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be0ec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c.png)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所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它对农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降雨量和干旱气候变化导致了降雨模式的变化。
一些地区降雨量减少,干旱成为常态,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困难。
干旱使得土壤湿度下降,影响植物生长和庄稼收成。
此外,降雨模式的不确定性也使农民难以准确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灌溉。
解决方法:1. 发展节水农业技术,例如喷灌或滴灌系统,以减少用水量。
2. 通过建设水利设施和水库,储存雨水,以应对干旱情况。
3. 推广利用抗旱农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提高作物的适应能力。
二、温度变化和季节扰动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这对农业生产有显著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可能导致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生变化,使得作物无法正常成熟。
同时,温度升高也加剧了农田中的病虫害传播,对农作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解决方法:1. 选育短周期的、耐热耐旱的作物品种,以适应气候变化。
2. 加强温室农业和畜牧业的管理,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3. 采用科学合理的农业措施,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减少损失。
三、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还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如暴雨、台风、干旱和冰雹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破坏农作物、损害农田和牲畜,导致农民遭受经济损失。
解决方法:1.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提前通知农民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2. 提高农业保险的普及率,帮助农民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损失。
3. 推行农业多样化,减少对单一作物的依赖,降低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的风险。
四、土壤退化气候变化影响了土壤的质量和结构,导致土壤退化。
气候变暖和干旱使得土地更容易受到侵蚀和盐碱化,限制了农作物的种植。
土壤退化还加剧了土地的排水问题,导致农作物遭受淹水灾害。
解决方法:1. 实施土壤保护措施,如植树造林、沟壑治理等,以减少水土流失。
2. 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技术,改善土壤的质量和结构。
高中地理知识解析气候与农业
![高中地理知识解析气候与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f64369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0.png)
高中地理知识解析气候与农业气候与农业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生计。
本文将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不同气候类型下的农业特点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措施三个方面,对气候与农业的关系进行解析。
一、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气候是地球不同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雨、风速等多个要素。
这些要素对于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气温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农作物对气温的适应性有所不同,一些作物在高温下生长较快,而另一些作物则对低温较为适应。
因此,气温的变化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和生长周期有着显著影响。
例如,苹果树适应较寒冷的气候,而香蕉则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
其次,降雨量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适宜的降雨量能够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而干旱或者水涝的情况则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例如,位于无定河流域的农田,由于年降水量偏低,农民们通常通过人工灌溉来保证庄稼的生长。
最后,风速和风向也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速风会使得农作物易受到风害,例如沙尘暴和飓风等。
而风向的变化也会带来气温和湿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农田内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二、不同气候类型下的农业特点地球上有着各式各样的气候类型,不同气候下的农业生产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热带气候下的农业特点热带气候主要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温暖潮湿,降雨量大,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多种水果和热带作物。
例如,巴西的亚马逊雨林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热带雨林农业产地,出口大量的水果和咖啡。
热带草原气候则适合养殖业的发展。
例如,肉牛在热带草原上生长较快,供应了大量的牛肉。
2. 温带气候下的农业特点温带气候区域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降雨量适中。
这种气候下适宜种植多种谷物和蔬菜。
例如,欧洲的法国、德国等国家是葡萄酒和小麦的主要产地,种植和酿造的工艺发展成熟。
3. 寒带气候下的农业特点寒带气候主要分为亚寒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地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8d7083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3.png)
地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近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农业生产是受影响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探讨地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包括温度变化、降水变化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等方面。
首先,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生了改变。
一些作物的生长期缩短,导致产量减少。
同时,温度升高也会导致一些农作物的品质下降,口感变差。
例如,一些蔬菜类作物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变苦,口感不佳。
此外,气候变暖还导致了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加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其次,降水变化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了降水分布的不均衡,一些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
干旱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尤为显著,缺水会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减产甚至死亡。
而洪涝则会造成农田被淹、农作物受灾等问题。
此外,降水变化还会导致土壤水分的不稳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暴风雨、冰雹、龙卷风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暴风雨会摧毁农作物,冰雹会打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龙卷风更是会毁灭整片农田。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使得农民们的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针对地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农业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抗病虫害能力,以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
其次,我们可以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以应对降水变化带来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强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减轻他们面临的经济压力。
总之,地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温度变化、降水变化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适应能力,并加强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障。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调整农业模式以适应变化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调整农业模式以适应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3eb02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4.png)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调整农业模式以适应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农业成为受到最大影响的领域之一。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激发了创新和改革的机会。
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模式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1. 温度变化:气候变暖导致温度波动增加,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重大影响。
高温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减少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2. 降水变化:气候变化引起降水不均衡和降雨量的变化。
盛行的干旱和洪水会影响农业生产。
干旱使得作物生长受限,而洪水可能导致庄稼和农田损失。
3. 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这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减弱可能导致害虫和病害增加,进而导致作物减产。
二、调整农业模式以适应气候变化1. 水资源管理:由于降雨不规律,农民和农业部门应采取措施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
这可能包括改进灌溉系统、收集和储存雨水以供干旱时期使用等。
2. 种植适应性作物:选择适应更热、更干燥或更潮湿条件的耐旱、耐盐或耐湿作物品种,以确保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基因改良和选择性育种,培育适应性更强的作物品种。
3. 预警系统和保险机制:建立气候变化预警系统,及时提供气象信息和警报,以便农民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此外,建立农业保险机制帮助农民减少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经济风险。
4. 气候智能农业技术:利用现代技术,如无人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监测和管理农田、减少浪费和损失。
5. 支持政策和教育:政府需要提供支持政策,鼓励农民采用可持续农业实践,并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帮助他们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
结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它也为我们提供了机会来改进和调整农业模式。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水资源管理、种植适应性作物、建立预警系统和保险机制以及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我们可以使农业更加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气候变化对农业地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地理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23a1f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e.png)
气候变化对农业地理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愈发明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其中,对农业地理的影响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地理的影响:农作物适应能力、土地利用和农业经济。
首先,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适应能力产生了重大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了降水模式的改变,如干旱和洪涝频发,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些农作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而另一些则对洪涝更具耐受性。
因此,气候变化不仅改变了农作物的分布范围,也影响了农民的种植选择。
例如,在干旱地区,农民可能会选择耐旱作物,如玉米和小麦,而在湿润地区则更倾向于种植稻米和水果。
这种适应能力的调整不仅改变了农业地理的格局,还对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气候变化也对土地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了沿海地区的土地退化和沿海农业的减少。
同时,气候变暖还导致了冻土融化,使得原本不适宜农业的地区变得可耕种。
例如,北极地区的冻土融化后,为农业提供了新的耕地。
这种土地利用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农业地理的分布,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农业的扩张可能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
最后,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波动,这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了直接影响。
例如,干旱和洪涝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从而降低农民的收入。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农业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气候异常导致某一地区的农作物减产,将导致该地区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全球市场的供需平衡。
因此,农业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需要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政策的支持。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农业地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农作物适应能力、土地利用和农业经济都受到了气候变化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适应性措施,如推广耐旱、抗洪的农作物品种,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以及制定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21614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e.png)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动,其中包括气温的上升、降水模式的改变等。
这些变化对农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可能的适应对策。
一、降水模式改变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降水模式的改变,包括降水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影响降水分布的不规律性。
这将对农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干旱地区,降水减少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同时,大量的降水也会引发洪涝灾害,摧毁农田和农作物。
为了适应降水模式的改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是必要的。
例如,农民可以改善灌溉系统,确保农田的充分灌溉。
此外,政府可以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提供合理的灌溉计划和技术指导,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干旱和洪涝。
二、温度上升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气温的上升。
这对农业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高温会导致作物的生理障碍,减缓生长速度,降低产量和品质。
此外,温度上升还使得一些传统适宜种植的作物无法在原来的地区进行种植,农业生产的地理区域被限制。
为了适应气温上升的影响,农民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在田间种植适应高温的作物品种。
此外,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持水分也是必要的,以帮助作物适应高温环境。
政府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农民了解最新的适应措施,并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
三、病虫害增加气候变暖和降水模式的改变也会导致病虫害的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
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病菌和虫害的繁殖和扩散。
这将导致作物病虫害的爆发,破坏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病虫害的增加也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
为了控制病虫害的增加,农民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例如,及时清除农田周围的杂草和积水,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同时,使用生物防治和可持续的农药管理方法,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帮助农民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四、市场风险气候变化对农业市场也带来了风险。
高考地理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考地理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4c5b06ea1c7aa00b42acb59.png)
探究2:影响农作物品质的气候因素有哪些?
气温:气温较低,农作物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 质的积累; 冬季漫长且气温较低,病虫害不能越冬,减少农药化 肥的施用;
日较差: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减少能量的消耗,昼 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3、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夏季高温,热量充足。
不利:气候干旱、降水少,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生长期短; 冬春季节低温冻害(寒潮)等灾
害。
例2:(2016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 气候条件。 材料1: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 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 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 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材料2:
气 候 有 利 影 利于耐旱作物的生长。
特响
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温差大,病虫害少。
征
对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农
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紫外线充足利于杀菌;
业 的
风,利于传播花粉。
影
气温低,温差大,易产生低温冻害;
响
气温高,生长周期短,品质较差。
不 利 影 降水变率大,易出现旱涝灾害 响
不利:易发生旱涝灾害
2、高山(高原)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 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白天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夜晚低温,减弱
呼吸作用,增加有机物质积累(日较差大,有利于糖 分的积累);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0f06c8b76c66137ee061982.png)
伊春市是中国野生蓝莓主产区,也是最适宜蓝莓种植的区域。 蓝莓产业是伊春市新兴的森林食品产业,把“荒山坡”变为“花 果园”,成为"中国蓝莓之乡"。伊春蓝莓的主栽品种为“美登”, 果实适宜加工。目前,伊春市蓝莓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9家,有 22种蓝莓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右图示意伊春市的位置和地形。
课后练习 1.兰州地处内陆,海拔高(2 分),夏季气温较低(2分), 湿度低(降水较少)(2分), 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光热 条件复杂多样,气象灾害少等 (2分)。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洲坚果属热带、亚热带高档经济作物,树冠茂密,根系浅、不抗风,
适宜种植在海拔1200m以下的丘陵或平地,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旱 季缺水时有灌溉条件,夏季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冬季最高温度不低 于15℃。澳洲坚果营养丰富,含油量70%-79%,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 的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同时澳洲坚果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含量,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肿瘤等具有较高的 药用价值。因含油量高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澳洲坚果的全球市场年需求 量在40万吨以上,但实际年产量不足3万吨。云南省临沧市是我国最早引进 种植澳洲坚果的地区之一,近几年临沧市坚果面积迅速扩大,截至2016年 底,种植面积达到190万亩,约占全球的45%;其中初挂果面积达23万亩, 产量5719吨,约占全球的3.5%。下图示意临沧市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
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课堂探究 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2分); 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 而江浙一带 或梅 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 37℃的高温)(2分); 冬季受寒潮 影响较小,气温较高(2分)。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23页PPT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2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6bc08158fafab068dc0261.png)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气候对农业 的影响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66fb90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7.png)
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大陆性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特征使得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如水稻、玉米等种植地区大大向北扩展。
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生长。
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的有利影响: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等生长十分有利。
夏季高温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地区亦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物等生长不利。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台风造成水灾、风灾等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我国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
我国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等。
高中地理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专题
![高中地理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33db50fe4733687e21aa4e.png)
微专题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识精析】一、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主要有光照、热量、降水量、昼夜温差及气象灾害等,具体影响分析如下:1.主要气候类型区的农业生产条件2.我国主要农业地区气候条件的比较、评价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利用动植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1.分析角度(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2. 农业生产活动的负面影响农业生产在改变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了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燃植被、地表环境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1)水土流失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
由于农业生产时会大量的砍伐植物,谁将会没有阻挡,造成流失。
水土流失是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由于是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
因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雨水和地表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加大植被的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也就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2)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狭义的荒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26ec74cf18583d0496459b3.png)
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试题引入】1.下图是某国某州区域图和图中三城市年降水量、冬雨率柱状图。
图示地区南部是该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
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条件。
【解题技巧】其有利条件是南部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温和,有利于果蔬越冬;夏季多晴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不利条件是雨量偏少(或夏季少雨),影响农作物生长。
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从各气候要素对农业的影响说起,主要是气温、光照和降水这三个方面。
热量主要影响作物的生长期,光照和温差主要影响作物的养分积累,降水影响作物的生长状况,具体见下图:【试题引入】2.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题技巧】(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气候资源具有数值特征,在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数值范围内,就是资源;在数值外,就是灾害。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是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减产;二是影响农田设施。
对气象灾害的预防措施,可从预报、加强管理、培育良种等方面答题。
【试题引入】3.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解题技巧】(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19二轮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19二轮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aac04427d3240c8547ef04.png)
2. 农业生产活动的负面影响
农业生产在改变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了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燃植被、地表环境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B.降水偏少
D.鲜草供应偏多
.该地乳畜业发达,既生产新鲜牛奶,也外销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
该地可能位于
B.阿根廷
比较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差异。
推测该国葡萄、油橄榄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其发展绿色农业的条件。
题,乙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甲城市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题,葡萄、油橄榄为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农作物,地中海气候区光热充足,利于农作物糖分等营养物质的积累,且该地区农业污染程度比较低。
甲城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城市为地中海气候。
甲城市冬季气温比乙城市低,气温年。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ce1416510a6f524ccbf858d.png)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适宜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也适宜发展林业。
2.热带沙漠气候:利:光热充足,在有水源地区适宜发展灌溉农业;不利:全年干旱。
典型:A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滴灌技术;B埃及的棉花种植,长绒棉3.热带草原气候:适宜发展畜牧业;光热水较充足,可合理发展种植业,但干湿两季的特点易带来旱涝灾害。
4.季风气候: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季风强、弱的影响,易形成旱、涝灾害,有效措施是兴修水利设施。
(1)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利于发展种植业,多为水稻,一年两熟到三熟。
不利:多旱涝灾害。
(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平原—发展种植业,多为水稻,一年两熟;山地丘陵——发展林业(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不利:多旱涝灾害;冬春季降水相对较少,且会受低温影响。
(3)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发展种植业(小麦、玉米),二年三熟、一年一熟。
不利:多旱涝灾害;降水相对较少,冬春季缺水(尤其华北);热量相对不足,且冬春季会受低温、寒潮(冻害)的影响。
5.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利: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积累养分,在水源充足的地区适宜发展灌溉农业,种植瓜果、棉花等。
不利: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干旱是典型特征,多为草原荒漠),适宜发展畜牧业。
6.地中海气候:有利: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时鲜业(园艺业)作物的生长;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作物越冬。
不利:夏季降水少,蒸发量大,雨热不同期,灌溉水源缺乏;有效措施之一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如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等。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利:全年降水均匀,气温变化不大,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可发展乳畜业。
不利: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生长、成熟,8.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利影响:冬季长而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生产不稳定。
新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农业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公开课)-朱PPT优秀课件
![新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农业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公开课)-朱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2ac10a0c22590102029df6.png)
地形,与夏秋季东南风风向一致,
(地形产生狭管效应)加剧了风势
东南季22 风
【课堂检测】
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枇杷产量大、品质好,2001年获“中 国枇杷之乡”的美誉。云霄枇杷树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一12月, 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枇杷果皮薄嫩,果肉 柔软多汁,不易储存,鲜果上市期短。枇杷套袋技术(果农把幼果装入特制纸袋)、 枇杷与茶叶间种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每年3一4月间,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 摘”为中心的枇杷节。下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
25°
攀枝花 昆明
100° 图 7a
105°
国界
▲7556 山峰/高程/m
河流 等高线/m
攀枝花 图 7b
0 10 20km
(1)分析攀枝花市能够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
指令词 审设问 限制词
攀枝花市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 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芒果生产基地。攀枝花芒 果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9 -11
(A)
A.燃烧柴火熏烟 C.安置低温报警器
B.覆盖地膜 D.设挡风屏障 赣州
15
探究三:农业 生产中对气候 的改造利用
16
案例三:(2017年(全国卷3)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 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 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 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 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 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1ace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2.png)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仅涉及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还涉及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民的生计。
本文将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一、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1. 温度变化:气候变暖导致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变化,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或延长,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高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如影响花粉的结实、抑制光合作用等。
2. 降水变化:气候变化引起降水模式的改变,如降水量的减少或增加、降水分布的不均匀等,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威胁。
3. 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暴雨、冰雹、干旱、台风等,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直接破坏,导致农民的经济损失。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一些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可能会消失或减少。
这将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风险。
2. 土壤质量下降:气候变化对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土壤的质量和肥力。
高温和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过快,使得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3. 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的供应不稳定,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农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灌溉农田,但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不均匀和水资源的减少,农业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压力。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1. 调整农作物品种: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 改善灌溉系统:改善农田的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以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3. 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答案】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 (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 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 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 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 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 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 (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 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干冷
0
90
干冷
热热热 带带带 雨草沙 林原漠 气气气 候候候
地 中 海 气 候
温 带 海 洋 气 候
极 地 气 候
l 该地位于 北半球
l 气候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 l 气候特点是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l 对农业的影响 降水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
易发生旱涝灾害。
三、气候对农业活动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巩固基础,提升技能)
(2011年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
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
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
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气温/℃
(2010年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 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 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
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 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3) 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 园地表鹅暖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高考视角
通过对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的研究,我们可 以归纳出气候类型考查的重点:利用数据、 文字或图像对全球气候类型进行识别与区 分,进而考查其特点、分布和成因,以及与 气候相关的人类活动(如农业生产)。对运用 知识阐释事物成因的能力的考查可能会加强。
请同学练习两个与农业相关的题目
(2011年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 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 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
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气温/℃ 45
材料二 哀牢山脉宛若一道屏障纵贯云南中部,在云南 气候上有着重要作用。哀牢山西坡水热条件较东坡优越。
材料三 我国天然橡胶分布图
(1) 我国天然橡胶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区,试 从气候方面解释其原因。(6分)
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例:(2011 年福州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某国某州区域图和图中三城市年降水量、冬雨
率柱状图。
图示地区南部是该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请从 气候角度分析其条件。
有利条件:南部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温和,有利于果蔬越冬; 夏季多晴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不利条件:雨量偏少(或夏季少雨),影响农作物生长。
举例: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水利工程量大。
高山高原气候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限制性因素)
高山气候:垂直分
异明显,作物种类 多
高原气候:热量不足
高原气候: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河谷农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利条件
不利条件(限制性因素)
温和湿润,适合多 温带海洋性气候 宜于多汁牧草生长
地处高纬,雨天 多,光热不足 (低温冷害)
基本目标
一、气候成因、特征及判断方法
二、气候对农业活动的影响
一、气候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下垫面 人类活动
气温
气 候
降水
二、主要气候的成因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东北信风带
副
副
热
极
带
地
高
低
气
气
压盛 带
行西风带
压 带
极 地 高 气 压 极地东风带 带
0
0
0
10
0
30
0
40
0
60
湿热 干热 干热 湿暖 湿暖
降水量/mm
45
600
30
500
15
400
200
北回归线
甲
0
300
孟加拉湾
90°
20°
200
城市
-15
黄麻
-30
河流
0 等高线/m -45
0
200 100 0 4 7 10 (月)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2010年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 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 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
举例:西欧乳畜业的发展
三、分析/评价农业生产的气候(气象)条件
总体思路: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描述(若设问只要 求回答其中一个方面,则可忽略另一个方面); 2.从气候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全方位讨论,如从热量、 降水、光照、水热组合、昼夜温差等方面去描述; 3.从气候的时间分布进行充分考虑,如从春、夏、秋、 冬四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描述。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熟 制、产量、质量、生产潜力等。
热量——积温的多少决定农作物的生长期和熟制等。
水分——降水的多少和时间分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光照——气温的日较差和光照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 重要影响。
主要气候类型对作物生产影响的评价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限制性因素)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夏季)高温,光照 强,昼夜温差大
灌溉水源不足
地中海气候
光照、热量充足(光 热充足)
雨热不同期,发 展灌溉农业(水 源)
举例:新疆特色农业的种植
温带、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和 热带草原气候
有利条件
雨热同期,水热 配合好
不利条件(限制性因素)
旱、涝灾害频繁 (温带季风:春 旱、夏涝 亚热 带季风:梅雨、 伏旱
降水量/mm 600
30
500
15
400
200
北回归线
甲
0
300
孟加拉湾
90°
20°
200
城市
-15
黄麻
-30
河流
0 等高线/m -45
0
200 100 0 4 7 10 (月)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2011 郑州质量预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然橡胶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是制造轮胎的 原料。天然橡胶喜高温、高湿:年均温在19℃以上,以 21-27℃为宜;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相对湿度7080%;静风向阳,风速<3米/秒。肥沃深厚的土壤;土 层厚度>60厘米。热量条件的保证程度,特别是越冬低 温状况是橡胶树生长的限制因素。绝对低温<5℃,就 会引起寒害;绝对低温<0℃,引起严重寒害,时间较 长则引起死亡。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基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