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51年4月,Dennis 在明尼苏达大学医院 进行两次人体应用,死亡
▪ 1953年5月, Gibbon 成功完成体外循环 下ASD修补术
3
1958年6月 苏鸿熙教授带领手术组进行手术场景 4
术后46周年工作照
患儿当时照片
患儿术后40周年
全家合影
5
体外循环实施目的
▪ 维持呼吸-人工肺 ▪ 维持循环-人工心脏
体外循环概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1
一 体外循环基本概念
▪ 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
体外循环
心肺转 流术
ECC>CPB ECC=CPB
2
CPB 历史
▪ 1931年,Gibbon 提出,原因:胆囊切除 术患者肺栓塞。1934年正式实验
6
体外循环使用范围
▪ 心脏直视手术 ▪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外科的应用
肝移植手术、布加综合征 颅内复杂动脉瘤 呼吸道严重阻塞的抢救 急救 (农药中毒、CO中毒) 治疗肿瘤 (热疗) 心搏呼吸骤停 其它
7
二 体外循环设备和装置
8
9
CPB组成
▪ 体外循环机 ▪ 氧合器 ▪ 变温水箱 ▪ 体外循环管道 ▪ 微栓过滤器 ▪ 动静脉插管
氧合室
19
20
CPB-微栓过滤器
21
22
23
24
25
26
体外循环辅助设施-ACT仪
27
三 体外循环的实施
28
(一)体外循环准备
▪ 患者准备:全面了解病情,尽可能纠正患者心功 能及各主要脏器功能,改善全身情况
▪ 仪器设备准备: ▪ 消耗型材料个体化准备: ▪ 制定灌注计划:预充,排气 ▪ 药品准备:维持水电解质、胶体渗透压、平均动
胶体总量=预充胶体量+患者血容量(1-HCT)
晶/胶=晶体总量/胶体总量
38
(三) 体外循环抗凝
▪ 肝素化:肝素通过结合ATⅢ起到抗凝作用 ▪ 鱼精蛋白拮抗: ▪ 监测:ACT:activated clotting time
80-150s(正常,肝素化前); >480s(CPB期间); 80-150s(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脉压正常,保护心脏和其它器官功能
29
(二)预充与血液稀释
▪ 体外循环预充:体外循环转流前,所有的 体外管道、氧合器、动脉滤器都必须要用 液体充盈,以排除其中的气体,此过程称 为体外循环预充(prime)
▪ 血液稀释:大量的外源性液体较快速地输 人血管内,或某种原因(如失血性休克) 引起大量的组织间液体经毛细血管进人血 循环内,使血液的粘稠度、红细胞比积下 降的状态。
35
血液稀释的安全范围
血液稀释程度分级 ▪ 轻度血液稀释 HCT 0.3 ▪ 中度血液稀释 HCT 0.2~0.29 ▪ 中深度血液稀释 HCT 0.15~0.19
36
体外循环中HCT
▪ 手术病种 :一般病种转中HCT控制于0.2~0.25,紫绀型 心脏病应控制于0.25~0.3,深低温低流量、停循环的手 术 HCT可低至 0.2,冠状血管病变患者需维持 HCT 0.25~0.3。
▪ 心脏停跳液灌注装 置
▪ ACT监测仪器 ▪ 体外循环安全监测 ▪ 超滤
10
人工心脏
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手术所用的 指压式Lillehei人工心肺机
11
12
13
CPB实施器械
▪ 人工肺脏
14
1 5
3 2
4
15
16
17
18
自行研制开发的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人工肺)
过滤 去泡
静脉血入 口 氧气入口
37
预充和血液稀释的理论计算
血容量
体重(kg)×k=
ml
成人:k=60; 2岁-12岁:k=70; 6周-2岁:k=75; <6周: k=80
体外循环预充计 算
预充总量=(氧合器+动脉微栓滤器+管道)预充量+最低液面+动态流量 预计库血用量=[预计HCT×(血容量+预充量)-术前HCT×血容量]/库血HCT
预充胶体量={[血容量+预充量-血容量×术前HCT-库血量×库血HCT)]/(1+晶/胶)}×(1-晶/胶)
放血量=[血容量×(1-术前HCT)-(血容量+预充量)×预计HCT]/术前HCT
参考公式
预充总量=晶体总量+预充胶体量+库血HCT×库血量 预充胶体量=预充人工或天然胶体+预充血浆+(1-库血HCT)×库血量
▪ HCT:0.25~0.3~0.41
33
血液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34
体外循环血液稀释的基本原则
▪ 消除低温引起的血液粘度增加,减少血液 破坏,避免低温引起的动静脉短路
▪ 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的灌注 ▪ 保证有效的脑灌注,减少微血管栓塞 ▪ 减少使用异体血液,防止输血源性疾病的
传播 ▪ 维持适当的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
▪ 患者年龄 :青年和成年人HCT可稍低,而小儿代谢较旺 盛,老年人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HCT应稍高。
▪ 转流进程 :转流初期和低温期HCT可稍低,转流后期尤 其是复温时HCT应提高至0.24以上,紫绀型先心病应在 0.27以上。
▪ 手术时间 :外科术者操作熟练、转流时间较短,HCT应 稍高,转流时间较长者稀释度可酌情降低。
30
体外循环管理
氧合器 优化管道
6 泵头
CPB准备 预充
晶体液 库血 COP
对机体内环境影响最小
31
HCT与血携氧能力的关系
32
最适血细胞比容
▪ HCT/μ达最大值为标准来考虑最适血细胞比 容
▪ 最适的含义是保证足够的氧运输,PaO2维 持在250 mmHg,维持线粒体PO2 0.51.0mmHg,细胞内平均氧分压5 mmHg,混 合静脉血氧分压PO2 40mmHg,混合静脉血 氧饱和度75%
前并行 循环
CPB机单独工作
阻
断
后并行 循环
开机
主动脉 钳夹
去除主 动脉钳 夹
停机
42
体外循环管homas HTK
• 氧合血 4:1 1:1
43
流量控制
体表面积 ( L/m2.min)
低流量
<1.8
中流量 2.0~2.2
39
(四)灌注方法
▪ 根据手术难易、时间长短、手术要求、患 者病情选择不同的灌注方法、温度、血流 方式
▪ 原则:温度-血流量相匹配,防止机体缺氧 ▪ 浅低温体外循环:32~34℃(凝血功能)
40
体外循环
流量
血压
应激
微循环 灌注
内环境 稳定
41
循环过程
心脏与CPB机 同时工作
心脏与CPB机 同时工作
▪ 1953年5月, Gibbon 成功完成体外循环 下ASD修补术
3
1958年6月 苏鸿熙教授带领手术组进行手术场景 4
术后46周年工作照
患儿当时照片
患儿术后40周年
全家合影
5
体外循环实施目的
▪ 维持呼吸-人工肺 ▪ 维持循环-人工心脏
体外循环概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1
一 体外循环基本概念
▪ 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
体外循环
心肺转 流术
ECC>CPB ECC=CPB
2
CPB 历史
▪ 1931年,Gibbon 提出,原因:胆囊切除 术患者肺栓塞。1934年正式实验
6
体外循环使用范围
▪ 心脏直视手术 ▪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外科的应用
肝移植手术、布加综合征 颅内复杂动脉瘤 呼吸道严重阻塞的抢救 急救 (农药中毒、CO中毒) 治疗肿瘤 (热疗) 心搏呼吸骤停 其它
7
二 体外循环设备和装置
8
9
CPB组成
▪ 体外循环机 ▪ 氧合器 ▪ 变温水箱 ▪ 体外循环管道 ▪ 微栓过滤器 ▪ 动静脉插管
氧合室
19
20
CPB-微栓过滤器
21
22
23
24
25
26
体外循环辅助设施-ACT仪
27
三 体外循环的实施
28
(一)体外循环准备
▪ 患者准备:全面了解病情,尽可能纠正患者心功 能及各主要脏器功能,改善全身情况
▪ 仪器设备准备: ▪ 消耗型材料个体化准备: ▪ 制定灌注计划:预充,排气 ▪ 药品准备:维持水电解质、胶体渗透压、平均动
胶体总量=预充胶体量+患者血容量(1-HCT)
晶/胶=晶体总量/胶体总量
38
(三) 体外循环抗凝
▪ 肝素化:肝素通过结合ATⅢ起到抗凝作用 ▪ 鱼精蛋白拮抗: ▪ 监测:ACT:activated clotting time
80-150s(正常,肝素化前); >480s(CPB期间); 80-150s(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脉压正常,保护心脏和其它器官功能
29
(二)预充与血液稀释
▪ 体外循环预充:体外循环转流前,所有的 体外管道、氧合器、动脉滤器都必须要用 液体充盈,以排除其中的气体,此过程称 为体外循环预充(prime)
▪ 血液稀释:大量的外源性液体较快速地输 人血管内,或某种原因(如失血性休克) 引起大量的组织间液体经毛细血管进人血 循环内,使血液的粘稠度、红细胞比积下 降的状态。
35
血液稀释的安全范围
血液稀释程度分级 ▪ 轻度血液稀释 HCT 0.3 ▪ 中度血液稀释 HCT 0.2~0.29 ▪ 中深度血液稀释 HCT 0.15~0.19
36
体外循环中HCT
▪ 手术病种 :一般病种转中HCT控制于0.2~0.25,紫绀型 心脏病应控制于0.25~0.3,深低温低流量、停循环的手 术 HCT可低至 0.2,冠状血管病变患者需维持 HCT 0.25~0.3。
▪ 心脏停跳液灌注装 置
▪ ACT监测仪器 ▪ 体外循环安全监测 ▪ 超滤
10
人工心脏
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手术所用的 指压式Lillehei人工心肺机
11
12
13
CPB实施器械
▪ 人工肺脏
14
1 5
3 2
4
15
16
17
18
自行研制开发的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人工肺)
过滤 去泡
静脉血入 口 氧气入口
37
预充和血液稀释的理论计算
血容量
体重(kg)×k=
ml
成人:k=60; 2岁-12岁:k=70; 6周-2岁:k=75; <6周: k=80
体外循环预充计 算
预充总量=(氧合器+动脉微栓滤器+管道)预充量+最低液面+动态流量 预计库血用量=[预计HCT×(血容量+预充量)-术前HCT×血容量]/库血HCT
预充胶体量={[血容量+预充量-血容量×术前HCT-库血量×库血HCT)]/(1+晶/胶)}×(1-晶/胶)
放血量=[血容量×(1-术前HCT)-(血容量+预充量)×预计HCT]/术前HCT
参考公式
预充总量=晶体总量+预充胶体量+库血HCT×库血量 预充胶体量=预充人工或天然胶体+预充血浆+(1-库血HCT)×库血量
▪ HCT:0.25~0.3~0.41
33
血液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34
体外循环血液稀释的基本原则
▪ 消除低温引起的血液粘度增加,减少血液 破坏,避免低温引起的动静脉短路
▪ 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的灌注 ▪ 保证有效的脑灌注,减少微血管栓塞 ▪ 减少使用异体血液,防止输血源性疾病的
传播 ▪ 维持适当的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
▪ 患者年龄 :青年和成年人HCT可稍低,而小儿代谢较旺 盛,老年人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HCT应稍高。
▪ 转流进程 :转流初期和低温期HCT可稍低,转流后期尤 其是复温时HCT应提高至0.24以上,紫绀型先心病应在 0.27以上。
▪ 手术时间 :外科术者操作熟练、转流时间较短,HCT应 稍高,转流时间较长者稀释度可酌情降低。
30
体外循环管理
氧合器 优化管道
6 泵头
CPB准备 预充
晶体液 库血 COP
对机体内环境影响最小
31
HCT与血携氧能力的关系
32
最适血细胞比容
▪ HCT/μ达最大值为标准来考虑最适血细胞比 容
▪ 最适的含义是保证足够的氧运输,PaO2维 持在250 mmHg,维持线粒体PO2 0.51.0mmHg,细胞内平均氧分压5 mmHg,混 合静脉血氧分压PO2 40mmHg,混合静脉血 氧饱和度75%
前并行 循环
CPB机单独工作
阻
断
后并行 循环
开机
主动脉 钳夹
去除主 动脉钳 夹
停机
42
体外循环管homas HTK
• 氧合血 4:1 1:1
43
流量控制
体表面积 ( L/m2.min)
低流量
<1.8
中流量 2.0~2.2
39
(四)灌注方法
▪ 根据手术难易、时间长短、手术要求、患 者病情选择不同的灌注方法、温度、血流 方式
▪ 原则:温度-血流量相匹配,防止机体缺氧 ▪ 浅低温体外循环:32~34℃(凝血功能)
40
体外循环
流量
血压
应激
微循环 灌注
内环境 稳定
41
循环过程
心脏与CPB机 同时工作
心脏与CPB机 同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