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测定
![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10741dfc1c708a1284a446c.png)
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颜色反应和两性反应及其机理。
2.掌握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3.掌握蛋白质电荷的测定方法及其机理。
二、实验原理(一)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原理蛋白质的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这是因为蛋白质颗粒表面带有很多极性基团,如—NH3+,—COO-,—SH,—CONH2等和水有高度亲和性,当蛋白质与水相遇时,就很容易被蛋白质吸住,在蛋白质颗粒外面形成一层水膜(又称水化层)。
水膜的存在使蛋白颗粒相互隔开,颗粒之间不会碰撞而聚成大颗粒。
因此蛋白质在溶液中比较稳定而不会沉淀。
蛋白质能形成较稳定的亲水胶体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蛋白质颗粒在非等电状态时带有相同电荷,使蛋白质颗粒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离,不致相互凝集沉淀。
蛋白质由于带有电荷和水膜,因此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体。
当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破坏了蛋白质的水膜或中和了蛋白质的电荷,则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稳定而出现沉淀现象。
蛋白质可因加入下列试剂而产生沉淀:1.加盐类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可以破坏蛋白质胶体周围的水膜,同时又中和了蛋白质分子的电荷,因此使蛋白质产生沉淀,这种加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称盐析。
盐析法是分离制备蛋白质的常用方法,不同蛋白质盐析时所需的盐浓度不同,因此调节盐浓度,可使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几种蛋白质分段析出,这种方法叫做分段盐析。
但中性盐并不破坏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因此,若除去或降低盐的浓度,蛋白质就会重新溶解。
2.加有机溶剂如酒精、丙酮等可使蛋白质产生沉淀,这是由于这些有机溶剂和水有较强的作用,破坏了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膜,因此发生沉淀作用。
若及时将蛋白质沉淀与丙酮或乙醇分离,蛋白质沉淀则可重新溶解于水中。
3.重金属盐如氯化汞、硝酸银、醋酸铅及三氯化铁等。
这是因为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离子,可与这些重金属的正离子作用而生成不易溶解的盐而沉淀。
4.某些酸类如苦味酸、单宁酸、三氯乙酸等能和蛋白质化合成不溶解的蛋白质盐而沉淀。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沉淀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3d4bdc6294dd88d1d26b23.png)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 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1g cuso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4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04daf887284ac850ad024241.png)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二、实验内容:
(二)茚三酮反应
1.原理: 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氨基酸 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β—丙氨酸、氨和许多一级胺都呈阳性反应。尿素、马尿酸、二酮吡 唪和肽键上的亚氨基不呈现此反应。因此,虽然蛋白质和氨基酸均 有茚三酮反应,但能与茚三酮呈阳性反应的不一定就是蛋白质或氨 基酸。在定性、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 该反应十分灵敏,1∶1 500 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给出反应, 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测定方法。 茚三酮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 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 酮同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二、实验内容 二、实验内容:
(一)双缩脲反应 1.原理: 尿素加热至180℃左右,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氨。双缩脲 在碱性环境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 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其结构与双缩脲相似,也能发生 此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测定。 反应式如下:
取1只试管加卵清蛋白1ml及浓硝酸34滴稍加热冷却后加5滴10naoh观察颜色变化操作茚三酮反应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主要连接方式; 2.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 3.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实验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二、实验内容 二、实验内容:
生化实验报告——蛋白质部分
![生化实验报告——蛋白质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4044a65e804d2b160b4ec068.png)
实验题目:蛋白质的部分性质第一部分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试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二、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三、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4:1g CuSO4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四、实验步骤(一)米伦(Millon’s)反应原理:米伦试剂是硝酸、亚硝酸、硝酸汞、亚硝酸汞的混合物。
他能与苯酚及某些二羟基苯衍生物起颜色反应。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只有酪氨酸含苯酚集团,因此该反应为蛋白质中酪氨酸存在的依据。
操作: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于电炉上小心加热,溶液即出现玫瑰红色。
2、蛋白质实验:取2ml蛋白液,加Millon’s试剂0.5ml,出现白色的蛋白质沉淀,小心加热,凝固的蛋白质出现红色。
(二)双缩脲反应原理:尿素被加热,则两分子的尿素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
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缩脲结构相似,故也能进行此反应。
四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四蛋白质的颜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b0d8423ba76e58fafab00340.png)
实验四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熟悉一些常见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某些基团与显色剂作用,可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不同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亦可产生相同颜色反应,因此不能仅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决定被测物是否是蛋白质。
颜色反应是一些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重要的颜色反应有:(一)双缩脲反应将尿素加热到180℃,则两分子尿素缩合而成一分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
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红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和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能起双缩脲反应,形成红紫色络合物。
通常可用此反应来定性鉴定蛋白质,也可根据反应产生的颜色在540nm 处比色,定量测定蛋白质。
(二)蛋白质的黄色反应黄色反应是含有芳香族氨基酸特别是含有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蛋白质所特有的呈色反应。
蛋白质溶液遇硝酸后,先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则白色沉淀变成黄色,再加碱颜色加深呈橙黄色,这是因为硝酸将蛋白质分子中的苯环硝化,产生了黄色硝基苯衍生物。
例如皮肤、指甲和毛发等遇浓硝酸会变成黄色。
(三)米伦氏反应米伦试剂为硝酸汞、亚硝酸汞、硝酸和亚硝酸的混合物,蛋白质溶液加入米伦试剂后即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成红色。
酚类化合物有此反应,酪氨酸含有酚基,故酪氨酸及含有酪氨酸的蛋白质都有此反应。
(四)茚三酮反应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则产生蓝紫色的还原茚三酮、茚三酮和氨的缩合物。
此反应为一切氨基酸及α-氨基酸所共有。
含有氨基的其他物质亦呈此反应。
三、实验器材1.仪器:试管和试管架、滴管、水浴锅、酒精灯或电炉、量筒、滤纸片、烘箱、白明胶。
2.材料:蛋白质。
3.试剂:卵清蛋白液、0.5%苯酚溶液、1%白明胶液、米伦(Millon)试剂、0.1%茚三酮溶液、浓硝酸、1%硫酸铜溶液、尿素、10%氢氧化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一)双缩脲反应1.取少许结晶尿素放在干燥试管中,微火加热,尿素溶化并形成双缩脲,释出的氨可用红色石蕊试纸试之。
生化实验二报告
![生化实验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bd3fb669dc5022aaea0048.png)
实验二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沉淀反应实验人:刘彦汶学号:20100331024 班级:针外2010七同组人:曲畅试验日期:2012年3月15日指导老师:路雪雅一.实验目的1.了解蛋白质的性质。
2.掌握蛋白质的鉴定方法。
3.理解蛋白质呈色反应和沉淀反应原理。
二.实验内容1.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2.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三.实验器材水浴锅(100摄氏度),试管(若干),烧杯,一次性滴管,酒精灯,漏斗,火柴,滤纸四.实验试剂1.1:10鸡蛋白溶液 2.10%NaOH 3.1%硫酸铜 4.尿素 5.0.1%茚三酮乙醇液 6.0.25%丙氨酸溶液 7.饱和硫酸铵溶液 8.固体硫酸铵 9.0.5%NaOH 10.0.5%硫酸锌 11.10%磺基水杨酸 12.10%Hcl 13.1%HAc 14.10%HAc 15.无离子水五.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一)蛋白质的呈色反应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是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特殊基团与一定的化学试剂作用而呈现的各种颜色反应,可作为检查蛋白质是否存在的参考。
另外,不同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各不相同,而在某些蛋白质内还可能缺乏呈某种颜色反应的氨基酸。
因此不但不同蛋白质呈色反应的强度不同,而且某些呈色反应在某种蛋白质可能不存在。
本实验操作两种呈色反应:双缩脲反应与茚三酮反应,用以比较和鉴别不同的蛋白质。
1.双缩脲反应【实验原理】在浓碱液中,双缩脲能与硫酸铜结合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复合物,这一呈色反应为双缩脲反应,凡含有两个及多个肽键(酰胺键)的化合物都可能发生此反应,故蛋白质及二肽以上的物质都有此反应,但除肽键外,有些基团如—CSNH—,—C(NH2)NH—等也有双缩脲反应,因此,一切蛋白质或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操作】(1)取小试管一支,加1:10鸡蛋白液2滴,10%NaOH溶液5滴及1%硫酸铜溶液2滴,混匀,可见溶液变成紫色。
(2)另取一小试管,加一小匙尿素(绿豆大小),小火加热至熔,嗅其气味为(臭鸡蛋味)。
生物化学--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生物化学--蛋白质的性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6db27995901020207409cd6.png)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实验一蛋白质的性质实验——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及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实验目的1.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主要连接方式。
2.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
3.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
4.加深对蛋白质溶液的胶体性质的认识,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一、茚三酮反应1.实验原理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β-丙氨酸、氨和许多一级胺都呈阳性反应。
尿素、马尿酸、二酮吡唪和肽键上的亚氨基不呈现此反应。
因此,虽然蛋白质和氨基酸均有茚三酮反应,但能与茚三酮呈阳性反应的不一定就是蛋白质或氨基酸。
在定性、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
该反应十分灵敏,1∶1 500 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给出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测定方法。
茚三酮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同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显色。
2.材料、仪器与试剂蛋白质溶液;新鲜鸡蛋清溶液(蛋清∶水=1∶9);0.5%甘氨酸溶液;0.1%茚三酮水溶液;0.1%茚三酮-乙醇溶液3.实验操作①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鸡蛋清溶液和0.5%甘氨酸溶液1ml,再各加0.5ml0.1%茚三酮水溶液,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观察颜色由粉色变紫红色再变蓝。
②在一小块滤纸上滴一滴0.5%甘氨酸溶液,风干后,再在原处滴一滴0.1%茚三酮乙醇溶液,在微火旁烘干显色,观察紫红色斑点的出现。
二、黄色反应1.实验原理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遇硝酸后,可被硝化成黄色物质,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进一步形成橙黄色的硝醌酸钠。
多数蛋白质分子含有带苯环的氨基酸,所以有黄色反应,苯丙氨酸不易硝化,需加入少量浓硫酸才有黄色反应。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b4217f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3.png)
蛋白质作为食品添加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蛋白质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如乳化剂、增稠剂等,改善食品
的口感和质地。
蛋白质作为营养强化剂
02
蛋白质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到食品中,提高食品的营养价
值。
蛋白质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03
蛋白质可以用于制备功能性食品,如低脂、低糖、高纤维等。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 2
蛋白质作为肥料
蛋白质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 元素,促进植物生长。
质谱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测量蛋白质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值,可 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详细描述
质谱分析法利用高能电子束或激光将蛋白质 离子化,然后在电场和磁场中进行分离和检 测。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值,可以 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质谱分析法具 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是蛋白质纯 度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详细描述
考马斯亮蓝G-250是一种灵敏的染料,可以与蛋白质结合产生颜色变化,通过比色法可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该 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中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02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盐析法
总结词
通过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盐 溶液,降低蛋白质溶解度,使其从溶 液中沉淀出来。
紫外吸收法
总结词
紫外吸收法是一种利用蛋白质在紫外光区有特征吸收峰 的性质来定量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详细描述
紫外吸收法的基本原理是蛋白质分子中的共轭双键在紫 外光区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定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可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 准确性,适用于测定各种蛋白质,包括球蛋白、纤维蛋 白等。
实验一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DOC附图
![实验一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DOC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d114f69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d.png)
实验一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一、实验目的(1)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掌握蛋白质的有关性质二、实验原理(1)蛋白质颜色反应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某些或某种基团与显色剂作用,可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是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但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1、米伦反应原理:米伦试剂是硝酸、亚硝酸、硝酸汞、亚硝酸汞的混合物。
他能与苯酚及某些二羟基苯衍生物起颜色反应。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只有酪氨酸含苯酚基团,因此该反应为蛋白质中酪氨酸存在的依据。
2、双缩脲反应原理:尿素被加热,则两分子的尿素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
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缩脲结构相似,故也能进行此反应。
双缩脲反应可作为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3、黄色反应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等),于浓硝酸可反应并生成黄色物质,此物质在碱性环境下变为桔黄色的硝基苯衍生物硝醌酸等。
4、茚三酮反应原理: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兰紫色的还原茚三酮、茚三酮和氨的缩合物。
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a-氨基酸所共有。
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含有氨基的其他物质亦呈此反应。
(2)蛋白质沉淀反应原理:多数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当其稳定因素被破坏或与某些试剂结合成不溶解的盐后,即产生沉淀。
1、蛋白质的盐析作用原理:向蛋白质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使蛋白质胶体颗粒脱水,破坏其水化层,同时它所带有的电荷亦被中性盐上所带的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中和。
于是稳定因素被破坏,蛋白质聚集沉淀。
盐析作用一般不使蛋白质变性。
2、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原理: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醇等),因引起蛋白质脱去水化层以及降低介电常数而增加带电质点间的相互作用,致使蛋白质颗粒容易凝聚而沉淀3、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原理:重金属离子(如Pb2+、Cu2+等)与蛋白质的羧基等结合生成不溶性的金属盐类而沉淀,同时蛋白质发生变性。
解释蛋白质两性反应中颜色及沉淀变化的原因
![解释蛋白质两性反应中颜色及沉淀变化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69f866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2.png)
解释蛋白质两性反应中颜色及沉淀变化的原因沉淀有两种原因:1.蛋白质变性(不可逆)
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凝结是不可逆的,不能再使它们恢复成原来的蛋白质
物理因素包括: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包括: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
2.溶解度下降(可逆)
蛋白质具有两性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是两性物质。
此类物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高。
因此,当pH值发生变化时,即偏离等电点,溶解度下降,沉淀。
实验一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实验一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4dc08c2c5901020207409c17.png)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与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图文攻略20131120056 生物技术朱然一.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氏反应从左往右依次是苯酚、蛋白质溶液、白明胶(二)、双缩脲反应从左往右依次是双缩脲、蛋白溶液。
其中双缩脲的放大图如下:边壁上为加热融化尿素时残留的白色固体。
溶液为粉红色的,分析是尿素纯度低,制得双缩脲浓度低造成。
(三)、黄色反应以上是蛋白溶液加入浓硝酸后加热出现的浅黄色浑浊液加入NAOH后变为橘黄色。
(四)、茚三酮这个颜色,有点加热过了(五)乙醛酸反应上层浑浊,应该为少许浓硫酸与蛋白溶液混合导致蛋白变性二、蛋白质沉淀反应(一)、蛋白质盐析作用滤液中加入硫酸铵加水稀释后(二)、酒精沉淀蛋白质加入乙醇产生沉淀(图片拍忘了=。
=)加水稀释后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醋酸铅(左)和硫酸铜(右),均产生沉淀。
加水稀释后,仍然浑浊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苦味酸(左)、醋酸与鞣酸(右)加水稀释后,仍然浑浊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磺基水杨酸(左)加水后,右管较清澈,由于加水稀释前倒掉和三氯乙酸(右)一半溶液时倒多了蛋白质中分别加入浓硝酸(左)、加水稀释后,沉淀明显没溶解浓硫酸(中)、浓盐酸(右)(七)、加热沉淀蛋白质从左往右依次是1号(蛋白质+蒸馏水)、2号(蛋白质+0.1%醋酸+蒸馏水)、3号(蛋白质+10%醋酸+蒸馏水)、4号(蛋白质+10%醋酸+饱和NACl)、5号(蛋白质+10%NACl+水)水浴加热10分钟后(顺序从左往右为1、2、3、4、5)3、4、5号中分别用10%氢氧化钠与10%醋酸中和(从左往右依次为3、4、5)。
实验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
![实验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acd93df9e314332396893e3.png)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4:1g CuSO4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5eb8b1be23482fb5da4c74.png)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 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1g cuso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4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解释蛋白质两性反应中颜色及沉淀变化的原因
![解释蛋白质两性反应中颜色及沉淀变化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a7b44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7.png)
解释蛋白质两性反应中颜色及沉淀变化的原因蛋白质两性反应是指蛋白质在不同pH值下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具有带电的性质,当溶液的pH值变化时,蛋白质分子的电离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颜色和沉淀的变化。
首先,要了解蛋白质的两性特性。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包含了酸性和碱性的氨基酸残基。
酸性氨基酸残基如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在溶液中会失去H+而带负电荷。
碱性氨基酸残基如赖氨酸,精氨酸等,则能够捕获H+而带正电荷。
当溶液的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会带正电荷;当溶液的pH值高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会带负电荷。
在蛋白质两性反应中,如果蛋白质溶液的pH值逐渐向酸性方向变化,那么蛋白质分子会失去H+,从而逐渐带正电荷,导致溶液的颜色发生改变。
这是因为蛋白质的带电状态会影响其吸收或散射光线的性质,进而影响溶液的颜色。
随着溶液pH的降低,蛋白质分子的电荷逐渐变多,导致对光的吸收增加,溶液的颜色可能从无色或淡黄色变为明显的黄色或橙色。
这是因为蛋白质的电荷状态影响其分子的构象,进而影响其吸收光谱的峰位和强度。
另一方面,当蛋白质溶液的pH值逐渐向碱性方向变化时,蛋白质分子会捕获H+,逐渐带负电荷。
这种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可能与阳离子结合形成沉淀。
沉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蛋白质的带电状态改变了溶液中各种离子的平衡状态,导致离子的溶解度发生变化,进而形成沉淀。
例如,当溶液中存在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时,如铁离子、镉离子等,它们会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络合物不溶于水,从而形成沉淀。
沉淀的形成会导致溶液的浑浊,颜色的改变或沉淀的颜色。
总之,蛋白质的两性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和沉淀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分子的电离状态改变所致。
蛋白质分子的电离状态会影响其吸收或散射光线的性质,进而影响溶液的颜色。
此外,蛋白质的电离状态还会影响溶液中离子的平衡状态,从而导致离子的沉淀或溶解度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沉淀的形成和溶液颜色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一: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米伦式反应:苯酚溶液变为橘红色,蛋清溶液变为粉红色,白明胶无
反应
2:2:双缩脲反应:双缩脲溶液变为紫红色,蛋清溶液变为紫色
3:黄色反应:加入浓硝酸后溶液变为黄色,加碱后溶液变为橘黄色
4:茚三酮反应:溶液变为蓝色浑浊
5:乙醛酸反应:在界面处出现红紫色的环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1:蛋白质的盐析作用:静置后出现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硫酸铵后也会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稀释后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