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及选线探讨

合集下载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论析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论析
些 重 要 的城 镇 地 区 ,但 又 不 能 占有 过 多 的 土地 ,尤 其是 不能
转 变 。但 是 山 区 的复 杂 地 形 、 水 温 、 生 态 环 境 、地 址 等 因素 决 定 了在 山 区修 建 高 速 公 路 的 难度 高 ,尤 其 是地 形 、环 保 等 因 素 的影 响 尤 为 明显 。 如 何 从 协调 、 可 持续 、全 面 的角 度 未 进 行 山 区高 速 公 路 的 修 建 ,真 正地 做 到 使安 全 选 线 、地 形 选 线 与环 保 选 线相 结 合 ,需要 认真 的探讨 与研 究 。 1山 区高 速公 路 的 制约 因素 . 11 廊 带地 形 .走
想 。 而 虚 线 方 案 是 绕 过 水 库 通 过 ,路 线 绕 行 ,比 实 线 方案 要 长 一 千 多 米 。 后 期 的保 养 运 营成 本 等较 高 。 但 是 对 水 库 的污 染 较 小 。 两 种 方 案 相 比较 ,相 差 不 大 。 但 是 从 环 境 保 护 的角
度 来看 ,第 二种 方案 很 明显 要优 于 第 一种 方案 。
足 现 实需 要 。
境 ,力求最大可能地保护生态的原始性 ;② 复杂性 ,走廊带 的地形 、地 质 条件 比较 复杂 。因 为其 复杂性 使得此 处 的滑 坡 、岩溶 、崩塌 等现象 常 出现 ,又 由于一些 气候等 的突发 性 ,就有可能发生暴雨、泥石流等灾害 ,在走廊 带修建高速
1 .公路 平面 设 计 中 的环 保 考虑 1 2
对 山区 的 旅 游 区 、 风 景 区 等地 区 有重 要 影 响 ,走 廊 带 不 应 该
间 是 比周 围地 形 高 约 10 的 山 脉 。 如 果 路 线 从 A、 B 之 间 0m 点
2 山区 高速 公 路 的 安全 因素 . 高 速 公 路 的 安 全 问题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山 区 的 高 速 公路 的 安 全 更 是 重 中 之 重 的 因素 。 基 于 安 全 因素 的 山 区 高速 公路 的 路 线设 计 ,就 是 要 在 车 辆 运 行 速 度 的基 础 上 ,结 合 山 区 的 实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设计及选线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设计及选线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设计及选线分析发布时间:2021-08-13T11:25:53.24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1期作者:刘灏[导读] 我国疆域辽阔,山脉连绵起伏。

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指导方针刘灏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5摘要:我国疆域辽阔,山脉连绵起伏。

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指导方针的大环境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进程加快,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里程数也随之增加。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地质结构条件较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与施工的难度。

因此,优化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确保选线的科学性与经济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设计;选线1山区高速公路线路设计的意义在对公路走向实行布局时,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的发展规划,为公路运输的高效性、便捷性及安全性奠定基础。

在设置线路时,注重优化线路设计,满足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发展需求,使公路建设质量达到国家行业标准。

在山区高速公路线路设计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公路线路的几何线形。

例如,在平面线形设计时,根据线路平面设计要求,合理选取平面线形指标,同时参照纵坡设计标准,选定纵面线形指标.目前,随着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扩张,新车行驶速度越来越快,而这也对高速公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因此,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应考虑汽车行驶途中的力学条件,确保线形设计满足驾驶员的力学需求和心理需求,从而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原则2.1安全性安全是路线选线及总体设计的关键原则,路线设计时不仅要保证高速公路自身的安全稳定,还须确保行车安全。

在选线时应结合山区环境的具体特点,灵活应用路线指标及设计组合,绕避对项目安全影响较大的大型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区域,针对难以绕避的不良地质区域应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如桥梁跨越、穿山隧洞或采取防护、加固措施等,保证工程安全。

山区高速公路优化选线探讨

山区高速公路优化选线探讨
瞄囵
鬣豳
…a u c l 5
工 程 技 术
山区高速公路优化选 线探 讨
温 弦
( 州 高速 公路 开发 总公 司, 州 贵 阳 5 0 0 ) 贵 贵 50 1
摘 要: 文针对 山区地 形地 貌等 特点, 山区公路路 线设 计从 线形选择 、 本 对 平纵 面、 构造 物 的布设 以及 环境保 护等 方面提 出应 注意 的 问题 , 山 对 关键 词: 山区高速 公路 ; 化选 线 优
两端 再配上竖 曲线 以 山洪急, 溪流水位 变化幅度大 , 路定线 中不 低; 长陡坡间夹 短的缓坡, 是公 变 , I 乎不 可忽视 的因素 。 因此 ’ 在山区选线必须深入调查, 后. 坡点之 间的直线坡段实际上很短或 八 认真勘测, 精心研究综 合考虑, 解决好越 岭的垭 存在, 汽车在频繁换挡的情况下也未必能真正得 到休息。 对于混合交通。 交通量较大的道疏由 目 日、 展线的方案等重大问题 。 山区公路布线 主要 有沿河濮 ) 、 线 山腰线 、 于车辆性能相差 较大’ 车、 行车等 比例如 农用 自 可以考虑设置台阶坡 。但对于高速公路 越岭线 和山脊线。选线应在充分理解路线标准 果很 大. 根据 地质 、 气候 情况, 地把 来 说潞 上行驶 的车辆性能较 高且 分道行 驶洧 准确 还有机遇 。山区公路的设计受平纵横断面的制 的前提下 , 地形 、 约较多与 平原区及微丘 区公路有很大 区别 。因 握好路线 的各项技术指标 。使用最短的路线长 专用超车道和停车路肩。当交通量接近本级公 影响并不 此, 有必要对山 区公路的设计进行更深 入的研 度实现最大 的综合效果为佳,比如路线标准高 、 路下限值时撤重车爬坡时对尾随车两 造价省等 。 大, 只要满足最大纵坡和对应坡长限制就可保证 究。 探讨出新的设计理念以指导 山区公路 的设 构造物少 、 2 2山区沿河慨 的选择 ’ 车辆爬坡时的行车安全。此时如果对各路段都 计 。本文试 图从 以往 山区各种等级公路路线设 而强行将纵坡设计成 沿河 ( 线 的选择 , 理好河 岸的选择 、 加 以对应坡度 的坡长限制, 溪) 要处 计过程中总结 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提 出几点粗浅 线位 高低 和跨河换 岸地点三者间的关系。利用 台阶坡, 面线形未必 能得到有效 改善, 可 纵 而且, 的认识’ 位同仁参考。 侈 洛 有 利地形 , 开工 程艰 巨和不 良地质路段 , 泥 能与地形不符反 而会造成工程量增大。 避 如 因此建 1设计标准 的掌握 滑坡 、 、 溶 、 、 崩塌 岩 岩堆 泥沼 、 冻土等等 。 议交通量较小 的公路 , 在地形特殊路段 对 于 4 % 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标 准掌握 的台理 程 石 流、 度直接影响到工程安全 、工程造价和环境破坏, 跨河换岸时 般 隋况下以选择横坡平缓的河岸 以下 的纵坡段坡长限制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 2 . 6长大纵坡应做好安全评价 也影 响了行 车安全和实际运营车速。线形设计 为佳 。 有些河岸横坡虽然平缓, 质不 良岩 层 j 眦 开挖后易产生顺层滑塌 的病 害, 而 大长纵坡是 交通事故频发 的地点 , 但是可 中' 平曲线指标是视距及行车安全的首要影响因 倾 向于路线, 但 开挖后 不 以通过优化 的设计来有效避免这些事故 , 八达 素. 而纵坡指标是行车速度 的主要影响因素。规 对岸虽 横坡稍 陡, 岩层 背向于路线 , 17粤北段等多个国家级交通黑点都是此 范规定 了各级公路的设计 车速和相应线形设计 易产生顺层滑坡 璐 线走向则应选择后者。深汕 岭、0 控制 指标 , 同时也规定 了各级公路 的适 应交通 高速公 路陆丰路段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所 以跨 类设计不良造成的。针对不可避免的长大纵坡 要 不 避 量, 这就使线形指标 的采用有 了很大 的选择范 河换岸 时, 特别 注意地质情况 的好坏 , 能单 应 对路段 的通行能力 和服务水平进行检验 , 围。因此道 路性 质、 分段交通量 、 车型构成和沿 凭横坡 陡缓来决定采用哪一岸 的问题。 免由于通行能力不足导致交通事故增加 。分析 2 大高差 、 3 短直线距离路 段展线 的升降坡 设 置爬坡车道 、 紧急避险车道 、 紧急停车带的必 线地形变化等因素是设计 人员必须掌握和 了解 要性 。 的这 样才能依据地形 、 地质条件合理选 用线形 问题 在 山岭 区选线, 常遇到从 山坡脚到 山垭 经 2 . 7平面线形与桥 梁、 隧道的协调问题 指标。具体说来 , 有以下几个方 面: 改变设计思路 , 不要一味追求大填大挖 、 高 口的相对 高差较大, 而直线距 离较短 的地形 , 如 桥梁和隧道往往是影响和制约路线方案 的 指标, 应该最大限度地结合地形选用平纵指标。 何利用有 利地形展线是选线成败的关键。在这 关键潞 线设计时对 桥梁和隧道考虑不 当会严重 坚持“ 安全 、 耐久 、 节约、 和谐 ” 的设 计理 念 , 并且 些 区域 般要利用突 出的山梁螺旋展线升降坡 影响路线方案的合理性。过去- 在—定的社会经 要灵活运用 , 同时始终 以“ 六个安 全、 六个 树立” 并借助修建桥梁 、 隧道等构造物 才自解决问题, 济和技术条件下公 路选线时考虑大型桥梁和隧 E 的理念为指导。 如果没有突出的有利山梁地形时也 可以利 用山 道设计 、 施工的困难和造价问题, 习惯上要求路 如果 一条高速公路 沿线地形 基本相 同 , 为 凹螺旋展线 升 降坡及修 建桥 梁等构 造物来 实 线布设服从于大桥 和隧道布设艘 路线布设的自 了在安全前提下保证形式速度 的一致性, 设计时 现 。 由度受到很大限制。山区公路路线方案设计时, 在一定路段 内应注意所采用线形指标 的均 衡性 2 A越岭线垭 口的选择 问题 过多直线要求的制约, 强求桥隧位 于直线段导 和—致性竭绞 面指标的突变。 越 岭路线 选线时, 应结合水文地质情况处 致大量采用最小半径 、极限半径 与短直线的不 高速公路分 段采用不同设 计车速时, 宜选 理好垭 口选择 、过岭标 高和垭 口两侧路线展线 良组合线 形标准 大大降低, 与环境 的协调性差, 择分离式隧道等路基 分合 流段 、互通立交等交 方案 3 问的关 系。垭 口是越岭线方案的重要 生态环 境遭受破坏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者 通转换段 、 视觉上 比较明显的特大桥段等作为 控 制点 。垭 口最好选择与路线总走向一致 目 标 桥梁和隧道技术的不断进步’ 长大弯斜坡桥和长 不同设计车速标准的分解点, 以达到设计标准的 高较低 和两侧利于展线 的垭 口, 可缩短公路 里 大弯隧道等的特殊设计、施工 已有较 成熟经验。 自 过渡, 然 并注意避免不同设计车速过渡E前后 程 。不需展线或少量展线而又靠近路 线总走 向 工程造价也未必成为项目 首要控制因素这为山 平面指标的突变。 的较低垭 口为最理想 。但有的垭 口 虽然在路线 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2优化选线的几点厉贝 _4 总走 向的位置上, 但从垭 口到山脚间的距离较 度。而且,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环保的要求越来 公路线形是构成公路的骨架, 它支配着整 短, 高差也较大, 需要长距离展线 时, 而不如展 越高带崭地 形地质条件下的防护工程不但造价 反 个公路规划 、 设计和施工 。线形设计行车安 全 、 线条件好离开路线总走向稍远的垭口。有的垭 很高对 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对严重。 而且处理相 舒适、 经济、 协调、 美观等都具有决定性影响。 线 口虽然相对 高差较大但 如垭 口两侧有较开阔 的 对困难。近几年全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经验 形选择涉及诸 多因素, 线形指标 、 ! 【 n 工程造价 、 地 山坡或山谷可用来展线或 可采用稍长 的隧道 以 表明从 安 全和环境保 护的角度 出发 , 保高 在确 形条件 、 景观协调 、 营效益等等。因此璐 线设 降低越岭 的海拔标高时’ 运 可大大缩短公路运输里 标准线形 的前提下 , 少对环境 的破坏, 为减 桥梁 计要综合考虑平、 横 3 纵、 者的关系. 恰当地掌握 程, 营运经济效益显著亦 应认真考虑仔 细 比选。 和隧 所 占比伊 越高。因此, 道 山区高速公路 标准删到 平面顺适、 纵坡均衡 、 横面合理 。 2 ' 5关于坡长 限制 路线设 计时, 不应过 多受桥 隧限制 。 而应从地形、 2 . 1山区公路翅 的特 线 我 国规范对 各级坡度 坡长作 出了限制 , 一 地质和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 山高谷深, 高差大地 形 、 地质复杂这 些足山 般在 山区高速公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是在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目的是在保证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工程难度和投资成本。

本文将着重探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思路和选线方法。

一、基本思路:1. 优先考虑地质条件: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地震、岩层崩塌等自然灾害风险。

在设计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时,首要考虑的是地质条件,避开地震带和高岭、悬崖等地质灾害点,选择地质稳定的地带。

2. 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山区地势险峻,生态环境脆弱。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应尽量避免穿越自然保护区、森林和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减少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

3. 选取最短路线:为了减少工程难度和投资成本,应尽量选取最短的路线。

可以通过规划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山区的地形、交通网络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找出最短的路径。

4. 考虑地形和交通条件:山区的地形复杂,山岭交错、河流纵横,交通条件差。

在路线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山区的地形和交通条件,选择能够适应地形变化和交通需求的线路。

5. 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但也能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路线设计中,既要考虑减少工程难度和投资成本,又要充分发挥山区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交通便捷和旅游业等的促进作用。

二、选线方法:1. 实地调研: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路线选线时,需要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实地勘察和地质勘察,了解山区的地形、地质和交通情况,发现地质灾害点和生态敏感区域,为路线选取提供依据。

2. 地形分析:通过地形图和高程图等地理信息,对山区的地势、河流等进行分析。

综合考虑地形起伏、坡度和河流的位置等因素,选择比较平缓的地势和越过河流位置较好的路段,降低工程难度。

3. 综合评价:针对选定的几个备选路线,可以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虑,对每个备选路线进行比较分析,选取最优的路线。

4. 社会影响评估:对选定路线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探讨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探讨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越来越多,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任务也越来越重。

建设高速公路对推动山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解决其交流沟通、交通运输等多种问题。

但是山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路线设计环节会遇到很多问题,要想保证公路工程顺利完成,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在路线设计环节出现问题,一方面会使得高速公路无法发挥其优势,不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另一方面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生态破坏。

因此,在建设山区高速公路的过程中,需要对公路路线进行合理设计[1]。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基本原则;路线设计1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1.1安全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设计理念,把安全放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首位,全面从“车、路、环境”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进行考虑。

同时综合考虑公路功能、安全、经济、环境等因素,在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的基础上,全面体现安全选线的原则;尽可能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平纵线形、完善相关设施,在保证公路设施自身结构安全的同时,尽量消除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点,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1.2环保原则在新时代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从设计开始就要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对自然环境的最大程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最强力度恢复,使工程建设与自然融为一体。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选择应以最大限度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把地形陡峻、地质灾害严重路段,以及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保护地、水源保护地等重要环境敏感点等作为路线选择和布设的控制区域,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共荣。

1.3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原则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土地,高速公路建设要创新设计理念,合理选定路线走廊、优化路线布置、充分利用荒坡、荒山布线,并根据沿线土地资源情况综合确定桥隧规模、合理确定路基边坡和用地范围,尽可能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高速公路在山区的路线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降雨较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选线。

1. 地形分析:首先对山区地形进行分析,了解山脉分布、坡度梯度、地势起伏等情况,确定可能的路线范围。

2. 地质评估: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评估,了解山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岩石类别、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分析地质灾害风险,为选线提供依据。

3. 水文分析:了解山区的降雨量、汇水情况及水流路径,进行水文分析,预测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

4. 设计原则:基于地形、地质和水文等分析结果,确定设计原则,如选择尽可能平缓的路线、避开滑坡、塌方地区、减少跨越水体的次数等。

5. 选线方法: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和设计原则,采用以下选线方法进行选择:(1) 直线距离最短法:根据起点和终点间的直线距离进行选线,适合用于较为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山区。

(2) 路况最优法:考虑山区的地质条件和交通需要,选择路况最优的路线,如避开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

(3) 走廊法:选择地理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最优的路线为走廊,然后在走廊内进行选线。

该方法适合于较为复杂多变的山区地质条件。

(4) 短路法:根据地形、地质和水文等情况选择一条较短的线路,但要注意避开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区域。

(5) 综合评价法:将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交通需求和社会影响,选取最佳线路。

在选线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山区高速公路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做到路线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选定路线后,还需要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地质勘探、桥梁隧道设计等,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的顺利进行。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它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环保等因素。

为了确保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路线设计方法,并根据山区地形特点、水文地质等因素选定合适的路线。

基本思路1.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等。

这些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最佳方案。

2.依据地形特点进行设计:山区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公路设计需要考虑地形的变化,避免建立高空架桥、大切口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3.科学合理的选线方法:在选线中需尽可能避免大规模破坏、大量征地、开挖和填方等环节,进而优化公路设计方案,降低总造价,有利于提高公路使用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选线方法1.地形地貌:在选定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时,需要注意山区地形地貌的特点,其地貌起伏的特点,可以借助道路工程勘探技术,确定线路的基线位置,然后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路线优化,以便提高公路使用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

2.气候气象:公路选线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气象特点,避免危险的气象因素对公路建设的影响,可通过气象勘探技术、地质勘探及其他工欲学技术确保项目建设的牢靠性和质量。

3.水文地质:公路建设需要考虑沿线水利及地质等因素,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适应性和环境安全。

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公路海拔温度影响预测技术、地表河流及山区水库等水文勘探相应技术是必要的。

4.环保: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必须注重环保问题,科学、合理地选定路线,并提出不影响环境、不危害生态的公路建设方案,并实施相关环保措施。

5.社会经济效益:公路设计不仅要考虑道路通畅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充分考虑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边远山区地区的开发和促进。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定最佳路线,优化公路设施布局方案,确保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路径选择算法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路径选择算法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路径选择算法在山区道路的设计中,路径选择算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路径既可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稳定,又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本文将针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路径选择算法进行探讨,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一、背景介绍山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道路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设计山区公路路线时,需要考虑地质情况、可行性、经济性等多个因素。

而路径选择算法则是辅助决策的重要工具。

二、路径选择算法的分类路径选择算法主要可以分为基于经验和基于数学模型的算法。

1. 基于经验的算法基于经验的算法主要是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来进行路径选择。

他们通过实地调查和经验总结,评估不同路线的可行性和优缺点。

这种算法符合实际情况,但可能受制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

2. 基于数学模型的算法基于数学模型的算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路径选择。

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网格模型、图论模型等。

这种算法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不同路线的优劣,但需要依赖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三、常用的路径选择算法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常用的路径选择算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

1. 最短路径算法最短路径算法是指在给定的网络中,通过计算节点之间的距离或权重来确定最短路径的算法。

常见的最短路径算法有迪杰斯特拉算法和弗洛伊德算法。

这些算法适用于需要确定两个特定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情况。

2. 最小生成树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用于确定一个连通图的子图,使得该子图包含了原图的所有节点,并且边的权重之和最小。

常用的最小生成树算法有克鲁斯卡尔算法和普里姆算法。

这些算法适用于需要确定一条覆盖所有节点的最小总路径的情况。

3. 动态规划算法动态规划算法是一种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并逐步求解的方法。

在路径选择中,可以利用动态规划算法来确定每一段路程的最佳路径,最后得到整体的最优路径。

这种算法适用于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复杂情况。

四、路径选择算法的应用案例路径选择算法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交通建设显得愈加迫切。

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可缩短运输路程、提高运输效率,有利于山区地区的脱贫致富等经济发展。

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

1. 顺应地形地貌特点山区地形地貌特点比较明显,山路陡峭、路况复杂,路线的设计必须顺应其特点。

选择一条最为适宜的路线,既能够满足交通运输需求,又能够充分利用山区的地貌特点。

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山区地质情况,如地层、地貌、断层等,选择合适的路线。

2. 尽量优化路线,减少建设成本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成本较高,因此,设计路线时要尽量优化,减少建设成本。

路线的选择应尽可能经济合理,同时兼顾道路建设的安全、合理和高效。

在确定路线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例如地理环境、交通接驳条件、工程性因素等,选择成本最低的路线,并比较各个方案的成本差异,选取最优的方案。

3. 考虑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山区交通状况,因此,在路线设计时,必须考虑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通行能力是指公路所能承受的车辆数量和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输量。

路线设计要充分考虑道路通行能力的提高,以满足今后对道路通行能力的需求。

同时,路线设计还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如路面抗滑性、场地风险等,保障行车安全。

二、山区高速公路选线方法1. 地形坡度分析法地形坡度分析是选线方法的基础,必须对现场实地勘察,在地形坡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山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估。

在路线规划过程中,多采用照片判读法、地形测量法、地质勘探法等多种方法,对区域地形、地貌、山体结构等进行分析评估。

评估结果是选定路线的主要依据之一。

2. 社会经济评价法山区高速公路是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因此,需要考虑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评估,将结果与不同的路线进行比较,确保选中最优的路线。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随着交通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山区公路多为盘山公路,其盘旋曲折、地势险峻、环境恶劣等特点使得交通通行效率低下,安全隐患较大。

而建设山区高速公路可以改善山区交通状况,加强山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至关重要,需要充分考虑山区地域特点,合理确定路线,保障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

1. 充分调研,科学选址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不平,盘山公路的线路布设通常非常曲折。

在确定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时,需要进行全面的地质、水文、气候等方面的调研,充分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情况等特点,科学地选取适合的路线。

2. 尊重自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山地植被覆盖丰富,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在选取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时,尽量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充分利用地形,降低建设成本山区地形多种多样,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可以降低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

在设计路线时,应尽量利用山地地形优势,选择相对平缓的地段进行线路布设,减少土地平整和土建工程的投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 保证通行安全,确保道路稳定山区地质灾害频发,选线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开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确保道路的安全稳定。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措施,避免地质灾害对道路通行的影响,保障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二、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选线方法1. 地形地貌分析法2. 灾害隐患评估法3. 生态环境评估法在选取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时,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估,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生态环境评估,可以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路线,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

4. 地形利用评估法在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山区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路线,保障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是当前城市化进程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其建设过程中,路线设计是其核心之一。

本文将介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

一、基本思路1.充分调查研究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了解相关地质、水文、地形、交通等情况,才能进行有效的路线设计。

因此,对于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确定基本架构、道路起始点、终点和基本线路。

2.根据自然条件选线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的布局也相对不规则,因此在路线设计阶段,首先需要考虑自然条件。

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线路,尽量充分利用自然功能。

在选线过程中需要保证路线的通行条件、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合理性。

3.结合区域实际选择路线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必须考虑区域地理、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在路线设计时,必须考虑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安全等因素,充分考虑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从而为路线设计提供更可行的基础。

二、选线方法1.地形选线法地形选线法是根据当地的地形情况来选择路线,其基本思路是利用梯级式的地形,选择路线穿过水系发源地和山峰,最终达到平原或山谷地带。

在选线过程中,需要考虑经济性和交通安全等因素。

2.地理信息系统选线法地理信息系统选线法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山区地形、水文、土壤等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路线优化,最终确定最佳路线。

3.交通流量分析法交通流量分析法是根据当地现有的交通流量情况,分析发现主要路点,选择路线绕过或贯穿重要路段,最终寻求最佳路径。

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选线方法。

只有在合理考虑各种因素,经过系统分析、科学设计,最终确定最佳路线,才能更好地推动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不仅可以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还可以加强山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环境保护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一条合理的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本思路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思路:1. 开展充分的勘测与调查。

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要想设计出一条合适的高速公路路线,必须充分了解山区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 选择合适的路线走向。

在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过程中,需要考虑道路的坡度、曲线、隧道、桥梁等因素。

要尽量避免过多的爬坡下坡路段,减少盘山公路的数量,以提高公路的通行速度和安全性。

3.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保护山区的植被、动物和水资源,同时避免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4. 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和成本。

山区地形复杂,要想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施工难度和成本。

在选择路线时,要尽量避开地震带、滑坡区、泥石流危险区等地质灾害区域,以降低建设风险和成本。

二、选线方法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气象、生态等因素,选择合理的路线。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选线方法:1. 多方案比选法。

根据山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交通需求等综合因素,提出两个或多个可行的线路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为合适的路线。

2. 预选线法。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对山区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等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确定一系列符合条件的路线,再对各路线进行初步勘察,筛选出最佳的路线方案。

3. 地质地貌综合分类法。

根据山区地质、地貌特征,将山区划分为若干地质地貌类型区,然后根据各地质地貌类型的特点,确定适宜的路线走向。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理念与路线方案选择方法研究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理念与路线方案选择方法研究

1、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 应遵循“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 资源节约”的理念
2、路线方案选择应综合考虑地 形条件、气候因素、工程造价等 多方面因素
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在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资源 节约,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工程效益。
三、数字化选线技术
数字化选线技术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 化技术手段进行选线的方法。数字化选线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高效性:数字化选线技术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提高选线效率。
2、精确性:数字化选线技术可以利用GIS、GPS等技术的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提高选线的精确性。
3、可视化:数字化选线技术可以将选线结果以图形的方式呈现,方便直观。
四、结论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使用具有重要 意义。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水文、生态等因素, 采取合理的选线方法和技术手段,以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数字 化选线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选线的精确性和效率,为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 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谢谢观看
3、转弯半径: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应采用较大的转弯半径,以降低车 辆转弯时的离心力,提高行车安全性。
4、路面宽度:山区高速公路路面宽度应根据交通量、车型和设计速度等因素 确定,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和交会安全。
5、技术要求:应充分考虑山区气候、地质、水文等条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 准,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山区高速公路选线方法的研 究
山区高速公路选线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水文、生态等。具体 选线方法如下:
1、地形选线:根据山区地形地貌的特点,选择地形较为平坦、地质条件良好 的区域作为高速公路的建设地点,以减少工程量和施工难度。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设计及选线探析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设计及选线探析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设计及选线探析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和规模满足了各个地区的交通需求。

由于山区限制条件及影响因素多,地形复杂,水文地质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山区高速公路设计面临着很多新的课题。

以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的设计为工程实例,提出了路线选线设计受周围地形地质情况、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时的选线原则。

希望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健词:山区高速公路;优化设计;路线探析引言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路设计与运营质量,是现阶段公路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

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散布,为了满足不同区域的经济交流和社会沟通,不可避免需要在山区环境建设高速公路。

山区环境地形和地貌复杂,高速公路的建设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而选线是决定高速公路基本走势的蓝图,决定了路网系统所联系到的区域,也对沿线道路、桥梁、隧道等关键节点工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工程概况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段是广东省“九纵五横两环”高速公路网规划主骨架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位于广东省北部,路线基本为东西走向,沿线地形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差、道路及河网密布、土地资源少、自然保护区和居民点多、工程规模大。

全线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浅层滑坡、崩塌和软基等。

1.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特点山区的特点是山高谷深、地形高差大、地质复杂,工程艰巨,路线可选方案多;地形决定了选线的条件,同时技术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形的影响。

在地形方面,路线平、纵、横三个方面均受到约束;在地质方面,山区土层薄、岩层厚,岩层产状和地质构造变化复杂,对线位布设影响大;在气候方面,山区暴雨多、山洪急,溪流水位变化幅度大;在自然坏境保护方面,部分区域为风景名胜区或水源保护区,对路线的走向方案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线形的选择,要结合地形地质,遵循地质选线、地形选线、环保选线、安全选线、规划选线和造价选线的原则进行总体路线设计。

路线设计时,应合理利用和珍惜山区稀缺的路线走廊,路线确定前认真调查研究,掌握路线所经区域的各种约束条件。

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和路线设计研究 钱橹江

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和路线设计研究 钱橹江

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和路线设计研究钱橹江摘要:为了促进山区经济进步发展,我国逐步加大对山区交通建设投入。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目前正在越来越多的开展实施,而公路选线在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是最为关键的工作环节,合理选线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质量、进度以及投资控制有直接影响。

所以,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工作成为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重点。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选线;路线设计;研究一、山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设计1、科学科学性主要是指在山区高速公路选线中与技术指标相关的因素要满足规范要求,如直线段长度、最大纵坡坡度、平均纵坡坡度、平面线形组合、平纵面线形组合、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等要满足相关要求,选线要做到科学合理。

在山区高速公路选线中,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都很难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因此平纵横配合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

2、环保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局部路段植被稀少,山体土质较差。

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对土体的扰动,特别在植被较少的路段应避免大量开挖山体,尽量少挖多填,路基边坡以及公路路线两旁应种植植被,减少路线周围土体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确定路线的走向时,路线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还要避免路线两旁的景观对司机视线的遮挡,要求路线设计要与环境相适应,还要求能够满足合理的行车视线。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多选择螺旋展线,能使行车达到环保且舒适的效果。

3、与地形协调山区地形的特点是短距离内标高差值大,山高流急,山区复杂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指标的选用,采用高指标有利于车辆运行和驾驶员操作,但势必会造成填挖量增大,构造物和拆迁数量增加,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项目成本增加。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但并不是片面追求高标准,还应强调因地制宜,坚持路线与地形相协调。

山区选线时应结合迂回曲折的山体、高低起伏的地形,合理选用各种线形要素,可以采用对称性、非对称型、S型、卵型等多种线形组合,以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在困难地段还可以采用左右分离、上下分离、半路半桥等多种路基形势与地形协调。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质条件、环境保护、经济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基本思路和选线方法,以确保路线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基本思路:1. 地形地貌分析:首先要对山区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山脉、河流、山谷等地貌特征,以确定路线的起点、终点和大致走向。

2. 土质条件考虑:山区的土质条件多样,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调查和评估。

选择路线时要避开不稳定的土质区域,确保路线的稳定和可靠性。

3. 环境保护: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设计路线时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避开重要生态功能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地区,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不良影响。

4. 经济可行性:考虑到山区资源的有限性和建设成本的高昂性,设计路线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可行性。

选择合理的路线,使建设成本最小化,同时要考虑到项目后期的维护费用和效益。

选线方法:1. 综合比较法:根据已有的地理信息和相关规划的要求,综合比较不同路线的优劣。

包括从路线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环境影响等多个角度,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

2. 现场调研:在选线前期,进行山区的实地调查和勘测,了解实际情况。

包括地形地貌、土质条件、环境特点等方面的调研,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合适的路线。

3.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路线选取的评审过程。

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评估不同路线的可行性,并提出对路线进行优化的建议。

4. 社会意见征集:开展公众参与,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尊重当地群众对路线的需求和关切,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平衡不同利益关系,选取更合适的路线。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地理和技术要求,也要兼顾环境和经济可行性。

选择合适的路线是一个综合决策过程,需要追求科学、公正和可持续的原则。

探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

探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

探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摘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山区复杂的建设条件影响,路线设计在设计阶段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路线设计方法、重点考虑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山区高速;路线设计1、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及路线设计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质复杂,区域水文、气象及环境影响大,地势起伏大,路线走廊带长,桥隧比高,涉及高填深挖、滑坡等地质病害处治段多,路线穿越山林、跨越江河、途经水库电站、自然资源保护区及城镇等,路线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技术质量,因此选线工作尤为关键。

为做好路线设计工作,设计单位应成立勘察设计项目组,配置总体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地质、造价、交安及沿线设施等专业。

路线设计对项目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影响整个项目的征地拆迁数量;2)影响桥隧涵、挡防等构造物的位置及布置方案;3)影响全线土石方量及取、弃土场布置位置及占地量;4)影响环境保护及绿化方案。

5)影响整个项目的投资造价。

因此,山区高速公路中路线设计是关键一步,应予以充分重视。

2、山区高速公路分阶段路线设计项目按阶段分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

1)工可阶段,项目组在收集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在1∶10万或1∶5万地形图上对项目起终点、主要控制点、路线走廊和路线方案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区域内建成、在建、规划的高速公路走向和相关市、县城的总体规划初步提出了起终点、主要控制点、路线走廊带和路线方案。

2)初步设计阶段,项目组在充分研究工可报告路线走廊带和路线方案的基础上,对工可阶段推荐的路线方案进一步优化,根据收集的1:10000、1:2000带状地形图,通过纸上定线等方法,进行路线设计,初拟推荐线和比较线方案,通常可对深挖路堑和隧道方案、高填路堤与桥梁方案、半桥半路傍山通过与隧道暗挖方式通过等主要难点、重点路段拟定方案进行比选,项目组据此踏勘调查现场后,根据地质、路基路面和桥涵隧道等调查成果,并积极与当地交通部门沟通,广泛征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城镇对路线方案的意见,优化路线方案,完成初步设计路线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的线路选型与路线设计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的线路选型与路线设计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的线路选型与路线设计分析摘要:高速公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现实意义,但山区公路建设,存在工程难点多与施工组织困难、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复杂等特征,成为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为确保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公路建设中应当严格遵循线路选型原则,明确路线设计,最终建立出高质量与高标准的高速公路。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线路选型;路线设计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相对分散,为了满足区域经济交流,解决人民基本出行问题,加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意义重大。

但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增加了高速公路建设难度,应当合理控制线路选型,确保隧道与桥梁等工序施工顺利展开。

在其基础上,综合经济与环境等条件要求,合理进行线路选型设计,进一步推动我国路网体系完善。

一、山区高速公路线路选型原则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速公路线路选型应当满足经济安全等原则要求。

为避免公路设计对地质地形进行较大改造,路线选型设计应当贯彻以下原则。

1.因地适宜综合实际地质环境特征与区域发展要求,合理选择公路线路,设计出见效快与高标准的公路。

为确保公路平面顺畅度与横纵断面的均衡性,应当根据地形环境情况合理布置线路,充分利用山区环境的曲线性特征。

根据山区水文地质情况,加强调整线路设计中的不合理因素,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安全性与标准性。

如位于川、滇两省结合部的宜宾至威信高速公路,现场调查发现路线LK18+500右侧有一处110KV高压塔,为避免拆迁,将线位适当的向左偏移。

2.经济效益最大化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耗资巨大,其经济性体现在公路运营寿命与利用率等方面。

山区高速公路的利用率低,但建设工序繁琐且成本投入多、技术要求高;对此,需要从造价方面考虑线路选型。

除此之外,线路设计需要考虑到公路建设对沿线农村城市的发展效益,以形成良好的经济圈。

3.生态环保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无疑会对生态系统与人文景观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应本着绿色环保建设原则,尽可能地减少对山区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随着交通建设不断发展,山区高速公路已成为山区交通建设的重点项目。

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路线的设计是决定工程进程和成败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

1. 顺应地形地貌特点山区地形复杂,地貌多变,既有高山、悬崖、险谷,也有河流、湖泊等地物。

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选择路线。

在选择适宜的路线时,要遵循“少越险、走精准”的原则,尽量减少越险路段,并尽可能选择平坦地段。

2. 充分利用地质资源山区地质条件不同,有的地质条件较好,有的地质条件较差。

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路线,合理规避地质灾害风险。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地质资源进行山体工程、坡面开发等,以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 注意人文环境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地设计路线,避免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选择绕行古迹遗址、避免破坏当地农田、村庄等。

在保护当地人文环境的前提下,须保证路线的通达性和舒适性。

4. 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和经济成本较高,因此在路线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

通过合理选线,规避复杂地质条件,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程周期,降低工程投资和维护成本,实现益本与益民的双重目标。

二、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选线方法1.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对山区的地质地貌、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为选线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技术手段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有效的地理信息,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山区地理环境,为选线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人文环境、经济成本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及选线探讨
发表时间:2018-08-21T16:44:44.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王军
[导读]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效,高速公路建设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陕西德尚龙路桥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710016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效,高速公路建设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想满足不同区域对交通运输的不同要求,应该合理规划并认真完成高速公路的设计选线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落实。

下面本文主要以某山区的高速公路现状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及选线方法。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路线选线
1、某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现状
本文主要以某山区高速公路工程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此工程的总施工长度为63km,项目所在地的地形较为复杂,属黔西南中山及华南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主要山峰、河谷的走向与背、向斜轴向基本一致,南北展布。

背斜宽坦形成山岭,向斜狭窄形成河谷,大部分地势起伏较大,山体浑厚,局部陡峻,造成沿线大填大挖段落较多。

地貌类型主要有侵蚀~溶蚀中低山地貌和溶蚀槽谷及溶蚀峰丛相间地貌。

沿线地质病害主要有岩溶、采空区、滑坡、危岩体、顺层边坡、软土、高液限土等,地质情况复杂。

项目沿线植被较好,对环境要求高。

项目沿线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在适当增加工程规模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拆迁,以确保后期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2、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原则
(1)安全原则
综合考虑社会影响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困难、大填大挖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路段,尽可能采用桥梁或隧道形式;对大型岩溶、采空区、滑坡等地质病害路段,尽量采用避绕方案,以减少工程造价,确保运营安全。

(2)生态环保原则
合理选择路线走廊带,严格保护耕地、保护自然环境。

尽量选择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展线,少占用良田,与沿线历史、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干扰较小。

(3)经济原则
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耗资巨大,为了尽可能节省工程成本,在路线走廊带布设阶段,需加强高速公路的利用率,尽可能的把当地的经济体都穿起来。

具体设计阶段应加强路基设计,切实减少占用耕地、减少征地拆迁。

3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选线方式
3.1 地质选线
一般情况下,山区高速公路选线方法选用地质选线方式,这种选线方式的主要原理就是借助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公路设计、方案决策以及建设。

地质选线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费用及后期运营成本,对减少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提高公路的安全运营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例所示,路线需横穿南北向长八公里的煤矿采空区,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情况,通过地质选线的方案优化过程如下:
对路线方案及初步地质勘察资料进行研究发现,采空区段线路经过偏坡院南侧,经上克细南侧,向西北展线,至杨雀寨附近,之后以路基、隧道的形式通过原杨柳冲、永顺、福兴煤矿矿区。

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该路线的绕行距离短,纵断面指标相对较高,但后段约5km穿过煤矿及采空区,且采用隧道通过采空区,工程建设受采空区影响大,潜在风险高。

对路段上下范围进行详细踏勘,收集采空区相关资料,摸清采空区边界范围,以勘察资料为基础,对路段每处采空区的危险性进行合理性评价,同时,充分了解熟知采空区对线路布设和治理的影响。

然后对相关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应将优化主要工作放在减少及避让采空区路段的设计上,在设计平面时,尽量避开采空区区域通过。

优化方案采空区路段路线自董弄南侧向西展线,经冗立设置高寨隧道,从团坡村北侧通过,之后主要沿原福兴煤矿遗留的采空区边界外通过;之后从湾河和大树脚两个村庄之间通过,至岜茅冲南侧。

此方案路线绕行距离长,但桥隧规模、拆迁规模明显较小,且避绕了采空区,后期施工和运营期间潜在风险低。

优化方案符合安全选线,地质选线和经济选线的原则。

3.2 环境选线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选线是公路设计阶段的主要选线方式。

公路设计阶段应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尽量减少对工程实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本段路线总体设计全面考虑了路线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充分结合山体的曲折与地形的起伏情况,尽量做到宜曲不宜直,对各种地形要素进行充分利用,以满足相关规范为基础,合理地与当地地形地貌进行结合。

填挖土石方尽量减少、避绕大的地质病害路段等,努力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景观环境的影响。

下例所示,路线经过石头寨、大坡等村庄密集区,根据实际地形、地物情况,通过环境选线的方案优化过程如下:
原方案向西经石头寨、大坡至牛滚塘北侧。

路线顺直,但拆迁规模大。

原方案路线长4.9km,设置桥梁1410m/5座,设置隧道1162m/2座。

优化方案从花石头附近向西北展线,向北绕行经荒地展线,避绕拆迁后至牛滚塘北侧。

该段路线长5.5km,设置桥梁1713m/4座,隧道932m/3座。

优化方案较原方案路线里程长约0.6km,桥梁长303m,隧道短230m,桥隧规模基本相当;优化方案对密集村庄进行了避绕,拆迁规模明显较小,且少占用基本农田。

优化方案符合生态环保选线和经济选线的原则。

3.3 安全选线
安全选线方式是借助几何线性指标进行安全选线,实际上就是结合不同地形选择不同的结合指标,灵活应用技术指标,不片面追求高标准,保持全路段线形标准的连续。

在视觉上对驾驶员进行引导。

在平面线形上,严格遵守规范确定的同向圆曲线半径之比在0.2~0.8范围、反向圆曲线半径之比在l~l/2范围的要求,做到地形复杂路段的较低标准与地形舒缓路段的较高标准的平顺过渡,保持全路段线形指标的连续、均衡,相邻路段运行速度相差不超过20km/h。

路段连续纵坡指标较低,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内容:连续下坡路段坡顶位置上游段根据大型车运行速度控制平曲线指标,避免货车进入连续下坡路段的运行速度过高,在连续连续下坡路段上,平曲线指标宜适中,避免货车运行速度过高;纵面设计宜保持坡度均衡,
避免陡坡接缓坡及局部路段陡坡集中布置的情况;保持平面和纵面线型的均衡,避免陡坡与小半径曲线组合使用。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不难看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设计及选线工作需要从环保、安全、经济等不同角度来落实,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及选线的工作效率。

通过分析发现,山区公路路线在进行设计时,受地质因素、自然灾害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比较大,为了提升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质量,需进一步加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并科学地进行选线,促进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胜林许刚袁晓寅.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7(1):298-2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