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突破之—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观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文意分析。
准备资料:晚练(三、八) 《历史的先见》
《美和美的东西》
Fra Baidu bibliotek综合测试 《唐宋转型中的思想突破》
运用观点态度分析事例
• 一、提问方式: • 15、毛延寿和达•芬奇同样画女人,为什么效果完全不
同?请从画与诗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 一现象作简要分析。 《诗中有画》
• 15.请依据文意,对下面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当杜甫写到:“好雨知时见,当春乃发 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 的美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表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 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 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 是美的。
一1一5开.处一始原群始:大森大学林学生,探生对险以所进探见入 险景的物心的原态始进美入十原分始赞森叹。 林几,小那时后种,原他始们风迷貌路在了。 他夜们幕眼降临里…是…难他得们一对见周 的围美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
题目
考点
题型 分 值
14.数学方法与逻辑方 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
结合文意概括。
理解文中 简答题 4
重要概念

的含义
15.国学大师陈寅恪通 运用观点 简答题 4
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 的诗,同时,他又通过
态度分析

白居易的诗《卖炭翁》 实际事例
考察唐代“宫市”弊政。
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
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
1、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一般来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 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找作者 的观点态度。
(1)通过标题、全文的中心句、文中重点段落的 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2)抓重要语句。即议论文中的起始句、终结句、 论点句、判断性的句子 (3)抓标志性词语。如“以为”“认为”“感 到”“觉得”等。
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 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原来 的美就消失了。(分析)这表明美是随着 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 答题思路: 1、找出对应观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观点 2、用观点分析事例:根据题干事例的信息点,用相应
的观点进行分析。
四、小试牛刀:请按照例题的答题方法,根 据下面的文中观点来分析事例。
2、运用观点态度分析事例
• 二、答题思路: 1、找出对应观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观点 2、用观点分析事例:根据题干事例的信息点, 用相应的观点进行分析。
总结:答案 = 文中观点 + 事例分析
三:例题分析
• 例:2011广东高考《美和美的东西》15. 一群大学生 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 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 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
后请来从:美与当人他的们关迷系路的被角 困度,,面结合临文危中险原,理原,来对 的这美种就现象消作失简了要。分析。 变(化4分原)因:美是随着
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
化而变化的。
• 参考答案: • ①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
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观点) • ②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
篇名


考点
题型 分 值
《美和 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 美的东 之味”的两个“味”字的
西》 不同意思。
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 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 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 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 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 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 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 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想 象作简要分析。(4分)

尼采是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生前默默无闻,
能够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他的经典著作《查拉图斯特
拉如是说》一直卖不出去。直到死后,他才有了巨大的
名声,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州一模
《论哲学与智力》)
总结:题目给出具体的事例要求分析,就是要在文中找 出相应的观点,并结合例子进行分析,这种题型其实就 是信息筛选整合题的提问变体,关键是审清题目,通过 对原文观点的理解,筛选文中观点来分析题干中的事例。
• ① 找出对应的观点
②分析事例:
【题目原文范围】其次,美的东西都是 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 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
关当观系中点当,:中它,就美它可的是能东美不的美西;或都处是是在另相另一外种对的美的关。,系例 如随西着湖人,们当晴对光现潋实滟或的是审山美雨空关前系的的时 候变,化条而件变不同化,。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
15.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 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
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
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
• 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 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
• 答题思路:① 找出对应的观点; ②结合事例分析
• 答案= 文中观点 + 分析事例 ,
• 对以下横线处的内容进行讨论,组织答案
问题模式:分析事例型。
答题思路:答案=
+

文中观点:(美与人的关系) 。
分析事例:

变化原因:

点态度 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
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
分析实 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 际事例 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
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 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 任”。
题型 分 值
简答题 4 分
简答题 4 分
篇名
《读书 方法与 思想方
法》
广东2013年
必考文主观题阅读复习 分析事例型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怎么考?广东2011年
理解文中 简答题 4
重要概念

的含义
运用观点 简答题 4
态度分析

实际事例
广东2012年
篇名


考点
《历 14.作者认为,知识分子 史的 “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 先见》 责”。请指出两个“负责”
的不同意思。
理解文中
重要概 念的含义
运用观 15.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
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