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探究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b2fe876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1.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大型火力发电厂的规模日益扩大,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压力正在推动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发展。
在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余热,若不进行有效的利用,不仅浪费能源,还将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火电厂的节能减排作用,必须对其循环水余热进行改造利用,以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一、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原理及特点火电厂循环水系统在其生产过程中,通过锅炉将大量的热能转化为电力,电力发出后,锅炉排放的水蒸气会形成冷凝水,这些冷凝水将通过循环水系统循环使用,然后再次进入锅炉进行加热,为下一轮电力生成提供热源,并产生大量的余热。
这些余热的特点是温度较高、热量可观,但质量较差,含有大量杂质和气体,需要进行深度处理后才能利用,否则将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发电机组预热系统:将余热用于发电机组的预热系统,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这种利用方式需要将余热进行深度处理,减少杂质和气体的含量。
2、制冷和空调:将余热用于制冷和空调,通过余热驱动冷凝器,从而提高制冷效率,减少制冷剂的消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3、市政供热:将余热用于市政供热,通过余热驱动热水循环,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以上几种利用途径都将循环水余热当做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通过深度处理和优化利用,实现了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改造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深度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是指将循环水余热进行深度处理,减少杂质和气体的含量,使其满足各种利用目的的要求。
常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包括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蒸馏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循环水中的杂质和气体含量,为余热的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热交换技术热交换技术是指通过热交换器将余热传递给需要热源的设备。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f78177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f.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摘要】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火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技术可能性。
接着详细探讨了现有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造的关键技术方向。
随后,对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述。
总结认为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不仅对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将会成为未来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重要性、意义、技术分析、问题、关键技术、经济效益、总结、发展前景1. 引言1.1 介绍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重要性火电厂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循环水是火电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承担着输送热能、降低热损失的功能。
而循环水余热是指在循环水系统中未被充分利用的热能。
改造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对于火电厂而言,循环水余热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循环水余热的利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降低火电厂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循环水余热的再利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建设节能减排型社会。
而且,循环水余热的利用也可以为火电厂提供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火电厂技术改造与升级。
改造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对于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将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1.2 概述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意义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负担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耗量的增加,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循环水系统中产生的余热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c59f707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7.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火电厂是一种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大型发电设施,其工作过程中会在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
这些余热可以通过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来回收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核心是将火电厂的余热通过循环水的方式传递到其他设备中进行利用。
循环水系统在火电厂的工作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循环水来吸收、输送和散发热量,不断保持火电厂各个设备的工作温度在稳定的状态下。
如果可以通过循环水系统将火电厂的余热有效利用,则可以大大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减少无用热量的损失。
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 预处理:在循环水系统中添加化学助剂,将其中的杂质等不利于余热回收的物质去除,同时使循环水的流动状态更加稳定,增强热量输送能力。
2. 热交换器的选型:对于不同设备之间的余热传递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热交换器,如壳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等,且其选型需要结合具体使用要求,保证热量传递效率最大化。
3. 热量回收模块的改进:为了保证火电厂的余热充分被回收,需要对现有的热量回收模块进行改进。
例如可以增加热量回收模块的数量,使其覆盖更多的设备,也可以引入新型材料和技术,提高其散热性能。
4. 系统的监测和调整:循环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维护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当系统中热量累积过多,影响循环水的流动状态时,需要及时排放一部分循环水,以保持其流动状态的稳定。
在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下:1. 安全工作。
改造中需要注意各项细节,并严格以安全工作为第一考量,以避免发生任何事故。
2. 技术难题。
循环水系统在火电厂中承担了重要的热量传递作用,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设备之间的热媒介传递特性,选择合适材料和热交换器类型等,避免技术难题。
3. 设备成本。
循环水系统需要一定的投资,包括热交换器、水泵、化学试剂等设备,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分配成本。
总之,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是一项优化工程,可以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方案研究
![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88784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7.png)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使用越来越普及。然而, 空调系统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 题。因此,如何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成为当前研究的 热点。利用电厂余热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空调系统,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热量,这些热量未得到充分利用,不仅 浪费了能源,还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而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地球水体 所储存的太阳能、地热能等低位能源,通过热泵技术实现能源转移的空调系统。 将电厂余热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 少环境污染。
总之,利用电厂余热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具有较高效率和较好经济效 益的节能环保空调系统。通过进一步完善研究和推广应用,有望为解决能源短缺、 环境污染等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感谢观看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某电厂余热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利用电厂余热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性能。实验 测试包括热力学性能实验、系统能耗实验等;数值模拟主要包括建立数学模型、 模拟计算等步骤。
四、研究结果
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本研究发现,利用电厂余热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在夏季制冷、冬季制热两种模式下,系统性能均表现出较高的效率。与传统的空 调系统相比,该系统的COP(能效比)提高了20%以上,同时系统运行稳定,适应 性强。
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 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3)降低了电厂运行成本。然而,该方案也存在一些限 制,如:(1)对循环水的水质要求较高;(2)初投资成本相对较高;(3)需 要解决循环水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腐蚀、结垢等问题。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e7fdd5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3.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不仅能够为火电厂节约能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能够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于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探讨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现状、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效益评估和可持续发展性进行探讨,旨在为推动我国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现状目前,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现状可以说是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
在传统的火电厂中,循环水在发电过程中会被加热至高温,再通过冷却装置降温后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据统计,火电厂中排放的余热能占总发电能量的40%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目前,一些先进的火电厂开始尝试利用余热进行能量回收和再利用。
通过安装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循环水中的余热重新利用,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一些火电厂也开始尝试利用余热进行供热或供冷,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尽管一些火电厂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循环水余热,但整体上来说,这一技术在火电厂中的推广并不广泛。
存在诸多挑战和障碍,如设备投资、技术门槛和运营成本等问题都需要克服。
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以推动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字数:244】2.2 利用余热的技术方案1. 蒸汽再生器:利用余热产生蒸汽,用于供暖或压力增加。
蒸汽再生器是一种高效的利用余热的技术方案,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生产成本。
2. 热泵技术:通过热泵设备将循环水余热转换为热能,再利用这部分热能进行供暖或热水生产。
热泵技术具有能效高、环保等优点,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利用余热的技术方案。
3. 温度梯度发电:利用循环水的温度梯度,通过热电联产发电。
这种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能源的双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热管技术:将余热转移到其他系统或设备中,用于提高系统效率或降低能源消耗。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d500d2aa00b52acfc7ca35.png)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摘要】火电厂的资源利用率不高,大量的余热通过烟气与循环水散失到环境中,其中循环水带走的热量占据了被浪费热量的绝大部分。
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供暖所需热量也在逐步增加。
回收电厂循环水的余热用于供热,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储量越来越少的各类能源之间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推行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火电厂浪费的大量余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
相比于温度较高的烟气,循环水所蕴含的余热由于品位不高,有关其回收利用的进展相对较慢。
近年来,热泵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成熟,为循环水余热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汽轮机组低真空运行供热也是实现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的重要技术。
本文通过分析上述两种循环水余热回收技术,对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展开了研究。
1.热泵回收余热技术与常规低温热源相比,电厂循环水具有水质好、污染少,温度稳定等特点。
由于电厂循环水蕴含的热量相当大,利用热泵对电厂循环水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对城市供暖需求进行补充。
根据驱动能源的不同,热泵分为吸收式和压缩式。
目前,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
基于热泵技术的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有分布式电动热泵供热、集中式电动热泵供热和集中式吸收热泵供热三种。
分布式电动热泵供热是将热泵分布于小区内的热力站中。
电厂循环水经凝汽器出口进入热力站,在热泵机组中放热降温后,回到电厂凝汽器中并再次吸收汽轮机排出的热量,依此循环。
热泵利用回收到的热量加热二次网热水,用于供暖或日常使用。
这种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由于需要铺设专门的输水管道,基础建设成本不菲,故一般只适用于向电厂周边小区供热。
集中式电动热泵供热是将热泵机组集中布置于电厂内部。
循环水自凝汽器中进入热泵放热降温后返回至凝汽器,形成循环。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探究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dd2454a312b3169a451a41f.png)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探究摘要:热力系统主要的热损失发生在凝汽器,占燃料热能的50%以上。
并在热电联产循环指出,提高排汽压力,以利用排汽的热量供生产和生活用能,是提高蒸汽动力循环效率最有效的途径。
本文讨论利用凝汽器冷却循环水供热的有关技术。
关键词:循环水余热利用利用循环水余热进行供热是改小型凝汽机组为供热机组的有效措施。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利用该技术改造中低压机组,已有数十台凝汽(抽汽)式机组进行了改造。
仅辽宁省就有沈阳、抚顺、阜新等电厂,至今已安全运行20多年。
仅靠提高凝汽器压力,在安全的前提下,只能将循环水加热到60~65℃,在寒冷季节需投入尖峰加热器,将循环水加热到80~90℃,以满足采暖的需要。
该系统称为低温循环水供热系统。
还有一种系统,将低真空运行的循环水在尖峰加热器中加热到110~120℃,通过主循环管路送到热力站,在热力站通过混水,将高温水(120℃左右)混成低温水(65~70℃)送入居民家中,40~50℃的回水直接回到凝汽器,加热到65~70℃,完成一个循环,下面分析这两种系统优缺点。
一、低温循环水供热系统将纯凝机组或抽凝机组在采暖期改成低真空运行,排汽压力提高到0.3~0.4MPa,同时将冷却循环水量减少。
从而使循环出口温度由30~35℃提高到65~70℃。
循环水不再去冷却塔,而是用热网泵送到各热用户,供居民采暖。
循环水经暖气片冷却后再回到凝汽器吸收乏汽热量,再送入热网连续循环运行,循环水供热实际是用暖气片作为冷却塔使用。
由于其出口温度为65~70℃,故称为低温循环水供热。
该系统的优点是由于乏汽的余热全部被利用,消除了凝汽器中损失的占总热量50~60%的冷源损失,因此热效率高,发电热效率为76.8%,全厂的热能利用率为78.9%,发电标准煤耗仅为150~160g/(kW·h),它比高温高压大容量凝汽机组的发电煤耗低160~200 g/(kW·h)。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3cc4930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c.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循环水余热是指在燃煤火力发电过程中,由于热机效率低而产生的未被充分利用的热能,约占总热能的20%~25%。
如何将这些余热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约能源开支,还能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改造循环水系统,提高热效率。
循环水系统是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核心。
改造循环水系统,采用热交换器等技术设备,将循环水中的余热传递到其他水体或输送到热用户处,实现热能转换。
2.改进锅炉技术,减少热损失。
锅炉是燃煤火力发电的核心设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能源。
通过改进锅炉技术,提高锅炉效率,减少热损失,可以进一步提高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效率。
3.开发稳定的余热利用项目。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涉及多个领域,如城市供暖、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
因此,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发稳定、可行的余热利用项目,打造具有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利用模式。
4.积极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
火电厂的循环水余热利用需要配套设备和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对接市场需求,寻找合适的供需对接。
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针对不同业务领域,形成合作联盟,可以高效地对接市场需求,推动余热利用的规模化和普及化。
总之,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技术机构等多方参与,共同推进。
通过利用循环水余热,既可以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又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综述电厂循环水的余热利用技术
![综述电厂循环水的余热利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b9fc43de2bd960590c67781.png)
综述电厂循环水的余热利用技术摘要目前我国电厂由汽轮机效率和锅炉效率构成电厂的热效率,一些能量会从锅炉排放出的烟气中损失,另一些能量会从凝汽器的循环水中损失。
对于电厂的锅炉一般工作效率为92%,锅炉排烟产生的热量损失可以借助于烟气换热器等设备来回收,但利用烟气热量效率不高;在电厂汽轮机供热为65%的工况效率时,很多的热量会在电厂机组的冷端损失,对这部分循环水的热量进行再回收利用,能够使电厂的热效率得到整体提高,大大降低对煤矿能源的消耗。
本文先是简单的分析了当前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意义,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技术。
关键词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说明在我国的节能减排战略中,建筑节能占有重要的位置,北方城市供热产生的建筑能耗在我国的建筑总能耗中占据着最大的比重,对北方城市的供热方面进行节能减排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先讲一讲当前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意义。
1 当前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意义分析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城市规模扩建迅速,很多城镇出现了供热不足的问题,供热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在高参数、高容量的机组方面产生的排汽余热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只是借助于循环水冷却系统进行排放,这部分热量具有很大的能量,根据资料表明,如果能将这些低品位的余热用于人们的日常供热中,可以为我国的电厂提高至少30%的供热能力。
目前电厂在循环水的余热利用方面遇到一些问题:在冬季时电厂循环水的水温比较低,不能达到供热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循环水的温度,可以通过两种方面进行水温的提高,一是把电厂循环水当成低位热源,然后通过热泵吸收余热进行供热;另一种方法是保持汽轮机组在低真空环境下正常运行。
汽轮机组的供热技术从理论方面来讲,会有很高的能效,在国外也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运行经验。
传统低真空运行技术有用户热负荷的严重制约,用在高参数、高容量的机组方面不合适。
在热泵方面,通过对低品位余热的供热新模式的理论分析,得出电厂把30℃左右的循环水传给用户,借助于地泵吸收热量,然后把热网水回收到凝汽器里,当成电厂的循环冷却水使用。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bc9ee4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4.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火电厂是一种以燃煤、天然气或油井气为燃料,使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然后利用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装置。
在火电厂的发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余热,如果这部分余热能够充分利用,将有助于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循环水余热是指在火电厂中,利用水冷却设备冷却产生的余热。
在传统的火电厂中,这部分余热几乎都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对于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改造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现状火电厂的循环水系统是将凝汽器中的循环水通过冷却塔冷却后再循环到锅炉和凝汽器中,形成循环水系统。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余热,如果这部分余热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火电厂循环水余热进行充分利用,已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外一些火电厂对循环水余热的利用问题已经开始进行研究和改造。
较为常见的利用方式包括余热发电、余热供暖和余热制冷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循环水余热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冷能,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排放的目的。
尽管循环水余热的利用对于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难题:火电厂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涉及到余热收集、传输、转化和利用等多个环节,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余热的收集和传输需要一定的设备和管线,如何有效地将余热转化为电能、热能或冷能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
2. 经济成本: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需要一定的投入,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成本。
对于一些资金较为紧张的火电厂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问题。
3. 安全与稳定性:火电厂作为大型能源装置,其余热利用涉及到设备安全和运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
![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1629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3.png)
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摘要利用制冷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在热电厂中进行电力发电,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热效率,提高发电量,缩小单位电量的电耗。
本文重点探讨了制冷剂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节能经济分析和详细方案等内容。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制冷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在热电厂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可以在热电厂中进行发电,提高电厂热效率,降低单位发电量的电耗以及提高整体的投资回收期等经济利益。
关键词:制冷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热电厂IntroductionWorking PrincipleThis technology implements that, in the pro-cess of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a power plant, the condensed water cooling system will be routed to the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nd then the cooling cycle water is collected into a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reheating power generation. The system consists of cooling cycle water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reheater and auxiliary. When water in the condenser is cooled,the heat absorbed by the cooling cycle water can be recovered by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equipment and sent to the heater of the steam turbine cycle and then goes into the reheater. In this way, the amount of steam extracted from the turbine reduces, and theexhaust pressure before the turbine increases,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he electrical efficiency of the power plant.Analysis of Energy-saving and Economical BenefitsThe application of cooling cycle water waste heatutilization technology in power pla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power plants and increase power generation. The unit electrical consumption can be reduced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project can be improve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aving and efficiency of a power plant to utilize the cooling cycle water waste heat.The economic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cooling cycle water waste heat utilization technology, the power plant's thermal efficiency can be increased by 4.6%, the power generation increased by 7.2%, and the unit power consumption decreased by 10.6%. And the annual energy saving is 4.48 x 104 tons of standard coal. In addition, the payback period of the investment is 1.4 years.Detailed Scheme2. Reheater selection.In the rehe。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05ec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9.png)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厂循环水系统的余热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探讨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可行性。
首先,介绍了循环水系统在电厂中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析了余热利用的潜在价值和技术方案。
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和经济效益评估。
1. 引言电厂是能源的主要生产和供给单位,循环水系统是电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循环水系统产生的大量余热通常被浪费掉,对环境造成了额外的负荷。
因此,利用循环水系统中的余热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2. 循环水系统的重要性与问题循环水系统是电厂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主要能源产生方式中的关键环节。
它通过循环输送和供应冷却水来降低设备温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然而,循环水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大量能量浪费和环境污染。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余热利用来解决。
3. 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潜在价值和技术方案循环水系统中的余热潜在价值巨大。
通过合理的余热利用,可以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环境污染的减少。
研究表明,循环水余热可以用于供暖、制冷和发电等多种用途。
利用余热供暖可以替代传统的燃煤供暖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利用余热制冷可以减少电厂采用传统制冷设备的能耗。
利用余热发电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技术方案上,循环水余热利用可以采用导热油循环系统、蒸汽轮机发电系统、热泵系统等方式。
这些技术方案已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4. 实施建议和经济效益评估为了实现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可行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需要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使其能够更好地收集和利用余热。
其次,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电厂进行余热利用。
同时,还需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准确评估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投资回报率。
经济效益评估是评估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考虑投资成本、运营成本、能耗节约、环境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可以综合评估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经济效益。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dec4710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e.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循环水是火电厂中重要的能源,厂内采用循环水循环往返于锅炉和汽轮机之间,以提高发电效率。
但是,循环水使用过后会将大量热能散失到环境中,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循环水的热能,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因此,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改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循环水余热产生的原因火电厂发电的过程中,循环水主要是用于冷却锅炉和发电机组的筒体、定子等设备,同时也用于汽轮机的冷却。
然而,这些设备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回收和利用,就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方式为了有效地利用循环水余热,火电厂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利用,以下是几种已实行的方式:1、采用余热锅炉进行回收火电厂可以通过采用余热锅炉的方式,回收循环水余热,将其转化为以下用于发电工艺的用热:(1)中压汽的加热水;(2)反应器的加热介质;(3)加热空气;(5)生产加热组件的加热水。
2、采用吸收式制冷技术利用吸收式制冷技术,将回收的循环水余热转化为制冷能量,提供制冷系统的制冷负荷。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能耗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同时对环境也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理作用。
3、采用温差发电技术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将循环水的余热转化为电能,这种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
在温差发电技术中,利用了热电材料对温差的反应,实现了直接将余热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4、采用换热器进行热能转化在火电厂中,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如波纹管、板式、螺旋片式等类型的换热器,利用它们将回收的循环水余热转化为热能,并用于发电的不同过程中。
利用换热器进行热能转化,有效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减少了能量的浪费。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在钢铁、化工、建材和纺织等工业领域。
能够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排,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d9fcb7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7.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消耗的增加,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火电厂在能源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火电厂的运行也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一项有效的措施是通过利用循环水余热进行能源回收,这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损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对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意义火电厂是利用燃煤、燃气等燃料进行发电的设施,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循环水在火电厂中担当着冷却和传热的重要角色,通过冷却循环水使发电设备的温度得到控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循环水冷却过程中所产生的余热往往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许多火电厂仍然存在循环水余热未被充分利用的问题。
大多数火电厂的循环水冷却系统依然采用传统的冷却方式,即通过冷却塔将余热排放到大气中。
这种方式存在着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于当前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更加不利。
国内一些先进的火电厂采用了一些先进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如余热锅炉、余热发电等,实现了循环水余热的有效利用。
这些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回收和再利用,还可以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对于我国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存在着技术水平不平衡的现状。
针对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现状,应采取以下改造策略:2. 系统优化:对火电厂的循环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循环水的传热效率和循环水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通过系统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循环水余热,减少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3. 合理管理:加强对火电厂循环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维护计划,保证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循环水余热的有效利用。
随着我国对环保节能的重视和循环经济的倡导,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对火电厂的循环水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可以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6c79ca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9.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火电厂是利用燃煤、燃气、燃油等化石燃料发电的重要设施,其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这些余热如果不加以利用,将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火电厂循环水余热进行利用改造,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特点1. 大量的余热产生: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其中循环水系统是一个较为主要的余热来源。
循环水在带走锅炉余热的自身也会受到加热,成为一种潜在的余热资源。
2. 循环水温度适中:循环水在带走锅炉余热后,温度并不会很高,通常在40-60摄氏度之间,这样的温度正好适合进行一些低、中温余热的利用。
3. 余热改造空间大: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技术相对成熟,有多种利用方式,改造空间较大,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灵活设计,在不影响火电厂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充分实现余热的利用。
二、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方式1. 发电机组供热:将循环水余热进行二次利用,为周边居民供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冷却塔供热:利用循环水余热对冷却塔进行加热,提高水温,减少冬季供热的能耗。
3. 空调供冷:通过热泵技术,利用循环水余热进行空调供冷,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
4. 地热供暖:将循环水余热用于地热能利用系统,为建筑供暖,减少使用传统燃料的需求。
5. 工业用热:将循环水余热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酒精、食品加工等行业,提高生产效率。
四、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前景与挑战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发展力度,利用火电厂余热进行能源的再利用能够为国家节约大量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利于推进节能环保工作。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技术开发的难度、设备投入的成本、运行维护的复杂性等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533d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e.png)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一、内容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节能减排手段。
循环水余热是指在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水、蒸汽和废水等废热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
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将这些废热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电厂的能耗,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当前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换热器换热、蒸发器蒸发、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电厂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首先换热器换热是一种常见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换热器将循环水中的高温水与低温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余热的回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成本较低,但由于受到水质、流量等因素的影响,换热效率有限。
其次蒸发器蒸发是一种通过蒸发循环水中的潜热来实现余热回收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循环水的潜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但设备成本较高,且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再次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是两种新型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法,它们分别利用地下或空气中的恒定温度来加热循环水。
这两种方法具有节能效果显著、环保性能好等优点,但由于设备成本较高,目前尚处于推广阶段。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题。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各种余热利用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方案,以期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A. 循环水余热利用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电厂作为发电的重要基地,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4133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0.png)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电厂作为能源生产与供应的重要环节,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二、电厂循环水余热的特点1.余热资源丰富: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规模庞大,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2.温度适中: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温度通常在60℃-150℃之间,适合直接或间接利用。
3.能源利用效率高: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可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减少对其他能源的依赖。
4.环境影响小:循环水余热的利用可以减少大气排放物的排放,对环境的负荷较小。
三、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方式1.直接利用:将循环水余热直接用于供暖、生活热水等领域,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
2.间接利用: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循环水余热转化为其他形式,如电能、制冷能等,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余热发电:通过循环水余热发电装置,将余热转化为电能,实现循环水余热的双重利用。
四、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分析1.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环境效益明显:循环水余热利用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负荷较小,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3.技术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案例,相关技术已趋成熟,具备一定的技术可行性。
4.经济可行性:通过对投资成本、运营成本、能源节约量等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在经济层面上具备可行性。
五、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建议1.确定利用方式:根据电厂的具体情况和运行特点,选择适当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方式,如直接利用、间接利用或余热发电。
2.设备改造与建设:根据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式的选择,进行相应的设备改造与建设,确保能够有效利用余热资源。
3.系统监测与调控:建立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的监测与调控机制,实时监测余热利用效果,合理调节系统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c2807b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5.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凸显,节能减排已成为各行业的共同呼声。
而在能源利用中,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现状出发,分析其改造的必要性,探讨改造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旨在为火电厂提供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的可行性方案。
一、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现状火电厂是通过燃煤、燃气或核能等能源燃烧发电的厂家。
在火电厂的发电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其中循环水余热占比较大。
循环水是用于冷却发电设备的重要介质,其在冷却过程中会带走部分热量,形成余热。
目前,大部分火电厂的循环水余热并未得到有效利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既浪费了能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1. 节能减排要求:随着能源稀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各国都在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尤其是我国提出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能源双控和碳达峰的目标,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正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2. 资源利用价值:循环水余热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能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满足火电厂自身的能源需求,还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资源的利用价值。
3. 减少环境污染: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
而如果能够进行有效利用改造,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火电厂的环保形象。
1. 技术成熟:目前,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关键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包括余热锅炉、余热发电等设备都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其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2. 经济效益: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可以为火电厂节约大量的能源支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而且随着我国能源价格的上涨,循环水余热的利用改造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 社会需求:在当前能源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不仅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这为火电厂进行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提供了社会需求和政策支持。
1. 余热锅炉:利用余热锅炉将循环水余热转化为蒸汽,再通过蒸汽发电机发电,是目前循环水余热利用的主要方式。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9a7ddbd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2.png)
浅析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已成为火电厂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循环水是火电厂电站内为保证燃烧安全、冷却热负荷而用于循环的水,通过对循环水余热的充分利用,可以减少高温废水排放、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一、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方式1. 蒸汽利用在火电厂中,循环水进入锅炉进行加热,转化为蒸汽后用于发电机组发电,可以将蒸汽余热通过抽汽至蒸汽轮机上驱动管轮机组,将蒸汽中的余热充分利用,提高了发电效率,减少了能源浪费。
2. 热水利用循环水加热后可以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进行空气预热或加热室内热水,也可以通过换热设备将热水输送至其他工艺或生产线中,提高热水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1. 节能减排火电厂的循环水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是一个大的热能交换系统。
利用其余热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GHG的排放。
循环水余热能够被充分利用,相应地减少了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对于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循环水余热的充分利用可以提高电站的热电联产效率,减少了热能损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实现了能源的最优化利用。
同时,降低了火电厂的运营成本,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带来了收益。
3. 优化火电厂生产方式通过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不仅可以提高电站的能源利用率,还可以优化火电厂的生产方式。
这样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实施中的主要措施1. 设备完善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首先需要的是设备的完善,特别是在换热装置的选择、安装和维护方面,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使用寿命等因素。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工况和生产流程,合理配置换热场和流量控制器,以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
2. 工艺优化在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过程中要进行工艺优化,根据循环水系统的运行状态、设备条件和生产工作流程等情况,制定适合该厂的制定操作规程和运行维护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探究
摘要:热力系统主要的热损失发生在凝汽器,占燃料热能的50%以上。
并在热电联产循环指出,提高排汽压力,以利用排汽的热量供生产和生活用能,是提高蒸汽动力循环效率最有效的途径。
本文讨论利用凝汽器冷却循环水供热的有关技术。
关键词:循环水余热利用
利用循环水余热进行供热是改小型凝汽机组为供热机组的有效措施。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利用该技术改造中低压机组,已有数十台凝汽 (抽汽)式机组进行了改造。
仅辽宁省就有沈阳、抚顺、阜新等电厂,至今已安全运行20多年。
仅靠提高凝汽器压力,在安全的前提下,只能将循环水加热到60~65℃,在寒冷季节需投入尖峰加热器,将循环水加热到80~90℃,以满足采暖的需要。
该系统称为低温循环水供热系统。
还有一种系统,将低真空运行的循环水在尖峰加热器中加热到110~120℃,通过主循环管路送到热力站,在热力站通过混水,将高温水 (120℃左右)混成低温水(65~70℃)送入居民家中,40~50℃的回水直接回到凝汽器,加热到65~70℃,完成一个循环,下面分析这两种系统优缺点。
一、低温循环水供热系统
将纯凝机组或抽凝机组在采暖期改成低真空运行,排汽压力提高到0.3~0.4mpa,同时将冷却循环水量减少。
从而使循环出口温度由30~35℃提高到65~70℃。
循环水不再去冷却塔,而是用热
网泵送到各热用户,供居民采暖。
循环水经暖气片冷却后再回到凝汽器吸收乏汽热量,再送入热网连续循环运行,循环水供热实际是用暖气片作为冷却塔使用。
由于其出口温度为65~70℃,故称为低温循环水供热。
该系统的优点是由于乏汽的余热全部被利用,消除了凝汽器中损失的占总热量50~60%的冷源损失,因此热效率高,发电热效率为76.8%,全厂的热能利用率为78.9%,发电标准煤耗仅为150~160g/(kw·h),它比高温高压大容量凝汽机组的发电煤耗低160~200 g/(kw·h)。
循环水供热实际是将凝汽机组或抽凝机组改成背压机运行。
由于排汽压力升高,初参数不变,则机组的焓降减小,致使汽轮机发电功率下降,一般功率下降为额定功率的10~20%。
但它比其他型式的供热机组影响发电功率最少。
如抽汽供暖机组,抽汽压力为0.12~0.25mp乱,而低真空运行供暖机组的排汽压力仅为0.03~0.04mpa,处于真空状态。
显然从热化发电量来衡量,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热发电量最大,也就是热化发电量最大,如中压凝汽式机组低真空运行的热化发电量为350~360kw·h/4.182gj,而中压抽汽机组在抽汽压力为0.12~0.25mpa时热化发电量为210~220 kw·h/4.18gj。
该系统的不足之处是由于供水温度受汽机排汽压力的限制,一般为65~70℃,回水温度50~55℃,温差为15~20℃,热电厂的供热量是温差和水流量的乘积,在供热量一定时,温差小,则水流
量大。
水流量大,则管网直径粗,投资大,同时,热网泵大,耗电多,运行费用增加。
二、高温循环水混水供暖系统
首先将50~55℃热网回水经过抽汽凝汽机组的凝汽器 (低真空运行),使其加热到65~70℃ (凝汽器排汽压力为0.03~0.04mpa),随后用热网泵加压,经过汽水加热器,温度升至120℃ (称为高温水),然后输送到各热力站。
在热力站内设置了混水泵,用混水泵抽热网回水管一部分回水 (50~55℃),与高温循环水混合成采暖所需要的温度(70~75℃)后输送到热用户,另一部分回水回到凝汽器内加热,形成一个循环。
该供热系统的补水,既可在各热力站又可在电厂内统一补充,视当地具体水源情况而定。
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全部利用了乏汽的余热
采用高温循环水混水供热系统,实际将抽凝机改成为抽背机运行。
故机组的发电煤耗率取决于锅炉的效率及管道效率,机械效率及发电机效率,发电标煤耗率为160g/(kw·h),发电热效率达到76.8%,比亚临界机组低170g/(kw·h)。
2.增加了供热能力,由于原抽凝机中的凝汽流的热量从冷却塔中散失了,现在用来供热被有效利用了,比单纯靠抽汽供热增加供热能力20~30%。
3.增加了供回水温差,最大可达70℃,大大减少了管网投资,
降低了运行费用。
在相同供热量下,比低温循环水供热投资降低30~40%,运行费用下降50%,和低温循环水供热系统相比的缺点是热化发电量偏小,原因是用抽汽加热了循环水使温度从70℃提高120℃。
三、高温循环水混水供热系统的实践
原铁岭市某热电厂装机容量为9000kw (配3×35t/h中压链条炉)其中,1#机为c6-3.43/0.98型抽凝机,2#机为b-3.43/0.29型背压机。
供热的任务:除了供生产用汽外,其余的抽汽和排汽,在冬季均用作居民采暖热网加热器加热汽源。
未改前 (1995年)供热面积为65× 104m2(其中市内55× 104m2,电厂自供10×104m2 )耗用蒸汽 (抽汽)55t/h。
供热机组供热能力达到最大值。
正因为如此,为适应市内逐年增加的住宅建筑采暖用热,挖掘供热机组的供热能力,故于1996年将1#机先改成低真空运行,为了提高循环水出口温度,然后再用背压机排汽和汽机抽汽对其进一步加热。
使原有的系统改造成高温循环水混水供热系统。
改造后,当年供热面积就达75×104m2 (市内60×104m2 ,电厂自供15×104m2 )。
1999年冬供热面积已达93×104m2 ,比未改前,约增加了28×104m2,增加了43%。
室内温度保持到18℃左右。
运行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宋之平,张光,周少祥. 新模式热电联产系统:联产供热的一个发展[j].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7,(05):23-26.
[2]马福军. 利用火力发电厂的循环水通过热泵进行采暖供热的可行性探讨[j]. 节能技术, 2002,(04):134-133.
[3]赵生麟. 低真空供热实践[j]. 煤气与热力, 1986,(02):43-44.
[4]于洪志,徐霞. 低真空供热系统的热力学分析[j]. 煤气与热力, 1988,(06):65-67.
[5]杨黎昱. 凝汽机组低真空循环水供暖调节方法的研究[j]. 煤气与热力, 1995,(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