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风格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特式风格

哥特,是来自中世纪的蛊咒。

黑暗给了哥特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哥特这个词汇开始鬼魅般潜入我们的生活,并以其暗含的凌厉锋芒悄悄改变了世界。以《指环王》、吸血鬼系列为代表的哥特电影正在火热票房,哥特音乐复苏并迅速发展,甚至连时装界也跟着掀起了哥特风潮。冷静地反思一下,哥特浪潮的汹涌并不止是单凭市场的炒作形成的,追究其背后,还有值得我们回味与反思的东西。

哥特文化从中世纪的兴起,几经波折发展到今天的卷土重来,有着其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我想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整个人类在20世纪都愈来愈深地感觉到生存意义的质疑。这种虚无主义的发展标榜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特征。二战后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神学复苏的思潮即是证明。哥特风潮的回归,与其说是恰好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不如说是大众有意识地发掘出了这种亚文化形态,并进一步完善了它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对于这种亚文化的实质和魅力所在,我的理解就是,它是一种信仰黑暗和死亡美学的宗教。这个题目或许太大了,那么就让我从哥特音乐开始谈起罢。

从早期哥特或者说是后朋的音乐中可以听出,摇滚经历了数次狂潮的洗礼发展到70年代末,Punk式粗糙简约的嘶吼已显出颓势,转向压抑和自省。大概是punk族向社会宣泄了所有的不满之后,发现一切依然故我无动于衷,于是他们开始对这个世界深深绝望。而在主流社会的门冷冷紧闭的同时,一扇黑色的刻满中世纪浮雕的神秘大门悄悄地向他们敞开了。Punk 族们凭着叛逆的勇气闯入了这片曾经被称做哥特的禁地,并在那里找到了生存和繁衍的土壤。哥特,这个潜伏了几个世纪的魅影终于重见天日,摇滚乐史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哥特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决定了它与摇滚其它分支的明显差异。作为根植于浪漫戏剧艺术和十八世纪哥特式文学的音乐风格,它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对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远之。而相应的,也有许多对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相比较其他的音乐形式,哥特更容易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局限在音乐方面,可以上升到艺术观念甚至价值体系的层面。哥特音乐往往取材于挖掘和放大的人类感情世界,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这种自发的感性体验,所以当它再作用于受众(借用新闻学的概念,指接受群体)时,常会引发进一步的审美感情和思考空间。如果一种音乐引发的不只是艺术上的欣赏,同时还上升到哲学上的反思,以至影响到个人的信念和价值体系的改变,甚至到对生命本原及终极意义的质疑,那么它的控制力就无法言喻了。正是籍由以上原因,我产生了把哥特音乐归于一种宗教的想法。

当然我的意思并非指哥特音乐的核心是宣扬宗教。事实上它并不比其它的音乐形式更具宗教性,至少大多数乐队的创作目的并不是为了传播某种宗教信仰,甚至有些极端的乐队旗帜鲜明地宣扬反宗教。我在这里所谈论的宗教不是指基督教、天主教或东正教等具体的实体,而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究竟什么是宗教?神学家蒂利希说过这样的话:“凡是从一个人的人格中心紧紧掌握住这个的东西,凡是一个人情愿为其受苦甚至牺牲生命的东西,就是这个人的终极关怀,就是他人的宗教。”这句话是为了解释终极关怀的,但我觉得它很好到概括了我心目中的宗教的概念。哥特文化对于黑暗、痛苦、死亡的理解自成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文化体系的理论,这种艺术上的理论又深刻地反映并作用于接受者的生命价值观中,当之无愧地可以定义为人感性生命的一种升华形式。所以我想说,哥特音乐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宗教。有位哲人说过,科学演化到最后往往归于哲学,而哲学演化的终点往往归于宗教。

宗教的影响力可以是异常强大的。我不由想起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最初入侵中国的时候,首先就是派大量的传教士登陆口岸开始传教。这好像是殖民国家的惯用手段,因为他们明白宗教

对人的驾驭控制远远胜过武力等一切外在的强制力量。意识范畴的东西不会轻易改变,但是这种改变也往往因主观上的固执而呈现不可逆性。同时,宗教对于人性的抑制和对于神性的崇拜使得信徒往往情愿放弃其原有的思想体系,而表现出一种超自然的激情去臣服于这种宗教所宣扬的“神”的脚下。这种激情也是最可怕的。它表现为当事人心目中为终极存在无条件献身的神圣使命感,而事实上这种使命感多少带着盲目性。哥特作为一种音乐流派吸引了大批的乐迷的疯狂热爱,同时还有很多乐迷们为维护其信仰的纯洁性对主流文化和其它音乐流派表现出不屑的死硬态度。从客观上来说,这也可以看作是宗教对受众所产生的非理性主义的强烈影响。

接下来想谈谈哥特的黑暗特质。哥特追求的是黑暗和死亡美学,这种与经典哲学观念格格不入的理念使得它久久徘徊于主流文化和严肃艺术的大门之外。然而桀骜不逊的哥特对此丝毫不以为意,也许体系庞大、颓废叛逆的地下文化反而更适合它的发展。等到20世纪末期,哥特音乐终于重见天日的时候,黑暗和痛苦已经在它肌骨深处烙下了悲剧的胎记。追溯到哥特的主题上,我们会发现其与悲剧艺术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冷酷、各种暴力、疯狂和性乱。而悲剧中的非理性和神秘性因素更是切合了哥特的特质:黑暗。无论是暴戾狂躁的Black Metal、凄凉沉郁的Doom Metal,以及虚幻弃世的Dark Wave,无不闪烁着人性深处的悲凉,以及或隐或现的悲剧的影子,不同的只是表现的方式和具体结合的气质而已。哥特音乐惯用的表现手法是:男声主唱极尽压抑与爆发之所能,把暗夜里的绝望挣扎表达的淋漓尽致;背景中圣咏式的女声往往带有浓厚的悲天悯人的气质,仿佛是在劝诱人对宿命低下撕拼的头颅;而器乐则是黑夜中呜咽的风声、月影里的狼嚎和鲜血滴落在泥土里的声音。

当哥特发展到了Dark Wave,更是倚重于意识主导音乐,,编曲的架构和器乐的铺陈完全是为了迎合、张扬这种讴歌黑暗艺术的音乐理念,而乐器本身技巧的发挥则被放搁置到背景的角落,甚至被其宏大的气势所掩盖。这并非因为Dark Wave不注重技巧,恰恰是因为他们把技巧锤炼到一种成熟的高度,以致于完全融合入音乐本身,化为无痕了。Dark Wave中有很多结合古典风格交响乐的气势恢弘的作品,还有一些温馨柔美堪比民谣或New Age的仙音派作品,似乎把黑暗的影子抹杀得不留痕迹。但是就我个人认为,渗透在古典交响中的黑暗可以说是“大隐隐于朝”,“仙音”里的黑暗至少也算得“中隐隐于市”。对于压抑的现代人而言,如果说清新圣洁的New Age是厌倦烦嚣都市后精神上的小憩,那么Dark Wave里同样一尘不染的仙音则是窥破一切后对冰冷现世彻底的出逃,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冬夜里所做的离开人世追寻温暖的美梦,做梦者沉浸在宁静的快乐之中,却再也不对这个世界抱有任何希望。黑暗发展到Dark Wave的境界,大概也就是涅磐前的G点了罢。

哥特音乐还有另外一个特质,那就是它所崇尚的死亡美学。曾有评论者说,“哥特音乐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黑暗、深沉、绝望的音乐中,还能够呈现出一种优美感。” 诚然,哥特的主题多是宣扬死亡美学。这种异端的极致美学根本不见容于或者说是不屑容于主流文化中。但我并不认同哥特文化是地狱的说法。我觉得哥特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完全并行于主流的社会价值体系。主流意识形态是从“生”为出发点,歌颂生命的欢欣;而哥特文化则是以死亡为出发点,通过另一个角度去诠释人类无法回避的主题,如悲剧或是死亡,以此来表现生命中的痛苦及其价值。这两种意识形态象生命枝条上的互生叶片一样,不求中和,只求和谐地共存。因为究其共同目的,还是着力于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这种理解就好比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双重人格一样,为了生存必须建立积极入世的态度,但同时也会借助于思考与冥想构筑与外部世界的喧嚣相抗衡的内心世界。在很多时候,生存这个问题本身,对于对生存和死亡有着清醒的自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说,是艰难的。要承受外部世界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内心世界的“不能承受之重”,要为生存下去寻找勇气和毅力,以及面临死亡的恐惧,大量现代文明的副产物使得人们需要借助很多东西来宣泄和调整。那么这时,哥特亚文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