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坐标系:2、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标量和矢量: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概念:有方向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的表示:v-t图像(不仅可以看速度,还能够看到加速度)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单位m/s2),有方向(末速度-初速度)/变化时间匀加速: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相同匀减速: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相反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1、v-t图像描述(?)2、位移(v-t图像的面积)3、位移和速度的关系4、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矢量力的图示:带方向的箭头重力:集中于重心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一切物体电磁相互作用:电荷和磁体间强相互作用:原子核(质子和带电的种子)弱相互作用:原子核释放射线2、弹力接触力:分为弹力和摩擦力。

(本质是电磁力)弹性形变和弹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垂直物体的接触面)。

胡可定理:3、摩擦力(二力平衡)静摩擦力:有运动趋势,但是物体不动(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f的最大值,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

滑动摩擦力:滑动(跟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动摩擦因数4、力的合成(矢量相加)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实质一样(仅仅适用于共点力)三个以上力合成:先求出两个,跟剩下的分别合成共点力:力和力的延长线交于同一点5、力的分解(根据实际情况分解)(矢量相加)例如:斜面上的滑块?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是静止状态,除非有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用质量来度量,标量)(在惯性参考系中成立)。

惯性系:非惯性系:以加速运动的火车为参考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不成立备注:在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时,地面作为惯性系;相对地面的匀速直线运动2、第二定律: F=ma3、力学单位制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4、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备注:二力平衡:这二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物体在这两力方向所在直线上处于平衡状态(匀速或静止)。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1. 运动的描述与描绘- 运动的定义:位置变化的现象。

- 描述运动的要素:位置、时间、路径。

-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 运动的描述方法:图象法、数学方法等。

2. 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的概念: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计算方法。

-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速度是位移的导数。

- 加速度的概念: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是速度的导数。

3. 速度与位移的图象关系- 位移-时间图象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 速度-时间图象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 速度-时间图象与位移-时间图象的关系。

4.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表述: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将保持不变。

- 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5. 牛顿第二定律与力-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述: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力的概念:导致物体发生变化或状态改变的原因。

-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牛顿第三定律与作用-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表述:任何作用力都与一个相等大小、作用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相对应。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和关系:成对作用,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对象不同。

以上是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希望能够帮到你!。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1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at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平均速度V=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8.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Sn=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10.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2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高一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一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一物理知识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二、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一个有质量的点[模型]1、大小和形状能否忽略2、集中了物体的全部质量3、取决于研究问题物体性质4、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三、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区别四、路程与位移位移定义:从出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五.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六.速度定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V=s/t(定义式)单位:米每秒(m/s)国际单位1、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物体变速运动中运动快慢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运动快慢),简称为速度3、平均速率: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4、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为速率七.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公式:x=vt八.加速度:a=Δv/Δt=(Vt-Vo)/t定义: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些变化的时间的比值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变化率)单位:米每二次方秒矢量方向:与Δv方向相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一、注意事项1、车.板.纸带共线2、钩码要适宜(重量适度)3、平行放置4、先开电源,再释放扯,关闭电源二、数据处理1、舍(模糊纸带)2、取(起始点)三.v-t图像九.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公式:x=Vot+at2/2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s=aT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推论1、从运动开始计时起,在连续星等的各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5:…:(2n-1) (n=1,2,3,…)2、从运动开始计时起,时间t内,2t内,3t内…nt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2:3^2:…:n^23、从运动开始计时起,通过连续的等大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1:(根号2-1):(根号3-根号2):根号n-(根号n-1)4.1s末,2s末,3s末…n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十.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2、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符号F,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是矢量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十一.重力G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十二.弹力形变: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概念: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v= s/t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4)平均速率是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纲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纲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纲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质点就像个超级简化的小点点。

如果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啥影响,那咱就可以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

比如说研究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那么大个儿,但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地球的大小就可以忽略不计啦,这时候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

2. 参考系。

参考系就像个“背景板”。

你看东西在动还是没动,得看相对于啥来说。

比如你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相对于汽车座椅你是没动的,但相对于路边的树,你可是在飞奔呢。

3. 坐标系。

这坐标系就像给物体运动画的一个“坐标格”。

有直线坐标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还有平面直角坐标系,要是物体在平面上乱跑就靠它来定位啦。

4. 时间和时刻。

时刻就像照片,是一个瞬间,比如说上课铃响的那一瞬间,就是一个时刻。

时间呢,就像一段录像,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比如这节课从8点上到8点45分,这45分钟就是时间。

5. 位移和路程。

位移这个家伙有点意思,它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就像你从家走到学校,不管你走了多少弯弯绕绕的路,位移就是你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和方向。

路程呢,就是你实际走过的路的长度,你要是绕了远路,路程就比位移的大小要大。

6. 速度。

速度就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家伙。

平均速度呢,就是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就像你从A地到B地,不管中间怎么变速,看的是整体的快慢。

瞬时速度就是某个瞬间的速度,就像你开车的时候看仪表盘上的速度,那就是那一刹那的速度。

7. 加速度。

加速度是个有点调皮的概念。

它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如果一辆车加速很快,那它的加速度就大。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要是速度增加,加速度是正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就是负的,这时候也叫减速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公式,v = v0+at。

v就是末速度,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就像你开车,知道初始速度、加速度和开了多久,就能算出最后的速度啦。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图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图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图物理运动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和特性的一门学科。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掌握了一些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下面我将通过总结图的形式来概括这些知识点。

1. 一维运动描述知识点总结图(图中包含了以下知识点)1.1 位移- 定义:位移是指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

- 公式:Δs = s₂ - s₁- 单位:米(m)1.2 速度- 定义: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 公式:v = Δs / Δt- 单位:米每秒(m/s)1.3 加速度- 定义: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 公式:a = Δv / Δt- 单位:米每秒平方(m/s²)2. 二维运动描述知识点总结图(图中包含了以下知识点)2.1 位矢和位矢差- 定义:位矢是指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矢量表示。

位矢差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矢的差值。

- 表示:位矢用粗体字母r表示,位矢差用Δr表示。

2.2 速度矢量和速度矢量差- 定义:速度矢量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矢的导数。

速度矢量差是指物体在两个时刻的速度矢量的差值。

- 表示:速度矢量用粗体字母v表示,速度矢量差用Δv表示。

2.3 加速度矢量和加速度矢量差- 定义:加速度矢量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矢量的导数。

加速度矢量差是指物体在两个时刻的加速度矢量的差值。

- 表示:加速度矢量用粗体字母a表示,加速度矢量差用Δa表示。

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描述知识点总结图(图中包含了以下知识点)3.1 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定义: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轨迹运动的情况。

直线运动的速度是物体在直线轨迹上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物体的速度变化率。

- 公式:v = Δs / Δt, a = Δv / Δt3.2 曲线运动的切线速度和切线加速度- 定义:曲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条曲线轨迹运动的情况。

曲线运动的切线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沿着曲线轨迹的切线方向的速度。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9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9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9篇)高一物理知识点大全篇一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 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运动的特性包括普遍性、永恒性和多样性。

参考系是指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选取参考系是自由的。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是指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

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理想化模型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是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采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采用电磁打点。

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在物体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根据公式f=μ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N成正比。

动摩擦因数μ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0<μ<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学知识点总结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

在高一物理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运动学的知识点,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总结。

一、位移和位移公式在运动学中,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重要概念。

位移用Δx表示,它是由物体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和方向决定的。

位移公式是计算位移的重要工具,我们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使用不同的位移公式。

常用的位移公式有:1. 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Δx = vt其中,Δx为位移,v为物体的速度,t为时间。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²其中,Δx为位移,v0为初始速度,t为时间,a为物体的加速度。

二、速度和速度公式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速度用v表示,它是由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得出的。

速度公式是计算速度的重要工具,在不同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速度公式。

常用的速度公式有:1. 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Δx / t其中,v为速度,Δx为位移,t为时间。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v0 + at其中,v为速度,v0为初始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三、加速度和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加速度用a 表示,它是由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得出的。

加速度公式是计算加速度的重要工具,在不同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加速度公式。

常用的加速度公式有:1. 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公式:a = (v - v0) / t其中,a为加速度,v为速度,v0为初始速度,t为时间。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公式:a = (v - v0) / t其中,a为加速度,v为速度,v0为初始速度,t为时间。

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在运动学中,我们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

1. 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恒定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等于0。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小结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小结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小结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二、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四、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S/t ,单位:m / s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 =(V 0+V t )/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如果细细分析,可以发现速度不是一个简单概念,它是一个“大家族”,里面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这些成员,还有“速率”这个“近亲”。

其中瞬时速度是难点,又是重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 定义: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1.2 参考系-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 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1.3 位置、位移和路程- 位置: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 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

- 路程: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标量。

1.4 速度和平均速度- 速度: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矢量。

- 平均速度: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1.5 加速度- 定义: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矢量。

- 表达式:a = Δv/Δt第二章:力和运动2.1 力的概念- 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分类: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非接触力(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2.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F = ma,其中F为合外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3 摩擦力-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 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4 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表达式:F = 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

第三章:能量与动量3.1 功和能量- 功: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

- 能量: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

3.2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3 动量和冲量- 动量: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

- 冲量: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全面总结打印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全面总结打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机械运动(一)质点(二)位移和路程:主要讲述质点和位移等,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和预备知识;(三)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四)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主要讲述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五)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主要讲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七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九匀变直线运动的位移:主要讲述匀变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十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十一自由落体运动;十二竖直上抛运动主要讲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十三系统、综合全章知识结构培养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掌握一个较完整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知识,重点概念是:位移、速度、加速度;重要规律则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重点、难点:一、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为了说明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参照物——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它来确定其他物体的运动;我们说汽车是运动的,楼房是静止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我们说,卫星在运动,是以地球为参照物;“闪闪红星”歌曲中唱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说明坐在竹排上的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观察的结果常常是不同的,选河岸为参照物,竹排是运动的,选竹排为参照物,竹排是静止的,河岸上的青山是后退的;这既说明选参照物的重要性,又说明运动的相对性;如果选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在绕太阳运动,若以天上的银河为参照物,太阳是运动……,进而得出没有不运动的物体,从而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还应指出的是:在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常取地球为参照物;二、质点质点是一种抽象化的研究物体运动的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为了便于着手研究物理学采用的一种方法,今后还会常用:如高中物理将要学到的匀速直线运动、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变压器……;都属于理想模型;质点是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这将在第二章物体受力分析时也这样做,在那里所以用一个点表示物体,就是因为那个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质点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第三章开始研究的动力学中的重要概念;运动学中的质点只要把物体抽象为一个点,动力学中的质点则要求这个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质点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应该知道,理想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科学的抽象,采取这种方法是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研究,而把物体看成一个点,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我们把物体看成质点是在研究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不起作用的或是次要的因素;这有两种情况:①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即物体做平动;②物体有转,但因转动引起的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我们研究问题不起主要作用;一个很好例子就是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成质点,研究地球上昼夜交替时要考虑地球自转,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再如乒乓球旋转时对球的运动有较大影响,运动员在发球、击球时都要考虑,就不能把球简单地看成质点;应该指出绝不能误解为小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大物体就不能看成质点;又如我们在运动会上投掷手榴弹、铅球、标枪时如何测量距离计成绩;此时常常不考虑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差异,而物体简化为一个没有大小、形状的点;这就是研究问题的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最后还要强调指出:研究质点模型的意义有两个方面:在物体、形状、大小不起主要作用时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在物体形状、大小起主要作用时,把物体看成由无数多个质点所组成;所以研究质点的运动,是研究实际物体运动的近似和基础;在中学力学中研究对象如不特别指出:除非涉及到转动即是质点;三、位移和路程位移:位置的改变;位移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它可用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例如:从甲地到乙地如右图所示:可以沿直线从甲到乙地,起点为甲地的A点,终点是乙地的B点,则位移大小为线段AB长,方向从A到B方向,还可沿ACB曲线由甲地到乙地,还可沿折线ADB从甲地到乙地,尽管通过的路径不同,但它们的起点和终点相同,所以位移一样,路程不一样;路程是运动的轨迹是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如果物体从甲地A点沿直线到乙地的B点后继续沿AB延长线到E,由E又返回到B,此时位移仍为AB长方向:A指向B,而路程则为AE的长度加上线段BE的长度;应该指出: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且始终向着同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又如一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弧做圆周运动如图示:从图周的一点A出发直径的一端分别经圆弧;到达直径的另一端B点,其位移大小都为2R方向AB,路程为整个圆周长的1222,即ππRR=;若经14圆周长分别沿逆时和顺时针方向到达C或D点则位移的大小2R因起点为A,终点分别为C、D,方向不同分别为AC;AD,路程相等为2421 4ππR R=(圆周长的);若分别沿逆时针由A经C、B到D,或由A经D、B到C,根据位移表示为起终点的有向线段,则位移大小分别为AD R AC R==22;;方向分别为AD;AC;而路程相等都是圆周长3434232即为R Rππ=;假如从A点出发,分别沿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又回到A点;此时位移为零,路程则为圆长2πR;例1:一物体沿斜面从底端的A斜向上滑到最远点B后返回滑到C,最后到A如右图所示:试说明物体分别滑到B、C、A的位移和路程各为多少从A到B,因为沿直线且方向始终不变,所以位移和路程大小相等为AB线段长度,位移的方向AB;由A经B到C,位移大小为AC 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AC,而路程则为线段AB长度加上BC线段的长度;当从A经B到C又滑到A时,位移为零,则路程为线段AB长度的2倍;例2:现有皮球从离地面5m高处下落,经与地面接触后弹跳到离地面高4m处接住,试说明皮球的位移,和路程依据位移表示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5-4=1m方向竖直向下,而路程为5+4=9m;四、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首先应认识到,匀速直线运动也是一种理想模型,它是运动中最简单的一种,研究复杂的问题,从最简单的开始,是一种十分有益的研究方法;实际上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不过不少物体的运动可以按匀速直线处理;这里对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就不好做到,而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应理解为在任意相等的时间,不能只理解为一小时、一分钟、或一秒钟,还可以更小……;认真体会“任意”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的含意,才能理解到匀速的意义;进而再去理解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概念,是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更确切的讲是位移跟通过比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就更加准确;而不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去表述速度概念;只说明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还必须强调指出:①速度和速率常常有些同学混淆不清;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速率通常是指速度的大小,这在今后解决问题时会用到;②这里第一次出现用比值的形式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只考虑速度大小,称之为定义式;将来随着学习深入,还会出现,决定式和量度式;③由于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所以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④由速度的定义式可以准确的预测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的位移即v StS vt =→=称之为匀速运动的位移公式;五、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含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位移时间图象以及速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速度时间图象;这是学习高中物理以来第一次出现图象,即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必要时能够运用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通常图象是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作出的;如位移图象依据S =vt 不同时间对应不同的位移,位移S 与时间t 成正比;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这条直线是表示正比例函数;而直线的斜率即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有tg α==Stv 所以由位移图象不仅可以求出速度,还可直接读出任意时间内的位移t 1时间内的位移S 1以及可直接读出发生任一位移S 2所需的时间t 2;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所以它的速度——时间图象是平行时间轴的直线;六、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变速直线运动,强调物体沿直线运动,与匀速比相等时间内位移不相等;即没有恒定的速度,要想描述其运动快慢程度,只有粗略的按匀速运动处理,把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或通过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为v St=,如果一段位移S 内,分作几段位移S 1、S 2、S 3……;而在每一段位移内可视为匀速,其速度分别为v 1、v 2、v 3……;求这一段位移S 内的平均速度 依定义式v S t S S S t t t S S S S v S v S v SS v S v S v ==++++++=++++++=+++123123123112233112233…………………………并会用平均速度去计算位移和时间;瞬时速度:描述的是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能最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质点在某位置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它是把平均速度的时间无限缩短到时刻;它的方向总是运动质点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小结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质点的概念以及把物体简化成质点的条件;匀速、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2、理解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位移的概念会用图象法表示位移矢量,理解速度的定义、物理意义速度是矢量及速率的概念,理解平均速度,即时速度的物理意义;了解即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3、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在具体问题中正确识别位移和路程;掌握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单位和换算;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熟练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解问题;会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会从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并能运用公式求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从而计算位移和时间;必须再次强调以下三点:1、位移和路程不同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可以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路程表示质点在一定时间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度;只有当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其他情况下,路程的数值都大于位移的数值;2、时刻和时间不同时间反映一段时的间隔,如“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一秒内”“第二秒”等都表示时间;而时刻反映的是时间里的某一点,如上第一节课的时刻是“八点十分”“一秒末”“第三秒初”等表示的是时刻;时间与时刻都是标量;对于运动物体,时刻与位置对应,时间与位移对应;3、速度和速率不同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速率数值相等,仅是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在变速运动中,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是平均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是平均速率;如果运动物体轨迹是曲线,或做往返直线运动,由于路程的值大于位移的值,所以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不仅有矢量和标量的区别,数值上也不相等;如汽车环城跑了一圈又回到初始位置,位移是零,平均速度是零,而路程不为零,平均速率不为零;在变速运动中,当时间趋于零时,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该时刻的即时速度;即时速率与即时速度的大小相等,只是标量与矢量的区别;同步巩固练习题:1、如图1-3-15所示,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A.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D.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2、.物体在甲、乙两地间往返一次,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v1,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v2,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A.0, ,C.0, ,3、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本节开始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能够正确理解加速度是学好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对加速度概念的深入理解;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物质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变速运动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应该指示:常见的许多变速运动实际上并不是匀变速运动,可是不少变速运动很接近于匀变速运动,可以当作匀速运动处理,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加速度是指描述物质速度变化快慢而引入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对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v 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即:a v t v v tt ==-∆0;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是相同的,对于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确定运动正方向的条件下,可以用正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如v t >v 0,a 为正,如v t <v 0,a 为负;前者为加速,后者为减速;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a =恒量;3在学习加速度的概念时,要正确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及速度变化率;其中速度v 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速度变化量△v =v 2-v 1,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速度变化量△v 也是矢量,在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同,在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就是速度变化率,它反映了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都是矢量,但它们确实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物体运动情况;例如: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必为零B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运动速度不一定为零C .运动中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则其加速度也越大D .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则物体速度变化也越慢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如拿在手中的物体在松开手释放它的瞬时就是这种情况;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可以不为零,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就具有这个特点;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的变化量△v=a ·t ,即速度变化量△v 与加速度a 及时间t 两个因素有关;因此加速度小的物体其速度变化不一定小,也不一定就大,应考虑时间t 的影响;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是B 选项;应该注意的是:加速度的大小v v tt -0描述的是速度变化快慢,而不是速度变化的多少,即:v v t -0;如果只知道速度变化的多少,而不知道是在多长时间内发生的这一变化;我们就无法判断它的速度变化是快还是慢;比如速度变化很大的物体,如果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很长,加速度可以很小,相反,速度变化虽然较小,但是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确实很短,加速度都可以很大;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及速度时间图象可由a v v tv v at t t =-→=+00,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如知道t =0时初速度v 0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就可知道任意时刻的速度;应指示,v 0=0时,v t =at 匀加,若v 00≠,匀加速直线运动v v at t =+0,匀减速直线运动v t =v 0-at ,这里a 是取绝对值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是高中学习以来第二次用图象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内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t =v 0+at ,从数学角度可知v t 是时间t 的一次函数,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直线即当已知:v 0=0或v 00≠a 的大小给出不同时间求出对应的v t 就可画出;从如右图图象可知:各图线的物理意义;图象中直线①过原点直线是v 0=0,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中直线②是v 00≠,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③是v 00≠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以直线②分析,tg ==∆vta ,斜率为正值,表示加速度为正,由直线③可知△v=v 2-v 1<0,斜率为负值,表示a 为负,由此可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回忆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中其直线的斜率是速度绝对值,通过对比,加深对不同性质运动的理解做到温故知新;当然还可以从图象中确定任意时刻的即时速度,也可以求出达到某速度所需的时间;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平均速度以及时间一半时的即时速度在图象上的体现下边接着讲述;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由匀速运动的位移S =vt ,可以用速度图线和横轴之间的面积求出来;如右图中AP 为一个匀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图线,为求得在t 时间内的位移,可将时间轴划分为许多很小的时间间隔,设想物体在每一时间间隔内都做匀速运动,虽然每一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值是不同的,但每一段时间间隔t i 与其对应的平均速度v i 的乘积S i =v i t i 近似等于这段时间间隔内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因为当时间分隔足够小时,间隔的阶梯线就趋近于物体的速度线AP 阶梯线与横轴间的面积,也就更趋近于速度图线与横轴的面积,这样我们可得出结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以用速度图线和横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此结论不仅对匀变速运动,对一般变速运动也还是适用的;思考:在匀变速速运动中,时间一半时的速度和位移一半时的速度那个大由此可知:所求匀变直线运动物体在时间t 内的位移如下图中APQ 梯形的面积“S ”=长方形ADQO 的面积+三角形APO 的面积,所以位移S v t at =+0212,当v 0=0时,位移S at =122,由此还可知梯形的中位线BC 就是时间一半中间时刻时的即时速度梯形中,中位线为上底加下底的和的一半,也是v v t +02首末速度的平均,也是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 ,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还可表示为:S vt v v t v t t t ==+=022,此套公式在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中有时更加方便简捷;还应指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用如上所述的速度图象有时比上述的代数式还更加方便简捷;匀变速直线运动小结:1、概念:加速度符号:a ;定义式:a v v tt =-0;单位:米每二次方秒;单位的符号:m/s 2;图象中直线斜率:tg=a 2、规律:A 、代数式 ①速度公式:v v at v v at t t =±==000时②位移公式:S v t at v S at =±==020212012时速度位移公式:v v aS v v aS t t 20202202-=±==时,此公式不是独立的是以上两公式消去t 而得到的,所以在题目中不涉及运动时间时,用此公式方便; ③位移中点速度公式:由公式v v aS t 2022-=还可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v v S t 22022=+如右图∵v v aS V v t S S 222220222-==-()()B 图像:速度图象对应上述三个公式都能有所体现;S 位移梯形面积即速度图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同步巩固练习题1、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则A .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 .前4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 .t =4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 .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2、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0~6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在6s ~10s 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C .在4s 末,质点运动方向反向D .在t =12s 末,质点的加速度为-1 m/s 23、一火车以2 m/s 的初速度、0.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s 末的速度是多少 2火车在前4s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火车在第5s 内的位移是多少4火车在第二个4s 内的位移是多少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v 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位移随时间增大而减小 B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而减小C .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减小,位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D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而增大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与应用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①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 m -s n =m-naT 2②tsv v v t t =+=202/,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2202/t s v v v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2/2/s t v v <;3.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gt v =,221at s =,as v 22=,t vs 2=4.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②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③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④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2-∶23-∶…… 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 6、解题方法指导: 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明确物体作什么运动,并且画出运动示意图;3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及特点,合理选择公式,注意多个运动过程的联系;4确定正方向,列方程求解;5对结果进行讨论、验算;解题方法:1公式解析法: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本章公式多,且相互联系,一题常有多种解法;要熟记每个公式的特点及相关物理量;2图象法:如用v —t 图可以求出某段时间的位移大小、可以比较v t/2与v S/2,以及追及问题;用s —t 图可求出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比例法:用已知的讨论,用比例的性质求解;4极值法:用二次函数配方求极值,追赶问题用得多;5逆向思维法:如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视为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求解; 综合应用例析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一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此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的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速度为v 2,若撤去恒力甲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为v 1,则v 2∶v 1=解析s s '-=,而t v s 21=,t v v s 2)(21-+='-得v 2∶v 1=2∶1 思考:在例1中,F 1、F 2大小之比为多少 答案:1∶3例2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起动加速度为2m/s 2,加速行驶5秒,后匀速行驶2分钟,然后刹车,滑行50m,正好到达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甲t 1t 2t 3乙s 1s 2s 3。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标准范文(4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标准范文(4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标准范文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4.时间与时刻: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路程和位移: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三、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探究弹力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____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____。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四、牛顿第二定律1.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是有质量但不计形状和大小的物质,参考系是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坐标系是在某一问题中确定坐标的方法。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矢量有大小和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在这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瞬时速度,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可以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大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进行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公式v=v+at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以用公式v2-v2=2ax表示。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速度乘以时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以用公式v2-v2=2ax表示。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是物体自由下落时所受的加速度,大小为9.8米每二次方秒。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初速度为0,而加速度是恒定的。

这种运动可以用公式v=gt来描述,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m/s²或10m/s²。

另外,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为x=vt+at²/2.___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者之一,他通过猜想和假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验证,最终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性质: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时间和时刻。

-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如第2s末、第3s初等。

- 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如前2s、第2s内等。

4. 位移和路程。

- 位移: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其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5.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6.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 位移公式:x = 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2ax。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导言:高一物理必修一是学生开始接触高中物理的起点课程,它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中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第一章:力学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理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了解运动的描述是学习物理的第一步。

在运动的描述中,需要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二、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需要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速度与位移的比值计算运动时间。

三、加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需要掌握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计算运动时间。

四、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指物体从地面上抛出后,受重力影响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受重力影响向下运动的运动。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需要掌握初速度、时间、位移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初速度和时间计算抛物体的最高点高度。

第二章:力和运动的关系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产生运动、变形和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在学习力的概念时,需要了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以及如何通过力的大小和作用点计算力的合成。

二、力的效果力的效果包括平衡和非平衡两种情况。

在学习力的效果时,需要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力的效果问题中。

三、力的计算力的计算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需要掌握力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在力的计算中,需要注意使用单位制进行计算,并能够应用到力的计算问题中。

四、力的分析力的分析是解决力的平衡问题的关键,需要掌握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图解分析方法。

在力的分析中,需要了解杠杆原理、浮力原理和动态平衡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力的分析问题中。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是一门让许多同学感到头疼的学科,尤其是高一物理,它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

下面就来为大家总结一下高一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一)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二)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三)位移和路程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四)速度和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五)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公式v = v₀+ at (其中 v₀是初速度,v 是末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运动时间)(三)位移公式x = v₀t + 1/2 at²(四)速度位移公式v² v₀²= 2ax(五)平均速度公式v =(v₀+ v)/ 2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三、自由落体运动(一)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二)特点初速度为 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三)运动规律v = gt , h = 1/2 gt²四、相互作用(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三)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其大小 G = mg (g 为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四)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五)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

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一、运动与力学1. 运动的描述与分析- 运动的基本概念: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动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变化率等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方向、质点力学模型、引力与加速度、摩擦力与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受力分析与能量转化3. 万有引力与运动规律-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向心力与卫星运动、离心力与人造地球卫星- 运动的规律:圆周运动的速度与半径关系、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质量关系、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半径关系4. 力的分解与合成- 合外力与合外力矩:受力分析与力的合成、力矩的定义、平衡条件等- 动态平衡:单摆与能量转化、杠杆与平衡条件、绳子与滑轮的平衡问题5. 动能与动能定理- 动能与势能:势能与重力、势能与势能差、势能定理等-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功的定义、功与能量转化、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的关系二、热学与热力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与量度:温标、温度计、等温变化等- 热量的传递与储存:传热方式、热平衡与热传导、热容与热量的关系等2. 物态变化与热力学过程- 物态变化:内能与外界能量转化、升华、凝固、沸腾、熔化等-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定律、绝热过程与等熵过程等3. 热机与热机效率- 热机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热力学功、效率的定义与计算、卡诺热机与热转化效率等4. 热量传递与热传导- 热量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 热传导与材料特性:导热性与热导率、材料导热性的影响因素等三、电学与电磁学1. 电场与电势- 电荷和电场:静电力的性质、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势差与带电体的位置关系等- 电势与电势能:电势与能量转化、电势能与电势差的关系等2. 电路与电阻-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概念与电流强度的计算、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等- 稳态电流: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功与耗散功率等3. 磁场与磁效应- 磁场的描述与分析: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的关系等- 磁场的作用与应用:垂直磁场中的带电粒子、磁悬浮与超导磁铁等4. 电磁感应与电动势- 在恒定磁场中的感应电动势:电动势的概念、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法拉第定律等- 运动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动生电动势的产生、发电机的原理与实现等5. 变压器与电磁波-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自感与互感、变压器的原理与应用等-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特性、光的概念与光速等以上是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的总结,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理解与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必修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第1讲运动的描述
一. 质点
1.定义:在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成一个有的点,称为质点。

2.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和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3.质点是一种的物理模型,是一种科学抽象,实际不存在。

二. 参考系
1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另外选来作为的假定不动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的,但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的。

以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原则,通常研究地面上的物体一般选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
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
及,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根据描述的物体运动的复杂程度,可将坐标系分
为、、。

一.时间和时刻
1.时刻: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轴上用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

2.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轴上用表示,对应的
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量。

2.位移:表示物体的物理量,用从指向的有向线段表示,
大小只与有关,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量。

3.联系:当物体作运动时,路程=位移的大小。

一.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对应的
或。

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与
相同。

二.瞬时速度
1.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或某一)速度。

瞬时速度可以(“粗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即为的方向。

三.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量。

2.平均速率:与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1.定义:速度的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比值,叫加速度。

2.公式:单位:
3.物理意义:描述速度的物理量。

4.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