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育种.ppt
合集下载
《引种和选择育种》课件
![《引种和选择育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df27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6.png)
新品种。
选择育种的意义
选择育种是现代农业和畜牧业中 非常重要的育种方法之一,通过 选择育种可以快速获得具有优良 性状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力
和经济效益。
选择育种的原理
遗传基础
选择育种的原理是建立在遗传学基础上的,通过了解个体的基因型 和表型关系,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适应性
选择育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适应性这个因素,即选择的个体应该 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以保证新品种的稳定性和广泛适应性。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植物对生态环境的要 求也不同。引种时需要考虑引进植物对本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选择 适应性强的品种。
遗传多样性原理
引种时应该尽量选择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品种,这样可以增加引进植物在 本地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引种成功率。
引种的程序
搜集引进植物材料
从其他地区搜集引进植物的种子 、种苗或繁殖材料,确保引进材 料的质量和纯度。
引种与选择育种的联系
引种和选择育种都是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可以 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植物品种的改良和育种水平 的提高。
引种和选择育种都需要进行长期、系统的试验和 观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 需要加强合作和资源共享。
在某些情况下,引种和选择育种可以同时进行, 如在引入新的种质资源后,可以在本地区进行选 择育种,以加快育种进程和提高育种效率。
确定引进植物种类和品种
根据引种的目的和市场需求,选 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和生态条 件的植物种类和品种。
植物检疫和隔离种植
对引进的植物材料进行严格的植 物检疫,防止病虫害的传播。隔 离种植可以进一步确保引进植物 的健康和安全。
适应性试验
在引进地开展适应性试验,观察 引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 况,评估其在本地环境中的适应 性和生产潜力。
选择育种的意义
选择育种是现代农业和畜牧业中 非常重要的育种方法之一,通过 选择育种可以快速获得具有优良 性状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力
和经济效益。
选择育种的原理
遗传基础
选择育种的原理是建立在遗传学基础上的,通过了解个体的基因型 和表型关系,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适应性
选择育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适应性这个因素,即选择的个体应该 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以保证新品种的稳定性和广泛适应性。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植物对生态环境的要 求也不同。引种时需要考虑引进植物对本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选择 适应性强的品种。
遗传多样性原理
引种时应该尽量选择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品种,这样可以增加引进植物在 本地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引种成功率。
引种的程序
搜集引进植物材料
从其他地区搜集引进植物的种子 、种苗或繁殖材料,确保引进材 料的质量和纯度。
引种与选择育种的联系
引种和选择育种都是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可以 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植物品种的改良和育种水平 的提高。
引种和选择育种都需要进行长期、系统的试验和 观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 需要加强合作和资源共享。
在某些情况下,引种和选择育种可以同时进行, 如在引入新的种质资源后,可以在本地区进行选 择育种,以加快育种进程和提高育种效率。
确定引进植物种类和品种
根据引种的目的和市场需求,选 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和生态条 件的植物种类和品种。
植物检疫和隔离种植
对引进的植物材料进行严格的植 物检疫,防止病虫害的传播。隔 离种植可以进一步确保引进植物 的健康和安全。
适应性试验
在引进地开展适应性试验,观察 引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 况,评估其在本地环境中的适应 性和生产潜力。
第4章引种和驯化(育种)PPT课件
![第4章引种和驯化(育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f056c427d3240c8547ef22.png)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1
各种作物、各种品种类型对不 同生态环境反应不同,作物的品种 对一定的生态环境表现为生育正常 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22
在生产上,作物品种对地区生态环 境的生态适应主要是从生育期、产量及 稳产性上得到反映。不同作物、不同品 种类型对生态环境差异的适应能力、在 不同生态环境下分布范围的大小各不相 同。
各种生态因素都是处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都不是单独地对 作物的生长发育起作用,而是通过复合 体起作用,这种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 的复合体称生态环境。
20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同一地区在不 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而言,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不同的作物、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对不同的生态环 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 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生态地区。
夏至 6月22日
12.06 12.43 13.21 14.05 15.01 16.21 18.51
秋分 9月23日 12.07
12.05 12.05 12.03 12.03 12.02 12.01
冬至 12月22日
12.08 11.32 10.56 10.13 9.20 8.05 5.53
42
影响光照长度的因素还有海拔、 向阳面和背阳面,每日的日照时数不 同;其次海拔还影响光质,高海拔地 区太阳辐射量大,光较强,低海拔地 区的太阳辐射量小,光相对较弱。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1
各种作物、各种品种类型对不 同生态环境反应不同,作物的品种 对一定的生态环境表现为生育正常 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22
在生产上,作物品种对地区生态环 境的生态适应主要是从生育期、产量及 稳产性上得到反映。不同作物、不同品 种类型对生态环境差异的适应能力、在 不同生态环境下分布范围的大小各不相 同。
各种生态因素都是处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都不是单独地对 作物的生长发育起作用,而是通过复合 体起作用,这种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 的复合体称生态环境。
20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同一地区在不 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而言,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不同的作物、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对不同的生态环 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 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生态地区。
夏至 6月22日
12.06 12.43 13.21 14.05 15.01 16.21 18.51
秋分 9月23日 12.07
12.05 12.05 12.03 12.03 12.02 12.01
冬至 12月22日
12.08 11.32 10.56 10.13 9.20 8.05 5.53
42
影响光照长度的因素还有海拔、 向阳面和背阳面,每日的日照时数不 同;其次海拔还影响光质,高海拔地 区太阳辐射量大,光较强,低海拔地 区的太阳辐射量小,光相对较弱。
《引种和选择育种》课件
![《引种和选择育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3fe8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7.png)
2
影响
引种为世界各地的农业带来了丰富的物种资源,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提高。
选择育种的定义和分类
选择育种的定义
选择育种是利用选择性繁殖,以提高某种特定 性状的农作物或动物种群。
自然选择
由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决定,适应环境的个体在 繁殖中更容易生存和繁衍后代。
选择育种的分类
选择育种可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两种类别。
人工选择
由人为选择,选择具有某一有利性状的个体进 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性状。
人工选择的优点和缺点
1 优点
2 缺点
人工选择可以加速农作物或动物的进化进程, 提高产量和质量。
人工选择对基因多样性产生影响,可能导致 基因的丧失和遗传疾病的增加。
选择育种的历史和影响
1
历史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进行选择育种,早期的选育目的是改良食物的品质和适应性。
禽类动物的选择育种方法
家禽 蛋禽 肉禽 野禽
饲养管理、选择育种 高产蛋鸡选育、饲料营养研究 选种选育、疾病防治 保护和栖息地恢复
鱼类的选择育种方法
海水鱼类
• 选择有利性状的个体繁殖 • 调控水质和饵料
淡水鱼类
• 选用高产肉、美型和耐 性状的个体
• 控制饲料和养殖环境
迁移性鱼类
• 维护洄游路线和栖息地 • 改善水生态环境
《引种和选择育种》PPT 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引种和选择育种的重要性、定义、历史、分 类以及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了解它们对于农业和人类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发 展方向。
引种的定义和分类
引种的定义
引种是将外来种质引入特定地区或环境中,用 于改良当地的农作物品种。
自然引种
通过风、水、动物等自然因素散播传播植物种 子,实现种植物种的引入。
《选择育种》课件 (2)
![《选择育种》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05a215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7.png)
《选择育பைடு நூலகம்》PPT课件 (2)
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而育种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本课件将 介绍选择育种的概念、方法、优点、挑战和未来趋势。
背景介绍
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为 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材料。
育种的概念
育种是通过选择性繁殖,改良农作物和养殖 动物的性状和品质。
育种方法
2 提高抗病性和适应性
选择育种可以培育出对病害和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农作物品种。
选择育种的挑战
1 时间和资源的需求
选择育种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评估,以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2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选择育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遗传多样性,避免基因的单一化。
选择育种的未来趋势
1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2 智能农业与选择育种
1
选择育种的定义
选择育种是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步改良农作物和养殖动物。
2
常见的选择育种方法
包括选择、人工授粉、人工杂交和人工孵化等方法。
3
现代选择育种技术
包括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和组织培养等高效育种技术。
选择育种的优点
1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通过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繁殖,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基因编辑技术可精确修改基因组,加速育 种进程。
智能农业技术的发展将为选择育种提供更 多发展机会。
总结和展望
选择育种的总结
选择育种是改良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的重要手段。
选择育种的展望
未来,选择育种将继续发展,并结合新兴技术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而育种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本课件将 介绍选择育种的概念、方法、优点、挑战和未来趋势。
背景介绍
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为 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材料。
育种的概念
育种是通过选择性繁殖,改良农作物和养殖 动物的性状和品质。
育种方法
2 提高抗病性和适应性
选择育种可以培育出对病害和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农作物品种。
选择育种的挑战
1 时间和资源的需求
选择育种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评估,以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2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选择育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遗传多样性,避免基因的单一化。
选择育种的未来趋势
1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2 智能农业与选择育种
1
选择育种的定义
选择育种是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步改良农作物和养殖动物。
2
常见的选择育种方法
包括选择、人工授粉、人工杂交和人工孵化等方法。
3
现代选择育种技术
包括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和组织培养等高效育种技术。
选择育种的优点
1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通过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繁殖,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基因编辑技术可精确修改基因组,加速育 种进程。
智能农业技术的发展将为选择育种提供更 多发展机会。
总结和展望
选择育种的总结
选择育种是改良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的重要手段。
选择育种的展望
未来,选择育种将继续发展,并结合新兴技术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7组第6章选择育种
![7组第6章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d715c092bceb19e8b8f6badd.png)
四、有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程序
原始材料圃 生产田、试验田、种子田
株系比较圃
品比预备试验圃 抗性试验圃 品种比较试验圃 栽培试验圃
区域试验或生 产试验 点A
区域试验或生 产试验 点B
区域试验或生 产试验 点C
三、加速选种进程的措施
1、圃地设置的增减 在保证实验结果正确性的前提下,有时可减省一 些圃地。 如番茄,茄子等自花授粉作物,遗传 性状稳定,繁殖系数高,环境适应性强,可在试 验田中选择若干目标优良单株,将它们的后代种 植在株系圃里,经一次比较,如发现优良株系, 就可直接参加品种比较实验和生产实验。
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
4、亲系选择法:与一般多次单株选择法的差别主要是 不在株系圃进行隔离,在另设的留种区种圃 5、剩余种子法:将入选种子分为两份,用相同编号, 一份播种与株系圃不同小区,另一份贮存在种子柜中。 6、集团选择法:对分离有几种不同性状的复杂群体, 将不同类型的优良单株分别进行混合选择,组成几个集 团与原始群体和对照种进行比较鉴定。 适用作物: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整理农家 品种。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芽变选种
芽变选种(含营养 系微突变选种)
无性繁殖 植物的选 择育种
实生选种
芽变选种
(一)概念、特点和意义
1.芽变和芽变选种的概念 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 细胞突变的一种。 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 使之选出优系,称为芽变选种。 饰变:由于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等) 的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基本选择法比较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①消除环境影响,选择 效率高②加速性状的纯合与稳定③优中选优,不 断选优 不足:①费工费时②选择一次留种量有限, 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③异花授粉作物多次隔离授 粉易引起生活里衰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三章选择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三章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b4bad9cd10a6f524cdbf8523.png)
27
3. 相关性状选择 某些性状具有相关性,对于现阶段
不能选择的性状可以通过相关性状提 前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这一选择方法是基于基因的多效性 和基因间的连锁关系。
28
4.遗传标记辅助的选择育种 遗传标记:
表明生物体遗传特征的标记。
遗传标记的基本特征:
不受生长发育阶段的限制; 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不受组织特异性限制。
突变的芽长成枝条经繁育可 以成为单株变异。
33
芽变的细胞学基础
34
2. 芽变的特点 1) 多样性; 2) 多方向性; 3) 重演性; 4) 稳定性; 5) 局限性;
35
3. 芽变选种在品种改良中的意义 芽变是观赏植物品种变异的重要
来源; 芽变选种有效保留了体细胞内产
生的可遗传变异。
36
4.芽变选种的方法 选种目标 选种时期 对变异的分析 及时分离
二、选择育种的基本要素
1. 供选择的群体内有可遗传的变异; 2. 供选择的群体足够大; 3. 选择要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 4. 选择的单位是个体; 5. 选择要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地进行。
16
三、选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1. 选择与物种进化(遗传、变异和自 然选择是生物体进化的三大动力。)
2. 定向培育与定向选择 3. 选择的创始性作用
37
七、选择育种中 观测和记载的方法
1. 目测法; 2. 评分比较选择法; 3. 综合评估法。
38
露地菊百分制计分评选表
品系
菊体(40分)
花朵(40分) 花期(20分)
编号
抗性
株姿
长势
茎叶 繁密度 花色
花容
早晚
持久
综合 评判
3. 相关性状选择 某些性状具有相关性,对于现阶段
不能选择的性状可以通过相关性状提 前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这一选择方法是基于基因的多效性 和基因间的连锁关系。
28
4.遗传标记辅助的选择育种 遗传标记:
表明生物体遗传特征的标记。
遗传标记的基本特征:
不受生长发育阶段的限制; 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不受组织特异性限制。
突变的芽长成枝条经繁育可 以成为单株变异。
33
芽变的细胞学基础
34
2. 芽变的特点 1) 多样性; 2) 多方向性; 3) 重演性; 4) 稳定性; 5) 局限性;
35
3. 芽变选种在品种改良中的意义 芽变是观赏植物品种变异的重要
来源; 芽变选种有效保留了体细胞内产
生的可遗传变异。
36
4.芽变选种的方法 选种目标 选种时期 对变异的分析 及时分离
二、选择育种的基本要素
1. 供选择的群体内有可遗传的变异; 2. 供选择的群体足够大; 3. 选择要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 4. 选择的单位是个体; 5. 选择要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地进行。
16
三、选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1. 选择与物种进化(遗传、变异和自 然选择是生物体进化的三大动力。)
2. 定向培育与定向选择 3. 选择的创始性作用
37
七、选择育种中 观测和记载的方法
1. 目测法; 2. 评分比较选择法; 3. 综合评估法。
38
露地菊百分制计分评选表
品系
菊体(40分)
花朵(40分) 花期(20分)
编号
抗性
株姿
长势
茎叶 繁密度 花色
花容
早晚
持久
综合 评判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幻灯片PPT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f0c094a417866fb94a8eba.png)
• (1)单株选择法技术比较复杂,需专设实验圃地,小区占地 多,对异花授粉植物需进行隔离,成本较高,同时对异花授粉 植物多代近亲交配易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
• (2)单株选择一次所留种子数量有限,难以迅速应用于生 产。
(二) 两种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
• 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各有优点和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为取长补短而衍生出不同的 选择法。
第一次混 合选择种
多次混合选择
• 2.单株选择法(individualselection)
• 是个体选择和后代鉴定相结合的选择法,故 又称系谱选择法或基因型选择法,
• 是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 良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 植一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根据 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优劣 的选择法。
a(q0)
Aa (p0q0)
aa (q02)
基因型频率:AA :D1= P02 Aa :H1=2p0q0 aa :R1= q02
基因频率:p1=D1+1/2 H1=p02 +1/2×2p0q0=p0 (p0+q0)= p0 q1=R1+1/2 H1=q02 +1/2×2p0q0=q0 (p0+q0)= q0
三、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1. 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选择标准 选种中往往需同时兼顾多项性状, 如产量、 品质、成熟期、抗性等。作为具体的选种 任务, 在众多的目标性状之间, 必然存在着 相对重要性的差别, 应在分清目标性状主次 的基础上制定各性状的取舍标准。
• 2. 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明确
• 具体选择标准应根据作物的种类、用途和 选择目标尽可能明确具体。
二、选择的作用基础与实质
• 群体的遗传变异是选择的作用基础
群体遗传学
• (2)单株选择一次所留种子数量有限,难以迅速应用于生 产。
(二) 两种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
• 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各有优点和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为取长补短而衍生出不同的 选择法。
第一次混 合选择种
多次混合选择
• 2.单株选择法(individualselection)
• 是个体选择和后代鉴定相结合的选择法,故 又称系谱选择法或基因型选择法,
• 是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 良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 植一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根据 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优劣 的选择法。
a(q0)
Aa (p0q0)
aa (q02)
基因型频率:AA :D1= P02 Aa :H1=2p0q0 aa :R1= q02
基因频率:p1=D1+1/2 H1=p02 +1/2×2p0q0=p0 (p0+q0)= p0 q1=R1+1/2 H1=q02 +1/2×2p0q0=q0 (p0+q0)= q0
三、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1. 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选择标准 选种中往往需同时兼顾多项性状, 如产量、 品质、成熟期、抗性等。作为具体的选种 任务, 在众多的目标性状之间, 必然存在着 相对重要性的差别, 应在分清目标性状主次 的基础上制定各性状的取舍标准。
• 2. 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明确
• 具体选择标准应根据作物的种类、用途和 选择目标尽可能明确具体。
二、选择的作用基础与实质
• 群体的遗传变异是选择的作用基础
群体遗传学
引种和选择育种(共77张PPT)
![引种和选择育种(共7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084e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1.png)
一、引种驯化的含义和作用 2.驯化:
将引入的外地或外国的种类〔系〕,经选择 培育本钱地推行的作物种类的措施和过程。
“引种驯化〞和“引种栽培〞区别:
“引种驯化〞:普通至少要经过由种子〔播种〕到 种子〔开花结实〕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本地根本上 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引种栽培〞:那么是从外地引进种子或种苗,虽然已 运用于消费栽培,但不能到达或产品收获时还未到达开 花、结实阶段,如黄麻。
又称为“系统育种〞,“纯系育种〞。
〔二〕特点:
1. 优中选优,延续选出新种类:
一个较纯的种类在宽广地域长期栽培过程中,产生新的变异, 进展选择育成新种类,新种类又不断变异,为进一步的选择提 供了资料。
例如:
鄱阳早→南特号→南特16号→矮脚南特→青子金早
2.简便快速: ① 立足于选:省去人工发明变异的环节; ② 纯合快:所选个体普通为同质结合; ③ 推行运用快:只在原推行种类根底中选改良 了部分性状,顺应性强。
〔一〕〔低以温小长除麦日为作检例物〕引疫种规外律 ,新引进的种类资料还必需经过特设的检疫圃,
早稻感光性弱
一 〔一、〕两原种根隔那本么的离选择种方法植,假设在鉴定过程中发现有新的危险性的病虫害,
春小麦的短日低温性不强,春化阶段短,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顺应性强,引种范围较广,如墨西哥育成的春小麦种类,在世界上有二、三
3.有一定局限性:
① 依托自然变异,不能有目的的创新;
② 个别性状上改良,综合性状上较难突破。
二 、作物种类群体中的遗传变异
〔一〕自然异交引起的基因重组; 〔二〕自然突变; 〔三〕诱发变异:
有些种类育成时,有些性状并未到达真正纯 合,尤其是一些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以致在 推行后依然发生一些分别;有些性状在推行到新 地域后,在新的生态条件下暴显露其中的变异。
第4章 选择育种 园林花卉植物育种学课件
![第4章 选择育种 园林花卉植物育种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60e363ee06eff9aef807ff.png)
三、选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为选择提供了材料,没有 变异,也就不会有选择
遗传又是选择的保证,只有通过选择、繁殖, 将有利的变异性状遗传下去,选择才有意义。
❖ 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和成活 率(差别繁殖),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 传组成。
❖ 注:选择只是通过表型筛选 ❖ 选择对隐性基因的作用:隐性基因频率高时
1.几乎所有性状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 变(与无性后代相比)
2.很难找到遗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与 无性后代相比)
3.利用现有变异(与杂交育种相比)
(三)实生选种的遗传基础
1. 基因重组
是实生群体中不同个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假设一种园林植物在100个位点上各有两个相对的等
位基因,通过自然受粉后,由基因重组可能产生的 基因型将有3100种
选择有作用,频率低时作用甚微
淘汰隐性基因
❖ 选择对显性基因的作用:非常有效
淘汰显性基因
四、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1. 变异程度 2. 优中选优 3. 选择时机 4. 质量性状还是数量性状
❖ 生物界遗传性状的变异有连续和不连续的两种:
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
如果按单一的经济目标进行多世代的人工选择之 后,必然会导致原有种群的遗传基础变窄。
❖例如观赏价值较高,而抗病虫害、抗寒、抗旱等较差
2. 选择在育种工作中的作用(人工选择,自 然选择也参与):
独立的育种手段
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 是引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等育种方 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 美国著名育种学家布尔班克(Luthe Burbank)曾经说:
❖ 应充分利用自然选择创造的条件
《引种驯化选择育种》课件
![《引种驯化选择育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5e10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a.png)
选择育种
什么是选择育种?
利用人为干预的方式,以优异的个体为亲本,遗传优良性状,快速繁殖选育出更适应环境和 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合适的亲本以及合理利用遗传力学原理进行配种。
选择育种与传统育种的对比
创新性强、富有成效、可预期、成本低等优点,以及遗传纯度、杂交障碍等问题。
《引种驯化选择育种》 PPT课件
本次课件将介绍引种、驯化和选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实践案例,帮助 您了解种植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
引种
什么是引种?
将外来种质引入国内从而扩 大遗传资源、增加遗传变异, 实现优良பைடு நூலகம்因的引入和利用。
为什么需要引种?
增加遗传多样性、改善遗传 品质、提高植物生产能力和 适应性。
增加遗传多样性、提高种植业生 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引种驯化选择育种的 前景
借助新技术为种植业注入新活力、 促进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和加快新 品种推广。
建议和展望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龙头企业的扶 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普及种 植业科技知识,提升农民技能和 收入。
引种的方法和步骤
广义和狭义引种、实地和间 接引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驯化
什么是驯化?
通过选择、繁殖、培养等手段, 使在野外生长的种变成适合人工 种植的品种。
驯化对种植业发展的意义
增加稻谷、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 产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劳 动效益。
驯化的方式和原则
自然驯化和人工驯化,以及选择 合适的环境和适应力强的品种进 行驯化。
实践案例
1
大豆的引种驯化选择育种
引种优质种子、驯化早熟且抗逆的品种、选择抗虫抗病的品种进行选育。
植物育种学课件-04选择育种
![植物育种学课件-04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602bc20a700abb68a882fb25.png)
A、在自花授粉植物原始品种群体内,通过单株选择,可 以分离出一些不同的纯系,所谓纯系是指基因型相同 的个体构成的群体。
B、在纯系内继续进行选择是无效的,因纯系内的变异是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遗传的变异。
但纯系学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把纯系绝对化。由于 基因突变、重组等原因而造成纯系不纯。可遗传的变 异一旦出现,从“纯系”中进行选择仍然是有效的。
对原始群体进行多次混合选择后再繁殖推广的, 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 ★☆☆★★★☆★ ★★★☆★★☆★
对照品种
混合选择播种田
原始群体
一次混合选择 法
多次混合选择
• 混合选择的优点 1) 简便易行; 2) 获得材料较多; 3) 保持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混合选择的缺点 1) 无法鉴别单株基因型; 2) 对劣变基因淘汰速度较慢。
在第一个目标性状显露时进行第一次选择,选取 较多植株,做好标记;到第二个性状出现时在第一性 状所选植株内淘汰第二性状不合格株,除去标记,依 次进行。
(2)综合性状选择 多次综合评比法 加权评分比较法 限值淘汰法(独立标准法)
A、多次综合评比法 一般分为初选、复选和决选三次鉴定选择。
B、加权评分比较法
(1)单一性状选择 根据性状的重要性或性状出现的先后次序,
每次根据一种性状进行选择。
分项累进淘汰法 分次分期淘汰法
A、分项累进淘汰法
根据性状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先按第一重要性 状进行选择,然后在入选株内按第二性状进行选择, 顺次累进。
B、分次分期淘汰法
按株选目标性状出现的先后,分次分期选择的方 法。
3 相关性状选择(了解)
某些性状具有相关性,对于现阶段 不能选择的性状可以通过相关性状提 前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B、在纯系内继续进行选择是无效的,因纯系内的变异是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遗传的变异。
但纯系学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把纯系绝对化。由于 基因突变、重组等原因而造成纯系不纯。可遗传的变 异一旦出现,从“纯系”中进行选择仍然是有效的。
对原始群体进行多次混合选择后再繁殖推广的, 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 ★☆☆★★★☆★ ★★★☆★★☆★
对照品种
混合选择播种田
原始群体
一次混合选择 法
多次混合选择
• 混合选择的优点 1) 简便易行; 2) 获得材料较多; 3) 保持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混合选择的缺点 1) 无法鉴别单株基因型; 2) 对劣变基因淘汰速度较慢。
在第一个目标性状显露时进行第一次选择,选取 较多植株,做好标记;到第二个性状出现时在第一性 状所选植株内淘汰第二性状不合格株,除去标记,依 次进行。
(2)综合性状选择 多次综合评比法 加权评分比较法 限值淘汰法(独立标准法)
A、多次综合评比法 一般分为初选、复选和决选三次鉴定选择。
B、加权评分比较法
(1)单一性状选择 根据性状的重要性或性状出现的先后次序,
每次根据一种性状进行选择。
分项累进淘汰法 分次分期淘汰法
A、分项累进淘汰法
根据性状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先按第一重要性 状进行选择,然后在入选株内按第二性状进行选择, 顺次累进。
B、分次分期淘汰法
按株选目标性状出现的先后,分次分期选择的方 法。
3 相关性状选择(了解)
某些性状具有相关性,对于现阶段 不能选择的性状可以通过相关性状提 前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2.同一个纯系内,不同个体基因型是相同的, 从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 同一纯系内,受环境因素影响所出现的变异, 只影响当代个体体细胞,并不影响生殖细胞, 所以,这种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第五节 选择育种的方法与程序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要技术环节 二、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
一、主要技术环节
二. 选择的基本原理
1.变异、遗传和选择的关系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 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选择促进变异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2.变异的类型
变异
自然变异
天然杂交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剩余变异
人工变异
3.选择的种类
选择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1. 混合选择 2. 个体选择
选择的基本方法
1.混合选择 从品种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把成熟 期、产量性状和外部形态较一致的优良 个体选出来,混合脱粒,下一年混合播 种,与原品种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选择育种的意义
系统育种:如果采用个体选择法,所育成 的品种,是由自然变异的一个 个体发展成一个系统而来。
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自花授粉 作物是称为纯系育种。
混合选择育种:采用混合选择法育成品种。
选择育种的意义
选择育种的实质: 就是利用自然变异,进行优中选优, 连续选优,使品种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
斯字棉2B 系统育种 徐州209 系统育种
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次混合选择:自花作物提高纯度、
混
选择新品种
合 选
多次混合选择:异花、常异花物提高
择
纯度、选育新品种
集团混合选择:异花、常异花作物
选育新品种
选择的基本方法
2. 个体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从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 分别收获,分别脱粒、贮藏,来年分别播 种。
选择的基本方法
个
一次个体选择 多用于自花、常异花作物
④改进提高的潜力有限
第四节 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1901-1906年,约翰逊从市场买来菜豆品 种,按籽粒轻重分为19个系,经过6个世 代种植和选择, 轻—轻 重—重 由此,提出了纯系学说。
学说的内容:
1.在自花授粉作物群体品种中, 通过单株选择,可以分离出许多纯系, 表明原始品种是纯系的混合物, 通过选择把不同基因型从群体中分离出来, 这是基于种群的分化,选择是有效的。
三、性状鉴定的一般记载方法
1.计数法 2.估计等级法 3.估计面积法 4.其他方法
第三节 选择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一. 选择育种的意义 二. 选择育种的特点
一.选择育种的意义
选择育种:是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 种群体中,通过个体选择或混合选择等 方法,选出若干自然变异的优良个体, 经过后代鉴定,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 的方法。
①选择对象的变异程度 ②选择者对品种的特征特性的熟悉程度 和观察鉴别能力
4.选择条件和时间
条件要均匀一致,保持良好的生产条件, 以避免环境因素的干扰。
选择时,要区分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 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连续的, 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连续的。
选择时间
多看精选,在性状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重点观察、选择。
二、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
系统育种 混合选择育种 集团混合选择育种 改良混合选择育种
系统育种
混合选择育种
• 从自然变异中用混合选择的方法培育 出 新品种。
集团混合选择育种
• 从原始群体品种中,分别选择不同类 型 的个体,按照类型混合脱粒,组成集 团, 与原始品种比较,优者繁殖推广。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节 鉴定的方法 第三节 选择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第四节 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 选择育种的方法与程序
第一节 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 选择的意义 二. 选择的基本原理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 选择的意义
选择:就是对育种材料选优去劣,对人工和自 然产生的变异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 型,选择优良的基因型,固定优良性状。 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 , 即不需要人工 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 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生育期提早,
霜前花增加
徐州1818 系统育种 徐州58 系统育种
衣分增加
纤维强度
增加3-5g
徐州142
丰产性好,
产量增加10%以上
二、选择育种的特点
1.优点 ①简单易行 ②育种年限短 ③能保持原品种对当地生态条件适应性
2.缺点 ①不能有目的的创造变异 ②有利变异少,选择率不高
③应用连续个体选择时,容易导致遗传基 础贫乏,对复杂的条件适应能力差。
选择的基本方法
个体选择 ① 方法麻烦,费工,要求技术比较严格。 ② 选择比较准确,可靠,效果好。 ③ 后代群体性状趋于一致。
第二节 鉴定的方法
一、鉴定的作用与原则 二、鉴定的一般方法 三、性状鉴定的一般记载方法
一、鉴定的作用与原则
鉴定:在育种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法, 对育种材料所表现的特征、特性进 行客观而准确的评定。
鉴定的作用:鉴定是识别育种材料优劣的 重要手段,是对育种材料选
鉴定的原优则去:劣客的观依、据准。确、高效。 即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客观、 准确。
要使鉴定结果准确可靠要做到以下三点: 1.试验条件一致 2.设置对照 3.取样要准确
二、鉴定的一般方法
根据鉴定所依据的性状: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 根据鉴定的条件:自然鉴定和诱发鉴定 根据鉴定的手段:官能鉴定和实验室鉴定 根据鉴定的地点: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 根据鉴定的场所:田间鉴定和室内鉴定
1.选择对象 ①大田推广品种 ②即将推广品种
2.选择的目标
在保持原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的基础上,克 服原品种存在的主要缺点。
区分选择育种的选株与良种繁育的选株 选择育种的选株:主要选择新类型。 良种繁育的选株: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状。
3.选择群体的大小和选株的数量
群体越大,数量越多,成功可能性越大。 选株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体
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异
选
花授粉作物自交系的保纯。
择
多次个体选择 用于自花、常异花作物杂交
后代的选择
选择的基本方法
3.两种方法比较 (1)混合选择 ①方法简单,省工,收效快,可以很快获得大量
种子供生产力利用。 ②不能鉴定个体的后代表现,选择效果较差。 ③对于异花、常异花授粉作物可保持群体一定程
度的异质性,不会导致遗传基础贫乏,引起生 活力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