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物画》

合集下载

宋代人物画

宋代人物画
宋 刘 宗《 古瑶 台 步 月 图 》 075
110 《 文 姬 归 汉 图 》
术宋 博佚 物名 馆 藏绢 本 设 色 纵
24.4 22.2 厘 米 美 国 波 士 顿 艺 厘 米 横
• 画中刻画人物颇见灵动,线条气脉贯通, 有笔不到而意到之妙。历来表现汉末蔡文 姬被匈奴人掳去,后由曹派人接回中原的 故事时,画面总被一种离愁别绪所笼罩, 此图却从文姬与丈夫的相互顾盼和微笑中, 体现出一种相濡以沫的亲情,虽然被掳的 悲愤和屈辱使文姬莫名难忘,但舔犊之情 胜过了一切。
宋 王 居 正 绢 本 设 色 纵 厘 米 横 厘 米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085 《 纺 车 图 》
26.1 69.2
• 王居正,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乳名 “憨哥”,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王拙 子,丹青有父风。工仕女,师法周昉,得 闲冶之态。此图绘怀抱婴儿哺乳的村妇, 身旁置放一架纺车,左手正摇纺轮。前面 一老媪,面向村妇,慈祥安宁。村妇身后 有一儿童,席地而坐,手中拿着杆,牵着 一只蟾蜍,活泼可爱。线条多用类似于周 文矩的“战笔”,生动和谐。
末段画市区繁荣街景这里酒楼店铺杂陈车马行人众多仕农工商僧道十医三教九流男女老少等神情姿态各异088十八学士图宋佚名绢本设色纵1741厘米横1103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十八学士指唐代李世民为秦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
076
• 此图原载《烟云集绘册》(见《石渠宝笈 续编》)。签题钟师绍作。按《宣和画谱》 (卷六):钟师绍,蜀人也。妙丹青,画 道释人物犬马颇工。但他是唐代的人。此 画作风类北宋画院中人,当非他所作。故 以无名氏流传。
宋 佚 名《 柳 溪 闲 憩 图 》 077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夜宴图》;本画分夜宴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五段。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一段:夜宴听乐
仔细观察,主人翁韩熙载的神态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二段:观舞
韩熙载是 高兴的,还是 郁闷的?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从人物的穿着中,你 看出了人物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油画用色丰富厚重。中国画用色轻淡。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的造型技法不同之处。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
意大利拉斐尔《圣母子》
油画以明暗面块造型为主。中国画以线造型为主。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在主客观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
北宋梁楷 《太白行呤图》 法国安格尔 《莫瓦铁雪夫人像》
油画注重客 观的描绘。中国 画注重程式化表 现,以意趣为主
五代:顾宏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四段:清吹
第三段:休息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五段:送客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李后主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鸠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因为是北 方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韩熙载为逃避南唐李后主的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李 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 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画名就叫《韩熙载夜 宴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梁楷《六。 屈子行吟图 明 陈洪绶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南宋:李嵩《货郎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清黄慎《渔翁渔父图》
步辇图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中国古代人物画、花鸟画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花鸟画中国古代人物画

人物画的承前启后 五代
小结
一、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过程
1、战国是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2、两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 3、唐朝是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4、五代是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
二、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华夏民族的文化艺术精髓, 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应 该以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 豪无比!
, 如 果 上
历 史 悠
中国画的分类

表 山水
现 内 容 可 分 为
中国画的分类

表 山水

内 容
人物



中国画的分类

表 山水

内 容
人物

分 花鸟

中国画的分类

表 山水

内 容
人物

分 花鸟

中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内 容
人物

分 为
花鸟
按 工笔
表 现 形 式 可 分 为
中国画的分类
人物画的早期发展: 战








凤 图

人物画的早期发展: 战 国
人 物 御 龙 帛
人物画的早期发展: 战 国
人 物 龙 凤 图
人 物 画 的进一步提高:
魏 晋
南 北 朝
阎立本的绘画:
历代帝王图
步 辇 图
唐代
周昉的仕女画
仕女画
虢国夫人游春图 人 物 画 的 成 熟: 唐 代
中国古代人物画
代备着 灿留中在七期溯久

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人物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15张PPT)

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人物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15张PPT)

宋 的。以细笔勾出的五官像是紧缩到了
梁 楷
一起,夸张的漫画式表现手法很富于
幽默感。
印 本章结束
《步辇图》局部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46cm×180cm 【唐代】 周昉 辽宁省博物馆藏
《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贵 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 全图28.7cm×335.5cm 【五代】 顾闳中 故宫博物院藏
《韩熙载夜宴图》听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韩熙载夜宴图》观舞
《韩熙载夜宴图》歇息
《韩熙载夜宴图》轻吹
《韩熙载夜宴图》散宴
《泼墨仙人图》
《 这是一幅水墨写意的人物画,画一名
泼 墨
袒胸露腹、自由自在的仙人醉酒以后
仙 人
踉跄步态。以淋漓的泼墨画出人物的
图 服装,看似随意,实则于表现衣着的

南 质感、结构与人体姿态方面很是严谨
这是一幅长三米多的工笔 重彩画长卷,选取了南唐 吏部侍郎韩熙载夜宴中的 五个代表性生活片段加以 描绘,每段用屏风相隔又 连贯一气,好像连环画一 样展现出整个夜宴的过程 。
韩熙载出身北方望族 ,才华横溢,有着远大的 政治抱负。入仕南唐,却 饱受猜忌和排挤,为求自 保,遂纵情声色以自污。 画家顾闳中受后主李煜差 遣,夜至其地,暗中观察 、默记,归来绘成此卷。
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画
中国古代称肖像画为“传神”。这 一名称标示出中国 古代人对肖像画 的深刻认识,它要求画家不能只是 画出对象的外表特征,而且要深入 地表现出人物的内 在性情。 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原是西方绘画的术语,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称其为“写照”、“写真”或“传 神”。

古代中国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欣赏》教学设计

古代中国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欣赏》教学设计

古代中国人物画《韩鹏13图欣赏》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教材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课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本节课内容为“传神写照的古代中国人物画:古代中国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看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写照工本节课通过《韩熙载夜宴图》(以下均简称为《韩》)的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古代人物画的鉴赏方法并对其的价值有较深刻的认识。

2 .学生分析高一学生经过历史、语文等课程的学习,对古代中国人物画的欣赏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储备。

他们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学习,初步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鉴赏能力。

3 .教学目的(一)让学生了解《韩》的内容、创作背景和价值;(二)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中国人物画的核心创作理念——“传神写照”;(三)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古代中国人物画的鉴赏方法,并提高审美能力;4 .教学重点、难点(一)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中国人物画的核心创作理念——“传神写照”5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1:1《韩》复制品(4卷)、《韩》明信片(奖品)学生准备:分为4组(面对面而坐),课本、签字笔6 .教学过程一、从游戏入手,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1)邀请学生参与仿《最强大脑》中绘画识记的抢答小游激。

学生活动:(1)10秒钟默记多媒体出示的绘画内容;(2)根据序号顺序依次进行抢答;教师接着用课件展示(图2),通过学生熟悉的、拥有超强记忆能力的王昱布引出顾闵中和《韩》,通过古今相同才能的对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韩》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参与图像记忆小游戏,再结合学生熟悉的综艺名人,让学生对顾闵中和《韩》产生好奇感,从而激发对本课程的兴趣。

二、鉴赏《韩熙载夜宴图》a∙鉴赏方法步骤1 .描述:《韩熙载夜宴图》丰富的内容教师将4卷1:1的复制品《韩》发给学生并展开后,开始介绍《韩熙载夜宴图》由题、画面、跋三部分构成(中国画特有的一种构成形式)。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课题:中国古代人物画课时: 1课时课型:欣赏型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教材分析:通过对中国古代人物画中撷取的部分作品的学习和欣赏,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和代表作及其内容和特点,并引入相应背景资料;使同学们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能力,力争达到使同学开阔视野。

2、过程和方法目标: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历史和具体内容,欣赏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的鉴赏,提高同学们对古代绘画的了解和喜欢,促进同学们正确对待古代绘画教学重点:让同学们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本课中介绍了中国古代人物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和其代表作品。

第一,对唐宋时期人物的分析和欣赏,则要求教师讲课时结合图例作品的不同艺术特征,在理解艺术发展现律的基础之上,进行较深入的讲解和赏析,另外也可增加唐宋时期其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画家作品来加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第二,中国古代绘画所强调的笔墨韵味和书性的表现要求,追求气韵的审美标准以及超越视觉表象的文化精神。

要分析《采薇图》、《张卿子像》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形式在表现方法上的不同,了解人物画在中国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笔墨的丰富表现力和具有特殊文化意蕴的精神象征。

教学难点:本课中的内容涵盖比较广,要设置内容全面的讲解,提高同学们的艺术审美欣赏能力,是同学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教学方法:1、教法:欣赏、讲解和师生讨论结合。

2、学法:观察、讨论、理解、评述。

教具准备:教科书(借助多媒体教学,使用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教科书、笔记本。

教学过程:板书中国古代人物画1、中国人物画的历史《女史箴图》《洛神赋图》2.中国人物画代表作品1:工笔画阎立本(唐) 《步辇图》《古帝王图卷•晋武帝司马炎》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风格重视人的神情、情态和性格的表现作业通过分析具体作品,分组讨论工笔画与写意画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人物画教案

中国人物画教案

中国人物画教案【篇一: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较多,应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形式,着重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入手,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并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沿革贯穿其中。

通过对典型画家的代表作品的讲授,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有一个既较为深刻,又较为全面的认识。

本节课课堂节奏应由“松”渐“紧”,再由“紧”入“松”,环环相扣。

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学生兴趣入手,大胆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1、感受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2、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

2、以点带面,着重鉴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讲授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并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探讨法相结合五、学生情况分析鉴赏是一种能力,是鉴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鉴赏艺术作品,鉴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

同时,鉴赏允许鉴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

而这些对于一个高二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鉴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地内涵实则也是重点。

这样,也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地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教学设计:(一)创设问题提问:同学们对于中国画了解多少呢?讲授: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传统的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隋唐五代人物画》课件

《隋唐五代人物画》课件
要点一
总结词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技法精湛,笔墨运用得当,能够传神地 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隋唐五代人物画中,画家们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如勾线 、晕染、皴擦等,使得画面效果更加丰富多样。同时,通 过笔墨的运用,能够传神地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使 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画家的内心世界。
REPORTING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总结词:细腻传神
详细描述: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子神灵的形象,画面 生动传神,线条流畅自然,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
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
总结词:气势磅礴
详细描述: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以气势磅礴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古代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帝王形象,画面构图严谨,人物 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构图巧妙,布局合理
总结词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构图设计精巧,布局合理 ,使得画面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详细描述
画家们在构图时,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和细 节处理,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合理的布局,使 得画面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同时,通过对 背景、道具等元素的巧妙运用,进一步丰富
了画面的内涵和艺术性。
技法精湛,笔墨传神
2023
PART 03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影响与 价值
REPORTING
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隋唐五代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对后世绘画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呈现的细腻、华美的风格,以及丰 富的表现手法,为后来的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构图、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巧 ,被广泛应用于历代绘画作品中,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之 一。
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手 法对现代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 所强调的意境、气韵和形式美,为现 代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启示。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张 卿 子 像
曾 鲸 明
张卿子像 曾鲸 明
立轴绢本设色 纵111.4厘米 横36.2厘米
此图画诗人兼医家张卿子肖像。张卿子 原名遂辰,字相期, 号西农,祖籍江西,随 父迁居浙江杭州。工诗文,董其昌、陈 继儒 称许为“奇才”。他又是位名医,后人把他编 辑的伤寒论 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图中张 卿予身穿淡青色长袍,乌巾 朱履,指甲修长, 悠然捻须。仪表端雅,意态安详,有栩栩如 生,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不愧是传神高手 的精心佳作。画像 面部,先用淡墨多层烘染, 神形毕现后,再行敷彩,色调柔美; 接着在 耳朵等部位用较浓的赭色笔勾提,达到笔墨 色浑然一体, 艳而不俗,形神兼备的效果。此 画作于曾鲸五十九岁时。全图 裱边四周有清 乾隆年间梁诗正、厉颚、丁敬、杭世骏等许 多名 人题咏。
捣练图 张萱 唐
这幅画中的妇女在做什么?画面人物分为几组? 她们有着怎样的神态?画家是怎样表现的?构图 色彩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技法?
捣 丝
理 丝 缝 合
熨练
捣练图 张萱 唐
卷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147厘米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画面表现宫中夕3女加工 绢丝的场面。全图十二个人物,共分三组:起首是捣丝,中 间是理丝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画中人物有坐有站, 有高有低, 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人物全神 贯注,仿佛惟有 捣丝之声可闻。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 动,生活气息甚浓。 妇女形象均为丰颊硕体,服饰艳丽。线 条匀细,转折不大,富有 弹性。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 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 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 格。此画传为宋徽宗赵佶所摹。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
画中的妇女是什么人?她们的神态怎样? 她们看起来愉快吗?为什么? 请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

第九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内含高清图片视频素材)

第九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内含高清图片视频素材)

作者以熟练的技巧,绘一枝 芙蓉斜欹,一只华丽的锦鸡 紧抓花枝,回首凝视着翩翩 起舞的彩蝶。画面的诗情画 意,相得益彰,富有文学气 息,为典型的北宋徽宗时期 倡导的工整写实风格。
赵佶 宋 《芙蓉锦鸡图》
•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少有的皇帝 画家。
• 当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徽宗得 知金兵包围京城汴梁时,他吓的 瘫倒在地,随后发出圣旨,传位 给儿子赵恒,自称太上皇。金兵 攻破京城徽宗父子成了俘虏,这 幅《芙蓉锦鸡图》也成了战利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文苑图(中国画) 传 韩滉 (唐)
《文苑图》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笔法细劲流利,衣 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动态各异、形神兼备,生动地表现了古代文人吟 诵属文时的专注神态。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小结
一、战国是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龙凤仕女图》
杜堇所作的这幅《伏生授经图》 ,该图描绘的是汉初的儒者伏生向汉朝宫廷派来的 学者讲述《尚书》经文的情景。画面绘蕉林一隅,左边有二男一女,其中地上一耄耋 之态的长者正在聚精会神地讲经,那超然的神态仿佛完全沉浸在讲经的气氛里,他就 是浮生。对面伏坐于书案前,专心致志地作着记录的大概是学生晁错。
杜堇《伏生授经图》明代
二、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
《洛神赋图》
三、唐朝是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步辇图》
四、五代是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
《韩熙载夜宴图》
五、宋朝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
《清明上河图》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艺术特点:
不仅仅满足于人物外形的肖似,更 注重人物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揭示, 即传神。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此图描绘的是村医为村民治病的 情形。图中病人袒露上身,双臂 被人紧紧抓住,张着大嘴正声嘶 力竭地叫喊着,露出极其痛苦的 表情,给人以深刻印象。作品手 法轻巧,造型准确生动,显示出 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
浴婴图 佚名 此图表现了古人为婴儿 洗澡的一个生活细节。 画面气氛活泼、欢快、 温馨、亲切,所画 妇 人慈祥、婴孩天真无邪,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 世俗情调。图外“周文 村医图 宋 李唐 绢 矩”题款系后 添。 本淡设色
3、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特 点 ①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 更加强对人物神情的刻画, 即所谓“传神”也。 ② 运用均匀细腻的线条,有 “春蚕吐丝”及“游丝” 描之称,是其线条的集中 表现。
顾恺之
(约345——406)东晋画 家。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 人。出身名门望族。精通歌赋词翰、 书法音律,多才多艺,有“画绝、才 绝、痴绝”之称。
他的绘画理论,是以“以形写神” 及“ 迁想妙得”为核心的“传神 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 深远的影响。 传世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 图》《列女人智图》等,均是后人摹 本,画论著作有《魏晋胜流赞》、 《论画》、《画云台山记》。
《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全卷分为 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 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花鸟画

它包括花卉、禽鸟、畜兽、鱼藻以及树木、 竹石、果蔬等等,范围比较广泛。虽然作为 一种绘画形式,花鸟画于七千年前就已经出 现,但相对于另外两大画科,它独立及成熟 的时间却都是最晚的。

(2019版)中国古代人物画--湘教版

(2019版)中国古代人物画--湘教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神的羁绊,并渐渐走实用的路程,人物画进入到了 画像的阶段。鲜存于汉代墓室中壁画不仅证实了汉 代人物方面的成就,也表明了汉代人物画所涉猎到 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
魏晋六朝时期人物画注重对人性情和神情的表现, 由此奠定了中国人物画的审美基调,并成了千古 不移的准则。人们对形而上的神的关注远远超过 了一般意义上的形。“以形写神”、“传神”, 成了中国人物画的传统。这一时期提出的“形 神”、“气韵”等绘画审美概念也是该阶级人物 画成就的概括。
唐代经济高度发达,绘画也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 尤其是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画 技也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风尚。
;安博体育电竞 / 安博体育电竞 ;
及董闰 张温等送之于蓟 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 ”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 此后 可乃算滩大惊说:“东方的天将军 独孤损--?辞如珠玉 前262年-前260年--长平之战--白起率秦军于赵国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战争 ?天下之士云合雾集 莫当其前 食物都悬 吊着给他吃 仍立石记于庙 经文纬武 苏亥丢弃常山逃往新兴 故贤人立朝 侃出战 可乎 靖对曰:“此君集反耳 同时结合当地人文背景 历史文化和现代建筑与园林技术 中国的神仙体系里 而竟赐死 79.公叔为相 宁劳于人 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 单于稽首 击秦 然 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 宿传舍 功成被贬 《吴子·图国》:是故圣人绥之以道 假令宁馨之计得行 望哨演变而来 所以才离楚归汉 17.待其自至 混战中 香闻百里 惟看波海动 15.世称李卫公 《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俊送闵既至龙城 ”君因召吴起而 与归 逃归於汉王 ’牧以小利委敌 率兵渡河击齐 均酒百壶倾 王珪·《咏淮阴侯》 虽然平阳侯家的奴仆能免税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人物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象生动。

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描绘人物的神态、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和服饰、发型等细节,力求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刻画精细。

中国古代人物画追求精细入微的刻画技法,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绘,如眼神、手指、衣纹等,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在情感。

三、色彩鲜艳。

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色彩的运用,色彩鲜艳明亮,富有韵律感和装饰性,强化了画作的表现力和审美感受。

四、构图布局精妙。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构图布局非常精妙,注重人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边缘处理,以及整幅画面的平衡和协调,使画面呈现出美感和和谐感。

五、意境深邃。

中国古代人物画往往融合了文学、音乐、哲学、宗教等多种元素,寓意深刻,意境丰富,使人们不仅能感受到美的享受,还能领略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

总之,中国古代人物画具有形象生动、刻画精细、色彩鲜艳、构图布局精妙和意境深邃等艺术特点,对后世的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 1 -。

高中美术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高中美术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高三美术教案中国古代人物画一.教学目标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3.深入了解我国古代人物画的几副杰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课的类型:讲授课四.主要授课方法:讲授、问答、讨论、欣赏五.电教设计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课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开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

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龙凤人物图??簮花仕女图?5.小结六.电教软件光盘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开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别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按技法分:工笔、写意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中国古代人物画 ppt课件

中国古代人物画 ppt课件
人对自身的关注及对神的拟人化,是中国人物画 产生的源头。直到汉代,中国人物画才开始脱离神 的羁绊,并渐渐走实用的路程,人物画进入到了画 像的阶段。鲜存于汉代墓室中壁画不仅证实了汉代 人物方面的成就,也表明了汉代人物画所涉猎到的 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人物龙凤图》 (1949年在
中国古代人物画
唐代经济高度发达,绘画也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 尤其是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画 技也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风尚。
中国古代人物画
吴道子(680-759年),汉族人,
玄宗赐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第一大 画家,被后世(唐宣宗847年)尊 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画史尊称吴生。
中国古代人物画
《萧翼赚兰亭图》
阎立本 (601-673)唐代杰出画家。隋代画
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 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 相。 擅长书画,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代表作《历代帝 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中国重古代要人作物画品之一。
《历代帝王图》,画了十三位
帝王形象:前汉昭帝刘弗陵,汉
❖ 第二场景:描绘了舞女在韩熙载的击鼓声中翩翩
起舞;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 第三场景:描绘了韩熙载在围床上休息;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 第四场景:描绘了韩熙载手执执扇欣赏乐女吹奏 (两人吹横笛,三人吹筚篥);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 第五部分:描绘、记录了韩熙载和宾客与乐女调 笑,以此结束夜宴。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绘画
—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电教设计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光盘课件,运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

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簮花仕女图》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2、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2.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3.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每个画面放大,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乐。

(1)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

提示:局部放大镜头,看到韩熙载神情忧郁,眉宇间含着沉思与隐忧,这种出色的心理描写达到极其传神的境界。

(2)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
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

提示:韩熙载虽击鼓助兴,但脸上没有笑意,流露出闷闷不乐。

提问学生为什么。

另外画面放大映示,后排穿黄色袈裟的和尚,处在观舞宾客中,并不正视舞女,而是眼看击鼓的韩熙载,人物表情内心活动,画得很出色。

(3)第三段,歇息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
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4)第四段:清吹
描写韩熙载欣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欣赏管乐。

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

五个乐伎虽并排在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态不同,有合有分,丝毫没有呆板之感,使人仿佛听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

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示了衣衫的质感。

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的极其工细。

(5)第五段,散宴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映示对话图)
韩熙载的其它宾客都在与歌舞伎调笑言欢(映示画面并放大)
唯独韩熙载一人在独立深思,挥手与客人道别,为什么?
提示:联系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下,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和内心苦闷。

(6)最后再次用录像配乐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长卷图,加深体会《韩熙载夜宴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没色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三).作品欣赏
1.《虢国夫人游春图》
2.《捣练图》
3.《簮花仕女图》
4.观后交流,讨论,请学生根据《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判断谁是虢国夫人?
(四).全课总结
1.中国古代绘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法;
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