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断裂力学讲义ch8-界面断裂力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i 12 0
Kr i 2r
应力在裂尖处振荡! 裂尖处裂纹表面张开位移
2K III 3 * 2r 2r
1 4Kr i 2 i1 1 2i cosh E *
也振荡!而且相互贯穿!病态解! K III 的量纲仍为 MPa m ,但 K 的量 纲为 MPa m 角分布函数与振荡指数 有关。
由 2 r r 0 确定
接
/ 2 tan1 2 r接=L exp
采用一些典型量估计 接触区 L 10 mm , 45 , 0.03 ,则 r接 小于 1 A ! 连续介质力学是否适 用?所以 Rice 建议绕过接触区, 而研究其外域 K 环带应力 场。
在复合材料中可以利用这种界 面引发的偏折来抑制裂纹沿一 个方向过分扩展,加大整体材料 的断裂韧性。
小结 1. 线弹性界面裂纹解裂尖应力会振荡,位移会相互贯串, 但能量释放率的表示是合理的。 2. 可以采用小范围接触模型修正, 也可以只考虑接触区以 外的应力。 3. 裂纹沿界面的 II 型断裂韧性高,而 I 型界面断裂韧性 相对低
一种唯象的观察,界面断裂韧性 Gi ,随相角增加而迅速 增加,即越接近 II 型裂纹,断裂阻力越大(例如胶带) 。 实验中发现下述唯象公式与试验点吻合较好。
G0 Gi cos 合理吗? 当 接近 90 度时,界面断裂韧性 Gi 趋向于无穷大。
问题二:裂纹路径的选择,沿还是不沿界面扩展? 断裂的能量驱动力及界面断裂韧性和两种材料断裂韧性竞争选择 的结果
来自百度文库
为什么 称为振荡指数?
i ln r i
r e ei lnr cos ln r i sin ln r
Re Kr i I Im Kr i II K III III ij ij , ij , ij 2r 2r 2r
最简单的界面断裂问题:各向同性线弹性双材料界面断裂 线弹性问题定解方 程: 平衡方程; 几何方程; 本构方程 (在不同区域本 构方程不同! ! ) 边界条件: 裂纹面应力自由条件; 远场条件
可以求解了吗? 还需要界面条件!如何提?
类似于均质材料中的线弹性断 裂力学裂尖渐近场分析,可以 得 到 各向 同 性双 材 料的 裂尖 场,当然过程和结果要复杂得 多。
※另大变形理论的解无应力振荡和裂纹面位移贯穿
接触区
本人的观点:小变形,线弹性,连续介质力学导致裂尖解 病态。
※界面裂纹扩展的唯象能量判据 问题一:裂纹何时沿界面扩展? 平面问题复应力强度因子:
K K1 iK 2
相角:
tan1
K2 K1
2 K12 K 2 能量释放率: G 2E * cosh2 起裂准则: G Gi (不同于均质裂纹 G GC )
22 i 12 0
Kr i 2r ,
32 0
K III 2r
K III III Re Kr i I Im Kr i II ij ij , ij , ij 2r 2r 2r Kr i 22 i 12 0 2r
平面与反平面问题在裂尖区解耦的论证对界面裂纹仍旧成 立。但 I 型和 II 型不再解耦, 为什么?
所以对于界面裂纹引入面内的复 应力强度因子 K 和 III 型应力强度 因子 K III 双材料裂尖应力场为
K III III Re Kr i I Im Kr i II ij ij , ij , ij 2r 2r 2r 1 1 ln 其中 为无量纲振荡指数: 2 1 (稍后解释) 事实上在 0 处定义的应力强度因子
2 K K III 1 但能量释放率 G cosh 2 E * 2 * ,适定 2
1 2
1 i 2
各向同性弹性双材料界面断裂力学应力在裂尖处振荡,裂尖处张开 位移振荡并相互贯穿,病态解!如何解决? 负的裂纹面张开位移是不可能的,其实裂纹上下表面会接触。 ※Comninou 于 1977 年提出接触区模型, 认为界面裂纹顶端存在一个无 摩擦的接触区,如何提接触区条件? 优点:结果显示可以消除应力振荡和裂纹 面位移的相互贯穿,而且裂尖应力呈现平 方根奇异性,消除了病态。 缺陷:1 裂尖场恒为 II 型,与实验不符, 不能反映混合度的影响 ;2 在远场受拉应 力的实验中未观测到裂尖处有接触 ;3 正 应力不连续(可以理解)
第八章 界面线弹性断裂力学(请参照 BrownNotes) ※界面断裂的重要性 界面到处存在。 宏观:坝体与地基,焊缝等 细观:复合材料(沿晶,多相材料) 界面是发生断裂的源泉(变形不协调) 界面往往与裂纹遭遇(均为性质突变 处) 人为地利用界面对断裂行为的影响 复合材料的设计(贝壳) ; 界面工程(功能梯度)
接触区, 无摩擦
※ Rice 于 1988 年提出了小范围接触理论 (small scale contact), 基 于 以 下 的 估 算 , 复 应 力 强 度 因 子 i K Y L Li ei , L 为裂纹特征长度, arg[ KL ]
L 1 cos tan 2 ln 裂纹张开位移 2 r 裂纹面第一次接触的尺度 r接 可
注意到在均质弹性裂尖场,应 力不依赖于材料常数
KI I 2r
而对于双材料断裂,引入两个无量纲参数(Dundurs 参数) 反映两种材料常数之比
E1 E2 为什么是两个无量纲参数? ,相对刚度度量 E1 E2 1 2 2 / 2 1 2 1 / 1 21 2 / 2 21 1 / 1 ,近似为相对可压缩性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