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469ca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2.png)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下面由本文为您详细解析,一探这一话题的真相。
一、经济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指的是能够规划和管理经济资源,实现长期良性循环。
这需要企业经营和政府政策的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经济的持久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在管控成本的同时,应该兼顾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利润、环境友好和公众利益三者共赢。
同时,环保政策和技术创新也是保障经济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是指社会能够持续发展,同时不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这需要政府和企业负责任地行事,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等措施,从而创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环境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是指能够保证自然资源的不断利用,同时不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应该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技术可持续性技术可持续性是指技术的发展应该以利益社会为目的,同时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和社会秩序。
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我们应该鼓励技术创新,推行清洁能源技术,同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
总结: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可持续性,还包含社会、环境和技术方面的可持续性,这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
如果我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会促进我们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平衡发展,同时也能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持续地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只有当我们真正做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与策略
![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fd6c52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8.png)
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与策略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关键问题,其核心理念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
然而,这个理念在实践中常常受到种种挑战。
本文将围绕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和策略展开讨论。
I. 可持续发展议题1.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普遍认为,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如何在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侵蚀的同时,有效地利用资源,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首要议题。
2. 社会公正和发展平衡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同时也关乎社会发展平衡及公正。
不公正的财富分配和社会不公会导致社会的分化和动荡。
同时,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应该注重实现全球和地区发展的平衡以及不同种族、性别和肤色的平等。
3. 能源和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源头。
如何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证能源供应之间取得平衡,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国际社会协同努力。
II. 可持续发展策略1. 环保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环保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策略。
环保技术是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关键,包括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等。
同时,政府和企业应该注重环保技术的普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大家采取环保行动。
2. 创新型经济和绿色发展创新型经济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强调经济活动的科技含量和环保性。
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应该尽可能地利用新技术,推动经济转型,加快绿色发展。
这其中包括发展低碳经济、生态旅游等等。
3. 公民参与和社区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公民参与和社区建设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公众应该参与到环保、资源利用等议题的讨论和决策当中,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共同推进社区建设,提高生活质量。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739ead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a.png)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是人类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做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欢迎阅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A.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B.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C.人类不要向环境释放废弃物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服务答案:B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B、合理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与开发并重C、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D、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答案:ABC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可持续发展: 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主要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2.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3.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指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长远利益。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可持续发展观内容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选择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明智选择。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实现三大目标,实现人口规模的零增长,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实现生态退化的零增长。
而在三大目标的实现中,人口数量的零增长居首。
可持续发展内涵(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33b08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1.png)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正方,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能够保障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受资源和环境。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利益,更是为了未来的长远利益。
我们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取得平衡,以保证我们的发展不会对未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首先,可持续发展能够保护环境资源,确保我们能够继续利用和享受自然资源。
例如,约翰·穆尔写道,“我们并不是继承了地球,而是从我们的子孙后代借来的。
”我们有责任保护地球,以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自然资源。
其次,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通过推动绿色经济和绿色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比尔·盖茨曾说过,“我们需要将创新和环保结合起来,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
最后,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条件和减少贫困,我们可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尼尔·阿姆斯特朗曾说过,“我们的目标不是征服地球,而是理解和尊重它。
”。
反方,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限制,它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个人的生活水平。
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进步。
首先,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一些环保政策和限制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影响到它们的竞争力和利润。
这可能会使企业不愿意在环保方面投入资金和精力,从而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其次,可持续发展可能会限制个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
一些环保政策可能会导致能源价格上涨和生活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推进。
最后,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因为环保政策和限制而无法迅速发展,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取得平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https://img.taocdn.com/s3/m/95054ce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f.png)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介绍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
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同时包括: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要素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 限制”。
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
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
可持续发展是否应该辩论辩题
![可持续发展是否应该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6519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d.png)
可持续发展是否应该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必然趋势,应该得到全面推广和支持。
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值得提倡和支持的。
首先,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保护环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如果不采取措施,环境将会变得越来越糟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保护地球家园。
其次,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
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而可持续发展则提倡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才能够长久地持续下去。
同时,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激发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最后,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有效缓解贫富差距,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只有在一个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社会和谐的国家里,人民才能够享有幸福美满的生活。
因此,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值得提倡和支持的。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所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也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支持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反方观点,可持续发展虽然重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应该一味地支持和推广。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成本往往较高,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可能会造成经济负担。
其次,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需要长期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投入,而这种长期性往往会受到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干扰。
最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可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支持可持续发展,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耶纳德·凯恩斯所说,“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去。
收入分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收入分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6f2a5233687e21af45a933.png)
收入分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笔者一直有个疑惑,无论是报纸电视,疑惑是笔者正在学习的这本《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一说可持续发展就大谈特谈环保,鲜有提到“分配”二字。
可持续发展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持续,一个是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持续是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状态,发展是一种变动不定的过程。
单从字面上来理解,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的,合在一起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矛盾体,而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求得一种动静平衡,也就是所谓的“协调性”,使得其中的各种要素产生“正面的互动作用”。
以环保为例,一片森林,不伐树不采矿,环保大致是没有问题的,但发展就成了问题。
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走上一条集约型生态经济模式的道路。
再发展经济过程中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尺度去遵守。
在生产原料的使用上应该努力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废物的产生。
本着凡是垃圾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原则,将垃圾分类处理利用,期间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集中处理排放,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彻底改变原料——产品——废物的方式。
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和生产观念,品可以脱去华丽的外衣,减少包装的浪费和生产耗费的资源,比如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和塑料袋的大量利用。
转而使用生态的可降解的袋子和重复可利用的筷子,这样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仅仅在科技领域下功夫还是不够的政府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可持续发展的则纳入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各项立法和重大决策中。
当然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光靠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所以需要我们全人类共同合作发展,每个国家都积极参与进来负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共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更好地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4750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9.png)
可持续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人类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保障后代子孙的生存权益,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保障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之一是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避免生态系统被破坏。
2. 确保资源充足: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确保资源的持续充足,避免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
3. 促进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并非仅仅停留在环保的层面,它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4. 保障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三、可持续发展的路径1. 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 加强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3. 倡导循环经济:实现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加强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挑战。
四、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与挑战1. 缺乏意识:很多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缺乏认识,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2. 利益冲突:在一些行业中,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冲突,一些企业为了谋取利润牺牲了环境。
3. 资金投入不足: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在一些政府和企业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仍然不足。
4. 国际政治纷争:一些国家之间存在政治分歧和利益冲突,阻碍了全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努力。
五、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展望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6431273968011ca300916e.png)
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
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21世纪议程》中说,在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即经济发展不但要有量的扩张、也要有质的改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必须协调好八大关系,即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经济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地区之间的关系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代际关系。
1.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
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
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核心】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核心】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0c2e68960590c69ec376f2.png)
【关键字】核心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摘要:发展是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结合,因而发展方式应当包括物的发展方式和人的发展方式。
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包括这两个方面的转变。
当前在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物的因素的转变,而忽视了人的因素的转变。
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忽视人的因素的发展,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核心”在中文指中心;主要部分。
而英语中的”核心” :core。
其意思是指事物或事情的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一部分(可以是的,也可以是的。
)。
人们既不能将可持续发展理解为只是生态可持续发展,也不能理解为只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者的协调发展。
人类社会的主旋律是进步和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就在于“发展”。
而其根本则是“人的发展”。
而实现从物的发展观到认得发展观的转变才是人类社会发展从消耗到可持续的飞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人口环境资源发展一引言我认为,人类从产生开始就不断的在和自然界打交道,从开始的采集生活,到打渔狩猎,群居,到使用工具,火等等都不曾离开过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破坏,当然在这当中也存在着保护,人类一直都在为生存而努力,为获得更好的物质以及精神享受而在努力的探索。
人类所经过的这一漫长过程就是发展。
而人类的发展到目前都还在继续。
经过数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人们逐渐发现,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在逐渐耗竭,人类与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一方面人们需要更快速度的发展,而在另一方面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环境,人口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于宇宙探索的缓慢,替代能源的开发困难等等。
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人们对于现有生存和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对子孙后代生存以及文明传承的考虑,以求自己的发展能为子孙后代提供更加幸福,美满的生存状态,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
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过去进行反思的产物,可持续发展不是一种具体的发展模式,他是一种发展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知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实现模式
![可持续发展知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实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8f0f6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3.png)
可持续发展知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实现模式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重要话题之一。
可持续发展并非简单的环保理念,它是包括全球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在内的综合性议题。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实现模式。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满足当前人类需要的同时,不破坏未来世代满足自己需求的资源和生态环境。
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环境、社会和经济。
1.1环境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过度的消费和排放,已经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要实现可持续环境,我们需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和排放,同时放缓全球气候变化。
1.2社会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社会正义和人权,加强社会公正和包容性,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分配资源和利益,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可持续发展的成果。
1.3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应该是可持续的、包容的和公正的。
可持续发展需要推动经济增长,但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相反,必须在更强的环境保护下实现经济发展。
可以通过制定环境税收和有关环境税收刺激政策等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实现2.1政策层面政策层面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需要尽可能制定相关的政策,包括相应的环保法规、经济激励政策、技术创新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等,以带动经济、环境、社会联动路径的持续改变。
压实责任、激励创新、合理分配资源、规划未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科技创新减少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占用是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目标。
科技创新的发展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旅游等发展,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推广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f112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9.png)
辩论辩题的可持续发展正方辩手:首先,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影响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因为它能够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福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就会导致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
比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问题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说,“我们没有继承地球,而是从我们的子孙那里借来的。
”。
其次,经济增长也需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是要求停止发展,而是要求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发展。
比如,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利用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所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也是我们对下一代的责任。
”。
最后,社会福利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条件、减少贫困等方式,可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土地、劳动和资本来改善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改善经济、提高社会福利,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反方辩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人类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继续追求经济增长,就必然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破坏。
因此,可持续发展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却很难在现实中实现。
其次,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所限制。
如果我们过分追求可持续发展,就会限制经济的发展空间,导致就业减少、经济增长放缓。
比如,限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在牺牲经济利益的情况下追求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
浅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浅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a3321df78a6529647d536b.png)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大写的人即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问题。
从价值观角度看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不仅没有过时,相反,还必须重新肯定,即要强调:一切发展都是人的发展,人的一切关于发展的活动,都是由人发动并为了人的,人永远是以人为中心的活动主体。
如果说在价值取向上可以讲不以人为中心,那是人对自己的放逐。
所以,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可能被推翻的。
接下来的问题,不是人类中心主义是否合理,而是如何重新思考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内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讲社会发展,其实质是讲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指向是个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那要先看人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也可以说,人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要实现人的发展或者说要发展人,关键问题是要改善人赖以生存其中的社会关系,建立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关系。
这个社会关系的内容很多,中心关系是生产关系,还有其他一系列关系。
讲革命或者讲改革,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讲的。
人们赖以进行生存活动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中的经济关系,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改革或完善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就必须先改革或完善社会的生产关系,而要改革或者完善社会生产关系,又必须与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相联系。
物质生产作为过程,它生产的主要结果有两个:一个是物质成果,一个是社会生产关系。
而这两个成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成果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关系,否则就不能转化为物质生活资料;反之,如果没有物质成果,生产关系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讲这个问题的要害,在于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物质生产与改革社会生产关系有机地统一起来。
发展物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奠定物质生活资料基础。
讲生产、讲劳动,是理解为人向自然界索取物质生活资料好呢,还是理解为人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物质的能量交流或者交换好呢?或者说,对生产、劳动,是作经济学的理解呢,还是作哲学的理解。
可持续发展复习资料
![可持续发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38c566c52ea551810a687f1.png)
课程学习要点发展观的嬗变概念、涵与核心问题原则理论基础实现途径一、发展观的嬗变1.“工业文明观”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 = 增长强调工业化水平和高增长率,以GDP为中心正效应:经济高速增长负效应:“有增长无发展”。
导致三种危机:●自然危机:能源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社会危机:分配不均,两极分化,贫困加剧●人自身的危机:只见人的物质追求而不见人的其他追求,变成“单向度的人”2.“综合发展观”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增长≠发展经济+环境=发展经济+社会+人=发展3.“可持续发展观”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二、概念、涵与核心问题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布伦特兰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1.核心——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也才有能力来维护社会公平、保护自然资源环境。
●生态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以及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不能过度开发可再生资源等。
生态持续发展是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必须通过经济增长解决贫困问题,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发展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并为环境保护以及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效益的提高。
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经济持续发展是发展的动力●社会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根本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同时,人和社会的发展,又能够为发展提供智力(技术)、制度和文化等支持。
社会持续发展是发展的目的●讨论:环境目标不能孤立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之外而实现2.目标——协调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概念产生的初衷,也是其追求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辩论辩题
![可持续发展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84a7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7.png)
可持续发展辩论辩题正方,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能够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福利。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对未来世代负责的表现,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所生活的地球,让我们的后代也能够享受到美好的环境和资源。
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护好环境和资源,才能够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所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福利。
反方,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想化的概念,实际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首先,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技术支持,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奢侈。
其次,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但是现实中各国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竞争,很难达成共识。
最后,可持续发展往往需要牺牲一部分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说,“没有免费的午餐。
”可持续发展需要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可能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而不是过分追求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辩题中,正方和反方的观点都有其道理。
可持续发展的确需要付出代价,但是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我们需要看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只有保护好环境和资源,才能够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对未来世代负责的表现,我们必须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环境和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坚定支持可持续发展,积极倡导环保、节约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11344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b.png)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当我们提及“可持续发展”这个词汇时,它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
然而,要真正理解其核心内容,却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一概念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从经济层面来看,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实现长期的、稳定的经济增长。
这并非仅仅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过度依赖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这种方式在短期内或许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不可持续的。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应当鼓励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
例如,通过研发和应用新的节能技术,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社会层面,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是公平和包容性。
这包括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公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机会均等,以及代际之间的公平。
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应当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发展进程,享受发展成果。
比如,在教育领域,应当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论其出身、性别或地域。
在就业方面,应当消除歧视,为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只有当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公平地受益于发展,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和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环境层面是可持续发展中最为直观和关键的部分。
它要求我们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我们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无节制地开采和滥用,必将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崩溃。
比如,森林的过度砍伐会导致水土流失、物种灭绝;水资源的污染会威胁到人类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如加强环境监管,推广可再生能源,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等。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还体现在它强调了系统的思维方式。
经济、社会和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系统。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00aac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4.png)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可持续发展”这个词汇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制定、企业的经营策略,还是个人的生活方式选择,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
那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呢?可持续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一概念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多个相互关联的核心要素。
首先,经济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关键。
然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则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
这意味着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生态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我们的地球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条件。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峻。
为了实现生态可持续性,我们必须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这需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和修复。
同时,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社会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应该是公平、公正、包容和和谐的,能够满足人们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保障人们的权利和尊严。
这就要求我们消除贫困,减少社会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为人们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870ed7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e.png)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又是什么呢?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产业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产业可持续性。
可以说,没有产业可持续性,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那么,什么是产业可持续性呢?产业可持续性是指一种产业能够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换句话说,产业可持续性要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都平衡。
只有产业能够持续,生态环境能够得到保护,社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是产业可持续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是产业可持续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
要让大家意识到,环境保护不能仅仅是一时的事件,而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态退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不可逆转的重大问题。
环境保护不应该仅仅是个人行为,而应该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
政府部门应加强环保立法,企业应提高环保意识,大家应担起环保责任,共同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三、经济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经济可持续性方面,要注重合理的资源使用和循环利用,同时,也要关注公司的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要求均衡发展,需要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都进行公正评价。
同时,在投资、财务和税收政策方面,也需要进行科学调整,为可持续的经济开发创造条件。
四、社会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该注重实现社会公正,加强互联网公益,维护人民生活。
同时,企业还应该注重社会价值的提升。
要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企业需要确保雇员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自由。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行业、各领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可持续性、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变革理念以人为本——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变革理念以人为本——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53a81852d380eb62946d41.png)
上之价 值 ), t就是对 图书馆人文精神 的阐述和理性思考 。列 3 1 宁 11 年在《 于国民教育能做些 什么》 93 对 中揭示了 图书 馆的
真谛: 不是“ 珍藏了多少”而是为社会“ , 贡献了多少” ; H 曾任
北京大学 图书馆馆长 的李大钊冀 望的是 为下层 劳工 大众设
中 , 如何贯彻 “ 对 以人 为本 , 全面 、 协调 、 可持续发展 ” 的科 学 发展 观缺 乏明确的认识和有力的措施 , 如何使 自身信息集 对
使读者乘兴而来 , 失望而返 。
1 . 评估 : 4 重硬 件 轻 软 件
我国现行的各级各类评估体系, 都只是注重图书馆建筑
面积 、 书量 、 藏 阅览座位 电子阅览 室建设等 硬件装备 , 而对
国钧先生 12 年归纳的图书馆 “ 91 二化”社会化、平民化 ) ( 、
“ 四值 ” 教育上之 价值 、 ( 修养上之 价值 、 社会 上之价值 、 经济
受“ 以书为本 ” 传统观念的影响, 似乎馆藏量成为衡量一 个 图书馆水平 的惟一标准。 于是一些图书馆不是作深入调查 研究 , 切 了解 广大读者 和 当地经 济社 会发展需求 , 有限 确 把1 有悖 于人本 思想 Nhomakorabea主要 问题
11 理 念 : 科 技 轻 人 文 、 重
2 应该牢 固树 立的三种 理念
21 人文属性是 图书馆 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 . 我国哲学家周国平把人文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三个 层次 :
计算 机 、 网络技术 的广泛应 用的确给 图书馆带 来了空前 的发展 , 而也使不少 图书馆人 忘记 了人 文宗旨。一段 时期 然
1 管理 : . 3 重制度轻关爱
大 多图书馆按照依法 治馆 的思 想 , 一整 套周密详尽 的 有 管理制度 , 现在 重新审视 制度 内容 , 但 多有 与科学 发展观要 求 不协 调不一致 的地方 , 应予修改 。如有 的职工生病请假也
环境科学学科指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环境科学学科指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74b0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4.png)
环境科学学科指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环境科学学科指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引言:环境科学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特别关注可持续发展。
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挑战,环境科学家们努力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以保护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环境科学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一、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提倡低碳生活,降低能源消耗和转向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2. 增加碳汇:保护和恢复森林等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容量,吸收和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
3. 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之间加强合作,制定和执行全球性的减排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
二、生物多样性问题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独特而宝贵的资源,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
以下是解决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方案:1. 保护自然栖息地:划定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地网,以保护各类生物的栖息地。
2. 控制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进行全面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提高人们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识。
3. 种植和保护濒危物种:进行濒危物种的种植和保护工作,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三、资源管理问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导致许多资源正走向枯竭。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考虑以下解决方案:1. 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回收利用。
2. 能源转型: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优化农业和工业生产方式:采用可持续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
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21世纪议程》中说,在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即经济发展不但要有量的扩张、也要有质的改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必须协调好八大关系,即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经济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地区之间的关系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代际关系。
1.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
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
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
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
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
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协调经济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危机人类自身安全,危害到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经济与环境生态系统和谐、完整的重要性。
建设高效、公正、健康、文明的经济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探求更加合理的发展模式,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学术团体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经济与自然既存在互相依存的一面,又存在互相矛盾的一面。
互相依存的一面是指经济依托于自然,自然是经济的源泉。
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归根到底都是由自然提供的,第二产业的原材料也来源于自然,只是它已经被人类进行了加工。
互相矛盾的一面是指经济能改变自然,自然会制约经济。
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经济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协调这一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此前提下利用自然,让自然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3.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在通常情况下,经济越发展,社会就越进步,社会越进步就越有利于经济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一起上,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涉及可持续发展实质内容的人类价值取向的把握问题。
在这里我们需要确立这样一个价值判断,即经济发展不应成为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社会发展才能作为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
因为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人类需要层次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类成其为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要不断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单纯经济的发展永远只能满足人类低层次的需要如生理需要。
而较高层次的需要如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以及高层次需要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社会没有发展的情况下只能有一部分人获得部分的满足。
要使大多数人都获得较高层次甚至高层次需要的充分满足必须以社会不断发展为条件。
所以人类应为社会发展而促进经济发展,最终为社会发展而不懈奋斗。
4.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和竞争不平等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但这种不平等应被控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之内,如果任其发展,人与人之间你抢我夺的竞争会愈演愈烈,人人会感到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不得不处处设防,使人际关系日益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关怀,人的情感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使人感到孤独、苦闷,导致心理疾病发生,甚至导致吸毒、邪教、自杀、恐布袭击等反社会、反人类行为的流行,使社会秩序被破坏,从而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
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
应当说,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应当倡导竞争,鼓励竞争。
要维持企业之间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关系,首先需要发挥市场中“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但“看不见的手”只能“生产”竞争,不能控制竞争,即不能消除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
当一些企业在竞争中通过不正当手段侵犯其他企业的利益,
或在竞争中随意排放“三废”,污染空气、河流,破坏生态环境,从而损害其他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利益时,“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要协调好企业之间的关系,还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法律手段,必要时再加上行政手段,给企业建立一种外部约束机制,并通过外部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建立一种自我约束机制。
6.协调地区之间的关系。
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地区经济冲突,增加地区经济合作。
就我国来说,协调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要协调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关系,缩小东西经济发展差距,增大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落后地区的支援,此外,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拆除地区壁垒和封锁,发展地区分工,改变大而全小而全以及重复建设的状况。
7.协调代内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特殊的利益实体,由此决定国家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各个国家为了维护本国或本国公民的自由、权利和利益必然会展开激烈的竞争。
要解决国际环境问题,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必须联合起来,共同采取措施和行动。
要实现这种联合,必须协调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而要协调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各国政府、各国人民必须树立平等意识、共同发展意识、全球家园意识。
只有树立这些意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主动承担起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
8.协调代际关系。
协调代际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一定义说明,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问题上要协调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即代际关系,它强调发展在时间意义上必须是永续的,不能停顿和中断,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妨碍只能促进后代人的发展。
当代人是处理代际关系的绝对主动者,代际关系的处理情况完全由当代人决定,后代人只能是当代人对代际关系处理情况的被动接受者,所以,协调代际关系的所谓“协调”,不是双向的,而是单向的,是当代人着眼于后代人的利益而向当代人提出来的“任务”或“责任”。
自然资源终有一天被耗竭而不能持续到遥远的未来;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滞后性、累积性特点,其后果往往要经历几代人才能反映出来,而这种不可逆性的后果损害了后代人的利益与权利;当代人的盲目发展已经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了生态系统功能的衰退,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正面临着致命的威胁。
所以,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当代人在协调代际关系问题上必须“自觉”和“自律”。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必须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