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改革-高考历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苏联解体知识点
高中历史苏联解体知识点高中历史苏联解体知识点 1、改革与解体知识点包括高中历史苏联解体知识点 1、苏联的改革、苏联的解体、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等部分,有关高中历史苏联解体知识点 1、改革与解体的详情如下:高中历史苏联解体知识点 1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2.缺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改变,农业和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
苏联的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①政治和经济领域A.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B.评价:这些改革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思想领域A.内容: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B.评价: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勃列日涅夫改革①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评价: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改革①经济改革A.内容: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B.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②政治改革A.内容: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B.结果: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苏联的解体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但很快失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0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
考点40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2.内容(1)经济农业上,实行收购制;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
工业上,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
(2)政治召开苏共“二十大”,展开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3.评价(1)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2)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突破。
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改革最终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赫鲁晓夫的改革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2.内容(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3.结果(1)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4.评价(1)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2)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对苏联经济实际发展水平的高估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3)这一时期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本国的经济负担。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现象,社会陷入了危机。
2.内容(1)经济方面①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②政府实行指导性计划指标;③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④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⑤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2)政治方面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及思想自由化。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3.结果这些经济改革措施,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2018年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讲义:必修2 第21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夯实基础【P101一、赫鲁晓夫改革【基础梳理】背景(1)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领导层变化)。
(2)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措施农业方面(重点)(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3)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1)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2)给企业部分权利。
(3)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结果:无力破除斯大林模式,但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重难突破】赫鲁晓夫将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的原因赫鲁晓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农业上是因为经济上最尖锐的问题是农业发展的长期滞后,苏联的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成为苏联社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真题演练】【例1】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
这是(D)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限定“1952年到1964年”。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在农业方面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故出现材料中的现象,因此选D项。
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故排除A、B两项;C项“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情况,排除。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基础梳理】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纠正赫鲁晓夫改革出现的问题。
措施(1)企业管理方面: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2)工业方面(重点):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知识点与练习题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一、教材知识掌握1. 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否定斯大林的做法。
但是他将问题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
这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和结果: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赫鲁晓夫以后,勃列日涅夫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其经济改革重点是重工业。
这使得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他的改革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3.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体制。
4. 苏联的解体(1)历史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是没有成功。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方面,从而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90年,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首先宣布脱离苏联,其他各加盟共和国相继发表主权宣言)。
(2)主要过程1991年8月19日,一部分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扭转局面,但以失败而告终。
8·19事件齁,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分裂进一步加快。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成立“独联体”;12月21日苏联原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建立独联体的文件。
至此1991年底,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
2、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承认企业与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注意:赫鲁晓夫虽废弃了僵化的部门管理体制,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用行政指令管理企业的老办 法,也没有将经营自主权交给企业,反而滋生了地方本位主义等问题。
实战演练,链接高考
(2007年全国文综Ⅱ卷, 40)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
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 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 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 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 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 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 有预期那样高。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总体效果: 积极:粮食年均产量增长约50%;肉类约60%;奶类约70%。农民平均月收入在十年里由25卢布涨
到51卢布。
消极:改革并未改变苏联农业粗放经营的缺陷,冒进政策伤害经济,劳动生产率依然较低。而且农 业受气候条件波动影响很大。
基础知识概要
二、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经济措施 • 工业改革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
实战演练,链接高考
(2007年全国文综Ⅱ卷, 40)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背景:(1)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A.农业集体化使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落后。
B.片面发展重工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赫鲁晓夫领导地位巩固力图改革。
(3)苏共二十大破除了对斯大林的迷信。
内容:(1)农业(2)工业评价:(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经济管理体制方面:A、恢复……..加强B、扩大……C、运用……刺激……工业发展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2)结果A、执政前期:经济增长、政局稳定;军力大增,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B、执政后期: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
(3). 改革失败原因:(1)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3)对外政策和经济战略阻碍经济改革的深入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2、改革内容(1)、经济改革:重点: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改革失败(2)、政治改革:内容:提出民主化和公开性,放弃执政地位实行多党制3、结果:改革失败,国内形势失控,苏联解体。
四、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启示(1)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有着巨大的优越性。
(2)社会主义制度也存在着弊端,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
(3)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改革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4)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经历挫折甚至失败。
(5)必须警惕帝国主义的各种形式的破坏和颠覆活动,防止和平演变。
(6)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措施
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措施引言赫鲁晓夫是苏联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对农业的改革。
本文将重点介绍赫鲁晓夫改革农业的措施和目标,以及其对苏联农业发展的影响。
背景赫鲁晓夫执政初期,苏联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赫鲁晓夫提出了农业改革的计划。
他认为,苏联的农业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陈旧、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改革农业成为赫鲁晓夫解决粮食短缺的重要举措。
政策措施为了推动农业改革,赫鲁晓夫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 集体农庄化赫鲁晓夫倡导将农村中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建立集体农庄。
他认为,通过集体化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益。
同时,集体农庄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2. 农业机械化赫鲁晓夫提倡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替代为机械设备。
他认为,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并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
为了推动农业机械化,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并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支持。
3. 农业科技进步赫鲁晓夫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
他认为,通过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建立了一系列的农业研究机构,鼓励科学家和农民共同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目标与成果赫鲁晓夫改革农业的目标主要包括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农业现代化。
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赫鲁晓夫改革农业后,苏联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1960年到1963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增加了将近20%。
2.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措施使得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集体农庄化和农业机械化,农民的劳动负担减轻,生活更加富裕。
3.农业现代化推进: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促进了苏联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农业机械化和科技进步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更新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历史必修二17课17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业)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苏联的国防开支: 1955年,324亿美元,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
1983年时的苏联导弹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在谈判桌上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项目 年份 美国 苏联 现役武装部队 1968 350 340 1978 210 440 坦克 1968 8500 32400 1978 10500 50000 战术飞机 1968 5100 4000 1978 4500 4600 水面战舰 1968 360 320 1978 172 240
1991年月12月25日
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
俄罗斯国旗升起
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 送了苏联,如果不改革,苏联就不 会解体。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为 什么?”
苏联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斯大林体制下的问题长期没 有得到纠正 2、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的民族高压政策 导致的民族分离运动 3、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背离社会主 义方向的改革
社会主义经
济改革阶段
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
A D B C
23、、从苏联经济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 4 戈尔巴乔夫改革跟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 1、(2004.广东.)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 、赫鲁晓夫改革的深远意义在于: 以下正确的认识: 夫改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正确的是: A.取得一定成效 ① 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具有复杂性、艰巨性、 A.苏联经济有所好转 A.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得最早; B.提出了“建成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 曲折性。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没有规律可寻。③ B.改革效果不佳 改革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④社会主义建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迈出了苏联经济改革的步伐 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C.改革措施符合实际情况 C.只局限在农业领域; D.完全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② ④ D.对斯大林经济体制实行根本性的改革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知识点1_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 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 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 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赫鲁晓夫改革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 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 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 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 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答案】 B
赫鲁晓夫改革
【典型试题】
2.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 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 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 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赫鲁晓夫改革
【典型试题】
1.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
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
()
赫鲁晓夫改革
【典型试题】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 展 B.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 变 C.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城粮食的歉 收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 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7.21课文注释: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课文注释: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
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副业生产和大规模开垦荒地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53年~1958年间,农业产量平均增长率达6.8%,农民年收入从平均每户1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
1950~1960年,在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万的情况下,农业产量仍明显增加。
在工业方面,尽管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并不成功,但苏联工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
1951~1965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0.7%,钢铁、煤炭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产量都逐年增加。
军事科技水平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1953年,苏联在美国之后不到一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57年,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同年,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961年,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也成功上天。
但在斯大林时代成长起来的赫鲁晓夫,最终未能彻底摆脱思想上的束缚。
他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应急性、随意性、矛盾性和局限性,出现了不少的失误。
在国内,对斯大林的批判有过激过火之处,方法步骤也有失周详,造成了国内政治、思想的长期混乱。
赫鲁晓夫执政后期,领导人权力过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浮夸风盛行的问题再度滋生。
在对外关系上,由于缺乏灵活应对外交突发事件的能力,导致美苏关系因古巴导弹危机一度濒临战争边缘,苏联的国际威望也因此遭受损害;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也削弱了苏联的领导地位。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辞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永远退出了政治舞台。
1971年9月11日,78岁的赫鲁晓夫与世长辞。
到他墓前悼念的人们都能看到一块半黑半白的大理石墓碑,似乎暗示了逝者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一生。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考点: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1.背景:斯大林逝世后,继任的领导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的一些弊端,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一些改革措施。
2.内容: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在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鼓励垦荒,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政治领域,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3.影响: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入6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例题1大面积开垦荒地,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领导这一“玉米运动”的苏联领导人是()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C解析: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的改革中,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领导了“玉米运动”。
答案C。
例题2对赫鲁晓夫改革评价正确的是()A.根除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未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改革没有取得任何的成就答案:B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未根本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答案B。
1. 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2.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A.日本的明治维新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C.俄国的1861年改革D.中国的戊戌变法3.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4.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答案】C【解析】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苏联领导人是赫鲁晓夫,答案C。
「精品」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14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课件 人民版必修2-精品资料
2.在苏共的某次全会上,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这样的评价:“个人集 权,随心所欲,自我吹嘘,任人唯亲,管理混乱,外事不慎等。”该领导 人是 (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时代,对斯大林个人崇 拜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从材料中“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评价”可以排除A 项;戈尔巴乔夫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材料中“个人集权, 随心所欲”可以排除D项;B、C两项相比较,从“外事不慎”可知只有赫 鲁晓夫与之相符,“外事不慎”是指赫鲁晓夫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导致这一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 因。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示? 提示:(1)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曾有力地推动了
社会主义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益明显。实践表明,社会 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 B
精心制作,敬请观赏
3.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 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经济体制改革。A项是列宁;B项是斯大林;D 项是戈尔巴乔夫。本题考查赫鲁晓夫的改革政策。A是列宁时期的政策,B 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开垦荒地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策,D是戈尔巴乔 夫时期的政策。 答案 C
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 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
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汇系列:考点赫鲁晓夫改革
精讲考点汇总表题号考点难度星级命题可能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17近代法国政治制度★★★○○○18工业革命★★★★○○○○21赫鲁晓夫改革★★★○○○2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26对外开放★★★○○○【原题再现】赫鲁晓夫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轮换制度,并从1957年开始降低了高级干部工资,规定了政府部长、副部长、部务委员、司长、副司长的最高工资,并废除了每月发给高级干部的专门津贴。
据此可知,赫鲁晓夫的此项改革A。
削弱了其执政时的社会基础B。
确保了其他改革的顺利推行C。
有利于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 D.致力于纠正斯大林模式弊端【答案】D【解析】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1.背景:(1)面临问题: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有利条件:①和平建设时期;②1953年斯大林逝世;③(P80知识链接)1956年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内容:(1)农业方面:①分配制度: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②农庄庄员变化: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③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⑤集体农庄变化: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2)工业方面:①地方变化: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②企业变化: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③分配变化: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前提:坚持斯大林体制前提(坚持计划经济为前提,开始运用市场手段)4.作用:(1)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2)取得一定成效,工农业发展,军事科技国际领先5.局限性:由于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所以导致改革失败6。
特点:政策具有两面性,前后矛盾,缺乏连续性;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7.失败原因:根本原因: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具体原因:②“20年建成共产主义”战略目标超越实际.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④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35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35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片面发展重工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措施结果:其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②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特点: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3)结果: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通史链接]苏攻美守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3.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危机局面。
(2)措施①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②调整苏联的所有制,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③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④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3)结果: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轻巧识记]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可归纳为“一、三、四”一个对象:斯大林模式。
三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四点措施:扩大自主权、改革经营管理制度、承认市场调节、实行政治“民主化”。
[归纳总结]苏俄(联)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答题术语]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形成初期和二战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到了后期,该模式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3.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进入停滞时期。
高中历史:赫鲁晓夫改革
高中历史: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2.内容
(1)农业
①措施: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其再度出现危机。
(2)工业
①措施: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②局限性: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3)政治: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3.评价
(1)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第1页共1页。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执政后对苏联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旧框框。
他首先从农业入手,采取了三次重大改革措施:一是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取消农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二是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播种面积,种植玉米,增加粮食产量;三是取消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把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方面:苏联工业绝大部分由国家集中管理。
1936 年,中央直属企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90%。
从一个小别针到巨型发电机的生产都要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控制,受政府有关部、局的领导。
赫鲁晓夫上台后,发现中央很难把全国20 多万个企业都集中管理好,力图改变这种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他陆续把1.5 万个中央直属企业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管理,同时扩大了加盟共和国的管理权限。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1.在坚持中央集权的同时,扩大地方权限。
将中央部门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改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地方获得较大的自主权。
从1954 年到1956 年,赫鲁晓夫首先把近15,000 个企业由中央交给加盟共和国管理,中央部属企业仅留3/l0。
此举便把斯大林时期的体制中中央与地方管理企业的比例,倒转了过来,为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奠定了物质基础。
2.以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的原则,改组政府机构。
这是赫鲁晓夫时期政治改革的重要特点,也是这一时期政治改革中很有特色的尝试。
3.改革干部队伍的结构,规定干部任期,限制干部特权。
1。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农业改革:赫鲁晓夫推行了农村集体化运动,通过合并农村的小农
经济单位,建立起农业合作社和农工商联合社,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
2. 经济改革:赫鲁晓夫试图改革苏联的经济体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
经济改革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加强国家计划经济的调整和管理,提高
工业生产效率,发展农业和消费品生产,实行军工合理化等措施。
3. 政治改革:赫鲁晓夫试图打破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权体制,提出了
一系列政治改革的倡议。
这些倡议包括缩小党和国家领导层的规模,
减轻官僚主义,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淡化个人崇拜和领
袖崇拜。
4. 历史重审:赫鲁晓夫在1956年的克里姆林宫报告中公开揭示了斯
大林的错误和镇压罪行,进行了苏联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审查。
这一举
动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人们对斯大林的崇拜和宣传
受到了很大冲击。
需要注意的是,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改革成效有限。
随后,在苏联历史上,赫鲁晓夫的改革被部分人
批评为过于急进和不够稳定。
【历史】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新人教版必修2)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重点在经济领域:是用经济管理方法 改革重点在经济领域: 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市场对 经济的调节作用 经济不断滑坡, 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 结果: 结果: 续下降 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原因:仍未放弃苏联传统做法, 原因:仍未放弃苏联传统做法,优先发 展重工业
10
改革前期: 改革前期:
推行“新经济体制” 推行“新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 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得发展, 逐渐提高,军事和综合 逐渐提高, 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 国力增强, 匹敌的超级大国。 匹敌的超级大国。
勃列日涅夫 (1906-1982) 1906-1982)
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11
17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材料: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材料: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
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 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多元化”——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 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 形态多元化”——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民族 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 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苏共内部产生严重分 各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公开化, 歧,各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公开化,苏联的政治 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 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 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 去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去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18
13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赫鲁晓夫改革的结局及成因
①结局:改革收效甚微,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结束。②成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有的经济模式;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很急躁,反复无常,也阻碍改革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