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地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左军

高职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实施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中担任重要的角色。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依靠多种途径实现的,包括课题教学、实践、实习环节等,其中高职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日益显现,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我校属于五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即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是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结合,重新构建学生的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和个人素质的结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五年制高职院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学生普遍年龄小,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期。活跃、朝气,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相比其他阶段的学生社团而言意义更加深远。

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创建于1919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其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点鲜明,发展潜力巨大,被誉为培养医药卫生技术人才的“摇篮”。为了进一步适应学校全面、持续、科学发展的需要,切实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自主管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对学生社团管理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社团至今已有35个,注册成员1120个,学校社团的蓬勃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但目前社团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社团、准确引导和管理社团,向社团提供具有正对性的指导意见和管理方案,促使各个社团在在自身的发展阶段中健康、可持续性地发展逐渐成为校团委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校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健全的部管理机制,运作不规,会员流

动性大,社团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与多数高职校一样,我校学生社团主要挂靠在校团委,由各系团总支负责全部社团工作的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各系团总支代表学校对社团进行综合管理,能较好的把握社团发展的大方向,并熟悉所有社团整体的发展方向,同时又给予学生社团较大的灵活度,实现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的目的。然而各系团总支本身承担着大量的组织、宣传工作,在学生社团建设上投入的精力、物力常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虽然建立了学生社团管理机制,但失控现象普遍,没有时间监管,无法掌握和了解社团及其活动的具体情况。同时学生社团自身管理不善,不按章程办事,出现活动安排、经费使用、会员奖惩、社团资料和活动档案留存较为混乱等问题。有些社团在创立之时就具备长期发展的规划,保持着

规律的活动频率,每次活动的质量都比较高。然而,有的学生社团只有在建立之时组织过几次活动,大家还积极参加,但是之后就没有再组织活动,发展停滞,名不副实。一些学生社团主要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娱乐需求”而建立的,目标比较单一,活动容略显肤浅,很少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入的探讨。有些学生社团为了扩大影响力,降低进社团的门槛,往往不加任何限制招纳会员,一般情况是,学生只要报名,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甚至不用交会员费就可以成为自然会员,大都不会接受什么资格审查,也没有什么具有效力的明;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只要自己感觉不乐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甚至连社团干部都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加大了社团管理的难度。这样,大型社团还能维持,小社团往往也就随之解散了。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活动计划、执行实施无法保持连续,更谈不上积累经验,形成优秀的社团文化了。

(二)、社团工作指导力度不够

我校多数学生社团中指导教师为基础部教师,专业教师任社团指导教师的较少,严重缺乏专业性指导,且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变动频繁,不利于社团工作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原因是学校对基础部教师指导学生社团有刚性要求。缺乏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指导老师的工作不计入工作量或不纳入职称评价体系,在学生社团中也缺少导师制政策,导致指导

教师在社团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三)、社团干部缺乏系统培训

社团干部是社团工作发展好坏与否的关键。我校学生社团普遍没有一个良好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基本都是社团负责人对社团新负责人培养,学生社团干部常缺乏后续培养。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社团干部没有完全纳入整体的培养体系,在一些学校社团干部不受学校,系部重视,对学生干部的评奖,加分时往往忽略了社团干部,更没有把社团干部纳入学校、系部的培养体系;二是学生社团受本身实力制约,难以独立承担对干部的系统、专业、连续培养,只能通过言传身教,老生带新生的方式进行培养。

(四)、社团的传承能力弱

目前,很多社团常忽视新老会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包括社团活动资料的档案留存,一些社团今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到下一年可能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很大原因是由于该社团骨干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活动怎样开展,而不重视对下一任核心成员的培养,形成“一年级来,二年级混,三年级玩,四年级走”的局面,给社团的持续有效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

(五)高期望与低投入的矛盾

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第二课堂作用均已形成共识,将其视为育人的重要阵地,把社团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

节,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比如说,社团建设活动经费不足,社团活动场地少,设施不完善,专业指导教师配备不足,学生下午第三节课后社团活动时间不足等等,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组织育人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中发挥出来的,而且其育人功能也只有在社团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逐渐显现出来。

二、学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

第一、创新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设立专门的社团管理部门,聘用专人进行指导,妥善处理好“松”与“紧”的关系,为社团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绝大多数卫生类高职校的社团管理采用的是“一体两翼”模式,即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直接隶属校团委,社团联合会与学生会享受相同的地位待遇,在团委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学生社团联合会全面负责社团的各项管理,并聘请专业人才对社团重新定位,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根据建设进程及时为社团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补充方案,保证学生社团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具体活动管理过程中,社团管理部门应妥善处理好“松”与“紧”的关系:“松”就是减少对社团活动没必要的限制,给予活动组织者足够的自由度。以往,社团组织一个活动,组织了就干,没有记录,没有反馈,缺乏系统的指导和横向支持。“紧”就是严把社团资格审查关,成立之初,就从社团成立的必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