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卷

合集下载

重庆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A卷)(含答案)(1)

重庆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A卷)(含答案)(1)

重庆市2021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终止,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以下句子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倔强(juè)阔绰(chuò)叱咤风云(chà)B.慨叹(kǎi)彭湃(bài)销声匿迹(nì)C.宽恕(shù)狡黠(jié)迥乎不同(jiǒng)D.静穆(mù)梦寐(mèi)味同嚼蜡(jiáo)1.D(A项“倔”应为“ju锓咤”应为“zhà”;B项“湃”应为“pài”;C项“jié”应为“xiá”)2.以下句中加点词语利用不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慢慢体味生活,你会发觉,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B.早晨,万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

C.一场春雨以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漂亮。

D.拿到最新一期的《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2.C(“雪白”与“五彩缤纷”矛盾)3.以下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咱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址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轻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3.B4.“不要以为欢乐是自私的,当咱们欢乐的时候,咱们就播种欢乐的种子。

”该句放入下面语段中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人是能够独自欢乐的,因为人的感觉不相通。

潍坊市高密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卷)

潍坊市高密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卷)

潍坊市高密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共7题;共30分)1. (3分)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炽热(chì)纤细(xiān)相形见绌(chuò)毛骨悚然(sǒnɡ)B . 缄默(jiān)锃亮(zènɡ)脍炙人口(kuài)粗制滥造(làn)C . 稽首(jī)潜行(qián)心无旁骛(wù)吹毛求疵(cī)D . 媲美(pì)喑哑(ān)义愤填膺(yīnɡ)人才辈出(bèi)2. (3分) (2016九上·南宁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亵渎红妆素裹重蹈复辙B . 殒落根深蒂固兼而有之C . 嬉闹袖手旁观味同嚼蜡D . 萧索格物至知歇斯底里3. (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近期,把教育界搅得沸沸扬扬的话题,莫过于“中国狼爸”萧百佑了。

B . 他一会儿看数学,一会儿看语文,真是学而不厌。

C .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

D . 海尔企业从一个镇的亏损小厂发展为家电行业公认的信得过的特大型企业,其产品质量不仅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打入国际市场,跻身于世界品牌产品行列。

4. (3分) (2017九上·自贡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④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经历才够完美。

202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亲爱的同学,展卷安!让我们放平心态,开启语文之旅……一、古典之美(27分)(一)1. 学校诗社举办“寻古人雅趣”活动。

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极目皆趣(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篱下采菊,物我两忘,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其五>)(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光阴流转,时序交替,富有理趣。

(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阅金经”,远离世俗,雅音相伴,墨香静心。

(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泰山南北,一明一暗,相映成趣。

(杜甫《望岳》)趣由心生(5)“日月之行,__________”,沧海壮阔,吞吐日月,豪情满怀。

(曹操《观沧海》)(6)“__________,静影沉璧”,皎皎月色,一泻千里,月影如玉。

(范仲淹《岳阳楼记》)(7)“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月夜闲游,寻访村民,兴味盎然。

(陆游《游山西村》)(8)“__________,__________”,水天相连,如梦似幻,美妙绝伦。

(李清照《渔家傲》)寻美的眼睛里,万物皆趣;诗意的想象中,趣味无穷。

2.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诗句点评的空缺处。

1939年,周恩来在绍兴的题词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点评: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______的“竞雄”精神。

(二)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

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凉山州)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凉山州)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凉山州)本试卷分为A卷(100分)、B卷(50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又分为第Ⅰ卷和第Ⅰ卷。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憔.悴(qiáo)篡.改(chuàn)喧.嚣(xiāo)屏.住呼吸(pǐng)B.掂.量(diān)掰.开(bāi)忌讳.(huì)绚.丽多姿(xuàn)C.找茬.(chà)陨.石(yǔn)污秽.(suì)姗.姗来迟(shān)D.赫.然(chì)哺.育(bǔ)要诀.(jié)酣.然入梦(hān)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邓稼先心里怀着对祖国挚痛..的热爱,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

B.中国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院士,在核动力领域颇有建树..。

C.2022年农历虎年春晚为海内外华人奉上一台高谈阔论....的春节文化盛宴。

D.电影《长津湖》塑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志在千里是诗意;李白豪迈洒脱是诗意;杜甫忧国忧民也是诗意。

B.随着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冉冉升起,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C.人类过去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三十年会发生什么?D.戏台、窗花、热闹的社火……等乡土文化意蕴丰厚。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①直至今日,这一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但真正落实到位,让每一位学生均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面临诸多现实困难。

①一方面劳动教育如何才能成为学校易于开展的一门功课。

①谁都知道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可现实中的学校劳动教育长期被弱化。

①因此,只有因地制宜解决好现实困难,学生的劳动技能才能够提高。

①另一方面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中考试题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2题14分)今年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5周年,学校开展“红色‘冀’忆”主题活动。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

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甲(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

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

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

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乙(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íng chén)______ ②(bǐng chí)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ú)B. 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ú)C. 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ū)D. 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ū)(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 乙______(4)有同学读到“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时,思考“擘画”的意思。

依据“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与部首“手”有关。

结合语境推测,“擘画”的意思应该是______(①筹划②一幅画③管理)。

(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5)有同学手绘了“进京赶考”路线示意图(下图),请根据文段内容在序号处补充出对应的地名。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版含答案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版含答案

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A卷和B卷,A 卷满分1 00 分,B 卷满分 5 0分,考试时间1 2 0分钟。

2 .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旳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晰。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旳答题区域内作答,超过答题区域书写旳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 1 0 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12 分)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旳一项是( )A.阻遏.(è)B.汲.取(jí) C.蓬蒿. (gāo) D.震悚.(sǒn g)胚.芽(pēi) 孜孜.不倦(zī)稚嫩. (nèn) 养精蓄.锐(xù)羁绊. (bàn) 装模.作样(mú)归省. (xǐn g ) 眼花缭.乱( l iáo)2.下列语句中书写对旳旳一项是( )A.人们不懂得地球为何要发那么大旳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 .四乡立即传升他旳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旳手。

C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劳,凝结成《唐诗杂论》旳硕果。

D .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3.下列语句中加点旳成语使用有误旳一项是( )A .第54 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旳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 .在这片劫后重生旳土地上, 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发明幸福美满旳生活。

C .充足发挥丝绸之路旳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一样旳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华。

D. 《经典咏流传》 以崭新旳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老式文化具有不容置疑旳作用。

重庆市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A卷,含解析)

重庆市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A卷,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戎.装(róng)迂.腐(yū)被褥.(rù)刨.根问底(páo)B. 檀.香(tán)字帖.(tiè)荒僻.(pì)白驹.过隙(jū)C. 坎坷.(ke)污垢.(gou)誊.写(teng)绰.绰有余(zhuo)D. 肋.骨(lèi)麻痹.(bì)烙.印(lào)失之东隅.(y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C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

改为:坷kě;垢gòu;誊téng;绰chuò。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的一项是()A. 门框缅怀腐化惰落日月如梭B. 诽谤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C. 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苍痍D. 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A 惰—堕;B.瞻—赡;C.蔫—焉;苍一疮。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走在了科技的前沿,令世界瞩目..。

B. 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书店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C. 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 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变得开阔或通达了。

与“渐渐”矛盾。

4. 把下面这句话还原到文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句子: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使未来的道路走得更稳,要远。

2024年青海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青海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青海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试题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温馨提示:相信自己,沉着应对,把握时间,深思静答。

祝你成功!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学校举办以“溯源黄河·青海长青”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溯源黄河·寻文脉为了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学校将建设一条“黄河文化长廊”,请完成下面问题。

1. 请你用楷书或行书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溯源黄河·青海长青”八个字正确写到下面的田字格中。

2.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次活动的主题,同学们对相关汉字的意义进行了查询。

下图是对“青”的意义阐释。

由此可知,“青海”一词中的“青”应理解为“蓝色”,但同学们认为现代汉语中“青海长青”中的“青”不仅指颜色及引申的“年轻”义,还可以有更多的内涵,如:______3. 以下是学校“黄河文化长廊”中对“黄河精神”的解说,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作为九州水源之宗的黄河,养育了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传承着华夏文明______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脉之源、幸福之源。

在华夏儿女心目中,黄河早已成为共同的精神图腾。

(1)文段横线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络绎不绝B. 生生不息C. 川流不息(2)文段中加点字“脉”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màiB. mò4. 下图是班级为“黄河文化长廊”中黄河流域宗日文化彩陶图片展准备的海报,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并说明理由。

我喜欢: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5. 学校准备为“黄河文化长廊”题写一幅对联,请你选择恰当的下联()上联:追溯黄河文化之源下联:______A. 文化灿烂海纳百川B. 文化滋养民族之魂C. 传承千年文明之光D. 黄河文明灿烂辉煌活动二:山宗水源·悟精神为领悟黄河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班级开展了“阅读经典作品·领悟黄河精神”为主题的文学品鉴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2022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成都市)

2022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成都市)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动心忍性”在此处应为“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据此排除AB;“曾益”是一个词,“曾”通“增”,增加。据此排除C。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说法错误,甲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的是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D.主宰(zǎi)空旷(kuàng)语无伦次(lún)
【答案】C
【解析】
【详解】C.悄然(qiāo)——qiǎo;
故选C。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才,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B.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②他自己,自从到城里来,又长高了一寸多。他自己觉出来,仿佛还得往高里长呢。不错,他的皮肤与模样都更硬棒与固定了一些,而且上唇上已有了小小的胡子;可是他以为还应当再长高一些。当他走到个小屋门或街门而必须大低头才能进去的时候,他虽不说什么,可是心中暗自喜欢,因为他已经是这么高大,而觉得还正在发长,他似乎既是个成人,又是个孩子,非常有趣。
A.行者休于树 多会于此
B.而不知人之乐 极欢而罢
C.因想东坡守杭之日 辍耕之垄上
D.列烛以归以其境过清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春时每遇休暇,必约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处。
9.【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二、现代文(4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岱《苏公堤》)
【注】①晡(bū):申时,即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②熙世:盛世。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B.树林阴翳(翳:遮盖)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快乐)D.复会望湖亭或竹阁(会:汇合,聚集)
7.下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选文二
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
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 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
15.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16.从以上两段选文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祥子?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骆驼祥子》第二十四章)
13.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八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w

八年级下册语文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w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试卷类型:A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置身于冰窟.(kū),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qíng)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

B.那个年轻的纤.(qiàn)夫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dào)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C.一绺.(liǔ)绺灰白的鬈.(quán)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D.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gōu)着身子进我家来……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yì),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接舌:这东西这么好吃?!B.当我感到惊惶失错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C.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D.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既,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B.父亲老实厚道低三下四....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202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及参考答案

重庆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全卷共四个大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晌.午(shǎng) 谬.论(miào) 租赁.(lìn) 悲天悯.人(mǐn)B.赡.养(shàn) 山涧.(jiàn) 踱.步(duó) 风雨如晦.(huì)c.憎.恶(zēng) 斟.酌(zhēn) 簇.拥(cù) 自惭形秽.(suì)D.倔.强(juè) 澎湃.(pài) 体恤.(xuè) 骇.人听闻(hài)2.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3分)重庆,因其群山巍é( ),绵延起伏,民居楼宇依山而建,故被称作“山城”。

雾起时,于江pàn( )远眺,云雾liáo( )绕,宛如人间仙境。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 分)A.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给我们心灵以濡养..,还丰盈深邃了我们的思想。

B.他画的兰竹图,布局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笔力遒.劲.,风格潇洒。

C.仲春时节,这里繁花遍野,姹紫嫣红,各地游人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D.他慷慨激昂的演讲一结束,听众就爆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掌声和欢呼声。

4.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3分)(A)历史,总会给人以无尽的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B)为了更好的激励同学们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的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了党的奋斗历史。

(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启发,获得了力量。

(D)全体同学决心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5.拟人化的描写既能表现景物特点,又能传达情感。

【2020年中考超凡押题】重庆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A卷,含答案)

【2020年中考超凡押题】重庆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A卷,含答案)

重庆市2020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A)(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 宁静的山村,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轻盈飘渺.( miǎo )。

B.“梧桐飘落叶,秋虫情更痴”,秋风萧飒时,虫鸣是旷.(kuàng)野最生动的音符。

C.阅读能滋养灵魂,成熟心智,使我们不受繁华左右,不被潮流裹挟.(xiá)。

D.郁郁葱葱的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bì)护所和栖息地,许多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暄闹讹诈妄加揣测抑扬顿挫B.濒临愧怍通宵达旦不卑不亢C.慰藉收敛换然一新警报迭起D.笨拙玷污怒不可遏嘎然而止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不少人驻足..观赏,那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B.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C.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桠,随风轻轻地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分别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

C.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最后一课》和《我的叔叔于勒》。

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中考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评分一、(A卷)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校.对(jiào)别墅.(shù)仙露琼.浆(qióng)B.萌.发(méng)嘹.亮(liáo)抑扬顿挫.(cuò)C.鲜妍.(yán)哺.乳(fǔ)一气呵.成(hē)D.菜畦.(qí)思慕.(mù)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但是当冬天来临的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会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在人类的生活中,恐惧是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争锋相对。

C.我沉浸在烦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喜悦。

D.“他哥哥来啦?”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晴,“哎呀,我还不知道呢!”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成都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清幽宁静的青城山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炎炎夏日一到,八方游客就会接踵而至....。

C.川流不息....的锦江,古老而现代,它承载着成都的历史记忆,见证了蓉城的飞速发展。

D.地铁6号线尚未开通就已家喻户晓....,其科学而极具个性的设计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B.成渝两地联合举办的“爱成都.迎大运”绿道跑步活动,吸引了约一万左右市民参加。

C.成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开展夜间消费活动,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

D.惊闻成都文化名人流沙河先生离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甘肃省兰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Word版+答案+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Word版+答案+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 )一、基础知识综合1.(2021·兰州)下面是展览活动的前言。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书籍是我们视接入载、心通四海的桥(liáng ),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

历史念久,文明积累念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

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叶扁舟暗空下的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

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

在一番庄严肃(mù)的感觉之中,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1)根据拼音,在文段横线中填入相应的汉字。

桥(liáng )________肃(mù)________(2)“神谕”中“谕”的意思是( )A.告诉B.知道C.表明D.比喻2.(2021·兰州)下面文段是展览中某两个板块的引言。

根据语境,完成小题。

(人物传记板块)如果想把一些伟大的有用的思想教给人们的话,①读人物传记是一种更易于将思想创立者的生活与人格联系在一起的方式。

[甲]“同那些已经过世的伟人交朋友”,这听起来很荒唐,但是如果你一生中总是与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交友的话,那么你将生活得更好,更有教养。

人都需要不断__________生活的动力,__________是在年轻的时候,要有偶像和模,有高远目标....的激励。

在这里,我们阅读人物故事,寻找心中的榜样,与勇敢的心灵为伴。

(走向科学板块)我们对世界进行的许多研究虽然都是真实的,却也是不全面的。

[乙]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停下来“流连”一下 , 回味一下,总结一下,看看是否漏过了什么重要的方向。

科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我们“流连”一下,回头来看看: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个看似幼稚的想法,也许都会开启科学上的一段新旅程。

一部好的科普作品对社会的意义在于使科学家个人的内心体验....成为社会思考,②人们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产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它的价值,使社会产生新的知识、能力,甚至开创新的视野。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A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guǎng)撺掇(zhuì)契而不舍(qì)味同嚼蜡(jiáo)
B.莅临(wèi)鲜妍(yán)海市蜃楼(shèn)五彩斑澜(lán)
C.希翼(jì)炽热(zhì)殚精竭虑(dān)前仆后继(pū)
A.①②④⑤③B.②①④⑤③C.①④②③⑤D.②④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衔接、排序。解答时通读全句,理解文字的主要内容。
本段文字主要讲述科学文化,所以由②“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可知,②为首句;
由④“科学还是一种文化”可知,④在②之后;
由①“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的阻碍影响,这是④“科学还是一种文化,科学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先进文化”的转折,所以,①在④之后;
③“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文化和科技教育融合的影子。”可知这在阐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由来,所以,③在①之后;
⑤“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他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由来的具体阐述,所以,⑤在③之后;由此可知,顺序是②④①③⑤;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中考语文真题试卷A卷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崩溃(kuì)浩劫(jié)阐(chǎn)述萦(yínɡ)绕绚(xùn)丽B . 严峻(jùn)枷(jiā)锁歧(qí)途挚(zhì)爱奠(diàn)定C . 拙(zhuō)劣目睹(dǔ)指(zhǐ)摘肤(fū)浅野蛮(mán)D . 凋(diāo)零愚(yú)蠢倘(tǎnɡ)若襁(qiǎnɡ)褓整顿(dùn)2. (2分) (2019九下·中原模拟)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贻误尴尬丧家犬辩伪去妄深恶痛疾B . 荫庇维幕编年体明火执仗枉费心机C . 赃物针灸添加剂桀骜不驯殉私舞弊D . 作祟装帧勘误表黄梁美梦向隔而泣3. (2分)划线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 ①“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

②我来收拾残局!B . ①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②他穿了一件红颜色的衣服,十分鲜艳。

C . ①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②他话也没说,拿把铁锹径自出了家门。

D . “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狗的脸上去;狗呢——可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②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

4. (2分) (2019七下·昆明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 自从学校开展文明自律活动以来,全校二万名师生积极行动,消除了许多不文明现象。

C . 教室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个镇上的人。

D .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5. (2分)(2019·郴州) “可以肯定地说,读‘无字书’比读纸本书、电子书更艰难”一句放入下面文段最恰当的一处是()①精读、略读、快读三种读法可以交错地用于纸本书、电子书、“无字书”这三种书。

②并不是纸本阅读都是“深阅读”,没有浅阅读;也不是网上阅读都是“浅阅读”,没有深阅读;更不是说“无字书”皆为游山玩水,浮光掠影,没有学问。

③老子和孔子观水就读出了许多名堂。

④老子的“上善若水”论,从水的七种善性悟出了人的七种德性。

③孔子的“水的德性”论,从水的品性悟出了人的十种德性。

A . ①—②之间B . ②—③之间C . ③—①之间D . ④—⑤之间6. (2分) (2019九下·浙江模拟)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为了区别晚唐诗人杜牧,世称杜甫为“老杜”,杜牧为“小杜”,《泊秦淮》《赤壁》就是“小杜”的诗歌。

B . “世家”是《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因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C . 古代用铜壶滴水方法计时,两小时为一个时辰,如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

D . 古代以总角、豆蔻代指童年,以垂髫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以及笄来表示女子成年,以弱冠来表示男子成年。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7. (6分) (2018七下·霍林郭勒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卖伞姑娘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

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

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

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

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

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

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

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

”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

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

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

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

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

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

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

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

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

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⑪“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⑫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1)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

(2)第⑧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下列句子炼词准确,富有表现力。

请从词语或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4)“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8. (23分) (2019七上·揭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魏得强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的。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的确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的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

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

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

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

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

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

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2)品味下面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3)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4)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有什么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 (13分) (2018八上·宁波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虎丘① ,中秋游者尤盛。

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② ,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③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④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⑤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

”真知言哉!(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钓月矶:在虎丘山顶。

③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④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⑤趺坐:两脚盘腿打坐。

(1)用“/”为【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2)“耳”,句末语气词,可以表示肯定,也可以相当于“而已”、“罢了”。

请从“耳”这个语气词的角度品味下列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3)甲乙两文作者都是书画大家,常常“潇洒数言,便使读者如身出其间,真是文中有画也”。

请结合文中划线句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0. (4分)(2019·海曙模拟) 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古诗十九首(其九)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诗句中“遗”意思为________。

(2)诗句中划线的“其”与下列句子中“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B . 其一犬坐于前(《狼》)C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D .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五、默写 (共1题;共10分)11. (10分)古诗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