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致病菌》PPT课件
常见致病菌支原体
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01
02
03
生物学特性
支原体无细胞壁,具有高 度多形性,可通过除菌试 验和培养基培养进行检测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 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在免 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更易发 生感染。
02
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和诊断
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咳嗽
咳嗽是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典型症状,通常 为持续性干咳,有时伴有少量黏痰。
支原体与哮喘
支原体感染被认为与哮喘的发生和加重有关。
3
支原体与神经系统疾病
少数研究发现,支原体感染可能增加神经系统疾 病的风险。
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支原体感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免疫系统的变化,包括细胞因子的释放、免疫细胞的激活等。
免疫逃逸机制
支原体具有逃避宿主免疫的能力,这与其表面的抗原和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有关。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通过扩增支原体的DNA片段,以检 测是否存在支原体感染。
03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和预防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01 02
抗生素治疗
支原体感染通常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红霉素、阿奇霉素 等。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等因素,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疗程会 有所不同。
对症治疗
针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烧药、止咳药等缓 解发热和咳嗽等症状。
胸痛
感染部位的不同,胸痛的位置和性质也可能 不同,有时可放射至肩部和背部。
发热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至 40℃之间,持续时间不等。
乏力、头痛和肌肉疼痛
这些症状也可能出现,但通常不会很严重。
关于腹腔感染常见致病菌及抗菌药物的应用课件
腹腔感染定义
(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 狭义:腹腔感染是指腹膜炎和腹腔脓肿
• 广义:腹腔感染包括了腹膜腔感染、腹膜后感染和 腹部器官的感染性外科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炎、 胰腺炎、肝脓肿
• 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属于继发性腹腔感染范 畴,是指感染致病菌超越原发受累的器官进入腹腔, 引起腹膜炎或腹腔脓肿。此类感染单靠手术不能治 愈,必须辅以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腹腔感染时必须覆盖的靶细菌
• 在上腹部,主要针对肠道杆菌科细菌, 兼顾厌氧菌和G+球菌,甚至鲍曼不动杆 菌、铜绿假单胞菌
• 在下腹部(下消化道),主要针对肠道 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有时需要兼顾不 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G+球菌
• 腹腔脓肿,更要加强抗厌氧菌药物治疗
治疗腹腔感染通常需要覆盖厌氧菌
抗生素在治疗腹腔感染中 的应用
腹腔感染的治疗原则
《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提出处理腹腔感染原则:
一是手术对原发病灶的处理;
二是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 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应结合腹腔感 染的病因、类型、严重程度、细 菌与药物敏感状态的流行病学现 状和抗感染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 动力学特点等,合理选择药物, 制定用药方案。
• 可合并休克、脏器功能损害,多为重度腹腔感 染
• 可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肠球菌或条件致病菌, 细菌谱较复杂,不易预测,多为耐药菌。如产
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的大肠杆菌,铜
绿假单胞菌等
第三型腹膜炎
• 继发性腹膜炎经治疗后症状仍持续或48 小时后症状复苏
• 特点:
– 医院获得性感染 – 多为耐药菌 – 可能为肠道菌群易位
常见致病菌支原体
治疗
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 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同时,对 症治疗如止咳、祛痰、平喘等也 很重要。
解脲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主要寄居于人体 泌尿生殖道,是条件致病菌 ,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非淋 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疾病
。
临床表现
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尿道刺痛 、尿急及尿频、排尿刺痛等 症状。尿道口轻度红肿,分 泌物稀薄、量少,为浆液性
支原体细胞结构相对简单 ,无细胞壁,仅由细胞膜 包裹,因此细胞大小和形 状易发生变化。
革兰氏染色阴性
支原体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不易被普通染料着色, 需用特殊染色方法观察。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简单
01
支原体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对营养物质要
求不严格,可利用葡萄糖或其他糖类作为能源。
生长缓慢
02 支原体生长繁殖速度较慢,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才能
或脓性。
治疗
治疗可选用四环素类、大环 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 同时,注意局部卫生,避免 不洁性行为等预防措施也很 关键。
生殖支原体
生殖支原体
生殖支原体主要寄居于人类生殖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 炎及盆腔炎等疾病。
临床表现
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尿道刺痒、尿痛和分泌少量白色稀薄液体。女性 患者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痛等症状。
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主要依 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
鉴别诊断
与其他肺炎鉴别
支原体感染所致肺炎需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进行鉴别, 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 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支气管哮喘样症状,需与支气管哮喘进行 鉴别。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等症状, 而支原体感染患者则多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
常见病 ppt课件
急性扁桃体炎
(二)临床表现: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 。可分为三种: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大部分由病毒感染
所致。扁桃体充血渗出少或无,全身症状较轻。
2、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可
出现黄白点状化脓性滤泡,散布在粘膜下,扁 桃体充血、肿胀,周围粘膜可有红肿。起病急, 吞咽时,咽部疼痛明显,畏寒、高热,伴有头 痛、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
(三)治疗 1 一般治疗:适当休息, 2 对症治疗 3 抗感染 (四)预防 同上感。
18
急性胃肠炎
(一)病因 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细菌及
病毒等感染所致。 常常食进被感染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
物、水、瓜果等所引起,或饮食不当, 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 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 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一般 潜伏期为12~36小时。
3、急性陷窝性扁桃炎:扁桃体充血肿胀隐窝
内,脓性渗出物。挤压时有脓性物溢出,可形
成脓性伪膜。
11
急性扁桃体炎
(三)治疗 1 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对症处理。 2 局部治疗:含片、局部涂布碘甘油。 3 抗菌治疗: (四)预防 同上感。
12
急性扁桃体炎的危害
正常情况下,扁桃体的淋巴细胞和抗体 能将病菌消灭或控制住,维持机体的健 康。
常见病 ppt课件
上呼吸道感染(上感)
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三部分。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 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或细菌引起,有时 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微生物的混合感 染,80%-90%是由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 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
沙门氏菌属ppt课件
水处理
采用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去除水 中的沙门氏菌。
水质监测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 全。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01
在处理食品和接触宠物后,应立即洗手,避免沙门氏菌的传播
。
注意饮食卫生
02
避免食用未经烹煮或未彻底烹煮的肉类、蛋类和奶制品。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的动物
03
接触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的动物后,应立即洗手,避免将沙门氏
沙门氏菌可以通过水源传播,如 饮用水、游泳池水、河流和湖泊
等。
水源受到沙门氏菌污染可能是由 于动物粪便、污水排放或雨水冲
刷等途径。
通过水源传播的沙门氏菌可能导 致急性肠胃炎、伤寒等病症。
接触传播
沙门氏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尿液传播。
在护理或照顾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时,如处理粪便或尿液等排泄物时,若防护措施不 当,容易发生感染。
传播疾病
沙门氏菌可在动物与人之间传 播,引发人类疾病。
对环境的危害
污染水源
沙门氏菌可在水中繁殖 ,污染水源,影响人类 和动物的饮用水安全。
污染土壤
沙门氏菌可在土壤中存 活,污染土壤环境,影 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
全。
传播疾病
沙门氏菌可通过污染环 境传播疾病,影响人类
和动物健康。
破坏生态平衡
沙门氏菌的大量繁殖和 传播可破坏生态平衡,
抗原结构
沙门氏菌具有O抗原、H 抗原和Vi抗原,其中O抗 原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抵抗力
沙门氏菌对理化因素的抵 抗力较一般无芽孢细菌强 ,在水、牛奶、肉类食品 中能生存数月。
沙门氏菌属的分类
根据O抗原不同
沙门氏菌可分为A~Z共20个血清 型,其中A~F等6个血清型为非 病原性,G~Y等15个血清型为病 原性。
微生物基础ppt课件
细菌
真菌
病毒
原虫
4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微生物大小的直观感觉
可见范围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肉眼
真核细胞型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原核细胞型
病毒
5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
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病毒
细 胞 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6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 食品酿造 医疗制药 作为正常菌群,维持人体正常功能 特定情况下,某些微生物可以导致疾病
UU) 生殖器支原体(M.genitalium, MG)
55
支原体---特点和致病
✓ 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 无细胞壁
✓ 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 支原体可引起生殖道感染,不孕,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和胎儿畸形,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
支原体肺炎
无论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有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均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2.细胞膜
磷脂双层生物膜
3.细胞质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4.核质
核质包含染色体,是细菌的遗传物质21
请说出下面细菌的结构
核糖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22
连连看
细胞壁
核糖体
细胞膜
DNA
细胞质
肽聚糖
核质
脂质双层生物膜
23
目录
微生物简介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介绍 非典型病原体的概念 细菌感染与人体防御
45
革兰阴性杆菌——军团菌属
常见致病菌精品PPT课件
生殖器支原体 溶脲脲原体
培养特性
1、兼性厌氧/厌氧 2、营养要求高,含10-12%血清培养基 3、高pH(7.8-8.0) 4、“荷包蛋”状典型菌落
“荷包蛋”状菌落
主要致病支原体的生化反应特点
支原体
葡萄糖
肺炎支原体
+
人型支原体
—
生殖器支原体 +
穿透支原体
+
溶脲脲原体
—
精氨酸 — + — + —
防治
疫苗: 部分病原体在研制过程中 抗菌素:四环素、利福平
螺旋体目的类别
密螺旋体属
苍白密螺旋体 品他密螺旋体
螺旋体科 螺旋体目
疏螺旋体属
伯氏疏螺旋体 回归热疏螺旋体 杜通氏疏螺旋体 赫姆斯疏螺旋体 奋深疏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科 钩端螺旋体属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苍白密螺旋体
苍白密螺旋体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
2、外膜蛋白抗原:种特异性
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的抗原交叉
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恙虫病立克次体 Q热柯克丝体 五日热巴通体
OX19 +++ +++ — — —
变形杆菌菌株
OX2
Oxk
+
—
+
—
—
+++
—
—
—
—
抵抗力
1、无体外生活阶段 2、对抗菌素敏感
立克次体的致病性
一、所致疾病 二、致病物质与机制
幼儿肺炎 对磺胺敏感 + 自然宿主 人、小鼠
血清型
18
肺炎
肺炎
呼吸道感染
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及症状图片、简介大全PPT幻灯片课件
科。已知的人类乳突病毒有一百多
种基因型,其中有三十余种会感染
人类生殖器官的皮肤及黏膜,造成
各种疾病。尖锐湿疣不及时治疗的
话对男性朋友的健康会产生一系列
的危害。很多人因对尖锐湿疣的症
状不了解而延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
时期。
8
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是我国常见性传播 病之一。由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所引起。单纯疱 疹病毒分为两型即HSV-1和 HSV-2。肉体的痛苦加上精神 的负担,往往使患者自尊心受 挫,使之不愿与异性交往,此 时可用中药皮肤老偏方治疗, 否则影响夫妻感情及和睦,久 而久之甚至发生抑郁症。
9
阴虱:
阴虱 (Phthirus) 是一种寄生于人 体毛发的寄生虫,长约1至3毫米, 无翼。因常见于阴部,故称阴虱。 阴虱的病原虫是耻阴虱。另外, 由于阴虱身体扁平,远看如同皮 屑,细看则如同小螃蟹,故在英 语中又称蟹虱(Crab louse)。 专家推荐使用虱 立 舒治疗阴虱。 主要见於阴部和肛门周围,偶见 於大腿和腹部的毛中,罕见於身 体其他长毛的部位。和其他虱子 一样,阴虱以人类的血液为食物, 因此阴虱栖息的患处会不时感到 很痒。另外,阴虱亦可能带有其 他病菌,使患者产生感染。
7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
病。主要类型为HPV1、2、6、11、
16、18、31、33及35型等,其中
HPV16和18型长期感染可能与女性
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人类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是一种分子较小(直径55nm)的
DNA病毒,生物学上属Papovavirus
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
球菌、肠道杆菌PPT课件
抗生素治疗
针对不同病菌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控制策略与措施
加强监测
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 发现并控制疾病传播。
隔离治疗
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 病传播。
公共卫生管理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提高公众对疾 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06
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现状与成果
球菌、肠道杆菌的分类学研究
表皮葡萄球菌
总结词
机会致病菌
详细描述
表皮葡萄球菌通常为机会致病菌,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等。其感染多与医疗操作、植 入物等有关。
脑膜炎球菌
总结词
引起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
详细描述
脑膜炎球菌是引起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感 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01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球菌和肠道杆
菌被精准地分类和鉴定。
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02
针对球菌和肠道杆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临
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肠道杆菌的毒力因子研究
03
揭示了肠道杆菌的毒力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肠道杆菌感染提供
了理论依据。
研究热点与难点
1 2
新型检测方法的开发
跨学科合作
未来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 包括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
学等。
临床应用转化
加强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 转化,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更
多有效手段。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性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ANKS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第三章常见病原菌
第三章常见病原菌第一节化脓性球菌第二节肠道杆菌第三节弧菌属第四节厌氧性细菌第五节分枝杆菌属第六节其他病原性细菌第一节化脓性球菌一、化脓性球菌概述二、葡萄球菌三、链球菌四、肺炎链球菌五、脑膜炎奈瑟菌六、淋病奈瑟菌1.列出葡萄球菌、链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说出血浆凝固酶、抗O试验的临床意义;3.了解其他化脓性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一、化脓性球菌概述病原性球菌因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称化脓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见图1-3-1)。
图1-3-1 化脓性球菌(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菌体呈球形,平均直径1µm,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革兰染色阳性。
2.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光滑的有色菌落。
在血平板上,致病菌株可形成透明溶血环。
3.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的不同,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4.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在干燥的脓汁、痰中可存活2~3个月;加热80℃30min才被杀死;耐盐性强;对龙胆紫敏感;对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
但本菌易产生耐药性。
(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包括:凝固酶、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2.所致疾病包括: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
(三)标本的采集与检查根据不同疾病,可采集脓汁、渗出液、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粪便等。
根据镜下细菌形态、排列和染色性作出初步诊断。
再经培养后根据菌落特点、凝固酶试验等鉴定是否为致病性葡萄球菌。
(四)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创伤应及时消毒处理。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三、链球菌(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革兰阳性,球形或卵圆形,常呈链状排列。
2.营养要求较高,在血平板上不同菌株表现不同的溶血现象,据此将链球菌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引起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和罐头 食品等。在美国以罐头发生中毒较多,日本以鱼制品较多,在我国主要以发酵食 品有关,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
•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传播途径
• 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 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 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 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 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此种“ 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 式。
炭疽芽孢能存活多久?
• 在血块和动物粪粒中可存活40年以上。 • 在干燥明胶或琼脂中保存55年仍能发芽和有毒力
。 • 在染色标本中仍能引起实验室感染。 • 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地表、土壤虽在阳光等环境因
素作用下存在生物衰亡,但20-30年后仍可检测出 相当数量有感染力的芽孢,仍可引起放牧牲畜发 病、死亡,造成炭疽爆发流行。
• 少数可因直播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 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粘膜受染。
• 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 流行。
• 鼠疫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世界上曾发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 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 、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我国。1793年云南 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 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在-30℃仍能存 活,于5~10℃条件下尚能生存。可耐直射日光1~4小时,在干燥咯痰和蚤粪中 存活数周,在冻尸中能存活4~5个月。
• 但对一般消毒剂、杀菌剂的抵抗力不强。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环素敏感。
• 人体对鼠疫杆菌无天然免疫力,容易感染。患过鼠疫病愈者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很少再次感染。
人对炭疽杆菌中等敏感,在 正常情况下人患炭疽多由屠 宰病畜,接触污染的皮、毛 、骨粉、尘土和误食病畜肉 引起,是典型的畜源性传染
病。
• 目前,人间炭疽在世界各大洲的老疫区仍有散发或局部地方性流行,主要在发展中国家 ,尤其以非洲西部流行较为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万-10 万病例,以皮肤型炭疽为主。
• 炭疽杆茵营养要求不高,易于大量培养,在有氧、25-30℃条件下易于形成芽孢 ,长期以来被某些国家作为致死性生物战剂加以研究和使用。
• 1940年,日军“731”细菌部队已能每月生产炭疽杆菌500-600 Kg。 • 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美国飞机在辽宁投掷带有炭疽杆菌的羽毛、杂物,曾
使5人患吸入性炭疽和炭疽脑膜炎致死。
• 此外,还有利用基因转换技术使炭疽杆菌获得新的毒性和抗药性以及将炭疽毒力 基因转入枯草、蜡状、苏云金芽孢杆茵来产生炭疽毒素的报道,这样不仅增强了 炭疽杆菌的致病性和抗药性,也给检查和诊断带来困难。
• WHO顾问组将炭疽杆菌列为生物战剂,美、英、法和以色列都有专门的研究机构 和人员长期从事炭疽杆菌的研究。
• 炭疽是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草食家畜是主要易感动物,家畜食用或吸入炭疽芽 泡污染的水、草和饲料后,芽孢可在家畜体内迅速发芽、繁殖而发病,表现为急 性败血症,常突然死亡,并伴有自然孔出血。血不凝固,含有大量细菌,细菌遇 到空气形成芽孢,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因此,炭疽感染的病、死畜严禁剥皮、解
剖,必须整体深埋并覆盖生石灰。
常见致病菌
炭疽芽孢杆菌、鼠疫杆菌、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幽门螺杆菌、李斯特 菌、痢疾杆菌、结合分枝杆菌
炭疽芽孢杆菌-anthrax bacillus
• 炭疽杆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 ,是致病菌中最大的杆菌之一,两端平切,无 鞭毛,在宿主体内呈单个或短链,培养后常形 成竹节状长链。在有氧条件下形成芽孢,呈椭 圆形,位于菌体中心,囊孢不膨大。
• 对芽孢的消毒效果评估应以芽孢是否被全部杀灭为标准,即使仅有几个芽孢残留 ,也将是后患。
• 有毒炭疽菌有三个毒力因子:荚膜和两个毒性质粒(Pox2和Pox1)。质粒丢失, 毒力也消失成为弱毒株或无毒株。
• 炭疽杆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可用抗生素 和对症治疗。
• 一个多世纪以来,炭疽一直被列为世界性五兽疫之一,每年有大量牲畜因炭疽而 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 属于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属,具有该菌的基本特性,即厌氧性的杆状菌,形成芽孢, 芽孢比繁殖体宽,呈梭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产生
剧烈细菌外毒 素,即肉毒毒 素。
• 肉毒梭菌为多形态细菌,约为4×1μm的大杆 菌,两侧平行,两端钝园,直杆状或稍弯曲, 芽胞为卵圆形,位于次极端,或偶有位于中央 ,常见很多游离芽胞。有时形成长丝状或链状 ,有时能见到舟形、带把柄的柠檬形、蛇样线 装、染色较深的球茎状,这些属于退化型。当 菌体开始形成芽胞时,常常伴随着自溶现象。
• 2001年10月美国发生炭疽信函事件,至2001年12月5日己确诊炭疽病人22例,11 例吸入性炭疽,11例皮肤型炭疽(7例确诊、4例可疑)。此事件反映生物武器对 人类的威胁,严禁生产、使用生物武器和积极进行生物武器防御应引起全球的关 注。
鼠疫杆菌- yersinia pesti s
• 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plague)的病原菌。致死性细菌战剂。 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阳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 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在病灶标本中及初代培养时 ,呈卵圆形。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短链排列。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多年中,每年皆查出活芽孢。1979年(污染后37年)从0-6 厘米深的土层中检出活芽孢。
• 为了消除污染,1986年英国国防部多次使用表面喷洒、钻空注入甲醛液法,历时 一年多才洗消结束,共用去280吨福尔马林和2000吨海水。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