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

合集下载

《中外教育史》课程简介

《中外教育史》课程简介

《中外教育史》课程介绍一、课程背景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早的氏族部落的教育到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教育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开设了《中外教育史》这门课程。

本课程将介绍世界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以及教育变革等。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中外教育的发展历程,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2. 培养同学们对教育史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3. 通过对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培养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古代教育:介绍世界和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2. 中世纪教育:介绍中世纪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宗教教育、大学教育等;3. 近代教育:介绍近代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现代教育 ** 等;4. 现代教育:介绍现代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等;5. 中国现代教育史:重点介绍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我们将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史的发展。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将根据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定。

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课程意义学习中外教育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通过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学习中外教育史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中外教育简史

中外教育简史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指导及形成性考核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中外教育史》的课程性质与特点(一)《中外教育简史》课程是教育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必休的一门课程,是为培养学员掌握中外教育史知识,认识中外教育发展历史规律,形成初步研究能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中外教育简史》包括中国教育简史和外国教育简史两个部分。

它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外教育在古代、近代、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内容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中外教育史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和发展角度把握中外教育演变的史实和线索,总结中外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吸收人类教育发展的丰富的知识和营养。

《中外教育简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使学员比较全面、简要地掌握中外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内容,认识不同时期中外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中外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感的教育眼光,对于教育问题的较为敏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分析和比较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历史借鉴作用。

(二)《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和历史学交叉性学科。

它是研究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历史规律的学科。

所以,它既是一门专业史,也是一门教育学史。

也就是说,它是教育学和历史学交叉的学科,学科结构和学习方式与一般历史差不多,而学习内容则是教育领域的。

《中外教育史》的课程基本结构,从向划分,可分为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大部分,可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两大部分。

教育制度史讲文教政策、教育体制、各类学校设置、教学和教育制度、学生与教师制度。

教育思想史是讲中外历国历代著名教育家,或者是教育名篇名著中的教育思想理论。

思想史和制度史有联系,但是总的来看彼此相对独立。

从纵向划分,从远古一直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为古代,16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近代,二战后则属于当代了。

把握住这样的总体结构,在学习时就可以更加心中有数,也有助于总体复习,总体掌握。

中外教育史课件

中外教育史课件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 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 学的人物”,被喻为“古希腊百科 全书式”的学者。 代表作:《政治学》《论灵魂》
吕克昂学园 主要贡献:教育阶段论;和谐发展
的教育观;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 普遍的公立教育和教育立法
第八节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性恶论与外铄说
二、教育的内容
六经
三、论教师
提倡尊师 “天、地、君、亲、师”
第四节 墨家、法家的教育主张 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
创始人:墨子、墨翟(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年)、宋国人, 中国古 代杰出的思想家、卓越的科学家、 躬行实践的教育家
(一)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
社会政治思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 之害” 主张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 社会(兼相爱、交相利,即互爱互利, 利人与利他的统一)
“兼士”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第一,“厚乎德行” 第二,“辩乎言谈” 第三,“博乎道术”
(二)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
1.古代文化知识教育 2.科学技术教育 3.逻辑学知识的传授 4.政治和道德教育
二、法家“以法为教”的教育思 想
代表人物:郑国子产、齐国管仲、魏 国李愧、卫国商鞅、韩国韩非
(一)绝对“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 (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 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6.启发诱导原则
“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教学方法如下:
1.问答法 2.讲解法 “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改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1.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分析中外历史上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引导学生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强调教育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介绍中国教育史时,重点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培养国际视野:通过对比中外教育史,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实施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为进入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按照时间顺序,系统讲授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

在讲授过程中,穿插相关思政元素,如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3.案例分析: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如孔子的教育思想、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等,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与汇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汇报。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课堂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问。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深度等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2.小组讨论评价:对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的见解和建议。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古代教育1.先秦时期2.秦汉时期3.唐宋时期4.明清时期三、中国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2.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四、西方古代教育1.古希腊教育2.古罗马教育3.中世纪教育五、西方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2.20 世纪后的教育发展六、中外教育比较1.教育理念的差异2.教育体制的差异3.教育方法的差异七、结论正文:一、引言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自古以来,中外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简要回顾中外教育史的主要阶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二、中国古代教育1.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教育以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为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主张教育无论贫富贵贱都应有机会接受。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正统,教育制度也逐渐完善。

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机构应运而生。

3.唐宋时期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日趋成熟,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书院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

4.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教育改革呼声四起。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新式学堂逐渐兴起。

三、中国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清末民初,近代教育改革兴起。

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堂,推广义务教育。

蔡元培、陶行知等一批教育家的出现,为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四、西方古代教育1.古希腊教育古希腊教育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代表。

斯巴达注重军事教育,培养战士;雅典则强调人文教育,培养有文化修养的公民。

2.古罗马教育古罗马教育以共和时期的贵族教育和平民教育为主。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文学、修辞、法律等。

3.中世纪教育中世纪教育以教会教育为主。

修道院和教堂学校是主要教育机构,教育内容以神学和拉丁文为主。

五、西方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近现代,西方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

《中外教育史》授课计划

《中外教育史》授课计划

《中外教育史》授课计划一、授课目标本课程将介绍中外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外教育的发展脉络,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打下基础。

二、授课内容第一部分:古代教育史1. 中国古代教育: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

2. 西方古代教育:包括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等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

第二部分:近代教育史1. 中国近代教育:包括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等时期的教育改革,以及现代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演变。

2. 西方近代教育:包括工业革命、现代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演变,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部分:现代教育史1. 中国现代教育史: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以及现代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演变。

2. 西方现代教育史: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演变。

三、授课方式本课程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授课时间本课程共计48学时,每周2学时,共计3周。

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适合对教育史感兴趣的学生,以及对教育有深入了解需求的学生。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将根据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定;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注意事项:1. 请学生按时参加课程,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授课教师和其他同学。

2. 学生应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建议学生在学习前先进行相关准备。

4. 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中外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是教育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了解中外教育的起源、发展、变革及现状,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并能够比较中外教育制度的异同,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影响。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 中外教育史概述:介绍中外教育的起源、发展、变革及现状。

2. 教育制度比较:比较中外教育制度的异同,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影响。

三、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分的30%。

考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中外教育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分的50%。

课题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教育史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占总评分的20%。

四、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使用中外教育史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参考资料:包括中外教育史相关论文及研究报告、教育博物馆展览资料及教育视频资料,以及互联网上有关中外教育史的相关资源。

五、课程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学时,其中包括理论讲授16学时,案例分析4学时,其余学时可用于课堂讨论、学生报告等活动。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帮助学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教育案例,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优劣和适应性,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通过对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中外教育简史期末总结

中外教育简史期末总结

中外教育简史期末总结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可以传承知识、培养人才、塑造人格。

在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变革,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的起源开始,逐步梳理中外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其特点和价值。

一、古代教育的起源1.中华教育的起源中华教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中国夏朝时期就有了一定的教育形态。

传统的中华教育侧重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弟子教育,在先秦时期,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强调个体的自主学习和修养。

在汉朝时期,开始有了举人科举制度,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

隋唐时期,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并发展出了以国子监、太学为主要教育机构的形式。

2.古希腊罗马的教育古希腊罗马的教育以培养公民为目标,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学、体育、音乐、数学和哲学等。

希腊罗马的学校以私塾为主,师徒传授知识和技能。

古希腊罗马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倡导身体锻炼和公民道德的培养。

二、近代教育的发展1.以宗教为基础的教育在近代,宗教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督教的传入为欧洲教育带来了新的变革,修道院和大学成为中世纪的教育中心,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同时,伊斯兰教也在中东地区传播,建立了许多学院和大学,培养了众多理工科和人文科学方面的人才。

2.启蒙运动和近代学校教育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近代教育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科学和人权思想,在欧洲各国兴起了一批大学和学院,培养了许多科学家和思想家。

同时,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近代学校教育开始普及,以提供基础教育为重点,为社会培养劳动力。

三、现代教育的发展1.现代教育的兴起和国民教育的实施现代教育的兴起与工业化和民主化进程紧密相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开始推行普及教育的政策,为全体公民提供义务教育。

各国建立了初、中、高等教育系统,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

同时,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法规,加强了教师培训和教育管理。

中外教育史12幼儿教育

中外教育史12幼儿教育

当代教育
当代中国教育在改革和发 展中,注重素质教育、创 新教育和国际化发展。
外国教育史概述
古代教育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注 重哲学、文学和修辞学, 培养公民素质。
近现代教育
近现代西方教育的特点是 个人主义、科学主义和民 主化,注重个性发展和实 用技能。
当代教育
当代西方教育在多元化、 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 注重创新、合作和可持续 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完善国内教育体系
在国内幼儿教育体系中,应注重平衡知识传授、纪律与创造力培养 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出既具备规范意识又能独立思考的孩子。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中外幼儿教育的相互了解和学习, 推动全球幼儿教育的共同发展。
05 未来幼儿教育的展望
未来幼儿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幼儿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育方式落后、家庭教育缺失等。
中外教育史12幼儿教育
目录
• 中外教育史概述 • 幼儿教育发展历程 • 幼儿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中外幼儿教育比较与借鉴 • 未来幼儿教育的展望
01 中外教育史概述
中国教育史概述
01
02
03
古代教育
古代中国的教育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注重道德教育 和人文素养。
近现代教育
近现代中国教育的特点是 吸收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 逐步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家庭与社区参与
强调家庭和社区在幼儿教育中 的重要角色,认为它们是幼儿
园教育的补充和支持。
幼儿教育实践
项目制学习
幼儿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进 行深入探究,过程中强调幼儿
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中外教育史时间轴对比

中外教育史时间轴对比

古代史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2,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

3.群众教育
4.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德国 1.几乎没有专门的师范机构,
英国 1.一开始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担
任教师,教会学校则一般由僧侣担任 教师。2.非国教派信徒兰卡斯特和国 教派传教士贝尔各自创立了“导生制 ”。3.枢密院教育委员会第一任主席 凯·沙图华兹。以个人名义创办了一 所旨在培训贫困儿童教学的巴特西师 范学院,也称圣约翰学院。1844年, 该学校转由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管 理,主要致力于制造业和采矿区地区 培养师资,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开端 。
导体制
的形成
和演变 俄国 1.1649年颁布《会典》。
2.1786年,俄国颁布了第一个《国民 学校章程》。3.1802年,成立教育部 。4.1817年,成立了“宗教事务与国 民教育部”。5.1835年,沙俄政府颁 布了新的《大学规程》。6.19世纪60 年代,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沙俄政府废 除了农奴制。
堂,高等教育也不架设贵族和上层阶 作主要是组织考试和授予学位。2.大学 洪堡德在费希特等人协助下创建了柏林
级的特权,广大资产阶级子弟拥有了 开始朝着适应资产阶级政治经济需要的 大学;教育目的是大学应该在学术研究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在新大学运 方向发展。如语文成为了独立的专业, 方面有所建树,从而为国家发展创建出
传和识字教育,免费入学。4.1833年 关的知识。此外,还规定必须经过专门 堡德按照人文主义思想对各级学校进行
英国政府通过第一个工厂法。5.1870 训练,得到国家证书后,才可重任教师 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5.1854年,
年教育署长W.F.福特斯提出了《初等 。2.1881年~1882年,法国教育部部长 普鲁士颁布了一个教育法案。6.1872年
俄国 1.1632年成立的基辅莫吉拉学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理学教育理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和思想渊源与学术背景。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以本体论为教育思想构建的基础,以道德修养为教育的惟一目的,
(三)朱熹的教育思想。
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是“明天理,灭人欲”。教育的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朱熹的读书法。
2.领会:西周的学校教育的具体内容。
(四)古希腊时期的教育
1.识记:四艺;弦琴学校;体操学校
2.领会: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和特点;雅典教育的目的和主要特点。
3.应用: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特点的比较。
(五)古罗马时期的教育
1.识记:修辞学校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教育的作用、目的及地位。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提出的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预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方法有回答、讲解等。
(二)《雄辩术原理》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为昆体良。教育的目的。对演说家的要求和培养。
3.应用:
书院产生的原因和教学特点。
(三)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1.识记:僧院学校;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
2.领会
(1)基督教控制下的学校类别和各自的特点。
(2)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高峰
(三)荀况的教育思想
1.识记:荀子论学习的方法
2.领会:“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之间的关系;荀子的关于教师的观点。
(四)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
识记:墨家的教育目的;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五)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一、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2.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3.“六艺”教育(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2.齐国的稷下学宫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4.孟轲的教育思想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苟况的教育思想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6.墨家的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7.道家的教育思想“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3.察举制度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3.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的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或理论?答:(1)适合他们生活、生产劳动,是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2)不仅是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是适应繁衍的需要;(3)从其产生就是有意识进行的,是生活中的言传身教。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母系氏族:5万年前-5千年前;父系氏族:5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1)生产劳动的教育(石器);(2)生活习俗的教育(成人礼);(3)原始的宗教教育(灵魂崇拜);(4)原始的艺术教育(歌唱、舞蹈、给饰、雕刻等);(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答:(1)教育的目的一致,教育的权利平等;(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括了多个方面;(3)教育活动在生活、生产中进行;(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的教育是有区别的,根源在于社会分工;(6)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的人员。

第二章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教育1、“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答: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三个方面:(1)礼乐,属于政治教育的范围,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礼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各种仪节,着重于训练人的外在行为规范。

乐包括器乐、诗歌、舞蹈等,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包含了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着重于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操。

(2)射御,是军事教育方面的内容。

射指射箭技术的训练,御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训练。

西周时期以车战为主,常以拥有战车的多少来衡量一国武力的大小。

因此,射、御是当时主要的军事技术。

(3)书数,是基础文化课。

书,即识字、习字教学。

数的教学,包括教儿童数数、学习记日法,以及一般计算能力的培养。

书、数的教学,主要是在儿童时期进行,因而它们被称为小艺。

2、春秋时期历史性教育变革有何表现?答:(1)官学衰退。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上卷中国教育史第⼀章夏、商、⻄周时期的教育1.⻄周的教育⾏政体制——“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具有两个典型特征:第⼀,政教合⼀;第⼆,官师合⼀。

2.⻄周的教育内容——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礼乐射御为“⼤艺”,属于⼤学课程,书数为“⼩艺”,属于⼩学课程。

3.周宣王时太史籀做作的《史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童识字课本。

第⼆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孔⼦的教育思想论教育对象与教育⽬的教育对象——“有教⽆类”孔⼦主张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旧习,扩⼤教育对象的范围。

“有教⽆类”是孔⼦创办私学的⼀条基本原则。

⼀,种族,即招收学⽣时不分⺠族、国别。

⼆,类别,即招收学⽣时不问等级出⽣、不分贫富贵贱。

三,定规,即招收学⽣时灵活机动、不循成规。

对年龄没有限制,对智⼒性情没有限制,对学习态度也没有限制。

2.教育⽬的——“学⽽优则仕”教学⽅法:因材施教⾸先要求教师承认学⽣之间存在个别差异,并充分了解学⽣对个性特征和才能志趣。

p23句⼦例⼦3.《⼤学》中的教育思想(1)三纲领“⼤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在⽌于⾄善。

”这是对于⼤学教育⽬的的纲领性概括。

明明德,就是使天⽣的善性——“明德”得到明复和发扬。

亲⺠,即新⺠,就是推⼰及⼈,把个⼈⾃身的善转化为他⼈乃⾄全体⺠众的善。

⽌于⾄善,就是要以达到⾄善的境界为最终⽬标。

(2)⼋条⽬⼋个教育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修身、⻬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是⼤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其任务在于学习儒家德⾏艺能等⽅⾯的知识。

诚意、正⼼、修身,属于意志和情感⽅⾯的综合修养阶段。

诚意指意念和动机的纯正;正⼼指摆脱情绪的影响,保持认识的中正和信念的坚定;修身,指超越个⼈的⾃省和⾃律,在与他⼈的相互关系中再认识和提⾼⾃我。

⻬家治国平天下,是⼤学教育的实践⽬标。

⻬家,成为家族的楷模;治国是⻬家的扩⼤和深化,平天下是治国的扩⼤和深化。

4.《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篇专⻔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内容

中外教育史教学大纲内容

有关“中外教育史”的教学大纲内容有关“中外教育史”的教学大纲内容如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探讨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揭示其规律。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及其演变规律的知识;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形成批判的思维品质,具备初步的教育史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鼓舞学生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大部分。

中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教育家等方面的内容;外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探讨西方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产生、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理解其对当时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演示、视频展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考核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具体标准根据学校和课程要求而定。

五、教学资源与推荐读物1.教学资源:本课程提供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目和在线资源等,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推荐读物:推荐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学术论文,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中外教育史重点内容

中外教育史重点内容

第一章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教育的转变一、教育的起源学说:代表人物、内容、局限性1、神话起源说:主要观点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其目的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维持下去。

评价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为美国的孟禄,主要观点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而此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评价为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劳动起源说:主要观点为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评价为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一把“金钥匙”。

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教育性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三、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种进行。

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6、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四、世界早期学校的基本概况(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五、夏商周学校的基本类型(尤其是西周—小学和大学)六、西周学校教师的特点(官师合一)七、六艺教育的内容八、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基本概况、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简答)不同点:(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以农业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服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

而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

(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统治者对内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元素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元素

《中外教育史》课程思政元素一、课程介绍《中外教育史》是一门涵盖中外教育发展历程、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教育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思想、制度和实践的演变规律,培养学生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思政元素1. 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解中国教育史时,要强调中国教育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道德品质教育在讲解中外教育家和教育思想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孔子提倡的“仁爱、诚信、礼义”等道德观念,对现代教育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3. 法治意识教育在讲解教育制度时,要强调法律法规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西方国家的教育法制建设对保障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法治建设,增强其法治观念。

4. 实践创新教育在讲解中外教育实践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现代教育的技术化、信息化趋势,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围绕教育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结合中外教育史上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因素,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研究某一时期或某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4.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外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拓宽其知识面和视野。

四、总结《中外教育史》课程是一门具有丰富思政元素的课程,通过讲解中国教育史、中外教育家和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实践等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中外教育史》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学记》2、有教无类3、中国科学社4、《理想国》5、教育心理学化思想6、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宋初三次兴学的内容及其影响。

2、如何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3、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4、简述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

5、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6、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三、论述(每题10分,共40分)1、论述评孔子的教育思想。

2、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3、当代欧美教育思潮有哪些?请对各教育思潮作简要陈述。

4、论述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学记》答:《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篇幅虽短,内容却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2、有教无类答:成语,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教:教育;类:类别。

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解释二,人原本是“有类”的。

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

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

3、中国科学社答:中国科学社,原名科学社,是由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中国学生赵元任、任鸿隽、杨铨等在1915年发起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以“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

1918年迁回国内,1959年停止活动,存在近半个世纪。

在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中,中国科学社贡献颇大。

4、《理想国》答:《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

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5、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答: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是由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 1827)率先提出来的。

1800年,他在《方法》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试图把教学与人的心智的本性、周围环境以及人与人的交往都协调起来。

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经由赫尔巴特(1776-1841)得到发展。

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和障碍。

”6、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答: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

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基本观点为:教育权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当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如培养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或美国人等;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对近代欧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使教育过分地依赖于某一时期的国家政权,成为一些反动政权,如纳粹政权手中的工具。

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宋初三次兴学的内容及其影响。

答:第一次兴学运动是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即所谓“庆历兴学”。

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州、县立学,并改进太学和国子学;二是改革科举。

凡应科举者须先受教育,规定士子在学三百日方准考试。

第二次“熙宁、元丰兴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整顿地方官学和实行太学“三舍法”。

二是改革科举制度。

王安石认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科举取士应“本于学校”。

但当时学校尚未完全恢复,权益之计就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办法。

三是创办和恢复各种专科学校。

第三次是“崇宁兴学”。

此次兴学只是恢复熙宁、元丰兴学的某些措施,在学校制度方面没有多大改变。

所不同的是,曾一度停废科举。

宋初的三次兴学运动,尽管每次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成就很大。

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在整个社会造成了重视学校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学校对科举的依附;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宋朝无论是中央的官立大学还是地方的郡县学校都比唐朝发达,学生的入学范围和名额也比唐朝时期有所扩大和增加。

2、如何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答: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基本思想是“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也称“政本艺末”思想。

“以政学为主义”就是以它为体,把它放在教育内容的首位,也就是说教育目的首先是在培养政才,管理国家的人才。

“以艺学为附庸”就是要求把艺学放在次于政学的地位。

它要求教育要把培养政才放在首位,其目的就是要用这种政才取代封建官吏,从而改变官吏的政治素质,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了近百所新式学堂。

主张废八股,变科举;广兴学堂;建立译书局、编译局;派人出国游学。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的产生使封建伦理纲常开始发生了动摇,“民权”思想深入人心,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维新人士的“维新觉世之功”,在我国近代文化教育史上是应该肯定的。

3、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答:1.人才观与教育作用观2. 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思想(1)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2)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内涵(3)评价总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也表现了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需要,为在中国发展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4、简述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

答: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更加蓬勃发展,这客观上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机器大生产的素质。

由于初等教育对培训工人大有好处,因此当时英国的竞争者美国和德国都非常重视初等教育的发展。

这使英国感到巨大的压力。

同时,工人群众本身已在革命斗争过程中用各种形式开展自己的教育活动,而且,这种教育活动与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是紧密联系的。

所有这些情况引起了统治阶级对初等教育的重视,使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

统治阶级逐渐认识到再也不能把初等教育只作为单纯的宗教慈善事业了,并认识到如果政府不直接控制初等教育将对其统治十分不利。

因此,国会于1870年正式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

初等教育法规定了如下一些内容:(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置公立学校。

(2)全国划分学区,由经过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学区的教育工作。

(3)各学区有权实施五至十三岁儿童的强迫教育。

(4)承认以前各派教会所兴办或管理的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

(5)学校的普通教学与宗教分离,凡是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特定的宗教课,一般性宗教教学则须安排在首节课或者末节课,以利于学生在听课与不听课之间自己做出选择。

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在英国初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它只适用于劳动人民子女,上层社会子弟仍然在家或在预备学校中接受进入中等学校的预备教育。

但《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

以后,英国又相继通过了有关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法规,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5、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答: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他是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有别于哲学、生理学的科学的人,同时他还是最先强调教育应根据于心理学的人。

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是建立在他的联想主义的心理学基础上的,具体而言,是建立在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基础上的。

赫尔巴特认为, "兴趣"是形成统觉的条件, "兴趣"赋予"统觉"以主动性,因此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企图扩充知识的兴趣。

赫尔巴特把任何兴趣都分为四个阶段:即注意、期待、探求和行动。

同时,他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必须通过"钻研"(接受和学习教师所讲材料)和"理解"(深入思考新材料)两个环节。

基于这种对心理活动过程的分析,他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赫尔巴特对教学过程的理论分析,在外国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他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依据,为教学理论找到了一个比较充实的理论基础,为此,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6、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一、教育著述:《雄辩术原理》。

这部著述既是他自己约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

昆体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

二、教育思想1、论教育与天赋昆体良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

他说:“大多数人既能敏捷地思考,又能灵敏地学习,因为此种灵感是与生俱来的。

天生的畸形和生来有缺陷的人才是天生愚鲁而不可教的人,这样的人肯定会少,然而很少。

”因此,一般的人都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成人的。

昆体良继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重视人的天性差异的观点,并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人人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成人,但人的心性各不相同,因此要研究、了解儿童的天性。

首先,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

在雄辩术的教学上,要根据每个人的气质、才能来训练。

如有的人宜用文雅的态度演讲,有的人宜于用生气勃勃的表情演讲,有的人则适于用粗犷的态度演讲,这就要求教师使每个人的特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师还应该了解年轻人的倾向,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他们天分的学科。

教师只有研究和了解儿童的天性,才能够避免叫学生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叫学生放弃他们能胜任的事情,而去做他们所不能胜任的事情。

其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了解并确定在不同年龄期的接受能力,切忌给予幼弱的学生以过重的负担。

超越儿童头脑所能承受的东西,儿童是学不进去的。

重视儿童的天性,适应儿童的倾向和才能。

因为“自然如果辅之以精心的培养,就能获得更大的力量。

”昆体良对于天性与教育的关系的观点较为全面:没有原材料,技艺无所用;即使没有技艺,原材料仍有其自然的价值;但技艺的成就大于原材料自然的成就。

2、德性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教育要重视德性教育昆体良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与西塞罗一样,把伦理学视为培养雄辩家的重要课程,但更重视德性的培养。

昆体良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

善良是第一位的,在雄辩术上达到完美境界是第二位的。

因此,他坚持把良好道德的培养放在教育任务的首要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