训练是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产生张力,不发生明显缩短 或延长。
详细描述
等长训练主要用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尤其适用于关节受 限或无法进行其他类型训练的情况。在等长训练中,肌肉收 缩产生的力与阻力相等,因此不会改变肌肉长度,但肌肉内 部的张力会增加。
02
改善身体协调性
肌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使运动更 加流畅、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03
提高运动速度
强壮的肌肉可以提供更快的收缩和放松速度,从而提高 运动速度和反应时间。
预防运动损伤
增强关节稳定性
肌力训练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的 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 支撑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04 肌力训练的计划与实施
训练计划的制定
目标设定
明确肌力训练的目标,如增加肌肉力 量、改善肌肉耐力、塑造肌肉形态等 。
训练频率和时间安排
确定每周的训练次数和每次训练的时 间,确保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训练内容规划
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动作,如抗 阻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并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中长期计划
根据个人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 中长期训练计划,以确保持续的
训练效果和进步。
调整与改进
根据实际训练效果和个人情况, 适时调整训练计划,以达到更好
的效果。
训练效果的评估
定期评估
在训练过程中定期评估肌力水平,如每两周或每 月进行一次评估。
记录与对比
记录每次评估的结果,以便进行对比和分析,及 时发现进步和不足。
减轻脊柱压力
强壮的肌肉可以提供更好 的支撑和保护,减轻脊柱 压力,预防脊柱相关疾病 。
03 肌力训练的方法
等长训练
总结词
等长训练是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产生张力,不发生明显缩短 或延长。
详细描述
等长训练主要用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尤其适用于关节受 限或无法进行其他类型训练的情况。在等长训练中,肌肉收 缩产生的力与阻力相等,因此不会改变肌肉长度,但肌肉内 部的张力会增加。
02
改善身体协调性
肌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使运动更 加流畅、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03
提高运动速度
强壮的肌肉可以提供更快的收缩和放松速度,从而提高 运动速度和反应时间。
预防运动损伤
增强关节稳定性
肌力训练有助于增强关节周围的 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 支撑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04 肌力训练的计划与实施
训练计划的制定
目标设定
明确肌力训练的目标,如增加肌肉力 量、改善肌肉耐力、塑造肌肉形态等 。
训练频率和时间安排
确定每周的训练次数和每次训练的时 间,确保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训练内容规划
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动作,如抗 阻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并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增强肌力耐力的训练PPT课件
![增强肌力耐力的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8d1b5bf121dd36a22d828b.png)
• 反复训练 • 适度疲劳但不过度疲劳 肌力训练疲劳的标志为肌力
不增加反而减退、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幅度下降、运 动协调性明显降低、患者主诉疲乏劳累。
第8页/共45页
常用肌力训练方式 • 电刺激运动: —指采用电刺激的方式诱发肌肉收 缩活动, —以延缓M萎缩和关节粘连形成, —为主动运动做准备, —适用于肢体瘫痪,肌力0~1级而 无法运动者
• “ tens”法则:即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 续10s后休息10 s,重复10次为一组练习,共做10组;1次/天,每周 训练3~4次,持续数周.
• 多点等长训练 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10°做一组等长训练,每 组重复收缩10s(其中初始2s为增加张力的时间,最后2s为降低张 力的时间,逐渐6s为持续高强度等长收缩时间);在等速装置上使 用时,角速度设定为0°/s,然后按要求在定点角度位置上训练。
要求患者进行过比如等长收缩时随意控制收缩力量的训练,要求 患者进行过比如向心收缩时随意控制主观用力程度的训练,要求 患者进行过比如离心收缩时随意控制角速度的训练。
第27页/共45页
常用肌力训练方式
等速运动训练
3级以下CPM,3级以上采用离心性或者向心性训练 等速与等长、等张相比,显著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
第25页/共45页
常用肌力训练方式
• 向心性收等缩张,训离练心性(收3-缩5级。)
• 渐进抗阻训练:先测出训练肌肉连续10次等张收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为10RM。每次训练3组,重复10次,每组间休息1分钟,1、2、3组所用阻 力负荷依次为1/2 ,¾ ,1个10RM。把负荷顺序颠倒,使1、2、3组训练 负荷量分别为1、3/4及 1/2 的 10RM 。
3
主动活动
不增加反而减退、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幅度下降、运 动协调性明显降低、患者主诉疲乏劳累。
第8页/共45页
常用肌力训练方式 • 电刺激运动: —指采用电刺激的方式诱发肌肉收 缩活动, —以延缓M萎缩和关节粘连形成, —为主动运动做准备, —适用于肢体瘫痪,肌力0~1级而 无法运动者
• “ tens”法则:即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 续10s后休息10 s,重复10次为一组练习,共做10组;1次/天,每周 训练3~4次,持续数周.
• 多点等长训练 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10°做一组等长训练,每 组重复收缩10s(其中初始2s为增加张力的时间,最后2s为降低张 力的时间,逐渐6s为持续高强度等长收缩时间);在等速装置上使 用时,角速度设定为0°/s,然后按要求在定点角度位置上训练。
要求患者进行过比如等长收缩时随意控制收缩力量的训练,要求 患者进行过比如向心收缩时随意控制主观用力程度的训练,要求 患者进行过比如离心收缩时随意控制角速度的训练。
第27页/共45页
常用肌力训练方式
等速运动训练
3级以下CPM,3级以上采用离心性或者向心性训练 等速与等长、等张相比,显著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
第25页/共45页
常用肌力训练方式
• 向心性收等缩张,训离练心性(收3-缩5级。)
• 渐进抗阻训练:先测出训练肌肉连续10次等张收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为10RM。每次训练3组,重复10次,每组间休息1分钟,1、2、3组所用阻 力负荷依次为1/2 ,¾ ,1个10RM。把负荷顺序颠倒,使1、2、3组训练 负荷量分别为1、3/4及 1/2 的 10RM 。
3
主动活动
《下肢肌力增强训练》课件
![《下肢肌力增强训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0ddb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4.png)
01
02
03
04
个性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制定适合其身体状况和康复目
标的训练计划。
渐进性原则
训练强度和难度应逐步增加, 以适应患者的逐渐恢复和提高
。
全面性原则
训练应包括肌肉力量、耐力、 协调性和平衡性等方面,以促
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安全性原则
确保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避免 患者受伤或加重病情。
正确的训练姿势与技巧
正确的姿势
在训练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非 常重要,如正确的蹲姿、站姿、 走路姿势等,可以避免不必要的 肌肉和关节负担,预防损伤。
技巧的掌握
掌握正确的训练技巧,如正确的 呼吸方式、动作节奏、用力方式 等,可以提高训练效果,减少运 动损伤的风险。
避免过度训练与损伤
适量训练
避免过度训练和超负荷训练,要根据 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合理安排 训练强度和时间,避免因过度训练导 致的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
《下肢肌力增强训练》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下肢肌力增强训练简介 • 下肢肌肉结构与功能 • 下肢肌力评估方法 • 下肢肌力增强训练方法 • 训练计划与实施 • 安全注意事项与预防损伤
01 下肢肌力增强训 练简介
什么是下肢肌力增强训练
01
下肢肌力增强训练是指通过特定 的运动和练习,增强下肢肌肉力 量、耐力和协调性的训练方法。
VS
器械肌力测试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 仪器,因此成本较高,操作也较为复 杂。在测试前需要了解设备的操作方 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
功能评估
功能评估是一种通过观察受试者在特定 任务或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估肌肉力量的 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反映受试者在日常 生活和运动中的实际表现,因此具况和 功能评估,了解其当前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效性原则
➢ 经济实用性原则
➢ 个体化原则
返3回0
.
肌力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掌握训练方法 2.注意无痛训练 3.进行讲解和鼓励 4.注意心血管反应 5.防止代偿运动的出现 6.做好正确详细的训练记录
31
.
第三节 增强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 ➢ 解剖学概要 ➢ 运动学概要 ➢ 训练方法
返3回2
.
返回9
.
影响肌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5.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的速度 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所产生的肌力不同。
6. 杠杆效率 肌肉收缩力受运动阶段杠杆效率的影响。
7.年龄和性别 男性肌力比女性大,尤其以握力和垂直跳的力量最为明显。
8.心理因素 在暗示、大声命令及有积极的训练目的时,受检者所发挥 的肌力比自主最大收缩力大20%~30%。
返2回0
.
肌力训练的其他方法
按照肌肉收缩的方式分类
(一)等长训练
1.适应证 2~5级肌力
2.训练方法 徒手等长运动 肌肉固定练习 利用器具
返2回1
.
肌力训练的其他方法
(二)等张训练
1.适应证 3~5级肌力
2.训练方法
基本方法
渐进性抗阻练习法
向心练习
离心练习
返2回2
.
肌力训练的其他方法 (三)短暂最大负荷练习
返5回3
.
肩外展肌群
训练方法
肌力1~3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训练侧上肢前臂中立位置于身旁。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者的肘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
◆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外展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 上肢,不予外展肩关节助力。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90º,前臂中立位。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放在肱骨远端外侧向内施加阻力,另一手握住
肢,不予后伸肩关节助力。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俯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放在肩后面,固定肩胛骨,一手放在肱骨远端并向
返1回2
.
肌力训练方法的分类
1.按照不同训练目的 增强肌力训练 增强肌肉耐力训练 2.按照不同肌力大小 传递神经冲动训练 助力训练 主动训练 抗阻力训练 渐进抗阻训练
3.按照肌肉收缩的方式 等长训练 等张训练 等速训练
13
.
第二节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与临床应用 ➢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 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解剖学概要
1.肩关节肌群可分为肩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肌群。
2.肘部和前臂肌群可分为伸肘、屈肘肌群、前臂旋前、旋后肌 群。
3.腕和手指肌群可分为伸腕、屈腕肌群和手肌。
返3回3
.
解剖学概要
肩部肌群: 1.三角肌 位于肩部,从前、中、后三侧包围肩关节; 起自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肌束向外下方
返2回8
.
临床应用
禁忌证 4.肌力训练会加剧局部疼痛的,如:肌肉、骨骼
外伤后术后早期的患者不宜进行肌力训练。
5.局部有活动性出血,不宜进行局部肌肉训练, 以免加重出血形成血肿。
6.骨折后只行石膏外固定、骨折断端尚未形成 牢固骨痂时不宜进行肌肉长度有改变的训练。
返2回9
.
临床选择的原则 ➢ 安全第一
.
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二)助力训练
1.适应证 肌力1~3级时
2.训练方法 (1)徒手辅助主动运动 (2)滑面上辅助主动运动 (3)滑车重锤的主动运动 (4)浮力辅助主动运动
返1回7
.
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三)悬吊训练 1.适应证 肌力1~3级
2.训练方法
将运动的肢体悬吊起来
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
在水平面上进行训练
肌力训练技术与方法
1
.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与临床应用 第三节 增强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 第四节 增强下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 第五节 增强头、颈和躯干肌群肌力训练技术
.
第一节 概述
➢ 基本概念 ➢ 影响肌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 肌力减低的常见原因 ➢ 肌力训练方法的分类
返回3
.
4.悬吊训练(suspension exercise) 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简单装置,将运动的 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然后在 水平面上进行训练。 为助力训练的一种,能节省治疗师的体力消耗。
返回5
.
基本概念
5.主动训练(active exercise) 通过患者主动的肌肉收缩来完成的运动(的训练)。
3. 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 肌腱彼此相连,组成腱板,围绕肩关节的 上方、后面和前面,形成肌腱袖,对肩关节 起保护和稳定作用。
返3回6
.
37
.
38
.
39
.
40
.
解剖学概要
肘部和前臂肌群: 1.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部的浅层; 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向下合并移行为肌腱; 止于桡骨粗隆; 屈曲肘关节,当前臂旋前时能使其旋后,协助屈 肩关节。
集中, 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前部肌束收缩,使肩关节前屈、旋内和内收; 中部肌束收缩,使上臂外展成水平位; 后部肌束收缩,使肩关节后伸、旋外和内收; 三部分肌束同时收缩,使肩关节外展。
返3回4
.
35
.
解剖学概要
肩部肌群: 2.冈上肌 在斜方肌深面,起自冈上窝,跨越肩关节,
止于肱骨大 结节上部,协助肩关节外展。
➢ 肌力训练的其他方法
➢ 临床应用
返1回4
.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1.抗阻训练原则 2.超负荷训练原则 3. 疲劳度原则
返1回5
.
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根据手法(徒手)肌力评定分级分类
(一)传递神经冲动训练
1.适应证 肌力0~1级
2.训练方法 引导患者作主观努力,以尽力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 收 缩。
返1回6
11.肌肉长度-张力关系(muscle lengthtension relation)
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能影响肌肉收缩时所产生
的肌力。当肌肉收缩时肌肉处于适宜的预先拉长
状态,才能产生最大 肌力。肌肉收缩时初长度已
处于缩短状态或过分拉长状态,其收缩效果下降。
返回8
.
影响肌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生理横断面越大,产生肌力也越大。 2.肌肉的初长度 大肌。肉被牵拉长= 1.2倍静息长度时,产生的肌力为最 3.肌肉的募集 同时投入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也越大。 4.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一定的成角可增强肌肉的收缩力。
返4回8
.
运动学概要
肘部和前臂肌群
屈曲: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三块肌肉收 缩引起
伸直:肱三头肌收缩引起
前臂旋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收缩引起
前臂旋后:肱二头肌、旋后肌 、肱桡肌收缩 引起
注:腕及手部肌群的运动学概要作为自学内容。
返4回9
.
选择方法
训练方法
◆ 0~1级肌力时可采用传递神经冲动练习
◆ 1~3级肌力时可采用助力训练
返1回8
.
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四)主动训练 1.适应证 肌力达3级以上
2.训练方法 取正确的体位和姿势 肢体置于抗重力位 防止代偿运动
返1回9
.
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五)抗阻训练
1.适应证 4级以上肌力
2.训练方法
利用徒手、滑车、重锤、弹簧、重物、摩擦力、 流体阻力
阻力作用的方向与主动运动方向相反
屈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肢,
不予前屈肩关节助力。返5回1
.
52
.
肩前屈肌群
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
◆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 另一手放在肱骨的远端,向下施加阻力。
◆抗阻力方法:患者以肩部力量向正前方抗阻力 屈曲肩关节至90º,然后回复原位,重复进行。
项目
等长运动
速度
固定不动
阻力 可变,顺应性阻力
运动幅度 无
方便性 不受环境限制 不需要特殊仪器
等张运动
等速运动
变化,不易控制 受杠杆作用影响
全幅或半幅
任意选定,选定后速度恒定 可变,为顺应性阻力 全幅或半幅
不需要贵重训练仪器
须昂贵的仪器、大量时间
返2回5
.
临床应用
适应证 1.废用性肌肉萎缩
2.关节源性肌肉萎缩
1.适应证 同等张训练
2.训练方法 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相结合
返2回3
.
肌力训练的其他方法
(四)等速运动
1.适应证 根据肌力恢复的程度,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式。
2.训练方法 ①等速向心肌力训练 ②等速离心肌力训练
向心收缩/离心收缩 离心收缩/离心收缩 ③短弧等速肌力训练
返2回4
.
等长、等张及等速运动比较
9.等张训练(isotonic exercise)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肌纤维的长 度发生改变,并产生关节活动的一种训练方法。 分类:向心性收缩
离心性收缩
返回7
.
基本概念
10.等速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 又称可调节抗阻运动或恒定速度运动。 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调 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进行 运动。
3.神经性肌肉萎缩
4.肌源性疾病时肌肉收缩功能异常
返2回6
.
临床应用
适应证 5.骨关节畸形
6.脊柱稳定性差
7.关节周围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