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古诗试卷教学提纲
四年级校本课程古诗教学教案

四年级校本课程古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文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式。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所学的古诗。
学生能够运用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古诗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古诗的入门第1课:《静夜思》让学生熟悉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解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第2课:《春晓》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自然描写。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第二单元:古诗的意象与情感第3课:《登鹳雀楼》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景象变化。
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哲理。
第4课:《望庐山瀑布》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古诗的美感。
第三单元:古诗的韵律与节奏第5课:《夜宿山寺》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第6课:《早发白帝城》分析诗句中的韵律和节奏。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古诗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特点和魅力。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美。
4. 朗读和背诵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并进行记录和评价。
2. 终结性评价:教师通过测试、作业和创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古诗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古诗文教材:教师准备相关的古诗文教材,包括文本、注释和解析等。
2. 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1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1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教案及练习题【一】课堂笔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读懂诗意,感悟诗情,读出画面,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二〗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介绍作者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预设:《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2.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
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芙蓉楼送辛渐)3.解题: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4.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5.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
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芙蓉洛壶(1)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蓉”,边音“洛”。
(2)指导书写“芙蓉壶”都是上窄下宽的字,“洛”左窄右宽。
“壶”注意有三部分组成:士、冖、业。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测评

基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测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教学测评一、测评的目的和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本次教学测评,我们以《古诗三首》教学课例为研究对象,一是通过发现、诊断、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从理论和经验上对教学过程、方法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改进教学;二是借由测评,为教师提炼教学风格、增进反思意识,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三是借由测评,来验证学生如何学、会不会学、学得怎样,最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二、测评工具及结果分析学习的信息不仅发生在课堂中,也发生在课前和课后。
课前学习情况往往影响着课堂教学设计,课后的学习信息则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验证。
我们遵循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原则,从课前学情调研、课中课堂观察和课后检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测评。
具体来说,本次测评课前采用了访谈和学前检测的方式进行,课后则采用了试题加访谈的方式进行,这样得到的结果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
课堂观察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两个维度,选取了7个视角,21个观察点,以观察量表的形式进行。
以期通过这些细致的观察,以小见大,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较为科学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课前学情调研(一)观察点说明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原有的学业水平、知识储备、预习效果等因素,课前我们采用了访谈调查的方式进行。
(二)观察量表设计表1:课前学情访谈表访谈教师访谈时间访谈地点访谈内容访谈对象访谈内容1.你都知道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2.朗读下面三首古诗,试着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3.借助插图、注释,试着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③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4. 读完三首古诗,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这样的设计重点测评学生对古诗学习的方法、古诗的朗读、诗句的理解及提问等方面内容,遵循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小学古诗词考级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词考级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 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和欣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考级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PPT,展示古诗词的相关知识。
2. 古诗词考级手册,包括考级内容、评分标准等。
3. 诗词卡片,用于学生练习背诵。
4. 考级场地布置,包括考级座位、评委席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诗词考级基础知识1. 导入- 以一个与古诗词相关的趣味故事或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古诗词考级的意义- 介绍古诗词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考级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3. 介绍古诗词考级的内容和形式- 详细讲解考级的内容,包括必背的古诗词篇目、数量以及评分标准。
- 介绍考级的形式,如抽背、默写、即兴创作等。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准备古诗词考级,分享学习心得。
5. 布置课后作业- 布置学生背诵指定的古诗词篇目,并要求家长协助。
第二课时:古诗词考级模拟练习与评价1.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古诗词知识。
2. 模拟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考级练习,包括抽背、默写、即兴创作等环节。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
3. 评价与反馈- 对学生的模拟练习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 鼓励学生认真对待考级,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4. 心理辅导-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心。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古诗词考级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考级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词考级活动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在考级活动中的表现和成绩。
小学古诗文专项练习题教学提纲

小学古诗文专项练习题人教版小学古诗词专项练习题总结小学古诗词·填空·练习题(A)一、古诗文填空。
1.“桃花潭水深千尺,。
”是我国代诗人写的《赠汪伦》中的一句诗。
他被称为“”,和另一位与之同期的诗人并称为唐诗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座高峰。
课文中所学的“,漫卷诗书喜欲狂。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是后者诗人的作品。
2.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A.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3.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句是()A.多少楼台烟雨中 B.隔江犹唱《后庭花》 C.卧看牵牛织女星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谁的诗句?()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例2:下面诗句连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花/三月/下/扬州B.孤帆/一片/日边/来C.门泊/东吴/万/里船D.山色/空蒙/雨/亦奇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只有一句是不正确的,它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6.读句子,用“√”标明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⑴死去元.知万事空 A.主要 B.本来⑵但悲不见九州同. A.相同 B.统一⑶王师北定.中原日 A.收复 B.决定⑷家祭无忘告乃.翁 A.才 B.你的⑸初闻.涕泪满衣裳 A.见到 B.听到⑹青春作伴好还乡 A.给 B.回到7.写出下列各具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⑵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⑶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8.《泊船瓜洲》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之情,表现的诗句为“,。
”9.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最能表现作者对西湖胜景的赞美之情的两句诗是,。
10.人们常用《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比喻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心智更加敏锐。
人们常用苏轼的“,。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暮江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歌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1.读题、解题:(1)师强调“吟”的读音。
“吟”是怎么意思?吟,古代一种诗体。
(2)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有太阳落山的意思)这里交代的是(时间)(3)“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地点)二、初读古诗,感受画面。
1.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2.(点读——齐读)读完古诗你有什么感受?(景色美丽、喜爱……)3.读诗初步感觉很重要,老师读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受,我想通过我的读表达出来。
三、品析古诗,体会情感。
1.思考、讨论: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2.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3.重点理解词语。
(1)“残阳”是什么意思?(落山的太阳光)(2)“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质疑: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题西林壁》教案、教学设计

4.家长协助孩子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特点,增进同学们对古诗及诗人的了解。
5.分组进行课后讨论,每组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分析其意象、情感和哲理,下节课由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题西林壁》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把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中的“岭”、“峰”等,并了解其文化背景。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诗句的韵律、意象等,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品读和解读技巧。同时,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古诗的朗读、背诵和简单的赏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壁》的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以及掌握古诗的朗读、背诵和简单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一是诗句中抽象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二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品鉴古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设想
(5)拓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古诗知识,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巩固所学。
3.课后作业设计:
(1)熟中的哲理。
(3)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短诗,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6.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如何将古诗中的哲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用诗歌记录下来,与同学和老师分享。
第五章古诗教学(提纲)

第五章古诗教学我国是古老的诗国,有诗教的传统。
我国古代的诗歌教育是成功的,应该继承这一优良的语文传统。
一、古诗的文体知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小语教材中选取了115首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的古诗,这不仅可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文学素养,又可以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使学生终生受益。
古诗是饱和着作者丰富感情和想象,用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炼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古诗的一般特点是:1.古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性。
抒情是古诗的生命,其他文学样式中的抒情都不如诗歌来得强烈,来得直接。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读诗的目的,就在于把握诗中情;读诗的前提,是要酝酿好自身饱满的激情,然后再投入到诗歌的情感、氛围中去涵泳体味。
2.古诗创作具有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情到另一事情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创造意象为目的的活动过程,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
诗人们的想象丰富而多样。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李白驰聘自己的想象去梦游“云霞明灭或可睹”的天姥山,创造虚构了一个无边无际、光芒万射,神仙济济、其乐融融的仙境。
3.古诗语言凝炼,富有跳跃性。
例如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诗人以精炼而跳跃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平凡而情趣隽永的故事。
4.古诗语言含蓄,多用象征,具有意象美。
许多古诗是用直抒胸意的方式写成的,然而更多的却是借助形象来传情达意,寓情于景寄意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在古诗创作中通过特定的易于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特点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情感便是象征。
象征的妙用在于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曲折地阐发精深的人生哲理。
所谓意象,就是诗中寄托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
意象具有象征意义。
5.古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
总之,古诗的特点是:澎湃的激情丰富的想象高度的概括鲜明的意象和谐的音韵二、古诗的教学策略1.诗境。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4、搜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1、重点:背诵诗词,了解意思,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2、难点:读诗词,想意境,感悟语言美。
【教学设计思路】这三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古诗词,语言凝练优美,描写生动逼真,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大自然真是真是多姿多彩,令人神往。
在教学本课时,以读为主,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深入研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表达情意的方法。
【教学方法】采取“像”、“读”、“议”、“诵”相结合,用音像激起兴趣,通过朗读激,在讨论中品味语言,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激趣祖国的山水是如此的美丽。
阅读本单元课文,我们将随作者做一次愉快旅行,体会他们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和表达情意的方法。
二、导入《独坐敬亭山》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秋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李白感怀身世,自己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饱尝人间的心酸,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者自己,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因此写下本诗。
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交流相关资料。
三、初读理解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诗词的方法:1、看插图晓大意。
2、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3、查字、词典选解释。
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了什么?强调“厌”的古今不同意。
大致说出词意后,再读古诗,读流利读准确。
四、感悟意境熟读(回读)古诗,创设意境:学生齐读古诗,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与孤相同意义的词,让学生体会出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备课资料

部编语文四上2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备课资料一、21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
理解“飞将、沙场、人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
4.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难点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意。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教学,会认字有4个,要掌握的多音字1个,会写字10个。
读音方面:其中“项、雄”是三拼音节,特别注意“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
识字、写字方面:左右结构的字有“征、词、催、醉、雄、项”。
“催”是易错字,学生容易把单人旁写成双人旁。
记忆生字方面:可以采用两个熟字相加,如“工+页=项”;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法,如“摧——催”。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2.阅读理解这三首诗前两首是边塞诗。
对于古诗的理解,要从“解诗题”开始,然后到“知作者”,接着是“明诗意”,最后是“悟诗境”。
学生要多了解诗的创作背景,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
3.表达运用学以致用,学生学会通过注释,以及关键词了解诗意,快速融入诗中的意境,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搜集王昌龄、王翰、李清照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掌握文学常识。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
(3)再读课文,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
(4)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初步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情感。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出塞》课时目标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词”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
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古诗三首》包括《寻隐者不遇》、《春晓》和《静夜思》三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
这些诗作分别出自唐代诗人贾岛、孟浩然和李白,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哲理的深刻感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背诵《古诗三首》,掌握诗句中的生字词,并能对诗句进行简单的解读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哲理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2. 生僻词汇的掌握:诗句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汉语表达方式,需要学生花费时间进行学习和记忆。
教具学具准备- 课文教材- 词典或其他参考书籍- 投影仪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学生笔记本和文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诗人的生平或相关故事,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与讲解:学生集体朗读或个别朗读,教师对诗句进行逐句讲解,解释生僻词汇,分析诗句的意境和哲理。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写作练习:学生尝试仿写或创作简短的诗歌,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运用。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板书设计- 课题:《古诗三首》- 诗人:贾岛、孟浩然、李白- 诗歌内容概述- 诗句分析- 重点词汇解释作业设计1. 背诵与默写:学生课后背诵《古诗三首》,并尝试默写其中一首。
2. 写作练习:学生尝试仿写或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下节课分享。
3.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家长签字确认。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而且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多种方式,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古诗三首》包括《寻隐者不遇》、《池上》、《小儿垂钓》,均为唐代诗人所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古诗以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历史感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其诗意,感受其美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1. 古诗的意境理解:由于古诗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存在差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
2. 古诗的朗读与背诵:古诗的朗读与背诵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可能在这方面存在困难。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古诗的朗读音频,展示古诗的背景图片。
2. 课文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教材,以便于课堂上的阅读和讨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诗的朗读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新课导入:介绍三首古诗的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阅读古诗,理解其基本意思。
3. 深入解析:通过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4.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进行古诗的朗读与背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的美。
5. 总结与反思:回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1. 古诗的作者和背景:在黑板上列出三首古诗的作者和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2. 古诗的基本意思:用简洁的语言,将古诗的基本意思呈现在黑板上。
3. 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用关键词或短语,将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呈现在黑板上。
作业设计1. 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古诗的朗读与背诵,家长签字确认。
2. 古诗的理解与分析:要求学生写一段关于古诗的理解与分析,字数不限。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朗读、背诵和理解,评估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古诗或现代诗的提纲400字

四年级古诗或现代诗的提纲400字作文一、《我心中的古诗世界》在我的心中,古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我仿佛看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古诗里有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大片的荷叶和鲜艳的荷花,好像就在我眼前。
古诗里还有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我读到这句诗,就会想起远方的亲人。
古诗教会我很多道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我知道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古诗的世界真是丰富多彩,让我陶醉其中。
作文二、《读有感》读了李白的《静夜思》,我的心里有很多感触。
在寂静的夜晚,诗人看着洒在地上的月光,就像地上结了一层霜。
他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我能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就像我有时候在外面玩得晚了,也会特别想念温暖的家。
这首诗虽然简单,却能触动人心。
它让我明白,家乡是我们永远的依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
作文三、《我的诗歌周记》这一周,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古诗。
我最喜欢的是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那幽静的山林,仿佛把我也带了进去。
我还和同学们一起朗诵古诗,大家的声音此起彼伏,特别有趣。
通过这一周对古诗的学习,我更加喜欢古诗了,我要继续努力,读懂更多的古诗。
作文四、《反思:我与诗歌的距离》最近学习诗歌,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有些古诗的意思我理解得不够准确,背诵的时候也会出错。
这让我意识到,我没有认真去琢磨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一开始只觉得这是在说春天的景象,后来才明白诗人是在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要更加用心地去学习诗歌,拉近我与诗歌的距离。
作文五、《诗歌带给我的快乐》诗歌就像我的好朋友,总是能给我带来快乐。
当我读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会想起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的快乐时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让我感受到夏天的美好和有趣。
小学古诗笔试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古诗的基本特点2. 古诗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1. 古诗的鉴赏能力2. 想象力的激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介绍古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如:韵律、意象、意境等。
2.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阅读方法。
3.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一首古诗,体会古诗的美。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首古诗,要求学生按照阅读方法进行朗读,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
2. 学生分组,每人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和讲解,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每位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和背诵。
2. 收集有关古诗的资料,了解古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古诗的鉴赏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同时,感受古诗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拽、茸、副、怜、魔、杖”这6个生字。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了解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3.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继续培养其独立阅读能力。
4.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道理。
2.教学难点:充分交流阅读体会后续编故事。
[课前准备]1.按课文前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2.学生搜集一些木偶的资料,了解什么是木偶。
3.准备与上课相关的音乐和幻灯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
(上课前播放)课前板书好课题。
2.过渡:同学们,我们在《笑比哭好》的歌声中开始了今天的学习。
人的表情多种多样,人类的生活才丰富多彩。
要是只拥有一种表情,那会是什么样啊今天,我们就从“笑”说起。
同学们喜欢笑吗(生答:喜欢)(版画笑脸)笑脸谁都喜欢。
3.师小结:是啊,生活中需要笑。
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
笑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对笑有新的理解。
4.齐读课题,(出示课件1)《小木偶的故事》。
请大家来说说这是一篇什么体的童话(生答:拟人体童话,教师板书:(拟人体童话)二.初读,交流预习情况。
1.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自由快速小声读课文,要求做到: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初步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读,读完后想想这个童话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生读书,师巡视)。
2.读完后,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字的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2词语)谁来认读一下这些词语,(抽一人读),再请生领读,其余跟读。
3.课文中还有很多有趣的词语,我们也来读读吧。
(出示课件3词语)齐读后,让同学们说说发现了什么(都是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我想请两个同学上来表演一下这些表情,看谁做的最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连线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登鹳雀楼》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芙蓉楼送辛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三、活学活用。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的《》的诗句“,”来教导我们。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朝诗人写的《》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3、老师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我,教导我,不正像春天的喜雨:“,”吗?四、你了解下列诗人吗?他们分别是谁?李杜:小杜:诗仙:诗圣:诗鬼:五、找含有“千、山、万、水”四个字的诗句。
(不是整首诗,只写一句诗。
)千:山:四年级必背古诗词检测题二姓名:一、将下面的诗补充完整。
1、_______ ,红掌拨清波。
《咏鹅》骆宾王2、天似穹庐,____ 。
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 。
《敕勒歌》北朝民歌3、__ __ _ ,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4、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
《回乡偶书》贺知章5、________,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6、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7、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__,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
《游子吟》孟郊8、___________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9、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李白10、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早发白帝城》李白11、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12、_______________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二、春回大地(在扩号内填上带“春”字的词语)。
1、竹外桃花三两枝,()水暖鸭先知。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三、数字天地(在扩号内填上数字)。
1、()岸青山相对出,孤帆()片日边来。
2、死去元知()事空,但悲不见()州同。
3、()个黄鹂鸣翠柳,()行白鹭上青天。
4、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古诗百花园:(填花名)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2、()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五、古诗动物园:(填动物)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2、江上往来人,但爱()美。
3、两岸()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5、牧童骑(),歌声振林樾。
六、把诗人与相对应的诗题、诗句连线表示。
李白《赋得古原草送别》风吹草低见牛羊山王之涣《凉州词》曲项向天歌骆宾王《咏鹅》飞在青云端贺知章《回乡偶书》一片孤城万仞王昌龄《出塞》不教胡马度阴山北朝民歌《敕勒歌》远芳侵古道杜甫《古朗月行》千朵万朵压枝低白居易《江畔独步寻花》乡音无改鬓毛衰七、按要求写古诗。
1、你能写出两首关于春天的诗吗?5、请你写出二句反映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诗。
四年级必背古诗词检测题三姓名:一、请与古人对诗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
2、__________ ,古来征战几人回。
3、不知细叶谁裁出,。
4、,春江水暖鸭先知。
5、遥知兄弟登高处,。
6、窗含西岭千秋雪,。
7、,粒粒皆辛苦。
8、不识庐山真面目,。
9、,轻舟已过万重山。
10、,牧童遥指杏花村。
11、夕阳无限好,。
12、洛阳亲友如相问,。
二、填空。
1.《长歌行》中有一句诗告诉我们从小要努力,否则长大后一事无成,会让你后悔莫及的.这句诗是,。
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朝的(),他在成都建的茅草屋被称为(),诗中名句是 , 。
3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 。
来教导我们。
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的是()季的美景,其中“坐”的意思是()。
“二月花”指的是()。
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作者是()。
这句诗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名句。
三、选择题。
(在括号内填写上序号)⒈《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
①孟郊②高适③白居易④杜甫⒉《塞下曲》的作者是()①刘禹锡②卢纶③张志和④柳宗元⒊“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是()。
①杭州②苏州③徐州⒋《山行》描绘了()的景色。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⒌“劝君更尽一杯酒”出自王维的()。
①《送元二使安西》②《芙蓉楼送辛渐》③《鹿柴》⒍《村居》的诗人高鼎是()诗人。
①唐朝②宋朝③清朝④明代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
①李白的《静夜思》②李白的《望庐瀑布》③李白的《赠汪伦》⒏“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
①乘、搭②同“座”③因为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①王勃②李白③高适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①汉青②汗青③汗清1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是()写的。
①王维②杜甫③杜牧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自()①《塞下曲》②《出塞》③《从军行》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的“飞将”指的是()①郑成功②李广③卫青1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赞的是()①梅花②菊花③莲花15.“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君指的是()①李商隐②白居易③刘景文16.“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下一句是()①轻舟已过万重山②孤帆一片日边来③唯见长江天际流四、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
(4分,每题1分)1、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山月半轮秋,影入()江水流。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五、阅读回答。
(4分,每题2分)《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你在古诗中找出两对近义词:()-()()-()2.读着这首古诗,我深深地感到唐代诗人柳宗元当时的心情。
此时此刻,我们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请你结合诗句的意思画一幅简笔画。
四年级必背古诗词检测题四姓名:一、经典古诗文情景阅读填空题。
(1)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恩时,会很自然地吟诵孟郊的《》:(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
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
“_____________”?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5)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鼓励你再接再厉,会引用诗句“,。
”(6)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
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8)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一个例子。
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9)“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绿得碧澄澄的,此情此景真令人心旷神怡!(10)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11)看到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我会吟诵“,。
”二、我国古代诗人大都有背景离乡的经历,所以为寄托对家乡的思念而写的诗成为古诗组成的一部分。
请默写出两首思乡的诗。
(4分)三、大家背诵古诗都很多了吧,今天你能默写出一首描写冬天的诗四、请你写三句含有动物名称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