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问题浅析
【摘要】鉴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实训室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场所。实训室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实训教学能否有序进行的关键。在各院校加大实训室硬件投入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训室的科学管理。本文对实训室人才的管理、实训室的软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室软件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59-01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职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则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如何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联系到一起?学生的实训实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训实践体系,体系中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部分。硬件建设只是实训场地的扩充及设备的更新,而最重要的则是软件建设,即实训室人才和专项管理的建设。本文就职教学院的软件建设,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一实训室人才管理:重视提高指导教师的知识及技术水平
21世纪的学生们对学校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自己的学校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能相对优秀。他们想尽快地从理论学习和实践实习上、获取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形式都与工作在第一线的实训室技术人员的素
质紧密相关。科技在发展,作为实训室指导教师应该把最先进的技术、方法、仪器介绍给学生。因此对在实训室工作的指导老师要求更高,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同时提高知识及技术水平。
在本科实验室一般的工作人员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以上并具备
相应学科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同时对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技能水平偏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必须建立实训室技术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使培训制度化,与这些人员的绩效考核等方面挂钩;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鼓励实训室技术人员特别是青年人在职进行学历进修、攻读学位,提高实验室队伍自身素养,到国内外先进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让积极性高、学术性强的人员出国访问学习,吸收其他兄弟院校或国外先进的实验技能和管理经验。高职院校实训室人才队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支持实训室人才队伍建设。
二实训室的专项管理
第一,实行实训室开放式管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实践教学仪器设备数量也不断增多,设施档次也逐渐提高,而原有的实训室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深化实训室体制改革,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应该改变现有的实训室管理和使用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实训课程规划的合理性。基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理念,今后高职院校课程重点将会偏向实践环节。
实训室开放存在的问题,实训室面向学生开放以后,由于开放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对象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而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首先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和指导。高职院校要制订实训室开放管理机制,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等。依靠制度来保证和规范实训室开放工作。要加强学生对仪器设备使用操作的培训,尤其是对一些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在实训前必须向学生介绍其工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以减少误操作带来的设备损坏。工作人员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教师、实训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参与,保证开放实训的指导力量。为了保证实训室开放过程中有足够的指导力量,高职院校应制订相应的政策,鼓励相应人员参与开放性实训室工作。实训室开放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强、需要不断探索的工作,只有通过院校各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实训室开放的预期目标。
第二,制定和编辑各实训室专用的教材。各实训室必须制定和编制一套适合自身条件的教材,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实训项目应不断更新,才能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对实训的要求。我们认为教学文件包括各类实训大纲的制定,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且宜粗不宜细。这里“粗”不是粗放,而是为了使其有较强的适应性及可操作性。三结束语
长期以来,多数高职院校对实训室建设工作都极为重视,在此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如何建设条件一流的实训场所,这需要根据学
校自身的条件,在自身找到不足然后大力的改革。总之实训室建设是一项实践性很强、需要不断探索的任务,它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
参考文献
[1]罗枚、杨宝兰.高职电类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
[2]程兴火、熊惠平.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3]林少茵、李中帅、廖静.很关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j].内江科技,2011(2)
[4]田晓琴.高校实验室人才队伍培养原则及机制初探[j].高校
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4)
[5]赵杰.高职院校实训室开放初探[j].科技经济市场,2007(1)〔责任编辑: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