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核医学检验项目
核医学汇总

核医学汇总1、核医学的定义: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或生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在反映脏器或组织的血流、受体密度和活性、代谢、功能变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核医学的分类: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3、实验核医学:利用核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物质变化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
4、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
5、临床核医学分类: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6、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显像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in vivo)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in vitro)诊断法。
7、治疗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照射治疗。
8、核医学的特点:1、安全、无创2、分子功能现象3、超敏感和特异性强4、定量分析5、同时提供形态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
9、分子功能影像: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是现代医学影像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显像原理与X线、B超、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核磁共振(MR)等检查截然不同,它通过探测接收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器官的放射性示踪物发射的γ射线,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这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10、锝-99m(99mTc)特点:核性能优良,为纯γ光子发射体,能量140keV,T1/2为6.02h,99mT c是现象检查中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11、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131I是治疗甲状腺疾病最常用的放射性药物12、放射核素发生器是从长半衰期的核素(称为母体)中分离短半衰期的核素(称为子体)的装置。
核医学概念与分类

核医学概念与分类
核医学概念与分类
核医学是一门医学学科,主要研究利用放射性核素、放射性物质和反应源检测、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技术。
核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放射性核素来发现、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疾病治疗和遗传改良提供有效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
核医学应用的范围包括核素检查、X射线定位检查、核素摄影检查、核医学疗法治疗等。
核医学可以分为几大类:
1.放射性核素检查:这类检查利用放射性元素提供肌肉、骨骼和内部器官等图像,以便发现疾病的轻微的变化。
2.X射线定位检查:这类检查利用X射线,根据植入的物体的位置,拍摄到特定部位的图像,以检测隐藏在内部的疾病。
3.核素摄影检查:这类检查利用放射性元素,通过拍摄图像,对肝脏、胰腺、肾脏、膀胱等器官的变化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疾病。
4.核医学疗法治疗:这类治疗利用放射性元素,把放射性元素植入或者注射到需要治疗的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核医学是一门医学科,它以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核素、反应源为检测和治疗疾病的基础,是当今社会先进的医学技术,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 -。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

核医学整理核医学显像核医学的PET、SPECT显像侧重于显示功能、血流、代谢、受体、配体等的改变,能早期为临床、科研提供有用的信息。
1.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仪(如SPECT)对选择性聚集在或流经特定脏器或病变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发射出的具一定穿透力的射线进行探测后以一定的方式在体外成像,借以判断脏器或组织的形态、位置、大小、代谢及其功能变化,从而对疾病实现定位、定性、定量诊断的目的。
2.基本条件:用于示踪的放射性核素能够在靶组织或器官中与邻近组织之间形成放射性分布的差异。
3.用于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通称为显像剂(imaging agent),显像剂在机体内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显像的主要机制4.诊断和治疗用(含正电子)体内放射性药品浓集原理1)合成代谢2)细胞吞噬3)循环通路:血管、蛛网膜下腔或消化道,暂时性嵌顿。
4)选择性浓聚5)选择性排泄6)通透弥散7)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8)被动扩散9)生物转化10)特异性结合11)竞争性结合12)途径和容积指示5.核医学仪器的基本结构:探头、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甄别器、定标电路、数字显示器常用显像仪器:γ照相机、SPECT、PET等。
二、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显像剂和示踪剂)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品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品。
γ射线能量为:141KeV三、SPECT显像方法:1.每例检查均需使用显像剂2.给药方式:iv,po,吸入,灌肠,皮下注射等3.仪器:SPECT4.给药后等待检查时间:即刻,20--30min, 1h, 2--3h5.每次机器检查时间:1—20min6.检查次数:1—10次(一)显像的方式和种类1、静态显像:当显像剂在脏器内和病变处的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的显像,可采集足够的放射性计数用以成像,影像清晰可靠,可详细观察脏器和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放射性分布;脏器的整体功能和局部功能;计算出一些定量参数, 如局部脑血流量、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参数影像或称功能影像).2、动态显像:显像剂引入体内后,迅速以设定的显像速度动态采集脏器多帧连续影像或系列影像,即电影显示;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提取每帧影像中同一个感兴趣区域内的放射性计数,生成时间--放射性曲线。
核医学科普文章

核医学科普文章核医学:揭示疾病的神秘面纱在21世纪的医学领域,核医学已经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前沿学科。
尽管“核”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潜在的危险,但在医学领域,核医学是安全且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工具。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医学上使用的“核”与核武器中的“核”是截然不同的。
核医学是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
核医学检查包括SPECT/CT、PET/CT、I131核素治疗等。
这些检查和治疗方法利用了放射性核素的特殊性质,为医生提供了深入了解患者病情的手段。
全身骨扫描是核医学的一项常见检查项目,通过PET/CT进行检查。
PET/CT可以评估不同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进行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以及肿瘤的分期与疗效评估等。
在PET/CT检查中,目前临床常用的18F、68Ga等放射性核素都是短半衰期核素,进入人体后,还会叠加人体代谢的生物半衰期。
PET/CT中的CT采用低剂量的定位CT,更进一步降低了辐射,检查的有效剂量可低至 mSv,仅相当于做一次胸部增强CT的剂量。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中的辐射无处不在。
例如,坐飞机20小时的剂量为mSv;每天吸20支烟,一年的剂量为~2 mSv。
因此,相比之下,核医学检查所涉及的辐射剂量是相对较低的。
此外,医用核素诊疗选用的核素是严格挑选的,射程、半衰期适合且用量极微的安全药品。
这些核素在体内的有效半衰期很短,且放射性核素治疗所用的核素射程非常短,只能被肿瘤组织高摄取,其他组织不摄取或很少摄取,因此也不会损伤正常组织。
总的来说,核医学是一门强大且安全的学科,它利用了放射性核素的特殊性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虽然“核”这个词可能让人感到恐惧,但实际上医用核素诊疗是十分安全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核医学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核医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医学领域,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核医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以下将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介绍其应用。
一、核医学在诊断中的应用1. 肿瘤诊断:核医学在肿瘤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观察到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情况。
同时,核医学还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2. 心血管疾病诊断:核医学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观察心肌的血液供应情况,进而判断心肌是否存在缺血、梗死等病变。
3. 骨科疾病诊断:核医学在骨科疾病的诊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观察到骨骼的代谢情况,进而判断骨骼是否存在损伤或疾病。
二、核医学在治疗中的应用1. 放射性治疗:核医学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放射性治疗。
例如,对于甲状腺癌患者,可以通过摄入放射性碘来摧毁癌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2. 放射性疼痛治疗:核医学还可以用于放射性疼痛治疗。
例如,对于骨转移瘤患者,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到疼痛部位,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3. 放射性消融治疗:核医学还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消融治疗。
例如,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以通过摄入放射性碘来破坏甲状腺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核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核医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希望核医学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核医学题库(附参考答案)

核医学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5题,每题1分,共65分)1.垂体功能低下是做哪一项检查的指证( )A、甲状腺摄131I率试验B、T3抑制试验C、过氯酸盐释放试验D、TRH兴奋试验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RIA中如果标记抗原的比活度降低可引起A、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放射性测量计数增高B、测量灵敏度提高C、测量灵敏度降低D、所用抗原蛋白量减少E、标记物化学量减少正确答案:C3.首选哪种肿瘤标记物的测定对原发肝细胞癌的诊断最有意义( )A、铁蛋白B、甲胎蛋白C、PSAD、CA19-9E、β2-mg正确答案:B4.患者,男,54岁,因其子重度肾衰,拟行肾移植术,配型成功,为分析肾功能,应采用下列哪项检查( )A、血肾功能B、肾脏B超C、肾脏静脉造影D、肾动态显像E、肾脏CT正确答案:D5.固体和液体食物的胃排空开始的时间是( )A、固体和液体食物进入胃后开始B、固体和液体食物进入胃后均延迟一段时间C、液体食物延迟一段时间,固体食物立刻开始D、固体食物延迟一段时间,液体食物立刻开始E、没有一定规律正确答案:D6.下列骨显像表现不提示病灶好转的是( )A、范围缩小B、数量减少C、病灶显影变淡D、超级骨显像E、闪烁现象正确答案:D7.以下关于放射性药物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放射性药物是临床核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B、放射性药物是由放射性核素本身及其标记化合物组成C、放射性核素显像和治疗时利用核射线可被探测及其辐射作用,同时利用被标记化合物的生物学性能决定其在体内分布而达到靶向作用,能选择性积聚在病变组织D、放射性药物主要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E、放射性药物是一类普通药物,可常规应用正确答案:E8.门控心血池显像中,心动电影见弥漫性室壁运动低下多见于( )A、肥厚型心肌病B、扩张型心肌病C、室壁瘤D、可逆性心肌缺血E、心肌梗死正确答案:B9.99mTc-PYP亲心梗显像时,何时阳性检出率最高( )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1小时内D、8~12小时内E、4~8小时正确答案:E10.发生电子俘获后,原子的内层轨道缺少了电子,外层轨道电子填充到内层轨道上,由于外层电子比内层电子的能量大,多余的能量传递给更外层的轨道电子,使之脱离轨道而释出,此电子称为A、内转换电子B、俄歇电子C、光电子D、正电子E、康普顿电子正确答案:A11.一般认为,早期显像是指显像剂引入体内后多少时间以内的显像()A、30minB、6hC、2hD、8hE、4h正确答案:C12.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和TMAb强阳性常见于( )A、亚急性甲状腺炎B、甲状腺髓样癌C、甲状腺囊肿D、急性甲状腺炎E、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正确答案:E13.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灵敏指标是( )A、TSH增高B、T3降低C、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D、TGAb、TMAb增高E、TSH下降正确答案:A14.1957 年谁研制出第一台γ相机A、CassenB、AngerC、CurieD、DavidKuhlE、Yalow正确答案:B15.脑梗死在脑血流灌注显像上,何时才能显示异常影像( )A、发病即刻B、发病6小时后C、发病2~3天后D、发病一天后E、发病一周后正确答案:A16.下列关于剂量单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放射性活度单位是居里和贝克B、照射量的单位是GyC、吸收剂量的单位是拉德D、当量剂量的单位是希沃特E、1 mCi=37 MBq正确答案:B17.心肌显像常用的显像剂是( )A、99mTc-RBCB、99mTc-ECDC、99mTc-MIBID、99mTc-EHIDAE、99mTc-PYP正确答案:C18.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断层图像,作SPECT采集时要采用( )。
核医学简介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及早检出病变 •显示原发肿瘤浸润的实际范围
•检出远离部位的转移灶 •有助于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复查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男,14岁,左股骨下端骨肉瘤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男,20岁,左胫骨上端骨软骨瘤。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关节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双侧腕关节、掌指及指间关节放射性浓聚。
一般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
•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pulmonary osteoarthropathy, HPO): 四肢骨干和干骺端的骨皮质呈对称性、弥漫性放射性增高,四肢长骨骨干
皮质显影增强形成所谓“轨道征”或“双条征”较具特征性。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关节疾病
女,63,类风湿性关节炎
PET图像
PET/CT融合图像
CT图像
功能测定仪器
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肾功能测定仪 多功能测定仪 探针
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第一章 骨骼系统
第一节 骨显像
显像原理
99mTc标记显像剂: 99mTc标记膦酸盐:具有P-C-P有机键,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 99mTc标记的磷酸盐:具有无机的P-O-P键, 焦磷酸盐(99mTc- PYP)
异常表现:放射性缺损
前位
后位
多发性骨髓瘤骨显像病例
异常表现:放射性浓聚 + 缺损
“炸面圈”征(doughnut sign) 左:胸骨肿瘤 右:左股骨头坏死位
异常表现:超级骨显像(super scan)
恶性肿瘤广泛骨转移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适应证
• 骨痛的过筛检查。 • 恶性肿瘤患者探查有否骨转移;转移灶的治疗随访。 • 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评价病灶侵犯范围,转移及复发情况。
核医学的学科分类

核医学的学科分类核医学是研究核素在生物体内的应用以及应有的生物效应的学科。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医学诊断、治疗以及生物学研究等方面。
根据核医学的专业性质,核医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学科:1. 核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影像学是核医学的核心学科,主要通过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来获得生物体内部的图像。
核医学影像学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评估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诊断和评估疾病的进展以及治疗效果。
常见的核医学影像学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
2. 核医学治疗学:核医学治疗学是利用核素放射性衰变所释放的射线来治疗疾病的学科。
核医学治疗主要用于肿瘤治疗,例如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和放射性磷酸铊治疗骨髓瘤等。
核医学治疗学与影像学相比,更加关注核素的生物学效应和辐射安全控制。
3. 核医学分子生物学:核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结合分子生物学和核医学技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交叉学科。
通过将放射性标记的核素引入到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可以追踪特定基因、蛋白质或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评估新药的疗效。
4. 核医学辐射生物学:核医学辐射生物学是研究核素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效应和辐射防护的学科。
通过研究核素辐射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机制,可以评估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辐射防护策略。
核医学的发展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精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并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同时,核医学也呼吁加强核素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辐射安全意识,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对于学习核医学的人来说,需要系统学习核物理学、辐射生物学、解剖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掌握核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操作。
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辐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核医学的应用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核医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核医学影像学、核医学治疗学、核医学分子生物学和核医学辐射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内容。
核医学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

核医学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核医学检查是一种通过使用放射性物质在体内或体外追踪,再辅助成像技术观察人体组织和器官功能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等。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核医学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
一、骨骼扫描骨骼扫描是一种检测骨骼是否存在肿瘤、感染、损伤等情况的核医学检查方法。
在该检查中,患者会被注射一种放射性物质,然后使用放射性摄影机进行扫描。
在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告知医生是否怀孕,因为孕妇不宜进行该检查。
2.检查前一天避免食用含有骨灰分、胆酷胆汁酸排泄物或胆管显影介质的食物。
3.检查前一天晚上和检查当天早上禁食。
若需要连续进行多项核医学检查,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心脏核素显像心脏核素显像是通过注射放射性物质来评估心脏的血液供应情况、心肌缺血等。
在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告知医生是否怀孕或哺乳,因为核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
2.手术、外伤或其他疾患可能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应提前告知医生。
3.检查前一天避免食用咖啡因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
4.停用相关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
三、肺通气灌注显像肺通气灌注显像是一种通过核素注射和成像技术评估肺部通气和血液供应情况的方法。
在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告知医生是否怀孕或哺乳,因为核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
2.检查前一天避免食用巧克力、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
3.停用抗感染药物和支气管扩张药物,因为药物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4.检查期间保持正常呼吸,严禁憋气。
四、甲状腺扫描甲状腺扫描是一种评估甲状腺结构和功能的核医学检查方法。
在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告知医生是否怀孕或哺乳,因为核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
2.停用甲状腺相关药物:如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药物等。
3.检查前一天避免食用含有碘的食物或药物。
4.检查前一天晚上和检查当天早上禁食,除非医生另有指示。
什么是核医学影像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什么是核医学影像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一、核医学影像检查概念核医学影像检查SPECT/CT是一种常见的 ECT检查,很多人对此并不熟悉,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将放射性核素注入人体的方法,就像是一个向导,可以引导医生对人体的各个器官进行观察,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目前已有的影像学检查有骨显像、甲状腺显像、淋巴显像、肾脏动态显像、唾液腺显像、异位胃粘膜显像等。
针对不同的病症,我们在做体检时,要了解身体的功能代谢目标,所要用到的放射性药物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放射性药物。
ECT检查与常规的超声、核磁共振、 CT等有很大的不同,核磁共振和 CT是根据器官或组织的血流、排泄、细胞数量、功能等来确定的。
超声、核磁共振等是一种解剖学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显示器官或组织的解剖学改变。
这些方法的解析度都很高,但在显示功能代谢上核医学影像检查却有着无可取代的优越性。
核医学影像检查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检查方法,在应用核磁共振成像的过程中,会引起核磁共振成像不稳定的原因有两大类:化学和放射性。
化学元素,即我们所用的药品中的化学物质,会导致人体出现中毒和过敏症。
而放射性因子,则是指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而我们现在所用的核素技术,就是核素示踪法,它的灵敏度极高,检测时所用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核素诊断中,放射源的辐射主要是伽马射线,具有穿透能力强、能量弱等优点,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的伤害。
例如,我们做了一个膀胱摄影,我们只吸收了百分之一的放射量,它的安全性要高得多。
核医学影像是一种以核技术为基础,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方法。
核医学的诊断技术主要有器官显像、功能测定、体外辐射免疫测定等。
在进行器官成像和/或功能测试时,医师会按照检测的需要,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入一定剂量的放射性示踪剂,以促进其在身体内某些器官的循环和新陈代谢,并持续释放射线。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多种特殊的检测手段,通过数字、图像、曲线、图片等手段来反映人体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核医学科ect显像

核医学科ect显像
核医学ECT一般可以检查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全身各个器官,如脑、脾脏、甲状腺、肾脏等,ECT是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英文缩写,是核医学独特的检查项目,比如SPECT-CT和PET-CT都属于核医学ECT检查范畴。
核医学ECT等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原理,是建立在器官组织血流、功能和代谢变化的基础上,不仅能够显示脏器和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组织的血流、代谢等方面的信息,甚至是分子水平的代谢和生化信息,对于异常病变探测的灵敏度高,可以在疾病早期尚未发生形态结构改变时诊断疾病。
因此,核医学ECT可以检查的疾病很多,可以检查骨骼系统,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查有没有出现骨转移瘤,以及骨肿瘤的累及范围,还可以用于检查心血管疾病,心脏显像可以评估心肌缺血的情况,另外核医学ECT还可以用于脑血流的显像、脾脏显像、甲状腺显像以及肾脏显像等,可以适用的范围比较广。
核医学常用的显像及其应用

核医学常用的显像及其应用核医学是一门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显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学科,主要应用于体内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以及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医学领域。
核医学显像技术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追踪剂来标记特定分子或改变生物体内组织结构的物质,再通过高灵敏度的电子探测器或摄像机系统记录并分析放射性同位素的信号。
这里将详细介绍核医学常用的显像及其应用。
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ET是一种非侵入性、功能性核医学影像学方法,它通过注射具有较短半衰期的放射性标记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葡萄糖标记氟-18)到体内,通过探测系统记录体内释放的正电子与负电子湮灭反应的产生的γ射线,并以此数据初步推测标记物在人体内的浓度、分布及代谢情况,从而获得体内器官、组织及细胞层次的纳米级分辨率图像。
PET显像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神经科学、心血管疾病、免疫学等领域。
例如,PET 可以检测肿瘤的发生、分化和转移,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筛查疾病早期信号;在神经科学中,PET可以用于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和代谢活动,研究脑发育和老化等问题;在心血管疾病中,PET可以评估冠状动脉供血,研究心脏功能和代谢改变等。
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SPECT是一种基于单光子发射的核医学显像方法,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追踪剂到体内,再以摄像机记录体内同位素的γ射线发射情况,通过旋转摄像记录各个方位的γ射线刺激密度数据,并利用计算机重建成三维断层图像,从而获得患者体内器官、组织的功能、代谢、结构等信息。
SPECT显像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神经疾病、肝疾病等领域。
例如,在心脏病领域,SPECT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疾病、心肌供血状况,帮助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效果等;在神经疾病领域,SPECT可以用于诊断脑卒中、癫痫、脑肿瘤等疾病,评估神经疾病的治疗效果;在肝疾病领域,SPECT可以评估肝功能、肝纤维化等。
三、放射性核素骨密度测定(DEXA)DEXA是一种特殊的X射线技术,主要用于测量人体或动物骨骼的密度,通过特定的设备利用不同能量的X射线照射患者体部,进而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定不同部位骨骼的X线吸收程度,从而反映骨骼的密度和钙盐的含量。
一篇文章读懂什么是核医学

■陆皓陈世容刘永莉(四川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核医学是一个集检查与治疗于一体的科室。
传统的医疗中辅助科室很少进行治疗处置,临床科室更是不可能完成检查与检验,但是核医学科既有用于分子影像及功能诊断的SPECT/CT、PET/CT、PET/MR等高端诊断设备,又有用于检验的肿瘤标志物、激素和心肌酶谱等实验室设备,更有多种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用于骨转移性肿瘤、甲状腺肿瘤、甲亢、血管瘤及瘢痕的治疗和医美。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核医学科室的功能。
核医学诊断SPECT/CT骨显像、肾动态显像、心肌灌注显像、甲状腺(甲状旁腺)显像、唾液腺显像、肺灌注显像、前哨淋巴结显像。
PET/CT肿瘤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肿瘤有无复发、肿瘤分期和再分期、寻找肿瘤原发和转移灶、肿瘤评价疗效;鉴别心肌活力;健康体检。
PET/MR肿瘤早筛早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痴呆、轻度认知障碍、帕金森、癫痫的诊断与鉴别;心肌炎、心肌病及心肌活性的测定和临床评估。
骨密度检测各种原因所致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始激素替代疗法前的必要检查;甲亢或甲旁亢的患者在接受甲状腺素治疗或手术前的必要检查;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接受减肥(美体)治疗前后的监测。
核医学检验甲状腺功能测定用于甲减、甲亢、亚甲炎、甲状腺炎的诊断。
甲状旁腺激素用于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肿瘤标记物用于辅助诊断肿瘤疾病。
性激素六项用于诊断女性月经不调、不孕者原因。
优生优育项目TORCH8项、唐氏筛查、AMH(抗米勒管激素)。
胰岛素、C-肽测定可用于内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
碳十三检测同位素13C尿素呼气试验,用于检查受检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一种方式。
核医学治疗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状腺癌等,服用足量的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利用射线对甲状腺病变细胞造成破坏,达到治疗的效果。
恶性肿瘤如脑胶质瘤、淋巴瘤等,将碘的同位素定向传导至受肿瘤侵犯的组织或部位,利用射线消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恶行肿瘤骨转移恶性肿瘤会不同程度出现骨转移并伴随剧烈的骨疼痛,锶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缓解疼痛和/或控制骨病灶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核医学科检验项目

核医学科检验项目一、引言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核技术研究和诊断人体疾病的学科。
核医学技术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结合不同的显像方法和分析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诊断手段。
核医学科检验项目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核医学科检验项目的一些常见应用。
二、常见核医学科检验项目1. 放射性核素显像: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结合显像仪器,可以对人体的器官、组织和功能进行显像。
例如,心脏显像可以评估心肌供血情况,骨显像可以检测骨骼病变,肾脏显像可以评估肾功能等。
2. 肿瘤标记物检测:核医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肿瘤标记物的代谢、分布和排泄情况,辅助肿瘤的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用于乳腺癌的18F-FDG PET/CT可以提供肿瘤的代谢信息,有助于鉴别恶性与良性病变。
3. 甲状腺功能检测:核医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甲状腺摄取和代谢放射性碘的能力来评估甲状腺功能。
例如,甲状腺扫描和碘-131治疗可以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和治疗。
4. 血液循环检测:核医学技术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观察其在血液中的分布和排泄情况,从而评估血液循环的状况。
例如,心肌灌注显像可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肺通气/灌注扫描可以检测肺栓塞等。
5. 骨代谢检测:核医学技术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观察其在骨骼中的分布和代谢情况,评估骨骼的代谢状况。
例如,骨扫描可以用于骨转移的诊断和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程度。
三、核医学科检验项目的优势与应用前景1. 非侵入性:核医学技术不需要进行手术或穿刺,可以避免传统检查方法的创伤和痛苦。
2. 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核医学技术可以对病变进行早期诊断,提高疾病的检测率和诊断准确性。
3. 安全性:核医学技术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剂量较小,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伤害。
4. 应用前景: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新的核医学科检验项目将被引入临床实践,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更加准确的方法。
核医学相关专题报告

核医学相关专题报告核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核物理学、放射化学、生物学、医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主要研究与应用放射性物质在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中的作用和影响。
核医学诊断主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来进行体内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性、代谢性的检测和显像。
常用的核医学诊断方法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
SPECT技术通过某些放射性同位素的γ射线发射来成像,常用的核素包括99mTc、^131I、^123I 等。
PET技术则利用正电子的湮灭发射γ射线来成像,常用的核素包括^18F、^11C、^15O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肿瘤、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核医学治疗主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效应来杀伤或抑制异常细胞的生长,实现治疗效果。
常见的核医学治疗方法包括同位素内照射治疗、放射性疗法、靶向治疗等。
同位素内照射治疗主要是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直接引入体内,使其在肿瘤部位放出的辐射能够杀伤肿瘤细胞,常见的方法有^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90Y微粒子治疗肝癌等。
放射性疗法则是通过外部引入放射性射线来治疗疾病,如X线、γ射线、质子疗法等。
靶向治疗主要利用细胞表面的靶标来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常见的方法有放射性抗体治疗、配合物治疗等。
核医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其技术简单、安全、无创伤,且能够提供生物学和代谢学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
然而,核医学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如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等问题。
未来,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预计将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核医学的研究内容

核医学的研究内容
核医学是一门研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放射性物质在医学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和制备:研究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和衰变规律,选择合适的同位素用于诊断或治疗。
同时,研究制备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和技术,确保其在医学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核医学诊断:研究核医学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等技术。
研究如何在人体内注射放射性药物,通过检测
放射性物质的分布和浓度来观察和诊断疾病。
3. 核医学治疗:研究核医学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包括放射性粒子治疗、放射性药物治疗和放射束治疗等。
研究如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其他放射性物质,针对特定的疾病或病变组织进行精确的治疗,抑制或杀死癌细胞。
4. 辐射安全和剂量控制:研究核医学中辐射的安全性和剂量控制,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在医学应用中接受到可控和安全的辐射剂量。
研究如何评估辐射的危害性和风险,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和监测手段。
5. 核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研究核医学图像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图像重建、去噪、配准和分割等技术。
研究如何从核医学
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定量分析和诊断。
总之,核医学的研究内容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和制备、疾病诊断和治疗、辐射安全和剂量控制、图像处理和分析等方面,旨在通过放射性物质在医学中的应用,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核医学主要内容

总论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或生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2、核医学的分类包括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两局部。
3、分子核医学: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心的核医学分支学科。
4、实验核医学是利用和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认识正常生理、生化过程和病理过程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已广泛用于医学根底理论研究;其主要内容包裹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
5、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局部组成。
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现象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诊断法;治疗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的照射治疗。
6、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分支,前者的成果不断推动后者的开展,而后者在应用与时间中又不断向前者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7、核医学优势:①平安无创:放射性核素显像为无创性检查,所用的放射性核素物理半衰期短,显像剂化学剂量极微,病人所接受的辐射吸收剂量低,因此发生毒副作用的几率极低;②分子功能显像:核医学功能显像是现代医学影像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探测接受并记录引入人体内靶组织或器官的放射性示踪物发射的γ射线,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③超敏感和特异性强: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超敏感技术早起预警和探测病变,同时利用抗原与抗体、受体与配体等特异性结合和反义显像、基因表达显像等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客观、科学依据;④定量分析:在保证获得高质量的分子探针或示踪剂的前提下,借助生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进行半定量或定量分析;⑤同时提供形态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
核医学1-4章

核医学1-4章核医学第一到第四章绪论1定义: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2核医学的内容出来显像外还有器官功能测定体外分析法放射性核素治疗第一章1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和127I;2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 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3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 Tc、99Tc 。
4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5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6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
7 α衰变α粒子得到大部分衰变能,α粒子含2个质子,2个中子α射线射程短能量单一对开展体内恶性组织的放射性治疗具有潜在的优势8 β衰变发生原因——母核中子或质子过多β射线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Β粒子穿透力弱,射程仅为厘米水平,可用于治疗如I 131治疗甲状腺疾病。
9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核外的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10 γ衰变发生由于原子核能量态高,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在这个过程中发射γ射线,原子核能态降低。
γ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辐射——γ光子11放射性衰变基本规律对于由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源,每个原子核都可能发生衰变,但不是所有原子在同一时刻都发生衰变,某一时刻仅有极少数原子发生衰变。
放射性核素衰变是随机的、自发的按一定的速率进行,各种放射性核素都有自己特有的衰变速度。
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其表达式为:N=N0e-λt指数衰减规律N = N0e-λtN0: (t = 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λ: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越快12半衰期(half-live):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13放射性活度(activity, A) 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1Bq=1次×S-1 1Ci=3.7×1010 Bq 1Ci=1000mCi14比放射性活度定义:单位质量或体积中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
临床核医学分类

临床核医学分类临床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核技术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专业领域。
按照其应用领域,临床核医学可分为:核医学影像学、治疗学和核医学生物学。
核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影像学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其关键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通过探测器对患者身体内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测定,从而获得人体内部的图像。
常用的核医学影像学方法有:1.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ET是一种通过探测正电子发射所产生的光子,在体外或体内生成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PET影像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优点,常用于肿瘤、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
2.放射性同位素显像(SPECT):SPECT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经核转变所发出的伽马光谱,对人体进行成像的影像学技术。
SPECT 影像能够针对器官、功能、代谢等多个方面进行诊断,常用于心脏、神经系统和骨骼等疾病的诊断。
3.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SPECT-CT是一种结合了SPECT和CT的多模态医学成像技术,能够同时获得骨骼结构和功能信息,精确定位病变,常用于肿瘤、骨骼疾病等的诊断。
核医学治疗学核医学治疗学是一门应用核技术进行医学治疗的专业领域,其关键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杀灭癌细胞。
常用的核医学治疗方法有:1.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能够从血液中进入甲状腺组织,射线杀灭癌细胞。
该方法适用于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
2.放射性磷酸盐治疗:放射性磷酸盐能够定位到骨骼组织中,对恶性骨瘤、骨转移等骨骼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3.放射性免疫治疗:放射性物质结合具有特异性的抗体或其他生物分子,靶向杀灭癌细胞。
该方法适用于肝、肺、胃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核医学生物学核医学生物学是研究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和生物学效应的专业领域。
其研究内容包括:1.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利用和代谢。
2.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物学效应,包括伤害、愈合和再生等生物学反应。
3.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核医学科检查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附件3:核医学科检查治疗项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甲状腺摄131碘率试验适应症: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碘治疗前治疗剂量的计算;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辅助诊断;3、亚急性甲状腺炎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4、了解甲状腺的碘代谢或碘负荷情况,鉴别诊断高碘和缺碘甲状腺肿;5、用于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和促甲状腺激素兴奋试验。
禁忌症: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做此项检查。
二、99m Tc以及99m Tc所标记的相关显像剂进行核医学影像:1、全身骨显像的适应症:(1)有恶性肿瘤病史,早期寻找转移灶,治疗后随诊。
(2)评价不明原因的骨痛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3)已知原因骨肿瘤,检查其他骨骼受累情况以及转移病灶。
(4)临床怀疑骨折。
(5)临床可疑代谢性骨病。
(6)早期诊断骨髓炎。
(7)诊断缺血性骨坏死。
(8)骨活检的定位。
(9)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况。
(10)探查、诊断骨、炎症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
(11)评价骨病变治疗后的疗效。
禁忌症:无明确禁忌症。
2、肾动态显像的适应症:(1)了解双肾大小、形态、位置、功能及上尿路通畅情况。
(2)评估肾动脉病变及双肾血供情况,协助诊断肾血管性高血(3)了解肾内占位性病变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用以鉴别良、恶性病变。
(4)诊断肾动脉栓塞及观察溶栓疗效。
(5)监测移植肾血流灌注和功能情况。
(6)肾外伤后,了解其血运及是否有尿漏存在。
(7)腹部肿块的鉴别诊断,确定其为肾内还是肾外肿物。
(8)肾实质病变主要累及部位(肾小球或肾小管)的探讨。
(9)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变部位的鉴别。
(10)非显像肾图疑有对为影响或不能区分功能受损与上尿路引流不畅而引起的临床需要鉴别诊断。
禁忌症:无明确禁忌症。
3、甲状腺静态显像的适应症:(1)了解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功能状态。
(2)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异位甲状腺的诊断。
(4)估计甲状腺的重量。
(5)判断颈部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项目名称
抽血时间
样本要求
注意事项
甲功项目:TT3、TT4、FT3、FT4、TSH、A-TG、A-TPO、TRAb、TG、hCT、γT3
早晨空腹
(推荐)
血清
(红盖或黄盖)
及时送检
性激素项目:促卵泡生生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泌乳素PR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FE3、游离睾酮F-T
早晨空腹
血清
(红盖或黄盖)
及时送检
三蛋白组套:血清β2微球蛋白、尿液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ALB
早晨空腹
血清(红或黄盖)
尿液(最好晨尿)
及时送检
血清抗胰岛素抗体IAA
早晨空腹
血清
(红盖或黄盖)
及时送检
血清药物浓度地高辛
临床用药后
血清
(:醛固酮ALD、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
早餐空腹
(推荐)
血清
(红盖或黄盖)
及时送检
骨代谢类:骨钙羧基N端分子、总1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
早晨空腹
血浆
(紫盖)
及时送检
甲状旁腺激素PTH
早晨空腹
血浆(紫盖)
及时送检
25-羟维生素D
早晨空腹
血浆(紫盖)
及时送检
抗苗勒管激素AMH
早晨空腹
血清
(红盖或黄盖)
及时送检
肝纤维谱: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Ⅲ型前胶原、血清Ⅳ型胶原、血清层粘连蛋白LN、甘胆酸CG
最佳时间月经的第3-5天,早晨空腹,静坐后采血
血清
(红盖或黄盖)
及时送检
胰岛素INS、C肽C-P
早晨空腹,如果是胰岛素释放试验和OGTT时间一样分空腹、餐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
血清
(红盖或黄盖)
及时送检,避免溶血
贫血三项:叶酸、铁蛋白、
维生素B12
早晨空腹
血清
(红盖或黄盖)
及时送检
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CA153
早晨8点、下午4点、凌晨12点分别抽血
血清
(红盖或黄盖)
标本上做好时间标识
性激素蛋白: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硫酸脱氢表雄酮、17-α羟孕酮
早晨空腹
血清
(红盖或黄盖)
及时送检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生长激素
早晨空腹,如果是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分空腹、用药后30min、60min、90min、120min
血清
(红盖或黄盖)
高血压五项:醛固酮ALD、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卧位:
早晨卧位抽血
立位:
卧位抽血后行走两小时后抽血
高血压三项:血浆(紫盖)两管,一管常温,一管冰水送检
高血压五项:血浆(紫盖)三管,一管常温,两管冰水送检
卧位/立位分别按上述要求抽血
及时送检,标本上做好体位标识
皮质醇节律检测
血清
(红盖或黄盖)
标本上做好抽血时间标识
及时送检
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
收集24小时尿液,取尿液样本检测
尿
在尿液标本上做好24尿量记录
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甲氧基肾上腺素、多巴胺、高香草酸、香草扁桃酸
早晨空腹
血浆
(紫盖3ml左右)
避光送检
血清药物浓度测定:如甲氨蝶呤
临床给药后24h、48h、72h分别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