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鉴赏课程论文-图文
雕塑鉴赏论文

班级:姓名:学号:目录1.原始朴拙意象风2.商代鬼魅抽象风3.秦俑装饰写实风4.汉代雄浑写意风5.佛教理想造型风6.宋代俗情写真风7.帝陵程式夸张风8.民间朴素表现风一.原始朴拙意象风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人类自身的诞生是同步的。
人类天生地具有对称、均衡、和谐对比、韵律节奏以及平整光滑的等形式美要素的渴求,随着智力的不断发展,人类能够从欣赏和喜爱自己身体的意识出发,从自己身体提供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和发现自然界中一切美的东西,进而总结出一些基本的造型规律,然后在自己的劳动创作中灌注这些审美的意识。
于是,从石器到装饰品,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艺术创作产生了分界线。
原始社会的雕塑作品也开始出现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
原始社会的雕塑作品以各种陶塑动物居多。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或体现原始先民对动物形态性情的理解与浓厚兴趣或是表达对一些威猛动物的崇拜。
如图为陕西华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成年女性墓葬所出的陶鹰鼎,作敛翼站立之状,器口开于背上,勾喙有力,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结构简洁,给人很强的体积感,双足与尾稳定地撑挂于地,整个造型充满桀骜猛厉的气势。
凸显原始社会雕朴拙的意象。
二.商代鬼魅抽象风商州时代,身受奴役压制的奴隶们创造了一大批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展示了那一时代中国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
那是绽放在野蛮的黑暗中的文明之花,是血泊雕铸而成的艺术杰作。
这是商代方鼎中赫赫有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
作为国家象征的礼器,司母戊大方鼎威严、稳重、挺拔、坚实、恢弘,具有威慑天下雄视百代的气魄。
即使它还是一件实用器皿,但它实在堪称国家形象的雕铸,它熔进了国家的灵魂,民族的风范。
三千多年后,中国人面对这样的杰作,仍为之豪情激荡,浩气遄飞。
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形象纹饰的主体,或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动物或是想象中或传说中的动物,通过不同动物形象的组合,经过不断累加、美化而成。
但都被赋予特定的含义,或人格化,或神祗化,充满神秘和幻想。
当代雕塑赏析课结课论文

一个女人眼中的雕塑《当代雕塑赏析》课就要结束了,从罗丹传神的“思想者”到汉墓古拙的“伏虎”,从雕塑的基本定义到雕塑的起源和发展史,我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的去学着如何欣赏当代雕塑,如何去感受这世间又一种表达感情和美的方式。
当代雕塑在世人的眼中是那么的自由和丰富,几个课时的《当代雕塑赏析课》是无法完全展示出当代雕塑的各个层面,但它却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身边的雕塑世界。
我开始关注当代雕塑,关注那些以前我不怎么留意的当代雕塑家,并学着透过他们的“眼睛”去更爱生活。
是在某网站上无意间看到几幅介绍她的雕塑作品的文章,一下子便被她与众不同的格调和气质的作品深深吸引,一个当代最年轻的雕塑家向京的名字被我牢牢地记住了。
喜欢她作品的理由很简单,能够触动我心灵的作品,我就喜欢。
喜欢她的作品还因为她的故事,她的性格,以及她作品的生活化,并多以现实女性生活为题材。
每一幅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的面前。
看到了这些作品,更有一种还原了女人自己的感受,并把我内心深处激起的某种特别的情感,给牢牢地抓住了。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众多当代雕塑艺术家里最欣赏她,并把向京作为我《当代雕塑赏析》课结课论文的主角来评析,来学习。
“我这人要不是艺术家,肯定是神经病。
”向京做雕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
她说从小有两个问题想不明白:一是“为什么要有我?”二是对自己“为什么是女的?”始终不能接受。
每次看到向京对这方面的事小神经,我都不禁会笑,因为这也是我从小到现在还总爱问妈妈的问题。
就是这种相同的感受,让我在向京的作品中看到了女人对女人切身的了解。
向京说:“我只会做女孩,也许她们并不漂亮,因为她们不是用来反映时尚的情调和小时髦的,但是她们那儿,你见着了,也不用知道她们是谁。
但是你心里突然被颠了一下,起了个小疙瘩。
”“我在做每个女孩的时候都揪心。
最初的时候也许心里会有一个模特,她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坐在那里的姿势,我捕捉到了,感动了,那一秒钟,她为你打开一扇窗户,触到了你的某根神经,一下子许多感觉就涌上来,使你突然特别想表达。
美术欣赏论文(雕塑)

米开朗琪罗雕塑作品浅谈如今美术作品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今天刚看完一部电影叫做《忠犬八公》,1934年4月:八公雕塑在日本涩谷车站前建立,这是忠诚的象征。
下面我就雕塑作品做做自己的浅谈。
我的一个朋友的父亲是成都知名国画大师的徒弟,从小我跟他在一起,经常在他家看他爸爸画画,这也培养我了对美术方面的欣赏。
雕塑从古代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代再到现代,经历了漫长的历程,雕塑不仅塑造了美的世界,也构造了美的观念;她既留下永恒的倩影,又带来令人怦然心动的崭新轮廓。
文艺复兴时期有以下一些思想影响着雕塑作品的发展:1中世纪绘画意大利风光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2 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3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4 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5 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
尤其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雕塑更是闻名全球。
米开朗琪罗(1475—1564)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家。
同时并擅长绘画、建筑、诗歌。
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是幸福;当世界笼上耻辱和罪恶之时,不闻不见,无知无觉,就是最大的欢乐。
讲得轻些吧,朋友!不要把我从梦中惊醒。
————米开朗琪罗《大卫》大卫这一英雄题材曾为历代大师所用,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的雕塑也是人们众所周知的:多纳太罗雕过符合《圣经》传说的少年大卫,委罗基奥也创造过身披铠甲的武士大卫,他们都是凯旋的胜利者。
唯有米开朗琪罗,既超越圣经中文字记载,也超越了先辈大师们的模式,他塑造的大卫,是个成熟的年轻人,靠他那颗伟大的心和那双强有力的手,面对哥利亚那样身穿一千磅胸甲的巨人而毫无畏惧,才能赤手空拳打死闯入羊群的狮子和熊。
米开朗琪罗心目中的大卫,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英勇斗士,勇气和正义的化身,同时,也是保卫祖国、治理城市的象征。
他是一个伟大时代的标志,它标志着人类觉醒。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选择决战前的瞬间,以全裸体站立姿式,重心落在一只脚上,显得轻松自然,表现出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胸有成竹,具有决战决胜的精神,身体呈正面而头部转侧,可见他怒目直视前方,有一种准备迎接战斗之势,这种身体的放松和精神的专注形成对比,更显得蕴含无穷的内在力量,由于它是裸体,更具有超越一切的广泛的社会意义,人们视它为保卫祖国,高度警惕,时刻准备战胜一切侵犯之敌的保护神。
雕塑艺术鉴赏论文2000字

雕塑艺术鉴赏论文2000字雕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雕塑艺术以一种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相交融的方式存在着,它以静态的美传达艺术家们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而两种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使同一种艺术形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
本文从题材、表现手法、造型手法、材料的运用等不同角度,对这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和比较,并作以简要评述。
如果说历史是人类谱写的一部气势宏伟的交响曲,那么雕塑艺术就是其中一部精致而独立的乐章。
雕塑是造型艺术种类中最早出现的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建筑艺术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实体空间的艺术。
雕塑是有三维空间的由人类创造的存在于实际空间的立体形象。
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中国的四大石窟、兵马俑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雕塑永远表现动态,甚至完全静止的雕像也被看作具有一种内在的运动,一种不但在空间、也在时间上持续的伸展的状态。
人们可以从这一瞬间的造型中想象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想象行为的连贯,持续的活动过程,从而体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体味出它的冷冰冰的物质材料后面的体温和感情。
雕塑是可视的、可触摸到的并能反映一定意识形态及较高审美意义的实体。
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根植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颗常青树。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大最鲜明的文明。
尽管两者都产生于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同一种社会基础上,都受制于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故而在雕塑艺术上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题材差异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文明,使人与自然及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关系。
因而中国早期雕塑题材以动物为主,《四羊方尊》、《莲鹤方壶》等就是其中的杰作。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宗教佛像也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表现对象之一,最有名的当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和敦煌石窟这四大雕塑群,此外还有大量的寺庙造像。
雕塑鉴赏论文

班级:姓名:学号:目录1.原始朴拙意象风2.商代鬼魅抽象风3.秦俑装饰写实风4.汉代雄浑写意风5.佛教理想造型风6.宋代俗情写真风7.帝陵程式夸张风8.民间朴素表现风一.原始朴拙意象风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人类自身的诞生是同步的。
人类天生地具有对称、均衡、和谐对比、韵律节奏以及平整光滑的等形式美要素的渴求,随着智力的不断发展,人类能够从欣赏和喜爱自己身体的意识出发,从自己身体提供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和发现自然界中一切美的东西,进而总结出一些基本的造型规律,然后在自己的劳动创作中灌注这些审美的意识。
于是,从石器到装饰品,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艺术创作产生了分界线。
原始社会的雕塑作品也开始出现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
原始社会的雕塑作品以各种陶塑动物居多。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或体现原始先民对动物形态性情的理解与浓厚兴趣或是表达对一些威猛动物的崇拜。
如图为陕西华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成年女性墓葬所出的陶鹰鼎,作敛翼站立之状,器口开于背上,勾喙有力,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结构简洁,给人很强的体积感,双足与尾稳定地撑挂于地,整个造型充满桀骜猛厉的气势。
凸显原始社会雕朴拙的意象。
二.商代鬼魅抽象风商州时代,身受奴役压制的奴隶们创造了一大批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展示了那一时代中国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
那是绽放在野蛮的黑暗中的文明之花,是血泊雕铸而成的艺术杰作。
这是商代方鼎中赫赫有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
作为国家象征的礼器,司母戊大方鼎威严、稳重、挺拔、坚实、恢弘,具有威慑天下雄视百代的气魄。
即使它还是一件实用器皿,但它实在堪称国家形象的雕铸,它熔进了国家的灵魂,民族的风范。
三千多年后,中国人面对这样的杰作,仍为之豪情激荡,浩气遄飞。
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形象纹饰的主体,或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动物或是想象中或传说中的动物,通过不同动物形象的组合,经过不断累加、美化而成。
但都被赋予特定的含义,或人格化,或神祗化,充满神秘和幻想。
中国雕塑艺术和民间审美情趣

中国雕塑艺术与民间审美情趣——雕塑鉴赏结课论文姓名:魏信锦班级:机制125班学号:33112529中国雕塑艺术和民间审美情趣【摘要】在世界雕塑界中,流派繁多,但中国民间雕塑艺术,以其独特的稚拙古朴的艺术风格,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关键字】中国雕塑审美情趣泥塑紫砂雕塑佛像雕塑【正文】艺术的定义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
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在这其中,中国雕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国民间雕塑艺术,以其独特的稚拙古朴的艺术风格,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而著称。
中国民间雕塑,蕴藏着中国人对于雕塑的理解,对于美的诠释。
独特的民间审美情趣,才能衍生出这种独特的中国雕塑艺术。
接下来,笔者将会以泥塑、紫砂雕塑和佛像雕塑主要的叙述对象,从小处切入,以期能以小见大,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国人独特民间审美情趣的前世今生。
一、泥塑泥塑,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
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汉族民间艺术。
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
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民间泥塑作品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远涉重洋,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虽然泥塑并非以科技含量而论,但它确实在您的生活中增加了新的亮点。
朴实、直观、真实和更加的“零距离”。
在珍藏时间上也极具挑战性,而且还具有收藏价值。
美术鉴赏论文-简要分析中西雕塑艺术

美术鉴赏论文——简要分析中西雕塑艺术这学期学习了美术鉴赏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我认识到美术鉴赏是一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感受、分析和判断的一门学科,这门课让我对美术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观念和理解。
同时,也提高了个人修养。
就美术而言,有中国的和外国的,而中国的又有古代的和近现代的,其中又包括很多类,有绘画,雕塑,建筑,园林艺术等,美术可谓所涉及的种类之多,范围之广,中国的和外国的各有特色。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中国的雕塑艺术及外国的雕塑艺术。
就中国来说,从古代起就非常有特色,比如说我们中国的雕塑,因古代社会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古代又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分,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
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
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
综合.上述分析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作品特征表现这几个方面:有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
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有着原始工艺美术,二者相互要求相互配合,追求思想内容上的一致性。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
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
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
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而_上的东西。
所以雕塑艺术对我们生命认识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外国的雕塑,因为受地理位置影响,以及文化差异,宗教信仰的不同,西方雕塑与中国的雕塑艺术也大有不同,所以说中西方雕塑艺术的题材与形式不同,由地理环境和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同所决定。
比如:墨西哥的普勃洛州的特华坎河谷是伟大的中美洲文化的诞生地,而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
雕塑毕业论文

雕塑毕业论文在世界各地的公园、博物馆和城市中心,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雕塑艺术作品。
雕塑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雕塑的历史、形式和意义等方面探讨雕塑艺术的价值。
雕塑作为一种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埃及的石像、古希腊罗马的神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理石雕像等都是世界艺术史上的杰作。
通过雕塑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风貌和审美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
雕塑的形式非常多样化,可以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石雕、木雕、铜雕、陶瓷雕塑等不同材料和技艺的结合,给雕塑作品增添了独特的美感。
不同的雕塑艺术家还会运用不同的雕塑技法,如浮雕、塑像、组合等形式,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除了形式上的多样性,雕塑作品的意义也是多元化的。
雕塑可以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社会和精神价值的表达,如抽象雕塑中的几何形状、线条与色彩的组合,具有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雕塑还可以用来纪念历史人物和事件,弘扬正能量,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对文化的认同。
此外,雕塑还可以通过形象的表达方式来传达作品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引发人们共鸣和思考。
雕塑艺术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思想交流的媒介。
通过欣赏和研究雕塑艺术,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增进对世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雕塑艺术也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
总之,雕塑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传达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思想的表达。
雕塑作为一门艺术,不仅有独特的审美魅力,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明对话的方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雕塑毕业论文

雕塑毕业论文【正文】雕塑毕业论文1. 引言雕塑艺术是一门创作立体形象的艺术,通过对材料的加工和塑造,雕塑创作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雕塑作品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在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论文将探讨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技法与创新以及雕塑艺术的社会意义。
2. 雕塑艺术的历史与发展2.1 古代雕塑艺术古代雕塑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神像和图腾雕刻,通过对人物和动物形象的表现,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状态。
埃及和希腊古代雕塑艺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力量感的表现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丰富了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
2.2 现代雕塑艺术19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艺术观念的变化,现代雕塑艺术逐渐发展起来。
以罗丹的《思想者》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为代表的现代雕塑作品,打破了传统观念,突出了对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
3. 雕塑技法与创新3.1 传统雕塑技法传统雕塑技法包括木雕、石雕、铜雕等,每种技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木雕以雕刻刀具对木材进行加工和雕刻,形成立体的形象;石雕则需要通过石料的切割和打磨,塑造出独特的雕塑作品;铜雕则需要将铜材加热成液态,借助铸模进行浇铸、冷却和修整。
3.2 创新雕塑技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的发展,现代雕塑技法也得到了创新。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得设计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模型进行雕塑作品的制作,极大地提高了制作的效率和精度。
新材料的应用也拓宽了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如玻璃、陶瓷、塑料等材料的运用使得雕塑作品更加多样化。
4. 雕塑艺术的社会意义4.1 增强城市景观的文化氛围雕塑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之一,通过在公共空间中的展示,可以增添城市的艺术氛围和审美价值。
雕塑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也能够激发观者的思考和审美体验,使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2 传承历史文化与艺术雕塑作为一种古老而有重要价值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再现,让观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的底蕴和精神内涵。
雕塑作品的存在也有助于传播和弘扬优秀的艺术传统。
艺术鉴赏论文

《艺术鉴赏》结课论文2012-2013-1浅谈中国雕塑姓名:穆永星班级:广告09-2学号:310918020220时间:2012-10-20教师:王海雕塑是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
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
雕塑艺术是最理想的艺术,它是物质材料与精神内容的和谐统一,雕塑所用的材料多于绘画,而传达的内容又吝啬于绘画,其美学基调也不像绘画那样,精神内容溢出物质形式,而是两者高度契合,雕塑作品显示着材料媒介本身的质地感,如《米洛的阿芙罗底德》通体是大理石特有的色泽,包括头发、眸子、皮肤和裙衫。
象牙雕《嫦娥奔月》中的月亮、嫦娥、玉兔和云块,柔韧细腻,洁白无暇,这正是象牙的质地所致。
中国雕塑的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从史前雕塑再到汉唐雕塑,再到现代社会的雕塑,每一时期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由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所决定。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
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
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商周雕塑,《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
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如祭祀王公贵族,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
秦汉时代雕塑艺术空前兴盛。
秦统一六国以后,曾收缴天下兵器,聚于咸阳,销毁后铸成12个钟金人,各重千石,最后一个存世近6个世纪,毁于前秦时期,为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大型金属雕塑。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以东发现的兵马俑雕塑群,共有7000余件,与真人、马等大,分置于3个坑中。
最大的一个坑总面积约为12600平方米,列置于其间的6000兵马俑以战车、步卒相间排列为长方形军阵。
秦俑雕塑群以巨大的体量和数量、群体的组合、气宇轩昂的形象,造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坚实的灵魂——雕塑论赏论文

坚实的灵魂——雕塑论赏艺术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在我看来最为复杂的要数雕塑了,雕塑艺术要经过各种不同艺术的要求,更完美的结合出来。
它与雕塑要选择的材质和所要表达的灵魂都是相互结合相互衬托的,下面我想通过雕塑所需的材质和表达的内在灵魂相结合。
雕塑艺术是最理想的艺术,它是物质材料与精神内容的和谐统一,雕塑所用的材料多于绘画,而传达的内容又吝啬于绘画,其美学基调也不像绘画那样,精神内容溢出物质形式,而是两者高度契合,雕塑作品显示着材料媒介本身的质地感。
首先,雕塑英国雕塑家摩尔从不用同一种材料放大同一构思的作品,而是用木头来完成金属结构的作品,因而使得作品原有的金属光泽具有另一种柔和的固定的体积感,这就说明即使是同一构思不同的材料媒介也会创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材料能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觉,不同材料的雕塑艺术品有着不同的美学情调。
雕塑材料的不同和对材料运用得如何,涉及到作品内容的体现。
例如,就像雕塑课上老师所讲的《宋庆龄》雕像利用洁白的大理石表现伟大女性的纯洁与高雅;而《思想者》则用青铜铸造与深沉的内容相吻合;《欢乐柱》用侗族地区的木材雕成,使人感到亲切和具有乡土气息。
雕塑往往都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灵魂与气魄. 雕塑家还注意作品显示材质的美感,使材质自身的审美价值得以体现。
例如,汉代霍去病墓石雕中的《伏虎》,利用石料自然形态稍事加工,使其神形得以体现,气势雄浑,充分显示石质材料本身的属性特征。
例如利用一块上端有一条白色的暗纹浑圆的大石材料,刻成《虾》的脊梁。
石尖上随意凿几个圆圈,算是眼睛和嘴巴,反正这个浑圆的肚子已经充分体现了《虾》的特征,眼和嘴只要去意会一下就行了。
而另一边竟依然是块不成形的顽石(可能本来靠在山边,不会有人去仔细端详)。
总之,就这么寥寥几刀,一个胖墩墩的大肚子《虾》已经精彩入神。
一头《石猪》也同样如此。
一块好像是天然形成的三楞长石,只刻了个长嘴和两个獠牙,两侧只用单刀刻出小腿,立即出现了一头带点野性的猪匍匐在地,仿佛蹴之即起的样子。
艺术论文---中国传统雕塑古代艺术论文

中国传统雕塑古代艺术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
中国传统雕塑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它的艺术风格也随着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而不断衍变,从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表现,造型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体现,传统雕塑造型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审美的追求,更多的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想。
关键词:传统雕塑,古代艺术,设计思想前言传统雕塑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雕塑是融汇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的完整艺术体系,它是对历史发展的侧面见证,它凝聚着广泛的名族情结和审美意识。
传统羅塑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们还折射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人文精神,反映出民族的、宗教的、经济的种种状况,以及时代风貌、地域特色、流派传承、工艺材料等许多负责的背景信息。
传统雕塑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艺术遗产。
一、传统雕塑发展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古代雕塑从时间上主要分为6个大的时期:1从远占到大禹传子的原始社会时期,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展呈多元性,作品多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
2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雕塑作品以传统祭祀礼器为主,是本土色彩雕塑的发展期。
3秦汉时期,这时期的雕塑作品有了统一的艺术特征,是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整合期。
4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中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期,这一时期佛教极为盛行,佛教与儒家、道教的相互吸收,也使得雕塑艺术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
5唐中期至明中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定型期,传统雕塑作品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达语言,具备了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特色。
6明末至今,中西文化的交汇和融合期,传统雕塑到现代雕塑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越来越走向细腻具象的风格。
二、传统雕塑的类型与形式中国传统雕塑的题材和形式主要分为陵墓雕塑(包括陵墓雕刻和蔡佣雕塑)、宗教雕塑(包括佛教石刻和寺庙彩塑)、工艺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
雕塑艺术论文

以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生活为特点,强调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注重揭示 社会本质。
现代主义雕塑
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主义雕塑,强调对传统雕塑观念的突破和创新,追求形式与内容的 统一,注重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思考。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雕塑的交融与碰撞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雕塑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交融也有碰撞,两者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雕 塑艺术的发展。
石材
包括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 等,具有质地坚硬、耐磨损、 不易变形的特点,适合长期室
外展示。
木材
易于雕刻,能够表现出细腻的 纹理和质感,但需要定期维护 和保养以防腐朽。
金属
如铜、铁、铝等,具有延展性 和可塑性,可以制作出各种形 态的雕塑作品。
泥土
可塑性极强,易于成型,但干 燥后易开裂,需要烧制或加固
01
雕塑艺术风格与流 派
古典主义雕塑风格
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
强调对人体结构、肌肉和姿态的精准 刻画,追求自然与和谐之美。
古典主义雕塑特点
以静态美为主,注重形式美、对称和 平衡,强调理性与秩序。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 传统,注重对人体比例和动态的表现 ,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雕塑风格
作品。
现代科技在雕塑中应用
3D打印技术
能够快速、准确地制作出复杂形态的雕 塑原型或成品,提高创作效率。
数控加工技术
利用计算机控制精密机械进行雕刻、 切割等操作,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
雕塑制作。
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环境,使艺术家 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进行雕塑创作和修 改。
材料科学技术
研发新型雕塑材料,如具有自修复、 自清洁等功能的智能材料,为雕塑创 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雕塑艺术欣赏

二、 秦汉时期的雕塑
2. 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
二、 秦汉时期的雕塑
3. 汉阳陵陶俑 汉阳陵出土的汉俑采用多种雕 塑材料制作,题材十分丰富,
其中不仅有数以千计的武士俑 ,有成百上千的宦官俑、乐伎 俑等人物俑,而且有数以万计的 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 物俑。
二、 秦汉时期的雕塑
4. 汉代瓦当 "秦砖汉瓦"作为陕西文化的代名词, 其含义有二: 一是比喻陕西文化精神的 博大与厚重,二是形容陕西文化思想内 涵的丰富。前者取意于秦砖——秦代的 大砖长一米左右,宽四五十厘米,厚二 十厘米左右,厚重感十足;后者取意于 汉瓦——汉代的瓦当图案与文字内容十 分丰富,思想内涵博大。
二、 表现手段单一
雕塑的表现手段比较单一,它只能依靠单纯的人物形象或事物形体 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寄寓某种道德或象征某种精神等。这一特点决 定了雕塑作品本身既要形象明确、特点突出,也要十分清楚地凸显 或暗示细节。
三、 富有象征性和寓意性
因为雕塑艺术是借助于事物的形体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和表现道 德精神的,所以它难以像绘画那样进行细致和复杂的描绘,而只能 凭借单纯的形象触发和唤起人们的想象与联想,使人们通过想象和 联想把握其思想内涵,这就决定了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例 如,中国古代雕塑中的龙、凤、龟、狮、麒麟等形象,都有其象征 意义。
第三节雕塑艺术欣赏的要点
1.观赏雕塑形象 观赏雕塑形象,主要应把握住三点: 一是看清楚雕塑作品的基本构成 ,其中包括主体形象、陪衬形象和背景雕饰等。在此基础上,明确雕 塑作品所塑造的主要形象的类属。二是看雕塑作品中形象的姿态和形 体特点等。因为形象的姿态不同,所表现的精神风貌也不同。
2.把握思想意义 雕塑作品的真正价值不是审美表现,而是思想表达。因此,欣赏雕 塑作品必须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怎样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思 想意义呢? 通过了解形象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寓意或象征意义来把握。以中
雕塑鉴赏论文:罗丹的雕塑特色

雕塑鉴赏论文:罗丹的雕塑特色
简介
罗丹(Auguste Rodin)是一位法国著名的雕塑家,被公认为现代雕塑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创作了许多雕塑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特色和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主题一:情感的表达
罗丹的雕塑作品以情感的表达为主题,他通过精细的雕刻和姿势的塑造传达了人类内心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他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创造出具有强烈情感的形象,从而使观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主题二:运动的捕捉
罗丹善于捕捉并表现人体的运动。
他通过对人体姿态、肌肉和神态的准确观察,使其作品具有生动的动态感。
雕塑中的人物常常
呈现出自然而流畅的姿态,似乎随时随刻都在运动之中,这使得观
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生动性和活力。
主题三:形态的塑造
罗丹的雕塑作品注重对形态的塑造和表现。
他细致入微地雕刻
了人体的细节,使得作品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通过巧妙的线条和
纹理处理,他能够精确地表现肌肉的纹理和表面的质感,使观者可
以近距离地欣赏到作品的细节之美。
结论
罗丹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在现代雕塑领域崭露头角。
他通过情感的表达、运动的捕捉和形态的塑造,创造了一系列精彩
的雕塑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这些作品不仅让人们
感受到情感的冲击和形象的生动,还给观者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审美
享受。
参考文献
- Smith, J. (2019). Rodin's Sculpture: The Art of Emotion. New York: Publisher.。
艺术欣赏2-雕塑艺术欣赏

差不多,构图复 杂,景物重叠,这是我国民间特有的浮雕
形式,称为"鸟瞰式浮雕"。
一、中国雕塑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演变
发 雕塑风格 展 演 阳刚之美 变
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
朝代 秦汉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代
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趋向融合 隋代
刚柔并济
唐代
朝 细腻工巧的阴柔之美倾斜 宋代
全面衰退
元、明、清代
1、《司母戊鼎》及饕餮纹饰
莫高窟最精美的彩塑像群,是盛唐第 45 窟西壁佛龛内的一铺塑像。 这铺塑像原是 九身,龛外两侧的金刚力士已毁。现存七身,是最具有唐 代风格的代表作,也是敦煌 莫高窟两千余身彩塑中的精品。
名作赏析
敦煌莫高窟 45 窟唐代彩塑像群,是盛唐泥塑彩绘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在艺术 风格与美学意蕴上,它也表现出整个唐代佛教雕塑的某些基本特点。 唐代佛教雕塑的 基本特点:一是理想型与现实性的和谐统一。将理想与现实、 佛性与人性有机结合在 一起,既庄严,又亲切;既出世,又入世;既焕发着 理想世界的圣光,又散发着现实 人间的气息。二是阳刚之美的风格与阴柔之 美的风格完美结合。既雄伟强健、气魄宏 达、富有活力,又兼有清新典雅、 柔丽流畅、细腻深邃的特点。表现怒目竖眉、威武雄 壮的天王、金刚不见拙 朴与粗粝,表现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菩萨又绝无纤弱与单薄。三 是雕塑家 们在技法上已经完全成熟,无论是雕还是塑,可以运用自如、毫无遗憾地表 现任 何对象。
本
从总体上讲,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它简朴而典雅精
特
致,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内 在的力量。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
征
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也是古希腊雕塑的题材, 是
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
有关雕塑艺术专业研究论文

有关雕塑艺术专业研究论文摘要:亨利·摩尔是现代雕塑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
他在吸收众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现代雕塑艺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革新。
尤其是他的大型室外雕塑,既遵循了人文主义的道路,又把作品完全融合到现代的环境中去,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关键词:雕塑材料的真实空间主题环境20世纪的世界雕塑艺术可以说是西方人的天下,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这漫长的100年里充满了变革与传播。
在众多的艺术家中,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在这一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19世纪罗丹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那么亨利·摩尔则把现代雕塑推到了另一种高度。
摩尔的雕塑艺术以其独特的个性语言将雕塑完全推向室外,达到了一种与自然、与人的共语状态,具有深远的艺术影响力。
亨利·摩尔1898年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的卡索福德镇矿工家庭。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摩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在16岁时获得了剑桥高级证书。
“一战”爆发后,摩尔应征入伍,后在法国作战中因毒气所伤回国治疗,1919年退伍并被录取到利兹艺术学院学习雕塑艺术,第二年获得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奖金。
在皇家艺术学院求学期间,摩尔得到校长威廉·罗森斯汀爵士的赏识和大力支持而成为皇家艺术学院的一名雕塑教师,这对于摩尔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初期,摩尔的一次展览给他带来了莫名的污蔑和攻击,他的顶头上司利用这些流言迫使摩尔离开了皇家艺术学院,后来摩尔去了切尔西艺术学院重新开始雕塑教育一直到1940年。
摩尔于1986年逝世。
在摩尔长寿的一生中,创造了大量的雕塑作品,母与子群像和斜倚的人物是他创作的基本主题。
就形式和材料而言,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摩尔早期的艺术生涯中,他从大英博物馆、国家艺术馆等艺术宝藏中吸收大量的养分,受到米开朗琪罗、乔托、马萨西乔等大师作品的深刻影响。
1926年至1930年之间,他的作品明显受到前哥伦比亚雕塑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雕塑艺术鉴赏课程论文-图文
东南大学本科生大学课程论文
雕塑艺术鉴赏与实践课程论文
论文
题目:关于米开朗琪罗《大卫像》的鉴赏
学生姓名:李长波学生学号:
06A13142
2021/5/10
东南大学本科生大学课程论文
摘要: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介绍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是介绍米开朗琪罗的生平,第二部分介绍雕刻家的艺术思想,第三部分就大卫像的雕刻背景、雕刻内容、传达的情感进行介绍,最后总结全文。
关键字:米开朗琪罗大卫像艺术思想柏拉图主义
1.米开朗琪罗生平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杰出艺术家,米开朗琪罗以其高超的技艺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然而纵观米开朗琪罗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成为大师的道路是异常艰辛的。
米开朗琪罗的父亲是一名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去世了。
在这样的家庭中,他并没有接收到本该应有的来自父母的爱,相反,身为法官的父亲总是认为做艺术家是对家族的侮辱。
他极力
反对米开朗琪罗成为艺术家。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米开朗琪罗走上艺术之路。
直至晚年米开朗琪罗在写自传的时候这样打趣道:“我就是因为吃了石匠妻子的奶,才有了雕塑家的基因。
” 米开朗琪罗十三岁时进入了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伊奥(Ghirlandaio)的工作室,在那里他第一次正式接受了有关艺术的知识学习。
而后,之后他又进了佛罗伦萨统治者罗伦佐·美第奇开办的“自由美术学校(美第奇学院)”,可以说正是在美第奇学院的经历为米开朗琪罗日后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院期间,米开朗琪罗凭借超群的才华备受罗伦佐的重视。
宫廷中大量的艺术珍品成为他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而经常出入于宫廷中的人文主义诗人和学者也给予了他极大的影响。
在罗伦佐的支持下,学者们创建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
他们的思想是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还给自己,反对腐朽的教会教条,人绝对不能像一个奴隶一样被铁索束缚在腐朽中消亡。
米开朗琪罗还经常去听修道士、教会改革家萨伏那洛拉揭露教会黑暗的演说,这位为了拯救人类命运而不怕宗教法庭审判的修道士给他的灵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罗伦佐家族的变故使米开朗琪罗开始了一次新的历程。
离开故乡的米开朗琪罗来到了充满艺术瑰宝的罗马,在这里他的技艺又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酒神巴库斯》便是有力的证明。
后来在红衣主教的委托下,他创作了人生第一件重要的雕塑
作品——《哀悼基督》。
这一作品的问世,使米开朗琪罗迅速声名鹊起,成为人们心中又一个雕塑巨星。
后来,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创作一发不可收拾,不断涌现出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这其中包括《大卫》、《摩西》、《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
米开朗琪罗传奇的一生和不朽的创造力,使无数人感到惊讶与赞叹。
尽管他离我们的时代已经很遥远了,但他所留下的艺术作品直至今天仍然是熠熠生辉。
2.艺术思想
回顾米开朗琪罗的一生,不难发现,他的艺术思想与他在美第奇学院时期所受的影响息息相关,尤其是“柏拉图学院”对他的影响。
柏拉图主义将可闻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看作是恒常不变的、无始无终的、独立自在的理念世界的影像。
简而言之,一切诉诸感官的食物不过是完善的和永恒的观念的不完善的摹本罢了。
另外,柏拉图主义具有所谓“灵魂回忆”的认识论,认为原存在于理念世界的灵魂在进入肉身后会短暂遗忘了早已熟识的理念,因此必须通过努力回忆的途径才能达到真正认识,仅仅依赖对个别具体事物的感觉是根本无法接近真理的。
而后,在六七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中,柏拉图主义的含义变得更加神秘和不可思议。
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罗马大哲普罗提诺,他的形而上学的本论体系的核心并且给予神学以很大启发的理论是“流溢说”。
东南大学本科生大学课程论文
虽然难以理解米开朗琪罗所有作品要传达的感情,正如他曾对工人所说的话一样:“干你的活,执行我的命令,至于弄清我脑子里的思想,你们永远也不可能做到。
”,但仔细考察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创作,就不难发现,他的艺术理论同上述思想的深刻联系。
对于雕刻,米开朗琪罗有一个十分生动的定义,即“通过削减而实现的艺术”。
另外,他也曾在诗中这样表达过:“听命于美术家的创作天才之手的功绩,仅仅在于把形象从外壳之下解放出来。
”“就像高尚的风格、低下的风格和中等的风格都隐藏在墨水和笔尖上那样,崇高的形象和愚蠢的形象也同时潜藏在大理石里”;正因为原因,米开朗琪罗认为,巨石就好像人的肉体束缚心灵一样,雕刻的而过程就是将心灵释放的过程,让心灵与上帝接合。
而这一切也正是雕刻家的艺术使命。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米开朗琪罗这样巨将在进行雕刻时显得似乎犹豫不定,顾虑重重,他小心翼翼,生怕雕刻出的作品不能够最完美的展现出那个被束缚在石块中的形象。
在许多次的雕塑过程总,他总会停下来不再进行雕刻,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手无法将内心的理念完美的表现出来。
米开朗琪罗努力将自己内心的理念通过雕塑表现出来,正如在他的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天上的那把神的锤子,则以自己的运动既把别的东西加工成美的,也把自己本身加工的
更美,如果没有锤子就不能制造任何锤子,而这把有生命的锤子正在制造着所有其他的锤子。
”
一如上述,米开朗琪罗的艺术思想与柏拉图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是这种思想的缘故使得米开朗琪罗在雕刻的过程中不断地精益求精,为人们展现出许多巧妙绝伦的雕塑作品。
3.大卫像的评价
1).雕刻背景
1501年春,米开朗琪罗回到佛罗伦萨。
四十年前,佛罗伦萨大教堂曾委托一位艺术家雕刻一座先知像,作品刚画出草图就停下来了。
这样一块巨型大理石,谁也不敢接手此时,直到有一位艺术家曾尝试创作,但不慎将大理石刻坏,那次雕刻也因此停止。
后来,米开朗琪罗发现了这块巨石,并要求在这块巨石上雕刻,大卫像也因此诞生。
2)雕刻内容
据《圣经·旧约》记载,大卫是伯利恒城祭司那西的小儿子。
那时,以色列正与非利士人交战,可是由于战事不利,以色列国王整天郁郁寡欢,宫廷的医生建议国王多听听音乐,来调节情绪,帮助其恢复健康。
大为因为谈的一手好琴,所以被推荐到宫中为国王弹琴。
后来,大卫在工作之余,前往战场去探望他的哥哥们,而这时,非利士巨人戈利亚已经在营外嚣张了四十多天。
当大卫听到戈利亚在营外又一次叫嚣时,他主动申请迎战杀敌。
他的哥哥们认为他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极力劝阻他不要
出战,但最终大卫仍然义无反顾。
大卫想自己牧羊的时候常常与熊、狮子搏斗,从未输过,难道敌人比熊和狮子更厉害吗?大卫冲到了战场上,仍旧穿着自己放羊时的衣服,取出随身携带的弹弓,捡了几个石子作为武器。
戈利亚一连等了四十多天,可前来迎战的却是个孩子,戈利亚满脸鄙夷,嘲笑道:“以色列人已经丧破胆了,竟让一个孩子来送死。
”戈利亚根本就没把大卫放在心上,而大卫却不慌不忙,拿起手中的石子,在戈利亚接近的时候一下打穿了他的脑门。
戈利亚轰然倒地,大卫抢过他手中的刀,将戈利亚的头颅割了下来。
大卫一夜之间成了以色列人民的英雄。
米开朗琪罗在进行大卫像的雕刻时,没有选择与前人一样的视角选择大卫将戈利亚的头颅割下的瞬间,相反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战时的场景,大卫目视前方,好像在不断搜索着敌人一样。
3)评价
东南大学本科生大学课程论文
米开朗琪罗用自己巧夺天功的技艺向人们展示了大卫像.雕像刻画的大卫雄壮健美,神态坚毅,肌肉紧张而饱满,仿佛身体中积蓄的巨大力量随时都可以被唤醒并且猛然爆发出来。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中隐含的对人体高度的赞美在《大卫》中得到了具体形象的体现。
从这位青年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坚强的意志,给人一种稳稳的安全感。
米开朗琪罗塑造了一位准备战斗的青年,
而非战斗结束后享受胜利的勇士,青年身上传递出来的那种不顾
一切、奋不顾身、保家卫国的情怀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渗透力。
乍
看他的姿态似乎是在休息,但他的躯体姿态和眼神表现出的某种
紧张的情绪,使人有种强烈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
觉。
4.总结
米开朗琪罗,一位划时代的艺术大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
创作了一件又一件艺术瑰宝。
尽管他离我们的时代已经很遥远
了,但他的艺术作品至今为为人们所称道。
相信文艺复兴时期的
那种人文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精神的融合将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余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与人文主义[J].艺
术百家,20xx(3). [2]王化学.柏拉图主义:米开朗琪罗艺术创
造的灵魂[J].文艺研究,20xx(3).
[3]王茜.不倦的工匠—米开朗琪罗艺术作品的思想研究.广东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 [4]陈为人.最美的石头
会唱歌之《大卫像》—米开朗琪罗雕像启示录(一).名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