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合集下载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地划分标准词类是词地语法性质分类,是现代汉语语法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划分词类地目地在于说明语句结构和各类词地用法.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向来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论地议题.因为现代汉语和其他地语言有所不同,使其分类标准无法确定.下面,我将通过对不同地现代汉语教材地比较,分析现代汉语词类地划分标准.b5E2RGbCAP一、《马氏文通》中词类划分地标准对于《马氏文通》地词类划分标准,普遍地看法是:以词汇意作为它地划分标准.可是,《马氏文通》讲字类除了理论上明确提到意义标准外,还隐含着一个句法功能标准.于是,按意义标准分类,则字有定类,依句子成分标准归类,则字无定类.为了强调这两方面地矛盾,马氏便提出了“字类假借”说.实际上《马氏文通》所说地假借现象除了少量临时活用之外,主要是一类多功能、多类功能交叉地现象.汉语地词类是多功能地,它可以出现于多种位置,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因此,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词无定类,如“头发花白”、“衣服太花”、“花钱”、“花朵” .马氏试图用“字类假借”来处理这个问题,以至于至今人们对马氏划分实词地标准说法不一.而事实上,“字类假借”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并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地词类划分标准.p1EanqFDPw二、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中关于词类划分地标准该书认为划分现代汉语词类地标准大体从三个方面: 词和词地结合关系 .一类词能不能经常跟另一类词相结合 ,这是有规律地 .这种结合不一定要进入句子 .如名词前面不能加副词“不”等 ,可加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前面可加副词“不”等 , 而不能加数量词 .这是一种对立 .动词除表心理活动以外一般不 受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形容词则绝大多数可受程度副词地 修饰.这也是一种对立 .形容词可直接修饰名词 ,副词则不能 ,这又 是一种对立 .如此等等 ,就是词和词地结合关系 .DXDiTa9E3d 词在句子中地职能 .哪一类词经常充当哪一类成分,也是有规律 地 .如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 ,虚词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这是一种对立 .又如名词一般不直接充当谓语 <表籍贯、时间地除外) ,动词和形容词则可以 .副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而形容 词可以.这些对立关系都说明各类词之间是有明显区别 地.RTCrpUDGiT 词地形式和词地形式变化 .所谓词地形式 ,就是一个词本身所具有地词头、词尾等形态标志 .如名词后缀有“子、儿、头、 者、家、性、法”等 ,动词后缀有“化” .所谓词地形式变1、 2、 3、化,就是指一个词进入句子时所发生地变化格式,如双音节形容词有一部分可以重叠,其重叠格式是“ AABB ”<高高兴兴),双音节动词也有一部分可以重叠,其重叠格式是“ ABAB ” <商量商量).5PCzVD7HxA此外,在划分词类、给各类词下定义地时候还必须结合词类所表示地意义.该书根据上述标准,把汉语所有地词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十一类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等七类能单独充当句子地成分,是成分词,书中管它们叫实词.介词、连词、助词不充当或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是非成分词,书中管它们叫虚词.叹词是一种特殊地词类,它从来不跟别地词语发生组合关系,但却能成独词句编者暂且把它列为特殊地一类.jLBHrnAILg三、胡裕树主编地《现代汉语》地划分标准该教材在词类地划分标准上采用地是语法功能标准,“语法上区分词类地目地是为了指明词地外部结构关系,说明语言地组织规律,因此分类地基本依据是词地语法功能.词地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xHAQX74J0X 独充当句法成分上面” ,根据这一标准把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然后据词与词地组合能力在实词下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在虚词下又分为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LDAYtRyKfE实际上从以上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教材所采用地分类标准实质是句法标准和分布标准地统一,先根据句法标准分出实词虚词两大类,再根据分布标准( 组合能力>分出实词和虚词地各自地下位类型.Zzz6ZB2Ltk因此,该教材所采用地语法功能标准实际上是句法标准和分布标准两者地结合,是个综合标准.我们来看教材中地一个具体地例子,在分析名词地语法特点时列出了名词地四个语法特点:1.能用数量词组修饰;2.不能用“不”修饰;3.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4.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前三个特点依据地是组合能力,能否和别地词或词组结合(分布标准>,最后一个特点依据地是句法标准,在句子中能否做句子成分(句法标准>.教材采用地句法和分布相结合地分类标准也是目前语法学界比较流行地标准,这个标准是个比较科学地系统地标准.事实证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虽然不是一个万能地标准,也有许多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但至少在目前是最贴近汉语实际地比较科学地一个标准.dvzfvkwMI1四、丁启阵等主编地《大学现代汉语》地词类划分地标准该书在以词地语法功能为主要地划分依据地基础上又提出根据词地组成成员是否确定分出可列举地类和不可列举地类.可列举地类是指某一类词,它地组成成员是相对稳定地,在相当长地时间内,数量上不会有增减;不可列举地类则是指某一类词,它会随着社会、事物地发展变化,不断增加新地成员,有些旧地成员也会随之消亡.rqyn14ZNXI五、齐沪扬主编地《现代汉语》地划分标准该书认为从意义出发给词分类不能达到语法类别地要求,是行不通地;而以形态为标准地分类方法,在汉语地词类划分上发挥不了太大地作用,而且,形态是功能地一种标志,因此也不能作为词类地划分依据.因而,编者得出结论,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类地标准只能是词地语法功能.词地语法功能表现在:<1)能否充当句法成分.<2)实词地不同语法功能表现在词与词地组合能力上.<3)虚词地语法功能表现在它同实词或短语地关系上.EmxvxOtOco六、其他教材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地《现代汉语》教材地比较不同地分类标准必然会导致划分结果地差异.齐沪扬和胡裕树两种版本地《现代汉语》教材在划分词类时地基本依据都是“词地语法功能” .而黄伯荣和廖序东版地《现代汉语》教材却提出了三大标准:语法功能、形态、意义.其中语法功能是最主要地分类标准,形态和意义只能作分类地参考标准.只有在判定某些词地归类,用功能标准不足以显示其特点时,才必须考虑形态和意义.由此可见,黄、廖版地教材在划分标准上不仅考虑了功能同时还涉及了形态和意义.这样对于词类划分不仅能有更充分地依据,同时也是建立在汉语自身地特点上地分类依据.首先从形态来看,汉语不是没有自己地形态,而只是缺乏形态.正如张版教材在词类划分末尾提到地“当然,词地重叠、粘附能力,甚至形态特征也可以作为划分汉语词类地标准,但只能作为辅助性地参考标准.”而教材涉及“重叠”地语法特征地描述又是从形态上来分析词类地.其次,黄、廖版教材中所谈地意义指地也是语法意义而非词汇意义,这项标准对于具有相似功能又无明显语法功能差异或还没有考察出其根本地语法功能时所做出地分类具有重要地作用.因为当我们要分析一个词应属于哪个词类时,事实上,我们首先想到地是这个词地意义.此外,各教材中对于具体词类地定义也多是从意义角度给出地.如“名词是人或事物和时地地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黄、廖版地教材和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地教材坟分类标准基本一致.丁启阵则在语法功能地基础上提出了新观点.SixE2yXPq5七、结论关于现代汉语地词类划分标准,真地是一个比较难下准确定义地命题.关于这个话题,讨论地时间也已经很久了.但是始终是处于一个对过去批判继承地过程,我们对它地研究也不断深入.历经近一世纪地探索,目前,语法界就词类划分标准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划分词类地主要依据是词地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其中主要是词地语法功能.6ewMyirQFL参考文献: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6 月第4 版. kavU42VRUs2、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3、齐沪扬主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07年9月第一版.4、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9 月第二版.5、丁启阵等主编,《大学现代汉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年1月第一版.。

现代汉语___词类

现代汉语___词类

¥È ÉÏ È¥ Ï ȥ ½ø È¥ ³ö È¥ ¹ý È¥ »Ø È¥ ¿ª È¥
单纯的
3、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
合成的
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即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他出去了。 我明天回来。 经常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趋向,做趋向补语。 他走<出去>了。 拿<去>一本书。 用在动词前,应看作一般动词,构成连谓结构。 他去|拿一本书。
汉语词的形态变化:
(1)构形形态(形式变化):如重叠
(2)构词形态:如加词缀
“学习”——“学习学习”
“凿”——“凿子” (构成新词)
“干净”——“干干净净” (不构成新词)
(二)、划分词类的依据:
3、词的语法意义(指同类词的概括意义 或意义类别,不等于词汇意义):
例:

学生、老师——人(名)
民营、初级、中级、高级、有限、无限、有线
•区别 它们很像名词,却不能像名词那样做主语和宾语,
•词它们很像形容词,却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做谓语、状语
和补语,也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所以
有人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
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⑴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 语。 ⑵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 语、宾语。
•⑶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非正式的”。 它们只能直接修饰限制名词,去做定语。
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
①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 区别词可以直接作定语修饰名词。
大型企业 — 中型企业 — 小型企业 高级英语 — 中级英语 — 初级英语

多数区别词可以加“的”构成“的”字短语。 有限的 — 无限的 高级的 — 初级的 军用的 — 民用的 西式的 — 中式的 慢性的 — 急性的 大号的 — 小号的

划分词类最根本的标准

划分词类最根本的标准

划分词类最根本的标准具体地说,划分词类主要根据以下三个标准:1、概念标准(又叫“意义标准”) 即以词的意义或概念的类别来划分词类的标准。

例如,表示人或事物的概念的词,都归属于名词,因此我们凭意义就可以把“鲁迅”“粉笔”“太阳”直接划为名词。

这里所说的词的意义,不是指个别词的具体意义,而是指一类词的共同的概括的意义(即“词汇意义”)。

例如“学生”“工人”“红旗”“黑板”这几个词,它们各自的具体意义不同,但它们的词汇意义是相同的,都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2、形态标准即以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的标准。

词的形态变化包括构形形态和构词形态两个方面。

构形形态主要指词的重叠形式。

如有些词有重叠形式(“学习学习”是“学习”的重叠形式;“漂漂亮亮”是“漂亮”的重叠形式),根据这种重叠形式和重叠以后所表示的附加意义的不同,可以把一部分动词和形容词区别开来。

构词形态主要指虚语素(前缀、后缀),它们可以作为某类词的语法标志。

如有些词前面可以加“阿”“老”等前缀或后面可加“子”“头”“儿”等后缀,如“虎—老虎”“画—画儿”“夹—夹子”,这里的“ 老”“儿”“子”是一部分名词的标志,凭着这种标志,就可以区别出一部分名词来。

3、句法标准即以词的组合能力和词的功能来划分词类的标准。

所谓词的组合能力,就是指这类词能同哪类词组合,不能同哪类词组合,怎样组合,组合起来表示什么关系等;而词的功能是指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什么成分。

例如,“书”可以直接同数量词“一本”“两套”实际上是数量短语,为了称说方便,我们简称为“数量词”。

后面为了表述的需要,也有用“数量短语”的。

“一本”、“两套”等组合,但不能同副词“ 不”“ 很”等组合;“读”和“好”可以直接同“不”组合,而“读”不能直接同“很”组合,“ 好”却可以同“很”组合。

另外,“书”经常作主语、宾语,“读”经常作谓语,“好”经常作定语、谓语。

由此可见,“书”同“读”“好”是属于不同类别的词,“读”和“好” 也属于不同类别的词。

汉语此类划分标准

汉语此类划分标准

一、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类别。

词类是语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划分词类是进行语法分析的必要基础,只有在词类划分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科学地分析和说明各类词的用法以及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则。

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承担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变化的特点等三方面。

(一)词类划分的一般标准词类划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形态标准英语、俄语等印欧语言是屈折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动词与谓语对应,名词与主语、宾语对应,形容词与定语对应,副词与状语对应,等等,因此可以根据词的形态变化来确定词类。

传统汉语语法学一方面根据词的意义划分词类,另一方面照搬印欧语的词类划分方法,简单地将汉语的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起来,认为汉语中作主语、宾语的是名词,作定语的是形容词,作谓语的是动词,作状语的是副词。

如果动词和形容词出现在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就认为这些动词和形容词“名物化”了。

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只有少数词带有类似印欧语言的“形态标志”,例如,以“子、儿、头、家、们、性”等词缀结尾的一般是名词,以“化”结尾的一般是动词等。

汉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不会发生形态变化。

例如,动词无论作谓语、述语,还是作主语、宾语或补语,都采用相同的语音形式,未发生任何形态上的变化。

因此,根据形态标准只能给汉语中一小部分词归类,而无法确定不带形态成分的词的类属。

汉语在形态方面表现出的这一特点,同样只能作为词类划分的参考。

2、意义标准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判断词类主要看词的语法意义,适当参考词汇意义,一般不考虑色彩意义。

在词类划分中所参考的“词汇意义”主要是指抽象的“类别”意义,而不是具体的“词义”。

例如,通常认为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等,就是“类别”意义。

语法意义是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作用所体现出的功能意义。

(完整版)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完整版)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第二节词类(上)【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实词的语法特征、类型和使用。

【训练目标】能够运用功能标准划分词类,准确使用实词。

【学习指导】一、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类别。

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承担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变化的特点和意义等三方面。

(一)词类划分的一般标准词类划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功能标准词的语法功能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

这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组合能力主要包括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例如形容词大多可以和副词组合,接受“很”、“太”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动词可以和名词组合,可以带“着、了、过”等动态助词等。

②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例如名词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形容词的显著特点是可以作谓语、定语等。

虚词不能作句子成分。

2、形态标准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只有少数词带有类似印欧语言的“形态标志”,例如,以“子、儿、头、家、们、性”等词缀结尾的一般是名词,以“化”结尾的一般是动词等。

汉语在形态方面表现出的这一特点,同样只能作为词类划分的参考。

3、意义标准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判断词类主要看词的语法意义,适当参考词汇意义,一般不考虑色彩意义。

(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不能单纯依靠形态特征划分词类。

汉语词类划分主要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适当参考形态变化和意义方面的依据。

二、实词和虚词的划分汉语的词首先根据是否能作句子成分,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另外还有两类:拟声词和叹词,归入实词。

1、实词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比较实在,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时间、处所等。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和叹词等十类。

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词类划分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经奠定了基础。

然而,几千年后的今天,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各方的观点也个不统一。

语法学上讲的词类。

就是词的语法分类,因此可以说,各种语法书上的词类系统都是综合考虑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并基于语法分析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一、词类划分的目的和标准词类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这点事毋庸置疑的,但是分类的标准却各不相同主要有三个:形态标准、意义标准、语法功能标准。

1、形态标准是最简单、最明显、最容易操作的标准,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形态标志即词类本身在被备用时所显现出来的形式标志;形态变化是指不同类的词在进入句子后会发生的一些成系统的词尾变化,一类词往往都有共同的形态变化,所以依据这种形态变化很容易为词分类。

所以在一些形态丰富的语言中,形态标准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

如在英语中,我们可以从单复数的变化中(复数加词尾s或es)得出hat,tree这类词是名词,根据后缀“ed”可以把collect,remember这类词归为动词,而汉语中很少有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所以划分汉语的词类不肯能完全或主要依据形态标准,如名词加“们”这种数的变化就是缺乏普遍性和强制性的,“我”是单数,“我们”是复数,但“工人”和“工人们”都是复数,“工人们”和“农民们”也是复数,“工人和农民”也是复数。

2、根据意义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快捷地确定一个词的词性,但是意义标准不符合我们分类的目的,而且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很难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标准。

例如“学校,人,桌子”都表示事物,都是名词;“走,喜欢,生长”都表示动作,行为,变化,都是动词;“红,漂亮,干净”都表示状态,都是形容词,但而我们不能反过来说表示事物的词是名词,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的词都是动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是形容词,因为意义作为标准不是语法上的分类而是逻辑上的分类,会导致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的语法性质不一致。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第二节词类 (上)【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实词的语法特征、类型和使用。

【训练目标】能够运用功能标准划分词类,准确使用实词。

【学习指导】一、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类别。

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承担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变化的特点和意义等三方面。

(一)词类划分的一般标准词类划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功能标准词的语法功能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

这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组合能力主要包括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例如形容词大多可以和副词组合,接受“很"、“太”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动词可以和名词组合,可以带“着、了、过"等动态助词等。

②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例如名词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形容词的显著特点是可以作谓语、定语等。

虚词不能作句子成分。

2、形态标准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只有少数词带有类似印欧语言的“形态标志”,例如,以“子、儿、头、家、们、性"等词缀结尾的一般是名词,以“化”结尾的一般是动词等。

汉语在形态方面表现出的这一特点,同样只能作为词类划分的参考。

3、意义标准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判断词类主要看词的语法意义,适当参考词汇意义,一般不考虑色彩意义。

(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不能单纯依靠形态特征划分词类。

汉语词类划分主要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适当参考形态变化和意义方面的依据。

二、实词和虚词的划分汉语的词首先根据是否能作句子成分,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另外还有两类:拟声词和叹词,归入实词。

1、实词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比较实在,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时间、处所等。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和叹词等十类。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研究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研究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在不同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其中,在汉语词类划分标准方面,研究显示,其分类系统更加完善,划分标准也有了更大的进步。

因此,对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的研究是汉语研究者和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一般来说,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三类:词义标准,语法标准和句法标准。

首先,词义标准是指根据汉语词语的意义特征进行分类的标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本质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的特点。

其次,语法标准指的是根据汉语词语的语法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标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汉语的语法,并在阅读和写作中实现更高的效率。

最后,句法标准指的是根据汉语句子的句法结构来进行分类的标准,它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语言表达的结构,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此外,词类划分标准在汉语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对不同类别的单词进行细致的说明,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学习汉语;还可以利用汉语词类划分标准,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句子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法及句法结构。

另外,不同的语言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汉语词类划分标准。

例如,柯林斯(2003)提出了一种以意义最为主要的划分标准,他将汉语词汇划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和其他类型。

此外,马里耶(1998)提出了一种以句法为主要标准的划分方法,他将汉语语汇划分为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动语等类型。

最后,胡辛束(2003)提出了一种以语法最为主要的划分标准,他将汉语词汇划分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名词等类型。

综上所述,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在汉语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在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如此,由于汉语结构复杂,词类划分标准仍有待不断完善,也需要更多研究者来探索新的汉语词类划分标准,以帮助更多研究者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汉语词类是指按照词语在句子中的功能和意义特征进行分类的一种语法范畴。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包括语法功能、词义特征、构词特征等方面。

在语言学研究中,汉语词类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

一、语法功能。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可以将汉语词类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和助词等十类。

其中,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数词用来表示数量,量词用来修饰名词表示数量单位,连词用来连接词语或句子,介词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关系,助词用来表示句子的语法成分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来进行的,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

二、词义特征。

根据词语的词义特征,可以将汉语词类划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虚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主要包括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和助词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词语的词义特征来进行的,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分类方法。

三、构词特征。

根据词语的构词特征,可以将汉语词类划分为单字词、复合词和短语词。

单字词是由一个字构成的词语,如“人”、“风”;复合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的词语,如“汽车”、“学生”;短语词是由短语构成的词语,如“因为”、“所以”。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词语的构词特征来进行的,是一种比较综合的分类方法。

综上所述,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包括语法功能、词义特征、构词特征等方面。

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它们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需要来灵活运用这些划分标准,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汉语。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语词类

汉语词类
(1)多数能够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 修饰。 (2)常作谓语、定语和补语。 (3)不能带宾语。 (4)一部分形容词能够重叠。
两类:
1.性质形容词[能够前加“很” ] [ A→AA儿的、 AB→AABB ] 2.状态形容词[不能前加“很” ]
① ② ③ ④ 雪白; 红通通、泪汪汪; 脏不拉叽; 糊里糊涂
14语气词
2.表疑问语气。 “呢”用在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句 末,表示深究的语气。 “吗”用在是非疑问句末,表示怀疑的 程度比“吧”大。 “吧”用在是非疑问句末,表示怀疑的 程度比“吗”小 。
14语气词
3.表祈使语气。 “吧”口气比较缓和,有商量的意味。 “啊”在肯定祈使句中有催促的意味, 在否定祈使句中有强调劝阻的意味。 4.表感叹语气。主要是“啊”。
(1)时间量词:年、月、日、小时、分钟、秒钟 (2)器官量词:看一眼、踢一脚、打两拳 (3)工具量词:砍一刀、放一枪、洗一水、敲一杠子 (4)伴随量词:唱一曲、走一步、喊一声、转一圈 (5)同形量词:看一看、走一走、敲一敲、摸一摸。
现代汉语词类
㈠实词:⑴主体词:1名词、2动词、3形容词 ⑵数代词:4数词、5量词、6代词 ⑶修饰词:7区别词、8副词 ⑷声音词:9拟声词、10叹词 ㈡虚词:⑸关系词:11介词、12连词 ⑹语助词:13助词、14语气词
词类和语法功能分析法
一.词类划分标准
词类专指词的语法类别。
① 形态 [ student > students; work > worked ] ② 意义 [ 辅助标准 ] ③ 功能 [划分汉语词类主要依靠的标准]
词与词组合成短语的能力 句法成分能力
二.汉语的词类体系
实词:主体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数代词:包括数词、量词和代词 修饰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 声音词:包括拟声词和叹词 虚词:关系词:包括介词和连词 语助词:包括助词和语气词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第二节词类(上)【学习目标】经过本节的学习,认识和掌握汉语词类的区分标准、各种实词的语法特色、种类和使用。

【训练目标】能够运用功能标准区分词类,正确使用实词。

【学习指导】一、汉语词类的区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法构造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类型。

汉语词类区分的主要依照是词的语法功能,包含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变化的特色和意义等三方面。

(一)词类区分的一般标准词类区分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功能标准词的语法功能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任句法构造成分的能力。

这是区分词类的重要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此刻以下双方面:①组合能力主要包含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比如形容词大多能够和副词组合,接受“很” 、“太”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动词能够和名词组合,能够带“着、了、过”等动向助词等。

②词在句子中充任句法构造成分的能力实词一般都能充任句子成分,比如名词的明显特色就是能够作主语和宾语,形容词的明显特色是能够作谓语、定语等。

虚词不可以作句子成分。

2、形态标准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只有少量词带有近似印欧语言的“形态标记” ,比如,以“子、儿、头、家、们、性”等词缀结尾的一般是名词,以“化”结尾的一般是动词等。

汉语在形态方面表现出的这一特色,相同只好作为词类区分的参照。

3、意义标准词的意义包含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判断词类主要看词的语法意义,适合参考词汇意义,一般不考虑色彩意义。

(二)汉语词类的区分标准汉语缺少形态变化,不可以纯真依赖形态特色区分词类。

汉语词类区分主要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适合参照形态变化和意义方面的依照。

二、实词和虚词的区分汉语的词第一依据能否能作句子成分,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此外还有两类:拟声词和叹词,纳入实词。

1、实词实词能够独自充任句子成分,意义比较实在,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时间、地方等。

实词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差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和叹词等十类。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

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地根据地词地特点.现代汉语地词可以分为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地名称地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地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地名称地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地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地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地动词表示一般地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地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地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地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地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地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地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地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地词. 汉语地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地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地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地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地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地单位,如"次、下、回、趟、场".六.代词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地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地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地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地名称.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地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代词一般不受别地词类地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地或指示地实词或短语地用法相当,它所代替地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地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地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地、地、得、所、似地";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地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地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汉语的词类划分的统一标准是什么?

汉语的词类划分的统一标准是什么?

汉语的词类划分的统一标准是什么?词类是词的分类的结果,是以全部词为对象的。

词性是归类的结果是以个别词为对象的。

例如我们把一个具体的词“桌子”,根据它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语法特征归入到某个词类(名词)中去。

所以,我们可说“××词”而不能“名词”具有“名词词类”。

只能说“名词词类”具有“名词特性”,而不能说“名词词性”具有什么语法特征。

划分词类的标准语法上给词分类,能够采用完全不同的标准。

能够从类别意义,也能够从外部形态变化,这里以词的语法功能为分类标准。

一,从意义出发:语法性质相同词,在语法意义上有共通之处,如“学校,人,桌子”都表示事务,都是名词。

“走,喜欢,生长”都表示动作,行为,变化,都是动词。

“红,漂亮,干净”都是状态,都是形容词。

这种方法有直观性,所以有人实行归类时先从意义上考虑。

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或,表示事务的词是名词,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的词是动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是形容词。

因为意义作为标准,不是语法上的分类而是逻辑上的分类。

会导致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的语法性质不一致。

如:“红”和“红色”,从意义上来说都是颜色,但“红”能够做谓语:“花很红”。

能够受很的限制“很红”。

能够重叠“红红的脸”。

红是个形容词。

但是,“红色”只能做主语,宾语,不能受“很”修饰。

不是形容词,是名词。

从意义上来划分汉语的词类,是行不通的。

二,从外部形态出发:西方语法从形态来区分词类是因为西方语言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如,英语中“数”变化(复数加词尾s),能够把hat, tree这类词作名词;根据"ed" 把co llect ,remember这类词归位动词。

但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也就是,在汉语中,形态变化很少很不完全。

名词加”们“这种数的变化就缺乏普遍性和强制性”工人们和农民们”是复数,“工人和农民们”也是复数,“工人和农民”也是复数。

形态为标准的分类方法也在汉语中行不通的。

对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理解

对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理解

对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理解一、引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语言之一,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词类体系。

词类划分是汉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我们理解词义、句法结构和语言规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汉语词类划分原则,讨论不同学派和理论对词类划分的观点以及词类划分的实际应用。

二、传统词类划分1. 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它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定语等,并可以具有复数、格变化等语法特点。

2. 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行为的词语。

它可以表示主谓关系,同时可通过时态、体态等形式变化来表达时间和语态等语法功能。

3.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词语,它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性质、状态等。

形容词一般可以作为定语或描写补语,具有性、数和程度等语法变化。

4. 代词代词是用来替代名词的词语,它可以指代人、事、物或抽象概念。

代词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定语等,并具有人称、数和格等语法特征。

5. 数词数词是表示数量的词语,它可以表示具体数目或顺序。

数词可以作为独立词语或修饰词语,具有基数、序数等不同形式。

6. 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

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语义,可以用来修饰句子、短语或单词。

7. 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它可以表达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等语义,是构成短语和状语的重要成分。

8.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从句等的词语。

它可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因果等关系,对语句的结构和逻辑起到重要作用。

9. 叹词叹词是用来表示感叹、描绘心情或声音的词语。

它常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或情绪,不具备明确的语法功能。

三、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争议传统的词类划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汉语的语言规律和功能需求,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

一些学者和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试图对词类进行更精细和全面的划分。

1. 名词和量词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名词和量词在语法功能上有明显的区别,应该单独划分为两个词类。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词类系统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词类系统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一、划分词类的标准给事物分类,可以用不同的标准。

选择什么标准,决定于分类的目的。

语法上给词分类,目的在于说明词在语句结构中的特点,即词的组合能力。

哪些词能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另一些词这样和,组合起来能表示什么关系,不能表示什么关系,这就是词的组合能力,或称之为功能。

划分词的标准是功能。

功能与词义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意义不是划分词类的标准,而是词类的基础。

通常说表示人或事物的词叫名词,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叫动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指明的是词类的意义基础,而不是划分词类的科学标准。

例如“打仗”和“战争”有相同的意义基础,可是功能并不相同。

我们可以说“在前方打仗”,不能说“在前方战争”;可以说“一场战争”,不能说“一场打仗”。

我们把“打仗”归入动词,把“战争”归入名词,认为它们属不同词类。

又如“害怕”和“恐惧”有相同的意义基础,“害怕”可以带宾语,说成“害怕出事”,“恐惧”不能这么用。

前者属动词,后者属形容词。

二、现代汉语词类系统根据功能标准,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先划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然后再划分出小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实词的特点是能充当句法成分,也就是能和别的语言单位(词或短语)构成主谓、述宾、定中、状中、联合等关系。

名词有一个特殊小类:方位词。

动词中有三个特殊小类:趋向动词、助动词、判断动词。

形容词中有一个特殊小类:非谓形容词。

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特点是不充当句法成分,在结构中起连接或附着作用。

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或分句。

介词附着在词或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短语。

助词:时态助词附着在词或短语后边,表示时态。

结构助词连接词或短语,表示偏正关系。

结构助词“的”还可以附着在词或短语后边,构成“的字短语”。

其他助词的作用都是附着在某些语言单位后边。

语气词附着在句子后边,表示语气象声词和叹词是特殊的词类,不分虚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说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摘要】汉语词类是词的分类的结果,是以全部词为对象的。

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承担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变化的特点等三方面。

关键词:汉语词类,划分标准,语法功能
语法学家对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历来持有不同见解。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分类,是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划分词类的标准,前人曾提出过三种标准:词的形态,词的意义,词的语法功能。

从理论上说,这三种都可以作为划类的标准,词类划分可以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意义标准
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词类的划分不能单纯依据意义。

因为意义没有课观察的语法形式特征,无可操作性,判断词性不可靠,词的概念或词汇意义是不可观察的,它只能意会,而不能明确把握,并且它不能反映词的内在表述功能,因此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

二、形态标准
所谓形态就是词形和词形变化。

传统汉语语法学一般根据词的意义划分词类,照搬印欧语的词类划分方法,简单地将汉语的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起来,认为汉语中作主语、宾语的是名词,作定语的是形容词,作谓语的是动词,作状语的是副词。

其实不然,汉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不会发生形态变化。

例如,动词无论作谓语、述语,还是作主语、宾语或补语,都采用相同的语音形式,未发生任何形态上的变化。

因此,根据形态标准只能给汉语中一小部分词归类,而无法确定不带形态成分的词的类属。

汉语在形态方面表现出的这一特点,同样只能作为词类划分的参考。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不能单纯依靠形态特征划分词类。

三、功能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

这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组合能力:主要包括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不同词类之间是否能够组合、以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样的语法关系等。

例如形容词大多可以和副词组合,接受“很”、“太”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动词可以和名词组合,可以带“着、了、过”等动态助词等。

另外一方面是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例如名词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形容词的显著特点是可以作谓语、定语等。

总之,语法功能反映了词的表述功能,也可以观察,又具有全面性,可以作为划类的标准。

综上所述,基本上认为,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功能标准三者要结合起来用。

形态与功能作为标准,意义作为参考标准,主要依靠功能标准,因为形态的覆盖面小。

因此判定汉语词类时,要尽量使用多项标准,使这些交叉的标准能够互补。

参考文献:
[1]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2
[2]王红旗,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