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

合集下载

生药学在药学中的地位

生药学在药学中的地位

生药学在药学中的地位生药学是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中提取的药物原料,也被称为天然药物学。

生药学在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药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1. 寻找新型化合物:生药学通过对天然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活性筛选等方法,可以发现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

这些分子可以作为新型化合物进行进一步开发和优化。

2. 提高新药质量:生药学研究所得到的天然产物可以作为新型化合物或者新型活性成分进行开发。

与人工合成相比,这些天然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活性强度高、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因此,在新药开发过程中,利用生药学技术寻找天然产物可以大大提高新药质量。

3. 提高新药安全性:采用天然产物作为原料制备新型化合物时,由于其结构已经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过多毒副作用。

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可能会因为结构与天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不同而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利用生药学技术进行新药开发可以提高新药的安全性。

二、生药学在中药研究和开发中的作用1. 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中草药是生物多样性资源库中最重要的一类资源,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利用生药学技术可以对中草药进行分离纯化,从而获得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2. 中成药新品种研发:利用生药学技术可以对传统中成药进行优化改良,使其更加适应现代临床需要。

例如,将传统中成药制剂转化为现代注射剂或口服制剂等。

3. 中医临床验证:利用生药学技术可以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并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其功效。

这也是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生药学在质量控制方面的作用1. 草本植物鉴定:由于植物在种类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药材的收集、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鉴定。

生药学技术可以通过形态学、解剖学、化学成分等多种方法对草本植物进行鉴定。

2. 药材质量控制:生药学技术可以对草本植物进行质量控制,例如检测其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等。

这有助于确保药材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高职高专教材生药学

高职高专教材生药学

高职高专教材生药学
《生药学》是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生药鉴别的能力,以及质量评价、质量标准制定和新药研制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该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是药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生药学》教材通常包括总论、各论和实践教学三部分。

总论概述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生药的标准、鉴定、生产、流通、利用等。

各论介绍生药180种,其中要求掌握的100种生药均为国家执业药师统一考试要求的药材,所描述生药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为标准。

实践教学部分主要介绍生药鉴定与质量检验所需的技能实验。

在实验项目中,学生通常需要按照药用部位进行划分,设置10个左右的项目,每个项目若干个生药品种。

学生需要对各味生药进行鉴别,提出每个药的鉴别要点,按照规定的格式抄录到实验报告上。

此外,《生药学》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项目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生药的鉴别、质量评价、质量标准制定和新药研制等方面的技能。

同时,教材还引入了新的鉴别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子遗传标记法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总之,《生药学》是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材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完整word版)生药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生药学知识点总结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1、一般采收原则: 根和根茎类;叶类和全草;树皮和根皮;花类;果实和种子;菌、藻、孢粉类;动物类。

2、产地加工——发汗: 是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 加快干燥速度。

【厚朴、杜仲、玄参】生药的变质——泛油: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 以及某些药材变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

【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含脂肪油, 当归和肉桂含挥发油, 天门冬、孩儿参和枸杞等含糖质, 这些药材会“泛油”】。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三级标准: 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部颁标准;三级为地方标准。

各论植物生药1.冬虫夏草:【基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2、【性状】虫体似蚕幼虫、表面棕色、纹络明显、足8对、中间四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呈淡黄白色;头部子座呈褐色、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纤维状类白色;气微腥, 味微苦。

3、【显微】虫体横切面:呈不规则形, 四周为虫体的躯壳, 其上密生长20-40微米的绒毛,躯壳内有大量菌丝, 其间有裂隙。

子座横切面:子囊壳近表面生, 卵圆形至椭圆形, 基部陷于子座内, 中间充满菌丝, 有裂隙。

灵芝: 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主要成分: 灵芝多糖。

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4、猪苓: 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二者区别】(水试)猪苓浮起来, 茯苓下沉。

绵马贯众: 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分体中柱: 环状维管束细胞内: 间隙腺毛5、海金沙: 海金沙科海金沙干燥城市的孢子。

6、【火试】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 无灰渣残留。

裸子植物胚珠和种子裸露, 没有果实。

麻黄: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性状】细长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有细纵棱;体轻质脆易折断;髓部红棕色;气微香, 味涩, 微苦。

【显微】粉末呈淡棕色;气孔哑铃型、下皮维管束;嵌晶纤维、草酸钙晶体。

生药学是什么专业汇总一篇

生药学是什么专业汇总一篇

生药学是什么专业汇总一篇生药学是什么专业 1生药学(pharmacognosy)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基源)、生产(栽培)、采制(采集、加工、炮制)、鉴定(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问。

换句话说,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

广义的生药应指所有来自天然的.原料药材,包括了中药材、民间草药、民族药及可供提取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

简言之,生药即天然药材。

在我国,生药与中药材(含草药和民族药)关系十分密切。

所谓中药(Chinese medicines)通常是指以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进行炮制、加工和使用的药物,是天然药物的一部分。

而草药(medicinal herbs)通常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多为中医所用,地域性较强,使用地区较窄,一般在各级医院和药店难以购得的天然药及其简单的加工品。

草药和中药在中国统称中草药,也是中国医药体系的一部分。

民族药(ethnomedicines)是指各__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

在我国,也属中医药体系的一部分,但限定在一定地区(__居住区)内使用,有其特有的用药习惯,如藏药、蒙药、__族药等。

民族药属于人种药物的范畴。

随着草药、民族药的不断被发掘,研究和推广应用,一些有较好疗效,质量标准明确的草药、民族药将会和中药一样被广泛使用和在全国广泛经销。

生药和中药材、草药、民族药的关系很密切,它们的含义有时较难明确区分,通常主要看其是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作为用药的原则,如是,则称中药材,否则可称生药。

学习生药学要多联系实际,除学好基础理论和知识外,还要十分重视实验操作和实践教学,多在野外或药材仓库,标本馆(室)和实验室中辨认,多进行观察和比较,比较各类药用植物和生药标本的形态特征,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再对照教材及课堂讲授的内容或其他参考书,以便加深印象和理解、掌握书本有关内容。

生药学专著

生药学专著

生药学专著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研究天然药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的来源、性质、成分、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的学科。

关于生药学的专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生药学专著:1.《生药学》(Pharmacognosy by Tyler, Varro E., Brady, Lynn R.,Robbers, James E.):这是一本广泛使用的生药学教材,介绍了天然药物的来源、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等内容。

2.《药用植物学》(Medicinal Plants: A Comprehensive Treatise byTrivedi, P.C.):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药用植物的来源、分类、性质、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特性。

3.《生药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Pharmacognosy and Phytotherapy byMichael Heinrich, Joanne Barnes, Simon Gibbons, Elizabeth M.Williamson):这本书介绍了药用植物学、植物药理学和药用植物治疗学的基础知识。

4.《现代生药学》(Modern Pharmacognosy by J.A. Asuzu):这是一本介绍现代生药学概念、方法和应用的专著,涵盖了从传统药物研究到现代药物开发的内容。

5.《天然药物化学》(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by O.P. Agarwal):这本书重点介绍了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结构和特性,涉及到天然产物的化学分析和结构鉴定方法。

这些专著涵盖了生药学领域的不同方面,从药用植物学到天然药物化学等内容。

选择合适的专著取决于感兴趣的具体领域和研究方向。

如果需要更多特定主题的资料,建议向学术图书馆、专业数据库或在线书店查询相关内容。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引言概述:生药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发展、资源、利用、生物学性状及药用价值的科学,是中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生药学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本文就对生药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药学的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一、植物的资源利用1.植物的药材部位划分分类原则:药材部位按功能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树皮等。

药材部位的药用价值: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药用部位的选择需要结合药材的特点和用途。

2.植物资源的采集和加工采集原则:选择品质良好、适当生长期的植物进行采集;采集时要注意保护生境,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加工方法:包括晒干、炒制、蒸制、煮沸、浸泡等,不同的加工方法有助于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二、药用植物的生物学性状1.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外部形态:包括植物的高度、枝条形状、叶片特征等。

内部结构: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的结构特征,对于鉴别和选用药材具有重要意义。

2.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光照要求:不同的药用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而有些植物则喜欢半阴湿的环境。

温度要求:药用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有些植物耐寒,有些则耐热。

水分要求:不同的药用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有些喜欢湿润的环境,有些则适应于干燥的环境。

3.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包括花粉传播、授粉和种子发芽等。

无性繁殖:包括茎叶切割、块茎增殖和植物器官再生等。

三、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1.主要化学成分分类生物碱:包括单萜生物碱、二萜生物碱、生物碱混合物等。

鞣质:包括单宁鞣质、黄酮鞣质等。

挥发油:包括芳香族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等。

2.化学成分与药用活性的关系化学成分的作用:不同的化学成分在药用活性上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如镇痛、抗炎、抗菌等。

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萃取、色谱技术等。

四、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1.药用植物的主要药理作用类型镇痛作用:如罂粟壳、夏天麻等。

生药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生药学研究的内容?A. 生药的采集B. 生药的鉴定C. 生药的炮制D. 生药的临床应用答案:D2. 生药学中“生药”一词指的是什么?A. 未经加工的天然药物B. 经过加工的天然药物C. 人工合成的药物D. 化学合成的药物答案:A3. 生药鉴定的主要方法包括哪些?A. 形态鉴定B. 显微鉴定C. 化学鉴定D. 所有以上答案:D4. 生药学中,哪种方法常用于鉴定生药的真伪?A. 薄层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核磁共振法5. 生药的采收时间对药效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药效C. 影响药性D. 影响药味答案:B6. 下列哪种药材不是通过水提取法提取的?A. 丹参B. 甘草C. 人参D. 薄荷答案:D7. 生药的炮制方法包括哪些?A. 炒B. 蒸C. 煮D. 所有以上答案:D8. 生药学中,哪种药材的炮制方法可以增强其药效?A. 黄芪的炒制B. 黄连的蒸制C. 当归的煮制D. 所有以上答案:A9. 生药的贮藏条件对药效有何影响?B. 影响药效C. 影响药性D. 影响药味答案:B10. 生药学中,哪种药材的贮藏需要特别注意防潮?A. 人参B. 茯苓C. 甘草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生药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答案:生药的来源、鉴定、炮制、临床应用2. 生药的鉴定方法主要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答案:形态鉴定、化学鉴定3. 生药的炮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炒、蒸、煮、晒4. 生药的贮藏条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燥、通风、避光5. 生药的采收时间应该根据______、______和______来确定。

答案:药材的生长周期、气候条件、药效成分含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生药学的研究内容。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生药学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

是应用中药学、植物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的学科。

通过《生药学》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生药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40种常用中药的基源、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掌握约60种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和功效。

本课程为120学时,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3:2。

采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授课内容学时数绪论 2 药用植物学基础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20 第二章根的形态与显微构造第三章茎的形态与显微构造第四章叶的形态与显微构造第五章花的形态与功能第六章果实的类型第七章种子第八章植物分类概论生药学基础第九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10第十章生药的化学成分第十一章生药的鉴定第十二章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第十三章中药的炮制第十四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药用植物类群和重要第十五章藻类 32 生药第十六章真菌门第十七章地衣门第十八章苔藓植物门第十九章蕨类植物门第二十章裸子植物门第二十一章被子植物门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第二十二章动物类生药 4第二十三章矿物类生药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第二十四章药用植物组织和4细胞培养第二十五章药用植物基因工程合计 72实验内容学时数实验一(1)组织制片技术 4(2)显微测量和显微描绘技术实验二中药材灰分、水分、浸出4物测定及杂质检查法实验三根及根茎类中药(一) 4 实验四根及根茎类中药(二) 4 实验五根及根茎类中药(三) 4 实验六根及根茎类中药(四) 4 实验七根及根茎类中药(五) 4 实验八茎木类中药 4叶类中药实验九皮类中药 4 实验十花类中药 4全草类中药实验十一果实类中药 4 实验十二动物类中药 4中成药合计 481、了解药用植物学、生药学的范围、研究对象及任务。

2、了解生药学科的起源和本草沿革、现代生药学的发展、生药学在我国药学事业中的重要性。

生药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简答题

生药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简答题

生药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生药学是一门研究天然药物的学科,主要任务包括:
• 1. 药用植物的筛选与鉴定:通过对各种植物的收集和研究,筛选出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并进行鉴定和分类。

• 2. 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对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纯化和结构鉴定,研究其药理作用和药效。

• 3. 药用植物的质量评价:通过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对药用植物的质量进行评价,确保其安全有效的使用。

• 4. 药用植物的药理研究:研究药用植物对人体的作用机制,解析其药理学特性。

• 5. 新药开发和药物改良:基于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和药理特性,开发新的药物或改良现有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6. 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策略,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药文化。

生药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药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药物的化学成分B. 药物的生物活性C. 药物的来源、鉴定、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D. 药物的制备工艺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生药学研究的内容?A. 药材的采收B. 药材的炮制C. 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D. 药材的临床疗效评价答案:D3. 生药学中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哪些?A. 显微鉴定B. 理化鉴定C. 光谱鉴定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药材的质量评价主要依据什么?A. 药材的外观B. 药材的产地C. 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D. 药材的加工方法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药材的采收原则?A. 适时采收B. 按需采收C. 保护性采收D. 无限制采收答案:D6. 生药学中,药材的炮制目的是什么?A. 增加药材的美观B. 提高药材的疗效C. 减少药材的毒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药材的贮藏条件对药材质量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药材的外观C. 影响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D. 影响药材的安全性答案:C8. 生药学中,药材的鉴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显微观察B. 化学试剂反应C. 动物实验D. 光谱分析答案:C9. 药材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关注什么?A. 药材的化学成分B. 药材的药理作用C. 药材的临床疗效D. 药材的制备工艺答案:C10. 生药学中,药材的安全性评价通常不包括哪项?A. 急性毒性试验B. 长期毒性试验C. 药物相互作用D. 药材的加工方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生药学研究的药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2. 药材的采收时间通常根据药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来确定。

答案:生长周期、药用部位3. 药材的炮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炒、蒸、煮4. 药材的质量评价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生药学名词解释

生药学名词解释

生药学名词解释生药学是一个研究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有效成分以及其药理学、药物制剂学等相关问题的学科。

在生药学中,有很多常用的重要名词。

本文将对常用的生药学名词进行解释,以期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药学。

1. 生药:指未经过炮制、粉碎等工艺处理的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

生药是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2. 中药:指符合中医理论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养生等功能的药物。

3. 药材:指供制取药用的中药材料,广义的药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各种药材。

4. 配伍:中药学中,指多种药材组合使用,以达到协同作用、平衡毒副作用等目的。

5. 干燥剂:指将药材干燥后形成的散剂或块状剂,常用的干燥剂有薏苡仁、芡实、黄豆等。

6. 熟地黄:甘露熟地黄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药,是指垂丝地黄在炮制工艺中,经过鲫鱼汁或黄酒浸泡后,用炭火烘制干燥而成的药材。

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补血的功效。

7. 西藏红景天:西藏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是一种高山植物,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被誉为“高山灵草”。

西藏红景天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延缓衰老、促进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

8. 三七: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var. notoginseng)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治疗。

9. 姜黄素: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色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糖尿病等疾病。

10. 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是指从银杏树叶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

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改善记忆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慢性脑供血不足、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治疗。

11. 葛根素:葛根素(Puerarin)是从葛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有效成分,可用于增强心脑血管功能、降低血脂、抗心肌缺氧等作用。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生药学研究的内容?A. 生药的鉴定B. 生药的化学成分分析C. 生药的药理作用研究D. 生药的临床应用答案:D2. 生药学中“生药”指的是什么?A. 未经加工的天然药物B. 经过加工的天然药物C. 人工合成的药物D. 化学药物答案:A3. 生药鉴定的常用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显微鉴定B. 化学鉴定C. 物理鉴定D. 临床试验答案:D4. 下列哪种成分不是生药的主要成分?A. 挥发油B. 黄酮类C. 生物碱D. 抗生素答案:D5. 生药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生药的疗效B. 确保生药的安全性C. 研究生药的来源和分类D. 以上都是答案:D6. 生药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技术是?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薄层色谱D. 以上都是答案:D7. 生药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药效B. 毒性C. 药动学D. 以上都是答案:D8. 生药的贮藏条件不包括以下哪项?A. 避光B. 干燥C. 低温D. 高温答案:D9. 生药的鉴定方法中,显微鉴定主要观察什么?A. 生药的宏观特征B. 生药的微观结构C. 生药的化学成分D. 生药的药理作用答案:B10. 生药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化学鉴定的目的是?A. 确定生药的真伪B. 确定生药的化学成分C. 确定生药的药效D. 以上都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A. 生药的鉴定B. 生药的化学成分分析C. 生药的药理作用研究D. 生药的临床应用答案:ABC2. 生药鉴定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显微鉴定B. 化学鉴定C. 物理鉴定D. 临床试验答案:ABC3. 生药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技术包括哪些?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薄层色谱D. 质谱答案:ABC4. 生药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药效B. 毒性C. 药动学D. 药代动力学答案:ABCD5. 生药的贮藏条件主要包括哪些?A. 避光B. 干燥C. 低温D. 高温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生药学是研究天然药物的一门学科。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生药学,作为一门研究天然药物的学科,涵盖了从植物、动物和矿物中提取、鉴定和应用药物的广泛知识。

以下是一份生药学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参考。

生药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药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类物质?A. 合成药物B. 天然药物C. 化学试剂D. 食品添加剂2. 下列哪种成分不是生药中常见的有效成分?A. 黄酮B. 蒽醌C. 氨基酸D. 多糖3. 生药学中的“生药”是指:A. 未加工的植物B. 经过加工的植物C. 任何来源的药物D. 仅指动物来源的药物4. 生药的鉴定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形态学鉴定B. 显微鉴定C. 化学成分分析D. 口味测试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生药的提取方法?A. 浸泡法B. 蒸馏法C. 蒸发法D. 溶剂提取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生药学中的“______”是指药物的物理形态和化学成分。

7. 常用的生药提取溶剂包括水、醇、______等。

8. 生药的化学成分鉴定中,常用的色谱技术有薄层色谱、______等。

9. 生药的生物活性评价通常涉及______、抗炎、抗菌等实验。

10. 生药的质量控制包括对______、有效成分含量、安全性等的评估。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生药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12. 描述生药提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因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生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的一般流程。

14. 讨论生药学在现代医药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五、案例分析题(10分)15. 某生药样品在提取过程中,发现其有效成分含量低于预期。

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B4. D5. C二、填空题6. 质量7. 酮8. 高效液相色谱9. 抗肿瘤10. 纯度三、简答题11. 生药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和利用天然药物资源,研究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以促进人类健康。

生药学知识点

生药学知识点

绪论一、名词解释生药学: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生产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科学。

生药:也称“天然药物”,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草药、民族药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道地药材: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二、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四大皖药(牡丹皮、木瓜、菊花、白芍)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三、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基源种类同名异物东北蓼科蓼蓝华东十字花科菘蓝大青叶华南蕨床科植物马蓝江西、湖北等地马鞭草科路边青同物异名穿心莲:一见喜、榄核莲、苦草、四方莲、圆锥须药草人参:古名:鬼盖、神草、人微、土精、人衔、地精产地不同:石柱参、东洋参、高丽参、长白参加工方法不同:生晒参、白人参(糖参)、红参野生和栽培:野参、圆参三七:山漆、金不换、血参、春七、冬七、田三七2、调查、考证生药资源新药用植物或同种植物新的用途、新的成分、功效不断被发现:萝芙木(降血压利血平)、长春花、喜树、红豆杉(抗癌成分长春新碱、喜树碱和紫杉醇)。

3、评价生药品质、制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真实、有效、安全)4、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一、生药的分类按自然系统分类法优点: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

如蓼科大多含蒽醌类成分、五加科大多含皂苷。

缺点:生药的性状和显微鉴定不易掌握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

便于比较各类生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缺点:生药的化学成分不易记忆如:何首乌主要含蒽醌类成分,人参主要含有皂苷按化学成分分类优点: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也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缺点:对有效成分不明或含有成分不详的生药难以分类。

生药学主观题整理

生药学主观题整理

1.生药: 指未经加工或经过简单加工, 具有预防、医疗与保健作用得植物、动物与矿物等天然来源得药物。

2.中药: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与治疗疾病或调解人体机能得药物。

3.道地药材: 某一地域主产, 传统经验认为品质优得生药。

4.性状鉴定: 通过人体得感官瞧摸闻尝及水试火试等直观得方法, 依据对照生药得性状特征(形状, 大小, 色泽, 表面, 质地, 断面, 气味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鉴别得一种方法。

5.发汗:指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积起来发热, 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 变软变色, 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 有利于干燥。

6.走油:指有些药材得油质泛出药材表面, 或因药材受潮, 变色, 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性得物质。

7.星点: 大黄根茎髓部环列或散在得异性维管束。

8.云锦花纹: 何首乌皮部类圆形复合维管束。

9.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常有细长圆柱状得节间, 光滑。

10.晶鞘纤维: 指纤维束与其周围含草酸钙方晶得薄壁细胞得复合体。

11.芦头: 根类药材顶端带有得盘节状短根茎。

12.芦碗: 人参根茎上得凹窝状茎痕。

13.艼: 参类药材短小根茎上得不定根。

14.珍珠疙瘩: 人参须根上得疣状突起。

15.朱砂点: 苍术断面黄白色, 间有棕红色油腺在, 形如朱砂颗粒状, 俗称朱砂点。

16.起霜: 苍术饮片暴露稍久后, 析出得晶体, 因呈毛状, 色白如脂霜, 而称起霜。

17.佛焰苞: 天南星科植物特有得佛焰花序中, 肉穗花序被形似花冠得总苞片包裹, 此苞片称为佛焰苞。

18.怀中抱月: 川贝得一种松贝得形状, 外有鳞瓣两枚, 大瓣紧抱小瓣, 未抱部分呈新月状, 俗称怀中抱月。

19.观音合掌: 青贝外层鳞叶2瓣, 大小相近, 相对抱合, 顶部开裂, 内有新芽与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得残茎。

20.虎皮斑:炉贝得表面具有未去净得黄棕色斑块, 称为虎皮纹。

21.菊花心:黄芪皮部黄白色, 木部淡黄色, 并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药学导论》教案生药学

《药学导论》教案生药学

《药学导论》教案-生药学.doc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药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 掌握生药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现状。

3. 熟悉生药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

4. 理解生药学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生药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4. 生药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

5. 生药学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生药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分析生药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小组讨论:探讨生药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

4. 影像资料:播放相关影像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案和教学大纲。

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3. 影像资料和案例分析。

五、教学进程:1. 导言:介绍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引发学生兴趣。

2.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讲解生药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 生药学现状和未来:分析生药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4. 生药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介绍生药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

5. 生药学的意义和价值:探讨生药学在医药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创造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知识测试:通过考试或测验,评估学生对生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生药学的复杂性:生药学涉及广泛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难以一一介绍。

生药学介绍

生药学介绍

生药学一、生药学的概念、发展和主要任务1生药学的概念:化学药品(西药)药物⎨中药⎨中成药中药材⎨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材--→生药药物:凡是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称为药物。

中药:指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传统药物。

包括:中药材(植物、动物及矿物的个子、饮片和炮制品)、中成药(成方制剂如膏、丹、丸、散、片、等)。

中药材:一是指切制成的饮片,二是指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草药:指草医用于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中草药:中药和草药的统称。

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

相当于中药材。

另外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辅料的天然药物,也列入生药的范畴。

如植物中制取的淀粉、粘液质、挥发油;自植物和动物中制取的油质、蜡类,以及某些医用敷料如石棉、滑石粉、白陶土等。

生药学:(Pharmakognosie Pharmacognosy ):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细胞组织培养、医疗用途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附我国的生药资源:目前共有中药材12807种, 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 药用矿物80种。

300种重点药材蕴藏量800万吨, 以新疆、黑龙江、内蒙古、野生资源最丰富,四川、陕西、甘肃种植面积和药材产量最大,以云南、广西、和贵州种类最多。

附国外生药学的发展:1815年,德国药物学家Seydler首次应用Pharmakognosie 一词, 意为药物的知识, 所谓药物,当时指生药而言。

1825年, 德国学者Martius在大学课程中设立了“Pharmakognosie”的科目,从而产生了一个新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药: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或矿物类药材。

中药:是指在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包括中药材、饮片、中药汤剂和中成药。

民族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草药:一般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道地药材:是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神农本草经》是现知我国最早的药物著作。

《唐本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证类本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本草书。

《本草纲目》是集历代药学大成的本草学专著。

生药学的分类:按自然系统分类;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其它分类法。

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或词组,前置;第二部分是药用部分的名称,置于第一部分之后。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苷元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根据苷键原子不同,可分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这是最常见的苷类分类方式。

黄酮类为两个苯环之间通过三碳连接而成C6-C3-C6基本结构。

鉴别:盐酸-镁粉还原反应。

皂苷类:水溶液经振摇后可产生持久性的泡沫。

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

鉴别:浓硫酸-醋酐反应;芳香醛-硫酸/高氯酸反应;三氯醋酸反应;泡沫试验;溶血试验。

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的含氯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鉴别:沉淀反应(碘化铋钾试剂;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钾碘试剂;硅钨酸试剂;磷钼酸试剂)显色反应(浓硝酸;浓硫酸;甲醛-浓硫酸试剂;矾酸铵-浓硫酸试剂;钼酸铵-浓硫酸试液)强心苷:甾体苷类化合物中对心肌有高度特异而明显兴奋作用的化合物。

分为强心甾型与海葱甾型或蟾蜍甾型两类。

鉴别反应:Kelller-Kiliani反应;Kedde反应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和资料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良度的评价,以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意义:判断生药的真伪,评价生药质量的优劣,保证药品应用的安全、有效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药取样的原则:生药总包件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5~99件的,随机取样5件;100~1000件的,按5%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的部分按1%取样;如为贵重生药,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检定。

生药的常规检查:杂质检查;水分测定【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灰分测定(来源于自然界的泥沙,为硅酸盐类;来源于生药本身的细胞内含物,主要是草酸钙。

包括总灰分测定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水溶性浸出物测定(冷浸法、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醚溶性浸出物测定】生药的性状检查:性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

采收期的确定:采收期与产量、采收期与质量、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显著,则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要考虑有效成分的总含量。

即有效成分的总量=单产量*有效成分百分含量,总量最大值时,即为适宜采收期)一般采收原则:根和根茎类(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叶类和全草(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树皮和根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易于剥离)花类(一般在花开时采收)果实和种子(应在已成熟和将成熟时采收)菌藻孢粉类(根据实际情况采收)动物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采收方法:采挖(适用于药用部分为根与根茎的生药)收割(适用于全草与花类的生药)采摘(使用与果实、种子、部分花类生药)击落(适用于高大的木本或藤本植物的果实、种子类生药)剥皮(适用于树皮和根皮类生药)产地加工的方法:拣、洗;切片;蒸煮烫;发汗;揉搓;干燥。

干燥:晒干法,阴干法,烘干法。

新技术:远红外线干燥技术、微波干燥。

因环境影响:霉变,虫蛀,变色,泛油。

生药贮藏新技术:气调贮藏、低氧贮藏、辐射灭菌。

炮制: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

第一部制药专著《雷公炮制论》中药材炮制的目的:提高药物净度以利于贮运;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矫味矫臭;便于调剂和制剂。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修制(拣、筛、簸、揉、拌、去毛、磨、捣或击、制绒)水制(洗、淘、漂、泡、飞、去心)火制(烘,焙、炒、烫、煅、倅(水)、炙、煨)水火共制(煮、蒸、燀)其他制法(复制法、发酵法、制霜、发芽法中药炮制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生泻熟补、生峻熟缓、生毒熟减。

影响生药质量:生药品种对生药质量的影响,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对生药质量的影响,环境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光照,温度变化,降水量,土壤,海拔高度和地球维度,微生物)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我国主要的地道药材:关药、北药、怀药、浙药、江南药、川药、云药、贵药、广药、西药、藏药。

四大北药:潞党参、北大黄、北黄芪、岷当归。

生药安全性问题: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重金属检查、农药残留量的检查、黄曲霉素检测、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毒性成分(肾毒性成分、肝毒性成分、其他毒性物质)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国家药典、局颁标准、地方标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我国生药资源的概况:最多的5个省:云南,广西,四川,湖北,陕西。

生药资源的开发多层次:以发展药材和原料为主的初级开发,以发展中药材制剂和其他天然副产品为主的二级开发,以发展天然化学药品为主的深度开发和包括利用废弃物开发出其他有用药物和产品的综合发展。

生药资源开发也是多途径的:利用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资源,从历代医书、本草记载中发掘新药源和开发新药,从民族药、民间药中开发新药资源,提取生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开发新药,以某些药用植物成分作为新药的半合成原料或改造其化学结构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物,从海洋生物中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一类最原始的低等植物。

植物体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三种。

营养繁殖是指藻体的一部分由母体分离出去而长个一个新的藻体。

无性生殖的方式是产生孢子,产生孢子的囊状细胞称孢子囊,孢子可以直接长成一个新个体。

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称配子。

藻类植物作用:蓝藻:固氮作用;绿藻:释放氧气;褐藻:含大量的碘;海洋藻类:人类开发海产品,向海洋索取食品,药品,精细化工产品和其他工业原料的重要资源。

蓝藻门(原核生物):营养繁殖。

葛仙米:入药能清热收敛,益气明目。

螺旋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制成保健品,能防治营养不良症,增强免疫力。

绿藻门(真核生物):蛋白核小球藻:营养价值极高,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 和抗生素。

医疗上可用作营养剂,防治贫血和肝炎,又是研究光合作用的好材料。

石莼:俗称“海白菜”或“海青菜”,药用能软坚散结,清热利水。

红藻门:含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素、藻蓝素。

琼枝:可作微生物培养,也可食用,入药有缓泻和降血脂作用。

石花菜:入药有缓泻和降血脂作用。

甘紫菜:入药有软坚散结,化痰利尿和降血脂作用。

海人草:祛除肠道寄生虫,化痰,消食。

褐藻门:海带:大量供食用,入药具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昆布:入药具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之功效。

海蒿子: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羊栖菜:增强免疫力和抗癌作用。

菌类植物:包括细菌门、黏菌门、真菌门。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叶绿素,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黏菌为腐生菌。

真菌是真核异养性植物,异养方式有寄生、腐生。

菌丝分为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营养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三种。

真菌门5个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药用真菌大多属于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

啤酒酵母菌(子囊菌亚门):在医药上常用滋补剂和助消化剂,亦可用来提取核酸衍生物、辅酶A,细胞色素c和多种氨基酸。

麦角菌(子囊菌亚门):麦角胺、麦角毒碱可治疗偏头疼,麦角制剂可用作子宫收缩及内脏器官出血的止血剂。

冬虫夏草(子囊菌亚门):具有补肾益脾,止血化痰,免疫调节,抗肿瘤,调节心脏造血。

银耳(担子菌亚门):补肾强精,滋阴养胃,润肺止咳等功效。

猴头菌(担子菌亚门):利五脏,助消化。

用于神经衰弱,胃炎,胃溃疡和癌症的辅助治疗。

灵芝(担子菌亚门):补气安神,止咳平喘,治疗神经衰弱,冠心病,肝炎,白细胞减少症。

猪苓(担子菌亚门):利尿渗湿,猪苓多糖有抗癌作用。

云芝(担子菌亚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用作癌症的辅助治疗。

茯苓(担子菌亚门):菌核为常用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

脱皮马勃(担子菌亚门):清肺利咽,止血之功能,用于治疗风热咽痛,咳嗽,音哑,外伤出血。

香菇(担子菌亚门):可降低胆固醇,香菇多糖具有抗癌功效。

地衣植物:是由真菌和藻类植物结合的共生复合体。

组成地衣的真菌绝大多数为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与其共生的藻类是蓝藻和绿藻。

藻类细胞在复合体内部,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体制造有机养分。

菌类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并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湿度,不致干死。

地衣的形态几乎完全由真菌决定。

可分为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

可鉴别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松萝:祛风湿,通经络,抗菌消炎。

石蕊:祛风镇痛,凉血止血。

梅衣、脐农、老龙皮。

苔藓类植物是绿色自养性的陆生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常见的植物体是配子体,由孢子萌发成原丝体,再由原丝体发育而成的。

孢子体通常分为三部分,上端为孢子囊,其下有柄,称为塑柄。

最下部为基足,基足伸入配子体中吸收养料,供孢子体生长。

故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于配子体上。

地钱:营养生殖,有性生殖。

解毒,祛瘀,生肌,用于治疗黄亘性肝炎和肺结核。

蛇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外用可治疗蛇咬伤。

大金发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暖地大叶藓:清心明目,安神,对冠心病和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葫芦藓:除湿止血。

蕨类植物:最低级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植物体内具有维管系统,形成两个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即孢子体和配子体。

蕨类植物的叶根据功能又分为孢子叶和营养叶。

孢子叶是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又称能育叶。

营养叶只能进行光合作用,又称不能育叶。

蕨类植物的化学成分:黄酮类,生物碱类,酚类化合物,萜类及甾体化合物,鞣质,香豆素,胡萝卜素。

石杉科【石杉:祛风除湿,止血,续筋,消肿止痛。

华南马尾杉:全草含石杉碱甲等生物碱。

】石松科【石松:全草能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利尿通经,也可提取蓝色染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