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与语言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模糊语言学讲课实例

模糊语言学讲课实例

前言: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新闻也不例外。

对于新闻语言来说,首先要求明晰准确,但在准确的同时,不排斥模糊。

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语义所体现的概念外延即概念的边缘区域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中心区域,此概念与彼概念的区分是清晰的,如“早晨”与“中午”、“青年”与“老年”、“胖”与“瘦”等,这些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外延,虽然没有“一刀切”的明确界限,但中心区域是分明可辨的。

一、模糊语言在新闻中的运用模糊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所谓模糊语言主要是指由模糊词组所引起的,表示概念的内涵、外延难以明确确定的语言。

在生活中,当人们无法具体确定或精确确定思维对象范围的大小,语言就带有模糊色彩。

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和一部分时间名词、时间副词都属于模糊词。

受形容词、程度副词修饰或限制而组成的词组就是模糊词组。

例如:表示时间的许多词(如早、晚等),表示年龄的词(如青年、中年、老年等),表示颜色的词(红、黄、绿、蓝等),表示温度、味觉等的词都属于模糊词,②其他还有高、矮、胖、瘦、几十、上万、上下、左右、大约、附近等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看样子、基本、可能等插入语。

由此可见,模糊语言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的,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表达的概念模糊不清,具有不确定性。

一切新闻都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对新闻的最基本要求。

因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模糊语言一旦出现在新闻中,按常理来说,这无疑是对新闻生命的一种谋杀。

但模糊作为人类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普遍存在于各种文体之中,当然新闻也不例外。

新闻报道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模糊词的运用上。

新闻报道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受众报道事件的最新情况,这一独特的传播任务决定了新闻语言的表现特征,使其在篇章的基本结构、词法、句法和修辞等方面与其它文体之间存在不同之处。

记者、编辑往往需要从传播的具体需要出发,选择在特定语境中最能感染广大读者的语言手段。

新闻报道首先要求的是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提出了要求,所以新闻追求语言的高度精确不足为奇。

模糊语言学概论

模糊语言学概论

在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开拓者是北京 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1979年,他在《外 国语》第4期上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 文,引起了国内广大学者的浓厚兴趣。随后, 伍铁平先生相继撰写了30余篇论文,对语言 的模糊性进行了深人仔细的研究。与此同时, 国内其他一些学者也先后撰文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平面探讨语言的模糊性。模糊语言学 这门新兴学科便逐渐形成了。
第二节 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深远意义
一、模糊理论的诞生
我国自古以来,人们对语言中的许多词的模糊
性就有所认识。《楚辞·卜居》中说:“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易传·系辞》中说:“言不尽意,书
不尽信”;《老子》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庄子·天道》中有“意有所随,意之所随
的考验。但是,我们日常生活用词的这一不 可避免的天生的缺陷, 并不影响这些词成为 引向科学概念的里程碑, 因为我们正是从这
些词中获得对世界的第一个客观的理性认 识”。
奥地利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在他的重要著作《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中也曾谈到, 人们的许多概念具有“模糊的边缘”。他把 模糊概念比作模糊的图画,并说:“难道用 清晰的图画代替模糊的图画总是有益的吗?” 维特根斯坦还是分析美学派的代表,他认为 “善”、“美”这些词是模糊的。他说: “在我们对‘美’一词的用法中,没有任何 相同点……,我们在许多场合都用这个词, 但每次都各不相同。例如一张脸的美跟一把 椅子的美,一朵花的美或一本书装帧的美是 各不相同的。”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
二的。精确方法和模糊方法都是具有 两重性。世界上不存在普遍有效的精 确方法,模糊方法也并非必然是非科 学方法。精确方法和模糊方法都可以 作为科学方法。在一定范围内,精确 方法是更科学的方法;在另一范围内, 模糊方法是更科学的方法。

语言学教程课件ppt

语言学教程课件ppt
音系学定义
音系学是研究语言中音系规则和变化的学科,主要探究语言的音系结构、音节结构、语调等方面的规律和特征。
音节定义
01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单位之一,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质音组成的语音片段。
音步定义
02
音步是诗歌节奏的基本单位,是由两个或多个重读音节组成的节奏单元。
调子定义
03
调子是指语言的语调和语调变化,是表达语言意义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调子可以影响一句话的语气和情感,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心理学关系
语言学与社会学相互渗透,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和变化。
与社会学关系
语言学为计算机科学提供自然语言处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与计算机科学关系
语音学基础
语音学是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一门科学,主要探究语言的发音机制、语音的特性和变化规律以及语言声音的意义和功能。
语音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发音、音素、音节、音调、音变等方面的规律和特征,以及这些因素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总结词
方言是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导致的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语言变异则是指同一社会群体中,由于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导致的不同语言表现形式,如俚语、行话等。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语言接触是指不同语言或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而语言融合则是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形成新语言的过程。
总结词
语言与社会密切相关,语言反映社会现象,同时又对社会产生影响。
详细描述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都会影响语言的表达和使用。同时,语言也反映社会现象,如阶级、性别、年龄等差异在语言使用中都有所体现。
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地域变体,而语言变异则是语言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语言学概论ppt课件完整版

语言学概论ppt课件完整版
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的学科,包括词缀、 词根、词干等概念。
句法学
研究句子结构的学科,包括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句 子类型等。
语义学
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包括词义、句义和篇章意义 等。
语用学
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包括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 和礼貌原则等。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描写方法
通过对语言现象的详细描写,揭示语言的内在规 律和结构特点。
04
句子结构与句法理论
句子成分与功能分析
主语和谓语
句子的核心成分,表达基本的陈述关系。
宾语和补语
句子的补充成分,完善句子的语义内容。
定语和状语
句子的修饰成分,描述或限制句子中的其他成 分。
短语类型和层次关系
名词短语
以名词为中心词的短语,包括定 中短语、联合短语等。
动词短语
以动词为中心词的短语,包括状 中短语、动宾短语等。
介词短语
由介词及其宾语构成的短语,表 示时间、地点、方式等关系。
层次关系
短语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如并列关系、偏正关系等。
句法变换与生成语法简介
句法变换
通过改变句子成分的位置或添加某些成分来改变句子的结构,但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常见的句法变换 有主动句变被动句、肯定句变否定句等。
生成语法简介
语言接触和融合现象举例
1 2
语言的借用 不同语言在接触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词汇的借用 现象,如英语中的“tea”借自汉语。
语言的混合 在语言接触中,有时会产生语言的混合现象,形 成新的语言或方言,如克里奥尔语。
3
语言的融合
当两种语言长期密切接触时,可能会发生语言的 融合现象,产生一种新的语言,如罗曼语族中的 法语、意大利语等。

语言学概论ppt课件

语言学概论ppt课件

现代汉语在世界语言体系中地位
使用人数众多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 础。
文化内涵丰富
现代汉语承载着悠久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 涵。
国际影响力提升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现代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也在 不断提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02
语音与音系学原理
语音产生与传播机制
语音产生
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产生的声音,涉及呼 吸、声带振动和调音等过程。
语音传播
语音通过空气传播,经过外耳、中耳和内耳 的传导,最终被大脑识别。
语音感知
语音感知涉及听觉和言语感知系统,包括音 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的感知。
音位、音素和音标概念
01
02
03
超音段特征
02
超音段特征是指语音中除音质外的其他要素,如音长、音高和
音强等。
音系学与超音段特征的关系
03
音系学主要研究音质音位,而超音段特征则与音质以外的语音
要素相关,两者共同构成语言的语音系统。
03
词汇与语义学原理
词汇定义及分类方法
词汇定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指一种 语言中所有单词和固定短语的总 和。
句子结构与句法理论
句子成分及功能分析
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谓语则是 对主语进行陈述,说明主语“是什么 ”或“怎么样”。
宾语和补语
定语和状语
定语是对名词性成分进行修饰、限制 的成分,状语则是修饰动词、形容词 等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等。
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补语 则是对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等进行 补充说明。

第七讲 语言学和语言教学

第七讲 语言学和语言教学

第七讲语言学和语言教学谢天蔚Dr. Tim Xie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txie@一、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教学法⏹语言教学法总是和语言学理论相适应⏹语法研究和语法翻译法⏹结构主义和视听法、句型操练⏹社会语言学与交际法、交际能力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语法翻译法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

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

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

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直接法Direct method⏹十九世纪下半叶始于西欧的外语教学⏹德国外语教育家菲埃托最早提出⏹十九世纪语音学的建立和发展为直接法提供了语音教学的科学基础⏹直接法主张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通过说话学说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教学中只用外语讲述,广泛利用手势、动作、表情、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段,要求外语与思想直接联系,绝对不使用本族语,⏹即完全不借助于翻译,语法降到完全不重要的地位。

⏹完全针对语法翻译法的弊端提出的,本身难免有它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的地方,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充分估计到它的积极的一面;⏹只看到和只强调幼儿学母语和已掌握了母语的人学习外语之间的共同规律,而对两者之间的差别未曾注意到或没有充分估计到,因此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方法来解决两种有一定区别的语言学习问题;⏹在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对文学的修养不够注意,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语言学ppt课件

语言学ppt课件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的传承工具。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传承,人们可以了解和继 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可以将本民族或社会的文化传承给后代。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文化背景影响语言使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语言使用。例如,不同民族或社会对于礼貌、谦虚、尊重等方面的文化价值观 不同,因此在语言使用上也会有所不同。
语言学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语言学概述 • 语音学 • 词法学 • 句法学 • 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 •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01
语言学概述
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探 讨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以及语 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的关系。
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语法、 语义、语用等方面,以及语言在社 会文化背景下的运用和变化。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语言使用情 况,收集第一手语言材料。
文献研究法
利用历史文献和现代语言学著作, 对语言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实验法
通过设计和实施语言实验,验证 语言学理论和假设。
比较法
对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的不同变 体进行比较,揭示语言的共性和
差异。
语言学的发展历史
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会话含义的推导
通过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推导会话含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变化和发展的学科。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语言变异、语言规划、语言与性别、语言 与年龄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包括田野调查、语料分析、实验等。
语言变异与语言规划
01

语文读本中的模糊语言及其教学_模糊语言

语文读本中的模糊语言及其教学_模糊语言

嫩,山形也渐渐变得柔软。〞〔触觉模糊成视觉〕
“精确〞,恰到好处地体露了妇女们当时冗杂微妙的感情。《离不开你》:
诸如此例屡见不鲜,教学中如能在语言的模糊性上给予指明,则学生 “她独独抱着两岁的孩子,倾泻了眼泪和不幸〞,“眼泪〞和“不幸〞在
不但加深了对原句的理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学着去说,去写。
此成为可“倾泻〞之物,虽在语义和语法上都含有不确定性,这一模糊语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语文读本中的模糊语言及其教学_模糊语言
锋做好事之多,颂扬之情溢于言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可上九 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等篇中“九、五、千……〞同样也都是模糊概数,而不是确数。
语言文字要制造性的表达思想,除了精确语言的运用,还要借助于模
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中把这种语词的不确定性,称为“模糊概
糊糊言。所谓模糊语言,麦・布莱克在《模糊性》中说“就是一个没有严 念〞,也即模糊语言。上面举的语词都较简洁,其模糊语义简单把握。而
格地应用范围的一般词语〞。模糊的词语总是有某种交界性区域,大小、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须仔细讨论方才晓透的。下面结合中学语文课本
二、 思维中的模糊语言
言却把刘桂芬听到丈夫失去双臂的消息后无比悲哀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
模糊语言在思维上常有外表现象上的似相矛盾,但实质上却具有独特 致。《为了忘却的纪念》:“却使我目睹很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
性的深刻。《孔乙己》:“孔乙己好像确实已经死了〞,“好像〞、“确 将我埋得不能呼吸。〞鲁迅把血拟作可埋人之物,这里也未作语义的“精
情感在难以言传之际,模糊语言的运用会收到传情达意的最正确效果。

模糊语义学

模糊语义学

谢谢
感谢您的观赏!
pinapple(菠萝)
四、模糊词语意义的理解
•1、相对准确性 模糊词语具有限界性,只要双方所理解的语义处在这个限界的范围之内,双方 就会达成共识,认为是“准确”的,交际便成功。例如:A:你今天买了多少书?B:十几本。
10﹤十几﹤20
•2、原型性 谈到某一概念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该概念范围中的隶属度最高的中央成分, 即典型成员。水果:苹果、香蕉、梨、橘子
1普遍性和客观性
3) 句平面,话语平面 产生模糊句义的情况很多,含有模糊字词的句子可能会
产生模糊的句义,不含有模糊字词的句子也可能会产生模 糊现象,例如 “To be or not to be”的翻译 同一个句子,不同的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话语义“It’s raining” 4) 语法层面 词类归属的不确定性 例如head可为名词、动词、形容词 实词和虚词的划分 动词和助动词的分界 组词造句 old man and woman
3、不平衡性
• 语言既具有自身的明晰性,又具有内在的模糊性。 语言中这对明晰性和模糊性矛盾在同一语言中的分 布式不平衡的,在跨语言交际的比较中更是不平衡 的。
• 词语多义义项的“明晰性-模糊性”的不平衡性。 例如one、two、three表示数字时是明晰的,但 one or two(几个,少许),two by four(小的, 微不足道的),on all fours(完全的,相似的),不 三不四,三长两短等等却会出现模糊现象。
代表人物
• Lakoff(1973),运用模糊理论解释模糊语义 • McCawley(1981),详述了可用隶属度来表现语义的观点 • Ross(罗斯,1973),语法模糊现象 • Kempson(1977),《语义理论》第八章,专门论述了意义模糊现象 • Lyons(1977),《语义学》第二卷论述语法歧义 • Labov(拉波夫,1978),将模糊理论用于语法范畴界限的研究 • Taylor(1989),《语言范畴化》,讨论了模糊性和模糊限制词 • Channell(谢内尔,1994),《模糊语言》 论述英语中不同形式的模糊表达方法以及

关于语言的ppt课件

关于语言的ppt课件
语言的地域性
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导致语言的差异,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体现了 地域文化的特点。
社会阶层与语言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使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体现了社会阶层 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影响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
01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
内容和背景。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
交际法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 的实际运用,强调在真实 的语境中交流和沟通。
任务型教学法
通过设计有意义的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 中学习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挑战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
从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到流利的 口语表达,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学习和发
展。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如兴趣、需
03
语言的构成要素
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 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语音包括元音和辅音,元音是 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口 腔不受阻碍的音,辅音是发音
时气流受阻碍的音。
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调、响 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 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 色是指声音的品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指语音所表 达的意义在不同语言和方言中 的差异,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 或同一方言的不同发音都可能 表达不同的意义。
方式。
词汇与文化
语言的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 息,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反映了 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语言结构与文化
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也反映 了文化的特点,不同的语言结构体 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思维和交流习 惯。
文化影响语言
文化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乔姆斯基的这些弱点,美国著名社会 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提出了“交 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 一概念。
海姆斯认为,他提出的“交际能力”包括 了乔氏的“语言能力”。并认为一个人不仅 能按本族语的习惯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而 且能在一定的场合和情景中使用最恰当的语 言形式,这就是人们所具有的交际能力。具 体而言,交际能力应包括下列四方面的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 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 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 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 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 基础。”
在教学中,怎样评价一位教听说的老师
的业绩?是不是因为有的学生的听说能力 强,而另一些学生的听说能力差,因而认 为没有实现教学目的,从而断定那位老师 的业务能力差,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效 果不好?恐怕这种评价不太切合实际,因 为教学目的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一部分同 学好,一部分同学差,这是教学中必然存 在的事实,也是教学大纲所能允许的。只 要那位教师已尽心竭力,学生的听说能力 比以前有所提高,那么,该教师的成绩就 不可抹杀。
除教学目的具有模糊性之外,“语言能力” 和“交际能力”这两个术语也具有模糊性。
“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 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 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 的语言知识,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 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他语言交际 活动。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 练,也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重视 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发展在语 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
模糊现象的作法不仅容易产生成绩测定上的 主观性,而且可能使学生对分数斤斤计较于 一分之得失,不重视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应 用。说得严重一些,这种方法还可能造成学 生在未来生活中处处斤斤计较的小市民心理。 这种精确的计分方法还容易人为地在班上评 出几个九十几分、一百分的尖子,可能使他 们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优越感,容易骄傲自满, 而使另一部分人产生自卑感。采取五分制, 即用模糊词语评定学生的成绩,反倒可能比 较恰当,比较精确。”
语言能力(competence)
最初是由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基 (N.Chomsky)提出来的,它与语言行为 (performance)是一对孪生兄弟。语言能力 是指所有说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并且说出从 来没有听过的句子的能力,这种能力指的是 掌握构成某一语言所有话语的基础的代码的 能力;而语言行为则是指上述代码在使用语 言的实际情况中的实现,即话语本身。
模糊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的内容极其广泛,泛指一切 语言的教学,包括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教学。 我们主要探讨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学同模糊 理论以及模糊语言学的关系,提倡用模糊语 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外语教学,重视外 语教学中的模糊现象。
将模糊理论运用于教学早就引起了我国学 者的注意。1987年,伍铁平教授在《模糊理 论的诞生及其意义》一文中就指出:
在转换生成语法中,语言能力的特点在 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上用该语法的 句法成分表现出来;而语言行为的特点则 在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上用该语法 的语音成分表现出来。乔姆斯基提出“语 言能力”这个术语是他创立新学说的需要, 是不能脱离他的整个语言学说作孤立的理 解的。实际上,在乔氏的假设中,“语言 能力”与语言教学是不相干的。
1. 语言能力
即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知 识。这些语言知识是学习者大脑内在化的结 果,而不是熟记了的单词或规则。
2. 社 会 语 言 能 力 (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即使用功能变体(functional varieties)和 言语功能(speech function)的能力。
乔氏关于“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 的划分虽为许多语言学家所接受,但是在 语言教学等实践中执行起来却存在着某些 问题:
首先,要将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绝对地 区分开来是相当困难的。
其次,将语言能力看成是人的内在心理 因素,忽略了其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
再其次,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都没有考 虑语言使用的能力。
他还提出:“传统的教育是建立在‘二 值逻辑’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因为人从孩 提时起就习惯于二值逻辑的思维方式。儿 童很早就学会‘好’与‘坏’,‘高’和 ‘矮’,‘大’和‘小’等表示二值逻辑 概念的词。…… 儿童看电影,常常每出现
一个人物都要问:‘爸爸,这是好人还是 坏人’。父母对儿童说的话也往往简化为 建立在二值逻辑的基础之上的话语,如 ‘爸爸好,毛毛坏’、‘妈妈好,爸爸坏’ 等。”
.
一、外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教学大纲的模糊 性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挥棒”,没有统一 的教学大纲,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 之木”,整个教学就会处于混乱局面。然而, 教学大纲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教师 也不一定要一步一趋。因为教学大纲的内容 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弹性即模糊性。例如,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关 于教学目的的内容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教育上,模糊理论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人的知识水平是一个模糊概念,是不可能用 精确数字测定的。对一个科学家、教授,或 任何一个离开学校工作多年的知识分子,如 果想用百分制去给他的知识打分数,不仅不 科学、不可能,而且只会令人感到滑稽可笑。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学校中,却用精确的数 学分数去测定学生的知识水平这样一个本质 上是模糊的现象。60分的学生和59分的学生, 他们的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别难道会大到一个 可以升级、上大学、一个却只能留级,当工 人这样大的地步吗?这种用精确数字测定
3.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
即学会怎样用语言来做事。话语也可称为 “篇章”,是有效的语言单位,韩礼德将其 称为“操作”单位,因为句子是句法单位。 话语牵涉到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而这往 往被初学者所忽略,因为他们认为篇章的意 义无非由句子的意义简单地相加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