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问题分析 (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中亚五国FDI的双边贸易影响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中亚五国FDI的双边贸易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907b0b0b4e767f5acfcefe.png)
Ma t . , 2 0 1 7 V o 1 . 4 5 . No . 2
“
一
带一路 ’ ’ 背景 下 中国对 中亚五 国 F DI 的双 边贸易影 响研 究
薛曜祖 , 黄 蕾
( 1 . 山西财经大学 资源型经济 转型协同创新 中心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 2 . 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 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 摘 要 : “ 一 带一路” 战略 的实施 , 为 中国和 沿线各 国经济 贸易发展 带来新 的历 史机遇 。文章选取 2 0 O —2 0 l 4 年 中国对 中亚五 国 l 1 年 间的F DI 与进 出口贸 易数据 , 分析 中国对 中亚五 国的F D I 存量对双边 贸易 的影响 , 在 此 基础上建立面板模 型进 行实证检验 。研 究结果表 明, 中国对 中亚五国F DI 有显著 的贸易促进 作用 ; 但是 分国别 看, 中国对 哈萨克斯坦和土库 曼斯坦F DI 的进 口促进效 应大于 出口创造效 应, 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塔 吉克斯
一
、
引 言
国企业 进人 中亚 各 国进 行直 接 投资 提 供 了新 的 机 遇, 进 一步 扩 大 双方 的投 资 和 贸易 规模 , 促 进 双 方 的经 济 发 展 。 “ 一带一路” 战 略符 合 中 国与 中亚 各 国的 发 展 要 求 , 有 利 于 中 国与 中亚 各 国在 目前 的
国别 间 F D I 与一 国对 外 贸 易是 国际 贸 易 的两
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对外投资大国和 贸易大 国, 其F D I 的变 动对 贸 易 的影 响 一 直 是 国
内外 学 者研 究 的重 点 。2 0 1 4 年, 中 国积极 推进 “ 一 带一路” 战 略 的实 施 , 不 断推 进对 外 投 资 和贸 易便 利化 , 推 动 中 国企业 “ 走 出去 ” 。 “ 一带 一 路 ” 战 略 的 实施 , 将为沿线 亚洲各 国带来更多 的发展机遇 。 中 亚 五 国处 于亚 洲 的 中心 位 置 , 是 连 接 中 国 和 欧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发展策略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31eb97a1eb91a37f1115c77.png)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发展策略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6-21 11:10:42 点击:1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方略不仅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亲善交流、开放包容的精神,更结合当代国内外局势,超越了传统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国家战略,其重点是实现“五通”,其中“贸易畅通”即与贸易伙伴在协调透明的贸易环境中展开更加密切和广泛的合作。
世界贸易组织(WTO)于2014年11月宣布《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通过,我国于次年9月正式接受该议定书,在国际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与主要伙伴国的贸易便利化改革。
一、贸易便利化的提出及发展贸易便利化最早是1923年在国际联盟的议程中被提出的,当时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体系,尽可能地降低国家间的交易成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贸易便利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并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议题,受到各类组织的关注。
世界贸易组织认为贸易便利化是对国际贸易程序的简化和协调,包括了国际贸易货物流动所需要的收集、提供、沟通及处理数据的活动、做法和手续,即国际贸易程序和文件的系统化与合理化;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对贸易便利化中贸易程序的界定更加具体,即指海关程序、国际运输、贸易保险和支付及过境时必须履行的程序和手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提出贸易便利化通常是指运用新技术和其他相关措施,简化和协调与贸易有关的程序及行政障碍,降低成本,推动货物和服务更好地流通;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便利化是指涵盖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可以使贸易流动更便利的信息流及相关程序的简化和标准化。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6年召开的首届部长级会议中开始将贸易便利化纳入其工作议程,在2001年于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中细化了在该领域应该开展的工作,2002年根据《多哈宣言》的授权,进一步提出了确定各成员尤其是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贸易便利化的优先权等工作重点。
“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贸易潜力
![“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贸易潜力](https://img.taocdn.com/s3/m/2546861567ec102de2bd893e.png)
“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贸易潜力作者:蔺釗颖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11期高中政治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往往能和生活中的事件紧密相连。
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复习时,要紧抓当下时政热点,要了解国际国家新闻,又要善于发掘热点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
“一带一路”就是我们作为高中生来说应该掌握和了解的时政热点。
众所周知,中国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30多年来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崛起在服务于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改变着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
一方面,中国必须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获得安全、可靠的能源和原材料供给,以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中国崛起正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在短期内无法化解来自东亚地缘政治和国内安全形势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选择新的发展战略空间方向,开辟新的战略空间,突破东亚之围的战略之举,是实现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手段。
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贸易产生和兴起。
所谓“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是在2013年9月,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融合成一个概念。
“一带一路”的战略重要性开始逐渐为人所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日趋开放,世界平均关税水平已大幅下降,非关税贸易壁垒也被大量削减。
传统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减小,调整余地也越来越小,而贸易的“非效率”作为一种隐形的市场准入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合作应更加重视旨在清除国际贸易中的机制性和技术性障碍、降低交易成本的贸易便利化问题。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3cf47b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3.png)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摘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一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文章介绍了中国国际贸易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后,从中国国际贸易的优势和劣势、挑战以及发展趋势入手,全面剖析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问题。
结合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加强贸易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建议。
总结指出,中国国际贸易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未来应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全球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实现互利共赢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优势、劣势、挑战、发展趋势、应对措施、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扮演着重要的国际贸易角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
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量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并且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份额。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化战略,以及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并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关系。
中国的国际贸易主要以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纺织品为主,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量占据很大比重。
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国际贸易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化的趋势,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机遇。
1.2 研究意义研究中国国际贸易现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外部平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中国国际贸易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探讨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际经济形势,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7b8e0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6.png)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旨在通过促进沿线各国间的互联互通与合作,推动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我国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经济互补性的发展。
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政策红利,可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拓展贸易规模。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合作、能源资源开发等领域,应加强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我国应继续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贸易便利化与自由化。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投资,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
还应积极参与跨国贸易协定的谈判与签署,为我国企业创造更好的贸易环境。
我国应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仅是传统的商品贸易,还包括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我国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我国还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金融机构,为企业的对外贸易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加强与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合作,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确保贸易的安全稳定。
我国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员交流与培训,提高对外贸易的人才素质。
建立专门的人才培训机构和交流平台,促进人员的跨国流动,加强技术和管理的交流,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通过加强贸易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金融合作和人员培训,可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应对措施探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应对措施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d245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2.png)
1作者简介:刘一舟(2000— ),男,汉族,安徽淮南人。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学。
改革开放以来,为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格局、加强国际间区域合作的重要一环。
截至2020年1月,中国已同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在“一带一路”影响下,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进而影响世界贸易格局[1]。
但“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带来的摩擦及冲突也在所难免。
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规避贸易摩擦,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意义重大。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2019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达1.90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41.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出口总额为1178.8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达380.6亿美元。
其中出口9837.6亿美元,进口9173.9亿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出口总额1178.8亿美元,其中出口380.6亿美元,进口798.2亿美元。
(二)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优势分析1.有效提升进出口贸易额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逐年增长。
2013~2019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04万亿美元增至1.34万亿美元。
伴随国家间贸易待遇、关税及救济制度的完善及人民币获得特别提款权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进出口贸易额仍将不断攀升。
2.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在产业聚集效应突出大背景下,中国同相关国家间的产能合作不断升级,境内、境外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
因中小企业具备较强的市场环境适应力,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颇强,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成为“一带一路”的闪光点。
3.有助于实现进出口贸易便利化在“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201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超500亿美元,设立企业超过2.2万家[3]。
“一带一路”形势下我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一带一路”形势下我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https://img.taocdn.com/s3/m/c6b80df7b4daa58da1114a76.png)
“一带一路”形势下我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作者:刘娜娜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延伸,更是为了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变化,这一构想的提出和实施给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开拓和提供了更加广泛的舞台,扩大了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与其他国家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并营造出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成为了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出发,分析了在这一形式下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以及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 贸易摩擦主要形式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格局正在酝酿着深刻的调整,亚欧各国都处在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它们的发展活力和合作潜力需要进一步激发和挖掘。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发展,它既是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强与其他国家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可以说,“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对于推进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过程中,我国会面临着不同形式的国际贸易摩擦,因此,如何积极应对,减少贸易摩擦,扩大与沿线各国的贸易合作,成为了我们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构想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各国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d311b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2.png)
“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项旨在增强本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关系及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倡议涵盖了亚洲、欧洲和非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旨在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加强能源合作、扩大投资等手段,推动各国在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在经济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贸易和投资“一带一路”倡议将促进各国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能源、信息与物流基础设施,降低贸易和投资的成本和风险,提高贸易和投资的效率和规模。
同时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促进彼此间建立更加紧密、便捷和高效的经贸合作。
二、打通发展瓶颈“一带一路”倡议将建设一系列路网、铁路、港口、机场和管道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升级现有的运输网络。
打通物流和信息传输的瓶颈,缩小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间的差距。
打通这些“瓶颈”,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流动性和联通度,并针对不同的文化和消费市场,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
三、促进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倡议将促进沿线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对于中国而言,通过加强艺术、文化、体育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增加中国和沿线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有助于沟通不同文化的观念和价值观,增强双方的相互了解,从而巩固两国间的合作关系。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贸易和投资、打通发展瓶颈、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可以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积极的助推作用。
尽管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倡议的多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意味着它确实有实现的可能性,并且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一个更加强大、更加蓬勃发展的世界级经济地图。
“一带一路”下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思考
![“一带一路”下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05675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2.png)
“一带一路”下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思考【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文章从背景介绍和问题意义入手,引出加强亚太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建立多元化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结论部分提及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提升中资企业参与度,促进知识与技术交流。
这些对策思考将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亚太地区的落实,促进亚洲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推动世界经济的全面增长与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对策思考、合作伙伴关系、贸易自由化、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政策沟通、中资企业、知识技术交流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旨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亚太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合作区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合作空间。
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亚太地区汇聚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据全球较大比重。
在全球化进程中,亚太地区市场的开放程度与经济互联互通程度越来越高,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必须根据亚太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合作对策,共同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向更加紧密、多元、高效的方向发展。
1.2 问题意义在当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亚太地区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其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贸易壁垒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亚太地区国家多样性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均,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文化、政治和经济差异,因此需要寻找合作共识和建立互信。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57e8f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9.png)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关系自古以来,贸易一直是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的纽带。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自由化正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
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发展战略,正努力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互联互通。
那么,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贸易自由化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作为中国倡导的“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交流。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贸易环境、扩大市场开放度等方式,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贸易效率。
在全球化背景下,贸易往来需要更加高效的物流和运输网络。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修建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缩短沿线国家之间的物流时间和成本,进而促进贸易自由化。
举个例子,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将减少贸易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中巴之间的贸易活动。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优化贸易环境,推动贸易便利化。
贸易自由化的核心是降低贸易壁垒、简化贸易手续,使各国间的贸易更加顺畅。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互通的通关制度、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等方式,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
这种贸易便利化有助于加快货物和服务的流通速度,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进程。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扩大市场开放度,加强贸易合作。
贸易自由化需要各国开放市场、加强贸易合作,形成一个互利共赢的贸易网络。
一带一路倡议提倡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鼓励各国展开经济合作,扩大市场开放度。
比如,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就共同建设乌吉铁路,并开放市场,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然而,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并非完全一致。
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提倡互联互通、贸易自由化,但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建议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16a7919aeaad1f347933fb5.png)
8ECONOMIC & TRADE UPDATE“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的合作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顶级国家战略。
其贯穿亚欧非大陆,覆盖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施已经并将持续对中国及全球的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一)改变中国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的严重依赖,扩增新的世界市场,优化了中国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欧美日发达国家市场一直占据中国进出口地理方向的前三位,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自2013年我国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外贸市场过度依赖发达国家的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建议徐中明【摘 要】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优化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贸易形式、贸易结构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及中美之间的战略猜疑。
为此,各国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进行对话,增加互信,防范化解贸易摩擦,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潜能,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贸易;贸易摩擦面逐步好转。
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高出了整体3.6个百分点。
另据环球网报道,2018年中国同欧盟、美国和东盟等国家的贸易额较去年分别同比增长了7.9%、5.7%和11.2%,其中东盟增速最快。
关于市场进入壁垒的若干思考
![关于市场进入壁垒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1e70d734431b90d6d85c765.png)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43著,根据回归结果得到拓展的引力模型,如下:lnEX ij =0.9068++0.4374lnAGDP j +1.0367lnPOP j +0.0019OPEN j -0.4604lnDIS ij -0.2076lnIC j -0.1370lnTT j +2.9101TFL j +0.6341BOR ij +1.8466WTO j(1)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与预期一样且影响程度最大,其回归系数为2.9101,显著性水平为1%。
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便利化水平每提升1%,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将增长2.9101%。
(2)人口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具有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为1.0367,并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
表明进口国人口每增加1%,将会引起中国纺织品服装1.0367%的消费需求。
(3)经济规模是影响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又一重要因素。
人均国内生产额则具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进口国的人均国内生产额每提高1%,将会促进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0.4374%的增加;而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额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影响较小且不显著。
(4)进口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影响程度较小,但确是显著的。
而进口国的经济开放程度每提高1%,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仅增长0.0019%。
(5)距离、进口成本、贸易关税及间接汇率指数等对纺织品服装具有限制作用。
其中,汇率指数的影响不显著,距离的负向影响最大,两国之间的距离增大1%,则中国对其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将下降0.4604%,可见距离因素对中国的纺织服装贸易具有较大的负向影响。
距离越远不仅意味同等水平下运输成本越高,也表明两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偏好也会有所不同,可见距离是抑制着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
(6)三个虚拟变量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也不一样,但都有正向影响,其中是否属于“一带一路”的影响并不显著,两国的接壤程度增加1%,则能促进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上升0.6341。
“一带一路”带给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机遇及启示
![“一带一路”带给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机遇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aa39ecd31126edb6e1a10ae.png)
国际商贸“一带一路”带给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机遇及启示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曹源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对我国国际贸易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影响及变化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带一路”作为当前我国应对国际贸易发展挑战的倡议,秉承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目标的深远信念,对我国当前开展出口贸易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探讨了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在这一战略下的蓬勃发展情况,并对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影响;机遇;启示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7.141 “一带一路”倡议带给我国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传统的国际贸易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点亮一盏明灯,使我国在国际贸易当中获得了新的市场。
在这条道路上处处充满商机,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在各种商业资源和各种商品需求上与中国建立了良好的对接,促进了多国经贸的互利共赢,这一进程也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过程。
1.1 为我国海外贸易企业开拓了新市场王友南(2021)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打通世界贸易,与世界互联互通之路,中国企业要积极走出去,与东道国共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分享巨大的市场份额,为企业成长提供动力[1]。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导下, 我国与多国不断建立并加强经济上的友好联系, 改变了传统贸易的单一格局,拓宽了除北美、欧洲之外的海外国际市场,增强与多个发达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交汇互通,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的交流,一改我国之前传统贸易仅能靠价格优势占据市场的局面。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分析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47b01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b.png)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创立的重要外交战略,旨在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
在这一战略框架下,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成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深化双边友好关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我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发展前景及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截至2021年,我国已经与沿线国家建立了49个自由贸易区和其他经济合作区,实现了文化产品贸易的深入发展。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进出口额达313.28亿美元,占我国境外文化产品进出口的46.5%。
具体来看,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的文化产品主要是影视制品、文化艺术用品、播送节目等,进口的则主要是法律出版品、教育出版品、音像制品等。
其中,影视制品是最具优势的文化产品之一,中国的电视剧、电影在沿线国家也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另外,我国乐器、民间工艺品、美术馆的文物展等也吸引到了不少海外消费者和游客。
1.文化差异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然地理位置相邻,但是在文化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包括语言、宗教、民俗等方面。
这些文化差异在进行文化产品贸易时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加强对沿线国家的文化理解和研究,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政策环境各国的政策环境对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
我国需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对接,解决文化产品贸易中存在的政策障碍和不利因素,加强贸易便利化措施的落实,创造更好的贸易环境。
3.文化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文化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也是影响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在这方面需要加强文化产品的制作与管理水平,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加大文化创新的力度,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当前,我国在文化产品贸易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产品贸易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增加出口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文化产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拓展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市场,从而增强我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加强文化产品的宣传与推广,提高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c99560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0.png)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中国外贸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需要进一步拓展贸易伙伴,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这个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重要战略。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外贸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根据这一倡议,中国致力于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通过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创造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
例如,中亚地区的铁路、公路和港口建设将大大缩短货物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量。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中国的重要资源供应国和市场。
通过推动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中国可以更好地满足自身资源需求,并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借助一带一路平台,中国企业可以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也可以利用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技术合作和创新。
这不仅对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通过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展合作,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国际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此外,一带一路战略还有助于推进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改革。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贸易便利化对于中国外贸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可以与各国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共同推进贸易便利化进程。
例如,加强海关合作、简化海关手续、推进电子商务等举措都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度,进一步促进中国外贸的发展。
最后,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帮助中国优化贸易结构,并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外贸发展。
中国近年来一直在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这对外贸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可以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提升自身产业链的附加值。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鼓励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球合作的平台。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ef7fd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8.png)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复杂,贸易额持续增长但存在质量不高、走私活动和贸易纠纷等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质量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边境监管,打击走私活动,建立有效纠纷解决机制。
这些对策能有效规范边境贸易,推动双方贸易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应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边境贸易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建议未来发展方向是加强合作交流,促进边境贸易规范化发展,实现双方共同发展繁荣。
【关键词】关键词: 中国、越南、边境贸易、现状问题、对策建议、质量监管、走私活动、贸易争端、纠纷解决机制、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一直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国和越南就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越南之间贸易的不断加深和扩大,边境贸易也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态势。
两国之间的地理接近和文化相似性,为边境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受益于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政策的支持。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与越南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越南作为东盟国家之一,也一直在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与中国等邻国的贸易合作。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为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促进了双方地区经济的发展。
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边境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中国与越南贸易合作中的重要议题。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地处地缘相近,拥有共同的边境线,因此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如贸易额增长但质量不高、走私贸易和偷渡问题频发、贸易争端和纠纷不断升级等。
对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分析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干部学习讲稿:“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与推进思路
![干部学习讲稿:“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与推进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f89b58382af90242a895e5ae.png)
干部学习讲稿:“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与推进思路文洋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博士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讲题是“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与推进的思路。
在这一讲当中,我同大家一块了解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的内容就是中国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有哪些?第二个内容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海外投资的推进思路是怎样的?一、中国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一)投资风险我们说“一带一路”的愿望非常美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风险,那么这些风险比较突出的包括投资的风险还有地缘政治风险。
首先我们来看投资风险,从企业的角度,投资风险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企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我们假设如果东道国有战乱或者存在恐怖主义的活动,或者是与中国存在冲突,那么中国的企业就有可能会面临人身和财产的危险,这个层次的风险是最高的。
那么其次就是企业所有权的风险,如果东道国政权的更迭,新政府上台以后有可能会将外国的投资国有化,或者通过种种的措施转移外国企业的所有权,比如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的中冶集团就正式接管了希腊艾利,就希腊比艾弗斯港的经营权,但是在2015年1月希腊政府上台之后终止了这项工作,导致了希腊比艾夫斯港的经营权遭到了转移。
那么第三个方面是企业投资收益的风险。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政府违约的情况,东道国政府可能会违反协议,导致企业没有办法按照原来合同继续实施投资,比如在2011年的9月份,缅甸政府就单方面宣布要搁置我们中甸投资公司在当地密松水电站的项目,那么这样的一个政府的违约就导致了企业前期投入70亿人民币的损失。
另外还有法律变更的风险,东道国政府可能由于产业调整或者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而临时立法或通过行政命令改变原有的政策,这样也会使得我们外国企业投资收益遭到损失,还有就是汇兑限制,当东道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时候,它有可能禁止或者限制跨国公司汇出自己的利润。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这是中国企业在境外遭遇严重风险的一个极端例子。
“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难点与对策
![“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难点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0eac2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0.png)
“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作者:李好来源:《一带一路报道》2018年第01期摘要:东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优先、重点合作的对象。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峰会召开后,双方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正在积极推进基础设施、自贸区升级版、海洋经济、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因此,“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中的新亮点。
鉴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区域稳定和繁荣,因而在与东盟众多方面的合作中,扩大与深化双边经贸合作是关键所在。
1.贸易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在1991年是79.6亿美元,到2016年达到4522亿美元,年均增长19%。
1991-2016年这25年期间,中国-东盟双边仅出现过三次负增长。
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的十年间,双方平均关税由9.8%降低到0.1%,对各自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这有力地提升了双边贸易自由化水平,推动了贸易规模较大幅度的提高。
2.贸易地位稳步提升。
1993-2004年,东盟连续12 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东盟第六大贸易伙伴。
2006年东盟跃居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2010年中国首次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2011年东盟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截至2016年7月,中国已连续7年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3.贸易结构逐渐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到东盟的商品逐渐从资源性产品和工业初级产品向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和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从东盟出口到中国的商品结构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主要集中在资源性商品上,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电力机械和办公机械等制成品出口迅速增加、初级产品逐步减少,产业内贸易稳步增加。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18797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1.png)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与越南是邻国,两国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边境贸易往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越南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两国边境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越南也是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双方在农产品、电子产品、纺织品等领域的贸易规模逐年增长,为两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中国与越南边境地区的贸易活动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由于地域接近和民族文化相似,中国与越南边境地区存在着贸易争端、走私活动、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双方的贸易和合作关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双方的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1.2 问题意义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问题意义在于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以及推动当地社区和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如贸易量不稳定、贸易品种单一、贸易合作不深入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两国在贸易领域的更深层次合作。
解决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两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贸易合作,可以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加强边境管理可以有效遏制非法贸易和边境犯罪,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便利和商机,提高生活水平。
深入分析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推动两国经济的发展、加强两国贸易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和稳定发展。
2. 正文2.1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边境贸易一直是两国之间重要的经贸合作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沿线各国贸易
便利化问题分析
摘要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推进,标志着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与对外合作即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发展。
在国际大环境中,在政府支持引导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作用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亦将走向一个更高平台。
本文在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贸易便利化的现状和“一带一路”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与沿线各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得出符合我国与沿线国家现实情况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国际贸易、贸易便利化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及框架
1.4研究方法
2.贸易便利化的理论基础
2.1交易成本理论
2.2区域性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
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现状
3.1贸易情况分析
3.2贸易便利化现状分析
4.贸易便利化中存在的问题及阻碍
4.1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4.2物流速度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碍
4.3政策阻碍
5.贸易便利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5.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2提高物流速度和通关速度1
5.3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6.结论
参考文献
1.杨军、黄洁、洪俊杰、董婉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5,09:156-166
2.毛艳华、杨思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利化合作与能力建设.[J].国际经贸探索.2015,04:101-112
3.孔庆峰、董虹蔚.“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贸易潜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12:158-167
4.段景辉、黄丙志.贸易便利化水平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发展,2011,09:46-52
5.叶明、张磊.贸易便利化对金砖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分析.[N].复旦学报.2013,06:158-181
6.夏春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16,05:8-13
7. 张晓静、李梁.“一带一路”与中国出口贸易:基于贸易便利化视角.[J].亚太经济.2015,03:21-27
8.汪洁、全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利化研究.[N].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06:110-116 9.胡洁.贸易便利化对我国“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影响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6,11
10. 邹嘉龄、刘春腊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地理科学进展,2015,05:598-605 11. 张茉楠.全面推进“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J].金融与经济,2016,12:44-48
12.张晓君.“一带一路”战略下自由贸易区网络构建的挑战与对策.[J].法学杂志,2016,01:29-39
13.孔庆峰、董虹蔚.“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贸易潜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12:158-167 14.王菲.“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J].国际商贸,2016,12:48-49
15.李晓、李俊久.“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国际安全,2015,10:30-60
16.齐俊研、索红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比较及对我国贸易布局的影响.[J].港口经济,2017,07:21-24 17.程欣.“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发展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6,06:110-116
18.陈虹、杨成玉.“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国际经济效应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10:4-13
19.崔日明、黄英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6,09:153-164 20.李晨、杜文奇.贸易便利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N].中共青岛市市委党校青岛市行政学院学报,2016,03:23-29
21.王彦芳.“一带一路”背景下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影响因素.[J].新疆农垦经济,2015,08: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