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层流预混火焰传播与稳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上式中, Ti Tu
Ti
RRdT]可以看做是反应区中平 均反应速率 RR
由火焰前后总的能量平衡关系,得到:
f (H R ) m c p (Tb Tu ) m
u w f ,u (H R ) u c p (Tb Tu )
或 - H R / u c p (Tb Tu ) (1 / w f ,u u ) 代入 (6 8a )得到: S L [2 a w f ,u u RR]1/ 2 (6 8b)
由于反应物与产物的分子量近似相等,预期穿过火焰的压力降与 温度降相比很小,因此
2 P u uu [(Tb / Tu ) 1]
碳氢燃料与空气混合物在大气条件下的层流火焰速度典型值在 1540cm/s范围内,Tb/Tu的典型值在5-7范围内,ρu的典型值为1×103g/cm3。故ΔP典型值为: ΔP=0.1~1N/m2
预热区:
不考虑化学反应影响,RR=0,则能量方程变为:
u uu c p (dT / dx) d (dT / dx) / dx 0 (dT / dx) xi u uu c p (T i Tu )
气体冷边界条件为:T=Tu以及dT/dx=0
( 6 4)
c p 常数 c p , 对方程 (6 4)由冷边界到 xi 积分得到 : (6 5)
方程(6-5)的物理意义为:来自已燃气体的导热通量对预 热区未燃气体混合物进行“预热”,将其温度从Tu提高
到Ti
反应区:
能量的对流通量比扩散通量小(热理论假设),故可以忽略对流 项,能量方程为:
d (dT / dx) / dx RR(H R ) 将上式从 x xi (T Ti ; dT / dx dT / dx x )
(6 2)
混气本身热焓的 变化-对流项
化学反应生成量
边界条件如下:
x (未燃气体 )
T Tu ,
dT / dx 0 dT / dx 0
x (平衡已燃气体 ) T Tb ,
根据分区近似解法,求un:
将火焰分成预热区和反应区,在预热区中忽略化学 反应影响,而在反应区中忽略能量方程中温度的一 阶导数项
(2)混气性质的影响 导温系数增加,活化能减少或者火焰温度增加时, 火焰传播速度增大。 氧浓度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增大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计算公式 Metghalchi和Keck通过实验决定了各种燃料-空 气混合物在内燃机和燃气轮机中典型的温度和压力 下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公式如下:
S L S L, ref (Tu / Tu ,ref ) ( P / Pref ) 其中
i
到x (T Tb ; dT / dx 0)积分得到
(dT / dx) x
i
2H R RRdT Ti
Tb
1/ 2

( 6-6 )
方程(6-6)的物理意义为:在反应区流出的,经热传导进
入预热区的能量扩散通量等于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
令在x=xi处,来自方程(6-5)和(6-6)的热通量相等,于 是 T
可见火焰速度SL受到扩散输运和化学动力学的影响。层流火焰传 播速度与导热系数以及反应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即SL是可燃混 气的物理化学常数
例6.1 利用简化的预混层流火焰理论估算化学恰当比的丙烷-空气 混合物的层流火焰速度 解:由简化的预混层流火焰理论可知:
S L [2
a w f ,u u
RR]1/ 2
燃烧学
6-层流预混火焰传播与稳 定



基本概念 一维层流预混火焰传播模型 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层流火 焰传播速度数据) 火焰厚度 火焰稳定
6.1 基本概念
一 预混(动力)燃烧和非预混(扩散)燃烧
燃烧燃料所需要的时间τ= τm+ τr τm燃料与空气混合时间; τr燃料反应时间 扩散燃烧(非预混) τm>> τr; τ≈ τm
P u (u / x)x u uu u u uu (ub uu )
2 2 P u uu [(ub / uu ) 1] u uu [( u / b ) 1]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u / b ) ( Pu / Pb )( Rb / Ru )(Tb / Tu ) (Tb / Tu )
T (Tu Tb ) / 2

0.0809 a 5.89 * 105 m 2 / s 1.16 * 1186
代入公式,即可求得层流火焰温度SL
6.3 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
决定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因素为混气的 化学反应速率和热扩散系数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热扩散系数的物理 化学参数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火焰前锋:向新鲜混气传播的火焰前沿(薄 薄的化学反应发光区,具有一定厚度,存在 参数变化梯度);
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前锋沿法线向新鲜混气 传播的速度(相对速度,即相对于未燃混气 的速度);
方向:从已燃气指向未燃气
u p wp u p
三 火焰传播类型:层流、湍流和爆震
四 火焰结构
(1)通常层流火焰的火焰面是一个厚度在0.01-0.1mm左右 的狭窄区域; (2)此区域内,可燃混合气的温度和成分都有急剧的变化 (浓度与温度梯度极大)
扩散理论:认为来自反应区的链载体的逆向扩散是控制层流火焰 传播的主要因素 综合理论:认为热的传导和活性粒子的扩散对火焰传播可能有同 等重要的影响

层流火焰传播的热理论内容
层流火焰传播的热理论内容
(1)假设火焰前锋在一绝热管内以速度un传播(一维) (2)假定火焰前锋为平面形状,并且与管轴线垂直 (3)若新鲜混气以层流流速v0流入管内,则当v0=un时 (方向相反),可以得到驻定的火焰前锋 (4)将火焰前锋分为两个区域——预热区和反应区。在 预热区内忽略化学反应的影响,在化学反应区内忽略混气 本身焓的增加(即认为着火温度与绝热火焰温度近似相同) 分区思想 (5)火焰传播取决于反应区放热及其向新鲜混气的热传 导
大多数研究者以温度变化曲线上的拐点Ti为分界点,把整个火焰面划分 为预热区δph和反应区δr
五 通过火焰的压降
对于稳态的一维燃烧波,质量守恒方程变为: d(ρu)/dx=0 ρu=常数 忽略粘性影响和体积力(浮力、重力),动量方程可以写作: dP/dx+ ρu(du/dx)=0
联立质量守恒方程与动量方程,估算通过火焰的压力降:
当氧化剂中氧的摩 尔浓度增加时,火焰速 度增加,随着氧化剂中 氧的摩尔分数增加,反 应速率随之增大
物理参数的影响:
(1)压力的影响 n RR k ( u wu ) exp( E / RT ) p / RT S L [2 a w f ,u u RR]1/ 2


Tu 350K ; Tu , ref 298K ; Pref 1atm S L, ref BM B2 ( M )
2
指数γ、β为当量比ф的函数,表示为: γ= 2.18-0.8( ф -1) β= -0.16+0.22( ф -1)
惰性物质或添加剂的影响:
惰性物质一方面直 接影响燃烧温度从而影 响燃烧速度,另一方面 通过影响可燃混合气的 物理性质(热扩散系数) 来(明显)影响火焰传 播速度 大量实验表明:惰性物 质的加入会使火焰传播 速度降低,可燃界限缩 小,以及使最大的火焰 传播速度值向燃料浓度 较小的方向移动
二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un的确定(运用热理论)
一维带化学反应的定常层流流动的基本方程为:
连续方程 动量方程 能量方程 v u vu b vb m p 常数 dT d dT 0 vn c p ( ) RR( DH R ) dx dx dx
传导的热流-对流 项
9
RR 9.55 *10 * (0.1997)
5
1.75
0.0301 0.1 0.1095 1.65 *( ) *( ) * 44 44 32
107.3kg /(s m 3 )
热扩散系数为
a
(T ) u c p (T )
在计算时应注意到平均温度针对于整个火焰厚度而言,这是因为 热传导不仅发生在反应区,而且在预热区也是存在的,故
化学反应进行很快,燃烧的快慢取决于混合扩散速
度,与化学反应速度关系不大 动力燃烧(预混) τm<< τr; τ≈ τr
混合过程进行很快,燃烧的快慢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
(或化学动力因素) ,而与扩散过程关系不大 动力-扩散燃烧 :燃烧的快慢既与化学动力因素有关,也与混合
过程有关
二 火焰传播速度(即移动速度,只有预混气才有此概念)
Qk ( w ) n exp( E / RT ) u u SL 2 2 c ( T T ) u p m 0
计算层流火焰速度的关键就是计算平均热扩散系数与平均化学反 应速率。而简化理论中,假设化学反应发生在火焰厚度的后半部 分(δ/2<x< δ ),因此选择该反应区的平均温度来计算化学反 应速率:
1 1 T [ (Tb Tu ) Tb ] 1770K 2 2
在计算中假设未燃物温度Tu=300K,反应区燃烧产物温度Tb与绝 热火焰温度相同,为2260K,同时假设温度在火焰内随x轴呈线性
变化
假设燃气中没有氧气或者燃料,可以得出氧气和燃料的平均质量 分数分别为:
w f 0.5( w f ,u 0) 0.06015* 0.5 0.0301 wo2 0.5[0.2331* (1 w f ,u ) 0] 0.1095
其中0.2331为空气中氧的质量分数,化学恰当比的丙烷-空气混合 物空燃比A/F=15.625 而化学反应速率为:
u S u c p (Ti Tu ) [2H R RRdT]1/ 2
Ti

b
(6 7 )
求解该方程,得出层流 火焰传播速度 S u 1 Su { [ ][ u c p u c p (Ti Tu ) Ti Tu 令

2H R
Tb
Ti

RRdT]}1/ 2
a 热扩散系数 , 假设当 T Ti , RR 0 c p
1 u c p (Ti Tu ) Ti Tu ][
Tb
对于典型的碳氢燃料的 总的活化能数值大于 40kcal / mol, 则 S u {a[ 2H R
Tb
Ti

RRdT]}1/ 2 ( 6 - 8a)
RR
d [C3 H 8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 [C3 H 8 ]0.1[O2 ]1.65 dt 1.75 w f 0.1 wO2 k (T ) [ ] [ ]1.65 M r , F M r,F M r ,O2
15098 kmol 0.75 1 k 4.836 *10 exp( )( 3 ) T s m 15098 9 5 kmol 0.75 1 4.836 *10 exp( ) 9.55 *10 ( 3 ) 1770 s m P 101325 0.1997kg / m 3 ( Ru / M r )T (8135/ 29) *1770
一般可以忽略通过火焰的压力降
层流火焰特点
火焰锋面很薄,通常只有0.01-0.1mm 层流火焰压力变化很小,可以认为是等压流动燃烧过程 层流火焰的传播速度很低,通常在1m/s以下
6.2 一维层流预混火焰传播模型
层流火焰传播机理的三种理论:
热理论:认为火焰传播取决于反应区放热及其向新鲜混气的热传
导;
化学参数的影响
(1)混合比(混气成分)的影响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随燃料-氧化剂配比而变化, 主要是由于温度随混合比的变化所引起。对碳氢化 合物燃料,在化学恰当比或者燃料稍富的混气中, 火焰传播速度达到最大。
一般认为火焰温度最高的混合物火焰速度也最大, 在很贫或者很富的燃气中,由于燃料或者氧化剂太 少,反应生成热太少,而实际燃烧设备不可能绝热, 固难以维持火焰传播必需的热量积累,火焰在其中 不能传播。 火焰传播有浓度的上下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