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_问题及政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经济2007.专刊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张广智王军茂魏国强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对河南省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及现状的分析,讨论了河南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加工总量不足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制约因素,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加大科技注入、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河南省 现代农业 基础设施 政策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农业人口大省,其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一、河南省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及现状
1.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近年来,河南省先后对30座大中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开工建设了盘石头、燕山等大中型水库,对19个大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在平原地区实施了平原井灌项目。2006年,全省机电井数达到12
2.52万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372.43万亩,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5862.87万亩,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9%、4%和5.8%;全省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4
3.7%、50.1%和28.5%。
2.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98年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400亿公斤之后,连续多年稳定在这一水平之上(2003年除外),2004~2006年连续3年实现丰产丰收,2005年、2006年分别登上450亿公斤和500亿公斤两个台阶。2006年总产量达到505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1%。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19.5亿公斤,连续第二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全省粮食再次夺取大丰收,不仅解决了全省近1亿人口的粮食需求,也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3.水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50.8万亩,比2006年增加5.4万亩;生产鱼苗46.1亿尾,增加5.4亿尾;培育鱼种26.1亿尾,增加3.7亿尾;投放鱼种23.9亿尾,增加1.1亿尾;新建鱼池3万亩,改造鱼池19万亩;培训人员3.9万人次。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8.5万吨,实现水产行业总产值95亿元,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
4.特色、绿色农产品初具规模。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水果、花卉、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等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其基地建设都已初具规模。主要经济作物中,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油料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蔬菜面积居全国第二位,总产量居全
- 69 -
国第三位;水果面积居全国第六位;食用菌总产量已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位;花卉面积居全国第二位;瓜类、茶叶、蚕业等特色经济作物也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河南省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作物生产大省。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数达到1243个,面积达到2276.1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8.0%。通过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708个,产品总量达到1376.2万吨;累计认证绿色食品272个,有机食品35个。全省认证产品国内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带动农户374万户。
5.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推进,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共有9102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43家),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达到3918家,占总数的43%;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399亿元,其中,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87家,带动1022万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0.9%,平均每户增收1025元。粮食、肉类、奶类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370万吨、490万吨、166万吨,味精、方便面、面制速冻食品、肉类和调味品等产量继续居全国首位。
6.农业标准化、外向化程度提高。河南省制定颁布了859项各类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全省已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253个,面积达到445万亩;有13个县(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农业标准化综合生产示范区。农产品出口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农产品出口值由2002年的2.3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4.7亿美元,年均增长19.6%。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河南省农产品贸易成交额达63.6亿元,排名全国第二。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产品和高附加值的加工农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农产品出口较快发展,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产品出口品种达299个,果汁、蔬菜等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增长迅速,出口额超过500万美元的企业已达18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9家;有16家企业成功入选2006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名单,5个农产品上榜“中国名牌农产品”。
7.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61元,同比实际增长12.1%,近10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229.28元,实际增长16.2%。农民收入构成呈现新的特点,农产品生产等家庭经营性收入虽仍是主要来源,但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转移性收入稳定增加。粮食增产为全省农民增加收入50亿元以上;外出务工农民年人均劳务收入达到5727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50%下降到2006年的41%。2007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862.7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4.62元,增长22.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6.8%。
二、河南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1.资源环境约束。河南省人均农业资源占有水平低。全省人均耕地1.1亩,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农业污染等问题依然相当突出,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刚性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约束、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设施装备条件差。河南省目前还有5600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52%,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抵御灾害能力弱,导致农业生产波动很大,制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不同作物、不同环节的高性能机具供给不足,技术含量低。部分地区主要靠手工和畜力作业,某些环节的机械化十分薄弱,农机装备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较大。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