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引言
这本参考答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
(周莹、赖桂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习题配套的。
我们
认为做练习是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自己所学内容是否掌握的一种测验。
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消化和归纳总结所 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即使有些可能做错也没有关系,只要尽心去做就行,因为本参考答案可为读者完成相关练习后及时核对提 供方便,尽管我们的有些参考答案(如合成题、鉴别题)不是唯一的。
北京大学邢其毅教授在他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一书的前言中写道:
“解题有点像解谜,重在思考、推理和分
析,一旦揭开了谜底,就难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这句话很符合有机化学解题的特点,特摘录下来奉献给同学们。
我们以为,吃透并消化 了本参考答案,将会受益匪浅,对于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也基本够用。
第一章绪论
1-1 解:
这些物质都有多于的孤对电子,是
Lewis 碱
1-3 解:
硫原子个数n=5734 3.4%
6.08
32..07
1-4 解:
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都能与水形成氢键,都能溶于水。
N 原子上H 越多,形成的氢键数目越多),以及空间位阻,三者的溶解性大小为:
CH 3NH 2 >(CH 3)2NH >(CH 3)3N
1-5 解:
甲基橙的实验试:GH 14N 3SO 3Na 1-6 解:
CO 2: 5.7mg
出0: 2.9mg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1 解:
1-2 (1) (2) (3) 解:
C i 和C 的杂化类型由 C i 和C 的杂化类型由 C i 和C 的杂化类型由 (1) Lewis 酸
这些物质都有空轨道, (2) Lewis 碱
sp 3杂化改变为 sp 杂化改变为 sp 2杂化改变为 sp 2杂化; sp 3杂化。
sp 3杂化; R +,R -C += O ,Br
,+
可以结合孤对电子,是 RO , HS , NH 2,
C 3杂化类型不变。
C 3杂化类型不变。
AICI 3, BF 3, Li Lewis 酸。
RNH 2, ROH , RSH
综合考虑烷基的疏水作用,以及能形成氢键的数目(
n s
n c 327 51.4%
12.0
14
n H
327 4.3%
1.0
14
n
N
327 12.8%
14.0 327 9.8%
32.0
327 14.7%
16.0
327 7.0%
23.0
(10)
(2 )位置异构 (3)官能团异构 (4)互变异构
(1) 2,2,5,5 -四甲基己烷 (2 ) 2,4-二甲基己烷 (3) 1-丁烯-3-炔 (4) 2-甲基-3-氯丁烷 (5) 2-丁胺
(6) 1-丙胺
(7) (E ) -3,4-二甲基-3-己烯 (8) (3E , 5E ) -3-甲基-4,5-二氯-3,5-辛二烯 (9) 2,5-二甲基一2,4-己二烯 (10)甲苯
(11)硝基苯 (12) 苯甲醛
(13) 1-硝基-3-溴甲苯 (14)苯甲酰胺
(佝 2-氨基-4-溴甲苯 (16) 2,2,4-三甲基-1-戊醇
(17) 5-甲基-2-己醇 (18)乙醚 (19)苯甲醚 (20) 甲乙醚 (21) 3-戊酮 (22 ) 3-甲基-戊醛 (23) 2,4 -戊二酮
(24)邻苯二甲酸酐 (25)苯乙酸甲酯 (26) N,N-二甲基苯甲酰胺 (27) 3-甲基吡咯 (28) 2-乙基噻吩 (29) a -咲喃甲酸 (30) 4-甲基-吡喃 (31) 4-乙基-吡1 (32) 硬脂酸
(33)反-1,3-二氯环己烷
(34) 顺-1-甲基-2-乙基环戊烷 (35 )顺-1,2-二甲基环丙烷
2-3 解:
C 2H 5
CH 3 Hl I 3
H 3C — C — C —C — C C — C ——CH 3 H H H I H…
2 2 2 CH
3
C …H
3
2 5
(1)
CH 3 CH 3
H I I 3
H 3c —C ——C ——c —CH 3 3 H
CH 3 CH 3 (2)
H H 3C — C — I
CH
3
■
2
c
H
一
2
c H
5
H
2
c l
c H (5) H 2C —c — CH 2CH 2CH 3
C
2 H 5
(6)
(7) CH 3
H
(1)碳链异构 2-2 解:
(3)
(11) (13) (15) (17) (19) (21)
NO2
CH3
OH
HO
NO2
(12)
C—.CH
H3
(14)
SO3H
Br
O O
(20)
(22)
H3C—C—CHO
CH3
(23)(24)
H2N
(26)
<CH2H5
CH2H5
(30) CH3(CH2)7CH=CH(CH
2)7COOH
(31)
(33) 2-4 解: (1)
(2)
NH2
(32)
H2N-C—NH-C-NH
O O
严3严
H3C—C C —C —CH3
CH3
H2
命名更正为: 2,3,3-三甲基戊烷
H3C —C —
H2 H3
c C H3 C—CH
H
⑷
(6)
⑺
(8)
2-5解:可能的结构式
3
3
2-7 解:
2-6 解:
(1) C 2H 5
CH 2CH 2CH 3
CH 2CH 2CH 2CH 3
CH 3 CH 3
2CH 3
C 2H 5
C 2 H 5
C 2 H 5
CH 2CH 2CH 3
1,4-戊二烯
HC C —CH 2CH 2CH 3
H 3C C ----------- C ——CH 2 CH 3
1 —戊炔
2 —戊炔
H 2C —C CH -C 2H 5 H Q C — C =c CH — CH
3
H
1,2-戊二烯
2,3 —戊二烯
1,3-戊二烯
3
3
H 2C C C CH
CH,
3-甲基-1,2- 丁二烯
第三章饱和烃
3- 1 解:
(1) 2,3,3,4-二甲基戊烷
(3) 3,3-二甲基戊烷
(5) 2,5-二甲基庚烷
(7)2 -甲基-4-环丙基自己烷
⑵3-甲基-4-异丙基庚烷
⑷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6) 2-甲基-3-乙基己烷
(8)1-甲基-3-乙基环戊烷
3-2 解:
CH3 CH3
H3C —c C —CH2CH3
I I
CH3 CH3
CH 3CH3
H—H"
⑶CH3
3-3 解:
(1) 有误,更正为:3-甲基戊烷
(2) 正确
(3) 有误,更正为:3-甲基十二烷
(4) 有误,更正为:4-异丙基辛烷
(5) 4,4-二甲基辛烷
(6) 有误,更正为:2,2,4-三甲基己烷
3-4 解:
(3) > (2) > (5) > (1) > (4)
(1)
3- 5 解:
A>C>B>D
3-6 解:
(1)相同 (2)构造异构 (3)相同
(4)相同
⑸构造异构体 (6)相同
3-7 解:
由于烷烃氯代是经历自由基历程,而乙基自由基的稳定性大于甲基自由基,故一氯甲烷的含量要比一氯乙烷的含量要
少。
3-8 解:
(1)
Cl
I
CH 3CHCH 3
(2)
CH 3 CH O I I 3
H3C —C —C — CH 3
CH 3 Br
(3)
T 3 H 3C —C — Br
I
CH 3
3-9 解:
a 链引发(自由基的产生)
(A)对位交叉式
(B)部分重叠式 (C)邻位交叉式 (D)全重叠式
HH
* 2
. Cl
①
4-1 解:
CH 3CH 2 . + ■ CI -CH 3CH 2CI ⑧
3-10 解:
⑷ >(2) > ⑶ > (1)
3-11 解:
(1)正丙基 n-propyl
(2)异丙基 isopropyl (3) 异丁基 isobutyl (4)叔丁基 tert-butyl
(5)甲基 methyl
(6) 乙基ethyl
3-12 解:
1:9,但叔氢被取代的比例占绝对多数,说明反应主要由氢原子的活性决定。
第四章 不饱和烃
b 链增长 hv
.
CH 2CH 3 + HCI ②
ci —Cl + CH 2CH 3
■ CH 3CH 2CI + CI .
CH 3CH 2CI + .
Cl CH 3CHCI + HCI ④
CH 3CHCI + Cl 2 ________ CH 3CHCI 2 + CI c .链终止 CI
△ H=D H -CI
+ D c-CI — D C-H
=431.0+339.0 — 410.0= 360KJ/mol
3-13 解:
(1) CICH 2CH 2CH 2CI
(2)
⑶ CH 3CH 2CH 2CI
⑷ BrCH 2CH 2CH 2CH 2Br
叔氢与伯氢的比例为
+ (1) H3C—C H2
+ ⑵ H3C—CH—汎
CH3 / 3 +
H3C一 C
3 \
CH3 H3C
Cl
H3C c Cl
稳定性顺序:(3) >(2) > (1) >⑷
4-2 解:
(1)
Cl
CH3
CH 3COOH + CH
3CH2CH2COOH
H3C O
CH3 CH3
H3C —汀C HBr CH
CHO
CHO
C2 H5
H3C -----CH—CH rCH3
OH OH
(10)
OSO2H
H3C —CH? - C ——CH
3 T CH3 4- 3 解:
(1)
⑵
A 环己烷
B 环己烯
C乙基环丙烷
4-4 解:
HC - -CH + HCN Cu2Cl2
CH2=CH-CN
(8)
A 丙烷
B 丙烯
C 丙炔
D 环丙烷
褪色
- B _
[Cu(NH /Cl
-C - 没有明显现象
「A - 褪色
没有明显现象
Br2
-D -
CCl4
没有明显现象
KMnQH +
没有明显现象
KMn0H+
红棕色沉淀
B
C
D
A
褪色
5-1 解:
CU 2CI 2 , NH 4CI
2 HC 三 CH
HC 70 〜80 C
4- 5 解:
4-9 解:
— H HC 一C CH ——C — CH 3
CH 3
4-10 解:
C U 2CI 2 , NH 4CI 2 HC 三CH -------------------- - HC
CH =CH 2 + H 2 Pa/CaCO 3
H 2C=CH — CH = CH 2
70 〜80 C CH 2=CH -CN
喹啉
NC
H 2C=CH ——CH 二CH
第五章 芳香烃
CH = CH 2
2 HC 三 CH
Cu 2Cl 2 , NH 4CI
----------- > 70 〜80 C
HC
HgSO
CH = CH 2—-
H 2SO
Br
HC =C -CH
C — CH 3 H 2
4-6 解:
4-7 解:
H 3C — —CH CH
Cl
CHCH2CH3
(1)
CH3 OH
⑶ COOH
CHO
5- 3 解:
(2)、(5)、⑺、(8)能发生傅
—克反应。
5- 4 解:
(1)
没有明显现象
B 甲苯
C环己烯
A 乙苯
B 苯乙烯
C 苯乙炔
5-5 解:
CI2.
FeCl 3 △(2) KMn0H +
红棕色沉淀
------------- C [C U(NH3)2]CI
------------- ■-
r A-
没有明显现象
L B」
u H2SO4Cl
HNO3
NO2
C
B
没有明显现象
Br2
CCI4 没有明显现象
Cl2人C1KMnO 4
FeCl 3△+ H
NO2
COOH
NO2
CH3
I 3
无水AlCl3
+CH CCl
3II
O△H3C
5-6 解:
(1)
CH3
人「COOH
人
>
T >
COOH
5-7 解:
(3)、(4)、(5)、(7)、(8)具有芳香性
5-8 解:
5-9 解:
H3C
5-10解:略
第六章卤代烃6-1 解:
(1) 2-甲基-7-溴辛烷
(4) 2-氯-二环[2.2.1]庚烷⑵1-甲基-7-溴甲基环己烷(3) 4-甲基-2-氯-6-溴庚烷⑸5-溴-螺[3.4]辛烷(6) r-1,反1,3-二甲基-1,3-二溴环己烷
(7) 1,3-二环丙基-2-氯丙烷
(8)1-氯-二环[440]癸烷
(10) 7,7-二甲基-1-氯二环[2.2.1]庚烷
6- 2 解:
6- 3 解:
6-4 解: (1)
HBr
CH 3CH 2CH 2CH 2—OH --------------- CH 3CH 2CH 2CH —Br
Mg
CH 3CH 2CH 2CH 厂 Mg -Br
乙醚
⑶
HBr
CH 3CH 2CH 2CHfOH
CH 3CH 2CH 2CH 2_Br + (CHsbCuLi
CH 3CH 2CH 2CH 2CH 3
(1) CH 3CH 2CH 2CH 厂 OH ⑵ C H 3C H 二C HCH 3
CH 3CH 2CH 2CH 厂 Mg —Br CH 3CH 2CH 2CH —D
(5)
CH 3CH 2CH 2C H
2-
CH 3 (6)
CH 3CH 2CH 2CH 2 C C — CH 3
(7) CH 3CH 2CH 2CH 2— NHCH (8) CH 3CH 二CHCH
3
(9)
CH 3CH 2CH 2CH —CN
(10) CH 3CH 2CH 2CH 2—ONO 2
(9)顺-1-叔丁基-3-氯-环己烷
(1)
CH 3CH 2一 O —CH 2CH 2CN Mg " B r
CH 3CHCH 2CH 3
OH
CH 3CH 二 CHCH 3
CH 3
CICH=CH-CHCH 3
(6)
OH
(7)
H 2O
CH 3CH 2CH 2CH 3
H+
CH 3CH 2CH 2CH 2—Br
H 3C
——
ONO
H a C
CH 2Br
CH 3
(1)
HBr
CH 3CH 2CH 2CH^OH ------------ -- CH 3CH 2CH 2CH 厂Br + (C 2H 5)2CuLi -CH 3CH 2CH 2CH 2C 2H 5
6-5 解: (1) A 正庚烷 B CH 3(CH 2)4CH 2Ci H 2C=C_CH 3
Cl
Br 2 CCI 4
-A-
没有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 B
室温出现白色沉淀
H 2C=C-CH 2CI
H
CH 3CH 2CH 2CI
AgNO 3
加热出现白色沉淀
. ---------------------------------------
乙醇
没有明显现象
室温出现白色沉淀
AgNO 3
乙醇公
B
A
C
A
B
C
没有明显现象A
6-6 解: CH 3
CH
CH 3
H 3C
CH 2CI H 3C
—CH 2MgCI H s C —C
CH 2D
CH 3
CH 3
CH 3
6-8 解:
(3) >⑷ > ⑴ > ⑵
6-9 解:
(2) > (1) > (3)
6-10 解:
(3) > ⑵ > ⑷ > (1)
6-11 解:
(4) > (1) > ⑵ > ⑶
CI 2
CH^CH 二CH 2 CI 2 少厂少-少2
CH 「CH 二CH 2
hv Cl
CCl 4 Cl Cl Cl
6-7 (8)
解: CH 3
H 3C —C
Cl H 3C —H — C _CH CH
3 Br (1) > (3)
D —CH 2CH 2CH 2CH —C 2H
CH 2CH 2OH
CH
(6)
CH Cl
Cl
6-12 解:
(1)
CH 厂严一凶3
Br
CH 3CH 2OH
NaOH △
5
+ CI —CH CH3
\C H 3
无水AlCl 3
H
3C
3
Cl 2
CH 3—CH 二 CH 2 二
石油醚
CH
3
Li —CH 厂 CH 二 CH 2
Cui 无水乙醚
CuLi-(-CH 厂 CH 二 CH 2)2 +
第七章
旋光异构
7- 6 解:
(1)具有光学活性,(2R , 3S ) (3)具有光学活性,(2R , 4S ) (5) 具有光学活性,(R )
7-7 解:
(1)相同化合物
(2)相同化合物
(2)没有光学活性,(2R , 3R ) (4) 具有光学活性,(1S, 3S ) (6)
没有光学活性
(3)不是同一化合物
(4)不是同一化合物
7- 8解:略 7-9 解:
H
_ I
HC=C — C — CH 3
1
CH 3
7-10 解:
H
H 2C 二C —C 一 CH 3 H
CH 3
第八章
醇、酚、醚
7-1解:略
7-2解:略 7-3解:略 7-4 解: (1)正确 7-5 COOH
COOH
(1) S 构型 COOH H Br Br
H ( :
00H
⑷ 2S,3S
NH 2
C 6H
5
S 构型 R 构型
H
CH 3 Br CH 3
H Br H ------- H
Br
-
Br
CH 3 n C 2H
5
CH 3
2S,3S (6)
2R,3S
8-1 解: (1)3,3-二甲基-1-丁醇 (2)3-丁炔-1-醇 (3)2-乙基-2-丁烯-1-醇 ⑷(2S,3R)-2,3- 丁二醇 (5)对甲氧基苯酚
(6)4-硝基-2-溴-苯酚
8-2 解: F 3CCH 2OH (1) > ClCH 2CH 2OH > CH 3CH 2CH 2CH 2OH
CH 3 OH
OH OH
NO
8-3 解: CH 3
CH
3
Br 一CH" Br- Mg-CH
3
CH 3
%C ——CH 2Br CH 3
Cl
CH 3
CH 3
(1) O
II
CH 3CCH 2CH 3
(6)
O — CH
CH 3
3
(7) CH 3CH 2I
(8)
8-4 解: A 环己烷 B 环己烯
C 环己醇
Br 2 CCI 4
Br
OH
Br
-------------- B
浑浊
-A -
C
没有明显现象
无水ZnCI2
-C-
浓 HCI △
没有明显现象
--------------------- A
A B C
D 3- 丁烯-2-醇
3- 丁烯-1-醇
正丁醇 2- 丁醇
Br 2 CC 4
8-5 解:
B
「2
hv
Br
CH 3
CH 3
Br , Fe
B
」
无水ZnCl2
浓HCI 加热浑浊
室温浑浊
没有明显现象
-C -
无水ZnCI2 约 10min
-D -
浓HCl △
浑浊
浑浊
无水AlCl 3
NaOH
H 2O
,
C
约 30min
Mg _Br 8-6 解: OH
H 3C -C — CH 2CH CH
3 Br
O
H
3
C — C CHCH
CH
3 OH
——CH 3
CH 3
Mg
OH OH
H 3C
—
C —CH-CH 3
CH
3 CH 3
C — CH 3
OH
Br
H 3C —C -
CH 2CH
3
CH
3
9-5 解:
第九章 醛、酮、醌
9- 1 解:
(1) 3-甲基-丁醛 (4) 1,1-二甲氧基丁烷
⑵5-甲基-3-己酮
(5) 1,3-二苯基-1,3-丙二酮
9-
2 解:
CH 3
H 3 C —C CHO
CH 3
9-
3 解:
⑵ H 2O, HgSO”H 2SO 4, Cb/NaOH
⑸ Zn-Hg/HCI ,KMnO 4/H +
9- 4 解:
CHO
CH 3
CH 3
H 3C — C —C — COO-
H 2 I
CH
H 3C — c —C — H 2 1 CH 3
CH 2OH
(1) O II
CH 3CCHO
O l'I
CH 3CH
O
I.1
CH 3CCH 2CH 3
>
O
II
(CH 3)2CCC(CH 3)2
O
CCl 3CCH 2CH 3 >
O CH 3CCH 2CH 3
⑶2,4-戊二酮
(6) 4-甲基-3-戊烯醛
9-6 解:
(2)
(3)
红色沉淀
没有明显现象
B
A
银镜产生
没有明显现象 -------- B
变墨绿色
---------------- C
戊醛
2- 丁酮
环戊酮
苯甲醛
Tollen 试剂
碘仿产生 -------------- B
没有明显现象
D
没有明显现象没有明显现象
C
3
9-8 解:
(2)
PdCI 2,CuCI 2
H 2C = CH 2 + O 2
CH 3CHO
HCI
Cu
CH 3CHO 550 ° C
H
2
CH 3CH 2CH 2CH 2OH
Pd
(3)
O 2 CH 3CH —CHCH(OC 2H 5)2
Ag ,
/
O
9- 7 解:
Na HC 三 CH
--------------------------
L
Na + HC 三CH
H 2SO 4
HgSO 4
CH 3CHO
H 2O
H 3O+
OH
H 2 CH 3CH
^C-C C CH
CH 3CH^= C — C —C CH
H H —
Pd/C
OH
I
CH 3CH — C — C — CH 2CH 3
H 2 H K 2CrO 4
CH 3CH —
H 2SO 4
■ 2
CH
olc
3
H c
2
H c
H 2SO 4 H 2O
H 2C =CH 2 ---------- ■ -------
CH 3CH 2OH
CH 3CHO 稀碱-CH 3CH 二CHCHO
无水HCI CH 3CH = CHCH(OC 2H 5)2
CH 3CH 2OH
C
△
CH 3CH
二
CHCHO
C 2H 5''.
甲醛的还原性比对甲氧基苯甲醛的强,故甲醛做还原剂,被氧化;而甲氧基苯甲醛做氧化剂,被还原。
9- 9 解:
羰基的a碳的亲核性,与a碳上氢的酸性有关,酸性越强,亲核性越强。
ArCH z COR中亚甲基上的氢ArCH 2COR的烯醇式互变异构体的双键同时与苯环和羰基共轭,较ArCOR的烯醇式互变异构体稳定;
酸性较强,亲核性较强。
9-10 解:
第十章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CH
3
⑷ CH 3CH = CH-COOH
10- 1 解:
(1) (Z)-2,3-二甲基丁二酸
(2)对羟基苯甲酸
10- 2 解:
(1) 甲酸 < 乙酸 < 氯乙酸 <
二氯乙酸
(2)
丙酸< 3- 氯丙酸< 2-氯丙酸< 2,2- 二氯丙酸
10- 3 解: (1)
甲酸
析出晶体
----------- D
饱和NaHSO
■
「A 1
C 乙二酸
没有明显现象
C Ca(OH)2
D
乙醛一
-B 」
A 苯酚一
B 苯甲酸
FeCl
3
C 水杨酸
D
苯甲酰胺一
-A -
紫色
B
没有明显现象
有气泡
----------------------------- A
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HCO
NaHCO
没有明显现象
C
有气泡
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没有明显现象
10- 4 解:
O O
(1) H 3C_C_CH 2_C_O_C 2H 5
CH 3CHO
+ CO 2
(2)
3
H 3C
B 乙酸
没有明显现象
沉淀析出
------------- C
产生银镜
Tolle n 试
剂
H
CH 3
10-8 解:。
。
,CH 3
CH 3— C —CH 厂 C —O — C 、
O
O
II
II
CH — C 一CH 厂 C —OH B
3
2
CH 3— C — CH 3
10- 6 解:
10-5 解:
(1)
H 2C-CH 2 V
H
2。
Cu
HCN
-CH 3CH 2OH
CH 3CHO
OH
550 C
1 Tollen 试剂
H 3C
卜
o —c
COOH
O O II II
CH 3— c —CH 厂 c —。
一 CH
(1) 3 2 3
O
CH 3 — C =CH — C — O —C 2H 5
OH
CH 2 CH 3
CH 3 OH
O
I
II
C —CH _c —CH
10- 7 解:
CH 2Br OH
+
Mg -H 3C
CH 2OH
3 C — C — COOH
3
H
CH 2Br
乙醚,_
C —Mg -Br H
2
2 %O+
CO
2
C —COOH
H
2
c —COOH
H
2
+
CH 2OH 浓 H 2SO 4
△
O O
第十一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1- 1 解:
(1)N ,N 二甲基苯甲酰胺
(2)5謨-2-甲基苯胺 (3)2-氨基丁烷
11- 2 解:
10-9 解:
油层
A 己酸
B 己醇
C 对甲苯酚
I.NaOH 水溶液 2.分液
水层
沉淀C
1. H +
滤液—
' 2. 分液
油层A
(CH 3)2NH > CH 3NH 2 > NH 3 > CH 3CONH 2
11- 3 解:
Br
(2)((C 2H 5)
3N C H(CH 3)2)
(4)(CH 3CH 2NH 2)
11- 4 解: (1)
OH -/萃取
苯胺 H
+
无机层 ___________ ►
苯胺 I ------ *
甲苯
萃取
•有机层
打
甲苯
⑵
提示:对甲基苯磺酰氯(Hinsberg 反应)
11- 5 解:
(1) 提示:对甲基苯磺酰氯(Hinsberg 反应)
(2) 提示:Tollen 试剂(乙醛),碘仿反应(乙醇),Hinsberg 反应(正丙胺),饱和NaHCO 3
(乙酸)
11- 6 解: (1)
NH
3 ■ CH 3CH 2CH 2CH 2NH 2
(3)(Fe/HCI) , (NaNO 2/HCI),(
3)
NHCOCH CH 3CH 2CH 2CH 2Br NaOH/C 2H50^ C H 3CH 2CH 2=CH 2
HBr/H 2O 2
■
CH 3CH 2CH 2CH 2Br
3
3
),
3
),
CH 3CI
Al 2O 3
H +/KMnO 4
11-7 解:
11-9 解:
NH OH
CO 2 +CH 3COOH + H 2O
2
2
第十二章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
12- 1 解:
(1)巯基环己烷(或环己烷硫醇)(2)二甲基二硫醚(3)对甲基苯硫酚
⑷二甲基乙硫醚(5)3-巯基乙醇(6)乙磺酸
(7)磷酸三甲基酯(8)硫代磷酸三甲基酯
(9)0,0-二甲基-S-甲基二硫代磷酸酯(10) 0,0-二甲基乙基硫代磷酸酯
12-2 解:
(1) 4<2<3<1
(2) 1<3<2
12-3 解:
(1)3>1>2
⑵1>3>2>4
12-4 解:
⑷ CH3CH2SH
+CH 3COOH
12- 5 解:
提示:FeCy对甲苯酚),Lucas试剂(苄醇、环己醇),余下为苯甲硫醇
12- 6 解:
(1) 0,0-二乙基-S-苄基硫代磷酸酯(2)O,O-二乙基-N-乙酰基硫代磷酸酯
12- 7 解:
(1)2,4,6-三氯-1,3,5-三氰基苯⑵O-乙基-S, S -二苯基磷酸酯
(3) 2-甲基-N-苯基苯甲酰胺
第十三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13- 1 解:
(1) 1 —甲基一2—氯吡咯
⑶4—甲基噻唑(2) 2( a )—咲喃甲酸(4) 4 —氯嘧啶
14-1 解:
13- 2解:略
13- 3 解:
若甲基在苯环上,不管其位置如何,氧化后均得到
2,3—吡啶二甲酸。
而甲基在吡啶环上有三种可能,只有
结果。
13- 4 解:
13- 5 解:
13- 6 解:
(1)苄胺 >氨〉吡啶 > 苯胺> 吡咯 ⑵ 四氢吡咯 > 吡啶〉吡咯
13- 7解:提示
第十四章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CHO
(6)
⑺ J CH 。
(8) I I
Br N
CH 2COOH
CH 3
(1)天冬氨酸Asp
(2)半胱氨酸Cys
4—甲基喹啉才符合上述
Br N Br
Cl
(5)不反应
j^^^COOH
N COOH
O
⑺
C O
CHCOCH 3
I J-CH =CHCOOH O
I J-CH=CHCOCI O
\ y ~CH=CHCOO C 2H 5 O
(1)稀 H 2SO 4
⑵ KMnO 4/H+或稀 HCI
S
(1)
14- 2 解:
阴离子
14- 3 解:
阳极。
因为,此时该氨基酸在溶液中主要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
14- 4 解:
14- 6 解:
(1) 与茚三酮显蓝紫色的为组氨酸
(2) 与稀的CuSO 4碱溶液作用呈紫红色(缩二脲反应)的为酪蛋白 ⑶与亚硝酸作用放出氮气的为丝氨酸
(4) 与溴水作用呈现褐色的为 a 蒎烯,冰片和樟脑不反应;继而与金属钠作用,有氢气 放出的为冰片,剩余的为樟脑。
14- 7 解:
HCOO- +NH 3
⑶苯丙氨酸Phe
⑸薄荷酮
⑷组氨酸His (6)脱氧腺苷-5'确酸
甘•丙•苯丙; 丙•甘•苯丙; 苯丙•丙•甘;
结构式:略
甘•苯丙•丙; 丙•苯丙•甘; 苯丙•甘•丙;
s C00Na
HOOCCH z (pHCOOH
+NH<[ cr
NaCOCCHjCHCOONa i I NH 2
(1)":
15-1 解:
第十五章 碳水化合物
CH 3^HCOOH NHCOCH3
HCOO' NH
NH 2<j :HGOO-
CH CH(CH 3)?
*NH 2CH 2COO -
14-8 解:
(A)为
HOOC^HCH 2CH 2CONH 2 H 2NCH 2CH 2(J :HCOOH 出
或
者
COMH,
(不稳定)
化学反应方程式略。
14- 9 解:
(A)的名称:苯丙氨酰甘氨酰丙氨酸;缩写 Phe-Gly-Ala
14- 10 解:
H H
HO
(1)D-甘露糖(2)B -D-半乳糖(3)B -D-葡萄糖甲苷16-1 解:
(4)a -D-1-磷酸葡萄糖 (5)B -D- (-)-2-
脱氧核糖
(6)B -D-果糖
15- 2 解:
15- 4 解:
(2)、(4)能与Fehling 试剂反应。
15- 5 解:
15- 6 解:
CH 2OH
---- O H _
H
H CH =N -NH ——C=N —NH COONH 4 HO H
H ^OH + » ⑷ H_OH + Ag
H —OH CH 2OH
CH=WNH : C=N_NH L/
(6) H OH
HO 〒H
CH 2OH
(1) ⑵
OH H
H OH
HO
HO HO H f + —H ——OH CH 2OH pH 2OH 尸O —H 一H HO HO H 〒OH
CH 2OH 15-3 解:
(1) (3) (1)
左边单糖成苷, a -1 , 3-苷键
(2)左边单糖成苷,B -1 , 4-苷键 H NHCOCH 3 CH 2OH
0 H
HHO
OCH 3 (4)两个单糖均成苷,a,B -1 , 2-苷键
CH = N —OH H (1) H0 HO
H 工0H +H
OH CH 2OH
HO HO H fH=N_NH
C —N —NH ——H —H —OH CH 2OH
H ⑶HO (3)
HO H COOH —H —H 一OH CH 2OH
H HO HO H COOH 厂H —H —OH COOH
H o
2
左边单糖成苷, a -1 , 4-苷键 H
⑷
HO
H H
H
3
H c
H
5)
15-7 解: CHO
H OH H OH HO H HO 一H
CH 2OH
C H 2OH c=°
H ---- O H HO ——H HO H
CH 2OH
15-8 解: H H —OH H ——OH CH 2OH
HNO 3 COOH OH 一OH —OH COOH
CH 2OH
COOH
H 一OH HO H H OH COOH
D-核糖
—木糖
15-9 解: 15-10 解: A. CHO H I OH H OH H H OH OH
CH 2OH
D-阿洛糖
CHO H 〒OH HTOH H OH CH 2OH
COOH
OH H
HNO 3 H ----- OH
H H —OH
—OH COOH H 一 HO__ Hb H — COOH
H OH CHO OH
H HNO 3 HO ——H
H " 一 OH
CH 2OH
HO H H 〒OH COOH
D-
A. 半乳糖
HO ' H CHO —H ——OH
CH 2OH
CHO H —OH HO —H H ——OH CH 2OH
B.
CHO H 一OH H ——OH CH 2OH
1 0
1 0 H H B
N o
旧旧
2=0
H OH
CH 2OH
CH 2OH
15- 11 解:
ABC
15- 12 解:
(1) 不正确。
多糖含有苷羟基,但不能与 Fehling 试剂反应。
(2) 不正确。
含有苷键的低聚糖如有一个或几个游离的苷羟基则能与
Fehling 试剂反应
(3)
正确。
(4) 不正确。
丙酮糖无旋光性和变旋现象。
(5)
不正确。
能够生成相同脎的两种单糖,它们之间的 C 和C2的结构或构型存在差
异,其它碳原子的结构或构型一定相同。
(6) 不正确。
因变旋现象,水解的最终产物为 D-葡萄糖。
15- 13 解:
(2)
、( 3)、( 5)、( 6)无变旋现象。
15-14解:(提示)
(1) 用间苯二酚鉴别出果糖,再用苔黑酚区别核糖和葡萄糖。
(2) 用亚硝酸可鉴别2-氨基葡萄糖,可用碳酸氢钠鉴别葡萄糖尾酸(有二氧化碳气体),葡萄糖和a -D-葡萄糖甲苷可用Tollen 试剂 区别。
(3) 用碘鉴别淀粉,用Tollen 试剂鉴别纤维二糖,不溶于水而溶于硫酸的为纤维素。
(4)
用碘鉴别糖原,用Tollen 试剂可将D-核糖、D-甘露糖与蔗糖区分,D-核糖、D-甘露糖可用苔黑酚区别。
16- 1 解:
第十六章油脂和类脂
H 2
C H 3(CH 2)「C _(CH 2)7COOH
(3) CH 3(CH 2)16COOH (4) CH 3(CH 2)14COOH
16- 2 解:
CHO COOH COOH CHO COOH
HO H H H 一H —OH ——OH 一OH CH 2OH HO ——H H 〒OH H 一OH H 〒OH COOH
H ~n OH H ——OH H 丄OH COOH
(1) CH 3(CH 2)7 (CH 2)7COOH
、 - #
16- 3 解:
196
16- 4 解:
可由皂化值、碘值和酸值等判断。
16- 5 解:
卵磷脂易溶于丙酮、乙醇,而脑磷脂难溶于,可据此进行分离。
16- 6 解:
卵磷脂结构中既含有亲水基,又含有疏水基,可以将水与油两者较好的相溶在一起
16- 7 解:
II
H 2C _0 _c — (C)7CH=CH(CH 3)7CH 3
HC _0 _C _(CH 2)14CH 3 0
H 2C -O —C —(CH 2)14CH 3
16-8 解:
H 2CP -C —(CH 2)14CH 3
II
HC P -C 一 (CH 2)14 CH 3
Tl
H 2C-O -C —(CH 2)14CH 3
CH 3(CH 2)14COO(CH 2)15^3
16-9 解:
(1) O
II
H 2C —O —C —伪2)14曲3
O
HC _O _C _(CH 2)14CH 3
O
H 2C_O _C _(CH 2)14CH 3 O II
O CH 2-O-C-R I H I
R2—C 0 —C —H
O II +
CH 2-O-P-O-CH 2CH 2N(CH 3)3
(2) O -
CH 3(CH 2)12 H
O
II
O CH 2-O-C-R 1 O I R2 — C — O-C -H 0
11 + CH 2-O-P-O-CH 2CH 2-NH 3
(3) O -
H CHOH 0 I II
CHNH — C —R
(4)
0 II +
CH 2OPOCH 2CH 2N(CH 3)3
- 0
3CH 3(CH 2)14COOH
LiAlH4
- CH 3(CH 2M4CH 2OH
OCH 2CHNH 2 I
CHOH
+ +
CH
II
CH(CH 2)12CH 3 HOCO(CH 2)22CH3
CH 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