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费尔巴哈的哲学(《西方哲学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费尔巴哈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宗教人本学核心命题:1.上帝的本质无非是人的本质2.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种说法意味着人的本质在其自身。

这就是费尔巴哈宗教人本学的最基本的两个命题。

费尔巴哈说,他的思想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上帝,第二个阶段叫理性,第三个阶段叫人,现实的人。

在费尔巴哈那个时代,1840年前后,德国主要讨论的是政治问题和宗教问题,当然政治问题在当时有很多限制,所以问题集中在宗教领域,在神学领域。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代表了青年黑格尔派最初的观点,这个观点局限在黑格尔的范围当中,所以我们把他们叫做青年黑格尔派。

之所以这样讲,他们在哲学上,施特劳斯是站在实体的立场上,或者类的立场上,鲍威尔是站在自我意识的立场上,这两种观点都和黑格尔有关,所以马克思曾经说过,黑格尔哲学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按马克思的说法,是形而上学的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费希特的自我,它的核心是形而上学的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人;第三个因素是上述两个因素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必然的统一,即形而上学的改了装的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人类,这是马克思的说法。

第三个因素实际上就是绝对精神,这个绝对精神既是斯宾诺莎的实体,又是费希特的自我,所以我们如果看黑格尔的哲学,首先应该读的是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学当中的第一个命题,叫做“实体即主体”。

我们看到主体的原则首先是在笛卡儿的哲学当中出现的,自我,自我意识,我思,这个最初在笛卡儿的哲学当中出现,然后在康德和费希特的哲学当中被改造过,所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当中说,笛卡儿的我思意味着有一个实体之我在思,但我(康德)讲的我思意味着我等于思,而且是纯思,这指先验的思。

总而言之,主体的观点,主体性的观点,在笛卡儿的哲学中被奠基,以往的哲学当中没有这东西,无论是中世纪的哲学,还是古希腊的哲学,没有自我或自我意识这样的概念,所以我们说笛卡儿是近代哲学之父,他第一次把我思,理性的思维原则,作为第一的原则确立起来,我们说这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因为他彻底的改造了中世纪,把信仰或者经典作为第一位的原理,所以笛卡儿是当之无愧的近代哲学之父,现在有些讨论说培根如何如何,但培根不是,这个大家可以去看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其中包含着对整个哲学史,特别是近代哲学史的客观的理解,这不是说我们说培根更早一些,他发明了经验的原则,他说知识就是力量,诸如次类的东西,从哲学上讨论,我思,自我,自我意识第一次在笛卡儿的哲学当中出现,并且被规定为第一的原则,所以近代以来,一切事物,都要经过理性的裁判,这就是从笛卡儿的原则中来的,所以我们有时候觉得哲学很抽象,笛卡儿也喜欢沉思,但他和时代,和现实生活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他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这个新的时代的原则在笛卡儿的哲学当中被道说出来。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ppt课件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ppt课件
25
(二)论述哲学基本问题和费尔 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述了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分析了费尔 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
26
1、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批判唯心
主义和不可知论(1—8)
(1)内容
“全部哲学,特别是当代哲学的重大的基 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开 头)。
22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1832)
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 最伟大的作家,是德国“狂飙突进” 的中坚,1775~1786他为 改良现 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 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民的鄙 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 (马克思)。完成了《浮士德》等代 表作。
1888年,恩格斯作了进一 步修改,并补写了一篇序言, 以单行本出版。
3
一、《费尔巴哈论》 的写作原因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历史原因——全面系统说明马克思 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马克
思和恩格斯多年来的心愿
早在1845年他们二人就立下了一个共同 的心愿: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 典哲学之间的对立,把他们从前的哲学信 仰清算一下。
(2)根据
哲学基本问题并不是个新问题,而是在远 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的老问题了。“全部哲学 的最高问题,象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 蒙味时代的狭隘而愚味的观念。” (2段)
27
(3)意义 第一方面,哲学基本问题是划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试金石。
第二方面,即意识能否认识物质的 问题,也就是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12
1770年8月出生于德国的斯图 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 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 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 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 说。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 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 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 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 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 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 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

《西方哲学史》全套课件 PPT

《西方哲学史》全套课件 PPT

1、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2、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的主要著作是《论自然或非存在》。在这部著作中 他用高超的论辩术论证了三个十分荒唐的哲学命题。
(1)无物存在 他使用的是反证法,假定有物存在,只有三种可能:或者是存在者,或 者是不存在者,或者同时既是存在者又是不存在者。 (2)存在不可知 他的主要理由是,所想到的东西并不都真实存在,所以思想不等于存在, 存在无法认识。 (3)存在不可言说 他的主要理由是,认识靠感觉,而表达靠语言,语言不能向别人表达自 己的感觉。
2、意见论——现象界的建立
(二)芝诺
1、论证的前提
(1)时间和空间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2)凡是会陷入矛盾的,都是不真实的。 2、四个论证 (1)“阿基里斯追龟” (2)“二分法” (3)“飞矢不动” (4)“运动场”
五、恩培多克勒
1、理论来源
(1)米利都学派——唯物主义 (2)巴门尼德——存在永生不灭 (3)赫拉克里特——事物运动变化
3、对立统一 “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东西造成最美的和 谐。” “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
四、爱利亚学派
爱利亚学派的奠基者是克塞诺芬尼;集大成者
是巴门尼德;发展者是芝诺。
爱利亚学派力求在多变的感性事物之外,通过理性 去寻找普遍和稳定的本原。他们否定感性世界的真 实性,否定运动和多样性,企图在物质世界之外建 立他们的本原论,从而开辟了探求本原的新途径。
三、爱非斯学派——赫拉克利特
1、永恒的活火
“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 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 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 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 是一团永恒 的活火,在一 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 的分寸上熄灭。”

费尔巴哈的提纲ppt课件

费尔巴哈的提纲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政法系 薛俊丽
.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显著特征是( )
A.阶级性 C.实践性
B.革命性 D.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
《关于费尔巴哈》
.
关于费尔巴哈
Theses On Feuerbach
一、写作背景 ➢作者:马克思 ➢ 写作时间 :1845年春天 ➢写作初衷: “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指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的唯物 主义和近代的唯物主义。
“对象,现实,感性” 指客观事物。 “从客体地形式去理解”指把客观事物看作同人的实践活 动没有关系的客观对象。 “从直观地形式去理解”指看不到人在对客观事物认识中 的能动作用,把人的认识看作消极的照镜子式地反映 。
.
“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指把客观 事物看作实践的对象,看作人的活动的产物和结果。
“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指认识到主体在认识客体 时的能动作用。
.
事人 物与
客 观
实践关系 认识关系
新唯物主义:第一,能看到客观事物是人实践的对象即认 识到人与客观事物实践的关系。第二,能看到人能认识客观 事物,并且是积极主动的认识。
旧唯物主义:第一,没有把客观事物当做人实践的对象即 没有认识到人与客观事物实践的关系。第二,虽然看到人能 认识客观事物,但把人的认识当. 作消极的认识。
.
“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 理解,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对于世 俗家庭本身就应当从理论上进行批判,并在实践中加 以变革。”
“世俗家庭”是指现实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 “神圣家族”是指宗教世界。

费尔巴哈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ppt课件

费尔巴哈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ppt课件
——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 马克思按照对黑格尔派哲学的了解,认为国家,包括国家的制 度、法律、政策,都应该体现绝对观念,通过人的自我意识而 表现出来的公共理性精神。
• 马克思通过分析普鲁士政府制定的一些法律政策制度以后发现, 政治上层建筑当中的制度、法律、政策是受到一部分人的物质 利益的支配。
1
存在是绝对观念外化的产物。
2
绝对观念是可以脱离人身体的客观精神。
3
绝对观念要靠人的思维找回自己。
•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处于最高位置的是绝对观念,其次是人 的思维,最后才是存在。这样的顺序表明,存在最终是被绝对观 念所决定的。
青年黑格尔派哲学
• 青年黑格尔派也承认决定一切存在的绝对观念,也把存在 摆在被决定的位置。
另一方面德国的古典哲学在国外,特别是在英国和 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也有某种复活。
• 正在复活的德国古典哲学指的是新 康德主义,以德国的马堡学派和弗 莱堡学派为代表,提出了伦理学社 会主义。
• 伦理学社会主义 :伦理原则是社会 发展的真正原则,社会形态的差别 主要是伦理观念的差别。只有当康 德的“绝对命令”的伦理原则成为 人们的普遍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才 能真正实现。
宗教信仰、专 制政治与人的自我 意识是矛盾的。
• 青年马克思当年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的影 响。马克思的批判矛头不仅指向宗教神学,而且直指普 鲁士的专制政治。
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 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 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 放不羁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每一滴露水在太阳 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 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 方的色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解.ppt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解.ppt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即指不是从人改 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去理解。 这是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消极认识论把实践 排除在认识论之外的批判。即:从前的唯物主义 (包括从古代的德谟克利特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唯物 主义,到近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1)没有把客观世界当作实践的对象来理解。 在旧唯物主义那里,世界是物质的、先天的,但它 是与人的活动无关的。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人和自 然的关系仅仅被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 看作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把实践从人的认识过程中排斥出去,否定 了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
对象性:客体所具有的基本属
性:属人性与客观性。即客观事 物能够进入主体认识活动和实践 活动范围的特性,它既取决于客 体,更取决于主体。
客体或直观形式:外部客观
事物未经人类实践改造过的天然 状态。在此,外部客观事物被理 解为现成给予的。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 形式去理解”,即指旧唯物主义
把认识的对象仅仅当作同人的实 践活动毫无联系的能客观的东西 去理解,把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看成是照镜子式的反映,就如照 相之人的消极、被动、直观的反 映。
观察渗透理论




科学观察是一个既包括信息输入,又包括对原始信 息进行初步处理、识别的主动认知过程。理论对观 察目的、观察手段、观察对象和观察结论全面渗透。 ①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 X射线的发现 爱丁顿实验 ②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 普利斯特列-脱燃素空气与拉瓦锡-氧气 约里奥。居里夫妇观察到“中子”,但没有发现中 子。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思维的真理”、“思维的现 实性和力量”、“思维的此岸性”, 这三个概念都是指思维的真理性和 现实性,即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 观的统一性。

《费尔巴哈的提纲》课件

《费尔巴哈的提纲》课件
费尔巴哈的提纲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费尔巴哈的生 平与思想背景
费尔巴哈的主 要观点
费尔巴哈与德 国古典哲学的 关系
费尔巴哈思想 的影响与评价
费尔巴哈思想 在当代的意义
费尔巴哈的生平与思想 背景
费尔巴哈的生平简介
出生日期:1804年7月28日
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类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来认识自 然界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物质生 产的结果,而不是精神的产物
历史观
阶级斗争论: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 发展的动力,而不是个人意志的体 现
费尔巴哈的自 然观对当代社 会具有借鉴意 义,强调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
生。
费尔巴哈的社 会伦理思想对 当代社会具有 指导意义,强 调社会公正和
道德责任。
费尔巴哈思想对当代科学的启示
唯物主义:强 调物质世界的 客观存在,对 科学认识论有
重要启示
辩证法:强调 事物的对立统 一和矛盾运动, 对科学研究方 法有重要启示
社会改革:费尔巴哈主 张社会改革,他认为只 有通过社会改革才能实 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费尔巴哈的主要观点
人的本质是感性存在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感性存 在,而不是理性存在。
费尔巴哈认为,感性是人的本性, 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他认为,感性是人的本质,理性只 是感性的产物。
费尔巴哈的思想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哲学思想被认为是德国古典哲学的 终结和现代哲学的开端。

第三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ppt课件

第三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ppt课件

1、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及其 意义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提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 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1)这个论断告诉我们:哲学的重大 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 的问题。这就是说:哲学不是以“思 维”和“存在”为研究对象,去形成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某种知识, 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 “问题”来研究,考察和追究“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近代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它 所批判的是,离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问题”而直接断言“世界”;它所要求 的是,在建立关于“世界”的理论之前, 必须先有关于“认识”的理论;这种要 求的实质是,哲学家必须把反省“思维 与存在的关系”作为最重大的“基本问 题”。因此,所谓的“认识论转向”可 以概括为一个命题:“没有认识论的本 体论为无效”。

②在社会历史领域,同形而上学相 反,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看来,人类 的历史也是一个无限的辨证发展过 程,根本不可能有完美的社会和完 美的国家。

(2)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革 命意义,只是他的方法必然要得出 的结论,但是他本人从来没有这样 明确地作出这个结论。原因在于黑 格尔的辨证方法和他的哲学体系是 尖锐矛盾着的。
唯物主义 存在 思维
物质 对象意 自我意识 识 唯心主义 存在 思维

(3)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中, 不能把“辩证法”问题排斥在外, 而把哲学基本问题仅仅归结为“本 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而 要把辩证法同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 来,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来理 解和解释辩证法理论。

西方哲学史(非常全面的课件)

西方哲学史(非常全面的课件)

四、爱利亚学派
奠基人是克塞诺芬尼,主要代表是巴门尼 德和芝诺。
(一)克塞诺芬尼
批评了希腊传统的多神观念,认为神 是唯一的。在他看来,神无所不能,神是 永恒的。
(二)巴门尼德
爱利亚学派的中坚人物。他学说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讲“存在”、“真理”;二是讲“非存 在”、“意见”。
1、关于“存在”和“非存在”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三章 中世纪经院哲学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五章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 第六章 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 第七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第八章 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讲清西方哲学史的对象和学习西方 哲学史的目的及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 握本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明确为什么 要学习西方哲学史。
具有原始的“物活论”思想。
(二)阿那克西曼德
认为万物的始基是一种比水稀薄而又 比空气浓厚无定形的东西,他把这种东西 称为“阿派朗”,意既“无限者”。
他还第一次提出了始基与万物之间关 系的必然性思想,他称这种必然性为“命 运”。
另外,他也最早提出了对立物的思想。
(三)阿那克西美尼
认为气是万物的始基。 他还用气的稀散和浓聚两种对立的性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指公元前7至6世纪——公元5世纪希腊罗马奴 隶制社会的哲学。
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条件:奴隶制的确定;农业和手工业进
一步的分离;自然和社会知识的积累。
思想来源:希腊神话和东方的科学知识。
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
(一)泰勒士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 第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了水是万物 的始基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1(费尔巴哈论)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1(费尔巴哈论)PPT课件
(一) 写本书的历史原因: 1.是为了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
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之间 的关系。
2.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界限,
全面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
2
写作背景(为什么要写《费尔巴哈论》)
(二)写本书的现实原因:
1.当时的社会历史性也迫切需要对马 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 关系作出正确的说明。
马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 哲学的终结》
弗雷德里希·恩格斯
写于1886年初 原文是德文
载于1886年《新时代》杂志第4、5期 1888年以单行本形式在斯图加特出版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集》第21卷
Friedrich·Engels
1820.11~1895.8
1
写作背景(为什么要写《费尔巴哈论》)
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1804~1872
10
2.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质(第2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国社会历史发展 的特点和资产阶级的特性,决定了德国古典哲学, 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
一方面,黑格尔哲学具有唯心主义和保守的 特性,它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德国的哲学革命与法国 的哲学革命遭遇不同。
4
这部著作共有四大部分,或者说是四章。
第一章 评述黑格尔哲学
这一章,主要是全面评述黑格尔哲学。恩格斯 在这一章里,阐述了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 其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 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揭露了黑格尔哲学中方法和体系之间的矛盾,说明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联系和本质 区别;论述了黑格尔哲学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哲 学出现的意义。

16第十六章 费尔巴哈的哲学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16第十六章 费尔巴哈的哲学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替教会和宗教,工作代替祈祷,物质的享受代替地狱,世俗社会 代替天国,人代替上帝。
2. 神学的秘密 (1)费尔巴哈认为,神学的秘密就是人本学,人的本质是宗教的
对象和基础,而基督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2)从心理根源上讲,人由于对自然力的恐惧和崇拜而产生的依 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而意志与能力之间的对立则是宗教出现的前 提。
(3)他认为,无论自然宗教的神还是基督教的上帝,不仅是想象、 幻象的产物,而且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3. 宗教根源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1)他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和本 质性当作对象来对待的生物,才能够把别的事物或实体按各自本 质特性作为对象。
(2)因而人具有双重的生活,既有内在的生活,也有外在的生活。 人的内在生活是对他的类或本质发生关系的生活,思维作为类的 职能,使人不仅把个体性当作对象,而且也把自己的类、自己的 本质当作对象。
结论
• “思辨哲学的本质不是别的东西,只是理性化了的,实在化了的, 现实化了的上帝的本质。思辨哲学是真实的,彻底的,理性的神 学”。
2. 理性神学中神学和泛神论的矛盾
(1)黑格尔哲学作为泛神论用理性实体代替了人格神的实体,从而站 在神学立场上否定了神学。
(2)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将物质当作上帝的属性,这就等于否定了上帝 是纯粹精神,用唯物主义的真理性取消了神学。
• 基督教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人在自然力量面前往往无能为力,但是人害怕的对象往往又是人感激和崇拜 的对象。
当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愿望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借助想象力创造出人之外 的或自然或精神的东西来实现或体现自己的意图和目的,于是就产生了自然
神和精神宗教。
而宗教从依赖和崇拜自然开始,发展到一神教,基督教的上帝是超自然的、 创造自然的神圣存在,实际上更集中、更全面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需要和本质。

费尔巴哈ppt

费尔巴哈ppt

早年生活和成长环境
费尔巴哈成长于一个犹太教家庭,家庭氛围对青年费尔巴哈的成 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德国浪漫主义思潮
费尔巴哈在年轻时受到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对德国哲学和 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费尔巴哈在接触黑格尔哲学后,开始对这种思辨哲学产生质疑, 并逐渐转向唯物主义。
分歧和争论
社会政治观点的分歧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对待社会政治问题的立场上存在显著的分歧。
对宗教的看法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存在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人在哲学上的分歧。
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都批判黑格尔哲学,但在批判的出发点和立场上存在分歧。
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影响
哲学基础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产生了重要影响,为马克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 撑。
3
学术发展
在学术生涯中,费尔巴哈逐渐转向哲学研究, 并开始关注社会问题。
求学与学术研究
学术背景
01
费尔巴哈在德国浪漫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潮中成长,受到康德、
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影响。
学术转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2
在柏林大学期间,费尔巴哈接触到德国社会主义思想,逐渐转
向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学术贡献
03
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形
对后世哲学中的现象学 产生了影响
对后世哲学中的后现代 主义产生了影响
03
社会政治观点
对政治制度的批判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费尔巴哈指出,封建专制制度是阻碍社会进步和人性发展的主要原因,应予 以废除。
批判资产阶级民主制
尽管资产阶级民主制相比封建专制具有进步性,但仍然存在局限性。费尔巴 哈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只是形式上的自由,而缺乏真正的平等和民主。

《西方哲学史》课件

《西方哲学史》课件
《西方哲学史》ppt 课件
目录
• 古希腊哲学 • 中世纪哲学 • 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哲学 • 现代哲学
01
古希腊哲学
早期希腊哲学
01
02
03
泰勒斯
主张“水是万物之源”, 强调观察和理性思考,被 认为是西方哲学之父。
赫拉克利特
提出“万物皆火”的观点 ,认为万物不断变化和流 动,强调矛盾和对立统一 。
现象学: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总结词
关注现象的本质
详细描述
现象学强调对现象的直接经验和本质研究,认为现象是唯一真实存在的,而本质则隐藏 在现象之中。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是现象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通过深入反思和直观
来探究现象的本质。
分析哲学: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
总结词:语言分析
详细描述:分析哲学关注语言的意义和逻辑结构,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分析语言的 含义和逻辑关系。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都是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他 们主张通过语言分析来澄清概念和解决哲学问题。
德谟克利特
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由 原子构成,强调物质和感 性认识的重要性。
古典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
01
强调“认识你自己”,主张通过对话和辩证法来探寻真理和智
慧。
柏拉图
02
提出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追求超越感官
的真理和智慧。
亚里士多德
03
提出实体论,认为事物由本质和形式组成,强调经验和归纳推
康德主张先验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经验世界,先验范畴是认识的必要条件。费希特则发 展了康德的先验主义,提出了“绝对自我”的概念,强调个人自由和创造性的重要性。黑格尔则提出 了辩证法,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辩证法是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关键。

《费尔巴哈论》.ppt课件

《费尔巴哈论》.ppt课件
15
3.对待黑格尔哲学应该采取科学的“扬弃” 态度
“必须从它本来的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 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 式获得的新内容”。
“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 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 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 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 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 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这种感情:是 人生来就有的,是原来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的,并不是从外部放置 进去的,这种人的内心的感情就是宗教。所以心——即人的感情,不 是宗教的形式,而是宗教的本质。
29
2.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哲学观点的批判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和宗教根本是两回事,费尔巴哈把 两者混为一谈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
是别的,只是一种上帝概念的必然结论和发挥。” 23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作了这 样的概括:
“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 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 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 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 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 义”。
1.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第一,认为自然界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 “自然界从何而来呢?自然界来自自身,没有始端和终
端。”又说:“自然界这个无意识的实体……是第一性的 实体。”
第二,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第三,他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唯心主义观点。 “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同一哲学的中心点,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纽伦堡的费尔巴哈纪念碑
一、人在自然界的地位
1. 试图摆脱机械唯物主义 (1)费尔巴哈自然的唯物主义原理,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法国唯
物主义,但却更强调德国唯物主义的宗教起源。在这里,他试图 把自己的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划清界线。
(2)他的唯物主义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显著区别在于对人的 地位的强调——他虽然同意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自然界是在 我们之外客观存在的独立实体,但是也认为作为哲学的对象,自 然是人所意识到的自然,即对象化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只有从 人的立场来看待自然,它才具有意义。
替教会和宗教,工作代替祈祷,物质的享受代替地狱,世俗社会 代替天国,人代替上帝。
2. 神学的秘密 (1)费尔巴哈认为,神学的秘密就是人本学,人的本质是宗教的
对象和基础,而基督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2)从心理根源上讲,人由于对自然力的恐惧和崇拜而产生的依 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而意志与能力之间的对立则是宗教出现的前 提。
二、人是感性存在
1. 基本原则 (1)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从“自然是感性的实体”这一原则出发,主
张人是现实存在的感性存在。 (2)他认为,人作为最现实的、最真实的存在,既不是抽象的思辨
的精神实体,也不是一架复杂的机器,而是有生命的感性实体。
2. 费尔巴哈的感性:不是消极的认识能力
(1)他认为,感官或感觉就是人的第一个可以信赖的东西;除了感 觉之外,人也具有理性和思维。
是被制作的或简直无中创有的事物,而是一个独立的、只由自己 可以说明的、只从自己派生出来的东西”。
2. 自然界的物质实体等同为感性实体
(1)他认为,只有一个感性的实体,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的实 体。只有通过感觉,一个对象才能在真实的意义之下存在——并 不是通过思维本身,而与思维共存的或与思维同一的对象只能是 思想。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的意义与缺陷:
1. 意义
• 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可以 看作是他的哲学“由理性到人”的决定性一步。
2. 缺陷
• 然而,他虽然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但把它简单地弃置一旁,而 没有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真正吸取黑格尔哲学中有价值 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费尔巴哈并未真正理解黑格尔的 辩证法。
(3)他认为,无论自然宗教的神还是基督教的上帝,不仅是想象、 幻象的产物,而且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3. 宗教根源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1)他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和本 质性当作对象来对待的生物,才能够把别的事物或实体按各自本 质特性作为对象。
(2)因而人具有双重的生活,既有内在的生活,也有外在的生活。 人的内在生活是对他的类或本质发生关系的生活,思维作为类的 职能,使人不仅把个体性当作对象,而且也把自己的类、自己的 本质当作对象。
(3)他说,人的意识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它是同对无限者的意 识不可分割的。
4. 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是人自己意识到的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就 是理性、意志和心。
(2)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秘密在于,人将自己对象化了,却没有 认识到那对象就是他自己的本质。
(3)人的异化:
① 但是,在宗教中,人与自己的本质是分裂的。人放一个上帝在 自己的对面,当作与自己相对立的存在者。
结论
• “思辨哲学的本质不是别的东西,只是理性化了的,实在化了的, 现实化了的上帝的本质。思辨哲学是真实的,彻底的,理性的神 学”。
2. 理性神学中神学和泛神论的矛盾
(1)黑格尔哲学作为泛神论用理性实体代替了人格神的实体,从而站 在神学立场上否定了神学。
(2)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将物质当作上帝的属性,这就等于否定了上帝 是纯粹精神,用唯物主义的真理性取消了神学。
(2)思维虽以感官为前提,但感觉所把握的是个别,而理性认识的 是一般,是感觉的综合和统一。思维的功能是运用概念进行分析综 合和判断推理,从现象中寻找一般性的规律。
(3)他还注意到了理性和思维的能动性。
3. 费尔巴哈的感性本质:不仅是认识能力,而且也是实践能力。
(1)感性本质作为认识和实践能力的统一是“理性、爱和意志力” 的统一,这是“完善的品质,是最高的能力,是人之为人的绝对 本质”。
3. 唯心主义哲学的循环论证
(1)他批判了黑格尔以“纯存在”为开端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哲 学的真正开端是感性的实在。
(2)为哲学开端的“存在”只能是从现实的感性存在抽象出来的概 念,而不是黑格尔式无规定性的纯存在,即“无”。如果以此为开 端,只能把哲学变成无中生有的逻辑结构。
(3)黑格尔哲学实际上只是把主观的心理过程和思辨的需要当作 “绝对精神”的过程。
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他看来,唯心主义的特征是把抽象的、非感觉 的、非物体的本原看作第一性的东西,把人类思想转化为独立的实体, 从思想中抽引出整个具体的经验世界,因而自然界在唯心主义那里是 本末倒置的。 (2)黑格尔哲学本末倒置地把精神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费尔巴哈倡导 的发生学批判意在恢复被黑格尔当作第二性的自然在哲学中的地位, 阐明自然是精神的前提、基础和出发点。
2. 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1)费尔巴哈强调人起源于自然界,同时承认人的社会性和历史 性。他认为,虽然生命源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但不能把 人从自然界中抽出来,“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2)他试图从人的社会关系中理解人的本质。然而,这些天才的 闪光并没有发展出一种唯物史观,在他的人本学中,人始终只是 抽象的人。
(2)但他主要在生理学意义上理解人的感性本质,认为感性存在 物可被归结为情欲的对象。
(3)他把人与人的关系局限于“我”与“你”、男人与女人的关 系,因此他提出了建立“爱的宗教”的思想。
三、基督教的本质
1. 基督教与理性时代的精神和生活不相容 • 费尔巴哈认为时代要求以不信代替信仰,理性代替圣经,政治代
• 基督教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人在自然力量面前往往无能为力,但是人害怕的对象往往又是人感激和崇拜 的对象。
当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愿望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借助想象力创造出人之外 的或自然或精神的东西来实现或体现自己的意图和目的,于是就产生了自然
神和精神宗教。
而宗教从依赖和崇拜自然开始,发展到一神教,基督教的上帝是超自然的、 创造自然的神圣存在,实际上更集中、更全面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需要和本质。
(2)因此,费尔巴哈哲学的关注点是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不是它 的可变性;是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客观意义,而不是它们的历史性。
三、人是身心统一体
1. 认识活动的二重性
(1)大脑活动具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生理活动
• 它可以成为别人的对象,但永远不能成为自己观察生理 学和解剖学的对象。
心理活动
• 它只是我的对象而不是别人的对象,思维的对象就是思 维活动本身。
(2)他提出感性实体的概念是为了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说明思维 与存在的同一性,克服近代哲学中的二元论。在他看来,自然是 感性实体,人的思维从属于自然的感性存在,这个“交互影响的 秘密,只有感性才能打开,只有感性的实体才能互相影响”。
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
1. 物质的规律性 (1)他认为,必然性、因果性、规律性不是上帝带到自然界中来
(4)在此意义上,费尔巴哈揭示了一切唯心主义植根于循环论证的 谬误,即把需要用第一性的自然证明的精神作为前提,然后把第一 性的自然归结为精神;或者说,先假定自然从根本上乃是精神,然 后证明人的精神能够认识自然。
4. 费尔巴哈认为,第一性的自然和第二性的思维是截然不同的,黑 格尔的绝对精神根本没有达到他所宣称的存在与思维的同一,他所 达到的充其量只是思维在思辨领域与自身的同一。
西方哲学史
第十六章 费尔巴哈哲学
01 对黑格尔哲学的 批判
03 人本学
02 唯物主义的 “自然学”
04 德国古典哲学的 终结
本章概述
• 路德维希·安德里亚·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曾在柏 林大学旁听黑格尔的课,后转入埃尔兰根大 学,获博士学位,留校任编外讲师。1830年, 他匿名发表《论死亡与不朽的思想》,遭到 宗教势力的强烈谴责,其作者身份披露后被 解除执教资格。但他一直没有停止写作, 1839年,费尔巴哈发表《黑格尔哲学批判》, 正式与黑格尔哲学决裂。
(2)因此,精神活动能够成为人的感觉所直接把握到的活动,它是
一种隐蔽的、非感性的甚至是“非对象性”的活动,是纯精神的、 非物质的活动,是不能用力学观点和生理学观点来解释的活动。
2. 主观与客观、肉体与灵魂在感性基础上的统一
• 费尔巴哈主张主观与客观、肉体与灵魂在感性基础上的统一。他强 调“感性、直观的观点”不是自然的物质属性,而是自然发展到人 类阶段的产物,属于人本学的研究对象。
的,“在自然界里也没有什么神来统治,有的只是自然的力量、 自然的法则、自然的元素和实体”。 (2)不是自然规律服从思维规律,而是思维去反映、把握自然规 律。
2. 费尔巴哈自然客观规律性的缺陷
(1)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没有能够吸取黑格 尔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尽管他提出过一些辩证的思想,但是总体 上没有克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
第二节 唯物主义的“自然学”
01
自然是感性的实体
02
自然界的客观 规律性
03
人是身心统一体
一、自然是感性的实体
1. 自然是自然实体 (1)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费尔巴哈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 (2)他认为自然是排除了上帝含义的自然实体,“自然界这个无意
识的实体,是非发生的永恒的实体,是第一性的实体”。 (3)他还肯定自然是自因,认为“自然界绝不是什么被造物,绝不
(3)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看来,“只有非物质的实体,只有那个作为 纯粹理智对象,作为纯粹理智实体的实体,才是真正的,绝对的实 体——上帝”。所以,黑格尔泛神论在否定神学的同时,又用神学的 本质否定了泛神论的真理。源自3. 把黑格尔的哲学归结为神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