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对联专项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对联专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0eb29cf61fb7360a4c6536.png)
(撰写题)例2某社区图书馆阅览室向居民征
集有关读书的对联,给出的上联是“品美文
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05年淄博中
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赏好词如沐春风
对策:了解对联常识(字数相等、 词性相对、意义相关)
(拓展题)例3. 下面是一副集句联,请写出其句子
各出自何处及原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多故人。
简析:通过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对联,考查学 生对古诗文的掌握,上联出自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下联出自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出阳关无故人。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 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乌龙潭 对 白__马__湖____ 莫愁湖 对无__想__寺____ 总统府对__状__元__楼____
对策:关注名胜古迹(与课文有关、与地方有关)
(拓展题)例7、(2004年太原)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 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回目链接:
《水浒》: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红楼梦》: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02吉林)
(简答题)例8、下面是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 的一副对联,你能从语言、内容 、哲理等方面任 选一个角度说说这副对联的妙处吗?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黄鹤楼)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岳阳楼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泰山 ) 诗文链接:《黄鹤楼》崔颢 《临洞庭》孟浩然 《岳阳楼》 范仲淹 《望岳》杜甫
(选择题)例6、(2005年南京)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
有关中考语文对联类考题PPT课件
![有关中考语文对联类考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1f5a4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d.png)
.
17
梅 红梅 红梅放 红梅齐放 朵朵红梅放 雪飘朵朵红梅放
柳 绿柳 绿柳舞 绿柳轻舞 丝丝绿柳舞 风拂丝丝绿柳舞
青山绿水会金陵,名胜 古迹聚石城。
对 联 特 征: 修辞一致 词性一致 意义关联 结构一致 字数一致
修改画线的句子,使它与提供的 句子组成一副对联。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 楼榭
近看西北角,建造三间 面临绿水的轩斋
下面提供一副对联的上联,其下联由 “泥、沾、洁、荷、身、夏、污、不” 八个字组成,请你把它们排好与上联 组成一副对联。
上联 秋 竹 虚 心 风 霜 难 侵
下联 夏 荷 洁 身 污 泥 不 沾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
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 句与它组成对联?最恰当的是: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古都南京,名胜多多。玄武湖舒 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 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 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 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请把下面 地名组成四副对联:
无想寺 凤凰台 白马湖 状元楼 麒麟门 总统府乌龙潭 莫愁湖
一字对
❖天 ( )
雨( )
❖梅 ( )
夏( )
❖家 ( )
师( )
❖观 ( )
歌( )
❖绿 ( )
高( )
二字对
红梅 ( ) 花香( ) 风吹( ) 赏月( ) 神州( ) 南京( ) 海角( ) 处处( )
三字对
红梅放( ) 风光美( ) 玄武湖( ) 讲文明( ) 淡淡风( )
❖白菊放 ❖景色秀 ❖乌龙潭 ❖溶源自月.13四字对
红梅齐放( ) 白雪片片( ) 华夏儿女( ) 雨润花红(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4fc05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8.png)
专题四 对联
②【对联二】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分析】这是一副回文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对联大意为:大 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连绵无尽。已 知 中的字为同一个字,请结合对联大意将下联补充完整。
专题四 对联
跳竹竿是壮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寄寓着期盼丰 收的美好心愿。跳竹竿源于生产生活,不仅动作简单易学,而且男 女老幼均可参与。跳竹竿时,和着欢快的碰撞节奏声,表演者翩然 起舞,轻松穿梭于开合变换的竹竿之间;持竿者吆喝助威,敲击出 灵动鲜明的节奏。观众也被现场欢快的气氛感染,变得亢奋起来, 纷纷加入跳竹竿的队伍。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 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 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专题四 对联
三、区分上下联的方法 (1)按音调平仄区分。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 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根据古音和今音的对照,今音的一、 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三、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 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先有“城乡富”这个“因”, 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郴同学根据景区提供的图片拟写了一副对联,但对下联举棋不定,
请你结合对联知识帮他选择准确的一项( C ) 上联:山为锦屏何须画
下联:______________
A.水作琴声不用乐
B.水作琴声何须弹
C.水作琴声不用弦
D.水作琴声曲悠扬
专题四 对联
【解析】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 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首先排除“水作琴声何 须弹”,“何须”上下联重复。根据结构相同的特点,排除“水作 琴声曲悠扬”, 根据平仄,排除“水作琴声不用乐”。
中考对联复习专题PPT课件
![中考对联复习专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9be18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8.png)
•
墙 上 芦 苇,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
山 间 竹 笋,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
└─┘ └─┘ └─┘ └─┘ └─┘ |
•
方位 联合 主谓 主谓 方位 │
•
└────┘
│
│
└──┘
•
偏正
│
│
主谓
•
└┬┘
└───┴─────┘
•
│
联合
•
└───────────┘
•
主谓
• 词类必须相同,结构必须相应,这两条一般都是应该遵守的。
.
16
•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 人间清暑殿, • 天上广寒宫。 • 两岸晓烟杨柳绿, • 一园春雨杏花红。 •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 155293453(诗联会友)
.
17
• 1、
• 犹留正气参天地
纸上画龙龙不动; 鬓边插凤凤难飞。
三尺彩绫,三尺系腰,三尺坠; 一床锦被,半幅遮身,半幅闲。
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山高水深,劝渔夫及早回头。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藕虽有孔,心中不染尘垢。
桃李杏梅,这些花那时开放?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
.
20
说出这两幅对联的差别。
学海赛舟资水为墨腾蛟浪 广寒扳桂丹霞作笺步云衢
中考对联复习专题
.
1
对联的分类:
从内容分: 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 联 、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从形式分: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PPT优秀课件下载1(56张)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PPT优秀课件下载1(56张)](https://img.taocdn.com/s3/m/f5f2402c52ea551811a6870b.png)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对联
1、李花开太白 苏木长东坡
李白 苏东坡 2、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
对联:俗称“对子”,也叫“楹联”等,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 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 形式,由对仗的上下两句组成的 。是 中华民族 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文 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对联的由来:
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 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挂桃符来 驱鬼避邪习俗。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 而代之的是联语。 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 现象已经相当普遍,明代人们开始用红 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今天所见的春联。
1、对联链接。把对联与名句默写、文学常识 、文化背景等结合起来考查 2、对联匹配。根据上下联选出下上联; 3、对联改写。改正对得不够工整的对联或是 改动散句,使之形成一幅对联; 4、对联撰写。即根据要求对出下(上)联, 有时是自拟一幅对联; 5、对联赏析,即品赏对联的妙处等等。
[真题回放]
1、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所
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古。
赞颂的是( 诸葛亮 )相关的成语是 (三顾茅庐 ) (2)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文天祥 )相关诗句是 (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李花开太白 苏木长东坡
李白 苏东坡 2、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
对联:俗称“对子”,也叫“楹联”等,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 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 形式,由对仗的上下两句组成的 。是 中华民族 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文 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对联的由来:
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 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挂桃符来 驱鬼避邪习俗。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 而代之的是联语。 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 现象已经相当普遍,明代人们开始用红 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今天所见的春联。
1、对联链接。把对联与名句默写、文学常识 、文化背景等结合起来考查 2、对联匹配。根据上下联选出下上联; 3、对联改写。改正对得不够工整的对联或是 改动散句,使之形成一幅对联; 4、对联撰写。即根据要求对出下(上)联, 有时是自拟一幅对联; 5、对联赏析,即品赏对联的妙处等等。
[真题回放]
1、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所
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古。
赞颂的是( 诸葛亮 )相关的成语是 (三顾茅庐 ) (2)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文天祥 )相关诗句是 (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初中语文中考教学指导 对联 课件 (共53张PPT)
![初中语文中考教学指导 对联 课件 (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7c89332af90242a895e594.png)
祸 不 单 行 昨 夜 行
福 无 双 至 今 朝 至
平凡世界,回首时, 苦辣酸甜忧乐喜
潇洒人生,会心处, 之乎者也矣焉哉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 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 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 深
究天机,乐与有机无 机作伴
培学子,巧同原子分 子周旋
把握现在时,将来怎 会虚拟语气?
对 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对联的特点
⒈词性相当,结构相应 ⒉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⒊文字精练,意境优美 ⒋ 平仄相对,张贴规范
对 联
导源于骈文,衍生于律诗。
例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旅夜书怀》 例2: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阁夜》
乌龙潭——白马湖 石头城——燕子矶 无想寺——莫愁湖
凤凰台——麒麟门 总统府——状元楼 阅江楼——朝天宫
1.动宾式: 无想寺——莫愁湖 朝天宫——阅江楼 2.并列式: 凤凰台——麒麟门——珍珠泉 清凉山——慈悲社 3.主谓式: 龙蟠里——虎踞关——鸡鸣寺
4.后缀式: 燕子矶——石头城 5.称谓对: 总统府——状元楼 夫子庙——将军山
追求最高级,理想常 融情态动词。
处三尺讲台,作功出力
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05.福建)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四水江第一,四时 夏第二,老夫居江夏, 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 在后,小子本儒人,何 敢在前,何敢在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知识青年刚柔并济筑丰功(横批:龙的传人)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奇妙的对联”》ppt课件(31页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传统文化“奇妙的对联”》ppt课件(3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b0e462c1c708a1294a448e.png)
QIMIAO DE DUILIAN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当时著名史学 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 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 花八门。
答案:祖冲之 韩退之 王引之 胡适之
对联的起源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 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水对。
对联的特点
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动形名 动 名 名 动名 容
词词词 词 词 词 词词
下联:斩白蛇入咸阳高祖是刘
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对联的特点
对 联 “六 相”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反; 内容相关;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 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 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 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 遵循着仄起平收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 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 自右而左。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自左往右贴的。
鉴赏对联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赏析】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 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 其中又暗藏不恭。“婢”“奴”意含讥 讽,对仗十分工稳。
鉴赏对联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赏析】回文联。顺读倒读,一气呵成。
鉴赏对联
旧雨,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六十《杜甫二·秋述》。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当时著名史学 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 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 花八门。
答案:祖冲之 韩退之 王引之 胡适之
对联的起源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 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 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水对。
对联的特点
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动形名 动 名 名 动名 容
词词词 词 词 词 词词
下联:斩白蛇入咸阳高祖是刘
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对联的特点
对 联 “六 相”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反; 内容相关;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 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 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 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 遵循着仄起平收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 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 自右而左。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自左往右贴的。
鉴赏对联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赏析】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 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 其中又暗藏不恭。“婢”“奴”意含讥 讽,对仗十分工稳。
鉴赏对联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赏析】回文联。顺读倒读,一气呵成。
鉴赏对联
旧雨,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六十《杜甫二·秋述》。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 对联 课件 (共42张PPT)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 对联 课件 (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4b4f1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0.png)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书写对联题型)人生七十古来稀,喜逢家里老人(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生 辰,按照乡风民俗举办相关祝寿宴庆活动。 (1)请根据寿联的上联,撰写下联和横批。 上联:福如东海喜迎七十华诞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考指南
类型:春联、寿联、婚联、贺联、挽联、格言联、书画联、名胜联 …… 对联的要求: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3、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词,词性相同 种类相当 4、结构(格式)一致 5、围绕同一主题 6、仄起平收(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真题检验
6.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 句是(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答案】示例:一支粉笔写春秋 两鬓染霜送(谱)春秋 满园桃李笑春秋 【解析】两联都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上联停顿为4/3。“三尺讲台 ”为偏正短语,“三尺”是数量词,“讲台”是名词,“迎冬夏”是动宾结构,宾语是表 示季节的词。
【答案】示例: 多艺多才有担当 ; 曹刿请命无愧匹夫职责 【解析】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如“多艺多才”对“能文能武”,“有担当”对“迎挑战”;曹刿对“苏武”,“无愧”对“ 不辱”“职责”对“使命”。答案为: 多艺多才有担当/曹刿请命无愧匹夫职责。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专题9:中考对联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点解读
中考语文设置对联考点,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思 维能力,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对联专题 (共67张PPT)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对联专题 (共6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dc6335f242336c1fb95e3f.png)
对应的字下面。(3分)
綠樹多生意
白雲無盡時
白
绿
云
树
无
多
尽
生
时
意
对联简介 对联种类 对联特点 牛刀小试 名联积累
对联历史
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 柱子上。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 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起源 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千 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被广泛 应用于各种各样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
花做宣传。(3分)
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夏荷 濯清涟 出淤泥而不染; 冬梅 傲霜雪 远群芳以无争。
感受中考
【2017年广州】6.对联讲求与书法完美结合。下面是白云山
风景区的一副对联,请你用简体字按对联张贴的顺序抄写在相
三注意
12四..学面注注春湖问意意晖正知山藏盈气思针识收今大满想对贯眼地乾古性性中底坤西 3.万注家意忧文乐上学心性头
对联的写作
歌诀: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 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 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暮 ,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 冬至对春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 国号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 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皇。 食馔 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鲙鱼, 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对联-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对联-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ee744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3.png)
3.准确仿写下联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对应位置的词或短语的词性要相同。下联的内容应尽量在给出的材料中选取,写完下联之后还要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逐一进行检查,尤其是注意最后一个字的平仄需要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
(二)对联配对题解题方法 1.看内容。上下联的内容应该有关联。 2.看结构。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相称。 3.看词性。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短语一般都具有相同的词性,如名词对名词等。 4.看平仄。上下联一般都是平仄相对的。尤其要注意对联一般都是“仄起平收”。
方法归纳 (一)拟写对联的方法 拟写对联,要求考生对对联有一定的了解,懂得对联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有效仿写。 1.读懂题目要求 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某年中考卷考查拟写对联,要求写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明确告诉考生所写英雄只限于女性,考生可以选择题目中的花木兰作为主人公,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女性英雄。
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提示,从以下句子中分别选出关于物质生活民俗和社会生活民俗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 ①束发正是用功时 ②北户迎风夏月凉 ③流水高山无古今 ④南檐纳日冬天暖 ⑤清风明月自来往 ⑥及笄当知读书好
(1)物质生活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生活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② (2)⑥①
例3 (2023·防城港模拟)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缅怀红军长征及包含革命根据地的两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万千翠竹织摇篮 ②立志同挑革命担 ③同心共写振兴诗 ④烈士血染湘江魂不灭 ⑤誓将遗愿化宏图 ⑥五井杜鹃红党史 ⑦挥泪继承先烈志 ⑧红军四渡赤水志长存
对联
典题精析
例1 (2023·广西中考) 【节日画面】广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圩,你唱我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使解说词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八桂团结谱新曲 ②四海风云增光辉 ③九州奋发奏华章 ④五湖气象呈祥瑞
(二)对联配对题解题方法 1.看内容。上下联的内容应该有关联。 2.看结构。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相称。 3.看词性。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短语一般都具有相同的词性,如名词对名词等。 4.看平仄。上下联一般都是平仄相对的。尤其要注意对联一般都是“仄起平收”。
方法归纳 (一)拟写对联的方法 拟写对联,要求考生对对联有一定的了解,懂得对联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有效仿写。 1.读懂题目要求 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某年中考卷考查拟写对联,要求写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明确告诉考生所写英雄只限于女性,考生可以选择题目中的花木兰作为主人公,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女性英雄。
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提示,从以下句子中分别选出关于物质生活民俗和社会生活民俗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 ①束发正是用功时 ②北户迎风夏月凉 ③流水高山无古今 ④南檐纳日冬天暖 ⑤清风明月自来往 ⑥及笄当知读书好
(1)物质生活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生活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② (2)⑥①
例3 (2023·防城港模拟)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缅怀红军长征及包含革命根据地的两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万千翠竹织摇篮 ②立志同挑革命担 ③同心共写振兴诗 ④烈士血染湘江魂不灭 ⑤誓将遗愿化宏图 ⑥五井杜鹃红党史 ⑦挥泪继承先烈志 ⑧红军四渡赤水志长存
对联
典题精析
例1 (2023·广西中考) 【节日画面】广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圩,你唱我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使解说词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八桂团结谱新曲 ②四海风云增光辉 ③九州奋发奏华章 ④五湖气象呈祥瑞
中考对联ppt课件
![中考对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14cf68f18583d049645999.png)
3
什么是对对子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 联。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 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 艺术形式。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 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4
考什么?
①基本的对联常识 ②以对联的方式考查对名著的了解 ③对联和课文内容相结合 ④通过对联考查学生文化、文学知
识的积累情况。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
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
居士谪仙人。( )
13
练一练:
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联,选择下面最恰当 的一句为下联:( )
A、丁香初绽悠悠云 B、 柳絮池塘淡淡风
14
3、下面是一副描写戏曲的对联,请选出正确的下 联。
上联:一部西游全凭大圣翻跟斗 下联:( ) A、一场三国全仗孔明用计谋 B、半场三国全仗孔明
巧用计 C、三国演义多赖孔明用计谋 D、半场三国多赖孔明
用计谋
4、删改下面的对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 15
指出下列对联当中所写的节日。
(1)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 ) (2) 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备思亲。 ( ) (3)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 ) (4)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 国篇。( ) (5)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万7
生活处处有语文。常耕耘同学搜集的语文素材 ,有一则与括号中注明的地点不相符,其序号 是( ) (2分)
什么是对对子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 联。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 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 艺术形式。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 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4
考什么?
①基本的对联常识 ②以对联的方式考查对名著的了解 ③对联和课文内容相结合 ④通过对联考查学生文化、文学知
识的积累情况。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
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
居士谪仙人。( )
13
练一练:
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联,选择下面最恰当 的一句为下联:( )
A、丁香初绽悠悠云 B、 柳絮池塘淡淡风
14
3、下面是一副描写戏曲的对联,请选出正确的下 联。
上联:一部西游全凭大圣翻跟斗 下联:( ) A、一场三国全仗孔明用计谋 B、半场三国全仗孔明
巧用计 C、三国演义多赖孔明用计谋 D、半场三国多赖孔明
用计谋
4、删改下面的对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 15
指出下列对联当中所写的节日。
(1)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 ) (2) 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备思亲。 ( ) (3)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 ) (4)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 国篇。( ) (5)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万7
生活处处有语文。常耕耘同学搜集的语文素材 ,有一则与括号中注明的地点不相符,其序号 是( ) (2分)
《对联》ppt课件
![《对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d2f36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c.png)
详细描述
夸张通过对事物的描绘进行夸大或缩小,强调其某一方 面的特点,在对联中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或深刻的寓 意。例如,“水深千尺龙鱼跃”,夸张地描绘水的深度 和鱼跃的情景,表达了壮观的自然景象。
05
对联的鉴赏
语言美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对联的语言美体现在其音韵和谐、对仗工 整、平仄有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结词
春联是最常见的对联类型,用于庆祝春节等喜庆场合,通常以红色纸书写,寓意吉祥如 意、幸福美满。
详细描述
春联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整 体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常见的春联主题包括迎春接福、家和万事兴、财源广进等。
婚联
总结词
婚联是为庆祝新人结婚而写的对联, 通常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
总结词
对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和推崇。
详细描述
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不仅在民间广受欢迎,还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 喜爱和推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都是对联的高手,他们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对联作品,为后人所传 颂。同时,对联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对联的起源
总结词
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最初是为了驱邪避凶,后来演变为一种文学形式。
详细描述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在春节时,人们会在门户上悬挂桃木板,上 面写上吉祥的词句或神名,以驱邪避凶。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上的字句变得越 来越讲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对联的发展
对联讲究声调的和谐,平仄的搭配,词语 的对仗,句式的统一,给人以音乐美感。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对联》课件 (共31张PPT)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对联》课件 (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8182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f.png)
(理发师) ⑶操天下头等事业,做人间顶上功夫。
(鞋店) ⑷ 随我登堂入室,任君步月登云。
用对联评析人物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之苑第一家
3、玉帐深宵悲骏马 楚歌四面促红妆
蒲松龄 李白 项羽
名胜联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求
(末字仄声 34 ) (末字平声 12 )
关于横批
才成志立
年
岁
华 潇
横批是张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联。“横” 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 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到补充、概括、提高、 画龙点睛的作用。
月 峥
洒
嵘
莫 横批(从右到左)
须
蹉
奋
跎
斗
传统贴法
才成志立 年
岁
华
月
潇
峥
洒
嵘
莫
须
蹉
奋
6、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上下联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 。
上联末字用仄声字,下联末字用平声字。
(现代汉语中一般三、四声为仄声,一、二声的为平声)。
1、书山勤为径 , 学海苦作舟。
jìng
zhōu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
liǔ
hú
根据对联特点,连线匹配对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恒心搭起通天路 良言一句三冬暖 发愤识遍天下字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
2、欣赏对联,掌握对对联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传统 文化。
中考复习——对联 对偶+仄起平收
两问两对三反三比借用夸人
(鞋店) ⑷ 随我登堂入室,任君步月登云。
用对联评析人物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之苑第一家
3、玉帐深宵悲骏马 楚歌四面促红妆
蒲松龄 李白 项羽
名胜联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求
(末字仄声 34 ) (末字平声 12 )
关于横批
才成志立
年
岁
华 潇
横批是张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联。“横” 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 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到补充、概括、提高、 画龙点睛的作用。
月 峥
洒
嵘
莫 横批(从右到左)
须
蹉
奋
跎
斗
传统贴法
才成志立 年
岁
华
月
潇
峥
洒
嵘
莫
须
蹉
奋
6、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上下联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 。
上联末字用仄声字,下联末字用平声字。
(现代汉语中一般三、四声为仄声,一、二声的为平声)。
1、书山勤为径 , 学海苦作舟。
jìng
zhōu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
liǔ
hú
根据对联特点,连线匹配对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恒心搭起通天路 良言一句三冬暖 发愤识遍天下字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
2、欣赏对联,掌握对对联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传统 文化。
中考复习——对联 对偶+仄起平收
两问两对三反三比借用夸人
中考语文对联专题复习(共39张PPT)【精美版】
![中考语文对联专题复习(共39张PPT)【精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8032f6a98271fe900ef92c.png)
仰观三峡瀑布飞漱其间 , 俯视江中倒景清荣峻茂 。
——《三峡》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 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 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 守醉也。
❖ 亭美百鸟乐 ,
众人欢 。 《醉翁亭记》
对对联的小锦囊
1 延展法
2 拆合法
3 关注对联中的特殊表达(例如比喻、 拟人、妙用数字等)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A.坐,请坐,请上坐 B.冬去山青水秀 C.欲穷千里目 D.辞旧岁 E.先天下之忧而忧
a.更上一层楼 b. 后天下之乐而乐 c.茶,敬茶,敬香茶 d.春来鸟语花香 e.迎新年
解题方法:准确把握对联特点
A.古今来多少角色 B.有声画谱描人物 C.板凳要坐十年冷
D.好言一句三冬暖
a.文章不写一句空 b.恶语半片一夏寒 c.天地间大小舞台
4. 文 章 语 言 质朴 流畅, 叙事简 而有法 ;后半 部分的 大段议 论,宏 阔高远 ,显示 出宋代 士大夫 心忧天 下、善 议政事 的特点 。 5. 言 行 举 止 异乎 众人的 盛此公 ,虽聪 颖有才 ,却困 于场屋 ,不遇 于时, 且又连 遭身残 目盲的 打击, 贫窘困 顿,最 后抑郁 而终。
中考传真:
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
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
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
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2013
内蒙古包头)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
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 ,太阳徐徐升起,
立刻对出了下联:
。
要关注生活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对联补充完整。
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灯。
家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对联(共64张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对联(共64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f8c6ea998fcc22bcd10ddf.png)
对联的主要种类:
1、春联:春节期间贴于门上的对联。例如: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2、喜联:祝贺结婚、生子、等喜事的对联。 如: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3、挽联:悼死者之对联。例如:黄兴挽七十二烈士联: 七十二健儿, 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4、楹联:寺院、庙宇楹柱上的对联。例如:财神庙联: 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到底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怎样教我开销。 5、俗联:通俗易懂之对联。 如: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另一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一谈蔬果花卉,一谈人事姻缘, 联意隽永,引人入胜。
一些传统对联的主要制作方法,摘录如下:
八、双关
1.谐音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再如: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据传,这是明代宰相李贤在招婿前与陈敏政的一次测试应答对。隐含 又如: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全联意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2.借义 利用汉语中一个字或词语有不种含义的特点制联,同时表示 两种事物的制联方法乃借义法。 如: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又如: 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对联的由来:
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 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挂桃符来驱鬼避邪 习俗。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 之的是联语。《茅亭客话》记载:五代后 蜀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 号长春”的对子,据说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现象 已经相当普遍,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 木板,出现了今天所见的春联。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 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 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 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 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 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 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 律符合。 我们可以把以上内容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 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 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 “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 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 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四:对联与历史名人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
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
传统文化之对联
传统文化之对联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一)字数相等 (二)词性相对 (三)结构相应
(四)节奏相合 (五)平仄相协 (六)意义相关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一、对联的基础知识(分类、判断)
对联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节日联等等。小明 的爷爷今年60大寿,他想送一副对联给爷爷庆祝,从下 面对联选择一项:( )
A.春归大地人人喜;福降人间处处春 B.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C.石烂海枯同心永结;天高地阔比翼双飞 D.白发朱颜启登上寿;丰衣足食乐享晚年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生活处处有语文。常耕耘同学搜集的语文素材,有一则 与括号中注明的地点不相符,其序号是( ) (2分)
A.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判断下列诗句,哪些是对联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传统文化之对联
传统文化之对联
语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谢谢观看
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许多蜜。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4月25日
传统文化之对联
对联
汉语特产,文学奇观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 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 竹子、木头、柱子上的 对偶语句。
传统文化之对联
春联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 “对联”、“桃符”,是过年时 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 一个种类。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福喜盈门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三: 对联与名著
根据课内外名著的导读,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怎么做?
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语文
传统文化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4月25日
传统文化之对联
课前活动---贴春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例:春节到了,爸爸拿出副春联:“爆竹两 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准备贴对联,可是他不知道哪句是上联,哪 句是下联,也不知道上联该贴在左边还是右 边。这时候,他说,谁能告诉我这对联怎么 贴的话,今年的压岁钱加倍。 你能让自己 的压岁钱加倍吗?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名胜联
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多用于亭台楼榭、 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
…
传统文化之对联
对联类型
名书格挽贺婚寿春 胜画言 联联联联联联联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对联分类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 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 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
பைடு நூலகம்
传统文化之对联
贴对联的正确方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什么是对对子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它言简意 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 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形式 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 集句对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什么?
①基本的对联常识 ②以对联的方式考查对名著的了解 ③对联和课文内容相结合 ④通过对联考查学生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情况。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3、下面是一副描写戏曲的对联,请选出正确的下联。 上联:一部西游全凭大圣翻跟斗 下联:( ) A、一场三国全仗孔明用计谋 B、半场三国全仗孔明巧用计 C、三国演义多赖孔明用计谋 D、半场三国多赖孔明用计谋
4、删改下面的对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
B.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书店】
C.运动奏响生命,锻炼点燃激情 【教室】
D.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餐厅】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二、对联与传统节日 指出下列对联当中所写的节日。 (1)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 ) (2) 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备思亲。 ( ) (3)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 ) (4)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 (5)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万树绽银花花团闹元宵。( )
传统文化之对联
贺联
贺联是指向人表 示庆贺而赠送的 对联。 如贺婚、 贺寿、贺迁、贺 开张等都是可以 赠送对联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挽联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的 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
传统文化之对联
格言联
学书 海山 寻探 珠宝 要需 恒毅 心力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联,选择下面最恰当的一句 为下联:( ) A、丁香初绽悠悠云 B、 柳絮池塘淡淡风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 榆英临窗片片雪
2、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对联分类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 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报新春 辞旧迎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寿联
寿联 是中国民间为老人祝寿的对联,多为亲人 朋友赠予老人。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婚联
婚联是用于婚嫁礼仪的一种对联,其内容主要是赞颂两人 结合的完美、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憧憬,以及对婚姻当事人 的美好祝愿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
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
传统文化之对联
传统文化之对联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一)字数相等 (二)词性相对 (三)结构相应
(四)节奏相合 (五)平仄相协 (六)意义相关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一、对联的基础知识(分类、判断)
对联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节日联等等。小明 的爷爷今年60大寿,他想送一副对联给爷爷庆祝,从下 面对联选择一项:( )
A.春归大地人人喜;福降人间处处春 B.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C.石烂海枯同心永结;天高地阔比翼双飞 D.白发朱颜启登上寿;丰衣足食乐享晚年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生活处处有语文。常耕耘同学搜集的语文素材,有一则 与括号中注明的地点不相符,其序号是( ) (2分)
A.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判断下列诗句,哪些是对联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传统文化之对联
传统文化之对联
语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谢谢观看
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许多蜜。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4月25日
传统文化之对联
对联
汉语特产,文学奇观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 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 竹子、木头、柱子上的 对偶语句。
传统文化之对联
春联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 “对联”、“桃符”,是过年时 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 一个种类。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福喜盈门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三: 对联与名著
根据课内外名著的导读,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怎么做?
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语文
传统文化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
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4月25日
传统文化之对联
课前活动---贴春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例:春节到了,爸爸拿出副春联:“爆竹两 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准备贴对联,可是他不知道哪句是上联,哪 句是下联,也不知道上联该贴在左边还是右 边。这时候,他说,谁能告诉我这对联怎么 贴的话,今年的压岁钱加倍。 你能让自己 的压岁钱加倍吗?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名胜联
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多用于亭台楼榭、 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
…
传统文化之对联
对联类型
名书格挽贺婚寿春 胜画言 联联联联联联联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对联分类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 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 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
பைடு நூலகம்
传统文化之对联
贴对联的正确方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什么是对对子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它言简意 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 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形式 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 集句对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什么?
①基本的对联常识 ②以对联的方式考查对名著的了解 ③对联和课文内容相结合 ④通过对联考查学生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情况。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3、下面是一副描写戏曲的对联,请选出正确的下联。 上联:一部西游全凭大圣翻跟斗 下联:( ) A、一场三国全仗孔明用计谋 B、半场三国全仗孔明巧用计 C、三国演义多赖孔明用计谋 D、半场三国多赖孔明用计谋
4、删改下面的对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
B.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书店】
C.运动奏响生命,锻炼点燃激情 【教室】
D.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餐厅】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考点二、对联与传统节日 指出下列对联当中所写的节日。 (1)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 ) (2) 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备思亲。 ( ) (3)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 ) (4)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 (5)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万树绽银花花团闹元宵。( )
传统文化之对联
贺联
贺联是指向人表 示庆贺而赠送的 对联。 如贺婚、 贺寿、贺迁、贺 开张等都是可以 赠送对联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挽联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的 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
传统文化之对联
格言联
学书 海山 寻探 珠宝 要需 恒毅 心力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联,选择下面最恰当的一句 为下联:( ) A、丁香初绽悠悠云 B、 柳絮池塘淡淡风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 榆英临窗片片雪
2、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对联分类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 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报新春 辞旧迎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寿联
寿联 是中国民间为老人祝寿的对联,多为亲人 朋友赠予老人。
传统文化之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婚联
婚联是用于婚嫁礼仪的一种对联,其内容主要是赞颂两人 结合的完美、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憧憬,以及对婚姻当事人 的美好祝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