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1ba0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8.png)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具有严谨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3、培养具有全球化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工程师。
二、培养内容1、基础理论课程化学基础课程:常规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能源化学基础课程:能源化学原理、热力学、动力学、催化反应原理等;工程基础课程:化工原理、传热传质原理、流体力学等。
2、专业技术课程能源化学工程设计:能源化学工艺设计、设备设计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材料表面改性工艺等;环境保护与能源转化:环境工程原理、清洁能源技术等。
3、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技能培养:化学实验、化工实验、能源化学实验等;工程实践训练:能源化学工程设计、工艺仿真等;科研训练环节:参与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等。
三、培养模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工程实践为重点加强工程实践环节,设置针对性的工程设计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
3、科研训练为支撑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方法1、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实训设置多种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
3、工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加强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科研训练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培养评价1、考试评价采用期中期末考试和平时测验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实验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进行评价,反映学生的实验实训水平。
3、工程实践评价评价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包括项目设计方案和实践效果等。
4、科研成果评价对学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情况进行评价,反映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00d6c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3.png)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能源化学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
它致力于研究和开发能源转化、存储和利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能源化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应包括基础课程的学习。
学生需要学习化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基础科学课程,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还需要学习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热力学、传热传质和反应工程等。
通过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能源化学工程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教学。
学生需要进行实验室实践和实习,掌握实验技术和仪器操作技能。
实验室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则可以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程项目,了解工程实践中的需求和挑战。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还应包括专业课程的学习。
学生需要学习能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能源转化和存储的基本过程和技术。
还需要学习材料科学和工程的相关知识,了解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同时,还需要学习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了解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在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探索。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可以了解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趋势,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通过参与工程实践,学生可以了解实际工程项目的需求和挑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需要学习人文社科课程,培养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程实践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能源化学工程培养方案应包括基础课程的学习、实践教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这样的培养方案,能够培养出具备能源化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8ec7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1.png)
工学院2023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以能源动力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关键,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同步具有较强团体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意识,适应现代能源行业需求旳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以清洁能源运用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要波及液化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与环境保护制冷空调。
毕业生能在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制冷与空调设备企业、新能源企业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校进行深造或从事科研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规定1、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旳体魄。
2、通过高等数学、工程材料、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等专业关键课程旳学习和训练,掌握能源与动力领域广阔旳理论基础知识。
3、在液化天然气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可再生能源运用技术、能源系统安全工程等专业课程中,培养能源与动力领域尤其清洁能源运用所必须旳理论分析能力和应用技能。
4、纯熟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译旳基础,能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较强旳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应用能力。
5、具有国际视野,理解国际科研前沿,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研究开发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6、具有优良旳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旳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按规定完毕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课时五、专业基础课程能源科学导论、工程热力学(1)、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热工基础试验、工程材料、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电工电子试验。
六、专业关键课程热质互换设备、燃烧原理与设备、制冷与低温技术、工程热力学(2)、流体机械与管网、一般化学、工程应用技能训练。
七、专业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精品课程”等。
工程热力学(2)为双语课程。
八、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九、专业学分课时分布状况表(见附表二)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见附表三)十一、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参照附表一)十二、独立开班旳留学生教学计划附表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包括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能源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化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2775e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6.png)
能源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
能源化学可是个超酷的专业呢!你想啊,能源在咱们现代社会里就像超级英雄的能量源一样重要,而化学就像是魔法,把能源变得更高效、更清洁、更可持续。
这个专业就是要把化学知识和能源的开发、利用、转化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二、培养目标。
咱们的目标呀,就是培养出一群能源界的小魔法师。
具体来说呢,就是要让同学们掌握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像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原理这些就像魔法咒语一样要背得滚瓜烂熟。
而且还要懂得如何把这些知识用在能源相关的领域里,比如说开发新的能源材料,就像给超级英雄打造新的武器装备;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就像给汽车加了超级加速器一样,让能源用得更省更有效。
毕业后呢,能在能源企业、科研机构等地方大显身手,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程设置。
1. 基础化学课程。
2. 能源化学核心课程。
3. 实验课程。
四、实践教学。
1. 实习。
专业实习是让同学们到真实的能源企业或者研究机构里去体验一把。
你可以到炼油厂看看那些黑乎乎的石油是怎么变成各种各样有用的能源产品的,也可以到新能源企业看看那些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背后的化学奥秘。
这就像小魔法师到魔法学院外面的世界去历练一样,能让你知道自己学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实习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大学的某个暑假或者大三下学期,这样同学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能更好地在实习中学习和成长。
2. 毕业设计(论文)到了大四,就要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了。
这可是你在能源化学世界里的一场大冒险。
你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能源化学相关课题,比如研究一种新型的储能材料,或者优化某个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像一个独立的魔法师一样,深入研究这个课题,最后把你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或者设计出一个方案。
这不仅是对你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你走向能源化学领域更高层次的一个起点。
五、能力培养。
1. 知识能力。
同学们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化学原理来解决能源相关的问题。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32553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b.png)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304T英文名称:Energy Chemical Engineering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电力、石化、水处理、新能源、煤化工等领域从事分析监测、生产管理、研究开发、设计规划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安全与环境意识。
培养目标2:具备能源化学化工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结合现代化工具,识别、设计、实施及表达复杂能源化学工程活动/项目的能力。
培养目标3:能够在电力、石化、水处理、煤化工、新能源及相关行业从事分析监测、水处理、生产管理、研究开发、设计规划等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培养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多学科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
2、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能源化学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接受能源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化工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在电力、石化、新能源、煤化工等领域从事生产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规划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要求表述如下:1、工程知识能够利用数学、物理、计算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进行能源化学工程领域的相关建模与求解;能够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与数学模型方法用于分析与解决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利用能源化学工程知识识别、判断复杂化学工程的关键环节,并能通过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进行关键问题的表述,能够利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对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能源化工领域能源转化过程的化工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流程的计算与优化方法;具备设计和实验实践的能力,并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能源化学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能源化学课程设置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8caa72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2.png)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能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能源化学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二、课程内容1. 能源化学基础理论(1)能源化学基本概念(2)能源化学基本原理(3)能源化学基本定律(4)能源化学基本方法2. 能源化学研究方法与技术(1)能源化学实验技术(2)能源化学分析方法(3)能源化学计算方法(4)能源化学模拟技术3. 能源化学领域研究方向(1)新能源材料(2)能源转化与储存(3)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4)能源化学与生物技术4. 能源化学应用实例(1)新能源电池技术(2)太阳能电池技术(3)燃料电池技术(4)生物质能技术5. 能源化学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1)能源化学法律法规(2)能源化学政策(3)能源化学产业发展趋势三、课程设置1. 课程设置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基础与前沿相结合(3)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4)学科交叉与融合2. 课程学时分配(1)理论课程:40%(2)实验课程:30%(3)实践课程:20%(4)讲座与研讨:10%3. 课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能源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能源化学领域典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学术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程考核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20%(2)实验报告:20%(3)课程论文:30%(4)期末考试:30%2. 考核内容(1)能源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能源化学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3)能源化学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4)学术研讨与创新能力。
五、课程资源1. 教材与参考书籍(1)能源化学教材(2)能源化学相关书籍(3)国内外能源化学期刊2. 实验室与设备(1)能源化学实验室(2)能源化学实验设备(3)能源化学分析仪器3. 学术资源(1)国内外能源化学研究机构(2)能源化学学术会议(3)能源化学科研项目六、课程实施与保障1. 课程实施(1)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计划;(2)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教学;(3)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4)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e2d999f12d2af90242e6b1.png)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负责人:何平分管院长:廖其龙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玉香一、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70,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适应涉及化学、化工和新能源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广泛需求。
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能源材料、新型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工程等生产和研发行业从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或者继续深造。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本专业学生在牢固掌握外语、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化学、化工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发展、新动向有一定的了解;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化学反应工程、仪器分析、能源材料基础、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测试技术、化学电源设计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3.掌握所学专业方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学术论文撰写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5.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能源化学工程、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6.了解能源化学化工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与化学化工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四、主干学科与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化学专业主干课程: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化学反应工程、仪器分析、能源材料基础、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测试技术、化学电源设计五、学位课程综合外语A4、高等数学B2、VB程序设计、无机化学B2、物理化学A2、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测试技术、化学电源设计、能源化学工程综合设计实验A六、学分分配七、专业教学计划八、选课指导(课程配置流程图)九、各学期应修学分分布表学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学分合计建议应修学分21.5 32 29.5 24 22.5 22 3.5 15 170十、说明1. 选修课程见学校选修课程说明。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51e255a6c30c2259019ea7.png)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81304T专业名称:能源化学工程(Energy Chemical Engineering)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化学、化工及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在电力、石油、石化、煤化工、新能源等行业的大型企业及相关规划、设计和研究单位从事水处理、动力设备及电网腐蚀控制、化工过程监测及自动化、化学分析测试及化学监督、生物质能转化、氢能开发、新能源利用等方面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1.专业特色⑴火电厂、核电站等大型能源动力系统高纯水处理、水化学控制、水质监测与水处理系统自动化;⑵工业废水处理、再生水回用及工业节水;⑶大型动力系统及电网设备的腐蚀及其控制;⑷动力燃料及电力用油和气的化学监督;⑸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及氢能开发与利用。
2.培养要求⑴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⑵较全面地掌握化学、化工及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水处理技术、金属腐蚀控制技术、化学分析监测技术、化工过程测控技术、动力燃料及电力油气化学监督技术、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技术、氢能开发与利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其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趋势;⑶具备能源动力系统化学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化学设备的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进行能源化学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
⑷具有较强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良好的合作精神,开放的心态和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不少于150学分五、学位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工科平台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
学科基础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7b27bb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7.png)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一门以能源化学为基础,结合工程技术和实践应用的学科。
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能源化学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掌握能源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能源相关领域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对能源化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能源化学工程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能源的利用和节约的认识和意识。
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课程内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包括以下主要课程: 1. 能源化学基础:介绍能源化学的基本概念、能源转换原理和能源储存技术等内容。
2. 能源化学工程原理:讲授能源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工程原理,涉及燃料电池、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3. 能源化学工程设计:介绍能源化学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4. 能源化学工程实验:进行与能源化学工程相关的实验,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5. 能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强调能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包括能源政策、能源经济和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通过理论课程的讲授和实验课程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2. 案例分析:通过研究实际的能源化学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 实习和实践:安排学生进行能源化学工程的实习和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结通过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能源化学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他们具备从事能源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
能源化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化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7519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a.png)
能源化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能源化工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能源化工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设计、实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能源化工及相关科技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分为基本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1.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能源工程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专业知识全面了解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掌握能源转化技术和过程,熟悉节能与环保技术;3.分析与设计能力具有运用工程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开展标准化和规范化设计工作;4.实验能力掌握分析测试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X射线、质谱、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化分析仪器的使用;5.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进行学科前沿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能够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
二、专业设置1.本科专业能源化工工程专业设置包括能源化工基础、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环境工程、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仪器分析、科技管理、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2.研究生专业能源化工工程研究生专业设置进一步深化专业领域知识和研究能力,包括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过程、新型催化剂、高效分离技术、清洁能源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课程。
三、课程设置根据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能源化工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及课外拓展。
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电子等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环境工程、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仪器分析、科技管理、工程实践等方面的专业课程,突出能源化工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3.实践教学包括生产实习、科技实验、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课堂外能够亲身体验专业技能与知识应用。
4.课外拓展包括科技讲座、专业实践、学术活动等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实践经验。
四、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为了保障能源化工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1.教学资源学校应建立完备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和专业图书馆,购置和更新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能源化学工程
![能源化学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0e612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0.png)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 具备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能够在化工、资源、能源、冶金、环保、材料以及生物、医药、食品、信息与国防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技 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工作的人才。
能源化学工程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01 设置背景
03 培养目标
目录
02 发展历程 04 培养规格
05 课程体系
07 培养模式
目录
06 教学条件 08 发展前景
基本信息
能源化学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化工与制药类(化工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 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能源化学工程、电化学工程及催化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能 量储存与转换的理论基础;掌握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燃料电池系统与氢能利用;电化学功能材料与能源储 存转换技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利用途径;能在新能源的利用和转化领域内从 事专业经营管理和科研开发;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电源与物理电源(燃料电池、锂电池、Ni-H电池、太阳能电池、 生物电池等)的利用技术,学习能源材料与能源转换材料(储能材料、电极材料、光电转换材料等)的设计与合 成,燃料化学与工程中催化剂、添加剂、高能碳氢燃料等新型燃料或能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技术。
课程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一、专业介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设立于2010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本专业早在2007年就设立了能源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又新增本科专业,形成了完整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育人体系。
主要研究方向:煤化工、天然气、石油化工、能源清洁转化、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环境化工。
办学目标以“煤和油”为特色,培养适应国内大型国有企业主导的能源市场发展需要的、具有从事能源化工领域的科研、生产、设计、技术和管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拥有一支精练的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教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2人具有海外学习与工作的经历,学科背景涉及化学工程、能源化工和化学工艺等。
所依托的部门具有强大的科研和教学资源,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支持的学科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依托的研究机构有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及科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目标和思路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掌握化石能源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高效洁净化工转化利用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利用现代化工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煤化工、天然气、石油化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环保和节能减排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开发、装置设计及生产过程控制、生产技术管理、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三、课程模块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结构图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结构表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四、修业年限、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
学制:4年
修业年限:4年;
毕业学分要求:修满170.5学分。
其中:通识通修课程78.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52学分、开放选修课程18学分、集中实践模块22学分。
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
五、指导性教学计划(见附表)
西北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辅修与第二学位教学计划
说明:辅修专业要求开设30个学分的课程,第二学位要求开设50学分的课程,所开设的课程应以学科核心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