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习推荐书目

合集下载

翻译学(MTI)必读书目

翻译学(MTI)必读书目

翻译学(MTI )必读书目1.*Bassnett, Susan, 2002. Translation Studies (Thir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4年)2.*Nord, Christiane, 1997.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1年)3.*Nida, Eugene 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Tran slati ng. Sha nghai:Sha nghai Foreig n Lan guage Educati on PresS上海夕卜语教育出版社)4.*Hatim, Basil, 1997.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Text Linguistics. Exeter: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年)5.*Jones, Roderick, 2002.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年)6.*P?chhacker, Franz, 2004.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10年)7.*Williams, Jenny, and Andrew Chesterman, 2002. The Map: A Beginner ' s Guide to Doing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年)8.*Newmark, Peter,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9.*谢天振等著, 2009,《中西翻译简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翻译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一、二年级(基础类读物)《史记》《古文观止》《红楼梦》,曹雪芹著《随想录》,巴金著(评说历史,解剖自己的灵魂)《西方的智慧》,罗素著(阐述西方哲学历史)《飞鸟集》,泰戈尔著(通过大自然的声音和形象传达深远的哲理)《复活》托尔斯泰著,中文版《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中文版(傅雷译)《图说莎士比亚戏剧》(Essential Shakespeare Handbook),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此外,可考虑广泛阅读西方名著的英文缩写本系列(缩写本多出自英美大学教授之手);还可广泛阅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经典论著。

三、四年级(高级/专业类读物)思果: 翻译研究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2年叶子南:英汉翻译对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朱纯深:翻译探微译林出版社 2008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 1984年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练笔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1989年刘靖之:翻译论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1年金圣华,黄国彬: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95年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年Nida, A.Eugene 1964.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Dollerup, Cay 2007. Basics of Translation Studies(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三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Samuelsson-Brown,Geoffrey 2004.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lators (fourth revised edition)(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译者实用指南》2006年)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5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翻译专业理论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理论必读书目

culture1.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s. Constructing Cultur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1.2.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s.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ASource Book. London: Routledge, 1992.3. Hermans, Theo, ed. Translating Others. Volume 1/2. Manchester: St. Jeromepublishing. 2006.4. 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Education Press, 20045. Leppihalme, Ritva. Culture Bumps: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Allusions.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7.6.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3.7. Schaffner, Christina and Helen Kelly-Holmes. 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5.Candace Seguinot: Translation and Advertising: Going Global. P.55-718.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2000.7.9.9. Wang, Kefei. A Cultural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7.10.王秉钦. 《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1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2.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及续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17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8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当代翻译理论书目:Baker, Mona, (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Gentzler, Edwin. 2001.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2nd Rev. Edition).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chpt.5)Kittel, Harald & Armin Paul Frank (eds.) 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Munday, Jeremy.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Robinson, Douglas (e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C],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Tymoczko, Maria.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M],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9;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申雨平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4月。

中英对照读物

中英对照读物

中英对照读物
中英对照读物是一种图书,其中包含了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的文字,通常用于学习语言或进行翻译练习。

以下是一些中英对照读物的例子:
1. 《红楼梦》和《The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2. 《水浒传》和《Outlaws of the Marsh》
3. 《西游记》和《Journey to the West》
4. 《三国演义》和《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5. 《骆驼祥子》和《Rickshaw Boy》
6. 《茶馆》和《Teahouse》
7. 《活着》和《To Live》
8. 《围城》和《The Siege Within the Walls》
9. 《白鹿原》和《White Deer Plain》
10. 《边城》和《Border City》
这些中英对照读物通常用于学习中文或英文,也可以用于比较文学研究或文化交流。

如果您正在学习中文或英文,或者对比较文学和文化交流感兴趣,这些中英对照读物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翻译类参考书目

翻译类参考书目

1.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3.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陈延佑《英文汉译技巧》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5.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6.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7.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8.杜成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9.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0.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1.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2.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3.黄龙《翻译技巧指导》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4.黄龙《翻译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5.姜治文,文军编著《翻译批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16.金堤《等效翻译探索》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7.居祖纯《汉英语篇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8.孔惠怡,扬承淑《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9.孔惠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1.林相周《英语理解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22.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23.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25.刘玉珍《文化交流英语》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26.刘重德《浑金璞玉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27.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28.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9.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30.穆雷编著《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1.钱钟书等《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2.孙致礼.《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33.王大伟《现代汉英翻译技》巧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34.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35.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6.许钧《翻译思考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37.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38.扬自俭,李瑞华编《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9.姚念庚,范兵《英汉翻译论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40.尤金奈达著《奈达论翻译》谭载喜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41.尤金奈达著《语言文化与翻译》严久生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42.张今《文学翻译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43.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4.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5.Baker,Mona. Routledge Encyclopa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1998 Baker,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f Translation.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6.Basnet,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Revised Edition). Methuuen Co.Ltd,1988 Car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o rge Steiner.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197547.Hatim, Bsil and Mason,Ia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io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0 Newmark,P.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Pergamon,Oxford,1982 Newmark,P.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London.Prentice Hall,198848.Nida,Eugene 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Nida,E.A.&Taber,C.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Brill Lyden,197449.Rojer T.Bell.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Longman,London and New York,199150.Schaffner,Christian and Kelley-Holmes,Helen.Ed.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5。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推荐阅读书目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推荐阅读书目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推荐阅读书目一、翻译理论(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排序)郭建中,2000,《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黄忠廉,2002,《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廖七一,2001,《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宓庆,1999,《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宓庆,1999,《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重德,1991,《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申雨平(编),2002,《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孙致礼,1996,《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谭载喜,1999,《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谭载喜,2000,《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克非,1997,《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杨自俭、刘学云(编),1994,《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杨自俭(主编),2002,《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张柏然、许钧(主编),2002,《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二、翻译实践(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排序)包惠南,2001,《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陈廷祐,2001,《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文伯,1998,《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程镇球,2002,《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冯庆华主编,2002,《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炳威,2002,《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晓吉,1990,《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惠康,2003,《跨文化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队外翻译出版公司。

思果,2002,《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倜西、董乐山等(编),2002,《英汉翻译手册》。

翻译专业硕士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硕士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硕士必读书目
如果你正在寻求翻译专业硕士必读的书目,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基本书籍:
1.《翻译学教程》(Jeremy
Munday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翻译与全球化》(Michael
Cronin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翻译批评》(Jeremy Munday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文本翻译论》(Peter
Newmark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翻译研究方法》(Anthony
Pym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新编翻译教程》(黄国桐、许君宝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以上是一些基础且经典的翻译学书籍,适合翻译专业的硕士生阅读。

然而,翻译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涵盖理论研究、实践技能、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应用等多个子领域,因此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学术需求来选择适合的书籍。

并且,除了阅读书籍,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也是成为专业翻译的重要部分。

英语推荐书目_考研高分英语作文4篇

英语推荐书目_考研高分英语作文4篇

英语推荐书目_考研高分英语作文4篇关于”推荐书目“的英语作文范文4篇,作文题目:Recommended Bibliography。

以下是关于推荐书目的考研英语范文,每篇作文均为高分范文带翻译。

关于”推荐书目“的英语作文范文4篇,作文题目:Recommended Bibliography。

以下是关于推荐书目的考研英语范文,每篇作文均为高分范文带翻译。

满分英语范文3:推荐书目《English Grammar in Use》- 《英语语法使用》This book i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English grammar. It covers all aspects of grammar, from basic to advanced levels, and provides clear explanations and practical exercises to help learners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It is suitable for learners of all levels, from beginners to advanced learners.这本书是一本全面的英语语法指南。

它涵盖了从基础到高级水平的所有语法知识,并提供清晰的解释和实用的练习,帮助学习者提高写作能力。

适合所有水平的学习者,从初学者到高级学习者。

《The Elements of Style》- 《风格的要素》This classic book on writing and style provides practicaladvice on how to write effectively. It covers topics such as grammar, punctuation, word choice, and sentence structure. The book also includes numerous examples and exercises to ilrate the principles discussed. It is a must-read for anyone looking to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这本关于写作和风格的经典书籍提供了实用的写作建议。

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实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索》.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 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金隄.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比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 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 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钱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香港:中外出版社, 1975.钱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钱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钱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 -1966 :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 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吴伟雄、方凡泉. 《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 ersa (《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 -1992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比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 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周煦良. 《诗词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诗向.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二、翻译教材书目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 .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陈茂松.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陈廷佑. 《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靳梅琳. 《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居祖纯.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李辛. 《实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3.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祜、张燮泉. 《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彭长江主编. 《英汉-汉英翻译教程》.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单其昌. 《汉英翻译入门》.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1.申雨平、戴宁.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孙万彪、王恩铭. 《高级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王治奎主编. 《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修订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王治奎主编.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修订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温秀颖、马红旗、王振平、孙建成. 《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吴冰. 《汉译英口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上、下册) .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曾诚. 《实用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张蓓. 《汉英时文翻译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庄绎传.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三、国内外英文翻译理论与实践书目Ariel, M. 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 . London : Routledge. 1990.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 London : Routledge, 1992.Bassnett, Susan &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Bell ,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 London : Longman, 1991.Cao, Xueqin & Gao, 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trans. 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78. Cao, Xueqin & Gao, E. The Story of the Stone . trans. David. Hawkes. New Zealand : Penguin Books Ltd. 1986.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1991)Celce-Murcia, M. & Larson-Freeman, D. The Grammar Book---An ESL/EFL Teacher's Course . Rowley , Mass. :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83.Chafe, W. Given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iew.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 London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6.Chao Yuen Ren.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 Berk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Cheng Zhenqiu. My views of C-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1. Chomsky, N. 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 . The Minimalist Progra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 Haiman, J. Conditionals are topics. Language . 1978 (54): 564-589.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 London & New York : Longman. 1976.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London : Edward Arnold Ltd.1985.Hartwell, P. Open to Language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Hatim, Basil &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 London : Longman, 1990.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 Devon: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Hewson, Lance & Jacky Martin. Redefining Translation: The Variational Approach . London : Routledge, 1991. Reprinted by World Book Publishing Corp. in 1992.Hickey, Leo.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Hodges, J. C. & Whitten, M. E. Harbrace College Handbook . New York : Harbrace Jovanovich. 1982.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Grammaticalization .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Kahn, J. E. 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 . London : 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1985.Kelly, Jeanne and Nathan K. Mao. Fortress Besieged . Indiana : Indiana Univ. Press. 1979.Lao, She. Camel Xiangzi . trans. Shi Xiaoqing.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1.Leech,G.N. Style in Fiction . New York : Longman. 1983.Li, C. N. & S. A.Thompson.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 London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6. 457-490.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 Hertfordshire:Prentice-Hall, 1988.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 Oxford : Pergamon, 1982.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1.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in 1998, also appears in Nida 2001)Nida, Eugene A.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 Bruxelles: Les éditions du Hazard, 1996.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9)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 Manchester : St. Jerome , 1997. Quirk,R.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 Longman. 1973.Robinson, 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 Cornwall :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2.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 Revised ed. Amsterdam : John Benjamins, 1995.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 3rd ed.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Swan, M.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 Amsterdam : John Benjamins, 1995.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5.Wilss,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 Shanghai: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Zeiger, A. Encyclopaedia of English . New York : Arco Publishing Company. 1978四、学术期刊翻译相关论文举例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 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 中国翻译, 2000 (6).蔡春露. 论《木匠的哥特式古屋》叙述的不确定性 .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4).蔡春露. 论悲剧《李尔王》中的意象.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丁衡祁. 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 中国翻译, 2002 (4).丁金国. 汉英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原则.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3).范敏、陈天祥. 论汉语成语的英译. 山东外语教学,200 (5).封宗颖、邵志洪.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对比与翻译. 外语学刊,2004 (5).冯寿农. 翻译是“异化” , 或是“化异” ? 法国研究, 2002 (2).傅似逸. 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1).高健. 语言个性与翻译. 外国语,1999 (4).关坤英. 朱自清散文的朦胧美——从《荷塘月色》谈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 (5).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外国语,1998 (2).郭建中. 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翻译,1996 (2).韩庆果. “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2).何兆熊. 英语人称代词使用中的语义含糊. 外国语. 1986 (4).侯维瑞. 文体研究和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3).胡密密. 从思维差异看汉英科技文体与科技论文的英译. 中国科技翻译. 2002 (3).胡兆云. 柏拉图、黑格尔灵感论与文学翻译中灵感现象浅析. 外国语言文学, 2003 (3).胡兆云. 从康德的人类“共通感”看异化翻译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3).胡兆云. 华盛顿交还军权与还权对答翻译探究. 外国语言文学, 2005 (3).胡兆云. 克罗齐表现主义翻译观及其发展浅析.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胡兆云. 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借用. 山东外语教学, 1998 (3).胡兆云. 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输入法—阅读. 山东大学学报, 2000 ( 增刊).胡兆云. 中英美四大政法文化词语系统与对应翻译策略.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9).胡兆云. 自然语法与书本语法浅论. 山东大学学报, 1995 (3).黄爱华. 文学文体的语言特征及其运作. 浙江大学学报. 1996 (3).黄龙. 古诗文英译脞语.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5 (3).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中国翻译, 2004 (6).纪玉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 外国语, 2002 (2).江宛棣、闫昕霞. 翻译是“ 文化的翻译”——赵启正谈对外传播之中的翻译事业. 对外大传播, 2004 (10). 金积令. 汉英词序对比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 外国语. 1998 (1).林大津. 国外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及其启示.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3).凌云. 汉语类比造词初探.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2).刘莉. 论法律文体翻译的准确性问题.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 (3).刘全福. 语境分析与褒贬语义取向. 中国科技翻译,1999 (3).刘全福. “批评法”在翻译课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翻译,1996 (5).刘全福. 对翻译教材译例的审美性思考与评价. 上海科技翻译,1998 (3).刘全福. 试析我国酒类产品简介英译存在的问题. 上海科技翻译,1997 (2).刘全福. 英汉叹词比较与翻译. 外国语,1996 (4).刘全福. 由一则名言的翻译看语境对译文选择的双重制约性. 中国翻译,1997 (2).刘艳丽、杨自俭. 也谈“归化”与“异化” . 中国翻译. 2002 (6).庞林林. 英、汉语拟声词异同浅探.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5 (4).任晓霏. 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 中国翻译. 2002 (5).邵志洪. 近20 年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2).邵志洪. 上下文与诗歌翻译. 福建外语,1992 (1).邵志洪.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 (5).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 中国翻译. 2000 (1).田九胜.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翻译.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5).王弄笙.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中国翻译,2000 (2).王文松、叶林海,论小说语言的风格美及其形成与超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 (2).吴建平. 语言符号对译、言语翻译与跨文化信息. 厦门大学学报, 2002 (6).吴群. 语义贯通,语句变通——把握“人称”和“物称”的转换. 中国翻译,2002 (4).吴顺波. 英汉成语比较. 上海科技翻译, 1997 (1).徐莉娜. 委婉语翻译的语用和语篇策略. 中国翻译,2003 (6).许余龙. 语言类型区别与翻译. 外国语.1987 (3).许渊冲. 再谈“意美、音美、形美” . 外语学刊,1983 (4).杨焯、纪玉华. 论互文文本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杨士焯. 彼得·纽马克翻译新观念概述. 中国翻译, 1998 (1).杨士焯. 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谈文言文词语、句法在译文中的妙用. 上海科技翻译, 2002 (1). 杨信彰. 从主位看英汉翻译中的意义等值问题.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1).喻家楼,胡开宝. 析汉、英语中的有灵、无灵和动态、静态句. 外国语,1997 (5).张殿恩. 从比喻、联想看中英文化差异.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6).张礼龙. 现实与信仰——对狄金森有关死亡诗歌的探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0).钟明国. 隐喻与“ metaphor ”含义的对比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 (4).朱湘军. 中英诗歌语言的通性. 怀化师专学报,1993 (2).朱耀先.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国翻译,1997 (4).左岩. 汉英部分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3).五、汉英词典、参考书《汉英词典》(修订版)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吴景荣程镇球.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英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汉英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ABC 汉英大词典》. [美]德范克主编.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英大辞典》.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新编汉英词典》. 海南出版社《汉英词典》. 危东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词典》. 严英.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简明汉英辞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远东汉英大辞典》. 新华出版社、远东图书公司《最新林语堂汉英词典》 . 大盛出版有限公司《汉英中国报刊新词语2000 条》. 现代出版社《汉英成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汉英新词语汇编》.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汉英英汉新词语词典》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实用汉英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简明汉英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外文出版社《最新汉英对外经贸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中国专有名称和术语简明词典》. 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英法律词典》. 中国商业出版社。

翻译硕士书目

翻译硕士书目

翻译硕士书目翻译硕士推举书目翻译学是讨论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

对此我就为各位整理了翻译硕士推举书目的相关优秀内容,欢迎各位参阅。

翻译硕士推举书目(一)1-《中式英语之鉴》Joan Pinkham 、姜桂华著,2000年,外语教学与讨论出版社。

2-《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著,2023年,外语教学与讨论出版社。

3-《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著,2023年,清华高校出版社。

4-《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罗进德主编,2023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非文学翻译》,李长栓著,2023年9月外语教学与讨论出版社出版。

6-《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7-《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必备》新东方翻译的许多词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很有用。

8-《专八词汇》新东方试题中消失比较生僻的单词的话,读了这本词汇书基本你就熟悉了。

9-《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翻译的体裁有时候和中国文化有关,作为译者应当了解中国文化。

10-《名作精译》青岛出版社都是名家翻译的,可以长长见识,看看翻译究竟可以翻得多出彩。

11-《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三册中至少一册)特别经典,练基本功非它莫属。

12-《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汉译英的经典之作,体裁有用,读来亲授一般。

翻译硕士推举书目(二)1-英美散文选读(一)、(二)对外经贸高校出版社蒋显璟2023年2-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3年4月陈宏薇3-高校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对外经贸高校出版社2023年8月王恩冕4-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学问应试指南东南高校出版社2023年版林青松5-公文写作对外经贸高校出版社2023年4月白延庆6-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庄锡昌7-《翻译讨论词典》外语教学与讨论出版社(2023年)谭载喜主译8-《英汉互译有用教程》武汉高校出版社(2023年)郭著章,李庆生著中国石油高校(北京)9-《综合教程》(1-6册) ,主编:何兆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3年10-《英汉互译有用翻译教程》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3年北京林业高校11-《英汉翻译入门》其次版,陈德彰编著,外语教学与讨论出版社2023年出版12-《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北京高校出版社2023年出版13-《应用文写作》郝立新,清华高校出版社2023年出版14-张卫平,《英语报刊选读》。

mti研究生 阅读书目

mti研究生 阅读书目

mti研究生阅读书目MTI研究生阅读书目作为一名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研究生,阅读是我们学习和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认为对于MTI研究生来说重要的阅读书目。

1.《翻译研究导论》这本书是翻译专业的入门教材,对于MTI研究生来说是必读的经典之作。

它介绍了翻译的基本概念、翻译理论以及翻译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对我们后续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翻译思维导论》这本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翻译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机制,对于我们理解翻译的本质和提高翻译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引导我们思考翻译过程中的认知难题,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和策略。

3.《语言学导论》语言学是翻译研究的基础学科,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结构、语义和语用非常重要。

这本书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4.《跨文化交际》翻译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跨文化交际是我们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差异的重要学科。

这本书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问题。

5.《翻译研究方法与实践》这本书介绍了翻译研究的方法和实践技巧,对于我们进行研究论文的撰写和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介绍了翻译研究的方法论、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技巧,帮助我们进行科学的研究工作。

6.《专业翻译教程》这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教材,它介绍了不同领域的专业翻译技巧和实践经验。

对于我们进行专业领域翻译的学习和实践有着很大的帮助,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和翻译质量。

7.《口译技巧与实践》作为MTI研究生,口译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技能。

这本书介绍了口译的技巧和实践经验,包括听力训练、记笔记、口译转换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提高我们的口译能力非常有帮助。

8.《笔译技巧与实践》除了口译,笔译也是我们的核心技能之一。

这本书介绍了笔译的技巧和实践经验,包括词汇选择、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提高我们的笔译能力非常有帮助。

翻译课程教学参考书目

翻译课程教学参考书目

“翻译”课程教学参考书目史宝辉(辑)一、翻译教材(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排序)陈宏薇,1996,《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陈宏薇,1998,《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陈茂松,1996,《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陈廷佑,1994,《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范仲英,1994,《实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冯庆华,2002,《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古今明,1997,《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郭著章、李庆生,1996,《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靳梅琳,1995,《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居祖纯,1998,《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居祖纯,2000,《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居祖纯,2002,《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柯平,1991,《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辛,1993,《实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李运兴,1998,《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季春,1996,《实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刘宓庆,1987,《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吕俊、侯向群,2001,《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祜、张燮泉,1983,《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彭长江主编,2002,《英汉-汉英翻译教程》。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单其昌,1991,《汉英翻译入门》。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申雨平、戴宁,2002,《实用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孙万彪、王恩铭,2000,《高级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孙致礼,2003,《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翻译硕士专业必读书目

翻译硕士专业必读书目

翻译硕士专业必读书目
1.《翻译与语言哲学》,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2.《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3.《翻译研究新视野》,谢天振.青岛出版社,2003年
4.《对比语言学》,潘文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5.《翻译论集》(修订本),罗新璋,商务印书馆,2009年
6. 《东方翻译》(杂志),《东方翻译》杂志社
7.《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谭载喜,商务印书馆,2004年
8.《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陈福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9.《越界与误读——中日文化间性研究》,高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日本の翻訳論アンソロジーと解題』,柳父章,法政大学出版局,2010年
学术期刊
1.《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社
2.《中国翻译》(杂志),《中国翻译》杂志社。

翻译书目

翻译书目

1.邓炎昌,刘润青等著,《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比较》,198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郭著章,李庆生编著,《英汉互译使用教程》,1996,武汉大学出版社3.陈宏薇主编,《汉英翻译基础》,199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陈宏薇,李亚丹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200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5.毛荣贵编著,《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2002,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6.傅敬民,张顺梅,薛清编著,《英汉翻译辨析》,200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7.马秉义编著,《汉译英基础教程》,2006,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8.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2000,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9.金惠康著,《跨文化交际翻译》,2003,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0.金惠康著,《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200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1.包惠南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2001,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2.刘宓庆著,《文体与翻译》,1998,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3. Basil Hatim,《跨文化交际》,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4. Eugene A.Nida,《语言与文化》,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5. 周方珠著,《翻译多元论》,200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6. 张经浩,陈可培主编,《名家名论名译》,2005,复旦大学出版社17. 刘宓庆著,《文化翻译论纲》,1999,湖北教育出版社18. 喻云根编,《英美名著翻译比较》,2000,湖北语教育出版社19. 辜正坤著,《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2003,清华大学出版社20. 高一虹著,《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1. 包惠南包昂编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2004,外文出版社22. 乔龙宝编著,《英语散文佳作赏析与翻译》,2006,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3. 姜治文文军编著,《翻译批评论》,1999,重庆大学出版社24. 温秀颖著,《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2007,南开大学出版社1.《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著商务印书馆(2001)2.《中国翻译简史》马祖毅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3.《翻译学》谭载喜著湖北教育出版社4.《现代翻译理论》刘宓庆江西教育出版(1990)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蔡新乐, 郁东占. 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蔡新乐. 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蔡毅, 段京华. 苏联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陈厚诚, 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陈嘉映. 语言哲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程永生. 描写交际翻译学.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1.杜建慧, 杨金良等. 翻译学概论.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8.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9.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 高名凯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冯建文. 神似翻译学. 兰州: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1.傅勇林. 文化范式: 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辜正坤.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C].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郭延礼.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何自然, 冉永平.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胡壮麟. 功能主义纵横谈.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胡壮麟等.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见德.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黄龙. 翻译艺术教程.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黄忠廉. 翻译变体研究.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姜秋霞.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姜治文, 文军. 翻译批判论.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9.蒋骁华. 符号学翻译研究—文学语言的理据及其再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金隄. 论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孔慧怡, 杨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亚舒, 黄忠廉. 科学翻译学.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李延福. 国外语言学通观.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宓庆. 现代翻译理论.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0.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5.刘重德. 西方译论研究.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吕俊, 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罗新璋. 翻译论集[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马祖毅, 任荣珍. 汉籍外译史.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 大学出版社, 1995.沈苏儒. 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6.孙致礼.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9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王宏志. 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1999.王建开. 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王佐良. 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炫. 中国当代思想批判.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1.奚永吉.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谢天振, 查明建.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谢天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2.谢天振. 译介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许钧, 袁筱一.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许钧.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2.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杨晓荣. 小说翻译中的异域文化特色问题.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2.杨自俭, 李瑞华.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 刘学云. 翻译新论(1983-1992)[C].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张柏然, 许钧.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张美芳. 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张南峰. 中西译学批评.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张培基, 喻云根.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郑海凌. 文学翻译学. 郑州: 文心出版社, 2000.周方珠. 翻译多元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周仪, 罗平. 翻译与批评.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翻译方向书目推荐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实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索》.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金隄.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比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 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钱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香港:中外出版社, 1975.钱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钱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钱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吴伟雄、方凡泉. 《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ersa (《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比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周煦良. 《诗词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诗向.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二、翻译教材书目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陈茂松.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陈廷佑. 《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靳梅琳. 《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居祖纯.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李辛. 《实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3.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翻译专业参考书目

翻译专业参考书目

英语专业必读书目翻译类:书名作者出版社价格(RMB)1 汉英词语翻译探微杨全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2.002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蔡基刚复旦大学出版社15.003 中级英语笔译模拟试题精解齐乃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2.004 汉译英口译教程吴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5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戴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3.906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汪福祥伏力外文出版社 11.007 汉译英实用技能训练孙海晨外文出版社 16.808 高级翻译评析王大伟孙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4.509 同声口译金话筒侯国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2.0010 英汉口译实用教程宋天锡国防工业出版社 26.0011 英汉翻译技巧示例毛荣贵范武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6.5012 实用英语口译(英汉)新编崔永禄等南开大学出版社 10.0013 汉英时文翻译贾文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1.0014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王大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1.6015 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居祖纯清华大学出版社14.0016 英语口译教程吴守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7.0017 按实例学英语刘慎军等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1.0018 汉英口译入门李长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7.9019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朱诗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20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王宏印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0021 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讲评范武邱外文出版社 13.0022 实用口译手册钟述孔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2.0023 英汉翻译基础古今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6.5024 教你如何掌握汉译英技巧陈文伯世界知识出版社17.0025 英汉翻译手册惆西董乐山等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8.0026 英汉同声传译张维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2.0027 高级口译教程梅德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6.3028 高级翻译教程孙万彪王恩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1.0029 常用英语习语翻译与应用李军韩晓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32.0030 研究生英语翻译陶友兰查国生复旦大学出版社28.0031 高级汉英/英汉口译教程(上下册)王桂珍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50.0032 实用英语口译教程冯建忠译林出版社 39.5033 英汉口译实练冯建忠译林出版社 37.0034 英汉翻译练习集(绝版)庄绎传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0.8035 汉英政治经济词汇内部资料36最新汉英外交政治词汇内部资料37英汉翻译教程(自考教材)庄绎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17.9038口译与听力(自考教材)杨俊峰辽宁大学出版社13.0039中式英语之鉴 JOAN PINKHA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2.90翻译参考书:张培基、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1980.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吕瑞昌、喻云根,《汉英翻译教程》,1983. 陕西人民出版社王宏印,《英汉翻译综合教程》,1989.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1993. 北京大学出版社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1998.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199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1996. 中山大学出版社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2000. 清华大学出版社陈新,《英汉文体翻译教程》,1999. 北京大学出版社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1997.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冯庆华,《文体翻译论》,2002.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宏薇(1996)《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湖北教育出版社王治奎(1995)《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庄绎传(1999)《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士聪(2002)《汉英与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蔡基刚(2001)《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温秀颖(2001)《英语翻译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申雨平(2003)《实用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与出版社李青(2003)《新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英语笔译实务——翻译技法与实战演练梁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翻译词典类:1 新汉英分类口译词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8.002 外事工作人员英语常用分类词汇 (绝版)北京出版社1.103 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外文出版社 48.004 汉英分类翻译词典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58.00。

翻译推荐书目

翻译推荐书目

翻译推荐书目翻译实践推荐书目1)张培基等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2)吕瑞昌等编《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这两本书,大家看出版时间就知道其经典程度了,并且这两本书到现在都还在重新印刷出版!其中,《英汉翻译教程》里面从翻译史开始说起,再及翻译的基本问题,再谈到翻译技巧。

虽然有理论,但是其中的理论只是一个翻译工作者应该知道的基本翻译理论。

本书最精彩的就是对翻译技巧中的词法技巧和句法技巧用了150页(全书除了后面的练习和答案外,仅有180页左右)的篇幅,辅以详实的例句进行说明。

其中的例句虽然稍微有点时代特色(但是并不显得陈腐)之外,都非常经典。

而《汉英翻译教程》则可以称为其姐妹篇了。

两者都是我国80年代的英语专业翻译教材。

《汉英翻译教程》共分20章,非常详细的阐明了汉英转换之间的问题。

并且编者牢牢把握汉语的特点,从汉语的词法翻译入手,再到句子翻译,再到汉语的特殊句型的翻译技巧。

其详细程度到了列举了“汉译英中的标点符号的转换”问题。

要知道,以上两本书,每本总共只有300页左右,而每本的作者都有四五个人啊。

3)钟述孔《英汉翻译手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4)钟述孔《实用口译手册》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8月第1版先说说钟述孔先生是谁。

引用如下:钟述孔,194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英国语文系(文学士)。

1950年入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并兼任外交部高级翻译。

1965年后,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外交学院兼职教授、后任联合国“中国译员培训部”兼职教授。

再看看上面两本书。

两本书都是英语写的,所以最好需要先读1)和2)两本以后再读钟先生写的这两本更合适。

其中,《英汉翻译手册》第一次出版的真正日期是1978年,比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还要早。

由于作者具有大量的口笔译实践,所以,这两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

但是,由于作者当年的时代背景所限制,里面有些时代特色的例句。

中考文言文翻译推荐书目

中考文言文翻译推荐书目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在中考中,文言文翻译是必考内容,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文言文翻译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以下推荐几本优秀的文言文翻译参考书目。

一、《文言文翻译技法与实例解析》本书由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编写,旨在帮助考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书中详细讲解了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常用句式、实词虚词的翻译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使考生能够轻松掌握文言文翻译的精髓。

二、《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选集,收录了先秦至唐宋时期的大量优秀文言文作品。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对提高考生的文言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三、《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本书由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编写,内容涵盖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两个方面。

书中详细介绍了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针对文言文翻译进行了深入讲解,使考生能够在阅读和翻译文言文时得心应手。

四、《文言文翻译实战指南》本书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文言文翻译参考书。

书中针对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常见题型和难点,提供了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大量中考真题和模拟题,使考生能够通过实战演练,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五、《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古汉语字典,收录了大量的古汉语常用字、词和成语。

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或成语,可以随时查阅本书,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意。

六、《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本书是一本关于古汉语虚词的用法词典,详细介绍了古汉语虚词的种类、用法和意义。

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虚词,可以查阅本书,了解其具体用法,从而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

七、《古汉语语法词典》本书是一本关于古汉语语法的词典,介绍了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句式和修辞手法等。

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语法问题,可以查阅本书,了解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从而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

总之,以上七本书都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优秀参考书目。

70本文学翻译相关书目

70本文学翻译相关书目

1949-1978翻译之艺术,张其春文艺翻译问题,李石民等翻译纵横谈,林语堂、梁实秋等翻译的艺术,梁实秋等中国文学英译叙谈,沙枫1981汉译《哈姆雷特》研究,周兆祥林纾的翻译,钱钟书等1984翻译的艺术,许渊冲翻译论集,罗新璋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1986神似与形似:刘靖之论翻译,刘靖之诗词翻译的艺术,《中国翻译》编辑部编文学翻译原理,张今1988英汉文学翻译探索,黄雨石1989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巴金等著中国翻译文学史稿,陈玉刚主编1990文学翻译275问,李全安1991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王佐良文学翻译十讲,刘重德1992翻译美学比较研究,奚永吉论诗的翻译,王佐良1994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谢天振1995翻译美学导论,刘宓庆文化翻译学,王秉钦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申丹1996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蔡新乐1997语境与文学翻译,郑诗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郭延礼1998翻译思考录,许钧主编文学翻译谈,许渊冲1999翻译·文学·文化,孔慧怡文化翻译论纲,刘宓庆文化与翻译,郭建中2000文化与翻译,白靖宇文学翻译与比较美学,奚永吉文学翻译新论,王金玲文学翻译学,郑海凌2001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崔永禄2002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吴锡德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向再造,姜秋霞2003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罗选民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蔡新乐文学与翻译,许渊冲2004翻译文学导论,王相远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刘士聪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孙艺凤外语、翻译、文学,文军、张镇华、黄萍主编张若谷翻译艺术研究,孙迎春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包惠南、包昂2005翻译家鲁迅,王友贵林语堂翻译研究——审美现代性透视,杨柳文学翻译与文学批评,罗选民文学翻译原理(修订本)张今张宁文学翻译杂合研究,韩子满五四翻译文学史,平保兴译笔生花,许渊冲2006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马红军翻译的艺术,许渊冲胡适诗歌翻译研究,廖七一文学翻译批评论稿,王宏印许渊冲与翻译艺术,张智中2007俄汉文学翻译概论,陆永昌莎士比亚翻译比较美学,奚永吉文学翻译概论,成昭伟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胡翠娥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1966-1976),马士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丛滋杭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海岸走进“形美”:古汉诗英译实践点滴,曹顺发。

mti研究生 阅读书目

mti研究生 阅读书目

mti研究生阅读书目MTI研究生阅读书目作为MTI研究生,阅读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认为对MTI研究生有益的书目,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1.《翻译研究方法与实践》这本书是研究翻译的经典之作,对于MTI研究生来说是必读书目。

它介绍了各种翻译方法和实践技巧,帮助我们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提高翻译能力。

2.《语言学导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对于翻译研究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和基本理论,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和结构,对于翻译分析和研究非常有帮助。

3.《跨文化交际》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这本书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沟通问题,对于翻译研究和实践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4.《翻译研究导论》这本书是研究翻译的入门书籍,介绍了翻译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研究领域。

它涵盖了翻译的历史、理论和实践,帮助我们建立对翻译研究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5.《翻译与文化》翻译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这本书探讨了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它介绍了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帮助我们理解翻译活动与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翻译研究和实践都非常重要。

6.《翻译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介绍了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它涵盖了口译和笔译等不同形式的翻译,帮助我们提高翻译能力和专业水平。

7.《语料库研究方法与实践》语料库是研究语言和翻译的重要工具,这本书介绍了语料库的构建和应用。

它帮助我们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和分析,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8.《翻译伦理学》翻译伦理是研究翻译中的道德和责任问题,这本书探讨了翻译伦理的理论和实践。

它帮助我们思考翻译中的伦理问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9.《翻译研究历程》这本书回顾了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介绍了各种翻译研究方法和理论。

它帮助我们了解翻译研究的前沿动态,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翻译专业学生翻译技术学习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学生翻译技术学习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学生翻译技术学习推荐书目英文书籍[1] Bernal-Merino, M. Á.Translation and Localisation in Video Games: Making Entertainment Software Global[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14.[2] Bowker, 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2002.[3] Bowker, L., & Ciro, J. B.Machine Translation and Global Research: Towards Improved Machine Translation Literacy in the Scholarly Community[M]. Howard House, Wagon Lane, Bingley BD16 1W A: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 2019.[4] Brown-Hoekstra, K.The Language of Localization[C]. Laguna Hills: XML Press, 2017.[5]Chan, S.Transl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3.[6]Chan, S.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4.[7] Chan, S.(Ed.).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4.[8] Chan, S.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Towards a World Without Babel[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6.[9] Chandler, H. M., & Deming, S. O. M.The Game Localization Handbook[M]. Burlington, Massachusetts: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1.[10] Cronin, M.Translation in the Digital Age[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11] Díaz Cintas, J & Aline R.Subtitl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s[M]. London: Routledge, 2021.[12] Downie, J.Interpreters vs Machines: Can Interpreters Survive in an AI-Dominated World?[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13] Dunne, K. J. (Ed.).Perspectives on Lo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14] Dunne, K. J., & Dunne, E. S. (Eds.).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Art of the Possible[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1.[15] Enríquez Raído, V.Translation and Web Searching[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4.[16] Esselink, B.A Practical Guide to Localization[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17] Granell, X.Multilingu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ranslators[M]. Kidlington: Chandos Publishing, 2015.[18] Hadley, J. L.et al. (Eds.).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2.[19] Hines, C.Localization: A Global Manifesto[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0.[20]Jiménez-Crespo M A. Localization in Translation[M]. Taylor & Francis, 2024.[21] Jiménez-Crespo, M. A.Translation and Web Localization[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22] Kenny, D. (Ed.).Human Issues in Translation Technology[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7.[23] Kenny, D. (Ed.).Machine Translation for Everyone: Empowering Users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Intelligence[C]. Berlin: Language Science Press, 2022.[24] Koponen, M.et al. (Eds.).Translation Revision and Post-Editing: Industry Practices and Cognitive Processes[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25] Kornacki, 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CAT) Tools in the Translator Training Process[M]. Berlin: Peter Lang, 2018.[26] Lombardino, R.Tools and Technology in Translation: The Profile of Beginning Language Professionals in the Digital Age[M]. Santee: Word Awareness, 2014.[27] Maylath, B,& Amant, K. S. (Eds.).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A Guide for 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cators[C].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9.[28] Mitchell-Schuitevoerder, R.A Project-based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Technology[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29] Moorkens J, Way A, Lankford S. Automating Translation[M]. Taylor & Francis, 2024.[30] Nitzke, J., & Hansen-Schirra, S.A Short Guide to Post-editing[M]. Berlin: Language Science Press, 2021.[31] O’Hagan, M.,& Mangiron, C.Game Localization: Translating for the Global Digital Entertainment Industr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3.[32] O’Hagan, M. (Ed.).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C].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33] Pérez-González, L.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C]. London: Routledge, 2018.[34] Pettini, S.The Translation of Realia and Irrealia in Game Localization: Culture-Specificity between Realism and Fictionality[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1.[35] Pym, A.The Moving Text: Localization, Translation, and Distribu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36] Pym A, Hao Y. How to Augment Language Skills: Generative AI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Taylor & Francis, 2024.[37] Quah, C. K.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6.[38] Rothwell, A.et al.Translation Tools and Technologies[M]. London: Routledge, 2023.[39] Roudometof, V.Gloc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6.[40] Sánchez-Gijón, P., Torres-Hostench, O. & Mesa-Lao, B. (Eds.).Conduct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Technologies[C]. Berlin: Peter Lang, 2015.[41] Somers, H. (Ed.).Computers and Translation: A Translator’s Guide[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42] Tunuzliu, A.,& Spahiu, I.CAT&Consistency in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M]. Chisinau: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9.[43] Wang, P.,& David B. Sawyer.Machine Learning in Transla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23.[44] Williams, J. (Ed.).The Guide to Translation and Localization: Preparing Products for Foreign Markets[C]. Portland: Lingo Systems, 2004.[45] Youdale, ing Compute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Styl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20.Defeng Li[46] Yuhong, P., Huihui, H. & Defeng, L. (Eds.). New Advances in Translation Technology [C]. Singapore: Springer, 2024.[1]崔启亮,胡一鸣.翻译与本地化工程技术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戴光荣,王华树.翻译技术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3]蒂埃里·波贝著.连晓峰译.机器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4]樊军. 译者与翻译技术转向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5]菲利普·科恩著.张家俊,赵阳,宗成庆译.神经机器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6]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4.[7]管新潮,陆晓蕾.基于Python的语料库翻译——数据分析与理论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2.[8]管新潮,徐军.翻译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9]管新潮. Python语言数据分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1.[10]管新潮.语料库与Python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11]管新潮,陶友兰.语料库与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12]韩林涛.译者编程入门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13]胡开宝,朱一凡,李晓倩.语料库翻译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14]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15]雷蕾.基于Python的语料库数据处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0.[16]李萌涛,崔启亮,廉勇.计算机辅助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9.[17]李正栓,孟俊茂.机器翻译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18]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19]吕奇, 杨元刚. 计算机辅助翻译入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20]潘学权,崔启亮.计算机辅助翻译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20.[21]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22]唐旭日,张际标.计算机辅助翻译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23]陶友兰,刘宁赫,张井.翻译技术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1.[24]王华树.翻译技术实践[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6.[25]王华树.翻译技术教程(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上海: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2017.[26]王华树.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27]王华树.翻译技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3.[28]王华树,陈涅奥,叶梦轩.翻译技术100问[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29]王华树,冷冰冰.术语管理概论[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30]王华树,李莹.翻译技术简明教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9.[31]王华树,刘世界,张成智.翻译搜索指南[M].北京:中译出版社, 2022.[32]王华树,王少爽.术语管理指南[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33]王华树,郑忠耀,胡富茂,齐东伟.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0.[34]王华树,朱珊,刘梦莲.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技术应用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0.[35]王华伟,崔启亮.软件本地化——本地化行业透视与实务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36]王克非,秦洪武,肖忠华,胡开宝.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1.[37]王克非.双语语料库研制与应用新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1.[38]肖桐,朱靖波.机器翻译:基础与模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39]熊得意,李良友,张檬.神经机器翻译:基础、原理、实践与进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40]徐彬. 翻译新视野——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41]许家金.语料库与话语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9.[42]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43]杨颖波,王华伟,崔启亮.本地化与翻译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44]约翰·罗蒂里耶著.王华树译.应用程序本地化:面向译员和学生的实用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45]张成智.翻译与搜索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2.[46]赵璧.翻译技术基础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3.说明:此书目尽可能收录20年来适合翻译专业同学阅读的翻译技术图书,最近5年的优先考虑,同时还综合考虑知识性、影响力、可读性和新颖性等多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郭建中编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郭著章等编著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姜治文/文军
翻译标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编著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
李文革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廖七一等编著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宓庆著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重德编著西方译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谭载喜著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宏印著
释--从道安到傅雷
许鈞著翻译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许钧/袁筱一等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编著
历年《中国翻译》杂志
常春藤英语考试
英语专业八级翻译指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研究组
陈安定编著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陈忠诚著汉英词语翻译漫话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陈忠诚著词语翻译丛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冯庆华编著实用翻译教程(增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冯庆华主编翻译36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古今明编著英汉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何炳威编著容易误译的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李定坤编著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名作精译--《中国翻译》
杨平主编
青岛青岛出版社
汉译英选萃
名作精译--《中国翻译》
杨平主编
青岛青岛出版社
英译汉选萃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培基译注
(汉英对照)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张培基译注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汉英对照)第2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