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2014剖析

合集下载

《积极心理学对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积极心理学对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积极心理学对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发布时间:2022-12-28T09:41:29.97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9月17期作者:邓圣长[导读]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邓圣长湖南省郴州市福泉小学,湖南省郴州市423000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务工,这就使得留守儿童数量急剧上升,如何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了现阶段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

以下就将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载体,着重分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展开探究,希望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身心健康发展在当代社会中,存在着一个群体,即“留守儿童”,他们长时间与父母分离,被托付给家中的亲人、亲戚,缺乏父母的关心、陪伴。

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严重将会危害其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此背景下,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那么,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具体如下。

一、注重课程融合,营造优良环境小学中高年级的每门课程基本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开发,这些都可以成为良好的教育“利器”。

并且,这些资源能够有效缓解心理学专业性强带来的疏离感,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吸引学生踊跃参与进来,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1]。

可以说,语文课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少资源,可以变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帮手”,教师要深入挖掘、剖析教材内容,探寻其中的教育元素,并加以有效展示,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篇课文,即《两小儿辩日》,主要讲述的是两小儿辩日,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的故事。

当然,这是一篇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可以将信息化设备利用起来,为学生展示相关动画、视频等资源,将“辩日”这个过程清楚地呈现出来[2]。

第二讲 积极心理学

第二讲 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 • Positive Psychology
为什么总是不快乐
哪一天人生才会变的比较好
当我大学毕业了„ 当我考上了公务员 当我拥有了500万 当我考上了研究生
患得患失 迷茫纠结 活着意义?
幸福是什么?
幸福: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对生活满意度高是主观幸福感,这种 感觉很难长久维持;而心理幸福感是 自我接受、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一 种能力,能使生命力保持长期旺盛。
1. Seligman 和Csikszentmihalyi (2000)联名在“美国心理 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 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思想、一个概念、一种理 念、一种技术、一种行动,引起了巨大反响。
2.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积极心理学终 于凌空出世,高举旗帜,统一了早期分散在心理学各领域中 有关的积极心理研究力量,并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总结前期研 究成果,并促进该领域研究向更深入、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 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 临
(二)对消极心理学的不满
• 1、消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一直统辖着心理学研究的
主要领域
– 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 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 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搜索结果中关于消极情 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 – 某项统计结果表明有20万篇文献报道心理疾病的治疗问题,其 中8万篇关于压抑现象、6.5万篇关于焦虑状态,反映积极的理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在积极心理学中,幸福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与个体的情感体验、思想和行为有关。

因此,通过调整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可以改善个体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改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提高幸福感。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积极的思维方式也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个体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来提高。

例如,积极情感体验包括快乐、满足、感激、娱乐、兴奋等等。

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个体可以更好地体验生活的美好之处,从而提高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来提高幸福感。

积极的行为方式包括参与社交活动、锻炼身体、追求自己的梦想等等。

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个体可以更好地体验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幸福感。

在积极心理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流”。

流指的是一种心流体验,即在某一活动中,个体完全投入,并忘却了自我,感受到
了快乐和满足感。

流体验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它通过调整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提高幸福感。

通过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体验积极的情感、采用积极的行为方式以及体验流体验,个体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解读分析

积极心理学解读分析

治疗人的精神 或心理疾病
帮助普通人生活 得更充实幸福
二战后为了医治战 争的创伤,重点发 展了治疗与心理康 复的技术—精神分 析与行为治疗等等, 形成消极心理学的
统治地位
发现并培养具有 非凡才能的人 Nhomakorabea 心理学摘要(1967-2000)
愤怒: 5,584 抑郁: 41,416 压力: 54,040
欢乐: 415 幸福: 1,710 生活满足感:
• 2、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
•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 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
• 3、积极心理学提供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
• 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积极力量: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
Martin E. P. Seligman(赛里格 曼) ,20世纪90年代(1998),在
他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了“积极 心理学”这一概念。
“爸爸,我想跟你谈谈。”
“好的,Nikki,谈什么呢?” “爸爸,你还记得在我5岁之前的事儿吗?在我3岁到5岁 的那段时间里,我总爱哭鼻子。我几乎每天都要哭上几场。 但当我过了5岁生日的时候,我决定我不再哭鼻子了,你 知道,这对我来说是我做过所有事情中最难的。如果我不 哭鼻子,你就能停止像今天这样对我发脾气了。”
• 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人格分类标准,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和 悲观型解释风格人格。积极心理学在人格研究中特别强调 心理学重点研究人格中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特质,特别是人 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特质。

浅谈积极心理学

浅谈积极心理学

浅谈积极心理学浅谈积极心理学摘要:为了对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此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背景、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观点、运用领域、启示和意义、展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1前言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思,它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2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正式开创的,具体指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的各种研究,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

它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从而促进个人顺利的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3积极心理学诞生背景3.1 理论背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特曼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1]。

在二战期间这种研究被迫中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

人本主义思潮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关于“任何一种建构都必须通过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互动才能实现”的观点,对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环境,以及把积极组织系统和积极关系的构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3.2 现实背景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三种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但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的注意力集中于对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成为了主导性模式[2]。

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看法(小编推荐)

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看法(小编推荐)

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看法(小编推荐)第一篇: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看法(小编推荐)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看法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首倡者为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

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

所以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流派,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它认为,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二战之后,心理学成了一门致力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出现了大量对于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性虐待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注意到这种现象,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

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 ,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 ,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等。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通用19篇)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通用19篇)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通用1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通用19篇)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通用19篇)在我们得到启发,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感受时,经常能将他们写出一篇心得体会,那样能帮助我们剖析出问题的缘故,进而找到解决问题办法。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积极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1050课程名称:积极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 :Positive Psychology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4选用教材:《积极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郑雪主编.2014主要参考书:1.《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2版,AlanCarr 著,丁丹等,20132.《持续的幸福》,浙江人民出版社美)塞利格曼著,赵昱鲤译,20123.《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任俊著,2006一、课程简介《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拟完善和科学的实验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优势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new research field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It is a science about happiness that based on the relatively perfect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psychology to study the positive qualities of human beings such as strengths, advantages and virtues. Positive psychology mainly studies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os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system.二、教学目的与任务《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拟完善和科学的实验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的长处、力量、优势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

浅析积极心理学

浅析积极心理学

浅析积极心理学摘要:介绍积极心理学的背景和发展现状、理论领域和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分析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指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消极心理学一、积极心理学简介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 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

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 KnnonM. Sheldon) 和劳拉·金(Lawra King) 。

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2 、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

因此,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

《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 年和2001 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

1998 年11 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

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已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学术贡献
提出积极的预防思 想
强调对人性优点和 价值的研究
兼顾个体和社会层 面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 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弱点。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 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 了人性的积极面。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 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 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CSV标准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tues:A handbookand 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 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表现出典型 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 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 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 文化相结合。
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 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 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这里包括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

积极心理学整理与反思

积极心理学整理与反思

积极⼼理学整理与反思积极⼼理学主讲⼈:塔尔·宾·夏哈尔(哈佛⼤学、以⾊列)第⼀讲:什么是积极⼼理学相关问题:如何解读积极⼼理学?如何理解积极⼼理学?我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积极⼼理学的运⽤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理学,通过⼼理学的学习来看透⼀个⼈的思想或⾏为取向。

同时积极⼼理学也不同于以往的⼼理学⽅式,以往的⼼理学⽅式是发现⾃⼰的不⾜,⾃⼰的缺点加以认识并且改造,⽽积极⼼理学确实认识⾃⼰的优点。

积极⼼理学的最终⽬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实现⾃我,让我们更快乐。

积极⼼理学并不会提出⾼深的理论,积极⼼理学所提出的东西都是我们⽿熟能详的知识,列如反思、锻炼⾝体、写⽇记、感恩…因此说积极⼼理学很简单,很实⽤,只要我们不停的实践,我们就会变得很快乐。

就像伏尔泰所说的⼀样:常事往往并不为常⼈所知。

积极⼼理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门⼼理学学科,与之相对应的是消极⼼理学,取其字⾯意思就知道⼀个关注的是积极⽅⾯⼀个关注的是消极⽅⾯。

从各种研究和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研究消极⽅⾯的⽂章与研究积极⽅⾯的⽂章⽐是21:1,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常⽣活中更多的是关注消极的⽅⾯。

⽽积极⼼理学就是为了让我们关注⽣活中的积极⽅⾯,或者说让我们的焦点从消极⽅⾯转移到积极⽅⾯。

当然并不是说不去关注消极的东西,没有节制的盲⽬⾃⼤,很是在关注消极的⽅⾯的同时更多的关注积极地⽅⾯,就像每天吃⾯⾷也可以偶尔去吃⽶饭来享受更不同的美味,让⾃⼰思想豁然开朗。

⾸先我们要理解这样的⼀句话:快乐更多的取决于我们的⼼态,⽽⾮取决于我们的地位或者说⾦钱。

当然这⾥⾯有个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停⽌讨论过的⼀个哲学命题: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关系。

当然了我们需要⼀定的物质作为⽣活的基础,但是并不是表⽰物质能和快乐成正⽐,但是⼀定的是精神境界越⾼⼈就会越快乐,就像台湾著名的星云⼤师所说的⼀样:我以空为乐,以⽆为乐。

当然了作为常⼈我们还是需要⼀定的物质基础。

积极心理学(完整版)

积极心理学(完整版)

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幸福第一节你幸福吗?1第一节你幸福吗?2第一节你幸福吗?3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的诞生1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的诞生2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的诞生3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的诞生4第三节积极心理学的研究1第三节积极心理学的研究2第三节积极心理学的研究3第一节接受自己——无论优点还是缺点1 第一节接受自己——无论优点还是缺点2 第一节接受自己——无论优点还是缺点3 第二节快乐需要意义1第二节快乐需要意义2第三节头脑说了算1第三节头脑说了算2第三节头脑说了算3第四节身体很重要1第四节身体很重要2第四节身体很重要3第五节越简单越好1第五节越简单越好2第六节感激要说出来1第六节感激要说出来2第六节感激要说出来3第六节感激要说出来4第一节培养自主意识塑造独立人格1 第一节培养自主意识塑造独立人格2 第一节培养自主意识塑造独立人格3 第二节坦然面对挫折学会乐观自信1 第二节坦然面对挫折学会乐观自信2 第二节坦然面对挫折学会乐观自信3 第三节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环境1 第三节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环境2 第三节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环境3 第三节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环境4 第三节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环境5 第四节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1 第四节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2 第四节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3 第四节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4 第四节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5第五节实现多元价值幸福胜于成功1 第五节实现多元价值幸福胜于成功2 第五节实现多元价值幸福胜于成功3 第五节实现多元价值幸福胜于成功4 第五节实现多元价值幸福胜于成功5 第一节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1第一节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2第一节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3第一节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4第二节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1第二节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2第二节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3第二节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4第三节学生积极心理1第三节学生积极心理2第三节学生积极心理3第三节学生积极心理4一、心理学小实验二、心理学小发现三、心理学告诉你四、心理小测验1四、心理小测验2四、心理小测验3五、相关时事六、哲理小故事第一节你幸福吗?1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也能切身体会到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改善,但是,物质条件的改善就意味着幸福吗?你的生活如何?幸福、平淡还是痛苦呢?一、看看他们2006年9月13日中午12点41分,一个黑衣杀手持枪闯入加拿大蒙特利尔道森学院,当警方赶到现场时,持枪杀手自杀。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
最后,我希望我的学习心得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去了解积极心理学,让更多的人受益。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我学会了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和坚定。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积极的心态,活出精彩的人生。
其次,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态度。积极心理学教会我如何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态度。在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时候,我学会了寻找积极的一面,从中发现成长和收获。我开始珍惜每一个当下,学会感恩身边的一切,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第三,学会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我明白了与人相处的艺术。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积极的沟通和表达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能更好地与同事、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和融洽。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
在学习积极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通过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极心理学,我获得了很多收获,不仅在个人发展方面有所提升,也在人际关系和工作中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分享我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是积极心理学学习的基础。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情感状态。我意识到情绪的管理和调节对于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学会了通过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及时发现和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四,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积极心理学教会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学会了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且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加自信和有魅力。在工作中,我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到最好。
第五,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积极心理学学习教会我如何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让自己更加坚韧、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我学会了从困难和挫折中找到力量和成长,不轻易放弃,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分析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分析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分析【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类幸福和积极心态的学科,其重要性在于帮助人们树立积极态度、提升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包括教育、工作场所、健康、个人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在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在工作场所,可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减少工作压力;在健康领域,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应对压力;在个人发展中,可以激发个人潜力和自我实现;在社会服务中,可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未来的发展方向需更广泛地应用于不同领域,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工作场所、健康、个人发展、社会服务、应用分析、价值、未来发展、影响。

1. 引言1.1 积极心理学概述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质以及积极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个体如何实现幸福、快乐和满足感,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提升自我成长。

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人的优点、优势和潜力,致力于帮助人们建立积极心态,培养积极情绪,展现积极行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积极心理学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于个体的问题和缺陷,而积极心理学则致力于探索个体的优势和潜力,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积极情绪和态度对个体的健康、幸福和成功至关重要。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育、工作、健康、个人发展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和成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幸福感和品质生活的追求,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和重要。

1.2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是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领域。

积极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类的优点和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幸福感、乐观情绪和有效的人际关系,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道路。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积极心理学2014剖析

积极心理学2014剖析
❖ “我们一天需要4个拥抱才能存活,我们一天需 要8个拥抱才能维持,我们一天需要12个拥抱才 能成长” 心理学家Virginia Satir
拥抱的心理学研究,Jane Clipman : 实验组:每天拥抱5次,写出拥抱次数 对照组:不拥抱,写看了多少书
时间:4周 结果:实验组幸福水平明显提高。
她谈论起这个实验时说:
❖ 关系非常重要,没有任何社会接触和社会关系的人, 其实是很危险的人,这是很值得担忧的
❖ 让人生变得有意义,非常重要。
❖ 在人生旅途中,有目的然后成功,有成就也很重要
❖ 在这个过程当中,全身心的投入的做事,也能获得 幸福。
❖ 心理学训练,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至少每天 做两件这样的事,一是做一件娱乐的事,一 是做一件善举。
❖ 结果发现,有何结果? ❖ 孩子们会更喜欢做什么事?
❖ 娱乐活动:持续短暂,容易消逝。 ❖ 善举:带来长期的满足感。
❖ 做出善举的人,所获得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 在训练的时候,我们要获得幸福感,可以要 孩子们体会一下,真诚帮助他人的幸福和快 乐。
❖ 人们在心流状态时的身心融为一体 ❖ 心流的状态体会得越多,我们的幸福指数就
越高。
❖ 研究表明,中国人的心流体验越来越少。 ❖ 忙忙碌碌,但感觉碌碌无为。 ❖? ❖ 现代人已经不愿意纯粹的一个时间做一件事
情。
❖ 一边,一边 越多,心流体验越少
心流和积极情绪的不同
❖ 体验心流没有捷径:心流需要投入全部的注 意力,甚至最强的优势和才能。
▪ 愉悦的人生
▪ 内心有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情绪就 是积极的
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 愉悦=幸福 ❖ 幸福≠愉悦
❖ 愉悦是幸福,但幸福不仅仅只有愉悦

积极心理学汇报

积极心理学汇报
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幸 福感和满足(对过去) 、希望和乐观主义(对 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 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汇报
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 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 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 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 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
积极心理学汇报
个体层面:积极人格特征的研究
个体积极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积极的利己特征 2.积极的利他特征 此外,在面临压力情境时,积极人格特征还有
利于个体采取有效的应付方式,如解决问题、 善于求助等,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事件。
积极心理学汇报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人格特质有20多种 如智慧、美德、乐观、宽容、毅力、感受 力及创造力,等等,其中乐观是最积极的 人格因素之一。
则会引起消极的心理结果。
积极心理学汇报
在对积极防御的研究方面, 心理学家Vailliant总结 了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积极的 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 MedvedovaL研究还发现, 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 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 中的各种压力情景
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 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 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 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 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积极心理学汇报
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主观幸福感和快乐
主观幸福感 指个体根据自己主观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所持的
总体看法与感受、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 个维度 研究者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对主观幸福感进行 研究,在随后的10年间仅积累二十多篇研究文献。 最近10年间,研究主观幸福感的文章达到数千篇, 大多围绕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人口 统计学变量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展开研究。

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作者: 谢超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出版物刊名: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23-2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党建;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组织系统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主要包括积极人格特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组织系统三个层面。

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通过不断挖掘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优化和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通过引导和激发积极情绪体验,促进和提升学生对党的情感认同;通过构建积极组织系统,加强和改进学生党组织的建设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方鸿志;樊亚茹
【期刊名称】《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9)005
【摘要】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运用,是增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心理“获得感”的需求.通过发掘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运用的含义和意义,启示大学生以积极的观点和态度认知挫折,以积极的心理品质预防挫折,以积极的归因风格特征应对挫折,并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发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效果.
【总页数】5页(P184-188)
【作者】方鸿志;樊亚茹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4.2
【相关文献】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剖析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剖析
3.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贫困生挫折教育案例
4.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生挫折教育
5.积极心理学视域下"0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路径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开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

对此给大家收集了有关积极心理学心得的优秀内容,应该能给各位带来帮助。

美丽的花,其实是开在我们自己心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会发现,原己早已经绽放。

了解自我1.上本门课程前,我以为自己心理是很安康的,所以对心理学一直没有概念,也没想过它是否能帮助自己。

可是在上了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以后,加上做了些小练习和比照案例,我渐渐发现自己心理安康程度也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好,感觉我还是缺少了“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

以前以为自己就是这样:没什么特长,不够帅,不够高,不够聪明,也没什么钱,对人生没多大追求,过过小日子就得了。

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别人长相帅我就羡慕他生了一副好皮囊,别人个子高我就羡慕别人高,有钱的我也羡慕,智商高的我也羡慕。

这时候难免对自己不满,巴不得赶紧投胎转世到一个有钱家庭,有一个完美的身体。

这种心理我自己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我上了《积极心理学》2,上本门课程以后,开始懂得了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我也开始对自己进展剖析,了解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照着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理论去想,我懂得了我是没有接纳自己,我不认可自己,我总是在羡慕别人,却没有向导其实自己也有那么多的优点,根本不比从前羡慕的那些人差多少,只是我自己缺少对自己的信任和。

优秀的人,也会有不优秀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正视自己,承受自己,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方式。

积极的自我。

就以我自己为一个例子,我从曾经的不懂得接纳认同自己。

自从开始学了《积极心理学》章课后,想通了其实优秀的并不只是别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在心中永远可以欣赏自己的魅力,接纳并认同自己。

积极的认同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存在和完整性,不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一件事做不好而过分自责。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未经过自己同意而出生的,既然出生了,我们就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意义的人生,带给人无穷的安宁。
寿命平均数
幸福的修女:
不幸福的修女:
7.5

减寿2-3岁
减寿7.5岁
85岁:幸福的修女: 90% , 不幸福的修女: 34%, 94岁:幸福的修女:34%, 不幸福的修女:11%
❖ 幸福带来更健康长寿的人生。 ❖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谁工作更好?
❖ Diener ❖ 幸福的大学生比幸福的大学生容易找到工
❖ 二者有冲突吗?
幸福是什么?
❖ 幸福可以换来健康和长寿的人生 ❖ 幸福可以学习 ❖ 幸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问题一 人为什么需要幸福?
林黛玉
王朗
❖ 不幸福的人不会长寿……
❖ 研究 修女生活状况研究 ❖ 感谢上帝赐予我无价的美德。过去一年在圣母修道
院的日子非常愉快,我很开心地期待着正式成为修 道院的一员,与慈爱天主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 我出生于1909年9月26日,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老 大,在修道院见习一年中我教授化学和二年级拉丁 文。承蒙上帝恩宠,我愿倾心尽圣职,以宣扬教义, 并完成自我修练。
❖ 心在流动,感觉停止
❖ 特别专注于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工作时达到的 幸福酣畅的状态
❖ 投入与积极情绪的关系:有时候不同,有时候相反
❖ 问一个正在体验心流的人,你在想什么,你感觉怎 么样,那么通常他会回答:什么也没想,什么感觉 也没有。
心流出现时的表情
二、投入
❖ 心流状态是令人神往的状态。
▪ 愉悦的人生
▪ 内心有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情绪就 是积极的
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 愉悦=幸福 ❖ 幸福≠愉悦
❖ 愉悦是幸福,但幸福不仅仅只有愉悦
二、投入
❖ 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中 ❖ 时间好像停止 ❖ 自我意识消失
❖ 这是一种很安详的境界,非常投入,专注
❖flow 心流,也译福流。
❖ 人们在心流状态时的身心融为一体 ❖ 心流的状态体会得越多,我们的幸福指数就
越高。
❖ 研究表明,中国人的心流体验越来越少。 ❖ 忙忙碌碌,但感觉碌碌无为。 ❖? ❖ 现代人已经不愿意纯粹的一个时间做一件事
情。
❖ 一边,一边 越多,心流体验越少
心流和积极情绪的不同
❖ 体验心流没有捷径:心流需要投入全部的注 意力,甚至最强的优势和才能。
❖ 另一组:没变化。
❖ 结果:幸福快乐的孩子,解决难题的水平和 速度远远高于另一组孩子。
❖ Amabile发现:有创造力的人比一般人要 快乐,而且在重大的创造性突破的前一天 往往至少有一件令他们愉快的事情。
❖ 康奈尔大学的医生实验: ❖ 内科大夫对复杂病例作临床诊断: ❖ 第一组大夫先得了一包糖 ❖ 第二组大夫先阅读有关医疗行业的正面报道 ❖ 第三组大夫是正常的控制组 ❖ 结果发现,第二组的大夫的临床诊断最为准确。
❖ 问题一:用一两个词来回答:你最想要你的 孩子得到什么?
❖ 清单一:幸福 、自信、知足、自我实现、均 衡、善良、健康、满足、爱、文明、意义
❖ 问题二:用一两个词来回答,学校教什么?
❖ 清单二:成就、思考技巧、成功、服从、语 文、数学、工作、考试、纪律

插入视频
❖ 父母:自信、善良、健康等 即 幸福 ❖ 学校:成就,工作,考试等 即 成功的方法
用积极心理学理念 构建幸福的人生
朱丹
朱丹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心理 学副教授;
❖ 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 培训基地”负责人
❖ “湖湘大学堂”与“湘图讲坛”演讲嘉宾 ❖ “国培计划—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首席
专家
本讲座提要
1、幸福的构成 2、幸福的培养
一 、幸福的构成
❖ 欧潘:98岁时,健康,没有得过病; ❖ 丹那莉:59岁,去世。
❖ 感谢上帝赐予我无价的美德。过去一年在 圣母修道院的日子非常愉快,我很开心地 期待着正式成为修道院的一员,与慈爱的 天主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 我出生于1909年9月26日,是家里七个孩子 中的老大,在修道院见习一年中我教授化 学和二年级拉丁文。承蒙上帝恩宠,我愿 倾心尽圣职,以宣扬教义,并完成自我修 练。
❖ 我们看到孩子们孜孜不倦的趴在地上,认认 真真的看蚂蚁搬家时,大家可能会有种微微 的感动,他那个时候完全是他自己的,身心 天地,整个世界就只有他和他的蚂蚁。
❖ 提问一:用另外的词来形容心流
❖ 提问二:回忆分享生活当中,自己体验到的 心流,或者看到身边的人或事体验到的心流

体验:
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佛家“制心一处” 道家“抱元守一” 儒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 研究:250名高心流孩子;250名低心流孩子
❖ 低心流:每天看很多电视 ❖ 高心流:有自己的爱好,打球,花很多时间
做功课。
❖ 高心流孩子考上大学的比率更高,有良好的 人际关系,未来的生活也比较成功。
❖心流能建构未来的心理资本


----希斯赞特米哈伊
❖ 这种幸福状态不需要金钱,不需要权势,不 需要更多的刺激和支持,这是人类所追求的 真正幸福的体验
作。 ❖ 幸福的人工作效率更高。 ❖ 幸福状态下人的思维效率更强。 ❖ 幸福的人判断的功能也更强。
❖ 那些特幸福的美国大学生比一般大学生收 入高25000美金一年。
❖ 结论: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工作状态很佳 的人。
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谁更聪明? 聪明人还是笨人幸福?
研究 儿童创造力测验结果
❖ 一组:做题目之前,置于幸福快乐的情绪之 中
结论:幸福的人更聪明!
❖ 思考:这三个研究告诉我们什么?
❖ 进化让我们拥有幸福感,不仅仅让我们感觉 良好
❖ 还能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更高效的工作, 也更有创造力。
第二个问题 幸福是什么?
积极的情 绪
投入
意义
幸福的五因素
人际关系
成就
一、积极的情绪
▪ 我们的感受 ▪ 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
❖ 获得积极情绪有捷径:看电视,逛街等,
三、意义
❖ 对投入(心流)的追求往往自我中心的,而 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追寻意义和目的。
❖ 有意义的人生,意味有归属,有追求,此追 求超越你自己的小利益,并为之奋斗。
❖ 人类许多积极的组织:宗教(佛教唐僧),政党(共 产党两万五千里长征),环保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