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文各课阅读赏析内容知识点汇总 (一))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考点详解(原文+译文+考点)(共四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考点详解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秋水》。
文中有“从容”一词,后来延伸出“从容不迫”的成语,所以人们把《庄子·秋水》作为“从容不迫”的出处。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考点】〔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宋国人,古代著名哲学家,名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好友。
惠施口才很好,与人辩论了一辈子。
〔游于濠梁之上〕这是状语后置句,理解为“于濠梁之上游”,译为“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濠梁:濠水上的桥。
濠:读作háo,水名,译为“濠水”。
【原文】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
”【考点】〔鲦鱼〕一种白色小鱼。
鲦:读作tiáo。
〔从容〕悠闲自得。
成语“从容不迫”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是鱼之乐也〕这是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译为“这是鱼的快乐”。
是:代词,意思是“这”。
【原文】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考点】〔子非鱼〕这是判断句,用“非”表示否定性判断,译为“你不是鱼”。
子:对人的尊称,译为“你”或“您”。
〔安知鱼之乐〕这是反问句,译为“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意思是“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的”。
安知:意思是“怎么知道”,这里的“安”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副词,译为“怎么”“哪里”。
【原文】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考点】〔子非我〕这是判断句,用“非”表示否定性判断,译为“你不是我”。
庄子在这里顺着对方的逻辑来说,意思是: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你不是我,也就不知道我是不是知道鱼的快乐。
【原文】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以下是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的整理: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4.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上是八年级语文下册中较为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古诗鉴赏知识点1.《石壕吏》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压迫老百姓的残暴行径的憎恨,对战争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的深切同情。
2.赏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官吏的凶残和老妇的悲惨凄苦。
3.“吏呼一何怒”又表现在哪里呢?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之间暗示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用老妇人的凄惨悲苦,衬托官吏凶暴;(2)藏问于答,语言高度精炼,有想象空间;(3)精于剪裁使之留白丰富。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要内容:①秋风破屋;②群童抱茅;③破屋漏雨;④祈求广厦5.赏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侧面表现作者凄苦的生活。
6.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景物描写,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渲染了凄苦的气氛,衬托了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文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做铺垫。
7.赏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
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惨蓄势。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9.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以小见大,直抒胸臆,诗人推己及人,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10.《卖炭翁》思想感情: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遭遇,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宫使的蛮横冷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理描写,卖炭翁虽然衣着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心理,深刻地揭示了卖炭翁的悲惨处境。
1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
2023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考生读背版
2023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考生读背版(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翻译: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书古诗词、古文20篇 详细解析及欣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书古诗文一、桃花源记 (1)二、小石潭记 (11)三、核舟记 (17)四、关雎 (27)五、蒹葭 (29)六、式微 (30)七、子衿 (30)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1)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3)十、北冥有鱼 (35)十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7)十二、虽有嘉肴 (38)十三、大道之行也 (40)十四、马说 (42)十五、石壕吏 (51)十六、卖炭翁 (56)十七、题破山寺后禅院 (59)十八、送友人 (60)十九、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1)二十、卜算子.咏梅 (62)一、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课内古诗词赏析(有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课内古诗词赏析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阅读《诗经·蒹葭》,完成(1)—(3)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答案】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
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答案】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
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案】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二、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答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答案】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答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全部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全部解析与赏析:- 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世界——桃花源。
那里的人们“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思就是老人小孩都过得很快乐。
这在当时那个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的时代,简直就是理想国。
- 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开始,就像带着读者开启了一场神秘的冒险之旅。
渔人一不小心就发现了这个隐藏在世间的仙境。
而这个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自给自足。
- 但是呢,当渔人离开后再去寻找,却“不复得路”。
这就很奇妙了,给这个地方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也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理想世界似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又难以真正触及的无奈。
解析与赏析:-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写了这篇游记。
文章一开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就像一个探险者,听到了美妙的声音,心里可高兴了。
- 当看到小石潭的时候,“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把小石潭底部的石头形状描写得特别细致。
潭中的鱼“皆若空游无所依”,这鱼就像在空中游一样,可见潭水是多么清澈透明啊。
- 可是呢,这篇文章整体的氛围是有点忧伤的。
柳宗元写着写着就“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为啥呢?因为他自己被贬官了,心情本来就不好,这小石潭虽然美,但是那种寂静幽深的感觉,就像他自己孤独的心境,周围环境越美,他可能就越觉得自己的遭遇凄凉。
解析与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是在讲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那雕刻技术简直绝了。
你看那船上的人物,“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把苏轼、佛印和黄庭坚三个人的神态、动作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 苏轼和黄鲁直“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就好像这两个人就在我们眼前讨论书卷上的内容呢。
而佛印呢,“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形象特别有趣。
- 这个小小的核舟,却能容纳这么多精细的雕刻内容,从人物到窗户、对联,都清清楚楚,这就显示出古代艺人技艺的高超,也让我们惊叹于中国传统工艺的神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与复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与复习一、《关雎》1、诗歌大意雎鸠鸟不停的鸣叫,在那河中的小岛上,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是小伙儿好的配偶。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日日夜夜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愿,日日夜夜心头在牵挂,思念悠悠没完没了,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文静美好的姑娘啊,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仔细挑选。
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2、赏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运用比兴的手法,与眼前淑女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3、赏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通过君子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君子对姑娘的深深思念,也体现求之不得的苦闷和焦灼。
4、赏析: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想象,幻由情生,写出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与淑女相亲相爱的和谐情景。
5、赏析,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想象,写君子对未来与淑女结婚时的欢快,热闹,愉悦的场景。
6、表现手法:比兴、虚实结合、重章叠句。
7、重章叠句的好处:既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又突出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充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8、思想感情:全诗叙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幻想的过程,写出了他求之不得的焦虑和苦闷,以及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以及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蒹葭》1、诗歌大意: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7古诗词赏析(考点讲解)
专题07 古诗词赏析【知识点总结】一、古诗鉴赏《诗经》二首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篇,内容上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二、【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jū jiū)窈窕(yǎo tiǎo)好逑(hǎo qiú)荇(xìng)菜寤寐(wù mèi)琴瑟(sè)蒹葭(jiān jiā)溯洄(sù huí)湄(méi)溯洄(sù huí)未晞(xī)跻(jī)坻(chí)涘(sì)沚(zhǐ)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君子好逑逑:配偶。
(2)寤寐思服思服:思念。
(3)宛在水中央宛:仿佛,好像。
(4)道阻且长阻:艰险。
(5)白露未已已:干,变干。
3、一词多义左右采之(名词,向右边)道阻且右(动词,向右迂曲)在河之洲(助词,的)左右流之(代词,指“荇菜”)溯洄从之(代词,指“伊人”)4、古今异义(1)左右流之(古义:捞取。
今义:流动,移动。
)(2)道阻且长(古义:艰险。
今义:阻挡,阻碍。
)5、词类活用(1)左右流之(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左边;向右边)(2)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弹琴鼓瑟)(3)钟鼓乐之(名词用作动词,敲钟击鼓)(4)钟鼓乐之(使动用法,使……快乐)三、【诗歌主旨】《关雎》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蒹葭》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统编八下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汇总(全)--赶紧收藏
统编八下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汇总(全)--赶紧收藏文末有打印资料的方法八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汇总《诗经》二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姑娘美丽又善良,她真是我的好配偶。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
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日夜都把她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日夜都把她思念。
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我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姑娘美丽又善良,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
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全诗可分为三章。
首章为第一节,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引出男主人公的一片情思。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统摄全诗。
第二章为第二、三两节,此章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男子追求心上人未果,日夜不安、苦闷焦灼的相思之苦。
男子追求不到心上人,便日夜思念她,心上人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身姿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使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这一章既有“悠哉悠哉”的心理描写,表现男子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辗转反侧”的动作描写,突出男子内心状态的不平静,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形象写得非常传神。
第三章为第四、五两节,写男子因苦恼而成梦,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于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情到极处必生幻,第三章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
“琴瑟友之”,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
“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幻想当然并非现实,但幻由情生,也是极自然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文各课阅读赏析内容知识点汇总 (一))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文各课阅读赏析内容知识点汇总(一)9.桃花源记1.渔人行踪:发现桃花源——拜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世外桃源描述: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②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③风俗淳朴,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④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
3.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
①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②“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③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4.【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5.【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①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6,【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①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③渔人(侧面烘托):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7.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①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
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②未果,寻病终。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新版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诗词赏析
新版八<下全部>诗词赏析一、式微《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
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全诗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直抒胸臆,抒发了服劳役者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二、子衿《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作品鉴赏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复习 知识点汇总
《唐诗三首》复习知识点梳理汇总《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石壕吏》知识点总结一、《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重点字词:暮:晚上投:投宿吏:差役逾:越过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对差役)说话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裙:这里泛指衣服老妪:老妇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三、译文:晚上我投宿石壕村,有官吏夜里来捉人。
老翁越过墙跑了,老妇出门去查看。
小吏的喊声多么愤怒,老妇的哭声多么悲苦。
听我老妇走上前说话: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
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最近战死。
活人苟且活着,死者永远完结。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离开,出门却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准备早晨的饭。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地哭泣。
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
四、整体把握:1.前四句,老妇人“致词”的由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主体部分:老妇人“致词”。
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老妇人诉说三个儿子全部征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人家境贫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第三层(最后两句):老妇人自请应役。
3、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五、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捕吏捉人是为了补充唐朝军队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写征兵、点兵,而要用“捉”字呢?答:“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第六单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下第六单元古诗词鉴赏知识点梳理一、《石壕吏》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与李白合称“李杜”。
代表作有《望岳》、《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2.《石壕吏》为“三吏三别”之一。
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有什么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刻画了差吏强行征兵的凶残、霸道,暗示战事紧张。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表达了什么?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鲜明对比,刻画了差役的蛮横、凶狠的形象以及老妇的悲愤和凄苦,表达了诗人对差役的憎恶,对老妇的同情。
3.“妇啼一何苦”,“苦”体现在哪里?(1)丧子之苦(战争惨烈):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2)困窘之苦(家境贫寒):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3)应征之苦(被逼服役):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4.老妇自请服役的原因:(1)保全儿媳、孙子、丈夫。
(2)为国担当。
5.主旨思想: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深表同情,对统治者残暴压迫老百姓的行径的不满。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学常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
其特点是:朗朗上口、音节、格律自由、富于变化、顿挫相谐。
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默写:1.本文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注释、赏析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注释、赏析【原文】关雎(周南)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
[1]【注释】jiū):一种水鸟名,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⑴关关:鸟鸣声。
雎鸠(jū 雌雄形影不离。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
指日日夜夜。
寤,醒觉。
寐,入睡。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哉,语气助词。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友:用作动词,此有亲近之意。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写作背景】《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诗作赏析】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39页课外四首诗歌鉴赏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39页课外四首诗歌鉴赏知识点这份文档旨在提供对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9页的课外四首诗歌鉴赏知识点的解析和总结。
1. 诗歌一: [题水仙](#题水仙)- 作者:南宋 - 辛弃疾- 内容:描绘了作者对花的热爱和感叹人生短暂的情感。
2. 诗歌二: [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尽)- 作者:唐代 - 王之涣- 内容:通过描绘山水景色,抒发了对时间流逝不可挽回的感慨。
3. 诗歌三: [赤壁](#赤壁)- 作者:唐代 - 杜牧- 内容:描绘了作者对赤壁之战的感叹和对荆州的怀念之情。
4. 诗歌四: [登鹳雀楼](#登鹳雀楼)- 作者:唐代 - 王之涣- 内容:通过描绘楼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名胜遗迹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详细解析题水仙辛弃疾的《题水仙》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的诗。
诗中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和香气,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通过对水仙花的生命短暂和易逝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是一首抒发了对时间流逝不可挽回的感慨的诗。
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现了人生短暂的感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寄托了人们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短暂的认知。
赤壁杜牧的《赤壁》是一首抒发了对赤壁之战和对荆州的怀念之情的诗。
诗中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壮丽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叹和对那段时代的向往。
同时,对荆州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表达了对名胜遗迹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的诗。
诗中通过描绘楼阁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作者的骄傲和对历史的敬仰。
同时,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的思考。
以上就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9页课外四首诗歌的鉴赏知识点的解析和总结。
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知识整理(共5首)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知识整理一、关雎【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参考译文及词解鉴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
窈窕②/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河心的陆地上。
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①〔洲〕水中的陆地。
②〔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③〔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
④〔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配偶。
内容:第一章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小伙子对文静善良美好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写作手法:开篇即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显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
参差/荇菜,左右/流⑤之。
窈窕/淑女,寤寐⑥/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⑦。
悠哉/悠哉⑧,辗转/反侧。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时左右求取。
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
追求她成了空想,日日夜夜不停思念。
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身直到天亮。
⑤〔流〕求取。
⑥〔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
寤,醒时。
寐,睡时。
⑦〔思服〕思念。
服,思念。
⑧〔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悠,忧思的样子。
内容:第二章八句,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
写作手法:运用了双声词(如“参差”)、叠韵词(如“窈窕”),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性。
炼字:两个“悠”字以感叹语气给出,着重表现了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致难耐的相思之苦。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 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 带答案)八下古诗文目录9 桃花源记10 小石潭记11*核舟记12《诗经》二首关雎蒹葭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1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23* 马说 24 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卖炭翁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6.《小石潭记》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核舟记》魏学洢1.《核舟记》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北冥有鱼》<庄子>二则1.庄子在《北冥有鱼》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描写鹏之巨大的句子是: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礼记》二则1、由品菜肴类比学习知识的句子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指出学与教之后才能明白不足的句子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道了不足和困后,才能够反省和自强,从而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的句子是: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整篇文章的结论是:教学相长也5、大道的内涵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6、表示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的句子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马说》韩愈《石壕吏》(杜甫)1.《石壕吏》中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八首阅读赏析要点汇编
部编版八下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要点汇编关于作者与作品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孟浩然(689 —740),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
和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
常建,生平不详,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
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广为古今传诵。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诗仙”。
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 ,即苏轼父子三人。
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等。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诗作近万首,是我国历史上丰产的诗人。
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名句赏析】“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提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经典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主旨归纳】《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典赏析全面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典赏析全面版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典赏析进行全面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全文内容包括四个部分:文言文课文赏析、文言文阅读素养、文言文鉴赏方法、文言文写作指导。
第一部分,文言文课文赏析。
本部分对八年级下册中所有文言文课文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孟子·离娄上》、《荀子·劝学》、《韩非子·难一》等。
每篇课文都结合语文知识点和历史背景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内涵。
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素养。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知识和阅读策略。
通过丰富的例子和练,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三部分,文言文鉴赏方法。
本部分介绍了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精髓和美学,增强审美能力。
第四部分,文言文写作指导。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文言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练,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全面的古文赏析,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知识点,还能够培养综合能力,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本文档适用于八年级下册语文古典赏析教学,也可作为学生自学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文各课阅读赏析内容知识点汇总
(一)
9.桃花源记
1.渔人行踪:发现桃花源——拜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世外桃源描述: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②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③风俗淳朴,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④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
3.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
①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②“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③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4.【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5.【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①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6,【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①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③渔人(侧面烘托):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7.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
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②未果,寻病终。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0.小石潭记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什么?
本文按游踪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感受:①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
②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
③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最终又无法解脱的痛苦。
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
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本文主旨是什么?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和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吗?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
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的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
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中可以看出。
4.作者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及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
__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6.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①全石以为底。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全石、游鱼、阳光、影子)
7.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文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核舟记
1.“核舟”的精湛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体积小,刻的东西多,刻得极为精致,人和物各具情态,有意境。
2.核舟介绍顺序: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空间顺序。
3.文章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
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打开、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游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4.《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内容。
《口技》结尾处也有这么一段:“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两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
相同。
结尾都用列数字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
5.王叔远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些文字,而不是诸如花草鸟兽之类的内容?
为了和核舟“大苏泛赤壁”的雕刻主题相吻合,使作品有一定的意境,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12.《诗经》二首
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6.全诗中,最能体现朦胧的境界、凄清的氛围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7.《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8.《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9.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0.《关雎》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11.《关雎》一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
(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12.《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运用“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答出“比兴”“兴寄”“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
13.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关雎》一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
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
14.《蒹葭》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托物起兴(比兴手法)。
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15.《蒹葭》一诗中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
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16.《蒹葭》一诗中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