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毛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单项选择题1、⽑泽东第⼀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命题的著作是()A、《〈共产党⼈〉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新中国建⽴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A、封建主义体系B、资本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是⼀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C、中国是⼀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D、中国处在经济⽂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个体经济B、私⼈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个⼗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个落后的农业国的⼯业化问题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D、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C、⼯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D、社会主义⼯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盾B、⼯⼈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盾C、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的指导B、坚持⽆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C、坚持⼈民民主专政D、坚持⼈民代表⼤会制度11、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A、三改两化B、⼀化三改C、三化⼀D、⼀化两改12、我国对资本主义⼯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级形式是()A、统购包销B、委托加⼯,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商业实⾏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14、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A、中华⼈民共和国建⽴B、全国⼤陆的解放与统⼀C、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地改⾰的完成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盾是 ( )A、⼯⼈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盾C、⼈民⽇益增长的物质⽂化⽣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之间的⽭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由化之间的⽭盾⼆、多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B、个体经济C、私⼈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对农业、个体⼿⼯业进⾏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愿互利B、典型⽰范C、国家帮助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3、对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加⼯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个别公私合营E.全⾏业公私合营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场伟⼤的社会变⾰,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些偏差,遗留了⼀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B.⾼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到整个社会经济⽣活C.在⼀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B、政治上实⾏⼯⼈阶级领导的⼈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6、全⾏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C.⼯⼈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E、个体经济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A、私⼈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产阶级C、合作社经济D、国营经济三、简答题: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什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质量指标C.总体标志总量D.相对指标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104.76%B.95.45%C.200%D.4.76%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A.14.5%B.95%C.5%D.114.5%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A.大量的B.同质的C.有差异的D.不同总体的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B.平均增长水平C.平均发展水平D.序时平均数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3B.13C.7.1D.7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

人工智能教程习题及答案第4章习题参考解答

人工智能教程习题及答案第4章习题参考解答

第四章不确定性推理习题参考解答4.1 练习题4.1什么是不确定性推理?有哪几类不确定性推理方法?不确定性推理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哪些?4.2什么是可信度?由可信度因子CF(H,E)的定义说明它的含义。

4.3什么是信任增长度?什么是不信任增长度?根据定义说明它们的含义。

4.4当有多条证据支持一个结论时,什么情况下使用合成法求取结论的可信度?什么情况下使用更新法求取结论可信度?试说明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一致的。

4.5设有如下一组推理规则:r1:IF E1THEN E2(0.6)r2:IF E2AND E3THEN E4 (0.8)r3:IF E4THEN H (0.7)r4:IF E5THEN H (0.9)且已知CF(E1)=0.5,CF(E3)=0.6,CF(E5)=0.4,结论H的初始可信度一无所知。

求CF(H)=?4.6已知:规则可信度为r1:IF E1THEN H1(0.7)r2:IF E2THEN H1(0.6)r3:IF E3THEN H1(0.4)r4:IF (H1AND E4) THEN H2(0.2)证据可信度为CF(E1)=CF(E2)=CF(E3)=CF(E4)=CF(E5)=0.5H1的初始可信度一无所知,H2的初始可信度CF0(H2)=0.3计算结论H2的可信度CF(H2)。

4.7设有三个独立的结论H1,H2,H3及两个独立的证据E1与E2,它们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分别为P(H1)=0.4,P(H2)=0.3,P(H3)=0.394P(E1/H1)=0.5,P(E1/H2)=0.6,P(E1/H3)=0.3P(E2/H1)=0.7,P(E2/H2)=0.9,P(E2/H3)=0.1利用基本Bayes方法分别求出:方法分别求出:(1)当只有证据E1出现时,P(H1/E1),P(H2/E1),P(H3/E1)的值各为多少?这说明了什么?么?(2)当E1和E2同时出现时,P(H1/E1E2),P(H2/E1E2),P(H3/E1E2)的值各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明了什么?4.8在主观Bayes方法中,请说明LS与LN的意义。

第四章利率期货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利率期货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利率期货复习思考题4.1.利率期货的定义是什么,包含哪些品种?4.2.欧洲美元期货是如何报价的?4.3.3,欧洲美元期货的理论价格如何计算?4.4.欧洲美元期货的隐含远期利率与远期利率有什么差异?为什么?4.5.写出我国国债期货转换因子的计算公式,并说明符号的含义。

4.6.写出基于最便宜交割债券价格的国债期货理论报价公式。

4.7.国债期货名义国债设计带来哪些特殊概念。

4.8.最便宜交割债的作用有哪些?4.9.转换因子的特征有哪些?4.10.债券报价为何采取净价报价?4.I1.2007年1月8日,某投资者想锁定在2007年6月20日开始的3个月的利率,投资面值为500万美元。

因此,投资者买入了5个价格为94.79的欧洲美元合约。

问:该投资者锁定的利率水平是多少?4.12.交易者认为美国经济正在走强,同时中期国债收益率将会提高(5年期与10年期)。

该交易者以12025/32的价格卖出10份2014年3月的5年期美国中期国债期货合约。

交易者的观点正确无误。

经济数据继续表明美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强。

5年期国债收益率增加,2014年3月的5年期中期国债期货价格下跌。

交易者以12003/32的价格买回10份2014年3月的5年期中期国债期货合约,试计算交易者的损益情况。

4.13.美国当月首个周五公布的每月非农业就业人数大大逊于预期。

这表示经济走弱程度出乎人们意料。

结果使得国债收益率下降,美国国债期货价格上涨。

交易者注意到2014年3月10年期中期国债期货对该报告做出这样的反应:仅出现了从12505/32涨至12515/32的小幅反弹。

他认为数据走弱是一次重大意外,而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不久将需要买入中期国债。

交易者以12515.5/32的价格买入10份2014年3月10年期中期国债期货合约。

交易者的观点正确无误。

中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降,10年期中期国债期货价格进一步上涨。

1小时之后交易者以12523/32的价格重新卖出10份2014年3月10年期中期国债期货合约。

(完整版)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将生产选择在( )。

A.第Ⅰ阶段;B.第Ⅱ阶段;C.第Ⅲ阶段。

2.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二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四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

A.RTS LK =2,且2=LK MP MP ; B.RTS LK =21,且2=L K MP MP ; C.RTS LK =2,且21=L K MP MP ; D .RTS LK =21,且21=L K MP MP 。

3.在以横坐标表示劳动数量,纵坐标表示资本数量的平面坐标中所绘出的等成本线的斜率为( )。

A.γω;B.- γω;C.ωγ;D.- ωγ。

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

A.平均产量递减;B.平均产量递增;C.平均产量不变;D.总产量递减。

5.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 A .0<L <7;B.4.5<L <7;C .3<L <4.5;D.0<L <4.5。

6.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10K L (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则( )。

A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B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C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D .无法判断7.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8.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A.随产量减少而减少;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C.等于固定成本;D.等于边际成本。

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减。

10.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B.19元;C.88元;D.20元。

管理学基础第4章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4章习题及答案

第4章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 √)2.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指标,可以将计划分为具体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具体计划既可以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也可以模棱两可。

(X )3.认识机会先于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以前,严格来讲,它不是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计划工作的一个真正起点,因为它预测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4.再好的方案,必须要可以执行,否则就是空谈,负责计划工作的人员对计划前提了解得愈细愈透彻,并能始终如一地运用它,则计划工作也将做得越协调。

(√)5.评估实质上是一种价值颠覆,是完全脱离以前的思想前提下进行的,它一方面取决于评价者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取决于评价者对各个标准所赋予的权重。

(X )二、单项选择题1.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称为(C)。

A.营销计划B.战术计划C.战略计划D.管理计划2.(B)是一种将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近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的方法。

A.移动计划法B.滚动计划法C.图表计划法D.变化计划法3.在管理学领域,我们认为战略规划是企业一种长远计划,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

具体来说就是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方式,形成自己的(D)。

A.营销优势B.生产优势C.管理能力D.核心竞争力4.我们强调目标必须是可考核的,而使目标具有可考核性的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使之(A)。

A.定量化B.组织化C.行政化D.定性化5.在(C)中各分目标要保持与总体目标方向一致,内容上下贯通,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同时各分目标之间在内容与时间上要协调、平衡,并同步的发展,不影响总体目标的实现。

化工计算第四章物料衡算及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工计算第四章物料衡算及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 物料衡算式 4—1 化工过程得类型
间歇操作 操作方式 半连续操作
连续操作
间歇操作: 原料一次加入,然后操作,最后一次出 料。
半连续操作: 进料分批,出料连续;或进料连 续,出料分批或一次。
特点: 间歇操作中,无物料进出设备,且设备内各 部分得组成和条件随时间而变。 半连续操作中,设备内各点得参 数(组成、条 件)随时间而变。
N元素平衡
2×0、79A=2N
烟道气总量
M+N+P+Q=100
过剩氧量
0、21A×0、25/1、25
=M 解上述6个方程得要求得结果。(过程略)
由上例可知计算基准选取恰当与否,对计算难 易影响。所以要重视计算基准选取。
基准选取中几点说明:
(1)上面几种基准具体选哪种(有时几种共 用)视具体条件而定,难以硬性规定。
4、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包括所有主副反应,且为配平后得,将各反应 得选择性、收率注明。
5、选择合适得计算基准,并在流程图上注明基准值 计算中要将基准交代清楚,过程中基准变换时,
要加以说明。 6、列出物料衡算式,然后求解
1)列物料衡算式
无化学反应体系,按:(4—1)、(4—3)(连续稳定过程) 式。
(二)取1mol 空气为计算基准 1mol 空气为计算基准中氧量为0、21mol
燃烧丙烷耗氧量 0、21/1、25=0、168 mol 燃烧丙烷得量 0、168/5=0、 0336mol
衡算结果列于下表:




组分 摩尔 克 组分 摩尔 克
C3H8 0、
44 CO2 0、101 132
0336
O2 0、21 200 H2O 0、135 72

第四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课后习题及答案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人从黑暗走入亮处后,视网膜的光感受阈限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

A.适应B.对比C. 明适应D.暗适应2.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 )。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本体感觉D.机体感觉3.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4.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5.大教室上课,教师借用扩音设备让全体学生清晰感知,这依据感知规律的()。

A.差异率B.强度率C.活动率D.组合率6.“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7.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了写字的间架结构,就忽略了字的笔画,注意了写字而忘了正确的坐姿,原因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较低。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9.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短时记忆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10.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想不起来,这印证了遗忘的()。

A.干扰说B.消退说C.提取失败说D.压抑说11.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要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12.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定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第四章静水压力计算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静水压力计算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静水压力计算一、是非题1O重合。

2、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静水压强数值相等。

3、直立平板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与平板的形心不重合。

4、静止水体中,某点的真空压强为50kPa,则该点相对压强为-50kPa。

5、水深相同的静止水面一定是等压面。

6、静水压强的大小与受压面的方位无关。

7、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只适用于整个水流都是渐变流的情况。

二、选择题1、根据静水压强的特性,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1)数值相等(2)数值不等(3)水平方向数值相等(4)铅直方向数值最大m,则该点的相对压强为2、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100kN/2m(1)1kN/2m(2)2kN/2m(3)5kN/2m(4)10kN/2m,则该点的相对压强为3、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108kN/2m(1)1kN/2m(2)2kN/2m(3)8kN/2m(4)10kN/24、静止液体中同一点沿各方向上的压强(1)数值相等(2)数值不等(3)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5、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1)重合(2)平行(3)正交6、图示容器中有两种液体,密度ρ2 > ρ1 ,则A、B 两测压管中的液面必为(1)B 管高于A管(2)A管高于 B 管(3)AB 两管同高。

7、盛水容器 a 和b 的测压管水面位置如图(a)、(b) 所示,其底部压强分别为pa和pb。

若两容器内水深相等,则pa和pb的关系为(1)pa>pb(2)pa< pb(3)pa=pb(4)无法确定8(1)牛顿(2)千帕(3)水柱高(4)工程大气压三、问答题1、什么是相对压强和绝对压强?2、在什么条件下“静止液体内任何一个水平面都是等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3、压力中心D和受压平面形心C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什么情况下D点与C点重合?4、图示为几个不同形状的盛水容器,它们的底面积AB、水深h均相等。

试说明:(1)各容器底面所受的静水总压力是否相等?(2)每个容器底面的静水总压力与地面对容器的反力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容器的重量不计)。

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答案

习题4.1选择填空1、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 。

A 、克服温漂B 、 提高输入电阻C 、稳定放入倍数2、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 ,将使电路的 B 。

A 、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 、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 、差模输入电阻增大 3、差动放大器中的差模输入是指两输入端各加大小___相等_____、相位___相反____的信号。

4、设差放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对地的电压分别为v i1和v i2,差模输入电压为v id ,共模输入电压为v ic ,则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0mV __,v ic =_50mV __;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100mA __,v ic =_0mA__;当v i1=50mV ,v i2=0V 时,v id =_50mV __,v ic =_25mA __。

5、电流源常用于放大电路,作为_A ___(A.有源负载,B.电源,C.信号源),使得放大倍数__A __(A.提高,B.稳定)。

6、电压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a 、 b 、 c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d 、 e 、 f 、 g 、(a 电压放大倍数 b 输入电阻 c 输出电阻 d 输出功率 e 电源提供的功率 f 效率 g 管耗)7、功率放大电路中,___甲类____功率放大电路导通角最大;_____乙类___功率放大电路效率较高。

(甲类、乙类、甲乙类) 8、甲类功放效率低是因为 B 。

A 、只有一个功放管B 、 静态电流过大C 、管压降过大4.1对称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 4.1所示。

已知晶体管1T 和2T 的50=β,并设U BE (on )=0.7V,r bb ’=0,r ce =∞。

(1)求V 1和V 2的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 、U CQ 和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 b’e 。

(2)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 ud ,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差模输出电阻R od 。

第4章习题及答案

第4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习题及解答4-3 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活动。

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是:(1) 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是一个静态概念。

进程是程序在处理机的一次执行过程,是一个动态概念。

进程是有生命期的,因创建而产生,因调度而执行,因得到资源而暂停,因撤消而消亡;(2) 进程是一个独立的运行单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元,而程序则不是。

(3) 进程与程序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

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包含一个程序。

4-4 图4.2标明程序段执行的先后次序。

其中:I表示输入操作,C表示计算操作,P 表示打印操作,下角标说明是对哪个程序进行上述操作。

请指明:(1)哪些操作必须有先后次序? 其原因是什么?(2)哪些操作可以并发执行? 其原因又是什么?答:(1) ①I n、C n和P n之间有先后顺序要求,这是由于程序本身的逻辑要求。

②使用同一设备的不同的程序段,如C1…C n,I1…I n,P1…P n,之间有先后顺序要求,这是由于设备某一时刻只能为一个程序服务。

(2) 不同程序使用不同设备时,占用不同设备,无逻辑关系,可以并发执行,如I2和C1;I3、C2和P1。

4-9 某系统进程调度状态变迁图如图4.31(1) 什么原因会导致发生变迁2、变迁3、变迁4 ?答:发生变迁2的原因:时间片到发生变迁3的原因:请求I/O或其他系统调用发生变迁4的原因:I/O完成或其他系统调用完成(2)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进程的变迁3 能立即引起另一个进程发生变迁1 ?答:一个进程的变迁3 能立即引起另一个进程发生变迁的条件是,就绪队列非空。

(3) 下列因果变迁是否可能发生?若可能,需要什么条件?a. 2→1;b. 3→2;c. 4→1答:a. 2→1 不需要条件,一定会发生。

b. 3→2 不可能发生。

c. 4→1 可能发生,条件:就绪队列为空,或在可剥夺调度方式下,转变为就绪状态的进程优先级最高。

(完整word版)第四章 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的习题及答案4-1 设有一台锅炉,水流入锅炉是之焓为62.7kJ ·kg -1,蒸汽流出时的焓为2717 kJ ·kg -1,锅炉的效率为70%,每千克煤可发生29260kJ 的热量,锅炉蒸发量为4.5t ·h -1,试计算每小时的煤消耗量。

解:锅炉中的水处于稳态流动过程,可由稳态流动体系能量衡算方程:Q W Z g u H s +=∆+∆+∆221体系与环境间没有功的交换:0=s W ,并忽 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所以: Q H =∆设需要煤mkg ,则有:%7029260)7.622717(105.43⨯=-⨯m解得:kg m 2.583=4-2 一发明者称他设计了一台热机,热机消耗热值为42000kJ ·kg -1的油料0.5kg ·min -1,其产生的输出功率为170kW ,规定这热机的高温与低温分别为670K 与330K ,试判断此设计是否合理?解:可逆热机效率最大,可逆热机效率:507.06703301112max =-=-=T T η 热机吸收的热量:1m in210005.042000-⋅=⨯=kJ Q热机所做功为:1m in 102000m in)/(60)/(170-⋅-=⨯-=kJ s s kJ W该热机效率为:486.02100010200==-=Q W η 该热机效率小于可逆热机效率,所以有一定合理性。

4-3 1 kg 的水在1×105 Pa 的恒压下可逆加热到沸点,并在沸点下完全蒸发。

试问加给水的热量有多少可能转变为功?环境温度为293 K 。

解:查水蒸气表可得始态1对应的焓和熵为:H 1=83.93kJ/kg, S 1=0.2962kJ/kg.K 末态2对应的焓和熵为:H 2=2675.9kJ/kg, S 2=7.3609kJ/kg.K)/(0.259293.839.267512kg kJ H H Q =-=-=)/(0.522)2962.03609.7(15.2930.25920kg kJ S T H W sys id =-⨯-=∆-∆=4-4如果上题中所需热量来自温度为533 K 的炉子,此加热过程的总熵变为多少?由于过程的不可逆性损失了多少功? 解:此时系统的熵变不变)./(0647.7K kg kJ S sys =∆炉子的熵变为)./(86.45330.2592K kg kJ T H T Q S sur -=-=∆-==∆ )./(205.286.40647.7K kg kJ S t =-=∆ )/(0.646205.215.2930kg kJ S T W t l =⨯=∆=4-5 1mol 理想气体,400K 下在气缸内进行恒温不可逆压缩,由0.1013MPa 压缩到1.013MPa 。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社会知觉》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社会知觉》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社会知觉》习题及答案第四章《社会知觉》1.在人们产生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中,有一种是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被称之为()。

A.晕轮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投射效应E.刻板印象2.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通过对某人的知觉而留下的最初印象,能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后来对他再次发生的知觉,称之()。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期望效应E.首因效应3.一般人自己失败时或碰到不愉快时,容易从外部找原因;一个人成功时,容易将功劳归于自己,这是()。

A.偏见性归因偏差B.行为者-观察者归因偏差C.自利性归因偏差D.基本归因错误E.整体性归因偏差4.某人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方面,如调解冲突、处理人际关系等显得特别内行,喜欢从事涉及社会技能和直接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那么他的认知方式可能是()。

A.场独立型B.场依赖型C.抽象型D.具体型E.沉思型5.面对挫折和失败,内控者最可能的反应是()。

A.抱怨他人B.责怪命运C.加强努力D.观望等待E.祈求神明6.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一个人对同样刺激表现出同样行为的频率被凯利称为()。

A.一致性信息B.一贯性信息C.独特性信息D.差异性信息E.普遍性信息7.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当一致性、独特性低而一贯性高时,人们会做()。

A.外部归因B.内部归因C.灵活归因D.固定归因E.偏差归因8.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当一致性、独特性、一贯性都很高时,人们会做()。

A.内部归因B.外部归因C.灵活归因D.偏差归因E.普遍归因9.在解释他人的行为原因时,高估其内在的人格因素,低估情境因素的倾向被称之为()。

A.行动-观察者归因偏差B.基本归因偏差C.自利性归因偏差D.偏见性归因偏差E.整体性归因偏差10.人们看望重症病人,常以宽慰的表情和言语掩饰其真实的感受,这表明社会认知具有()的特性。

A.整体性B.选择性C.自我控制性D.恒常性E.反映的显著性参考答案:1.A 2.E 3.C 4.B 5.C 6.B 7.B 8.B 9.A 10.C。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1.几何公差的形状公差有6项,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分别是(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2.几何量公差的跳动公差有2项,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分别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3.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小)于端面圆跳动。

4.某轴尺寸为Φ10-0.018-0.028 mm ,轴线对基准A 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1 mm ,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在(最大实体状态)时给定的。

当轴实际尺寸为(Φ9.972)mm 时,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0.02)mm 。

5.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各自独立,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6.包容要求采用(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要求采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7.某孔尺寸为Φ40+0.119 +0.030○E mm ,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9mm ,则其允许的几何误差数值是(Φ0.06)mm ,当孔的尺寸是(Φ40.119)mm 时,允许达到的几何误差数值为最大。

8.某孔尺寸为Φ40+0.119+0.030mm ,轴线直线度公差为 Φ0.005 mm ,实测得其局部实际尺寸为Φ40.09mm ,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mm ,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Φ40.030)mm ,最小实体尺寸是(Φ40.119)mm ,体外作用尺寸是(Φ40.087)mm 。

9.若某轴标注为则该零件的MMS 为(φ30mm ),又称为该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其LMS 为(φ29.979mm ),又称为该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零件采用的公差要求为(最大实体要求),若加工后测得某孔的实际尺寸为φ29.98mm ,直线度误差为0.015mm ,则该零件(是)(是、否)合格。

10.若某孔的尺寸标注为,则该零件采用的公差原则为(最大实体要求),其MMS 为(Φ20mm ),此时的几何公差值为(Φ0.02)mm ;其LMS 为(Φ20.05mm )mm ,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7)mm ;其MMVS 为(Φ19.98)mm 。

(完整版)第四章_复式记账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第四章_复式记账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复式记账法习题一、应掌握的名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对应账户账户对应关系会计分录试算平衡二、填空题1.记账方法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类。

2.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的。

3.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6.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7.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两种。

8.损益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

9.简单分录是指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三、判断题1.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发生变化。

( B )2.会计记账从产生开始,一直都是采用复式记账法。

( B )3.单式记账法是指所有的经济业务都记一笔账。

( B )4.复式记账法造成账户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 B )5.借贷记账法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的左边均为借方,右边均为贷方。

( A )6.一个账户的借方如果用来记录增加额,其贷方一定用来记录减少额。

( A )7.一般地说,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都在同一方向。

( A )四、单项选择题1.复式记账法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 D )中进行登记。

A.一个账户B.所有账户C.两个账户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2.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D )。

A.平衡账户B.“T”字账户C.相关账户D.对应账户3.下列各项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有( A )会计分录。

A.一借一贷B.一借多贷C.一贷多借D.多借多贷4.损益收入类账户期末应( A )。

A.无余额B.借贷方都有余额C.借方有余额D.贷方有余额5.损益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C )。

A.完全相反B.完全一致C.基本相同D.没有关系6.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货款,可视同为一种( D )。

第四章 消化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消化系统习题及答案
2.消化、呼吸、泌尿、生殖
3.消化管、消化腺
4.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5.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
6.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贲门、幽门
7.盲肠、结肠、直肠、肛管
8.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C 2.D 3.D 4.B 5.C 6.AB 7.BC 8.BD 9.ABCD 10.BCD 11.ACD 12.BCD
6.消化系统由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构成。( )
7.咽是消化和呼吸系统共同的通道。( )
四.名词解析
1.内脏
2.肝门
3.肝外胆道系统
五.问答题
1、试论与小肠强大的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解剖结构有哪些?
第四章 消化系统习题答案一.填空题
1.胸腔,腹腔,盆腔,管道,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
一、填空题
1.内脏是指主要位于( )、( )、和( )内,并有( )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同的器官。它包括( )、( )、( )和 ( )四大系统。
2.( )系统、( )系统、( )系统和( )系统合称为内脏。
3.消化系统包括( )和( )。
4.消化管包括( )、( )、( )、( )、( )和( )等器官。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四、名词解释
1.主要指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并有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2.位于肝膈面中间的横沟处,是门静脉、肝动脉、肝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门户。
3.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胆汁出肝后,经肝外胆道系统运输至十二指肠。

第四章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大承担者是( ) 。

A .债权人B .企业职工C .国家D .普通股股东2 .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是指两种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 ) 。

A .成本总额B .筹资总额C .资金结构D .息税前利润3 .资金成本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

用相对数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 。

A. 资金成本= 每年的资金费用/筹资数额B .资金成本= 每年的资金费用/( 筹资数额—筹资费用)C .资金成本= 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D 资金成本= 每年的用资费用/( 筹资数额—筹资费用)4 .在以下各种筹资方式中资金成本最高的是()。

A .债券B .银行借款C .优先股D .普通股5 .某公司发行普通股股票600 万元,筹资费用率为 5 %,上年股利率为14 %,预计股利每年增长 5 %,所得税率33 %。

则该普通股成本率为( ) 。

A .14.74 %B .9.87 %C .19.74 %D .14.87 %6 .某公司利用长期债券、优先股、普通股、留存收益来筹集长期资金1 ,000 万元,分别为300 万元、100 万元、500 万元、100 万元,资金成本率分别为 6 %、11 %、12 %、15 %。

则该筹资组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为()。

A. 10.4%B. 10 %C. 12% D 10.6 %7 .下列项目中,同普通股成本负相关的是()。

A .普通股股利B.普通股金额C.所得税税率D.筹资费率8 .某公司本期息税前利润为 6 ,000 万元,本期实际利息费用为1 ,000 万元,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 。

A. 6 B. 1.2 C.0.83 D. 29 .调整企业资金结构并不能( ) 。

A.降低财务风险B.降低经营风险C.降低资金成本D.增强融资弹性10 .财务杠杆系数同企业资金结构密切相关,须支付固定资金成本的债务资金所占比重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 ) 。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1.几何公差的形状公差有6项,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分别是(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2.几何量公差的跳动公差有2项,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分别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3.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小)于端面圆跳动。

4.某轴尺寸为Φ10-0.018-0.028 mm ,轴线对基准A 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1 mm ,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在(最大实体状态)时给定的。

当轴实际尺寸为(Φ9.972)mm 时,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0.02)mm 。

5.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各自独立,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6.包容要求采用(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要求采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7.某孔尺寸为Φ40+0.119 +0.030○E mm ,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9mm ,则其允许的几何误差数值是(Φ0.06)mm ,当孔的尺寸是(Φ40.119)mm 时,允许达到的几何误差数值为最大。

8.某孔尺寸为Φ40+0.119+0.030mm ,轴线直线度公差为 Φ0.005 mm ,实测得其局部实际尺寸为Φ40.09mm ,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mm ,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Φ40.030)mm ,最小实体尺寸是(Φ40.119)mm ,体外作用尺寸是(Φ40.087)mm 。

9.若某轴标注为则该零件的MMS 为(φ30mm ),又称为该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其LMS 为(φ29.979mm ),又称为该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零件采用的公差要求为(最大实体要求),若加工后测得某孔的实际尺寸为φ29.98mm ,直线度误差为0.015mm ,则该零件(是)(是、否)合格。

10.若某孔的尺寸标注为,则该零件采用的公差原则为(最大实体要求),其MMS 为(Φ20mm ),此时的几何公差值为(Φ0.02)mm ;其LMS 为(Φ20.05mm )mm ,此时的形位公差值为(Φ0.07)mm ;其MMVS 为(Φ19.98)m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组合逻辑电路
1.4选1MUX(数据选择器)如附图所示,其逻辑功能如下表所示。

试仅用4选1
数据选择器分别实现二变量和三变量异或逻辑函数。

答:
2.试用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153设计一个全减器,它能完成二进制减法运算S=(A
—B—C),CO为借位输出,写出设计过程,画出逻辑电路。

4选1数据选择器功
能表和符号图分别见功能表和附图。

4选1数据选择器74153功能表
输入
选通地址数据
ST A1A0D3~D0Y
1 ×××( Z )
0 0 0 D3~D0D0
0 0 1 D3~D0D1
表0 1 0 D3~D0D2
0 1 1 D3~D0D3
答:S:D0=D3=C,D1=D2=C
CO:D0=D3=C,D1=1,D2=0。

A1=A,A0=B
4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表
E S1S0Y
1 X X 0
0 0 0D0
0 0 1D1
0 1 0D2
0 1 1D3
1
A
B
A
B
3. 用两个4选1数据选择器构成一个全加器,试画出其连线图。

4选1数据选择器惯
用符号及其功能表如下:
答:S :D 0=D 3=C ,D 1=D 2=C
CO :D 1=D 2=C ,D 3=1,D 0=0S 1=A ,S 0=B
4. 用两个4选1数据选择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分析逻辑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

4
选1数据选择器惯用符号及其功能表如下::
4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表
E S 1 S 0 Y 1 X X 0 0 0 0 D 0 0 0 1 D 1
0 1 0 D 2 0 1 1 D 3 4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表
E S 1 S 0 Y
1 X X 0 0 0 0 D 0 0 0 1 D 1
0 1 0 D 2
0 1 1 D 3
答:F=)14,11,6,3,12,9,4,1(),,(∑=m D BC A F
5. 4选1数据选择器如附图所示,其逻辑功能如下表所示。

试仅用4选1数据选择器
实现逻辑函数∑=)7,6,5,3(C)B,(A,F m 。

答:
6. 用集成译码器并辅以适当门电路实现下列组合逻辑函数: 答:
B
C C C
B AB B A Y ++=Y AB AB BC
ABC ABC ABC ABC ABC
=++=++++01567
m m m m m =++++0156701567
m m m m m Y Y Y Y Y ==
7.用74LS85实现8位二进制数值比较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