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合集下载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一、引言有害生物是指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产生危害的生物,包括昆虫、鼠类、病原微生物等。

有害生物防治是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影响。

为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有害生物防治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有害生物孳生环境,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2.分类管理,重点防控。

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实行分类管理,重点防控危害严重、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的有害生物。

3.依法防治,规范管理。

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和规范,确保防治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4.社会参与,共同防治。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形成共同防治的良好氛围。

三、有害生物防治措施1.环境卫生整治。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消除有害生物孳生环境。

2.物理防治。

采取安装防鼠板、防蚊蝇灯、纱窗、纱门等物理措施,防止有害生物侵入。

3.化学防治。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对有害生物进行灭杀。

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确保人畜安全。

4.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手段,对有害生物进行抑制和灭杀。

5.监测预警。

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定期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及时掌握有害生物发生动态。

6.宣传教育。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四、有害生物防治责任1.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所需经费。

2.有害生物防治部门应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3.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有害生物防治制度,落实防治措施,定期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原理和方法—综合治理的含义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原理和方法—综合治理的含义

二、化学防治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 代中期。
前期(1946~1962),开始大面积使用DDT,相继六六六、氯丹、毒 杀芬等一系列高效、持久的有机氯杀虫剂在害虫防治上发挥巨大作 用。
1874年 德国人蔡德勒合成出DDT
1939年 化学家米勒发现了DDT的杀虫功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DDT登上世界舞台
此阶段强调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的研究。是现代综合管理方案 的雏形 。
19世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柑橘, 曾受到介壳虫的危害,介壳虫像麻疯 疙瘩一样,密密实实地叮在柑橘和枝 叶上,使柑橘生产损失严重。后来人 们发现澳洲瓢虫善吃这种介壳虫, 1888年,美国不远万里将澳洲瓢虫请 来,去防治介壳虫,结果获得成功。 由此开创了传统生物防治科学的新纪 元,并宣告一门新学科的诞生。
(二)全部种群管理(total population management,TPM)
意大利的Knippling提出,化学防治对控制高密度 种群最有效,而不育技术是以低密度种群下最为 有效。二者结合可彻底消灭害虫。其哲学基础是 消灭哲学。适用于卫生害虫及危害严重的森林大 害虫。
(三)大面积种群治理(areawide population management,APM)
(一)害虫综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
定义: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 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 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 化学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 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 产的目的(马世骏,1979年)。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发展
人类对害虫的管理策略大致分初期防治阶 段、化学防治阶段、害虫综合管理阶段、 林业可持续发展4个主要的发展历程。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人为的采取相关手段和方法,减轻、干涉或防止病原物及害虫为害植物的过程称为植物病虫害防治。

随着人们对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的日益深入,化学防治措施存在的弊端逐渐凸显。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逊(Rachel carson)针对高效有机农药的大量使用,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促使植物保护专家对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问题的重新思考。

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1972年2月,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环境质量委员会(CEQ)在《害虫综合治理》报告中,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的概念。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以生态学为基础,针对单一依靠化学防治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防治策略。

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的协调运用多种经济、安全、简单易行的必要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的水平之下,防治费用最低、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大、对植物和环境的不良作用最小,既有效地预防或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又确保对农业生态最大限度的保护,创造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即力求最佳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要点及原则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要点如下:①共存哲学。

综合治理的基础哲学是共存哲学、容忍哲学。

在通常情况下,有害生物无须彻底消灭,只需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

保留少量害虫可以使其成为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体系的多样性,以期达到利用自然因素调节害虫数量的目的。

但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在入侵初期,存在彻底消灭的可能时,不排除使用消灭手段根除,以免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害。

②节制用药。

综合治理策略主张节制使用有机化学防治药剂。

尽最大可能减少化学防治手段给环境及产品造成的污染。

③重视自然因素的调控作用。

综合防治策略强调充分发挥自然因素对有害生物的调控作用,重视作物自身的耐受补偿能力及生物防治手段。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一、引言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呈加剧趋势。

为了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效果,保障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进行探讨。

二、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昆虫、病原菌、线虫、螨类等。

它们对林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影响树木生长:林业有害生物通过取食、寄生、繁殖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早衰甚至死亡。

2.破坏森林生态平衡: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和扩散,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森林的生态功能。

3.引发次生灾害:有害生物危害导致的树木死亡、生长不良等现象,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水土流失等次生灾害。

4.影响人类健康:部分林业有害生物还能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三、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疫与监测技术检疫与监测是预防和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苗木、种子、木材等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防止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

同时,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及时发现疫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资源,通过天敌、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手段,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环保、长效、无污染等特点,是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3.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方法,如诱杀、捕杀、隔离、高温处理等手段,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方法。

物理防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无污染、效果显著等特点,适用于局部和应急防治。

4.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方法。

化学防治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广谱等特点,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2)盗传必究简答题1.什么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答: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2分)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分)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1分)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分)2.真菌的分类单元如何?最基本的分类单元是什么?答:真菌的分类单元:界、门、亚门、纲、亚纲、目、科、属、种。

(3分)最基木的分类单元是种。

(2分)3.如何防治月季黑斑病?答:(1)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

用2000倍五氯酚钠水溶液或1%硫酸铜溶液杀死越冬病菌。

(2分)(2)浇水时不要采用喷灌,加强田间抚育管理。

(2分)(3)发病初期,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百菌酮400倍液,此后15—20天喷一次。

(1 分)4.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是什么?答:首先是有致病性强、繁殖数量大的病原物;其次是有连续、连片种植,面积较大的感病品种;最后要有有利于病原物侵染、繁殖及传播的环境条件。

(答对一条给2分,答对两条给4分)5.列表说明柑橘溃疡病与疮痂病的区别。

答:答对4个及以下每个给1分,答对5个给4分,全部答对给5分。

6.简述昆虫的主要繁殖方式及其特点。

答:(1)两性繁殖:经雌雄交配、受精,产出受精卵,每个卵发育为一个新个体。

(2分)(2)孤雌生殖:雌虫不必经过交配或卵不经过受精而产生新个体。

(1分)(3)卵胎生:卵在母体内孵化后,由母体直接产出幼体。

(1分)(4)多陪生殖:在一个卵内发生两个或数百个、甚至多达二千个胚胎,进而发育为多个新个体。

(1分)7.如何防治月季黑斑病?答:(1)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

用2000倍五氯酚钠水溶液或1%硫酸铜溶液杀死越冬病菌。

(2分)(2)浇水时不要采用喷灌,加强田间抚育管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国际合作
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 合作和交流。
强化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投入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参与治理工作。
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创新,开发新的药剂、治理 设备和工艺,提高治理效果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当前治理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
1 2 3
耐药性问题
有害生物对化学药剂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导致治 理效果不佳。需要研发新的药剂和治理方法,以 应对这一问题。
缺乏科学评估
一些治理实践缺乏科学评估,无法确定其实际效 果。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以验证治理方法 的有效性。
技术推广不足
一些有效的治理技术没有得到充分推广,导致使 用范围有限。需要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治 理技术的普及率。
强化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合作, 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 对全球性的有害生物问题 。
提升公众意识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 高公众对有害生物的认识 和防治意识,促进社会共 同参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可以保护农作物和林木免受有害生物的侵害
,提高农业和林业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加强基础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害生物 的生态学、生物学特性、 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的关 系,为制定更有效的综合 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技术手段
研发新的防治技术手段, 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等,注重环保 和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课件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课件

化学药剂是防治有害生物常用的手段之一,了解不同种类的农药和使用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
农药种类和分类
农药种类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根据不同 的目标有害生物分类使用。
农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农药要注意剂量控制、使用方法、安全防护等, 确保有效防治有害生物的同时,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 危害。
2 类型分类
有害生物根据其生态特征可以分为昆虫、害虫、致病菌等不同类型。
3 危害
有害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给生活和环境带来隐患。
有害生物的危害
了解有害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有助于认识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危害
有害生物可以传播疾病、破坏农作物、侵害生态系统,给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带 来威胁。
采取多种控制方法,综合运用生物学控制、化学 控制和物理控制等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3 环境友好
4 全民参与
注重环境保护,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过程中,尽 量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方法和药剂。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治意识,实现政府、 社会和公众的多方合作。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方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涉及到生物学控制、化学控制、物理控制等各种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防治。
结语
本课件强调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个人都应该加入到环保治理中,共同创造 一个美好的未来。
1 环保治理的重要性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个人参与的意义
个人参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可以提高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3 未来发展的期望
期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能够得到更多的科技支持和社会关注,实现更好的防治效果。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办法(标准版)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办法(标准版)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办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是一套有害生物治理系统,这个系统考虑到有害生物种的种群动态及其有关环境,利用所有适当的方法与技术以尽可能互相配合的方式,把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低于经济危害的水平。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主要包括环境、化学、生物、遗传、物理和法规等防制措施,本公司主要采用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措施包括:
1、生物防制
利用其它生物(天敌)或其代谢物来控制或杀灭有害生物的方法,实际上是人们对自然因素的利用,来打破这种相对平衡,使其数量降低或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2、化学防制
使用天然或合成的杀虫剂,通过不同作用,毒杀或驱走有害生物的手段。

3、物理防制
利用机械方法,以及光、声、电等物理条件,来捕杀、诱杀或驱逐有害生物的方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PPT课件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PPT课件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 一个基因可能关系到一种生物的兴衰,一个物种可能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生态系统可能改变一个地区的
面貌。在人类还没有来得及开发应用的众多物种便如此大
量和快速的灭绝了,从此,我们不知道,而且将来永远也
不可能知道这些已经灭绝物种的宝贵价值,全球生物多样
性正在迅速丧失,这不仅意味着我们正失去大量以后可资
编辑ppt
14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五)、《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保护措施
➢ 制定国家的保护生物多样性计划 ➢ 对生物多样性的组成进行调查、监测及编目。 ➢ 迁地保护及就地保护。 ➢ 关于遗传资源的获取:要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技术转让:发达国家要以优惠条件、非商业条件转让给
发展中国家。 ➢ 关于财务机制:发达国家要提供援助;保护生物多样性
编辑ppt
77~120亿? 5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堪忧的现状!
人口增长:
生物资源不合理利用
自然环境遭破坏:
生物多样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被减少或丧失。
编辑ppt
6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全球环境面临威胁和挑战
乱伐森林
森林火灾
大气污染
赤潮
编辑ppt
7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每天损失耕地40公顷、损失森林21公顷、11公顷良田 被沙漠化、向江河湖海排放污水85万吨;
利用的资源;更重要的是,那将最终导致我们人类自己,
也像其他生物一样,从这个编辑星pp球t 上消失!
10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价值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

当今世界有害生物治理策略简介

当今世界有害生物治理策略简介

第一章当今世界有害生物治理策略简介纵观国内外,当今治理有害生物的策略不外乎以下三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大面积种群治理(APM);全种群治理(TPM)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1、概念: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补充:农业生态系统主要是由栽培植物(寄主)、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和环境因素(含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

2、由来和发展: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首先是由病虫害防治专家和昆虫生态学家提出的。

然而只是到60年代以后,它才受到学者和公众普遍承认。

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宣布,综合治理是防治有害生物优先考虑的策略。

我国是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75年制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综合防治”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8页3、理论特点:可归纳为三方面,第一是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灾变论为理论基础,以生态学的原则作为指导。

第二,防治措施的选择和运用。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要求各种防治措施取长补短,协调运用,特别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运用。

所有人为防治措施应与自然控制相协调。

第三就是防治目的。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个管理系统,它不要求将有害生物彻底消灭,而是要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

4、经济受害允许水平(EIL):作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的那个关键性害虫种群密度或作物受损害的程度。

5、经济阈值(ET):经济阈值是接近但未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时的害虫种群密度或植物受害的程度。

通常是在小区或控制条件下,对不同种群密度下对作物不同生育期造成危害损失进行测定,然后通过投资、收益等换算而得出。

什么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什么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什么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很多化学防治的非靶标影响、进化抗性以及费用促使人们研究出了一种叫作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方法来防治外来的和本地的农业害虫。

20世纪40年代晚期到60年代中期有时被称作“害虫防治的黑暗时期”,因为此时过多地依赖杀虫剂。

害虫综合治理的动力是,在这段时期的末期,人们观察到杀虫剂的常规使用有时会恶化某种害虫问题,因为杀虫剂会杀死靶标害虫的自然天敌,且比杀死害虫本身的效率更高。

害虫抗性的进化有时会恶化这个局面,就像先前被天敌压制的新的害虫种群激增一样。

蕾切尔·卡森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的影响公之于众后,也促使了人们寻找替代的方法。

诱发事件是棉花害虫亚洲棉红铃虫(pink bollworm)在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扩散,导致化学农药,尤其是DDT的喷洒每年多达25次。

DDT的残留物开始出现在牛奶中,其浓度已经超过了美国联邦规定的最高限度。

还有,舞毒蛾的激增在缺乏DDT的情况下不能被控制住,从1957年开始,禁止在森林中使用DDT。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几位昆虫学家奠定了这种方法的基础,他们最初称其为综合防治,之后称其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不幸的是,这个术语到现在有了太多的定义(最近统计至少有70个),以至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变成了一种万能解释——如果一个术语有着太多不同的含义,也就意味着它什么也不是。

美国联邦机构资助了一个早期的项目,其目标是通过仔细研究害虫的生活史,于5年之内将在6种作物上使用的杀虫剂减少40%~50%。

关键的创新点就是化学品的喷洒时间,因此化学品只有在害虫最脆弱的时候才使用,并限制使用在害虫密度高的景观部分——这样可以避开邻近的自然天敌可能生活的生境,顺带减缓害虫抗性的进化速度。

其他的项目随后加入了其他的功能,例如,使用不育的雄性个体或者雌性个体来阻碍外来的苹果害虫苹果蠹蛾的交配。

一些害虫综合治理方案也应用了生物防治,通过谨慎使用杀虫剂(尤其是限定喷药时间和位置)而避免伤害防治作用物。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定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指,通过采取多种联合防治措施和手段,防止、控制和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以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健康和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有害生物的危害有害生物是指经过演化适应后,能繁殖、寄生、捕食人类、牲畜、野生动物、农作物、林木、水生生物等造成损害或影响到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的生物种类。

有害生物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生态平衡。

有害生物繁殖过快、掠夺过度,会占据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竞争食物,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2.危害人类健康。

例如蜜蜂、蝎子等昆虫的毒性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破坏农林生产。

例如蚜虫、草丛生物、杂草等,会吸取作物养分,大量繁殖,影响农林生产。

综合治理方法为了防止、控制和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方法。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天然敌害虫的方式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危害。

例如,利用蜥蜴、蟾蜍等天然敌害虫,控制蚊虫、蚜虫等有害生物的繁殖。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无毒性或具有低毒性的杀虫剂、杀菌剂等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危害。

例如,利用杀虫剂控制有害昆虫繁殖,利用杀菌剂控制有害细菌繁殖。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危害。

例如,利用超声波、磁场杀死蚊子和老鼠等有害生物。

4.文化防治。

文化防治是指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管理制度,减少有害生物的繁殖和危害。

例如,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减少露天堆放垃圾,减少有害生物的繁殖。

综合治理的效果综合治理方法对于有害生物的控制和减少有很好的效果。

综合治理方法的使用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农林生产的稳定发展都有很好的作用。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健康、保障农业生产的必要手段。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文化防治等手段,可以达到控制有害生物繁殖和危害的目标。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害生物常常给我们带来诸多困扰和损失。

从农业领域的病虫害侵蚀庄稼,到家居环境中的蟑螂、老鼠肆虐,再到森林中病虫害对树木的威胁,有害生物的存在不容忽视。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 IPM)的理念和方法应运而生。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并非是简单地使用农药或者单一的防治手段来消灭害虫,而是一种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性防治策略。

它强调多种防治方法的结合与协调运用,以实现对有害生物的长期有效控制,同时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有害生物会成为问题。

在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有其自身的生态位和生存策略。

然而,当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环境条件,或者引入了外来物种时,原本平衡的生态系统可能会被打破。

例如,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为某些害虫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或者盲目引进一种新的植物品种,可能会带来其原本携带的害虫,而本地的生态系统却缺乏对这些害虫的天然制约机制。

那么,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具体包括哪些方法呢?生物防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这意味着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比如,在农田中引入害虫的天敌,如瓢虫可以捕食蚜虫,赤眼蜂可以寄生在害虫的卵内,从而减少害虫的繁殖。

这种方法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往往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因为它是基于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

物理防治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设置障碍物、诱捕器、灯光诱杀等方法,可以直接减少有害生物的数量。

例如,在果园中可以使用防虫网来阻挡害虫进入;在仓库中放置粘鼠板来捕捉老鼠。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且不会造成化学污染。

农业防治则侧重于通过合理的农业操作来预防有害生物的发生。

例如,选择抗病虫的作物品种、合理轮作、适时播种和收获、科学施肥浇水等。

良好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增强作物的抵抗力,减少有害生物的侵害机会。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课件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课件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PPT 课件
目录
•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概述 • 有害生物的种类与识别 •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方法与技术 •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实践与应用 •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旨在预防和控制对农作物、森 林、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有害生物。
03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方法 与技术
物理防治方法
捕杀法
人工捕杀成虫、摘除虫卵 或捕捉幼虫和蛹等。
诱杀法
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灯 光、色板、性诱剂等诱杀 害虫。
阻隔法
设置障碍物,如防虫网、 粘虫带等,阻止害虫入侵 或迁移。
化学防治方法
杀虫剂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直接杀死或驱避害虫。
熏蒸剂防治
利用有毒气体或液体杀灭害虫。
案例一:北京地区的 有害生物治理
北京地区有害生物治 理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北京地区常见的有害 生物种类及危害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实践案例
案例二:上海地区的有害生物治 理
上海地区常见的有害生物种类及 危害
上海地区有害生物治理的具体措 施和效果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实践案例
案例三:广东地区的有害生物治理 广东地区常见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解决方案
加强科学研究
深入研究有害生物的生态习性、 繁殖规律和抗药性机制,为治理
提供科学依据。
推广综合治理技术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 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有害 生物防治的意识和参与度。
提高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效果的建议

学校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学校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学校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前言
为了维护学校生态环境,保障师生健康安全,学校对有害生物
进行了综合治理工作。

现总结如下:
治理措施
清理消杀
学校采取了清除有害生物栖息地和培养基、清理垃圾和杂草、
对潮湿地进行干燥处理等清理消杀措施,有效消灭了蚊虫、老鼠、
蟑螂等有害生物,同时也防止了其再次滋生。

防治措施
学校采取了针对不同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安装水质检测设备、定时消毒、加强管道隔离控制、加装纱窗防蚊等。

此外,学校也对
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抑制有害生物的植物,如银杏和茶树等,有效预防并控制了有害生物的滋生。

效果评估
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项指标稳步下降,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师生的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

未来展望
学校将持续关注有害生物的滋生和活动情况,加强日常防治工作,同时研究新的防治技术和手段,确保学校生态环境持续稳定。

结论
学校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也是维护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工作。

学校在做好治理工作的同时,也要持续加强防治工作,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为师生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哎呀,说起“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话题呢!你想想,就像我们的房间,如果不经常打扫,是不是就会变得乱七八糟,还可能会有小虫子到处乱跑?那大自然和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是一样的呀!有害生物,就是那些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和危害的小生物们。

比如说,偷吃粮食的小老鼠,咬坏衣服的小虫子,还有传播疾病的蚊子和苍蝇。

那什么叫综合治理呢?可不是简简单单地打打药、赶赶跑就行啦!这就好比我们要打赢一场大战役,得有各种战术,还得大家一起配合。

首先,得搞清楚这些有害生物是从哪儿来的。

是从外面跑进来的,还是在我们家里自己“生”出来的?这就像警察叔叔破案一样,得找到源头才行!比如说,家里的垃圾桶要是不及时清理,是不是就容易招来苍蝇?然后呢,要想办法预防它们出现。

比如说,把吃的东西都收好,别让老鼠有机会偷吃;窗户装上纱窗,不让蚊子飞进来。

这就好像我们出门前要关好门窗,免得小偷进来一样。

如果有害生物已经出现了,那也不能慌。

不能一股脑儿地用很多毒药,那样可能会伤害到我们自己,还可能让有害生物变得更厉害。

得选择合适的方法,就像我们选择合适的武器一样。

有时候,可以用一些天然的方法。

比如说,种一些能驱赶虫子的植物,像薰衣草、薄荷之类的。

这就好像给我们的家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让虫子不敢靠近。

还有呢,大家一起行动也很重要!比如说,整个小区一起打扫卫生,消灭害虫的藏身之处。

这就好比一群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赢。

“哎呀,要是不管这些有害生物,那我们的生活得乱成什么样呀?”你能想象每天被蚊子咬得满身包,吃的东西都被老鼠啃坏的日子吗?那简直太可怕啦!所以说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真的太重要啦!只有把有害生物都治理好,我们才能过上舒服、健康的生活。

这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打造了一个坚固的城堡,把那些捣乱的“小坏蛋”都挡在外面!。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02
谢谢大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害鼠综合治理是一种综合性策略,它从害鼠与其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整体观点出发,本标兼治、治本为主,以及安全(包括对环境无害)、有效、经济和简便的原则,因时因地因种制宜的对治理对象采取各种合理手段和有效方法,组成一整套系统的治理措施,把靶标害鼠的种群数量降低到不足以为害的水平。
害鼠环境治理包括环境改造、环境处理和改善人类居住条件和习惯,以减少人与鼠及其污染物接触。这3方面对防止害鼠栖息、抑制或降低繁殖力,恶化其生存环境,从而降低其种群密度、减少鼠源性疾病和传播机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农、牧、林业的危害:鼠的食量因个体大小而异。每天的食量约占自身体重的1/10。据联合国粮棉组织资料,全世界贮粮的鼠害损失占收获量的5%,发展中国家更高,达15%~20%。据统计,全世界鼠类对农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于25个最贫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可养活两三亿人口。一般而言,农田鼠害可使粮食减产5%左右。我国每年农田受害面积达数亿亩。牧场鼠害主要是破坏草场。影响牧草产量和质量,甚至使牧场退化。我国每年受害的牧场也有数亿亩。林区鼠害一是盗食树籽,一是啃食幼树的树皮,影响出苗率和成活率。我国每年受害林区面积达数百万亩之多。
四害综合治理的目标
四害综合治理的目标并非将靶标物种完全彻底消除,而是允许靶标物种的种群维持在经济与病媒阈值的水平之下。
IPM即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综合虫害治理),从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整体出发,采用有效、经济、简便和安全,包括对环境无害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地对防治对象,综合采用合理的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其它有效措施,将虫害种群数量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的综合害虫防制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展望在农业生产中,每年因有害生物所造成的损失巨大。

据FAO统计,全世界农业生产中每年因虫害、病害和杂草危害造成的损失占总产值的37%。

其中,虫害占14%,病害占12%,杂草占11%。

因此,有害生物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有害生物防治中,重治轻防,盲目施用化学农药的现象至今仍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石油农业的条件下,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更加突出。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提出的植保方针,但由于土地承包到户,农民不可能做好“预防为主”的工作,这样势必导致以治为主,见病虫就打药,次数越打越多,浓度越打越浓,有害生物危害面积反而越来越大。

病虫发生面积与50年代相比,60年代增加30%以上,70年代增长100%,至80年代增长2.8倍。

在1983~1993年的10年间,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分别增加了24.26%和49.47%。

化学农药使用量每年以3.0×104 t的速度增加。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农药数量为25亿,总销售额为250亿美元。

我国仅1993年一年生产的农药就达2.62亿,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杀虫剂占77%,总销售额为88.93亿元人民币。

化学农药滥用的后果除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外,还引起了“3R”(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残留Residue)问题产生,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能源的耗竭,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为了解决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类不断探索有害生物防治的新途径,将持续发展的理论应用于指导防治实践。

特别是1992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确定了持续发展是唯一的发展模式。

为此,TShemyshev(1995) 提出了一个新的有关有害生物治理的概念——有害生物生态治理(ecological pest management,EPM)。

EPM强调维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在管理的基础上维持生态的平衡,防治手段以生物防治为主。

EPM概念有利于发展可持续的植物保护。

第13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开幕式的主报告明确提出“从保护作物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的观点,即要从过去仅仅针对直接危害作物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扩展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

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

把持续发展的理论应用于指导有害生物防治的实践则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一大飞跃。

化学农药是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源之一,为了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需实施以利用抗性品种和生物防治为主要措施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

由此可见,怎样把持续农业的战略思想贯穿到有害生物防治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之中,是当前广大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持续性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有害生物治理策略的发展历程1、农业防治和自然防治人类自有固定居所,开始从事作物栽培,就与有害生物发生了联系。

如害虫即是与人类争夺资源,损害人类利益而被加上“害虫”标签的节肢动物。

有害生物是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古代就被列为与旱、涝齐名的自然灾害加以防治。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有害生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防治有害生物的技术在不断提高,人类从利用无机有毒物质、有毒植物来防治有害生物,到利用害虫的习性进行诱杀、利用耕作措施及利用天敌来防治有害生物。

这一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尚难以大规模开展有害生物防治,但有害生物防治的发展是循序、健康的。

特别是利用耕作措施的农业防治和利用天敌对病虫害的自然控制作用不仅具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尽管当时人们并未认识到),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我国早在公元304年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就记载了岭南地区果农用黄惊蚁防治柑桔害虫;19世纪80年代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介壳虫获得巨大成功等。

2、有害生物化学防治第2次世界大战后,DDT、六六六等合成有机杀虫剂开始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

由于这类合成有机杀虫剂的高效、速效及可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人们错误地认为利用有机杀虫剂就可以彻底解决害虫问题。

大量合成有机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被广泛用于有害生物防治,有害生物防治历史由此进入化学防治阶段。

依赖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这一时期,其他有害生物防治策略和方法被冷落,在害虫防治领域,化学防治明显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寻求高效、广普、速效性杀虫剂几乎成为唯一的目标。

但是,事与愿违,在大规模使用化学农药后不久,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显现出来,特别是农药残留问题(Residue)、有害生物抗药性问题(Resistance)和有害生物再猖獗问题(Resurgence),即“3R”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对化学防治的作用产生了怀疑,但尚只限于学术界、企业和政府部门间的争论和商讨。

直到《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1962)发表以后,农药的问题才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化学防治的作用和意义的评价才趋于客观、公正。

3、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C)化学防治“神话”的破灭,使人们重新想起生物防治曾有的辉煌。

在反思化学防治策略的错误和缺陷的基础上,Bartlet(1956)和Stern(1959)先后提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ntegrated Pest Control,IPC)策略:“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害物防治策略和方法”(Bartlet,1956)及“结合和综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害物防治方法”(Stern,1959)。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IPC的理论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

196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给IPC所下的定义为:IPC是一种害物管理系统,是在有关环境及种群动态相互关系下,在不相矛盾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技术和方法,使害物种群数量下降至不引起经济损失的限度(经济损失水平)下。

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对IPC的定义是:IPC是应用各种技术的组合,来防治许许多多可以威胁作物的害物的途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种群的自然调节作用来抑制害物的组合。

20世纪70年以后,在国际上IPC逐渐被新的有害生物管理策略IPM 所取代。

但国内仍沿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对IPM 的称谓)。

4、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农业生产的高度商品化,促使我们在有害生物防治中必须考虑防治成本与经济效益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防治指标的研究中产生了经济受害允许水平的概念。

①经济受害允许水平又称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简称EIL),其概念最早由Stem等(1959)定义为“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有害生物密度”,以后发展为:“有害生物的某一侵害水平,其防治效益刚好超出防治成本”。

可见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具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人们可以容许的作物受害而引起的产、质量损失水平,亦即指作物因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作物受损程度(经济损失量或损失率);二是指与经济损失允许水平相对应的有害生物密度,即经济损失允许密度。

目前这一概念已被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并作为研究防治指标的理论依据。

②经济阈值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简称ET)又称防治指标,其涵义是:“采用防治措施阻止害虫种群密度增长,以免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的虫口密度”[防治费用(C)与挽回经济收益(B)相等时的病情指标](Stern等,1959)。

ET和EIL相对应,除可用害虫密度表示外,也可用作物受损的程度来表示。

因此,ET可将其定义为:害虫防治适期的虫口密度、为害量或为害率达此标准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止为害损失超过经济损害允许水平。

由以上概念可以推论,经济阈值是较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低的种群密度或受损程度,这样可以保证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在虫口数量尚未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前就能发挥作用,可避免害虫为害造成损失后再进行防治的被动局面。

害虫经济阈值其中Cc:防治费用(元/hm2),包括农药费、人工费和器械折旧费等;Ec:防治效果(%);Y :未受害时的单位面积产量(㎏/hm2);P :作物价格(元/kg);Y(R):平均每头害虫为害作物造成的减产率;Sc:害虫的存活率;CF:社会经济因子,也称临界因子,用于衡量强调的重点是产量还是环境质量。

CF值在1和2之间。

病害经济阈值B=PYL p F式中:B——单位面积上挽回的收益值P——每单位作物价格(元/Kg)Y——没有病害发生时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干重)Kg/hm2L p——因病害引起的产量损失率(%)F ——防治效果 即100⨯=PYFC Lp (2) (2)式中的L p 实际上是经济允许损失率水平及经济阈值(ET )。

5、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是1967年Simth& Vanden Boschd 在IPC 基础上提出的有害生物治理策略。

IPM 是IPC 的发展,是IPC 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尽管有不少人认为IPM 与IPC 是同义语(蒋书楠,1981)。

但二者在治理对象、治理方法和途径上存在差异。

IPC 针对的是单一的有害生物,而IPM 则将某种作物的多种有害生物作为治理对象,把有害生物的治理作为一个亚系统纳入作物的管理系统中加以管理。

1972年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将IPM 定义为: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IPM 是70年代以来世界上采用最广泛的有害生物治理策略和技术,但是在IPM 实践中,实施水平和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美国是IPM 研究和应用水平最高的国家,70年代美国实施了著名的“赫法柯计划”(Huffaker Project),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卓著,对巩固和发展IPM 的理论和实践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IPM 策略和方法被广泛采用以来,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在许多IPM计划实施中,杀虫剂的用量大幅度减少(如在“Huffaker Project”项目开展5年中,对环境有害的杀虫剂的使用减少了40%-50%),对农业生产、对农林生态系的稳定和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一般将IPM翻译为“综合防治”。

马世骏1979对IPM下的定义是:害虫综合防治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