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循环(习题)

物质循环(习题)
物质循环(习题)

1.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

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

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③表示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解析】选B、C、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表示,故A项正确。②的量越小,说明分解者的分解量越少,即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少,故B 项错误。呼吸消耗量仅仅是消费者同化作用量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为①②③之和,CO2的消耗量为④,由图示柱条的高度可知,④>①+②+③,故D 项错误。

2.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多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解析】选C。图中甲为能固定二氧化碳的生产者,乙、丙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肉食性的次级消费者,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循环的途径;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甲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无机环境中的CO2可来自细胞呼吸,也可来自化学燃料的燃烧。

3.如图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结构模式,有关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C)

A.农作物和人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人和畜禽所处的营养级肯定是不同的

C.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的积累

4.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

[解析]图1中A为生产者,图2中A为生产者,图3中E为生产者,A错误;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图2中A为生产者,C为无机环境,E为分解者,B、D为消费者,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C正确;图1、图2、图3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表示完整碳循环,D正确。

[答案] A

5.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D.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

[解析]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的可以重复利用,而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答案] D

7.如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两个生态系统分别是( )

A.A是热带草原,B是热带雨林

B.A是热带雨林,B是温带草原

C.A是冻土苔原,B是热带雨林

D.A是冻土苔原,B是温带草原

[解析]腐殖质是落叶等与土壤的混合物,含有大量的未完全分

解的动植物残体。对这些残体进行分解的是分解者,分解者在热带雨林中的数量和种类最多,因此在该环境中,腐殖质的数量少,而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高。

[答案] C

8..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加,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A→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主要以CO2形式进行,F→B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

解析A、C间为双向箭头且A有3个指出箭头,可知A为生产者,C为大气中的CO2;根据A→B→C,可知B为分解者,D、E、F为消费者,C项错误;物质是能量的载体,故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A项正确;图示中包含的食物链为A→D→E→F,若E 减少,则短时间内D增加,F减少,B项正确;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D项正确。

答案 C

9.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夏季,a>b+c+e

B.秋季,e+f

C.春季,g=b+e+f

D.冬季,d>c+f

解析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离不开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在题目所给出的生态系统中,a代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及合成的有机物,这是流经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量最大;b代表植物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代表通过食物链流到动物(各级消费者)体内的总能量;d代表动物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e代表植物的残枝落叶流到分解者的二氧化碳;f代表动物流到分解者的二氧化碳;g代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同。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效率10%~20%,在夏季,处于平衡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植物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流到动物体内的能量+流到分解者的能量),其余的是未利用的能量。

答案 A

10.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下图所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空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的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解析自养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大气中的CO2,因此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大气中的CO2的增加主要是由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所引起的。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对大气中的CO2的浓度改变不会有很大影响;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如碳循环),但由于图中有双向箭头,并且具有循环的特点,因此不符合能量流动的单向流动、不循环的特点。

答案 B

11.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那么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一般是( )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解析因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关系复杂,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快,土壤里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枯枝落叶等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快,利用率高,有机物的积累量少。温带森林由于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残枝落叶等含有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慢,积累的有机物多。

答案 A

12.如图为物质循环简图,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光合作用

B.⑤过程有分解者参与

C.⑦代表消费者呼吸作用

D.本图涉及碳和水的循环

解析④应为呼吸作用⑦为水的生成过程,不一定就是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________中进行的。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________,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还可通过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

(4)由图分析,减少温室效应的最关键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________,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解析(1)由图中可以看出③是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2)①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固定到植物体内,转化为有机物。在极少数特殊空间,如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化能合成自养型生物,碳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碳主要以CO2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除此之外,植物还可以从土壤中以CO2-3、HCO-3的形式吸收碳进入生物群落。

(3)过程④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动植物尸体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等分解为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这些分解者的同化类型是异养型,异化类型是需氧型、厌氧型或兼性厌氧型。

(4)从图中看出,导致大气中CO2增多的因素可能是①过程减弱或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即绿色植物减少,也可能是⑤过程增强,即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因此减少温室效应应从这两方面考虑。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由于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热能,因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6)不同营养级之间含碳量的关系也符合能量传递效率10%~20%,E是生产者,其固定的碳可看作有两条去路,一是传给B,二是经C、D最终传给A,且C和D处于同一营养级。需使A获得的碳最少,应按10%计算,这样在传递过程中损失的能量最多。计算如下:(5.8

×109-1.3×108

10%

)×10%×10%=4.5×107。

答案 (1)线粒体

(2)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CO2

(3)异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和异养兼性厌氧型群落

(4)①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②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5)热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是________的________作用,具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类型。

(2)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_______。

(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是________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填写)。

(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________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与________结合在一起进行。

(5)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的。

解析A过程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过程是动物的呼吸作用,C是植物的呼吸作用,D 是工厂汽车排放的CO2,此图中还缺少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由CO2库指向绿色植物。B、C在本质上与A是相同,都属于生物的呼吸作用。碳在无机环境中以CO2或碳酸盐形式存在,但循环形式是CO2。物质循环始终伴随着能量流动。

答案(1)分解者分解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2)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

(3)B、C

(4)CO2或碳酸盐CO2能量流动

(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3.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在图1的各个字母中,不参与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图1中主要体现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

(3)F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也就是表示________(填字母)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F________ D________。

(5)图2中丙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图1是一农业生态系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当作燃料使用,粪便、废水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等不良后果。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产生的________催化降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以及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数量的变化。答题要紧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搞清图1中各字母代表的成分及图2中甲、乙、丙之间的关系。

[答案](1)A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E

(4)减少减少

(5)乙的减少,甲的增多

(6)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增加CO2排放量;引起环境污染;容易引起病虫害传播;农业成本高(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C 纤维素酶

高一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和板块运动专题复习题有答案

1.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可能为( ) A.软流层B.地壳C.下地幔D.地核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 2.下列哪个过程可以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 A.①B.②C.③D.④ 3.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 ) A.甲类岩石的特征之一是有层理构造B.乙类岩石中常常能找到化石C.⑤⑥⑦表示重熔再生作用D.主要有外力作用参与的环节是③⑧4.下图中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 读图,回答5~6题。

5.云南路南石林的岩层属于图中的( ) A.沉积岩B.岩浆岩C.岩浆D.变质岩 6.人们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的大理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 8.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9.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右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B:、C:、D:。 (2)左图中N处岩石类型对应于右图中的。(甲、乙、丙、丁) (3)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就地表形态而言甲处是,其形成原因是。(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该选在左图中(甲、乙)处。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0.东北长白山天池所在山体主要组成岩石是( ) A.玄武岩B.石英砂岩C.花岗岩D.片麻岩 1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重熔再生B.②——冷却凝固 C.③——变质作用D.④——外力作用 12.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 A.安第斯山脉B.东非大裂谷 C.夏威夷群岛D.湄公河三角洲 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完成4~5题。

水循环试题及答案

水循环测试题 1.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冰川和地下水 B.河流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地下水 D.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和河流水 2.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C.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D.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塑造着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ABCD四点气压由大到小排序是() A.A>B>C>D B.B>A>C>D C.B>A>D>C D.D>C>B>A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均为动力型气压带 B.A为动力型气压带,B为热力型气压带 C.A为热力型气压带,B为动力型气压带 D.A、B均为热力型气压带 5.若此图表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且B表示的是岩浆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指外力作用 B.C的最典型特征是层理构造 C.A可能是大理岩 D.④指重熔再生 6.若此图表示太平洋某海域洋流运动模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均为寒流 B.①为寒流,③为暖流 C.②为暖流,④为寒流 D.C地可能形成渔场 7.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且A、B表示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人类最难影响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 能 9.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 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10.图中⑤产生的地质作用表现为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地壳的水平运动 D.变质作用 11.在图10中,甲、乙分别为两个海域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箭头为洋流流向,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洋流为暖流 B.如果是太平洋,乙洋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C.甲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陆西部 D.甲洋流可能存在于北大西洋 二.综合题 1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图中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D E F (2)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 甲: 乙: ;地表形态甲处是,其形成原因是。 (3)若在此图中修建地下隧道,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在甲、乙两处中应该建在_ 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所示的水循环是。 (5)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1 在三种选择结构中,能用2个条件,控制从3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______选择结构 【分析】能用1个条件,控制某个操作做或不做的选择结构是单分支结构;能用1个条件,控制从2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双分支结构;能用n(n>l)个条件,控制从n+ l个操作中选择一个操作执行的选择结构是多分支结构。【答案】多分支 2 在三种循环结构中,先执行循环操作内容(即循环体),后判断控制循环条件的循环结构是______循环结构。 【分析】当型循环结构是先判断控制循环的条件,条件成立,执行循环体;条件不成立,则退出循环体。次数型循环结构也是先判断是否达到循环次数,没有达到循环次数,执行循环体;达到循环次数的,退出循环。只有直到型循环结构才是先执行循环体,然后再判断控制循环的条件,如果条件成立,进行循环;条件不成立,退出循环。 【答案】直到型 3 使用“getchar( )”函数时,程序的开头必须写一条包含命令为____________。 【分析】凡是使用系统函数的程序,都要在程序的开头写一条包含命令,包含命令中的“头函数.h”是一个文件,其中有关于该系统函数的定义。系统函数“getchar( )”是在名为“stdio.h(标准输入输出函数)”的头函数文件中定义的。【答案】#include"stdio.h"或#include<stdio.h> 4 执行输入语句“scanf("x=%c,y=%d",&x,&y);”,要使字符型变量X的值为'A'、整型变量y的值为12,则从键盘上正确的输入是( ) ①'A'/②A/③x=A/ ④x=A,y=12/ 12/ 12/ y=12/ 说明:备选答案中的"/"表示回车换行键 【分析】输入语句的格式控制符串中的“x=”、“,”、“y=”都是非格式控制符, 在输入时必须原样位置输人,所以只有备选答案④才符合这个要求。【答案】④ 5 设有下列程序段,则执行该程序段后的输出是( ) int i=012; float f=1.234E-2; printf("i=%-5df=%5.3f",i,f); ... ①i=__012f=1.234 ②i=10___f=0.012 ③10___O.012 ④___100.012 注:答案中的_代表一个空格。 【分析】输出语句的格式控制符串中的“i=”、“f=”都是非格式控制符,在输出时必须原样,原位置输出,所以只有备选答案①和②才符合这个要求;格式控制符“%-5d”的格式控制是数据左对齐、宽度为5的整型数据,备选答案①中的数据是右对齐的;此外,该答案中的实数“1.234E-2”应该代表“0.01234”,而不是“1.234”。只有备选答案②符合题意。【答案】② 6 在Turbo C的主屏幕中,将当前编辑的源程序以原名存盘,可以选用___________菜单项,也可以直热键________。 【分析】如果选用“File/Save”菜单项,或者使用热键(f12),当前编辑的源程序将以原来的文件名存盘;如果选用“File /Write to”,当前编辑的源程序将以新的文件名存盘。 【答案】File/Save F2 7 下列各种选择结构的问题中,最适合用if-else语句来解决的是( ) ①控制单个操作做或不做的问题 ②控制两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③控制三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④控制10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执行的问题 【分析】if-else语句是专门解决“双分支结构”的,而“双分支结构”的问题就是用单个条件控制从两个操作中选取一个操作来执行的问题。 【答案】② 8 下列程序是输入一个小写字母,转换成对应大写字母的后一个字母输出。例如:'a'将转换成’B’、…、‘y’将转换成’Z’,其中的’Z’将转换成’A’。请填写程序中所缺少的语句。 main() {char ch ; scanf(”%c”,&ch〕; ch=ch- 32+1; ___________________; printf("%c\n",ch); } 【分析】分析程序库中的“ch=ch- 32+ 1;”语句,可知是将字符型变量 ch中的小写字母转换成对应的大写字母(- 32)的后一个字母(+ l)。如果ch中的字母是' a'、' b'、··,'y',转换结果都不会出错,但是,如果 ch中的字母是'Z',则-32后是大写字母'Z',再+l后将不是大写字母了。为了使其转换成'A',需要用一个单分支结构来实现:如果ch的值等于'Z'+ l,则硬性将 ch的值改成'A'。完成这个任务的语句是一条单分支语句,正是所缺少的语句。 【答案】 if (ch=='Z'+l) h='A'; 9不能正确计算下列分段函数的程序段是_________ |-1 x<0 y=|0 x=0 x>0 ① switch(x< 0)② if(x> 0) {case1:y=-1;break; y=1; case 0:switch(x==0)else {casel:y=0;break;if(x==0) case 0: y= l;y=0 } else } &ny=-l ③ y= l;④ y= l; if(x==0)if(x<0) y=0; y =-l; else else y=- l; if(x== 0) y=0; 【分析】先来分析备选答案①:表达式“x<0”的值只有两种可能性,成立值为1、不成立值为on如果“x<0”的值为 1(即 x< 0),则执行“easel:”后的语句“y=-l”后,退出 switch语句,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如果“x<0”的值为0(即x>=0),则执行“case 0:”后的switch语句。该switch语句的表达式是“x==0”,结果也有两种:成立为1、不成立为0.如果“x==0”的值为1(即x=0),则执行“case l:”后的语句“y=0”后,退出 switch语句,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如果“x==0”的值为0(即x>0),则执行“case 0:”后的语句“y=1”,也符合分段函数要求。再分析备选答案②:这是标准的用嵌套双分支结构来实现三分支的分段函数,结果显然是能求解分段函数的。分析备选答案③:双分支语句的条件是“x==0”,条件成立时,y值为0,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条件不成立时(包含x>0和x<0两种情况),结果y值为-l,显然不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所以本题要选该答案。至于备选答案④,是能正确计算分段函数的,首先置y为1;接着用双分支结构处理“x<0”和“x>=0”的两种情况:前者使得y值为一l;后者再执行一个单分支结构,如果“x==0”则使y值为0,否则不改变y值,保持y的原值1,符合分段函数的要求。 【答案】③ 10 三种循环语句都能解决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次数型循环,其中__________循环语句最适合。 【分析】当“for(表达式 1;表达式 2;表达式 3)语句;”中的表达式1为:整型变量 k=l;表达式 2为:整型变量 k<= n;表达式 3为:整型变量 k++;则这个 for循环就是次数为n次的标准次数型循环结构。 【答案】for 11执行下列程序段后的输出是() x=l; while(x<=3) x++,y=x+++x; printf("%d,%d",x,y); ① 6,10 ②5,8 ③4,6 ④3,4 【分析】我们可以使用逐步记录运行结果的方法来获得输出结果,记录如下: x=1; 进入循环,条件满足执行循环体:计算x+十得x为2,计算y=x+++x,得y为4、x为3; 继续循环,条件满足执行循环体:计算x+十得x为4,计算y=x+++x,得y为8、x为5; 继续循环,条件不满足退出循环; 输出x和y的值为5,8。 【答案】② 12 执行下列程序段,其中的do-while循环一共执行_次。 static int x; do x+=x*x; while (x); 【分析】对静态型变量,不赋初值也有值,对整型变量,其值为 0。执行循环语句 do-while 的循环体,x+=x* x是x=x+(x*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练习卷

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则它们中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2.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a—变质作用B.b—风化作用C.c—重熔再生作用D.d—侵蚀作用 3.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有层理构造B.常含有化石 C.多气孔构造D.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 在云南省的冲市,市政建设铺设在街道上的黑色玄武岩地砖,渗水性较好,耐用而又美观。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铺设的黑色玄武岩 A.为图中的B类岩石B.为图中的C类岩石 C.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④D.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⑤ 5.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 A.增强地表径流,使城市内涝加剧B.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 C.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气温升高D.促进地表径流蒸发,降低温度 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埋深3—10千来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A.①、乙B.②、丙C.③、沉积岩D.④、甲 7.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地壳的厚度较薄 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玄武岩地层广布 8.可燃冰多形成于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 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甲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9—10题。 9.乙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将岩石折叠如被,下面左图为“某地地质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甲→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读图完成11—12题。

水圈与水循环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A.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 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 洋流的运动 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着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B.冰川C.河水D.湖泊淡水 二、综合题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________循环,B地的 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据 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原 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 __________。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D 5.D 6.B 二、综合题 7、(1)陆上内海陆间陆上内(2)a a河位于断层处,地下水补给量大而稳定,b河主要靠雨水补给,季节变化大(3)乙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降水丰沛(4)水的固、液、气三种相态的变化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

C语言循环结构复习题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while循环中,循环体执行的次数是:() k=1; while (--k) k=10; a) 10次b) 无限次c) 一次也不执行d) 1次2.有以下程序段,其中x为整型变量,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x=0; while (!x!=0) x++; a) 退出while循环后,x的值为0 b) 退出while循环后,x的值为1 c) while的控制表达式是非法的 d) while循环执行无限次 3.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n为整型变量,执行后输出结果是:() n=20 ; while(n--) ; printf(“%d”,n) ; a) 2 b) 10 c) -1 d) 0 4.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t为整型变量,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t=1;

while (-1) { t--; if(t) break;} a) 循环一次也不执行 b) 循环执行一次 c) 循环控制表达式(-1)不合法 d) 循环执行2次 5.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x为整型变量,以下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x=-1; do {;} while (x++); printf(“x=%d”,x); a) 该循环没有循环体,程序错误 b) 输出x=1 c) 输出x=0 d) 输出x=-1 6. 有以下程序段,其中x,y为整型变量,程序输出结果是:() for(x=0,y=0;(x<=1)&&(y=1);x++,y--) ; printf(“x=%d,y=%d”,x,y); a) x=2,y=0 b) x=1,y=0

x=0,y=0 d) x=1,y=1 c) 解析:在开始时 x=0,y=0; 进入循环判断(x<=1)&&(y= 1) 条件成立,同时把1赋给y,此时x=0,y=1; 然后执行 x++,y--,执行之后x=1,y=0; 再进入循环判断(x<=1)&&(y= 1),条件成立,同时同时把1赋给y,此时x=1,y=1; 然后执行 x++,y--,执行之后x=2,y=0; 再进入循环判断(x<=1)&&(y= 1),条件不成立,跳出循环 输出x=2,y=0 。 7.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x=0,y=0; while(x<5&&++y) y--,x++; printf(“%d,%d”,y,x); } 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a) 0,5 b) 1,5 c) 0,4 d) 1,4 8. 有以下程序:main() int num=0; { do ,num); } { num++ ;printf(“%d\n” while(num<=2); } 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1 1c) 1 d)

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特点 (1)全球性。(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碳循环 (1)过程 填写图中序号表示的生物或过程: 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植物,④动物。 (2)循环形式 ①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CO2。 ②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或食物网传递。 判断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叙述的正误。 (1)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循环(×) (3)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4)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就能完成物质循环(×) 临考视窗物质循环常与能量流量、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结合在一起综合 命题,单独命题较少,以示意图、模式图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 (2013·山师大附中期末)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④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直接参与碳循环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量可通过光合作用的形式输入该生态系统,也可通过热能的形式输出D.图中分解者可以促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循环利用 [自主解答]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①②③中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在过程④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A正确。图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变为储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而输入该生态系统,进入生态系统的大部分能量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C正确。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答案: D 1.碳循环过程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试题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 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试题 考点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xx江苏单科,21,3分)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双选)(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5.答案AD 图中①②所示箭头均指向沉积岩,表示的是水圈、岩石圈中的各种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变为沉积岩的过程,故A项正确,B项错误。③所示箭头由变质岩指向沉积物,应是对岩石的风化侵蚀作用,故C项错误。④表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指火山喷发作用,故D项正确。 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题。 地层新老关 系地层代 号 观测点坐标 新↓老C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4.(xx山东文综,12,4分)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4.答案 C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由表中信息可知,地层由C→D→S为两翼向中心分布,岩层年龄依次变老,应为背斜构造,结合图示可知,C项正确。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 5.(xx福建文综,9,4分)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5.答案 A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分析,X地的岩层是中部老两翼新,为背斜,从X地的河流分布及等高线弯曲特征可以判断其为山谷,故A项正确。 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题。 7.(xx江苏单科,2,2分)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7.答案 C 画③描绘的是黄土高原景观,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下题。

循环水题库(含答案)

填空题 1.循环水的设计规模(40000m3)。 2.冷却塔的冷却能力为(5000m3)。 3.旁滤采用的是(重力无阀)过滤器4套。 4.旁滤的处理量(1600m3)。 5.循环水进塔温度(43℃)。 6.出塔温度(33℃)。 7.循环水供水压力(回水压力()。 8.循环水PH控制在()。 9.循环水浊度控制在(≤20)NTU。 10.循环水余氯控制在()mg/l。 11.P4201A泵的额定流量(8600)m3/h,P4201A电机的功率(1600)KW/10KV。 12.循环水目前使用的非氧化性杀菌剂是(异噻唑碄酮)。 13.P4202泵的流量(7300)m3/h,电机的功率(1400)KW/10KV。 14.水泵的主要参数包括(扬程) (流量) 转速(功率)、气蚀余量、效率,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和气蚀余量。 14.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越大,水的(蒸发) 散热效果越好。 15.我厂循环水泵属于(单级双吸)泵。 16.离心泵的工作靠泵的(内外压差) 不断地吸入液体。 17.按照通风形式,凉水塔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形式。 18.加(杀菌剂)的目的是为了杀灭循环水中的菌藻和微生物粘泥。 19.碳钢在冷却水中的腐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 20.冷却后的水温越(接近)当地气温的温标温度,冷却塔的冷却效果越好。 21.水中(磷酸)是造成金属化学腐蚀的主要原因。 22.收水器主要用来回收随自流带出的(雾状小水滴)。 23.冷却塔中填料的作用是能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5.离心泵的种类按泵轴方向分为(卧式泵)、(立式泵)。 26.循环水集水池起储存和(调节水量)的作用. 27.用水冲洗电机,会引起电机(短路)事故。 28.循环水在循环水过程中水量的损失有:(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和(渗漏损失)四部分。 29.在加氯过程中,氯被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和氨等消耗的部分称为耗氯量,剩余部分称为(余氯量)。 30.凉水塔又称冷却塔,就是在循环水系统中利用直接或间接换热,用来降低循环水(温度) 的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习题及答案1、循环语句的三要素分别 是、、。 2、for语句括号内的3个表达式的作用分别 是、、。 3、在2层循环嵌套中,外层循环语句的每个执行周期中,内层循环语句都要完整地,只有当时,才结束整个循环。 4、在循环结构中,break语句的作用是;continue语句的作用是。 5、当循环条件一开始就为假时,对于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 语句,分别执行循环体次、次、 次。 6、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0; while(a=0) { printf("good\n"); a--; } 7、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0; while(a==0)

{ printf("good\n"); a--; } 8、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1; while(a=1) { printf("good\n"); a++; } 9、下面程序段的执行次数: int a=1; while(a==1) { printf("good\n"); a++; } 10、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i=5;i>=0;i--) printf(“%d “,i); 11、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n=1;n<20;n=n+3) printf(“%d “,n); 12、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 ch='a' ;ch<='e' ;ch++) printf(“%d“,ch-97); 13、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for(i=1,j=5 ; i

考点: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地壳物质循环(1956-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

考点: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地壳物质循环(1956-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2017天津卷)读图 3,回答第 3 题。 1.图 3 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该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属于沉积岩,排除A、C;图示岩层向某一个方向倾斜,应该为岩层挤压所致,而且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由此判断此处地质构造为褶皱,故B正确、D错误。故选B。 考点:三大岩石的分类和特征,地质构造与地貌。 【点睛】本题以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三大岩石的判断、地质构造与地貌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解决该题需要明确以下知识点:岩石按照其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且有可能含有化石;山地按照其形成原因分为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三大类,其中褶皱山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作用发生拱起和凹陷,断块山具有明显的断层存在,火山明显的特点是有火山口。(2016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答案:AD①箭头由水圈指向沉积岩,应为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沉积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A对;②箭头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沉积作用,B错; ③箭头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应为外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C错;④箭头显示岩浆中 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为火山喷发作用,D对。 3.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循环水处理工试题库技师高级技师

技师/高级技师标准

行业通用理论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 1. 设备布置图是构思建筑图的前提,建筑图又是设备布置图的依据。(V) 2. 对内容. 讲师. 方法. 材料. 设施. 场地. 报名的程序等方面的评价属于结果层面的评价。 (X) 正确答案:对内容. 讲师. 方法. 材料. 设施. 场地. 报名的程序等方面的评价属于反应层面的评价。 3. 在化工设备图中,由于零件的制造精度不高,故允许在图上将同方向(轴向)的尺寸注 成封闭形式。(V) 4. 装配图中,当序号的指引线通过剖面线时,指引线的方向必须与剖面线平行。(X) 正确答案:装配图中,当序号的指引线通过剖面线时,指引线的方向必须与剖面线不平行。 5. 只有ISO 9000 质量保准模式的标准才能作为质量审核的依据。(X) 正确答案:除了ISO 9000 质量标准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国际标准可以作为质量审核的依据。 6.ISO 9000 :2000版标准减少了过多强制性文件化要求,使组织更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控制体系过程,发挥组织的自我能力。(V) 7. 数据库就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X) 正确答案:数据库就是按一定结构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8. 在计算机应用软件中VFP数据表中日期字段的宽度一般为10个字符。(X) 正确答案:在计算机应用软件中VFP数据表中日期字段的宽度一般为8个字符。

9. 在应用软件PowerPoint中可以插入WAX文件.AVI影片,但不能拆入CD音乐。(X) 正确答案:在应用软件t中可以插入WAV文件.AVI影片,也能够插入CD音乐。 10. 在应用软件PowerPoint 中播放演示文稿的同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指针选项”中的“画笔”选项,此时指针会自动的变成一支画笔的形状,按住鼠标左键,就可以随意书写文字了。(V) 11. 基本生产过程在企业的全部生产活动中居主导地位。(V) 12. 企业的生产性质. 生产结构. 生产规模. 设备工装条件. 专业化协作和生产类型等因素都 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过程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生产规模。(X) 正确答案:企业的生产性质. 生产结构. 生产规模. 设备工装条件. 专业化协作和生产类型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过程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生产类型。 13. 日常设备检查是指专职维修人员每天对设备进行的检查。 正确答案:日常设备检查是指操作者每天对设备进行的检查。 14. 现场管理是综合性.全面性.全员性的管理。(V) 15. 通过对工艺指标分析和对比可以找出设备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指导有目的地加以优化和改进。(V) 16.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 词或术语,一般选用3~8 个词作为关键词。(V) 17. 技术论文的摘要是对各部分内容的高度浓缩,可以用图表和化学结构式说明复杂的问题,并要求对论文进行自我评价。(X) 正确答案:技术论文的摘要是对各部分内容的高度浓缩,在摘要中不可以用图表和化学结构式说明复杂的问题,不要对论文进行自我评价。 18. 理论性是技术论文的生命,是检验论文价值的基本尺度。(X) 正确答案:创见性是技术论文的生命,是检验论文价值的基本尺度。

while循环结构例题

引子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 for(i=1;i<=10000;i++) printf(“%d\t”,i); } 题型1 输入输出多个数据 eg1、输出1~10000之间所有的整数#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 while(i<=1000) {printf(“%d\t”,i); i++;} } 拓展:1、换成所有的奇数 2、换成所有的偶数 题型2 有限个数连加和连乘

eg2.1、求1+2+3+4+………+100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s=0; while(i<=100) {s=s+i; i++;} printf(“%d\n”,s); } 拓展:1、求1+2+3+4+………+n的值 2、求12+22+32+………+n2的值 3、求1+1/2+1/3+………+1/n的值eg2.2、求n!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n,p=1; scanf(“%d”,&n); while(i<=n) {p=p*i; i++;} printf(“%d\n”,p); }

拓展:求1!+2!+3!+………+n!的值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1,n,p=1,s; scanf(“%d”,&n); while(i<=n) {p=p*i; s=s+p; i++;} printf(“%d\n”,s); } 题型3 无限个数连加 eg3、求1-1/3+1/5-1/7+………的近似值,要求精度要达到10-4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main() { float n=1,s=0,f=1,t=1; while(fabs(t)>=1e-4) {t=f/(2*n-1); s=s+t;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习题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好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 A.岩石 B.矿物 C.矿床 D.矿产 2.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A.石油 B.天然气 C.汞 D.石英 3.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与被组成关系正确的是( ) 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D.矿物---------化学元素---------地壳--------岩石 4. 下列矿物中,能在所有物体上刻划出痕迹的是( ) A.石英 B.石墨 C.刚玉 D.金刚石 5.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 A .变质岩 B.沉积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 读下图,完成6~7题。 6.由造岩矿物方解石集合而成的岩石是( ) A.石英岩B.大理岩 C.砾岩D.砂岩 7.图中,地表起伏的直接成因是( ) A.火山活动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D.风力堆积 在家庭装修中,各种大理石(岩)已越来越被广大用户选用,请回答8-9题。8.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石(岩)属于( ) A.变质岩B.岩浆岩C.侵入岩D.沉积岩 9.大理石(岩)被广泛使用于家庭装修,主要是由于( )

A.大理石(岩)价格低廉,适合广大的普通居民购买力 B.大理石(岩)较好地调节室内小气候,使室内冬暖夏凉 C.大理石(岩)坚固、美观、耐用 D.大理石(岩)能释放出对人体有用的稀有元素 10.下列物质属于矿物的有( ) A.生铁B.铜丝C.玻璃D.方解石11.花岗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是( ) A.大理石、长石、石英B.长石、石英、云母 C.方解石、石英、云母D.石灰石、长石、石英 12.下列各组岩石中,都属于沉积岩的是( ) A.大理石、板岩、石灰岩B.石灰岩、砾岩、页岩 C.砂岩、石灰岩、花岗岩D.玄武岩、砾岩、片岩 13.下列非金属矿产中,属于能源类矿的是( ) A.萤石 B.石油 C.石膏 D.磷灰石 14.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物质循环是( ) A.水循环 B.大气循环 C.地质循环 D.生物循环 15.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C.天体间的潮汐能 D.生物能 16.地质循环发生的范围是( ) A.岩石圈和它以下的软流层之间 B.水圈和地幔之间 C.地壳和地核之间D岩石圈内部 17、关于沉积岩不同种类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细粒黏土固结而成的是页岩 B.由沙砾组成的是砾岩 C.由化学沉积而成的是砂岩 D.砂岩主要是由生物沉积而成 18、岩浆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必须经过( ) A.搬运作用 B.变质作用 C.喷出作用 D.熔化作用 19、读右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 ②乙处为侵入岩

循环水题库

循环水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巡回检查方法采用眼看、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来判断情况和发现问题。 2、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转速、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 3、传热的基本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4、离心泵启动前出口阀应处于全关位置。 5、操作工的三懂四会:三懂是指:懂生产原理、工艺流程、设备构造。 6、离心泵的轴封装置主要有两种: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 7、离心泵的轴承温度高的原因为轴承缺油或磨损严重。 8、正常运转的高速泵油窗油位1/2至2/3。 9、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汽缚现象。 10、泵的密封水压力过低会造成密封损坏。 11、汽轮机的额定转速为6500,临界转速为4500,跳闸脱扣转速为7580。 14、汽轮机正常运转时,最大允许振动值外壳上为0.03mm,在越过临界转速时,最大允许振动值外壳上为 0.10mm。 15、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力的(冲动原理)和(反动原理); 16、汽轮机的转动部分通常叫(转子),由(主轴)、(叶轮)、(动叶栅)、(联轴器)及其它装在轴上的零部件组成。 17、汽轮机的静止部分通常由(汽缸)、(隔板)、(汽封)、(轴承)等组成。 18、汽轮机的额定参数下的正常停机主要可以分为(减负荷)、(解列循环泵)和(转子惰走)几个阶段。 19、汽轮机应有以下自动保护装置:(自动主汽门)、(超速)、(轴向位移)、(低油压)和(低真空)保护装置。 20、汽轮机调速系统的静态试验是在汽轮机(静止)状态,起动(高压)油泵对调速系统进行试验,测定各部套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应与制造厂设计曲线(基本相符)。 21、汽轮机的内部损失包括(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排汽管压力)损失、(级内)损失。 22、汽轮机调节系统一般由(转速感受机构)、(传动放大机构)、(执行机构)、(反馈装置)等组成。 23、汽轮机按热力特性分类分为(凝汽式汽轮机)、(调整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 24、排汽缸的作用是将(汽轮机末级动叶)排出的蒸汽导入(凝汽器)中。 25、汽轮机本体主要由(转动部分)、(静止部分)、(控制部分)组成。 26、汽轮机额定参数下的起动过程包括(新蒸汽管道的暖管)、(冲动转子)、(升速暖机)、(并列接带负荷)等。 27、过冷度增大主要是由凝结水的(水位)过高、凝汽器内积存(空气量)过多、循环水(入口)温度过底,凝汽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 28、汽轮机凝汽器的铜管结垢,将使循环水出入口温差(减少),造成凝汽器端差(增大),真空(降低)。 29、凝汽器热负荷是指凝汽器内(蒸汽)和(凝结水)传给冷却的总热量。 30、射汽式抽气器由(工作喷嘴)、(混合室)和(扩压管)三部分组成。 31、汽轮机供油系统主要由(主油泵)、(注油器)、(冷油器)、(滤油器)、(减压阀)、(油箱)等组成。 32、汽轮机故障停机一般分为:(紧急停机)和(一般性故障停机)。 33、汽封在汽轮机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轴端汽封)、(隔板汽封)、和(围带汽封)三类。 二、判断题 1、汽轮机在停机过程中,汽缸内壁产生拉应力,而外壁产生压应力。(√) 2.开车时不得敲击、碰撞正在运转的设备及管道。(√) 3.循环水进塔温度42℃,出塔温度32℃。(√) 4.汽机转速超过6160r/min仍继续上升,如不能正确迅速制止,将发生超速的重大恶性事故。(√) 5、汽轮机正常运行中凝汽器的真空是靠抽气器来建立并维持的。(×) 6、速度变动率越大,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越好。(√) 7、迟缓率越小,调节系统的稳定性越差。(×) 8、汽轮机新蒸汽参数是指自动主汽门前的参数。(×) 9、汽轮机排汽压力越低,工质循环的热效率越高。(√) 10、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提高蒸汽初温度可以使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下降,提高蒸汽初压力可以使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提高。(×) 11、当气体的压力升高,温度降低时,其体积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