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整容而毁容的故乡(打印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整容而毁容的故乡
王开岭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且故乡的信息又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那么,面对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我们还有使用“故乡”一词的勇气和依据吗?我们还有抒情的心灵基础吗?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魂牵梦萦,藏有童年的地方?如果眼前的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往事的青苔被涂抹干净,没有一样东西提醒你自己曾经与之耳鬓厮磨……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语消费的地址而已。
地址或许和地点重合,比如“前门大街”,但它本身不等同于地点,只象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而地点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和岁月的内容。比如你说什刹海,南锣鼓巷,鲁迅故居,即活生生的地点,去了便会收获你想要的。再比如传说中的香格里拉,是个被精神命名的地点,而非地址——即使你永远无法到达,只能“精神消费”,也不影响其诗意存在和成立。
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地点则用来生活。
空间的本能是变幻和扩张,它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地点的秉性是沉默和忠诚,无形中它支持保守和稳定。二者的遭遇折射在城市的变迁中,即城区以大为能、建筑以新为尚。而熟悉的地点和传统的街区,正承受着垃圾一样的命运。其实,任何更新太快和丧失边界的事物,都是可怕的,都有失去本位的危险,都是对地点的伤害。像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一个人再把它唤做故乡,恐怕已有启齿之羞——
一方面,大城市的欲望无边无际,使得任何人都只能消费其极小的一部分,没人再能整体上把握和参与它,没人再能如数家珍地描述和盘点它,没人再能成为其名副其实的“老人”和“地主”。
另一方面,由于它极不稳定,容颜时时被更新,结构任意被涂改,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是暂时、偶然的、沉淀不下故事——于是你记不住它,产生不了依赖和深厚的情怀。总之,它不再承载光阴的纪念性,不再对你的成长记忆负责,不再有记录你身世的功能。
吹灯拔蜡式的扫荡、删除,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
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改弦更张。
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
不只是城市,中国的乡村也在沦陷,且以更惊人的速度,因为它更弱,更没有重心和屏障,更缺乏自持力和防护力。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有真正的乡村和乡村精神吗?央视“魅力小镇”的评选,不过是一台走秀,是在给“遗墟”颁奖。那些古村名镇只是没来得及脱下旗袍、马褂,里头早已是现代内衣或空空荡荡,在它们身上,我似乎没觉出小镇该有的灵魂、脚步和炊烟——那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美学和心灵秩序……
真正的乡村精神——那种骨子里的安详和宁静,是装不出来的。
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何以再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地急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消散无踪。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选自《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