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人物苔丝狄蒙娜性格简析
试析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性及女性意识
![试析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性及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bc24dbb15022aaea988f0f04.png)
试析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性及女性意识作者:赵婷婷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4期摘要:苔丝狄蒙娜是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女性。
一方面,她敢于反抗父亲的权威,积极争取自己的爱情;另一方面,在蒙受污蔑之后,为自己的丈夫猜疑,消极反抗,最终死在自己的丈夫手里。
在表面上体现当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她自身的矛盾性,当我们深入文本内部,发现她的悲剧性既来自男性对她的压制,也有她的自我压制和规范。
关键词:苔丝狄蒙娜;悲剧;女性形象《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的形象深入人心,我们将文本重心放在她的身上,从文本的表层结构上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层面:1.苔丝狄蒙娜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性。
2.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顶撞自己的父亲,和奥赛罗在一起。
3.苔丝狄蒙娜被伊阿古污蔑,被奥赛罗怀疑。
4.苔丝狄蒙娜为凯西奥说话,惹得奥赛罗嫉妒心更旺。
5.苔丝狄蒙娜面对奥赛罗的指责不进行辩解,最终死去。
从这些结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苔丝狄蒙娜表层性格特征的双重性,但我们从文本深层结构中去解读,可以看到男性话语世界下,男性对女性的书写和定位、女性被压制的状况以及伊丽莎白时期的女性自我的发现和自我束缚。
本文从他者和自我两种眼光去分析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性。
一、男性眼中的女性从《奥赛罗》中奥赛罗、伊阿古和勃拉班修三个男性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不同身份下的男性对女性的认识和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女性作为被凝视的客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和多重社会关系中的生存境遇。
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出苔丝狄蒙娜如何走向悲剧。
首先,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被看”的位置上,是被男性建构出来的,作为是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女性通常是美丽贤良的母亲和邪恶妖娆的巫女两种类型。
而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大多数女性不论善恶,必要的一点品质就是她在男性眼中一定要有如女神一般的美貌。
苔丝狄蒙娜是一个犹如天使一般的女性,莎士比亚没有对她的美貌进行正面描写,而是通过不同男性口中的对她的评论把她的优点全部展现出来。
歌剧《奥赛罗》苔丝德蒙娜的人物性格与主要唱段分析
![歌剧《奥赛罗》苔丝德蒙娜的人物性格与主要唱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b459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0.png)
歌剧《奥赛罗》苔丝德蒙娜的人物性格与主要唱段分析歌剧《奥赛罗》苔丝德蒙娜的人物性格与主要唱段分析《奥赛罗》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一部著名歌剧,作于1887年,是基于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
在故事中,苔丝德蒙娜(Desdemona)是女主角,她以纯真善良、顽强坚毅的性格形象深入人心。
通过对苔丝德蒙娜的人物性格以及她的主要唱段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角色在歌剧中的重要性。
首先,在塑造苔丝德蒙娜的人物性格时,威尔第赋予其纯真善良的品质。
她是歌剧中的无瑕疵的女性形象,善良而忠诚。
她对她的丈夫奥赛罗(Othello)全心全意,无条件地爱着他。
在歌剧中,她的唱段中流露出的爱和关怀可以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
其次,苔丝德蒙娜展现了她的坚毅和勇气。
面对丈夫对她的怀疑和误会,她从未动摇过对他的爱。
她不辞辛劳地试图解释和澄清一切,只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对奥赛罗的忠诚。
在第三幕的唱段“赐我你手我的爱人”(Give me your hand, my dear love),苔丝德蒙娜表达了她在命运面前的坚强姿态,她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奥赛罗,向他表明自己的真诚和坚定。
此外,苔丝德蒙娜还展现出她的善良和同情心。
在歌剧中,她是无辜的受害者,但她从未因此而埋怨或嘲笑他人。
相反,她对他人的遭遇和痛苦充满同情。
在第四幕的唱段“同情之心”(Ainsi que la blanche colombe),苔丝德蒙娜的声音充满了温柔和慈爱,表达了她对他人痛苦的同情之情。
在苔丝德蒙娜的主要唱段中,可以看到她的性格特点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例如,在第一幕中的唱段“愿你的日子永远平安”(Salute, reveal to me the joy and tranquility)中,苔丝德蒙娜展现了她的温柔和爱心。
她用优美的旋律传达出她对奥赛罗一直以来的关怀和爱意。
在第二幕的唱段“思念甜蜜的花”(Willow Song)中,苔丝德蒙娜通过温柔而悲伤的旋律,表达出她对即将来临的不幸的预感,同时也展现了她的忧伤和无助。
从苔丝狄蒙娜看莎翁悲剧里的女性人文主义思想和妇女解放
![从苔丝狄蒙娜看莎翁悲剧里的女性人文主义思想和妇女解放](https://img.taocdn.com/s3/m/d3ae705a852458fb770b568a.png)
从苔丝狄蒙娜看莎翁悲剧里的女性人文主义思想和妇女解放摘要:莎士比亚塑造了很多人文主义思想的妇女形象,其中苔丝狄蒙娜是莎士比亚塑造的重要人文主义妇女形象之一。
苔丝狄蒙娜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在她追求爱情时才体现出来的,一旦让她面对丈夫对她的不信任时,她女性解放的思想彻底失败。
于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莎士比亚悲剧女性人物的共同特点。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苔丝狄蒙娜;人文主义思想;妇女解放Abstract: Shakespeare created many images of women with humanism, which Desdemona is one of the Shakespeare’s most important humanism images of women. Desdemona’s humanism reflected when the pursuit of her love, once she faced her husband’s mistrust of her, her women’s liberation thought was completely failed. So, we can conclude Shakespeare’s tragic women characters in common.Key word: Shakespeare; tragedy; Desdemona; humanism thought; women’s liberation1. 人文主义文学思想内容之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现象是复杂众多的,但占主导地位的是新兴的人文主义的文学。
人文主义既是一种以个人为核心,以人性论为基础的新型世界观,也是一种主张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力,重视人的价值和自由发展的新的伦理道德观。
在这种世界观和伦理道德观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创作,其思想内容是有显著特色的。
1.1 以“人”为中心,赞美人的尊严和权力,反对以“神”为中心,上帝高于一切的思想。
Othello中Desdemona人物分析
![Othello中Desdemona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20163bbcd126fff7050bcd.png)
《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人物分析马雯琦(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要】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奥赛罗》中的女主角苔丝狄蒙娜是一个天真纯洁、温柔顺从的接近完美的人物,命运却以冤死收场,令人扼腕叹息。
本文试从父权体制对苔丝狄蒙娜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剖析女主角的思想、性格,进而揭示导致其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莎士比亚;《奥赛罗》;父权体制1. 引言《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
剧中,将军奥赛罗凭借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吸引了苔丝狄蒙娜,并赢得她的芳心,但因为小人的挑拨,自身的嫉妒心,奥赛罗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妻子,他愈发猜疑苔丝狄蒙娜和自己的副将有奸情,最终亲手掐死了苔丝狄蒙娜,真相大白后满怀悔恨地在妻子身边自尽而死。
这对恋人最初能走到一起,与苔丝狄蒙娜对当时的父权制大胆而决然的反抗,是完全分不开的;而其婚姻的悲情走向,一方面恰也是苔丝狄蒙娜受父权制影响而对丈夫一味屈从所导致的。
2.违抗父命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自然而然成为他的作品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借苔丝狄蒙娜这一角色,莎士比亚明确地传达出对敢于反抗父权体制的“叛逆”的新女性的赞赏。
在《奥赛罗》的前几个场景中,苔丝狄蒙娜的父亲认为女儿是被奥赛罗所施的巫术所欺骗,才私自与他结合。
等到女主人公前来澄清时,她说了这样的话:“That I did love the Moor to live with him, my downright violence and storm of fortunes may trumpet to the world. My heart’s subdued even to the very quality of my lord. I saw Othello’s visage in his mind, and to his honors and his valiant parts did I my soul and fortunes consecrate.”(Shakespeare 46)一个生活在父权制社会,受过严格的教育,且涉世未深的少女敢于在众元老和公爵面前无畏地表决自己的爱情,具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试析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性及女性意识
![试析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性及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ac5bb2b04431b90d6c85c7e7.png)
外国文学试析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性及女性意识赵婷婷北京外国语大学摘要:苔丝狄蒙娜是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女性。
一方面,她敢于反抗父亲的权威,积极争取自己的爱情;另一方面,在蒙受污蔑之后,为自己的丈夫猜疑,消极反抗,最终死在自己的丈夫手里。
在表面上体现当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她自身的矛盾性,当我们深入文本内部,发现她的悲剧性既来自男性对她的压制,也有她的自我压制和规范。
关键词:苔丝狄蒙娜;悲剧;女性形象《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的形象深入人心,我们将文本重心放在她的身上,从文本的表层结构上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层面:1.苔丝狄蒙娜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性。
2.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顶撞自己的父亲,和奥赛罗在一起。
3.苔丝狄蒙娜被伊阿古污蔑,被奥赛罗怀疑。
4.苔丝狄蒙娜为凯西奥说话,惹得奥赛罗嫉妒心更旺。
5.苔丝狄蒙娜面对奥赛罗的指责不进行辩解,最终死去。
从这些结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苔丝狄蒙娜表层性格特征的双重性,但我们从文本深层结构中去解读,可以看到男性话语世界下,男性对女性的书写和定位、女性被压制的状况以及伊丽莎白时期的女性自我的发现和自我束缚。
本文从他者和自我两种眼光去分析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性。
一、男性眼中的女性从《奥赛罗》中奥赛罗、伊阿古和勃拉班修三个男性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不同身份下的男性对女性的认识和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女性作为被凝视的客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和多重社会关系中的生存境遇。
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出苔丝狄蒙娜如何走向悲剧。
首先,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被看”的位置上,是被男性建构出来的,作为是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女性通常是美丽贤良的母亲和邪恶妖娆的巫女两种类型。
而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大多数女性不论善恶,必要的一点品质就是她在男性眼中一定要有如女神一般的美貌。
苔丝狄蒙娜是一个犹如天使一般的女性,莎士比亚没有对她的美貌进行正面描写,而是通过不同男性口中的对她的评论把她的优点全部展现出来。
浅析《奥赛罗》中主要人物形象
![浅析《奥赛罗》中主要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6c75ec5dc77da26924c5b090.png)
浅析《奥赛罗》中主要人物形象关键词:人物形象;伊阿古;奥赛罗;苔丝狄蒙娜《奥赛罗》是莎翁四大悲剧之一,莎翁高超的戏剧创作技巧在其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奥赛罗》的魅力经久不衰,是不可复制的。
《奥赛罗》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
莎士比亚通过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并捕捉细微的变化以及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使剧中人物面貌各异,个性突出,深入人心。
剧中主要人物大致为:皮肤黝黑的摩尔人奥德赛大将军;工于心机、阴险狡诈的伊阿古;肤白貌美,身份高贵的白莲花苔丝狄蒙娜。
一、伊阿古:魔鬼的化身嫉妒、虚伪、阴险的代名词。
剧中的伊阿古是个嫉妒心作祟的小人[2]。
他嫉妒的对象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嫉妒的对象是凯西奥,嫉妒他的年轻俊美,嫉妒他的精明强干,更嫉妒他深得上司的欢心。
于是伊阿古设计让凯西奥身败名裂。
他深知凯西奥一喝酒就坏事的毛病,在奥赛罗安排凯西奥值班之际,故意灌醉他,精心布好一个陷阱,让凯西奥、罗德利哥和蒙泰诺相互争斗,既使得凯西奥丢弃了官职,也离间了奥赛罗与凯西奥的关系,从而让奥赛罗不再信任凯西奥;更为凯西奥找苔丝狄蒙娜求情埋下伏笔。
伊阿古第二个嫉妒的对象是奥赛罗。
奥赛罗是个血统低贱的摩尔人,不仅拥有比较大的权力成为自己的上司,更令伊阿古嫉妒的是出身高贵,美丽端庄的苔丝狄蒙娜对奥赛罗青睐有加。
他心里极度不平衡,一遍又一遍问自己为什么,同时他怀疑自己的妻子爱米莉深爱着这个摩尔人,并臆想奥赛罗和他的妻子有着不正当的关系。
嫉妒与怀疑是伊阿古处心积虑的最初原因,他披着忠诚、正直、谦虚、善良的羊皮去接近奥赛罗,在奥赛罗面前卖力地表演,从而取得奥赛罗的信任。
在和奥赛罗相处的过程中他一步一步引导奥赛罗去怀疑妻子苔丝狄蒙娜不忠,并且诽谤凯西奥便是苔丝狄蒙娜的出轨对象。
为了让奥赛罗深信不疑竟不惜让自己的妻子爱米莉去偷苔丝狄蒙娜的手帕,之后栽赃给凯西奥,把手帕扔进他的房间。
如此歹毒,致使奥赛罗亲手勒死了自己的爱妻苔丝狄蒙娜,从此奥赛罗失去了爱情、名誉甚至生命。
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
![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68bcf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6.png)
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苔丝(Tess)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苔丝·达布维尔的命运》中的女主角,她的形象是该小说中的核心。
苔丝的命运揭示了一种无法逃避的悲剧,她的经历和性格展示了社会与命运的残酷真相。
通过对苔丝形象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她的悲剧命运。
首先,苔丝是一个美丽而智慧的少女。
她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中,却有着非凡的美貌和聪明才智。
她的美貌与灵性使她成为时代的象征,吸引了许多男人的注意。
然而,正是这种美丽和智慧最终导致了苔丝的悲剧命运。
她的容貌成为了她的负累,社会对于外貌的偏见和对女性的歧视阻碍了她的发展和幸福。
其次,苔丝的个性特点也为她带来了悲剧。
她是一个善良纯洁,忠诚坚强的女性。
她对待感情真挚而执着,对待自己奋发向上,但却经常受到他人的伤害和背叛。
她的善良和纯洁让她成为了社会道德和观念的牺牲品,她所面对的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价值观触碰的社会。
苔丝的悲剧命运还与她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关。
她出生在一个卑贱的家庭,贫穷和社会地位使她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和资源。
她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许多困难和不公正待遇,这进一步削弱了她的信心和勇气。
最重要的是,苔丝的命运受到了性别歧视和社会规范的限制。
在当时的社会,女性的地位被严重压抑,他们缺乏独立和自由的权利。
这使得苔丝在情感和家庭选择上受到了强烈的束缚和控制。
她的痛苦和命运最终来自于对传统观念的局限,以及对女性价值的不公正评判。
通过对苔丝形象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命运是社会的产物,她的遭遇是时代背景和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
哈代通过苔丝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社会不公和性别歧视的严重性,揭示了个体与社会力量的悲剧冲突。
正是这种冲突和压迫最终导致了苔丝的悲剧命运。
通过这个悲剧命运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命运。
苔丝的故事是一个警钟,提醒着我们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体权利的关注。
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平等和自由,不被社会压迫和规范束缚。
苔丝人物形象分析
![苔丝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3149a1767f5acfa0c7cd12.png)
her a chill self-reproach that she had not form.
Tess is a simple girl, to her family; friends and lovers are very friendly. 苔丝具备传统美德的原文体现
returned sooner ,to help her mother in 这种强烈的对比除了给她刺激,还使她感到深深的自责,怨恨自己贪恋外面的玩耍而没有早点回家帮母亲料理家务。
Tess went to the Alec’s and took refuge in them, did work for them, she was forced by the life.
herself out-of-doors. She is a typical character with innocent and suffering
时代悲剧: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英国农村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苔丝去亚雷家认亲、打工, 是为生计所迫。亚雷代表这个时代包括法律宗教 的邪恶社会力量。
2. Personality of Tess.
性格悲剧:其一,苔
One, Tess was very
丝很迷信,她相信神
superstitious; She trusted 秘的力量。她向克莱
苔丝的性格悲剧
![苔丝的性格悲剧](https://img.taocdn.com/s3/m/d6ae781ba300a6c30c229fcb.png)
苔丝的性格悲剧苔丝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
不可否认,苔丝是勇敢的。
她敢于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然而她却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这又表现了她性格软弱的一面。
她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戕害的同时,可悲的是她同样用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这就使她的悲剧显得更浓重、更深沉。
同时,苔丝是暴力的受害者,是无辜的。
她虽明白这一点,但是在受到乡里人非议的同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
她“根据陈腐无聊的习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形体和声音”,用“一堆使自己无故害怕的道德精灵”来恐吓自己。
即使在大自然中间,“老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领地”。
这种静观的结果,必然造成她内在的自我折磨和谴责,因此,使她所受的磨难,所遭受的不幸和痛苦,就更加沉重和强烈。
苔丝按照传统的贞操观来衡量自己的清白与否,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
几年过去了,随着岁月的流失,村子里的人几乎不大记得她的遭遇了,“但是她看得很明白,她在那儿就老得难受。
”她远离亲人、故乡来到无人知道的塔布篱,为的就是忘掉自己的过去。
克莱的爱使她感到幸福,可是在体验到幸福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是内心的痛苦与折磨,是恐惧、不安、悔恨和羞耻。
这一切都表明苔丝无法忘记过去,更无法卸掉背在自己身上沉重的精神十字架。
她似乎天生灵魂有罪,注定永远受折磨,永远遭痛苦,心灵永远不的平静。
这种“灵魂有罪”,使她负疚、自责,使她即使被克莱无情抛弃,也认为是自己的罪过,默默忍受命运的摆布。
因此,她在遭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又受制于它的道德准则,毫不留情地责难自己;她在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囿于它的观念成为传统维护者。
这就从更深层次上表现了传统道德对苔丝人性的迫害、心灵的扭曲。
唯有如此,作品的批判力量才更强烈、苔丝的悲剧才更震撼人心。
苔丝是个纯情高洁的乡村田园姑娘,她集人类美貌、善良、聪慧、勤劳、坦诚、坚贞于一身。
但是,这样一个优秀、突显的女性,她的不幸正表现了她那性格力量的事件,造成她的不可避免的堕落。
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
![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b4c792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8.png)
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中,苔丝·米勒幕后的形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她是一位情感丰富、聪明才智的女性,但却面临着不幸的命运。
通过对苔丝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她的悲剧命运,并思考人性与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首先,苔丝的形象呈现出一种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她出生于贫穷的家庭,具有聪慧和敏感的天赋。
她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使她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并且不断挑战既定的权威。
然而,她的进步与自由思想激起了社会的反对和压抑。
苔丝的自由意识被视为异端,并遭受到严厉的批判和惩罚。
她的命运与她的自由意志发生了冲突,这使她陷入痛苦和困惑之中。
苔丝的悲剧命运不仅是由于内在矛盾,也受到了社会环境的严酷限制。
在小说中,康拉德通过精心描绘当时的社会背景,展现了社会道德与个体意愿之间的冲突。
苔丝生活在一个男权至上、传统保守的社会中,在这个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受到极大的限制和剥夺。
她的理想和渴望要靠个人奋斗,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社会对苔丝的种种压迫使她的梦想变得不可能实现,尽管她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努力,但最终她的命运被摧毁了。
苔丝的悲剧命运也与她对爱情的追求和无法实现的婚姻有关。
她爱上了德里克·罗彻斯特,一个属于上层社会的男人。
尽管他们的感情是真实的,但却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禁锢和阻碍。
苔丝面临着家庭、财富和地位的巨大压力,这使她最终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爱情。
她的命运受到了社会等级和家庭利益的束缚,无法逃脱悲剧的结局。
苔丝的悲剧命运引发了对人性和社会环境的思考。
她的形象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普遍而深刻的主题:个体意愿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冲突。
她渴望自由与进步,但社会的束缚和限制使她无法实现这些追求。
苔丝的悲剧命运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脆弱和社会环境对人的深远影响。
她的故事呼唤着对社会正义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的思考,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当代社会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和现象。
苔丝命运悲剧分析
![苔丝命运悲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21b39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e.png)
苔丝命运悲剧分析浅析《苔丝》中女主人公命运悲剧原因摘要:悲剧以主人公的不幸与悲惨命运作为主题,在某种程度上悲剧比喜剧更具有震撼力,更易读者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苔丝》中女主人公是典型的悲剧人物,其悲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苔丝个人的性格与命运、环境、社会的冲突,从而造成了她个性的毁灭.。
关键词:命运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作者介绍: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采取了坚决批判的立场,因此获得了“悲观主义者”的绰号.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人民的生活是悲惨的,民间人物的命运也是悲剧,而主人公的命运是人类命运的缩影。
他在作品中广泛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描写法,这种方法具有种种不同的具体形式.他的对比是多种层次和范围的:人和社会环境、人和大自然,人的粗暴的感情因素和理智因素,人的外貌和他的内心世界等.特别是突出地反映了人物性格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以及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和弱小,因此,他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他认为性格和环境的冲突造成个性的毁灭.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下称《苔丝》)中,它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典范,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杰出小说家的声誉。
《苔丝》中的悲剧原因主要有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方面,三者融为一体,呈现出强大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一、命运悲剧苔丝的悲剧首先是命运的悲剧。
苔丝是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出生,并且是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和不负责任的父母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同时,作为一个美丽但是身份低下的女性,在维多利亚时代,性别与出身给这个纯洁而勇敢地追求幸福的姑娘带来的只能是厄运。
而作者似乎要为了突出这种命运的不可违抗性,在他的作品中总是穿插了大量的偶然性因素.在《苔丝》中,苔丝作为一个农家孩子,她是朴质、善良、能干的小姑娘,从小就帮助家里干活并且干得比别家的孩子都不赖,同时她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作为家中的长女,她打小就挑起了家中的重担,并且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承担这一切.这样的一个女孩的生活本应是幸福而美满的,但是命运却和她开了很大的玩笑。
浅析《奥赛罗》中的苔丝狄蒙娜人物形象
![浅析《奥赛罗》中的苔丝狄蒙娜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7e1cb3fb9b89680203d825a7.png)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马小娇浅析《奥赛罗》中的苔丝狄蒙娜人物形象摘要:《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它不仅是爱情的悲剧,也是女性命运的悲剧。
本篇论文分析了《奥赛罗》中的苔丝狄蒙娜人物形象,即苔丝狄蒙娜背弃了亲情,选择了爱情,通过苔丝狄蒙娜的经历及悲惨的结局,看出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悲剧及生活在男权社会下的悲剧,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人文主义的呼唤。
关键词:女性形象;悲剧;男权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产阶级开始反封建斗争的条件下形成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小说、戏剧都达到繁荣。
威廉・莎士比亚正是生活在英国思想大变革时期,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他的思想深深受到时代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斗争,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达到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
莎士比亚是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从1590年到1612年,莎士比亚经历了23年的创作生涯,他一共创作了37本剧本,两部长篇叙事诗,一部包括15首诗的“十四行诗”诗集。
因为他深受时代的影响,作为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文主义者,他提倡个性解放等人文主义思想,他主张的人文主义思想也都反映在其作品中。
与他同时代的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莎士比亚的评价很高,他们把莎士比亚看成人类艺术发展史上不可超越的高峰之一。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大约于1604年所写的。
《奥赛罗》是一部富于时代气息的爱情悲剧,悲剧主人公奥赛罗作为一个军人和主帅,他英勇豪迈,以国家利益为重,出生入死,战功显赫;他为人光明磊落,慷慨大度,在婚姻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制度和不顾种族歧视,勇敢地和自己相爱的人苔丝狄蒙娜在一起。
但是,他却未能识破阴险狡诈的伊阿古的嘴脸,轻信了他的谗言,以致扼死了无辜的苔丝狄蒙娜。
造成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是伊阿古,伊阿古也残忍地将自己的妻子杀死,酿成这出悲剧。
从《奥赛罗》中看悲剧女性的矛盾心理---以苔丝德蒙娜为例
![从《奥赛罗》中看悲剧女性的矛盾心理---以苔丝德蒙娜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7132fc941ea76e58fa0489.png)
从反叛到屈从---一部女性命运的悲剧----从《奥赛罗》中分析苔丝狄梦娜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莎士比亚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在剧中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的女性形象,并将女性平等和个性解放问题呈现在其作品中,体现了他的女性观。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
它不仅是爱情和人文理想被毁灭的悲剧,也是一出女性命运的悲剧。
在戏剧《奥赛罗》中刻画了一位深受父权思想影响,但却一直努力抗争着的女性———苔丝狄梦娜。
女主人公单纯善良,却最终成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
剧作艺术性地揭示了女性在当时的生存状态,也反映了剧作家的女性主义观。
苔丝狄梦娜年轻貌美,出身高贵,是威尼斯元老勃拉班修的独生女儿。
她认识了奥瑟罗,被这位摩尔人赫赫的战功和不平凡的患难和经历深深打动,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并与之秘密地举行了婚礼。
苔丝狄蒙娜在全剧前半部分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勇敢的女子,在这场爱情中她十分主动,“她向我(奥瑟罗)道谢,对我说,要是我有一个朋友爱上了她,我只要教他怎样讲述我的故事,就可以得到她的爱情。
我听了这一个暗示,才向她吐露我的求婚的诚意。
”体现了在人文主义时期,苔丝狄梦娜敢于追求真爱,具有新时代的女性思想的高贵品质。
对于17 世纪威尼斯的一个贵族少女而言,苔丝狄蒙娜违背了父亲的意愿和社会的世俗观念。
她不顾种族、金钱、外貌等种种差距,毅然选择了一个世人眼中并不般配的对象。
当苔丝狄蒙娜面对威尼斯众元老,为自己的婚姻辩白时,她的话语不多却充满自信和率直:“我不顾一切跟命运对抗的行动可以代我向世人宣告,我因为爱这摩尔人,所以愿意和他过共同的生活;我的心灵完全为他的高贵的德性所征服;我先认识的是他那颗心,然后认识他那奇伟的仪表;我已经把我的灵魂和命运一起呈献给他了。
”当回答了父亲关于遵从严命的问题时,苔丝狄蒙娜亦是镇定自若,口齿伶俐,巧妙地说:“我的尊贵的父亲,我在这里所看到的是我分歧的义务:对您说起来,我深荷您的生养教育的大恩,您给我的生命和教养使我明白我应该怎样敬重您;您是我的家长和严君,我直到现在都是您的女儿。
从苔丝狄蒙娜看《奥赛罗》的种族悲剧
![从苔丝狄蒙娜看《奥赛罗》的种族悲剧](https://img.taocdn.com/s3/m/e9ec70c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0.png)
从苔丝狄蒙娜看《奥赛罗》的种族悲剧朱文宣莫凡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南宁530008摘要:苔丝狄蒙娜作为《奥瑟罗》中女主角,尽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她代表了典型基督教妇女的品质和特征,体现了莎士比亚的爱情理想和最高的人文价值。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苔丝狄蒙娜的形象,指出她不仅深爱着奥瑟罗,她身上同样留有种族歧视的阴影;她对爱的义无反顾使她不仅成为爱的牺牲品,也成为种族歧视的祭祀品。
关键词:苔丝狄蒙娜基督教妇女种族歧视一、《奥瑟罗》的种族因素1822年的一天,美国巴尔的摩市上演《奥瑟罗》。
就在奥瑟罗要扼死妻子的那一刻,台下一军人霍然而起,厉声高喊:“我不能看着一个黑鬼杀死我们的白人妇女!”当场将奥瑟罗的扮演者击毙。
这一声呐喊穿越了两个多世纪,至今仍在回旋。
尽管莎士比亚时代的人们不似今天的白人们对有色人种那么歧视,但仅《奥瑟罗》一剧就体现了当时人们对黑肤色的排斥与反感。
摩尔人其实并非正统的非洲黑人,是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和黑人混合的后裔,只不过对于16世纪的英国社会而言,深棕肤色的摩尔人与非洲黑人并无实质性的差异。
当时随着资本主义新兴力量的繁荣带来的宗教、文化、民族和种族等多方面的差异性都在文艺复兴的戏剧舞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印度人、摩尔人、吉普赛人、犹太人、埃塞俄比亚人、摩洛哥人、土耳其人、“野蛮人”、“野蛮的爱尔兰人”和“未开化的鞑靼人”以及其他异邦人的形象不时地出现在早期的英国的公共和私人舞台上。
[1](有时这些异邦人也会成为舞台的中心,其中包括克里斯托弗·马洛的《马耳他的犹太人》,本·琼生的《黑色假面》和莎士比亚的《奥瑟罗》。
莎士比亚不愧为杰出的人文主义代表,他早在四百多年前就已经敏感地嗅到新兴资本主义繁荣景象掩盖下的种族歧视的味道——《奥瑟罗》是莎剧中唯一一部以异邦人为主角的作品,其完整的题目为《奥瑟罗——威尼斯的摩尔人》。
朱生豪在《奥瑟罗》译本的导言中写道,“纸醉金迷的威尼斯、惊涛拍岸的塞浦路斯、域外武士与纯情少女的生死恋情,这些构成了本剧的异国情调,并打动过众多文人骚客,其中不少人在这五色缤纷的图卷背后窥见了黑与白的对峙。
悲剧人物苔丝狄蒙娜性格简析
![悲剧人物苔丝狄蒙娜性格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b7db2267ec102de3bd8906.png)
论坛大家谈 编辑︱王海英︱E-mail:zhiyezazhi@DISCUSSIONOCCUPATION1092009 8悲剧人物苔丝狄蒙娜性格简析文/魏 静苔丝狄蒙娜在整个剧本中始终是一位正面人物,然而其隐忍的个性使她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圈套直至悲惨离世。
她潜意识里的缺点,即“本我”的极端便成为痴狂,她始终无法融入当时的现实社会中并被社会所接纳。
一、苔丝狄蒙娜与奥赛罗的地位差距为其悲剧命运埋下导火索回到苔丝狄蒙娜初次结识奥赛罗的一幕:作为威尼斯公国一位声名显赫的将军,奥赛罗被威尼斯公国元老勃拉班修之女苔丝狄蒙娜迷人的外表和高贵的气质所迷倒,同时,苔丝狄蒙娜也对这位阅历丰富,谈吐不凡的摩尔人钦佩万分,于是她不顾奥赛罗的种族,肤色,年龄和相貌爱上了他。
依照习俗,贵族出身的苔丝狄蒙娜本应找一位社会地位与之相称的体面丈夫,无疑她与异族人的婚姻注定不被社会所包容。
透过苔丝狄蒙娜身上所体现出的强烈的反种族主义和反因袭主义,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果敢和脱俗,这在当时是被父权制社会所抵制的,而且异族通婚也是一个社会禁忌。
苔丝狄蒙娜寄希望与奥赛罗共同冲破社会禁锢,故二人私下成了婚。
然而,自此她将自己推上了被动婚姻的不利地位。
二、苔丝狄蒙娜的善良隐忍是其悲剧性格的源头苔丝狄蒙娜的所有品质中,善良隐忍无疑是最突出的特点。
她和奥赛罗的婚事刚毕,战事突发,紧急之下奥赛罗必须立即投入军事行动中以履行军人职责,确保国家安全。
苔丝狄蒙娜毫无怨言随夫远征,她事事为他人着想足见她的善良品性。
然而,这同时也暴露了她顺从,屈服,缺乏独立性的性格缺陷。
她是一位博爱的基督徒。
第三场第二幕中在庆祝土耳其人撤退的庆功会上凯西奥因醉酒滋事被奥赛罗免职,尔后凯西奥向苔丝狄蒙娜求助,这使她陷入两难的困境中:一方面她想竭尽全力帮凯西奥向奥赛罗说情,另一方面,她因此无法避免丈夫的猜疑和证明自己与凯西奥友情的纯洁。
但是出于同情和友善,苔丝狄蒙娜三番五次向奥赛罗调解凯西奥免职一事,这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奥赛罗的猜疑和妒忌。
苔丝的人物形象分析
![苔丝的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d7490ceefdc8d377ee322e.png)
苔丝悲剧形象分析出身的悲剧在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借崇干牧师之口说出女主人公苔丝系英国中古时期赫赫有名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嫡系后裔。
但是她的家族,早在故事展开的六七十年以前就家破人亡了。
而且正像作家在书中所发的感慨那样“诺曼的血统,没有维多利亚王朝的财富作辅助,又算得了什么!”⑴显贵的出身并没有给苔丝带来任何好处,她的悲剧却由此开始了。
苔丝的父亲是一个贫苦的乡下小贩,生性懒惰、一味酗酒且愚昧无知,苔丝的母亲过去是一个挤奶女工,她邋遢迷信、头脑简单。
图慕虚荣的他们都是听凭时代风雨恣意摧残的小人物、可怜虫。
正是这样一对糟糕的父母成为苔丝悲剧的始作俑者。
为了显摆自己所谓的“贵族”身份,为了满足卑微的虚荣心,苔丝的父母妄想通过“认亲”、“联姻”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尽管苔丝厌恶父母的虚伪,鄙视高贵的出身,坚持认为自己是农家的女而,是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的,但是她是家中的老大,父母的无能使沉重的家庭负担过早的落在她的身上。
她深情的爱恋着她的弟妹们,不忍心看他们受苦。
当家中的那匹赖以生存的老马不幸死去时,苔丝遵从母命极不情愿的去投奔有钱的冒牌本家。
结果横遭蹂躏。
成了兽欲的牺牲品和礼教的罪人。
后来,她又为了家庭背井离乡,到处瓢泊,历尽沧桑,在山穷水尽之时。
还是为了家庭,重回到亚雷身边。
以自己的肉体换取家人的温饱。
上帝赐给苔丝一个贵妇人的灵魂,让她纤尘不染,超凡脱俗,而现实却给了她一个落魄的出身。
让她无力摆脱尘世间的种种纷扰。
这种灵与肉的极度不和谐。
导致了苔丝的悲剧的命运。
性格的悲剧每个悲剧的主人公都会有自然性格和社会性格。
那么什么是自然性格和社会性格呢?自然性格是指人类作为自然的一种内在品质、人性品质的集合:社会性格则是指人的内在品性在繁复的社会关系中的延伸、发展、变化,甚至于扭曲的综合体。
苔丝的自然性格集中反映了人性的勤劳和勇敢。
她从一个一无所知的乡村姑娘到最后一个敢于践踏人间正义的“杀人犯”,无不折射着人性勇敢向善的品质。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苔丝的多重人格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苔丝的多重人格](https://img.taocdn.com/s3/m/b5a257d5360cba1aa811dad6.png)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苔丝的多重人格陈 艳 徐诗玚内容提要:当我们用精神分析法来体会和理解《苔丝》中的女主人公时,会发现这部作品深入和真实的反映了人性的特点和弱点。
这种人性植根于人的潜意识,是人物的本我与自我的人格斗争,这些意识根深蒂固,因而一旦无法调节好,它的毁灭必然是苦痛和悲惨的。
苔丝的悲剧在于健康的人格没有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中整合和统一,从而导致毁灭的悲剧结局。
关键词:《苔丝》 哈代 本我 自我 精神分析作者简介:陈艳、徐诗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
T itle:On Tess’sMulti p le Pers onality fr om Psychoanalytic Pers pectiveAbstract:I f the p r otag onist in Tess by Thomas Hardy be analyzed fr om the p sychoanalytic pers pective,both hu manity’s characteristics are fully dis p layed in dep th in the work.Humanity is r ooted in hu man’s subcon2 sci ousness reflecting the conflict bet w een id and ego within one’s pers onality.Such consci ousness is s o inerad2 icable in one’s m inds that one is doomed t o suffering and m isery if he or she l ost contr ol of it.Tess is a case in point.Her tragedy just results fr om the fact that her healthy pers onality is not under good contr ol of the inte2 grati on and balance a mong her id,ego as well as superego.Key words:Tess Hardy I d Ego PsychoanalysisAuthors:Chen Yan is undergraduate student at the college of L 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 (W uhan430079,China).Her Reaserch interest is B ritish literature.Email:chenyanxueshu@ Xu sh i yang is undergraduate student in the college of L 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W uhan 430079,China).Her reaserch interest is B ritish literature.一、“失身”使苔丝的心理受到多重伤害“失身“的苔丝的心理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奥赛罗》悲剧的解读
![《奥赛罗》悲剧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7d1c171240c844768eaee52.png)
的婚姻观,为大多数人所反对, 敢爱敢恨的英雄式人物,他以自
很快招致了非议。奥赛罗从剧开 己的个人魅力赢得了苔丝狄蒙娜
始到结尾都处于非常主动的位置, 的爱情。但是好景不长,伊阿古
他可以选择不去相信伊阿古的谎 的骗局导致他走向了悲剧。他把
言,但是他信了。他内心的自卑 与苔丝狄梦娜之间的爱情看作人
感也使得他觉得自己难以和妻子 世间最可信、最美好关系的体现。
写了奥赛罗和苔丝狄梦娜的性格 造成了苔丝狄蒙娜的悲剧,同时 苔丝狄蒙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
特点,通过这种描写的方式,剧 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性,“您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
中 主 人 公 的 性 格 特 点 更 加 鲜 明,
三、《奥赛罗》的社会观念 总是服从您的”,苔丝狄蒙娜又
突出显示了西方文化的特点。本 体现
纸贵
50
︽奥
位将军,他勇敢、正直、为人光 娜表现了新女性的特质。在对爱
赛
明磊落,并因此赢得了元老的女 情的态度上,她追求自由。从奥 儿苔丝狄蒙娜的芳心。伊阿古谎 赛罗的口中,人们了解到是苔丝
罗
称苔丝狄蒙娜与凯西奥之间有染, 狄蒙娜首先向他暗示了爱意。当
︾悲
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此消息 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发现女儿要和 传开,奥赛罗被谎言所迷惑,他 奥赛罗私奔时,她毅然对父亲说:
表现出了顺从和懦弱。对于丈夫
文通过剖析《奥赛罗》的主要人物, 作 背 景 及 剧情介绍
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女性 不 允 许 出 现 在 舞 台 上, 女 性 角 色 一 般 是 由 男 演 员 化 装 而 来。 作 者 通过刻画奥赛罗这一外族中的杰 出 人 物, 意 在 讽 刺 当 时 的 英 国 上 流 社 会 对 外 族 乃 至“ 下 等 人 群” 的不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坛
大家谈 编辑︱王海英︱E-mail:zhiyezazhi@
DISCUSSION
OCCUPATION
109
2009 8
悲剧人物
苔丝狄蒙娜性格简析
文/魏 静
苔丝狄蒙娜在整个剧本中始终是一位正面人物,然而其隐忍的个性使她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圈套直至悲惨离世。
她潜意识里的缺点,即“本我”的极端便成为痴狂,她始终无法融入当时的现实社会中并被社会所接纳。
一、苔丝狄蒙娜与奥赛罗的地位差距为其悲剧命运埋下导火索
回到苔丝狄蒙娜初次结识奥赛罗的一幕:作为威尼斯公国一位声名显赫的将军,奥赛罗被威尼斯公国元老勃拉班修之女苔丝狄蒙娜迷人的外表和高贵的气质所迷倒,同时,苔丝狄蒙娜也对这位阅历丰富,谈吐不凡的摩尔人钦佩万分,于是她不顾奥赛罗的种族,肤色,年龄和相貌爱上了他。
依照习俗,贵族出身的苔丝狄蒙娜本应找一位社会地位与之相称的体面丈夫,无疑她与异族人的婚姻注定不被社会所包容。
透过苔丝狄蒙娜身上所体现出的强烈的反种族主义和反因袭主义,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果敢和脱俗,这在当时是被父权制社会所抵制的,而且异族通婚也是一个社会禁忌。
苔丝狄蒙娜寄希望与奥赛罗共同冲破社会禁锢,故二人私下成了婚。
然而,自此她将自己推上了被动婚姻的不利地位。
二、苔丝狄蒙娜的善良隐忍是其悲剧性格的源头
苔丝狄蒙娜的所有品质中,善良隐忍无疑是最突出的特点。
她和奥赛罗的婚事刚毕,战事突发,紧急之下奥赛罗必须立即投入军事行动中以履行军人职责,确保国家安全。
苔丝狄蒙娜毫无怨言随夫远征,她事事为他人着想足见她的善良品性。
然而,这同时也暴露了她顺从,屈服,缺乏独立性的性格缺陷。
她是一位博爱的基督徒。
第三场第二幕中在庆祝土耳其人撤退的庆功会上凯西奥因醉酒滋事被奥赛罗免职,尔后凯西奥向苔丝狄蒙娜求助,这使她陷入两难的困境中:一方面她想竭尽全力帮凯西奥向奥赛罗说情,另一方面,她因此无法避免丈夫的猜疑和证明自己与凯西奥友情的纯洁。
但是出于同情和友善,苔丝狄蒙娜三番五次向奥赛罗调解凯西奥免职一事,这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奥赛罗的猜疑和妒忌。
结果这一事件成了她日后悲剧的导火索。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戏剧里其它许多情节中找到体现苔丝狄蒙娜这一性格的例证。
如在第一场第四幕:
奥赛罗:啊,魔鬼!魔鬼!要是妇人的眼泪有孳生化育的力量,她的每一滴泪,掉在地上,都会变成一条鳄鱼。
走开,不要让我看见你!
苔丝狄蒙娜:我不愿留在这儿害您生气。
(欲去)苔丝狄蒙娜因奥赛罗粗鲁的行为而哭泣,威尼斯绅士罗德利哥劝奥赛罗补偿她。
奥赛罗却继续伤害她,他咆哮着:“哦,魔鬼!魔鬼!……滚开!”面对丈夫不堪入耳的斥责,苔丝狄蒙娜选择不反驳,静静地走开。
此处两个“魔鬼”可以从以下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奥赛罗咒骂苔丝狄蒙娜以宣泄其内心的抑郁情绪和不可遏制的愤懑,二是苔丝狄蒙娜已经演变成萦绕于奥赛罗心灵和精神的“魔鬼”,此时“魔鬼”已经成为他那不忠妻子的代名词,也是两人爱情理想破灭的象征。
三、苔丝狄蒙娜的性格分析
是什么让苔丝狄蒙娜过分容忍奥赛罗以及他那些有悖常理的行为?是她对奥赛罗深邃的爱使她从一位坚强﹑无所畏惧的少女变成一个顺从,奴性十足的女人。
正是她对奥赛罗过分的个人崇拜让我们不难理解随后她对丈夫所做的让步和妥协了。
当伊阿古的诡计一步一步得逞之后,奥赛罗不再相信她,并偏执地认为她对自己不再忠贞,于是用恶毒的词语来谩骂她,“恬不知耻的妓女”,“荡妇”。
而苔丝狄蒙娜从不为自己的清白争辩,只是一遍一遍地发誓,可是这对摩尔人毫无用处。
最终,她的宿命渐至:她被奥赛罗扼死在床上。
临终前的内心独白有力地凸显了她将她所崇尚的容忍节制发挥到了极致。
以下是她的独白:
爱米利娅:我可以打赌,一定有一个万劫不复的恶人,一个爱管闲事、鬼讨好的家伙,一个说假话骗人的奴才,因为要想钻求差使,造出这样的谣言来;要是我的话说得不对,我愿意让人家把我吊死。
伊阿古:呸!哪里有这样的人?一定不会的。
苔丝狄蒙娜: 要是果然有这样的人,愿上天宽恕他!她无疑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她是如此博爱:爱上帝,爱她的父亲,爱她的丈夫,爱她的朋友,甚至爱她的敌人——加害于她的伊阿古,最终她绝望地死去,嘴里轻唱着杨柳之歌。
苔丝狄蒙娜的悲剧体现了纯粹的“本我”无法使人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因为它脱离了“现实原则”。
人若是只停留在简单的“本我”阶段就无法上升到较高级的“自我”阶段,因此只适合于在动物界生存,而无法存活于人类社会中。
苔丝狄蒙娜战战兢兢地生存于当时的男权社会中而无法摆脱其沦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的命运。
对丈夫的过分个人崇拜最终使之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
(作者单位:江西省外语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